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管理】山東日照茶區(qū)研發(fā)推出茶葉生產“一棚多用”技術

山東日照是我國“南茶北引”成功發(fā)展起來的新茶區(qū)。當?shù)卦?/span>解決茶園凍害問題上,借鑒北方大棚蔬菜生產的成功經驗,結合茶樹生育特性和栽培管理特點,率先在冬季采用大棚覆蓋,實現(xiàn)了茶樹安全越冬。近年來,該茶區(qū)充分利用大棚的棚架結構,將茶園冬季防凍、夏季遮陰和日常防蟲、防風、灌溉等配套設施集成化,形成了綠色、優(yōu)質、高效的茶葉生產“一棚多用”技術。

一、茶園大棚設施的建造

1、建造前的規(guī)劃設計

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規(guī)劃建設茶園大棚設施。無論新建茶園還是已建成的茶園,都要根據(jù)地形、地勢和地塊大小規(guī)劃單位棚體的寬度和長度,大棚的走向一般與茶行相一致。茶園大棚建造以單體棚為主,對于平地茶園或落差較小的嶺地茶園也可做成連體棚。

2、茶園大棚的建造

茶園大棚單體跨度一般為7~10m,因茶園種植規(guī)格多采用雙行密植,大行距(相鄰兩大行茶之間的距離)1.2m,小行距(每大行中兩小行茶之間的距離)0.4m,所以每個單體棚內可覆蓋3~5大行(6~10小行)茶樹。大棚長度依據(jù)茶行的長度而定,考慮到便于種植管理,一般以40~60m為宜。大棚高度兼顧保溫效果、抗風能力、棚內作業(yè)、投入成本等因素,選擇兩側肩高1.2m,拱架弧頂距地面2.6m為宜。

?建造大棚骨架的供選材料,主要有鍍鋅管件、成品鍍鋅管棚架、鋼塑復合管棚架、竹木結合棚架或其他復合材料等。近年來,鍍鋅管大棚以其經久耐用、便于組裝調節(jié)、堅固可靠等諸多優(yōu)點,被各地茶園大棚廣泛應用。按照棚架與基部連接方式的不同,主要有套接式、焊接式兩種模式,采用這兩種模式時,都要在大棚一端或兩端設立進出口,以便于觀察和管理棚內茶園。

日照瀏園生態(tài)有機茶園蓋有防蠅棚,還配有微噴和滴灌設備

二、茶園“一棚多用”技術要點

1、茶園大棚頂部架設微噴設施

傳統(tǒng)的微噴灌溉將支管鋪設于地面,噴頭架立于茶行間或茶叢中,給茶園管理、茶葉采摘帶來了不便。對大棚設施茶園,將支管沿著茶行走向并排架設在棚架上,微噴噴頭倒置。噴頭設置的密度以保證能夠全面均勻灌溉棚內茶園為原則,通常按照噴灑半徑計算噴頭設置的間距,以噴灑半徑2.0m為例,可在縱橫兩個方向每間隔3.0m設置1個噴頭。利用棚架配套微噴灌溉設施,既能節(jié)約水源、高效用水、避免水土流失,又能降低人工灌溉成本;既有利于增加棚內空氣濕度、營造適宜茶樹生長的微域環(huán)境條件,又有利于提升茶葉品質和效益。因噴灌支管和噴頭位于茶園上方空間,不影響茶園施肥、松土、除草、修剪、采摘等正常作業(yè)。

2、茶園棚架上面覆蓋防凍設施

茶園大棚為增強棚內保溫效果,可選用厚度0.08mm以上的聚乙烯農用無滴薄膜覆蓋。大棚薄膜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在大棚兩側距地面1.2~1.5m處,設置1塊薄膜,在弧形棚架上覆蓋1塊薄膜,兩塊薄膜相互疊加20~30cm,作為可開啟的通風換氣道。薄膜上部須壓線加固,如遇降雪天氣,應及時清除薄膜上的積雪。對于幼齡茶園,一般在“立冬”至“小雪”期間加蓋薄膜,翌年“清明”至“谷雨”期間揭膜。成齡茶園于“小雪”至“大雪”期間蓋膜,“春分”至“清明”期間揭膜。揭膜前1周時間進行“練樹”,使茶樹逐漸適應外部環(huán)境。覆蓋薄膜期間,注意觀察棚內溫度,溫度高于32℃時及時通風換氣。

3、茶園棚架上覆蓋遮陰、防蟲設施

為綜合利用棚架結構,夏秋季“小滿”至“白露”期間覆蓋遮陽網,幼齡茶園、成齡茶園分別采用遮陰度60%、40%的遮陽網。實踐證明,茶園覆蓋遮陽網,有利于增強芽葉持嫩性、減少紫芽葉、提高茶葉品質;新發(fā)展的無性系良種茶園,覆蓋遮陽網可顯著提高茶苗移栽的成活率,特別是對白化、黃化的無性系品種,效果尤為明顯。利用棚架結構覆蓋防蟲網。選用40目防蟲網覆蓋,可有效防止棚外蟲源侵入,兼具遮陽作用。大棚覆蓋防蟲網與棚內應用粘蟲板等綠色防控技術相結合,在大棚覆膜期間采用熏殺技術,能夠有效防治蟲害。

總之,利用茶園大棚設施,適時覆蓋“一膜(塑料薄膜)”“兩網(遮陽網、防蟲網)”、增設“微噴”,通過集成化配套、集約化管理,達到了茶園防凍、防曬、防蟲、防風、防塵和增濕、調溫等綜合效果,優(yōu)化茶樹生長環(huán)境,促進了茶葉綠色、優(yōu)質、高效生產。因此,茶園“一棚多用”技術值得在北方茶區(qū)加以廣泛推廣應用。

(具體內容詳見:《茶園“一棚多用”技術在日照茶區(qū)的應用》,中國茶葉,2018,409):33-34,37;作者:闞君杰、崔樂玖、李兆紅、白瑞娟、鄭婉霞。

(編輯:曉林)

來源:中國茶葉? 北京茶世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