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壺友科普的一些紫砂知識,您若有其他關(guān)于紫砂壺的疑問,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留言,我會一一解答
隨著季節(jié)和時尚的變換,美妝博主們亦是樂此不疲地紛紛推出當季最in的色號。
作為女性必備的美容化妝品之一,口紅可顯出女性之性感、嫵媚。鮮艷豐富的色彩也讓人驚叫不已。
其實紫砂壺也分各種色號,顏色與壺型、茶、居室、人相搭配,每一種組合微妙的變化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所以,紫砂對于茶室、對于茶人來說,正如口紅對于女性,是必不可少的點睛之筆。
而紫砂壺的顏色不僅受到材料的影響,
燒成溫度、時間、調(diào)配比例等等都會使得顏色發(fā)生微妙的變化。
基本就和直男們豆沙紅、磚紅、姨媽紅傻傻分不清同樣的效果啦。
那么,
紫砂有哪些令人欲罷不能的色號呢?
首先,
紫砂
一聽名字大部分人都是聯(lián)想到了紫色。
紫泥調(diào)砂 心舟石瓢
經(jīng)典紫色系家族
紫泥:
為較常見之典型紫砂泥,呈紫棕色,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并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后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
底槽清:產(chǎn)于紫泥最底層,質(zhì)量之佳,為歷代陶人推崇之首。
“底糟清”之名因宜興地方方言沿用已久,故用其音直譯文字名之。
泥質(zhì)細膩,原礦可見雞眼。燒制后呈棕色,成色穩(wěn)重。
宜興紫砂舉世聞名,底糟清功不可沒。
底槽清 柱礎(chǔ)
?
黃朱泥 龍蛋
溫潤紅色系家族
紅泥:為從黃龍山紅泥原礦中提煉而成的早期常用泥料。
因為它的收縮率較高,火候不容易掌握,所以不宜做大壺,適宜做小壺,如潮汕地區(qū)百姓喝功夫茶多用的小水平壺,多半就為紅泥所制。因其含鐵量多少不等,燒成之后變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紅等色。
紅泥 掇只
小紅泥 上合桃
朱泥:是紅泥中的精品,因為主要成份為紅泥,含鐵量極高,所以顏色鮮艷惹人喜愛。
朱泥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極高的氧化鐵,這就是朱泥燒成后壺身成為紅色的主要原因。
而細分顏色來說,朱泥一般來說分三種:
紅中略帶黃、黃中略帶橙、紅中略帶紫(高溫朱泥)。
朱泥壺被熱水沖淋后可以立現(xiàn)嬌嫩鮮紅的特色,其風韻令人神醉。泡養(yǎng)日久,溫潤而富深度,因此歷來為藏家愛不釋手。
朱泥虛扁
大紅袍:我們現(xiàn)代所說的大紅袍其實全稱應(yīng)該叫朱泥大紅袍,這種本來就是在朱泥里提煉出來的泥料,屬于極品朱泥。
它的特點是泥料細膩,一般看不是紫砂顆粒感。
燒制后顏色呈淺紅或淡紅色,絕不可能是暗紅色,聲音清脆,乃高溫燒制形成。
大紅袍梨形
降坡泥:90年代初,宜興政府修路經(jīng)過黃龍山與青龍山相接處山坡,無意中挖掘到部分紫砂原礦,后取名為“降坡泥”,“降坡泥”的發(fā)現(xiàn)純屬偶然,而且存量特別稀少。
因含段泥、紅泥、紫泥等諸多共生礦,燒制后,滿布五彩斑斕的粗細、深淺之紅、黃星斑點,實為氧化鐵融點。
降坡泥 子冶石瓢
?
黃降坡泥
紅降坡泥
黃金段泥 虛扁
清爽黃色系家族
本山綠泥,是紫泥中的夾脂,故有“泥中泥”之稱,燒出是一種很嬌嫩的黃色。
段泥,也叫團泥,一種本山綠泥和紫泥的共生礦土。
段泥所燒制的紫砂器,基于段泥,也會有變化,不但是在顏色方面,還有調(diào)砂等效果。
細節(jié)處越發(fā)耀眼的紫砂魅力?
老段泥 僧帽
欲罷不能的高級灰家族
青灰泥,為明末清初廣為流傳之泥料;近年來開采量少,故成品甚稀;呈深紫灰色調(diào),因滿布顆粒,觸感特殊,玩家喜呼“鯊魚皮”,是甚為難覓之特優(yōu)級泥礦。
青段,顧名思義是段泥原礦石經(jīng)過陳腐加工成的一種泥料,燒成后呈灰白色、青灰色,顏色多和芝麻段泥相似,不同的是芝麻段泥的黑色斑點較為明顯。
青段 三足周盤
低調(diào)內(nèi)斂黑皮家族
捂灰:其實是一種燒制工藝,早期在陶瓷中就有用到這種工藝。
早期的使用是為了遮丑,以前多是因為紫砂壺窯燒時溫度控制不好將壺燒花了,于是想補救泥色,便對其進行捂灰。
出人意料的是捂灰燒成的壺竟然呈現(xiàn)出另一道風景,其色墨而不板。
越是好的泥料捂灰燒出的效果越好,泥色愈加溫潤,質(zhì)地也似鐵石。
深色紫泥 龍頭八卦一捆竹
紫泥鋪砂
此外,
一些具閃爍效果的壺可能經(jīng)過了調(diào)砂、鋪砂、金銀鑲嵌等工藝。
紫砂裝飾工藝技法多樣,形式豐富,大致有:陶刻、貼花、印紋、調(diào)砂、鋪砂、絞泥、泥繪、包金(銀、錫)、描金、鑲嵌、彩釉、雕漆等等,可謂種類繁多。
也為紫砂帶來了各種與眾不同的效果。
所以,
紫砂為什么如何魅力非凡?
壺有千式,色亦繁多,每一種組合都是全新的享受。
----------------------------------------------------
專注傳統(tǒng)紫砂器
追尋傳統(tǒng)紫砂的美學觀念和審美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