烏龍茶馨香飄飄渺渺

  茶葉中具有人體需要的蛋白質和氨基酸。茶葉中能通過飲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質含量約為2%,大部分蛋白質為水不溶性物質,存在于茶渣內。茶葉中的氨基酸種類豐富,多達25種以上,其中的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纈氨酸,是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中的六種。還有嬰兒生長發(fā)育所需的組氨酸。這些氨基酸在茶葉中含量雖不高,但可作為人體日需量不足的補充。

  烏龍茶也稱青茶,屬半發(fā)酵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chuàng)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它是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品質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并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

  烏龍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記載,清朝雍正年間,福建安溪縣西坪鄉(xiāng)南巖村里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xiāng)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后緊追不舍,終于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于宰殺、品嘗野味,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并散發(fā)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并經心琢磨與反復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fā)酵、烘焙等工序,終于制出了品質優(yōu)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xiāng)了。

  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chuàng)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后。據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發(fā)明烏龍茶做法,以后傳入閩北和臺灣。”關于烏龍茶的形成,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后最為著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制和煮飲的著作就有十多種。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qū),在唐末已產茶。據《閩通志》載,唐末建安張廷暉雇工在鳳凰山開辟山地種茶,初為研膏茶,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已產制龍鳳茶,宋真宗(998年)以后改造小團茶,成為名揚天下的龍團鳳餅。當時任過福建轉運吏,監(jiān)督制造貢茶的蔡襄,特別稱頌北苑茶,他在1051年寫的《茶錄》中談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續(xù)諸焙所產者味佳。”北苑茶重要成品屬于龍團鳳餅,其采制工藝如皇甫冉送陸羽的采茶詩里所說:“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要采得一筐的鮮葉,要經過一天的時間,葉子在筐子里搖蕩積壓,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這種經過積壓的原料無意中就發(fā)生了部分紅變,芽葉經酶促氧化的部分變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實質已屬于半發(fā)酵了,也就是所謂烏龍茶的范疇。因此,說北苑茶是烏龍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學根據。

  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1866年臺灣烏龍茶開始外銷。目前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qū)。

  夏天到了,許多家庭都會買來黃連素,以備一旦出現腹瀉時“救急”用。黃連素已經用了很多年了,療效沒的說,副作用也少,不過,還是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提醒大家,否則使用不當會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

  黃連素的化學名稱叫做鹽酸小檗堿,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有抑制作用,對腸道痢疾桿菌作用最強;同時,黃連素還具有收斂、減少腸液分泌的作用,因此,主要用于治療感染性腹瀉,如細菌性腸炎、痢疾等,成人每次口服3―4粒,一天3次即可達到治療效果。

  腹瀉的患者往往需要喝大量的水,以補充丟失的水分,其中有些人覺得白水沒味,所以就喝茶水。飲茶雖然對人體有諸多好處,但是,服用黃連素前后2小時內不能碰。

  這是因為,茶水中含有多種成分,如茶多酚、嘌呤生物堿、多種維生素、鞣質等,其中鞣質會在人體內分解成鞣酸。黃連素口服后,幾乎不被胃腸道吸收,而是停留在腸道內,以持續(xù)對抗致病的細菌。但是,茶水中的鞣酸會沉淀黃連素中的生物堿,使其藥效大大降低。所以說,不僅不能用茶送服黃連素,而且在吃藥前后的2小時內也不能喝茶,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責編: 彼岸花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