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茶葉的本真之味,白茶無疑是最貼近“原生態(tài)”的佳選。
田藝蘅在《煮泉小品》中寫道:“茶者……以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清翠鮮明,尤為可愛?!绷硪晃幻鞔抛油缆∫灿蓄愃频挠^點:“以日曬者,青翠香怡,勝于火炒?!迸c其他茶類相比,白茶的制作工藝相對簡單,但其滋味卻毫不遜色。
白茶之“鮮”
白茶的鮮爽,源自其豐富的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是影響白茶滋味和香氣的重要品質(zhì)成分,它不僅使茶湯更加鮮爽,還能緩解茶的苦澀味,同時又不影響茶的收斂性。此外,氨基酸還可轉化為香氣成分,為茶增添獨特的焦糖香味。
茶葉的加工工藝對氨基酸含量有著顯著影響。在采用相同鮮葉原料制成的六大茶類中,白茶的氨基酸含量高居榜首。而且,白茶加工后的氨基酸含量比鮮葉還要高。楊麗偉等的實驗表明,鮮葉的氨基酸含量為1.59%,而加工后的白茶,其氨基酸含量明顯增加,近乎翻倍,且比其他五類茶的含量高出1.13-2.25倍。
若想品嘗白茶鮮爽的極致,有幾個要點可供參考。首先是挑選等級,在白茶中,白毫銀針的氨基酸含量最為豐富,其次是白牡丹,壽眉則稍遜一籌。其次是產(chǎn)地,福鼎產(chǎn)的白茶氨基酸含量往往更高。同一產(chǎn)地中,高山產(chǎn)的白茶又優(yōu)于平地產(chǎn)的。最后是茶季,春季是茶樹生長的高峰期,此時蛋白質(zhì)含量高,氨多酚含量少,最能孕育出極品白茶。秋季次之,夏季則更次。
白茶之“甜”
白茶的甘甜,得益于其中所含的可溶性糖。
茶葉中的糖類物質(zhì)主要包括單糖、雙糖和多糖。其中,可溶性糖主要是單糖和雙糖,它們是構成白茶茶湯滋味和粘稠度的關鍵物質(zhì),同時也是感官上“甘”味的來源。在白茶的加工過程中,適當加溫萎凋并縮短時間,有利于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
茶鮮葉中的多糖物質(zhì),在加工過程中會通過酶或水熱的作用,水解轉化為可溶性糖類物質(zhì),這對于提高白茶的滋味具有重要意義。在六大茶類中,白茶的可溶性糖含量也名列前茅。
白茶之“醇”
白茶的醇和,源于其被氧化的多酚類物質(zhì)。多酚類物質(zhì)約占鮮葉干物質(zhì)總量的20%-30%,其性質(zhì)極為活躍。在酶的作用下,它們會發(fā)生酶促氧化;在濕熱作用下,它們會發(fā)生氧化作用;在常溫常壓下,它們也會發(fā)生緩慢的氧化作用。這些氧化作用產(chǎn)生的多酚類物質(zhì)會迅速聚合或發(fā)生其他化學反應,生成新的化學物質(zhì),從而影響著茶葉的品質(zhì)。
傳統(tǒng)白茶沒有揉捻工序,這使得酶與多酚類化合物的接觸相對有限,同時氧的供應也較少,因此其氧化過程緩慢而輕微。這也造就了白茶湯色淺淡、滋味醇和的特點。其湯色之淡雅,滋味之醇和,均不同于其他茶類的濃烈。
品味白茶,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著那份純凈與美好。在這個春天,讓我們一起品嘗白茶的極致“鮮甜”,領略它帶來的獨特韻味和魅力。
來源:黑白茶文化,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