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過老茶,更懂普洱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泡過老茶,更懂普洱

普洱茶界有這樣的共識,只有喝過老茶,甚至親手泡過老茶的人,才更懂得普洱茶的精髓,更加理解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意義與價值。這里說的老茶,一般指號級茶和印級茶,不過現(xiàn)在陳期超過30年的“七子餅時代”的普洱茶,也慢慢走進老茶的行列了,比如88青、厚紙8582、雪印、七子小黃印等。

普洱茶幾經滄桑輪回,付出的時光、耐力和信心,讓其在各類茶中擁有無法企及的厚度與醇度。老茶很貴,貴在稀缺,貴在光陰的價值。所以,真正能夠接觸到老茶的人并不多,大都是深愛普洱茶的金字塔尖上的人。

說起老茶的沖泡,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何作如先生。何先生既是著名企業(yè)家,又是著名的老茶收藏家,中國陳年普洱茶比較完整的收藏者,是沖泡普洱老茶的泰斗?,F(xiàn)在普洱茶界有名的大家,基本上都是他的后輩。

我也有幸多次親見過何先生泡老茶,品味過何先生斟上的普洱老茶。在這篇文章里,我覺得自己根本不夠格教大家怎樣沖泡老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我親見的何作如先生沖泡老茶的過程,以及他分享給我們的經驗用文字記錄下,再與大家分享。

泡老茶的“行頭”

何作如先生隨身會帶著一個箱包,他戲稱為自己的“行頭”。那個箱包里幾乎裝著半個老茶博物館,從印級茶到號級茶。他樂于分享,來者不論什么身份,他都愿意分一杯茶,不厭其煩地講述他對普洱茶的各種真知灼見。他更像一個布道者,用貨真價實的普洱老茶,一泡一泡地沖泡著給大家喝,讓更多人懂得陳年普洱茶無與倫比的精彩。

何先生的箱包里大概有這些“行頭”:

三把宜興的老朱泥紫砂,一把80cc,一把125cc,還有一把130cc。根據在場人數的多少來選擇紫砂壺的容量。三把壺的共同特點是肚子較寬,出水流順;

一個用來倒計時的沙漏,用來精準計算出湯時間;

一個探針式溫度計,用來精準測量水的溫度和沸點;

一個電子秤,用來精確計量所投茶量;

一把日本的南部老鐵壺,鐵壺能提升水溫,保溫效果好,非常適合沖泡老茶;

一個德國的電陶爐,能夠精準控溫;

一摞民國的深口青花茶杯,深口杯更聚香、聚氣,而且民國的老物件早已去掉火氣,不會與茶味相奪;

一個裝有溶液的小瓶和TDS測試筆,用來測試泡茶用水的PH值以及礦物質含量。

剩下就是各種裝著茶的容器了,有竹子做的筒罐,有裝過餅干的盒子,也有普通紙封裝著的。

苛刻的用水

何作如先生對泡老茶的用水非??量?,畢竟如此珍貴的老茶,都是祖先留給今人的遺產,可以喝的古董,喝一泡少一泡,每一泡都必須以敬畏之心認真對待。所以,水的酸堿度、軟硬度、礦物質含量,哪怕是輕微的差異,都會對老茶的香氣和口感造成影響。

每次泡茶前,何先生都會對泡茶用水先做檢測,先打一杯水上來,從小瓶里擠出幾滴溶液到杯子里,看水的顏色變化。如果呈淡藍色,證明水是弱堿性(PH值大概在7.5左右),可以用;如果呈淡紅色,那就是弱酸性水,不能用,而TDS值過高過低都不行。如果水質不達標,何先生甚至會放棄沖泡,哪怕把客人晾在一邊,也在所不惜,只怕糟蹋了珍貴的老茶。

我曾經歷過一次,何先生對當時的沖泡用水不滿意,等人現(xiàn)賣來一箱千島湖深層水源的農夫山泉后,才開始泡茶,一大桌客人陪著一起等水,前后耗時近一小時,他卻一點兒 也不著急。

除了水質,何先生對泡茶的水溫也有要求,每次泡茶前,他會拿著探針溫度計從燒水壺的壺口伸進去,測沸水的溫度。沸水能達到100℃是最完美的,一般的隨手泡最多就能到90多度。尤其是在云南這樣的高原地區(qū),氣壓低,沸點在93℃~95℃,幾乎無法達到100℃。所以,他才要自帶厚壁鐵壺,盡可能提高沸水的溫度。因為,對老茶來說,哪怕相差1℃,泡出來的茶,在香氣口感都會有不一樣。

