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斗茶文化

  斗茶,從為貢茶服務(wù)來說,吏得貢茶采制要求越一越高,給茶家?guī)淼氖菬o限凄苦,但從推動采制工藝的發(fā)展來說,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的,我國的傳統(tǒng)名茶,大多產(chǎn)貢茶。

  斗茶,就是茶葉質(zhì)量優(yōu)劣斬品評和鑒別,是伴隨著中唐貢茶制度的確立而出現(xiàn)的。蘇軾有詩云:"武夷溪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每年在新茶上貢前先要進行斗茶,"斗"出來的上品便是"官茶"。始于唐代的斗茶,到了宋代已發(fā)展成為民間的一項比茶品質(zhì),斗烹試技巧,極富趣味性的競技活動。

  北宋文學家范促淹有一名篇《和章岷從事斗茶歌》,對當時斗茶作了十分令人神往的描述。詩先寫建溪茶的采制和聞名的由來,接著揭示了斗茶的緣起、步驟和精彩場面:

  北范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玉塵飛,碧玉甌中素濤起。

  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宋代以福建建州產(chǎn)的北苑茶為貴。達官貴人為了爭天子歡心,在北苑茶見新時,便各自獻出先春絕品,在林下斗茶,個個神情專注,氣宇軒昂。斗茶首得選茶,也注重水的選擇。斗茶的用具或是婁玉雕的,或是官窯產(chǎn)的名瓷,講究非凡。最后以茶的色、香、味決出高低。這斗茶的勝負同小可,勝若登仙,敗如降將,其榮辱竟是如此重大。一場斗茶,像是今日的一場球賽或棋戰(zhàn),還為廣大觀眾所關(guān)注。

  宋代斗茶以白為貴。茶的湯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湯色是茶的采制技藝的反映。色純白,表明茶采摘嫩,制作恰到好處;色偏青,是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過;色泛黃,是采制不及時;色泛紅,是烘焙過了火候。斗茶勝負還有一個標準是看湯花,即范促淹詩中所謂的"素濤"一是湯花的色澤要鮮白,二是湯花持續(xù)要長久。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用一種叫筅的工具擊筅茶湯)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若"冷粥面",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如果湯花泛起后很快渙散,不能咬盞,就屬差次了。湯花一散,盞面便露出"水痕"。所以,水痕出現(xiàn)的早晚,就是湯花劣的依據(jù)。水痕早出者為負,晚出者為勝。勝一次稱"一水",計算勝負的術(shù)語當時叫"相差幾水"。

 

責編: cn6831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