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巖茶的第一把火“走水焙”要怎么玩?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精制巖茶的第一把火“走水焙”要怎么玩?

很多茶友在選購巖茶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這茶剛剛走過水。這里的“走過水”其實就是“走水焙”。

《大觀茶論》云:“……焙用炭火置爐中,以靜灰擁合七分,露火三分,亦以輕灰糝覆,良久即置焙簍上……”,這是古人緊接做青、揉捻的走水焙程序。

巖茶制作工藝從全手工到機械化的引進,很多概念、步驟都已經發(fā)生了變化。

傳統(tǒng)工藝中的“走水焙”指的是烘焙剛剛揉捻完成的茶葉,發(fā)生在初制階段。而現在的“走水焙”則更多指的是毛茶撿剔完成后的復焙,發(fā)生在精制階段。

古今工藝流程比較:
傳統(tǒng)手工制作工藝程序:采摘——倒青——做青——炒青——揉捻——復炒——復糅——走水焙——揚簸——撿剔——復焙——歸堆——篩分——拼配等。

現在巖茶的制作工藝程序一般是這樣的:采摘——倒青——做青——炒青——揉捻——干燥——撿剔——走水焙——歸堆等。

現今的炭焙主要用于干茶的“吃火”、“燉火”。極少用于剛揉捻完成的初制階段?,F在的“走水焙”則更多特指毛茶撿剔完成后精制階段的復焙。


毛茶在撿剔的過程中會重新吸附雜異味,茶葉也會漸漸返青。
“走水焙”能去雜異味,增強茶味;降低茶葉含水量,穩(wěn)固茶葉品質,便于保存;是后期茶葉焙火的基礎。

茶葉品種、山場不同,走水焙方式也不同。
比如葉片薄、小的品種更容易吃火,炭焙時翻焙的頻率要高一些;不論采用哪種走水方式,溫度都不宜過高,需要低火輕焙、慢焙。要在走水焙完成后吃火,否則苦澀味在茶葉內很難去除,茶氣濁,湯水不夠清。


并不是所有的輕火茶都容易返青,部分輕火茶容易返青是因為焙火時候,火是面火,沒有吃到茶葉內部,面火褪去,茶葉內部的水汽又返上來。
當然,倉儲環(huán)境很重要。因此,這就是為什么有些輕火茶保存了一年、兩年以后同樣沒有返青現象的原因。就是在走水焙這一步工藝上做得比較到位。

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言論僅代表本人。

本刊轉載文章及圖片非盈利用途,若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