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寫《茶經》,不是單純講什么樣的茶好喝,怎么烹茶才好喝之類,不是一本飲食類的家居日用書,其中蘊積了他對生活的體會,反映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對精神境界的追求?!恫杞洝返闹髦际钦f,喝茶要懂規(guī)矩,不能夠隨便亂喝,而且要能懂得品味,是一種文化的累積,是一種藝術行為,其中有“道”。這應該跟陸羽成長的環(huán)境有關,他在佛寺里長大,成天耳濡目染的是規(guī)矩儀式與精神追求,同時他又性好讀書,追求人世間的海闊天空,最后歸結到茶飲與生活的關系,從時間(歷史)與空間(產地)探求其中的真諦,并從中發(fā)展出意義與道理。所以,陸羽一生的經歷與追求,最后就集中在茶的道理上面,茶道也就始于陸羽。
陸羽《茶經》是唐代出現(xiàn)的最有系統(tǒng)的茶書,開創(chuàng)了茶道,創(chuàng)制了飲茶器具,建立品茶藝術。這本書共分十節(jié),一共只有七千字左右,平均每節(jié)七百字左右,有的段落長一點,有兩千字左右,短的只有兩三百個字,甚至幾十個字。一般又分成三卷:卷上有三節(jié),分別是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一之源,講茶的定義、性質、功用,提供了茶的植物學知識。這個“源”的意思是茶的本原、本質、性質,以及茶的各種名稱,及其字義。茶的外觀形狀如何?茶的內在性質如何?服用之后有什么效果?對身體健康有什么影響?兼有植物分類學與藥物學的內容。二之具,講采茶與制茶的工具,不是講喝茶的器具,其中還包括制茶作坊中的設備。三之造,講采茶的季節(jié)、制作茶葉的程序、茶葉的等級,提供辨別茶葉優(yōu)劣的方法。仔細說明什么季節(jié)、什么天候應該采茶,采了以后怎么處理?如何辨別茶葉的優(yōu)劣?特別提出,單從外表是很難辨別好壞的,要累積經驗,才能分辨茶葉的內里質地。
卷中只有一節(jié),即四之器,卻篇幅甚長,講的是烹茶與飲茶所需的器具,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茶具”。我們現(xiàn)在喝茶,使用各種不同的茶具,如茶壺、茶杯、茶碗、蓋杯,以及勻茶湯的茶海、裝茶葉的茶罐、挑茶葉的茶勺等等,現(xiàn)在臺灣還使用了聞香杯、倒茶水的茶盤、盛茶渣的滓方,各種各樣的花樣。陸羽講茶具的篇章特別仔細,講了二十四種茶具,再加上盛放茶具的都籃,這是因為他把茶具當作飲茶儀式的道具,創(chuàng)制了一整套茶具,并由此設置了茶儀,確定了茶道的物質基礎。封演《封氏聞見記》里就說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籠統(tǒng)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p>
卷下有六節(jié),即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五之煮的“煮”,講的是烹茶的過程,涉及如何用火、擇水、烹煮。唐代喝茶的流行方式,是把茶葉制成團塊保存,要喝茶的時候先要烤一烤,烤勻了才碾碎使用。擇水也是門學問,喝茶一定要用好水,從古到今,道理是一樣的。至于烹煮與飲用,都要遵循恰當?shù)姆绞?,才能喝到一碗好茶。六之飲的“飲”,則是飲茶的精粗之道,也就是品味審美之道。陸羽講品茶的精粗之道,講的就是文化涵養(yǎng)在日常生活的表現(xiàn),與《紅樓夢》里妙玉批評賈寶玉亂喝茶是牛飲,著眼點相同,就是喝茶不只是喝茶,也是文化修養(yǎng)的展現(xiàn),就有了品茶藝術。七之事,講的是喝茶的歷史,收集了古代飲茶的記載,從神農一直講到唐代的材料。
八之出,講的是茶葉的出產,也就是產地。陸羽列舉了天下各地茶產,分為山南、淮南、浙西、劍南、浙東、黔中、江南、嶺南等地,可說是包羅了中國的南方地區(qū)。在唐朝的時候,陸羽算是足跡遍天下了,但是他主要的行蹤還是沿著長江流域,清楚知道從巴蜀到浙江的產茶情況。至于貴州、江西、福建、廣東一帶的情況,他沒有實地考察過,也就明確地標出“未詳”,顯示了他有一分證據(jù)說一分話的態(tài)度,極富實證精神。九之略,是考慮到具體的情況,簡化了制茶、煮茶、飲茶的方式,也就是不違背茶道精神而采取的簡約版。十之圖,講的是在飲茶的場合,掛出一幅書寫茶道的圖軸,烘托出一個雅致的背景,讓人感到飲茶有一定的儀式,要用各種適當?shù)牟杈?,還要掛一張茶道書軸,要有一個整體的文化氛圍。用現(xiàn)代人的說法,就是飲茶要有一定的ambience,要有一個審美的環(huán)境。日本人進行茶道,也非常重視營造優(yōu)雅的庭園環(huán)境,在茶室內還特別設計有一個龕,掛一幅書法,制造情趣,提供精神超越的氛圍?!恫杞洝妨⒘藪靾D的規(guī)定,要喝茶的人掛一張書寫茶道的圖軸,就是這個道理。陸羽創(chuàng)制茶道,把種種細節(jié)程序都設計好,都當成一門學問,作為文化藝術來鉆研和投入,心思十分細致周到,實在是了不起。
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