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畫賞析:文徵明《惠山茶會圖》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茶畫賞析:文徵明《惠山茶會圖》

文徵明(1470-1559),名壁,字徵明。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畫家、書法家, “吳門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中四才子”)。與沈周共創(chuàng)“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文徵明的繪畫造詣全面,能青綠,亦能水墨,能工筆,亦能寫意。山水、人物、花卉、蘭竹等無一不工。

《惠山茶會圖》,紙本,設色,縱21.9cm,橫67cm,鈐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有蔡羽書序,記該圖作于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時文徵明49歲。后紙有蔡羽、湯珍、王寵三家書詩,顧文彬題記。據(jù)蔡羽序記,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與好友蔡羽、王守、王寵、湯珍等到無錫惠山游覽,在二泉亭品茗賦詩,十分相得,事后便創(chuàng)作了這幅記事性作品,記錄了他們在山間聚會暢敘的情景。

畫面采用截取式構(gòu)圖,突出“茶會”場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諸人冶游其間,或圍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間,賞景交談;或看童子煮茶。畫面人物共有八人,五主三仆。井亭內(nèi)二人圍井欄盤腿而坐,右一人腿上展書。松樹下茶桌上擺放多件茶具,桌邊方形竹爐上置壺烹泉,一童子在取火,另一童子備器。一文士佇立拱手,似向井欄邊兩文士致意問候。亭后一條小徑通向密林深處,曲徑之上兩個文士一路攀談,漫步而來,一書童在前面引路。

此畫運用工筆設色法,樹干、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鋒,參以側(cè)鋒,具行書的筆法,呈“以書入畫”特色。運筆纖細,兼帶拙味,如人物衣紋用高古游絲描,穩(wěn)健瀟灑中略見澀筆,工中兼拙。樹石形態(tài)亦于精細中呈適當變形,工整而帶裝飾味。設色青綠、淺絳相融,山石敷以石綠,勾線、凹處加淡赭微暈,樹干運赭石、藤黃間染,人物著色后線條用色復勾,整體色調(diào)于對比中見融和,呈現(xiàn)出清麗細致、文秀雋雅的新風格。這種小青綠的畫法,繼承了元代錢選、趙孟頫的山水畫體,并有發(fā)展創(chuàng)造,樹立了明代文人青綠山水畫的新格。

畫中人物面相雖少肖像畫特征,大有些雷同,但動態(tài)、情致刻畫卻迥異,并傳達出共通的閑適、文雅氣質(zhì),反映了文人畫傳神重于寫形的藝術(shù)宗旨。同時,青山綠樹、蒼松翠柏的幽雅環(huán)境,營造出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令人領略到明代文人茶會的藝術(shù)化情趣。

原文刊載《普洱》雜志

來源:普洱雜志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