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茶區(qū)之一 普洱市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臨滄市、普洱市等11個州市所屬的639個鄉(xiāng)鎮(zhèn)。這三大茶區(qū)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邊陲,分布在瀾滄江兩岸,與緬甸、老撾等國家接壤。
 
  從景谷縣3540萬年前的寬葉木蘭化石(茶樹遠祖),到鎮(zhèn)沅縣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樹王,再到瀾滄縣邦葳的過渡型茶樹王,還有樹高最高(27米)的孟連縣勐馬鎮(zhèn)臘福村的大黑山野生茶。
 
普洱市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別稱思茅,是云南省下轄地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思茅區(qū)月光路。下轄一區(qū)九縣。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
 
  普洱市有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居住著漢、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61%。
 
  管轄思茅區(qū)、景東縣(彝族)、鎮(zhèn)沅縣(彝族哈尼族拉祜族)、景谷縣(傣族彝族)、墨江縣(哈尼族)、寧洱縣(哈尼族彝族)、瀾滄縣(拉祜族)、江城縣(哈尼族彝族)、孟連縣(傣族拉祜族佤族)、西盟縣(佤族)。
 
  東臨紅河、玉溪,南接西雙版納,西北連臨滄,北靠大理、楚雄。東南與越南、老撾接壤,西南與緬甸毗鄰,國境線長約486公里(與緬甸接壤303公里,老撾116公里,越南67公里)。
  是“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也是普洱茶的原產地。說到“茶馬古道”,就不能不說到普洱市,思茅就曾經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出現于景谷3540萬年前的寬葉木蘭化石(茶樹始祖),還有擁有活標本2700年的鎮(zhèn)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樹王”和上千年的瀾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1800多年的景邁山萬畝人工栽培古茶園,足以證明茶葉在普洱市歷史上的重要性。
 
  普洱市野生茶樹群落分布廣泛,主要在無量山、哀牢山和瀾滄江兩岸。
 
  普洱市史上有名的八大茶區(qū),分布在普洱市的東、西、南、北四方即:營盤山(思茅區(qū))、景邁山(瀾滄縣)、邦崴(瀾滄縣)、千家寨(鎮(zhèn)沅縣)、無量山(景東縣)、板山(寧洱縣)、佛殿山(西盟縣)、牛洛河(江城縣)。
 
  從行政區(qū)劃來說主要茶產區(qū)有思茅區(qū)、景東縣、景谷縣、瀾滄縣、鎮(zhèn)沅縣、江城縣等,還要提到目前逐步被發(fā)掘的寧洱縣(困鹿山)。
 
  思茅區(qū):營盤山
 
  營盤山思茅區(qū)城區(qū)東南郊十余公里,萬畝有機茶園2.4萬畝,被建設成為觀光旅游的“中華普洱茶博覽苑”。
 
  瀾滄縣:
 
  邦崴[富東鄉(xiāng)](那東、小壩、南滇)、文東(小寨、帕賽[文東鄉(xiāng)]、水塘、栘(木+衣)樹)、那耐、景邁山[惠民鄉(xiāng)](大平掌)(幫改、籠蚌、南座、糯干、勐本、芒埂、芒景、景邁、芒洪、翁洼、翁基、老酒房等)、東卡河[東朗鄉(xiāng)]。
 
  景邁山古茶山(大平掌):(幫改、籠蚌、南座、糯干、勐本、芒埂、芒景、芒洪、翁洼、翁基、老酒房等)。
 
  位于中國云南省的西南邊陲,在普洱市瀾滄縣惠民鄉(xiāng),是現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海拔1100-1570,常年平均氣溫16.5-19℃。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和紅壤。
 
  東鄰西雙版納勐??h,西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是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的一片集中在這里,茶樹樹齡跨度較大,100年到1000年以上都有,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酀?、回甘生津強,湯色桔黃剔透。這里的喬木茶樹上還生長著一種寄生物石斛科植物俗稱螃蟹腳,可消炎怯痰、對治療胃病和糖尿病較有效。
 
