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十年代,陳椽先生“依制法與品質的系統(tǒng)性和內質主要變化,結合茶類發(fā)展”,提出了“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紅茶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
陳椽先生的六大茶類分類方法,同時兼顧制法與品質系統(tǒng)性以及發(fā)展歷史先后,以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不同為核心,得到了茶界的普遍認同,被消費者廣泛認知。后來有學者以六大茶類作為基本茶類,加上再加工茶類,提出了綜合分類法。
當然,根據應用場景和分類目的的不同,所采用分類依據也不同,茶葉分類方法遠遠不止一種,這些分類方法的被接受程度各異,應用范圍也不同。
六大茶類分類方法早已廣為人知,我們今天不談六大茶類分類方法,我們今天來談一個四大茶類分類方法。我保證你是頭一回聽說。
你可能要問了:“你憑什么保證,我是頭一回聽說?”
因為,這個四大茶類分類方法,是筆者提出來的,今天第一次寫出來,所以我敢保證你肯定沒聽說過——即便你聽說過其它的四大茶類,也不可能聽說過我這個四大茶類;即便你聽說過類似的,也不可能聽說過和這個一模一樣的,哈。
具體講,筆者以價格和適口為依據,按照價格的高低與適口性的好不好,將茶葉分為四類:1)價低不好喝;2)價高不好喝;3)價低又好喝;4)價高但好喝。如下圖所示:
鄧氏四大茶類分類法
這種分類法,主要是站在消費者體驗的立場,做定性劃分——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茶葉分類方法,但是站在消費者體驗立場的分類方法卻并不多見。但對于消費者而言,價格與適口性,是兩個重要指標。
稍微展開一下。
第一類,價低不好喝。有不少9.9元包郵的可能就屬于此類,也有些人可能因為一味貪圖低價而往往只是買到了不好喝的茶葉。這類產品,盡管不好喝,但還是有大量消費者,其中有部分消費者明知那些產品可能是冒牌貨但仍然購買,因為他們圖的就是一個便宜——比如,兩三百塊錢的老班章或紅印啥的,除了圖個便宜圖個名,還能圖啥好喝呢?
第二類,價高不好喝。有些人買茶葉,迷信高價,迷信大牌或大師,或者盲從一些概念比如動輒四五十年老茶或紅印啥的,但結果發(fā)現不好喝。筆者發(fā)現,有不少老板們桌子上的茶可能屬于此類——每當看到如此情形,筆者只有暗自在心里感嘆,老板們也挺不容易。
第三類,價低又好喝。20多年前,有許多屬于此類的口糧茶?,F在也還有不少茶可歸到此類。要買到這類產品,一是要選對合適的品牌或出品方,二是要結合自己的品飲體驗來理性選擇。
第四類,價高但好喝。這些茶往往是各品類中的冒尖部分,比如明前西湖龍井、牛欄坑肉桂、薄荷塘/冰島/老班章普洱茶等。中國不缺這些尖貨茶葉的消費者,對于這些產品,重點往往不在于價格,而在于地道。
當然,筆者這個四大茶類分類方法所依據的“價格”的“高低及“適口”的好不好,具有一定的相對性。不同人群,對于價格到底的理解往往存在差異,對于口感的偏好也常常有所不同。有些人以老班章作為口糧,有些人對于三五百一斤的茶葉也覺得貴。有些人喜歡香濃,有些人偏好味釅。不過,同一人群,對于價格高低與適口性的感覺可能大體有共通之處。
再略作延伸。如果你覺得上述的四大茶類分類法略顯簡單,那么我們還可以將價格劃分為低、中、高,將適口性劃分為不好、中等和好,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九大茶類的分類方法,筆者姑且把它稱作鄧氏九大茶類分類法,如下圖所示:
鄧氏九大茶類分類法
不少茶友可能比較喜歡一味追求低價或一味追求高價,卻在追求“價低但好喝”的時候陷入了“價低但不好喝”的境地,在追求“價高但好喝”的時候陷入了“價高不好喝”的境地。尤其并不鮮見的是,許多不差錢不怕價高的老板們,容易陷入“價高不好喝”的情形,不知何故。
結合上述九大茶類分類法,對于大部分茶友而言,筆者的基本建議是,不走兩端,執(zhí)乎其中,可能可以大大減少掉坑的概率。
在日常茶葉消費中,有意識地結合價格和適口性來做對比品飲,不斷積累自身的消費體驗,或許可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鑒別與選擇能力。也即,無論是四大茶類分類法,還是九大茶類分類法,核心關鍵不在于究竟分為多少類,而在于從消費體驗角度進行適當的分類,并最終找到適合自己消費的類別。與其說是尺子,不如說是一組虛擬的格子。
附帶一個思考題:請問普洱茶屬于四大/九大茶類中的哪一類?
來源:茶業(yè)管理評論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