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藝的來歷

  究其“茶藝”之源,其實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中國早期所謂的“茶藝”概念并無深刻內(nèi)涵,只是從“泡”的手藝為出發(fā)點,并無從“品”的藝術體現(xiàn)。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一之源》載:“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

   我最早從字面上認識“茶藝”一詞是從陳文華教授所著《中華茶文化基礎知識》一書中了解的:“‘茶藝’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七十年代的臺灣。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臺灣出現(xiàn)茶文化復興浪潮之后,于1978年醞釀成立有關茶文化組織的時候,接受臺灣民俗學會理事長婁子匡教授的建議,使用“茶藝”一詞,成立了‘臺北市茶藝協(xié)會’、‘高雄市茶藝學會’。1982年又成立‘中華茶藝協(xié)會’”。 由此而后,“茶藝”這一名詞被大家廣泛接受。又先后登陸香港、澳門及大陸。那么,究竟這“茶藝“是誰最先提出的,誰第一個導入大陸的?無外乎集中在臺灣的婁子匡、范增平、吳振鐸等三人身上。對此我曾先后當面請教陳文華、余悅和范增平三位專家,仍存有爭論,好在無關乎本文主題,在此不作議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范增平先生是把“茶藝”從臺灣帶到大陸的第一人(第一站是在上海)。至于為何要稱“茶藝”而不作“茶道”論?“茶藝”又是怎樣確定下來的?范增平先生是這樣解釋:“當時為了弘揚茶文化,推廣品飲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詞,但是有人認為‘茶道’雖然中國自古已有之,卻已被日本專美于前,如果現(xiàn)在繼續(xù)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誤會,以為是把日本茶道搬來。另一個顧慮是怕提出‘茶道’過于嚴肅,中國人對于‘道’字特別莊重,比較高高在上,要民眾很快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藝’這個詞。經(jīng)過一番討論,大家同意才定案。”

 

責編: cn6831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