  景邁山古樹茶樹齡大,茶樹未經人為矮化,并且多數是同山上原生古樹混生在一起,香氣獨特而強烈,蘭花香是景邁獨有的香,甜味明顯而持久。景邁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來,同時又是持久的??嗳鯘@,景邁茶屬澀底茶,苦味有但不強,是澀味較為明顯。
 
  景邁山的特點:景邁山屬于喬木中小葉種,干茶條索緊結,較細且黑亮,湯質飽滿,杯底香俱佳,景邁茶澀感明顯,苦澀明顯,但不強?;馗蕘淼目?,并且持久。
 
  邦崴古茶山:(那東、小壩、南滇)。位于瀾滄縣富東鄉(xiāng),海拔1640-1780米,常年平均氣溫15.5-16.5℃,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土壤為紅壤。
 
  瀾滄縣富東鄉(xiāng)邦崴村,村里附近有數百畝老茶林,產量不大。著名的千年“邦崴古茶樹”是迄今全世界范圍內發(fā)現的唯一古老的過渡型大茶樹,確定了中國云南普洱是世界茶葉起源地和發(fā)祥地的地位。
 
  那東一代拉祜族種茶有幾百年歷史,而邦崴古樹的知名主要是因為邦崴村的過渡型茶樹王的帶動。1992年和1993年國內和國際兩次研討會確認了過渡型茶樹王,成為中國是普洱茶源產地的直接證據。
 
  文東古茶山:(小寨、帕賽、水塘、栘(木+衣)樹)。
 
  主要分布于瀾滄縣文東鄉(xiāng),海拔1740-1970米,常年平均氣溫14.5-16.0℃,年降水量1200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小寨佤族種茶歷史超過五百年,帕賽漢族種茶也有近五百年歷史。
 
  東卡河古茶山:
 
  位于瀾滄縣東朗鄉(xiāng)大平掌村,距離縣城21公里。海拔1550米。土壤為黃沙壤。
 
  茶樹生長與村邊山梁和山坡上,多數與林木共生,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古樹大都自然生長,沒有人為矮化。
 
  景東縣:
 
  景東縣:無量山、老倉福德、金鼎、漫灣、御筆
 
  景東縣產茶歷史悠久,屬普洱茶老產區(qū)。景東野生茶樹分布面積28.6萬畝,其中無量山(古稱蒙樂山,以“高聳入云不可躋,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居群23.5萬畝。無量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云南省景東、南澗兩縣境內,地處無量山狹長山地的中上部。無量山兩坡氣候存在一定的差異,氣候垂直分布明顯。
 
  老倉福德茶[安定鄉(xiāng)、文龍鄉(xiāng)]
 
  老倉福德古茶山:(迤倉、中倉、外倉、河底、民福(以上為安定鄉(xiāng)),邦崴(備注:和瀾滄的邦崴不是一地)、邦邁、義昌(以上為文龍鄉(xiāng)))。
 
  老倉福德的古茶園、古茶樹和茶馬古道,證明景東是普洱茶古老產區(qū)。民國14年云南省省長唐繼堯曾為“老倉茶”頒發(fā)優(yōu)等獎。
 
  現有古茶山面積463公頃,呈塊狀分布,茶園大多在村寨邊。代表植株有文龍鄉(xiāng)邦邁村的山茶,安定鄉(xiāng)迤倉村的勐庫茶。老倉福德茶區(qū)種植密度低,管理粗放,產量相對不高,但這反而使老倉福德茶保留了較高的品質。
 
  金鼎茶[林街鄉(xiāng)、景福鄉(xiāng)]
 
  金鼎古茶山:(巖頭、龍洞、箐頭、丁帕、清河(以上屬林街鄉(xiāng))、金雞林、公平、岔河、勐令(以上屬景福鄉(xiāng)))
 
  金鼎是無量山古茶區(qū)之一,位于無量山西坡景東縣林街鄉(xiāng)及景福鄉(xiāng),海拔1800-2000米。常年平均氣溫10.6-14.6℃,降水量1292-1413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土壤沙性較重。
 
