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紫砂“一手壺”?

? ? ?紫砂壺是一種生活實用品,更是一件藝術品。藏家愛壺是為了珍藏,為了把玩,以此怡情養(yǎng)性,陶冶情操,從中獲得一種難以言傳的快慰和美感。紫砂壺有一種天成的淳厚、寧靜、平淡的特質(zhì)。玩壺、養(yǎng)壺、藏壺,是一種修心養(yǎng)性,是一種休閑愉悅,是一種情致釋放。

?

紫砂造型分光貨素器、花貨塑器、筋瓤貨紋器三大體系,形制分為紫砂方器、紫砂圓器、紫砂筋紋器三大類別,容量分大、中、小三種形態(tài)。其中較為適中容量形態(tài)的紫砂茗壺,人們習慣稱作為紫砂“一手壺”。由于它大小適宜,靈便實用,細膩無比,造型多樣,適宜于掌中把玩,故能意趣無窮,為茗壺界講究品味的茶藝愛好者所鐘愛。

?

?

顧名思議,紫砂“一手壺”是一種一手能抓起,一手能把玩,即玩壺于股掌之中的茗壺。這種“一手壺”,主要是在容量上來區(qū)別于大壺(包括特大壺),亦區(qū)別于小壺(包括微型壺),處于大壺與小壺之間。依照人們在品茗中的習慣,一般人們將 300cc 容量以上的稱為“大壺”, 200cc 容量以下的稱之為“小壺”, 200cc 至 300cc 容量之間的稱之為“一手壺”,是品茗人士玩壺的人中經(jīng)過幾代人的品玩賞味,民間相承口傳,憑嗜好一代代傳下來,至今就形成人們的口語俗話,將“一手壺”替代了中壺的稱謂,習以為常,也就不足為奇了。

  

紫砂“一手壺”所使用的材質(zhì),因人而異,因作者而異,因賞玩者嗜好而異,并通常用容量來區(qū)別大中小,有十分明確界限規(guī)定,亦有十分明確的概念。從紫砂“一手壺”的傳世作品來看,似乎涉及到紫砂材質(zhì)的所有成份,所有泥色,所有泥料。最常見的有紫泥、團泥、綠泥、天青泥、梨皮泥、粗砂朱泥等等,不一而是。

  

紫砂“一手壺”的造型涉及到紫砂光貨素器、花貨塑器、筋瓤貨紋器的所有體系,涉及到紫砂方器、紫砂圓器、紫砂筋紋器的所有類別。各個時期都有各式形制的光貨素器系列、花貨塑器系列、筋瓤貨紋器系列,方器系列,圓器系列,提梁系列等“一手壺”面世,造型千變?nèi)f化,形制豐富多姿??梢赃@樣說,有多少紫砂造型形制,就可以看到紫砂“一手壺”的身影,這絲毫也不夸張,雖然形制萬千,但成型工藝如同一轍,均采用紫砂“鑲接法”工藝和“打身筒”工藝,亦均分為純手工操作和模具操作成型。

 

因資料缺乏,紫砂“一手壺”的概念何時形成,從已出土的紫砂文物及紫砂古窯址遺址遺物,目前還不能確定紫砂“一手壺”起源于何年何月。但從世人所推崇的“供春小壺”、“李茂林小圓壺”、“大彬改作小壺”、“孟臣小壺”、“逸公小壺”等文字字樣反復出現(xiàn)在紫砂研究資料中,可以初步確定紫砂“一手壺”的出現(xiàn)應不晚于明末清初。隨著日后考古的新發(fā)現(xiàn),紫砂研究的不斷深入,這些疑問是會逐步解開的。

  

在創(chuàng)新“一手壺”時,加深創(chuàng)意,提煉主題,在造型、壺型、裝飾中追求創(chuàng)意立新,以小見大,古樸雅致,清新自然,和諧統(tǒng)一,給人以完善的藝術享受,使其不僅具有中國傳統(tǒng)風貌,而且兼容現(xiàn)代文化藝術內(nèi)涵。在追求工藝、追求完美、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下,追求不同形體、不同造型、不同特點和風格的嘗試和掌握,弘揚紫砂傳統(tǒng),提高茗壺品位,跟上時代脈搏,散發(fā)時代氣息,使紫砂“一手壺”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