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了,行走茶山還需要紀錄什么?

關于茶山的紀錄越來越多,網(wǎng)絡上無數(shù)形式的碎片,出版社接連推出的書籍……碎片化的信息透過大量的視頻、圖片不斷撲向人群,大數(shù)據(jù)盤算著你想見到的世界,人工智能不斷被人類馴服,模仿者回答著被模仿者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 而在屏幕的另一端,真實的情況究竟是什么樣的?答案究竟還是在自己親臨的足跡里,無可替代。如果有,或許可以是用心的文字。

今年春天,無論是西雙版納、臨滄還是普洱,連綿的茶山擠滿了人。大家努力走進茶山,近一點,再近一點,多幾步,更多幾步。除了用茶山代表的遠方對抗多年疫情來的壓抑,心中也期待更多的“ 所見 ”,希望能在茶山“ 一線”摸清境況,以籌備茶葉這門營生的未來。

茶山奔波數(shù)日卻很少出手買茶,拍照打卡無數(shù)卻無從與茶山取得更深刻的鏈接 …… 如果旅途景致的言語有限,文字便是沉靜的紀錄。每一年,編輯部同事們都各相道聲珍重,然后奔向散落各地的茶山。把所見所聞折疊成一行行文字與照片,冊封在值得回味的紙張上。那是新的一年,我們?yōu)椴枭酱P的日記。

十多年來,我們每年都會到茶山去。在茶山的日子,心靈與山同棲,下山的日子,也無時無刻不在掛念,經(jīng)年累月,我們對茶山和山中行的人都有獨特的感悟,時而敏銳,時而感性。如今再回首,茶山年年歲歲的景致從文字中走來,努力恢復成它應有的樣子,沒有花哨的鏡頭,盡是平實的記錄。也正是這樣的講述,幫助我們更深入地分析茶山年復一年的進程與細微的變化,而所有的細節(jié)都鏈接著茶山與眾人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一直以來,都有人在做著這樣一件事:行走茶山,把刻板的標簽一點點摘掉,還原茶山本初的東西,像雷平陽老師的《 茶神在山上 》,像詹英佩老師十多年間關于茶山實地考察的“ 三部曲 ”,也像楊普龍先生的《 瀾滄江以西 新八大茶山 》…… 這些關于茶山的本初,可以是民族文化的遺存,是作為一個村寨自身的變遷記錄,是以山川之目看見茶與人的進程 …… 以真實的細節(jié)為翼,對茶山解讀的哲思在高飛。我們還了解到云南大學人類學研究領域同樣有關于云南茶山的記錄。這一切商業(yè)之外的視線,都在鼓勵著我們,每年到茶山去看見日常與慣性之外的東西,見到關于茶山更多的“世面”,生態(tài)、人文、經(jīng)濟、社會 …… 每座茶山,無論大小與名氣,都有自己的個性,山中的歲月有屬于自己獨特的烙印,并非千篇一律,而我們要讓筆下的記錄對得起茶山的這一切。

本期我們將目光再次投向普洱茶的三大主產(chǎn)區(qū),延續(xù)茶山紀錄片的方式,記錄今春的茶山,新故事、新發(fā)展、新現(xiàn)象、新演變、新思考 …… 心靈與茶山同棲,影射出現(xiàn)代文明下的某種孤獨與蒼白,在熱愛行走茶山的人心中,藏著某種無處安放的情愫,所見,即定格的每一個鏡頭,成為紀錄;而茶山紀錄,記下的亦是心路。2023,癸卯年,我們已從茶山歸來。這是又一年,我們?yōu)椴枭酱P的又一本日記,不妨把它也存到你的茶山行筆記里吧。

來源:普洱雜志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