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餅茶”是這樣做出來的

元代和明代以前,關(guān)于茶葉的史籍,所提及最多的茶類便是餅茶,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當時社會上最流行的代表茶類便是餅茶。那么,當時的餅茶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

疑惑

關(guān)于當時茶餅的制法,陸羽用了一句話概況了:“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span>

采茶的季節(jié)通常在農(nóng)歷二月到四月之間,這個時間跟我們現(xiàn)在春茶的采摘時間差不多。陸羽寫《茶經(jīng)》的中唐時期,采茶做餅還不講什么單芽、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之類的,他們采摘的是茶的新梢。唐朝時候茶葉采摘的時間也有講究,下雨不采,雖是晴天但有雨也不采。關(guān)于采茶時間這一點經(jīng)過一千多年的實踐,現(xiàn)如今我們還是依循的。

采下來之后,壘一個沒有煙突的土灶,灶上放一有唇口的釜(鍋),勺水進釜里,釜上置一甑(zèng),所謂的甑其實就是一個圓柱形的木制或瓦制桶形無底的蒸籠,蒸籠里吊一個籃子,籃子里放茶葉,蓋上蓋子燒柴火蒸茶。唐代蒸青要注意的一點是“畏流其膏”,時人還會用帶三個叉的木棍子翻動茶葉解塊,以免茶汁流失。因此,蒸青是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殺青工藝。

蒸完以后把茶葉用杵臼搗碎,就像我們在中藥店里搗碎藥材那樣。

搗碎以后就把茶葉放進模具里,當時的模具有方形、圓形和花的形狀,然后拍壓成餅。五代時期毛文錫寫的《茶譜》中有提到:“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碧拼唤锛s為現(xiàn)在的685g,算下來當時的渠江薄片一枚約為8.56g。壓好出模之后,茶餅先放在蓽莉(一種竹篾編制的用來放置茶餅的器具)上自然攤晾定型。

接著就將茶餅穿成一串串的,像銅錢一樣,放在特制的焙茶工具上焙干,有點像現(xiàn)在燒烤的烤串兒。

最后用軟繩串起來,計數(shù)封藏。這便是唐代茶餅的基本制作流程。

陸羽在《茶經(jīng)》里并沒有描述當時茶餅的味道。若是有閑情逸致,不妨復(fù)原一下當時的制茶方法,感受一下1200多年前唐代人喝的茶什么味道,那種感覺應(yīng)該很奇妙吧,好像跟古人的近距離交流似的。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