  漫灣茶[漫灣鎮(zhèn)]
 
  漫灣古茶山:(漫灣、安召、溫竹)
 
  漫灣是無量山古茶區(qū)之一,位于景東縣漫灣鎮(zhèn),無量山西坡。海拔1700-2300米,常年平均氣溫13.6-14.6℃,降水量1291-1307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夾有未風化石礫。
 
  御筆茶[錦屏鎮(zhèn)、文井鎮(zhèn)]
 
  御筆古茶山:(山心、丙必(長地山)、清涼村(以上屬文井鎮(zhèn))、山沖、黃草嶺(以上屬錦屏鎮(zhèn)))
 
  無量山東坡的景東縣文井鎮(zhèn)和錦屏鎮(zhèn)。海拔1700-2000米,常年平均氣溫13.6℃,降水量1300毫米。土壤為紅壤,沙性較重。
 
  哀牢山西坡茶[花山鄉(xiāng)、大街鄉(xiāng)、太忠鄉(xiāng)、龍街鄉(xiāng)]
 
  哀牢山西坡古茶山:(東山、和哨(以上屬龍街鄉(xiāng)),大街、氣力、三營(以上屬大街鄉(xiāng)),文崗、營盤、撇羅、文岔、蘆山(以上屬花山鄉(xiāng)))
 
  位于景東縣龍街鄉(xiāng)、大街鄉(xiāng)、花山鄉(xiāng),哀牢山西坡中上部。海拔1300-2100米,常年平均氣溫12.6-17.6℃,年降水量1180-1320毫米。土壤有赤紅壤、紅壤、黃棕壤。
  鎮(zhèn)沅縣:
 
  老海塘茶[田壩鄉(xiāng)],茶山箐茶[田壩鄉(xiāng)],千家寨[九甲鄉(xiāng)],老烏山茶[按板鎮(zhèn)],大麥地茶[者東鄉(xiāng)]、馬鄧茶[者東鄉(xiāng)]。
 
  千家寨[九甲鄉(xiāng)]、振太、老烏山、田壩、勐大、者東(馬鄧[者東鎮(zhèn)]、大麥地[者東鎮(zhèn)])。
 
  位于滇西南哀牢、無量兩山中段,境內群山并列,山區(qū)面積占97.7%,種茶歷史悠久。
 
  千家寨茶山:位于鎮(zhèn)沅縣九甲鄉(xiāng)和平村原始森林,屬哀牢山系,野生茶樹群落萬余畝,集中連片的4200畝。著名的2700年千家寨1號古茶樹,系目前發(fā)現的最大最老的野生古茶樹。
 
  振太古茶山:(山街、抬頭、界碑、興隆、塘房、沙河、文怕、長安、小寨、黃梨)。
 
  位于鎮(zhèn)沅縣振太鄉(xiāng),無量山西坡,海拔1377-1857米,常年平均氣溫16.0-18.4℃,年降水量865-127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紅壤、紫色土。
 
  老烏山古茶山:(文立、羅家、那布等)。
 
  位于鎮(zhèn)沅縣按板鎮(zhèn),海拔2057-2240米,常年平均氣溫14.1-15.2℃,年降水量1390-1502毫米。土壤為紅壤、黃棕壤。
 
  田壩古茶山:(老海塘[田壩鄉(xiāng)]、茶山箐[田壩鄉(xiāng)]、民強、瓦橋[田壩鄉(xiāng)]、聯(lián)盟[按板鎮(zhèn)]
 
  位于鎮(zhèn)沅縣田壩鄉(xiāng)和按板鎮(zhèn)。海拔1770-1816米,常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1180-1215毫米。土壤為紅壤和紫色土。
 
  勐大古茶山:(大井、文況(砍盆箐)、文蒙、文開、文卜)
 
  鎮(zhèn)沅縣勐大鎮(zhèn),海拔1428-1910米,常年平均氣溫15.8-18.1℃,年降水量920-191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和紅壤。
 
