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頂甘露產(chǎn)地是哪?四川省名山縣蒙山

  蒙頂甘露源自歷史上的蒙頂茶歷史上的"凡茶",是國內(nèi)最早出現(xiàn)的卷曲(揉捻)型綠茶,是在宋代蒙山名茶"玉葉長春"(公元1112年)和"萬春銀葉"(公元1120年)演變而來。那你知道蒙頂甘露產(chǎn)地是哪嗎?
蒙頂甘露產(chǎn)地是哪?
  蒙頂甘露產(chǎn)地是哪?
 
  蒙頂甘露產(chǎn)自四川省名山縣蒙山,蒙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湖,地跨名山縣、雅安縣,海拔在1400米,年降水量可達2000多毫米,雅安是“雅雨”,而名山卻有“天漏”之稱,其年降水量比雅安多15%左右,因此形成了其“雨多、霧多、云多”三大特點。不僅如此,其PH值4.5~6.5肥沃的土壤,也為茶樹的生長提高適宜條件。
 
  古詩云:“蒙山之巔多秀嶺,不生惡草生淑茗"。享有"仙茶"之譽的蒙頂茶,以它獨特的品質(zhì),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配合傳統(tǒng)制茶工藝,為世獨珍。四川人好喝茶,究其原因,不僅是骨子里的休閑氣質(zhì),更是對老天爺賦予這塊靈寶之地的尊重。
蒙頂甘露產(chǎn)地是哪?
  蒙頂甘露的制茶工藝
 
  蒙頂甘露的制法工藝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鮮葉采回后,經(jīng)過攤放,然后殺青。殺青鍋溫為140~160℃,投葉量0.4公斤左右,炒到葉質(zhì)柔軟,葉色暗綠勻稱,茶香顯露,含水量減至60%左右時出鍋。為使茶葉初步卷緊成條,給"做形"工序創(chuàng)造條件,殺青后需經(jīng)過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
 
  "做形"工序是決定外形品質(zhì)特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操作法是將三揉葉投入鍋中,用雙手將鍋中茶葉抓起,五指分開,兩手心相對,將茶握住團揉4~5轉(zhuǎn),撒入鍋中,如此反復數(shù)次,待茶葉含水量減至15~20%時,略升鍋溫,雙手加速團揉,直到滿顯白毫,再經(jīng)過初烘、勻小堆和復烘達到足干,勻拼大堆后,入庫收藏。蒙頂山茶,由于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藝,和普通的綠茶相比,滋味更加鮮嫩醇爽。
蒙頂甘露產(chǎn)地是哪?
  蒙頂甘露的品種
 
  目前當?shù)爻7N植品種為福鼎大白、福選9號、名山白毫131、川茶中小葉群體種等,研究表明名山白毫131和名山早311由于毫多,萌芽早,更適制蒙頂甘露和竹葉青等名茶。名山白毫131比福鼎大白早1天,名山早311比福鼎大白早8天。
蒙頂甘露產(chǎn)地是哪?
  蒙頂甘露有意的優(yōu)良品質(zhì)形成和產(chǎn)地、制茶工藝、品種息息相關(guān),希望你能珍惜手中這杯蒙頂甘露!
責編: chunwu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