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OR“厚”,你分得清楚嗎?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濃”OR“厚”,你分得清楚嗎?

喝茶,特別是喝普洱茶,可確實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對于很多初入普洱茶門道的人來說,對茶湯的兩種描述濃和厚是非常常見的用詞了。特別是“厚”字,往往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這二者之間的區(qū)別,你是否都準確的理解了呢?

01

“濃”指的是什么?

喝茶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形容:“這茶真苦,是不是太濃了?”“投茶量太多了,泡濃了?!薄芭莸臅r間太長,茶太濃了”等等,味道苦澀、泡茶用量和時間過多的茶湯,是不是就是濃茶呢?答案即將揭曉。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看看“濃”的字面含義,“濃”在字典里的解釋是:稠密;含某種成分多,與“淡”相對。當我們形容茶比較濃的時候,其實是我們對茶湯味道強弱的一種感受。究其根本,茶湯的濃與淡,則是由其中的茶多酚決定的,茶多酚的含量越高,茶湯給我們的感受就會越“濃”。有的人會把“苦味”與“濃度”聯(lián)系起來,也是因為茶多酚是茶湯苦味的來源。

再來認識一下茶多酚,茶多酚是一類物質的總稱,是由多個化合物組成的,這些化合物也都有自己的味覺特征,它們是表現(xiàn)為苦澀味的兒茶素、澀味的黃酮類、苦味的花青素和微澀微酸的酚酸類,從中可以看出,苦和澀就是最后組成茶多酚的主調。但是茶多酚所帶來的“苦”又是一種會因為濃度的改變而產生感官變化的“苦”。茶多酚濃度較高的茶湯,會帶有酸的味覺感受,收斂性很強;隨著濃度的逐漸減少,則呈現(xiàn)出一種略帶刺激性的苦澀,但在口中會回“甘”,有了“甘”的感覺;在較低的濃度下,則更多的是一種甘甜的感覺,刺激性較弱。所以當我們說濃與淡的時候,其實都是茶多酚帶給我們舌尖的味覺感受。

02“厚”指的是什么?如果已經會用“厚度”來形容一款茶,那么說明你一定是一個有品飲基礎的茶客。但很多人雖然嘴上會說,但是對“厚”這種感覺的卻是模棱兩可,甚至會跟“濃度”混淆。到底“厚度”是什么感覺?怎樣的體感才能被稱之為“厚”呢?“厚”是與“薄”相對,從字面意思看,是豐厚、醇厚的一種感覺,與“濃”不同,“厚”更多的不是作用于我們的味覺,而是一種觸感,具體到茶的“厚薄”,則是我們的舌尖對茶湯的一種觸感。

咖啡品鑒理論中對于醇厚度的解釋就能非常準確地形容這種觸感:“口中感受的飲料的重量或飽滿度。也指咖啡在口腔停留后,下咽時對于舌苔的附著感。醇度低的咖啡下咽會比較流暢,沒有什么阻力,而醇度高的咖啡則相反?!边@對于茶也是同理。那么茶湯里的厚度是由什么物質決定的呢?答案就是茶葉中可溶的具有黏性的物質,比如可溶性糖等??扇苄蕴遣粏螁问俏覀兡芨惺艿矫黠@甜味的如葡萄糖,果糖等,還包括了可溶性果膠、淀粉等物質。它們會讓茶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濃稠度,從而產生黏稠的觸感。除了可溶性糖能提供厚的感覺之外,其實氨基酸也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使得我們感覺茶湯更“厚”。

而可溶性物質的多少,也是由原料和加工方式決定的。原料方面,秋茶要比春茶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糖,越大的樹齡也會蘊含更多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加工方式方面,在萎凋與攤晾的過程中,水解酶會使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揉捻時高黏性的果膠包裹在茶葉條索上,沖泡時黏性物質浸出率也會大大增加;另外,發(fā)酵工藝也會大量產生可溶性糖,所以普洱熟茶和紅茶的“厚度”也相對更高。

03“厚”意味著什么?我們已經知道,一款茶是否具有厚度,取決于茶的本質,即茶本身的內含物質是否豐富,能否在沖泡時析出豐厚的滋味。在品評一款普洱茶的時候,也通常將厚度的表現(xiàn)作為關鍵參考,通常優(yōu)質的普洱茶都會具備“厚”的特點,這不僅代表茶葉內質的豐厚程度,也決定了茶品在后期的陳化能力,是否具備越陳越香的潛質。所以作為消費者,選擇一款優(yōu)質的茶品,也應該學會辨識“厚度”。

看一款茶是否有厚度,首先考察其原料,樹齡越大的古樹茶相對“厚度”更高,秋季采摘的秋茶也會蘊含更多的內含物質,同時也可以將原料產區(qū)所產原料的總體特點作為參考。具有厚度的茶滋味豐富、附著感強,當茶湯在口中流動時會感覺更加清晰。所以我們也可以學著利用品飲的感受來鑒別普洱茶的“厚度”。在品飲的時候,可以嘗試利用舌頭感受茶湯,入口后,應該在舌頭上循環(huán)滾動,專注感受舌面和舌前兩側,暫時弱化其他部位的反饋,若感受到重且結實,透過舌面往里面滲,對更深的部分形成觸感,飽滿、黏稠,才算是一款有“厚度”的茶。

原文刊載《普洱》雜志2020年9月刊

來源:《普洱》雜志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