  馬鄧古茶山:(麥地[者東鄉(xiāng)]、馬鄧[者東鄉(xiāng)])。
 
  位于鎮(zhèn)沅縣者東鄉(xiāng),海拔1760-1810米。常年平均氣溫16.2℃,年降水量1118-1205毫米。土壤為赤紅壤、紅壤。馬鄧茶是鎮(zhèn)沅傳統(tǒng)名茶。
 
  景谷縣:
 
  苦竹山[景谷鄉(xiāng)],文山頂[景谷鄉(xiāng)],黃草壩[正興鎮(zhèn)],秧塔大白茶[民樂鄉(xiāng)]。
 
  秧谷大白茶[民樂鄉(xiāng)](大村、白象、桃子、民樂),文山(文山頂[景谷鄉(xiāng)]、大石寺,苦竹山[景谷鄉(xiāng)]、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盤、文聯(lián)山、文東)、苦竹山[景谷鄉(xiāng)]、南板黃草壩(黃草壩(大尖山)、平田、順南、南板)、聯(lián)合龍?zhí)粒執(zhí)?、?lián)合)、團結。
 
  景谷縣古稱“勐臥”,意為“有鹽井之地”,地處無量山脈西南側。是唯一發(fā)現茶樹起源始祖寬葉木蘭化石的地方,至今約3540萬年。普洱沱茶(團茶)。
 
  原創(chuàng)地。全縣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園3萬畝,野生茶群落面積6.2萬畝,主要分布在正興鎮(zhèn)黃草壩、通達,益智鄉(xiāng)曼竜、蘇家山,鳳山鄉(xiāng)順南光山,景谷鄉(xiāng)文山、文東等地,其中又以景谷鄉(xiāng)(小景谷)古茶園面積為最多,品質也列于前茅。小景谷各村基本都有古茶園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氣最大的是苦竹山和文山頂兩處古茶園片區(qū)。
 
  文山古茶山:(文山(文山頂、大石寺)、苦竹山、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盤、文聯(lián)山、文東)。
 
  分布于景谷縣景谷鄉(xiāng),海拔1610-2010米。常年平均氣溫20.3℃,年降水量1296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小景谷種茶歷史久遠,最為人稱道的是清末名人紀襄廷在景谷推廣種茶,除了大面積種茶扶貧,他又在小景谷開辦恒豐源茶莊,使小景谷漸成重要的普洱茶集散地。當年紀襄廷時代的茶樹現在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品種優(yōu)良,產茶品質出色。
 
  現有古茶山面積1112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文山村勐庫茶和云盤村紅橄欖茶。茶園管理中等,長勢較強。小景谷茶區(qū)是資深普洱茶人比較關注的區(qū)域,古茶園分布廣泛,茶樹生長狀態(tài)較好。在苦竹山、文山頂等地保存了一些樹齡較高,品質較好的古樹。
 
  秧塔古茶山:(大村、白象、桃子、民樂)。
 
  景谷縣民樂鎮(zhèn),海拔1110-1780米,常年平均氣溫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和紅壤。
 
  秧塔白茶是少數有明確史籍記載的普洱貢茶之一,在清代名重當時,貢內廷者稱白龍須。
 
  現有古茶山114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為大村秧塔大白茶,白象村大葉子茶。茶園管理中等。秧塔白茶作為世界最古老的白茶樹種尤為珍貴,茗壽堂所選用的是其中最古老的五百年以上古樹,可稱是母樹級的茶品。其他兩三百年的普洱茶樹和一兩百年的白茶分布也很廣泛。
 
  南板黃草壩古茶山:(黃草壩(大尖山)、平田、順南、南板)。
 
  景谷縣東部鳳山鄉(xiāng)和正興鎮(zhèn),海拔1710-2350米,常年平均氣溫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現有古茶山面積458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是平田村的細紅茶。黃草壩茶山大小葉種共生,村寨邊的大樹茶和山坡上的野放茶都有,茶樹長勢較好,品質優(yōu)良。
 