投茶,老嫩均衡

何老師一定會提前把茶解開,醒茶。一般從磚、餅、沱撬下來的茶,要在紫砂罐里靜置一個月以上,才能完成醒茶。我們喝到的都是他醒好的茶。取茶時,他把盒子里的茶全部倒在白紙上,然后一點一點地抓到電子秤上的茶盒里,一般是按每100cc水投7.5克的標準,這都是何先生精確計算過的最佳投茶量。取茶的時候他非常注意均衡性,取一點老葉,取一點梗子,也會抓一點碎末,這樣泡出來的茶在這一壺與另一壺之間才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水烘法,去雜味

現(xiàn)在泡老茶常用的“水烘法”,也是何作如先生發(fā)明的。所謂“水烘法”就是用沸水反復澆淋已經投入干茶的紫砂壺,迅速提升壺內的溫度,激發(fā)茶性,去除一些雜味和倉味,澆淋的間歇,還要用茶巾包著壺身后,用手拿起壺上下抖幾下,更利于散發(fā)雜味,差不多反復三到四次即可。

注水、出湯,量化時間

萬事俱備,終于開始注水了。在注水的出湯的時候,何先生都非常專注,很少說話,因為注水的時間和出湯的時間,都已經被他用時間精確量化了,他可是老派理工男啊!

何作如泡普洱老茶的時候,從不洗茶,而是將第一、二兩泡留著,用酒精爐煨著,待到尾水時,經沉淀后摻入,以保持每一泡的濃度和厚度不變。他曾檢測過,陳化50年以上的老茶,有益的微生物菌種早已壓過有害菌,經過100℃沸水的沖泡,已經幾乎不含有害菌了。即使有些雜味,也在沖泡之前在紫砂壺的“水烘”中散去,所以,陳年的老茶只要存儲得好,都是潔凈的。

洗茶后,開始第一個回合的沖泡。第一個回合指的是前6泡,全部采用快沖快出的泡法,每泡之間歇茶20秒,每泡出茶湯約50cc,第6泡時湯色略有變淡。這時候開始歇茶,一邊喝茶一邊讓茶與壺涼下來(大約需要10分鐘左右)。

第二個回合指第7~12泡,第7泡注水后浸茶10秒,以后每泡浸茶在前一泡基礎上加10秒,每泡茶之間歇茶30秒,12泡后第二次讓茶與壺涼下來。

第三個回合指第13泡~18泡,第13泡浸茶15秒,以后每泡浸茶在前一泡基礎上加15秒,每泡茶之間歇茶仍為30秒,18泡后第三次讓茶與壺涼下來。

第四個回合指第19泡至24泡,第19泡浸茶20秒,以后每泡茶浸茶在前一泡基礎上加20秒……直到第30泡,茶香茶氣猶存,絲毫沒有茶水分離的現(xiàn)象。每一泡茶都要將壺中的茶水滴盡,每泡茶之間交待清晰,而不允許殘留。

最后,泡完的葉底,何先生也是舍不得馬上丟棄的,觀賞和解析后,還會用鐵壺或者玻璃壺加水煮一道再喝。葉底經過沸煮后,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品老茶時,何先生常常會讓客人在合適的溫度時,很奢侈地一飲而盡,然后讓客人從口腔、舌底、雙頰、唇齒之間回出豐富的滋味來。你也許會感覺到百年前的陽光、雨露和風……

當然,也并不是每一泡老茶都要套用這樣的量化標準,我們在沖泡到時候,還是應該因時、因茶、因人而適當調整,這就需要泡茶者有豐富的經驗和對老茶茶性的理解能力與悟性。但是,何作如先生對待老茶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卻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一款好的老茶,特別是古董茶一般都能表達出普洱茶的至味,這也是茶人們在種植、采摘、制作、運輸、倉儲的經年累月中精心追求的味道。能與老茶相遇,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難得的緣分。沖泡老茶,當然也是一件有儀式感的事情了。然而何作如先生卻從不作秀,也不會帶給茶桌上的茶友太多的壓力。無論是裝潢高雅的茶館,還是茶農家簡陋的茶桌,何先生都能穩(wěn)坐主泡臺,嫻熟地泡茶,并且在每一泡茶的間隙中與大家交談。

而當那些歷經大半個世紀的老茶,經沸水激撫之后的茶湯,與我的味蕾接觸到時,瞬間會被那小團綿軟得如同云霧,順滑得如同絲綢,甘醇如飴的液體深深感動!我相信全世界最好的調味師也絕對調配不出那樣美妙的滋味來。因為時間這味調味劑是誰都抓不住的。當茶湯在唇齒間漸漸消散的時候,仿佛已經與一位智慧的老者進行了一場時間與精神的對話。

原文刊載《普洱》雜志

2020年3月刊

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