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很冷,如何在逆境中摸索求生之路!

  春茶的月余,茶人們生活大都清苦,周而復始的上山收茶,下山賣茶,上山時要有踏遍山河的勇氣,下山時又要有闖蕩江湖的決心!
  6、7、8三個月,應該是茶從業(yè)者最頭疼的三個月了。
 
  春茶剛結束,秋茶還未開始,江南江北,天氣很熱,市場卻很冷清,每個從業(yè)者都想著如何去破解這個僵局。無論你是否情愿,生活總催促茶人們邁步向前。
 
  我們不能因為身處逆境而悲關山難越,應在逆境中摸索求生之路。當然求生這路不是身處迷霧之中,像沒頭的蒼蠅一樣亂撞,嘗試是對的,但每一次嘗試盡量要求自己不要回到原點,因為很多企業(yè)的身板,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所以在此之前,我們應洞悉一切!
  在春茶開始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做了一次小結,說到今年茶山的現(xiàn)狀,其中有一條是這樣的:制茶門檻越來越高,行業(yè)分工精細化,產業(yè)發(fā)展成熟化。
 
  拋開名山名寨不談,現(xiàn)如今的勐庫鎮(zhèn)已經沒有低于500元/公斤的古樹茶了,除非是零散茶客上山為自己定制些私房茶,制茶有量的茶商都要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和團隊實力,因為從茶園到茶杯的每一個節(jié)點都變得非常清晰,什么人采鮮葉,什么人殺青,什么人包裝,什么人銷售,大到制定產品方案,小到挑揀黃片,都有專業(yè)的人才來做。
 
  除此之外,具備一定產量又能保證質量的毛茶初制所,鎮(zhèn)上的精制廠較之去年又增加許多,所有的一切都標志著:制作勐庫古茶的門檻越來越高,行業(yè)分工愈發(fā)精細化,產業(yè)發(fā)展也趨近于成熟化。
 
  看到問題,解決問題就顯得容易的多。
  此前我說過:十樣會不如一樣精,與其在各大茶區(qū)中碌碌無為,不如在小產區(qū)闖出一片天地,小產區(qū)順應著大時代,小產區(qū)隱含著大機遇,小產區(qū)蘊藏著大智慧!
 
  而現(xiàn)在要求的是“十樣都要會,十樣都要精”,要拿到名山的“入場券”,就要具備足夠的資金和實力,要讓自己的茶具備“品牌辨識度”,就要求制茶人精良完備,制茶工藝精益求精。
 
  其次個人感覺,一線山頭“圈層化”,二線山頭“個性化”、“私人化”,三線山頭選擇多樣化!
 
  每個茶區(qū)細至每個山頭都對應一群忠實的茶粉,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何謂一線山頭我想不用我過多解釋的,而能喝冰島老寨的人,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或個人癖好大抵不會去染指冰島二環(huán)、三環(huán)類型的產品;而喝冰島二環(huán)、三環(huán)產品的人或許會染指冰島一環(huán),想來數(shù)量少,二來也得不到很好品質的產品;
  二線山頭“個性化”、“私人化”。就拿勐庫茶做個比方,冰島二環(huán)和三環(huán)應該都算是二線山頭了。二線山頭有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品質差一線山頭一點,而名氣和影響力相差甚遠。
 
  這些山頭背后對應的粉絲要的就是“辨識度”,“私人化”,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求同存異。這個所謂的“不同”所謂的“異”,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就是“辨識度”,人需要有辨識度,茶也是需要的,許多年前或許講爆款,而現(xiàn)在滿足每個人的心里需求才是爆款,無論是包裝還是茶品本身。
 
  三線山頭選擇多樣化。話至此處,我想表明三線山頭講的不是臺地茶,而是擁有古茶且品質不俗,但名氣和影響力很小的山頭。這樣的山頭,需要的就是更多的嘗試。一來品牌可以通過不同的產品形態(tài)和產品工藝去了解一個茶區(qū),二來這樣的山頭試錯成本較低,三者不同的產品形態(tài)和工藝本身就增添了產品賣點,提供個茶粉們更多的選擇!
 
責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