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茶館文化

  茶館文化
  茶文化的內(nèi)容十分寬泛,我們往往很難對其研究對象作出較為明確的界定,這從諸多茶文化史的敘述中已經(jīng)可以看出,但又不能據(jù)此認定茶文化學是一種漫無邊際、沒有具體研究對象的學科。既然名為"茶文化學",則"茶"與"文化"的結(jié)合應該是最為適當?shù)那腥它c,即"茶"的"文化"和"文化"意義上的"茶"。審視茶館文化,則其正處在"茶"與"文化"的結(jié)合點上。
  作為茶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茶館文化具有自身的特點,它的產(chǎn)生、發(fā)展、縈榮以及衰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同時,作為群眾性的集會場所,它又受不同地域民風、民俗的影響。中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茶館文化自然就呈現(xiàn)出復雜而又豐富多彩的特征。
  此外,茶館文化雖衍生于茶,但有些時候,茶館的功能性特征往往表現(xiàn)得更明顯一些,而茶反而退居其次了。在茶館文化中,茶在更多時候僅具有一種象征的意味,例如,為大家所熟知的"吃講茶",以及古代聯(lián)姻時的"下茶"等,而這正是茶館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說茶文化因文人精神的介人而呈現(xiàn)出脫俗的一面,而其中的茶館文化則從一開始就是從世俗層面體現(xiàn)出其與文人茶文化的不同。兩者分途發(fā)展,但又并行不悖。
  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茶的飲用歷史雖淵源甚早,魏晉南北朝時茶文化已經(jīng)萌芽,但據(jù)現(xiàn)有資料,最早的茶館是在唐代開始出現(xiàn)的,唐代卻是茶文化漸趨成熟的時期―茶文化的諸多內(nèi)容正是在這個時候確立并逐漸鞏固下來的。在與茶館文化相關的資料里,人們對茶館的稱呼因時代、地城或功能的不同而不同,或稱茶邸、茶肆、茶坊、茶舍,或稱茶鋪、茶亭、茶居、茶樓等。至于有些稱呼如"茶邸"等是否就是今天意義上的茶館,則還無法完全確定,但從資料記載的情形看,將其視為茶館也未嘗不可。而近代以來,尤其是當前的茶藝館,與我們這里所謂的茶館則又有了明顯的不同。
  一般說來,茶館最初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供人們飲茶與休息兩個方面,即所謂"不問道俗,投錢取飲"。但既然是飲茶與休息的場所,其公共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茶館文化的所有內(nèi)容正是從"公共"這一點上衍生出來的。唐代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茶館的社會功能逐漸增強,除了吃茶、休息之外,人們還利用它來聯(lián)系感情、交流信息、休閑娛樂,甚至借助茶之"和"的特性與茶館的公共性特征來處理個人事物、解決社會糾紛,茶館由單一功能向多元功能發(fā)展。正是因為超越了飲茶與休息這一形而下的需求,茶館文化也才隨之形成。
  因為茶館文化所具有的世俗性、公共性特征.有人認為:茶館只是提供飲食、休息或消遺的公共場所,置身于其間的多是社會閑散人員,而且有著很強的流動性;飲茶者囊括了三教九流,而其社會地位、文化層次相對都不是很高,這樣的人群,又有什么文化可言呢?這種看法貌似有理,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了解茶館文化的特定內(nèi)涵,而是把它混同于文人茶文化了。正如上面已經(jīng)論及的,茶館文化與文人茶文化是并行不悖的兩條線,其精神有著很大的差異。正是特定的時代與人群決定了茶館文化不同于文人茶文化,這個不同不僅僅是外在形式上的,也包括審獎、功能以及價值取向等各個方面。
  僅就"和"之一個方面說,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里,注重人際關系的和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愛人"、"和而不同"等儒家信條所體現(xiàn)出的都是這一精神實質(zhì)。而就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自然經(jīng)濟模式而言,宗法制下的聚族而居也使人們多注重講求鄰里關系的和睦。作為社會成員之一,人們都十分熱衷于集體生活,并以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t視為人生的莫大幸福,而作為公共性場所的茶館,從它一出現(xiàn),就十分自然地具備了促進人們社會交往的職能。
  茶文化最初興起的時候,雖然主要表現(xiàn)為文人、僧侶以及宮廷的文化,具有規(guī)范、清雅及祟尚自然的特點。但隨著飲茶向民間的普及,茶館大量出現(xiàn),使得茶文化又具有了新的內(nèi)容―市民茶文化。市民茶文化是獨立于宮廷、文人、僧侶茶文化之外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它與茶館的社會功能相結(jié)合,逐漸形成茶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茶館文化。


茶館

責編: juses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