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樹,樹齡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問題。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古樹有多大呢?
備注:視頻用時9分50秒
最早種茶記錄
布朗族在勐海山區(qū)定居有1400多年歷史,布朗族是最早種茶的名族,在南糯山、布朗山、勐宋山留下眾多八百年以上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樹便可證實這點。
但將茶葉作為一個大產業(yè)發(fā)展,村村寨寨種茶,上萬畝的種茶是從明代開始的:主要是由于車里宣慰司以茶換物、以茶安民。
所以,最早一批大面積種茶距今有五、六百的歷史。
人工栽培型古茶樹記錄
據(jù)記載有:革登:《思茅廳志》和《普洱志》中有記載:“其治革登有茶王樹,較眾茶樹獨高大,土人當采時,先具酒禮祭于此?!?/p>
落水洞:高10.33米、基圍1.32米、樹齡約七百多年的茶王樹。
勐海南糯山·古茶樹
在勐海南糯山發(fā)現(xiàn)一株大茶樹,即為著名的南糯山大茶樹。此茶為栽培型,樹高5.8米,樹幅10.9米x9.8米,主干直徑138厘米。據(jù)世居南糯山的哈尼族種茶已有55代推算,樹齡約為800年。
易武·古茶樹
易武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區(qū),種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種茶,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濮人所種。
從乾隆年初開始,漢人涌入易武,開始改造老茶園,開建新茶園3萬畝以上。到乾隆末年,形成山山有茶園,處處是村寨的繁榮景象。距今有200多年歷史。
易武古茶園,栽培型古茶樹有七千畝左右,樹齡有兩三百年。
倚邦·古茶樹
從《明·滇志》的記載可看出,倚邦茶山明代中期(1435-1572年)已茶園成片,有傣族、布朗族、佤族、彝族、基諾族等少數(shù)民族在此居住種茶。樹齡有500多年。
清乾隆、嘉慶年間最為興旺時連片的茶園2萬畝,樹齡在200多年。
至今,倚邦茶山面積約為360平方公里。
墨江景星·古茶樹
在墨江縣,最早種茶于1907年,約有5000株,有一百多年的樹齡。
冰島·古茶樹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雙江勐勐土司罕廷發(fā)派人去西雙版納取茶種200余株,,培育成功150余株,故冰島第一批古樹茶樹齡有500多年。1980年,查證尚存第一批種植的茶樹30余株。
冰島古茶園的種子在勐庫繁殖,形成勐庫大葉種茶,屬于群體種。在1984年被認定為國家級良種,號稱“勐庫大葉種是云南大葉種茶的正宗”。
鳳慶鳳山·古茶樹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勐勐土司與順寧土司聯(lián)姻,勐勐土司罕木莊送給順寧土司冰島茶籽數(shù)百斤做女兒陪嫁禮品,順寧府按“10戶頭”分發(fā)種于鳳山。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順寧末代滿人知府琦璘提倡種茶,派人到雙江勐庫學習種植大葉茶,買回茶籽3000斤(約1500千克),種于鳳山。
現(xiàn)今,過萬畝百年古樹茶分布于鳳慶,稱“鳳慶大葉種茶”,屬群體種。
臨滄云縣·古茶樹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云縣茶房紳士石峻至勐庫購買茶籽30駝分給當?shù)剞r民,至今有120多年的樹齡。
民國6年,(1917年)云縣茶房再次引勐庫茶籽100駝。
1920年,云縣實業(yè)所購買勐庫大葉茶籽2.5石。
云縣境內,勐庫大葉種古茶樹均有一百年左右的栽種歷史。
保山昌寧·古茶樹
據(jù)史料記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官紳令人在碧云寺內種茶,制作明朝貢品“碧云仙茶”,開始了昌寧縣人工栽培茶樹的歷史。
1912年,騰沖官紳封佩藩從勐庫引茶籽,樹齡已達百年。
1923年,保山人封維德到勐庫購茶籽100馱運至騰沖種植,距今也有近百年歷史,屬群體種。
云南古茶樹遍布各個地區(qū),有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是古茶樹進化的完整版本。
其茶樹生長、馴化、栽種歷史也無從考據(jù),留給我們的少之又少,但其古茶樹的存在確實遠遠勝過一切文獻和記載,他們本身就是存在的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