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歷史溯源

 碧螺春歷史溯源
 
  茶葉的選購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葉,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如各類茶葉的等級標準,價格與行情,以及茶葉的審評、檢驗方法等。茶葉的好壞,主要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鑒別,但是對于普通飲茶之人,購買茶葉時,一般只能觀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澤,聞干香,使得判斷茶葉的品質更加不易。
 
  以下文章由愛茶網收集整理來源于網絡:
 
  碧螺春歷史溯源
 
  對于碧螺春的歷史溯源,曾有不少人進行過專門考證,有的人稱碧螺春始于清初;有的學者考證認為形成于1712年至1734年之間;還有猜測在1691至1701年之間。目前,在各種論著中,引用最多的,還是清代王應奎于乾隆二十二(1757)年撰寫的《柳南續(xù)筆》有關“嚇煞人”改碧螺春的故事。《柳南續(xù)筆》中記稱:“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持竹筐采歸產野茶樓襪,每歲土人以供日用,歷數十年如是,未見其異也??滴跄衬?,按候以采,而其葉較多,筐不勝貯、因置懷間。茶得熱氣,異香忽發(fā),采茶者爭呼嚇然人香。’嚇然人’者,吳中方言也;因遂以名是茶云。自是以后,每值采茶,土人男女長幼,務必沐浴更衣,盡室而往。貯不用筐,悉置懷間。而土人朱元正獨精制法,出自其家,尤稱妙品,每斤價值三兩。己卯歲(1699年),車罵幸太湖,宋公購此茶以進。上以其名不雅,題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大吏,歲必采辦,而售者往往以偽亂真。”
 
  《柳南續(xù)筆》的上述記載,雖說引用者眾多,但我們認為只有“康熙年間把俗名‘下煞人’的改名‘碧螺春’和碧螺春茶最早采自碧螺峰”這兩點可信,其它就屬進一步探討的問題了。因為,《柳南續(xù)筆》成書于乾隆年間,而早此的《隨見錄》的記載簡潔得多其載:“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細,味甚甘香,俗呼為嚇殺人,產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不枝不蔓,既沒講到置懷間的事,也沒有講到康熙提名的情節(jié)?!峨S見錄》原書已散失,上述記載,為清代延燦的《續(xù)茶經》,成書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這表明了《隨見錄》當是《續(xù)茶經》之前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間的一部作品。由此可見,上述關于碧螺春的記述,應當是《隨見錄》作者自己親見親聞的記錄,是可信的。
 
  另外,這里還有一條重要史料可與《隨見錄》相印證。這就是《江蘇縣區(qū)志》所說的“茶,出洞庭包山者名剔目,俗名細茶;出東山者品最上,名片茶,精制者,價倍于松蘿。”《縣區(qū)志》成書于康熙二十八(1689)年。特點和《隨見錄》所說一致,即茶葉的條索較細。再近一點,就是清代王維德編樣的《林屋民風》(成書于1712年),也照抄了《縣區(qū)志》說法,所不同的就是將“茶”改成了“土產”。這也說明在1712年時,還沒有碧螺春的說法。如果真是康熙皇帝親自所定的名字,對此,《隨見錄》等書的作者,是決不敢疏漏的。
 
  據史料考證,碧螺春的茶名是取自于東山的碧螺峰,并非有些人所認為的“因其形似碧螺,采在春天而得此名”。碧螺春的取名時間應該是在《林屋民風))(1712年)和《隨見錄》(1734年前)成書之間。
 
  不過我們指出這一史實,并非要大家今后就不提康熙南巡至太湖而御踢其名的故事,民間傳說嘛,不妨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在這個傳說背后,會不會是當時的土人,想借帝王之威,揚其名而謀茶利呢?
 
  還有更早一個傳旅“碧螺春原是野山茶,俗名叫‘嚇煞人’。茶籽是由山禽銜來,掉在洞庭東山碧螺峰的石壁上。明時有個丞相叫王鏊,東山人。一年他回鄉(xiāng)時,特題書:‘碧螺峰’三字,并鐫刻于碧螺峰的石壁上,同時又帶了一些山茶返京,獻給孝宗皇帝。皇帝飲后茶特別清香甘甜,隨問他這是什么茶?王鏊認為叫‘嚇煞人這個茶名不雅說:此茶產在吾鄉(xiāng)碧螺峰,從此,此茶便有碧螺春,的大名。”這段內容可以說是與《柳南續(xù)筆》的記載傳說借帝王圣威以揚其名的一個故事的兩個不同版本。
 
  那么,碧螺春的生產到底是先于洞庭東山還是西山呢?由《縣區(qū)志》可以證明,碧螺春既是東山,也是西山勞動人民的共同創(chuàng)造,是剔目和東山片茶的延續(xù),是洞庭東西山歷史制茶技術發(fā)展的共同結晶。但是,東、西兩山雖一脈相承,但是水相望,交通有諸多不便。因此,東、西兩山要在同一年份同時形成碧螺春,也不太切合實際。據清代戴延年在乾隆三十六(1771)年所著的《吳語》中指出:“碧螺春產洞庭西山,以谷雨前為責。唐皮陸各有茶塢詩,宋時水月院僧所制尤美,號水月茶,近易茲名,色玉香蘭,人爭購之,淘茗芹中尤物也。”這就是說,水月茶是在接近1771年時才更名為碧螺春,這可能是因東山碧螺春的炒作而名聲太大,以至于蓋過了歷史悠久的水月茶,才不得不更名了。
責編: 楊洋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