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嚼湯,品甘茶性。喝好普洱茶,沒那么麻煩

喝普洱茶,本身就是一件使人輕松愉悅的事情,哪怕是把茶湯往嘴里一倒的“海吞牛飲”式喝茶法,只要能享受茶葉帶給人的各種口腔體驗就行。

雖然喝茶并不需要拘泥于某種形式,但也要從讓自己愉悅的角度出發(fā)。如果能掌握好最基本的品鑒技巧,也能學會判斷茶葉品質,最起碼不怕茶葉店老板忽悠人。

今天離就來講解,喝好普洱茶的第一步——學會品鑒。


空杯聞香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

普洱茶的內含物質豐富,其中就有大量的芳香物質,樟香藥香,荷香棗香,不同的普洱茶,都有專屬的香氣,因此聞香是品鑒樂趣中很重要的一環(huán)。

需要更正的一個誤區(qū)是,很多人都以為聞香是端著一杯茶嗅茶湯的香氣,但實際上,聞香一般是對著空杯深吸的。


第二泡后茶湯已經(jīng)相對穩(wěn)定,這時手握著倒干茶湯的公道杯,借助于杯體殘留的茶溫,湊近杯口就能清晰的感受到,普洱茶沁人心脾的香氣。

普洱茶香,不像鐵觀音那般艷麗,也不似龍井那般清新,更多的是內斂和不張揚。

優(yōu)秀的普洱新生茶,尤其是名山頭的古樹茶,都以淡雅的蘭香、花果香和蜜香聞名。而老茶則以樟香、棗香和藥香為上。

咀嚼茶湯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液體狀的茶湯,應該怎么咀嚼?咀嚼,是一個比喻的說法,就像牙齒掉光的老人吃東西時,會用相對堅硬的牙床,將食物一點一點磨碎。

這種細嚼慢咽,不僅能幫助消化,而且對食物的粘稠度和軟硬度會更加深刻。而咀嚼茶湯,也是一個細致感受湯感的過程。


具體的方法很簡單,茶湯入口后,先用舌頭畫一個圈,讓茶湯能在口腔里充分攪動,使舌尖、舌面、舌根和上下顎都能與茶湯充分接觸。

細細感受后,再緩緩咽下一口茶湯,如此一來,就能清晰感受到茶的醇厚度和順滑度。

品味回甘

三飲便得道,須需苦心破煩惱。

回甘,是品飲普洱茶,尤其是品飲生普的一大樂趣。這種苦盡甘來般的體驗,是茶湯中的苦澀刺激口腔后,唾液的加速分泌,是茶中的多糖類和氨基酸引起的。

感受回甘,也不像有的人說得那么玄乎,對于新手來說,只需要把感官專注于舌根部認真感受,幾次下來,就能把握到回甘,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普洱茶千山千味,變化繁多。有的茶回甘如疾風驟雨,有的茶回甘緩慢持久。陸離之前品鑒一款極品生普時,回甘生津猛烈迅速,達到了“浸牙床”的境界。


洞悉茶性

四飲夢剛回,欲辨真意已忘言。

對于新手入門來說,掌握好上面的這三步,就具備了最基礎的品鑒能力。但如果想更近一步,就需要深刻把握茶性,這其中的境界,大致分為知茶性、順茶性、馭茶性。

所謂知茶性,指的就是對各個年份、各種用料、各類工藝和各地倉儲等,影響普洱茶品飲價值的因素,有一個清晰的體系化認知。

想要游刃有余地泡好每一壺普洱茶,就需要熟悉各類普洱茶的茶性,散裝茶和緊壓茶,新茶和老茶,生茶和熟茶等各具特色,茶性也各不相同。

了解這款茶的茶性,才能進行接下來的茶具選擇、投茶量、水溫等沖泡步驟。如果不熟悉這款茶的茶性,可以先試泡幾次再慢慢熟悉,掌握沖泡技巧后,再正式?jīng)_泡。

普洱與茶人的關系,就像千里馬與伯樂一樣,我們只有做到“識茶性”,才能使其的品飲價值得到充分展現(xiàn),才能上升到接下來的順茶性和馭茶性。


順茶性

順茶性,也就是說泡茶不要做煮新茶,低溫泡老茶等有違茶性的事情,而是要順著茶的“脾氣”泡茶。

普洱茶有很多不可更改的特質,沖泡時間長,茶湯會更加濃郁;沖泡水溫高,茶湯更容易發(fā)苦出澀等等,只有好好遵守這些自然規(guī)律,才算做到了順茶性。

馭茶性

如果說悉茶性需要博聞強記,順茶性需要順天而行,那馭茶性就是手隨心動,甚至是化腐朽為神奇。這個說法聽起來有些唯心主義,但其實有深刻的唯物基礎。

馭茶性指的是,如果普洱茶本身品質不佳,但泡茶人通過靈活使用茶器茶具等外部條件,利用茶性的容錯性,達到提高品飲價值的目的。


馭茶性看似能逆天改命,其實也是有條件限制的。比如一泡茶浸泡30秒不會出澀,但浸泡40秒時也不是特別苦澀,而且茶湯的醇厚度還會更好。

順茶性的順應自然,和馭茶性的隨心所欲,看似相互矛盾。但馭茶性其實是建立識茶性和順茶性基礎上的最高境界,能充分體現(xiàn)泡茶中的“活”。


愛上普洱的理由各不相同,有人為養(yǎng)胃,有人為提神,有人為興趣,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一顆平靜淡泊的心境,總為能品飲普洱的過程增添幾分雅趣。

品飲普洱,是將茶香融于優(yōu)雅的一種儀式,在緩緩流逝的時光中,感受到人生的幾分精美,其本質在于通過茶道修煉心性、陶冶情操。

泡茶是一種美的創(chuàng)造,面對“眼中之茶”,形成“心中之茶”,才能泡出完美的“手中之茶”。

來源:陸離茶寮,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