  聯(lián)合龍?zhí)凉挪枭剑海執(zhí)痢⒙?lián)合)
 
  位于景谷縣威遠鎮(zhèn),海拔1510-1760米,常年平均氣溫20.1℃,年降水量1341.8毫米,土壤為紅壤和紫色土。
 
  團結古茶山:
 
  位于景谷縣永平鎮(zhèn)團結村,海拔1090米,常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410毫米。土壤為赤紅壤。
 
  墨江縣:
 
  墨江縣:須立貢茶(菜園、班中、碧勝、勇溪)、龍壩(竜賓、勐里、大乜多、竜場、打洞、石頭、曼婆)、通關(永平、新武、景壩、畢庫)、壩溜(羊八寨、老朱寨、老彭、罵尼、大山梁子)、迷帝[新?lián)徉l(xiāng)](界碑、新塘、班包、那憲)、景星[景星鄉(xiāng)](新華、景星鳳凰窩、正龍)。
 
  須立貢茶古茶山:(菜園、班中、碧勝、勇溪)
 
  位于墨江縣聯(lián)珠鎮(zhèn)碧溪,海拔1400-1460米,常年平均氣溫16.9-18℃。年降水量1323-1435mm。土壤為赤紅壤、紅壤。
 
  須立貢茶在清代為皇家貢茶,聯(lián)珠鎮(zhèn)是茶馬古道上著名驛站。
 
  古茶山面積643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菜園村的大葉綠茶、碧勝村的須立貢茶等。相比較而言菜園村茶園的管理比須立貢茶所在的碧勝村要好一些,長勢更強。碧勝村的須立貢茶園內保存了一定樹齡比較老的古樹,是清代貢茶的原產地。
 
  龍壩古茶山:(竜賓、勐里、大乜多、竜場、打洞、石頭、曼婆)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縣通關龍壩鄉(xiāng),海拔1300-1700米,常年平均氣溫15.0-17.9℃。年降水量1350mm。土壤為紅壤和黃紅壤。
 
  現有古茶山面積287公頃,茶園管理一般,長勢中等。
 
  迷帝貢茶古茶山:[新?lián)徉l(xiāng)](界碑、新塘、班包、那憲)
 
  主要分布在墨江縣新?lián)徉l(xiāng)。海拔1300-1940米,常年平均氣溫14.2-18.3℃,年降水量1293mm,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明神宗時期已開始種茶,清代進一步發(fā)展,成為茶馬古道驛站之一。原稱米地茶,因為成為清代貢茶受皇帝喜愛,故稱“迷帝”茶。界碑趙氏家族曾保留有皇家所賜“歲俸京師”牌匾,文革時遺失。
 
  古茶山面積195公頃,代表品種為界碑村迷帝貢茶,最大的老茶園有300多畝。
 
  通關古茶山:(永平、新武、景壩、畢庫)
 
  位于墨江縣永平鎮(zhèn),海拔1520-1820米,常年平均氣溫14.9-16.8℃,年降水量1391mm。土壤為紅壤和黃棕壤。
 
  古茶山面積287公頃,呈塊狀分布。代表品種有永平村大葉綠茶和新武村大葉綠茶,茶園管理一般,長勢中等。
 
  壩溜古茶山:(羊八寨、老朱寨、老彭、罵尼、大山梁子)
 
  主要分布在墨江縣壩溜鄉(xiāng)。海拔1630-1885米,常年平均氣溫11.9-16.4℃,年降水量2197mm。土壤為紅壤。
 
  歷史上瑪玉茶原產墨江縣的壩溜鄉(xiāng)。在過去壩溜的管轄面積非常大,綠春的騎馬壩鄉(xiāng),墨江的那哈鄉(xiāng)、泗南江鄉(xiāng)過去都屬于壩溜。四百多年前系用木甑蒸茶,竹筒筑裝,用火烤干,也屬竹筒茶之類。
 
