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聊茶】游“將軍洞”看《茶經(jīng)》與普洱茶

  大理有座蒼山,蒼山腳下有個洞,洞里有座白族廟,廟里有個唐朝將軍叫李宓。將軍廟是白族的本主廟,里面的神是唐朝將軍李宓,什么亂七八糟的?不亂!這是一段歷史,弄懂歷史,才好理解茶圣陸羽的《茶經(jīng)》中為什么沒有云南普洱茶的只言片語,解開思想疙瘩。
 
  將軍洞


  將軍洞是俗稱,正名應(yīng)為唐李宓將軍廟。廟在下關(guān)西北蒼山斜陽峰麓,與“萬人冢”同屬天寶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歷史遺跡。未建廟以前,李宓將軍牌位原設(shè)在下村的龍王廟內(nèi),直到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李宓族裔呈請朝廷,獲準后方建“唐李公之廟”。在廟北側(cè)有一溶洞,清泉涌出,常年不斷,灌溉著上村、下村、打漁村的千頃田地。幾個村的民眾受益后,呈請封李宓將軍為“龍尾山泉利濟將軍”,管水利之神。白族信眾把他看作忠孝兩全,保護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本境福主”。下關(guān)地區(qū)的漢族同樣尊崇李宓為“忠君衛(wèi)國,保境安民”的“將軍老爺”。成為當?shù)匾?guī)模最大,香火旺盛的本主廟。
 
  南詔國
 
  (公元649-902,共254年)
 
  南詔國自公元649年建國至公元902年滅亡,傳世13代,歷經(jīng)254年。它與吐蕃政權(quán)同為唐帝國版圖內(nèi)兩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最強大的政權(quán),基本上與唐帝國相始終。
 
  公元902年后改為大理國。公元1253年忽必烈遠征云南滅了大理國,公元1271年忽必烈成立元,云南才重歸中國版圖。
 
  到公元860年前后極盛時的疆域已是“東距爨(cuàn),東南屬交趾(今越南北部),西摩伽陀(今印度),西北與吐蕃接,南女王(今泰國北部南奔府),西南驃(今緬甸中部),北抵益州(大渡河以南),東北黔巫”。國運長久,國力強盛,國威遠播,真可謂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軍事強大、文化發(fā)達。南詔已成為唐朝西南邊境強大的政權(quán)。


 ?。ㄔ谔频奈髂线吔纬闪颂啤⒃t、蕃三方勢力錯綜復(fù)雜的紛爭局面)(在唐的西南邊疆形成了唐、詔、蕃三方勢力錯綜復(fù)雜的紛爭局面)
 
  唐李宓將軍何以死在西洱河上?因為天寶戰(zhàn)爭。
 
  公元750年(唐玄宗天寶九年),為了完全擺脫唐朝的控制,南詔王閣羅鳳首先出兵攻陷了姚州都督府,殺了云南郡太守張虔陀。公元751年(天寶十年)、754年(天寶十三年)唐朝派遣劍南節(jié)度使鮮于仲通、侍御史劍南留后李宓率兵4次征討南詔,唐兵皆被南詔擊敗,主帥李宓受傷沉河而亡,唐軍尸橫片野,血染西洱河,十分悲慘。戰(zhàn)后閣羅鳳下詔說:“生雖禍之始,死及怨之終,豈顧前非而忘大禮。”用寬厚仁慈之心,收斂唐軍尸骨“葬而祭之”。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詔、蕃共同出兵攻取了唐嶲(xī,今四川西昌)州地,唐朝從此失去了在川西南“西抗吐蕃,南撫蠻夷”的重要據(jù)點。
 
  公元750年(天寶九年)至公元794年(貞元十年),南詔國與大唐斷交45年,互不往來。此期間南詔與吐蕃結(jié)為兄弟之邦。
 
  794年(貞元十年),唐、詔在點蒼山重新立盟和好。
 
  795年(貞元十一年)后,南詔在北攻吐蕃之后,又調(diào)兵南下,向今西雙版納地區(qū)發(fā)展,征服了茫蠻中的茫天連、茫吐薅(hāo--薅草)、茫盛恐、茫鲊(zhǎ--茄子鲊)、黑齒等十部及穿鼻蠻、長鬃蠻、棟峰蠻等許多部落,將其南部疆界推向女王國(今泰國北部南奔府一帶)以北。也就是說完全統(tǒng)一現(xiàn)三大茶區(qū)—臨滄、普洱、版納是南詔國后期。
 
  陸羽及《茶經(jīng)》
 
  1、陸羽(733年-804年,72歲),今湖北省天門市人,唐代著名的茶學專家,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而聞名于世,對中國和世界茶業(yè)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
  2、《茶經(jīng)》創(chuàng)作于公元758—780年(陸羽26—48歲),茶圣陸羽幾易其稿,不斷補充完善才完成,到公元780年定稿,廣為傳抄。
 
  時間串聯(lián)將軍洞、南詔國、陸羽及《茶經(jīng)》
  公園750年南詔王起兵反抗,公元751年唐派劍南節(jié)度使鮮于仲通攻打南詔,敵對開始。陸羽18歲,還未出游考察茶事。
 