  景星豪門古茶山:[景星鄉(xiāng)](新華、景星鳳凰窩、正龍)
 
  主要分布與墨江縣西部景星鄉(xiāng),北回歸線附近。海拔1530-1990米,常年平均氣溫14.2-16.9℃,年降水量1360mm。土壤為紅壤、黃棕壤、紫色土。
 
  寧洱縣:
 
  困鹿山[寧洱縣](野生古茶),新寨[磨黑鎮(zhèn)]。
 
  板山、困鹿山[寧洱縣](寬宏、西薩、謙崗)、磨黑、鳳陽、德安、黎明、勐先。
 
  寧洱縣原為普洱縣,2007年更名為寧洱縣,困鹿山原作困盧山,是清代貢茶產地之一,寬宏村的哈尼人種茶歷史超過400年,現森林覆蓋率達46.65%,古茶樹(園)面積五萬多畝。隨著茶葉種植逐年增加,預計十年后將成為普洱市產茶典范。
 
  困鹿山古茶山:(寬宏、西薩、謙崗)
 
  位于寧洱縣寧洱鎮(zhèn)鳳陽鄉(xiāng),地處無量山系南段,海拔1090-1640米,常年平均氣溫16.5-19.0℃,年降水量1700mm。土壤為赤紅壤、紅壤。
 
  困鹿山原作困盧山,是清代貢茶產地之一,故又稱“困鹿山皇家古茶園”。困鹿山古茶樹群落地跨鳳陽、把邊兩鄉(xiāng),總面積1萬畝,其中鳳陽鄉(xiāng)寬宏村的困鹿山境內有1939畝,屬半栽培型茶樹群落與闊葉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是目前寧洱縣境內發(fā)現的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古茶樹群落。著名影星張國立出資認養(yǎng)了三號古茶樹。
 
  困鹿山的特點:條索好,顯毫,一年的茶湯色黃綠,香不強但持久,有蒼老強勁的感覺,苦不重,苦化甘快,回甘久,澀不強,能化生津,湯質飽滿、甜滑,缺山野氣韻。
 
  孟連縣:
 
  臘福茶[勐馬鎮(zhèn)](臘福、臘福大黑山),芒中茶[娜允鎮(zhèn)]
 
  臘福古茶山
 
  位于孟連縣勐馬鎮(zhèn)臘福村,海拔1570米。離邊境只有幾公里路程。土壤為黃棕壤。
 
  芒中古茶山
 
  位于孟連縣娜允鎮(zhèn)景吭村,海拔1020米。娜允古鎮(zhèn)是孟連宣撫司所在地,土司府至今保存完好。芒中的古茶園即是孟連傣族土司的御用茶園。
 
  江城縣:
 
  田房茶[國慶鄉(xiāng)],博別茶[國慶鄉(xiāng)]
 
  江城縣:牛洛河、國慶(絡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別、和平)。
 
  江城縣,與越南、老撾國境相連歷史上,江城茶葉生產經過了一個萌芽、興盛、衰落又到發(fā)展的過程。以牛洛河茶廠等為龍頭。
 
  國慶古茶山:[國慶鄉(xiāng)](絡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別、和平)
 
  主要分布于江城縣國慶鄉(xiāng),海拔1100-1350米,常年平均氣溫19.2℃,年降水量2360mm。氣候濕熱多雨。土壤為赤紅壤。
 
  江城歷史上是易武茶北山的必經之路,受六大茶山貿易影響,江城很早開始種茶,在絡捷、田房等地種茶歷史都超過200年以上。絡捷即是彝族語“茶葉”的意思。
 
  西盟縣:
 
  佛殿山古茶山:位于西盟縣西部,年平均氣溫13.5℃,年降水量近3000毫米。海拔1700-2200米。
 
  西盟佛殿山一代的野生古茶近年來引起關注,從初步考察來看,無論就面積還是樹齡,都是屈指可數的。除了野生古樹茶,佛殿山也發(fā)現了一些過渡型古茶樹群落,這些茶樹群落還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
責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