  公元750年至公元794年,南詔與大唐斷交45年互不往來。公元754年唐李宓率兵十萬再次攻打南詔全軍覆沒,后有將軍洞。之后南詔聯(lián)合吐蕃反攻大唐搶占領(lǐng)地。陸羽18—62歲,期間《茶經(jīng)》于公元758—780年(陸羽26—48歲)完成。公元754年李宓兵敗身亡的同年陸羽22歲出游義陽、巴山、峽州,品嘗巴東“真香茗”,后轉(zhuǎn)道宜昌,品峽州茶與蛤蟆泉。23歲的陸羽整理出行的所見所聞,為創(chuàng)作《茶經(jīng)》作準備。公元755年唐“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由盛轉(zhuǎn)衰,為躲避戰(zhàn)亂,陸羽離開長安順著長江而下,一路上北折南轉(zhuǎn),考察收集了大唐各地的茶葉情況,花了20多年的時間,初稿→修改→補充→定稿,公元780年陸羽48歲時《茶經(jīng)》定稿廣為傳抄。公元794年南詔與大唐再次結(jié)盟,與吐蕃分手。此時陸羽已62歲,《茶經(jīng)》成書14年了。
 
  公元795年后,南詔向東向南征戰(zhàn),才完全統(tǒng)一現(xiàn)三大普洱茶茶區(qū)。
 
  公元860年前后,南詔國到了最強盛時期,勢力到東南亞。
 
  結(jié)論
 
  普洱茶與陸羽及《茶經(jīng)》不相關(guān),《茶經(jīng)》僅是大唐的茶經(jīng),陸羽不可能也到不了南詔國考察敵對國的茶山,而且那時云南三大普洱茶區(qū)也還沒被南詔國統(tǒng)一,還在其他的“山大王”勢力掌控中。
 
  茶友我這么費力把將軍洞→南詔國→大唐陸羽→《茶經(jīng)》→云南普洱茶,串聯(lián)起來,目的是還原歷史,弄清事實,不被忽悠。
 
  現(xiàn)在說法很多,如:①普洱茶非主流不入陸羽法眼,②陸羽《茶經(jīng)》不寫普洱茶天理難容……。
 
  歷史就是歷史,不容我們歪曲,也不能隨意篡改,應(yīng)當還原其本來面目。大唐、吐蕃、南詔三者之間,時而舉杯結(jié)盟,時而兵戎相見,分分合合,有分有合,分后必合,其各自的勢力和疆域也隨之發(fā)生變化。與《三國演義》時的魏、蜀、吳,或戰(zhàn)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秦一樣。
  邦馬大雪山世界第一的野生古茶樹群落,世界茶樹起源中心之一邦馬大雪山世界第一的野生古茶樹群落,世界茶樹起源中心之一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南詔的強大與擴張,促使了云南大葉種茶的快速發(fā)展。大葉種茶味釅苦澀,“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這種飲用方式隨著好茶民族在喜馬拉雅山麓兩側(cè)的遷徙,隨處傳播,或者說大葉種茶樹隨著南詔的擴張及遷徙,茶當藥用,當菜吃。“一日不可無茶”民族到那里就喝到那里→栽種到那里→茶文化傳播到那里。印度吃茶習慣是景頗族(境外叫克欽族)帶進去的。茶種也應(yīng)是這個時期帶入印度的,怪不得1824年駐印度的英國少校勃魯土在印度阿薩姆省沙地耶地方發(fā)現(xiàn)了由中國傳入印度的變種野生茶樹,錯誤認定印度是茶樹的原產(chǎn)地。
 
  實際中國茶→云南普洱茶傳播到世界各地,也是這個時期,為世界茶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云南普洱茶(大葉種品種)資源是種質(zhì)資源、遺傳資源的基因庫,孕育了大批優(yōu)良茶樹品種。
  普洱茶與陸羽及《茶經(jīng)》,在當時就是無法相交的兩條線或兩個平面。陸羽不可能到普洱茶產(chǎn)地考察,說不了也不能說,更不能把別國的茶占為己有;《茶經(jīng)》是陸羽對大唐國茶的考察品飲實錄及制茶經(jīng)驗總結(jié);所以《茶經(jīng)》沒有云南普洱茶的只言片語是客觀的也是符合歷史的。
 
  這正是陸羽治學嚴謹所在,也是《茶經(jīng)》獲得廣泛且經(jīng)久好評的原因所在!不像現(xiàn)在,有的人沒有經(jīng)過實地考察,沒有認真查閱研讀資料,張口就來。忘了--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教導仲由的意思是:子路啊,告訴你對待知和不知的態(tài)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要求做學問態(tài)度要端正,做人要誠實。
 
  那最早記錄云南茶的是哪本書?
  公元863年正月唐代樊綽寫成的《蠻書》,這已是茶圣陸羽死后59年《茶經(jīng)》傳抄83年后的事了?!缎U書》之《云南管內(nèi)物產(chǎn)第七》:“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采無造法”意思是:采茶不分季節(jié),制作方法多樣。一年到頭都采了當菜吃,也正是云南版納、普洱、臨滄等熱帶亞熱帶氣候出產(chǎn)的普洱茶的特征。
責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