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雅安到拉薩:茶葉天路之旅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藏王得了怪病,怎么也治不好。一天,他在禪坐時,一只小鳥嘴里銜著一片綠葉飛過,綠葉恰巧落到他手里。綠葉的清香,讓藏王不由自主地將它放進嘴里咀嚼,頓時神清氣爽,怪病不治而愈。于是,藏王派人四處尋找生長這片綠葉的神樹——發(fā)現(xiàn)它生長在四川的蒙頂山上。那片綠葉,當?shù)厝私胁枞~。
  從此,連接漢藏民族的萬里茶馬古道,從四川盆地邊緣的雅安通到了西藏。
  2016年8月,筆者參加由西藏自治區(qū)旅游發(fā)展委員會主辦的“茶馬古道·西藏秘徑”科考活動。在半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從成都出發(fā),經(jīng)318、214國道和西藏305省道(那曲至林芝),途經(jīng)四川省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和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林芝市,最后抵達拉薩市。

  雅安和康定:茶葉天路的起點
  “古人論茶,必首蒙頂?!币驗槊身斏绞怯形淖钟涊d的世界人工種茶最早的地方。公元前53年,“茶祖”吳理真“攜靈茗之種,植于五峰之間”。今天的100多萬畝蒙頂山茶園,便是雅安的綠色名片——雅安也因此被人們稱為“世界茶源”。
  從雅安到西藏的茶路,雖然遠在秦漢時期就已經(jīng)開通,但有準確文字記載是在唐宋時期。明朝,川藏茶路已成為中央朝廷與西藏地方往來的官道。從雅州至打箭爐(康定)段分為兩路:一是自秦漢以來就已存在的大道,故名為“大路”;另一條山間小道稱為“小路”。這兩條路上運輸?shù)牟?,分別稱為“大路茶”與“小路茶”。
  由于遠離中原,鮮有文人墨客從這里行走,直到清末,走的人多了,才有一些詩文流傳開來。較為有名的是清朝果親王(愛新覺羅·允禮)的《使藏日記》,清末黃懋材和民國時期劉曼卿兩個男女“欽差”分別留下的《西輶日記》《康藏軺征》。只不過果親王的大作雖有“使藏”二字,但他的足跡止于甘孜州道孚縣,并沒有進入到西藏境內。
  第一批走進西藏的外國人中,古伯察是第一個留下完整文字資料的人。他先后寫下《韃靼西藏旅行記》和《中華帝國行》等書,在西方引起轟動。他曾在書中記述:這些狹窄的山路上,隨時會遇到一長隊一長隊的腳伕背著茶磚,送往西藏各地。這種茶粗粗地壓制成一包包,再用皮帶捆緊,背在腳伕背上,他們中還有老翁、婦女和小孩……??
  318國道,昔日的險道已變成平坦的公路。車隊穿過飛仙關峽谷,溯青衣江而上就進入了二郎山下。在318國道的不遠處,是正在建設中的雅康高速公路,只見高架橋連著隧道,高高的大橋在天全河谷中拔地而起。
  “采茶采茶再采茶,姑嫂房中齊嘆嗟。小姑向嫂低聲道,哥哥背茶未回家?!?br>  這是流傳在天全一帶的民歌,說的就是背伕背茶到康定的事兒。
  在康定,我們一眼就看到了新建的城門,城門內外,是一組茶馬古道的雕塑,有背伕背茶,也有馬匹馱運??刀ㄒ虿璩墒校虿瓒d盛。最興盛時,有48家茶葉交易的鍋莊。竹篾筐裝運的茶磚背到康定后,儲存在鍋莊里,交易成功后,再改換包裝,用生牛皮包裝茶葉,60斤一包,便于騾馬馱運。
  1904年5月,法國駐滇總領事及法國滇越鐵路總公司駐云南總代表方蘇雅在離開中國的最后一程,為考察四川至云南之間能不能修一條鐵路而走到了雅安。雖然方蘇雅最后的考察結論是“這里無法修建鐵路”,但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的風物,被他永遠定格在了鏡頭中,給我們留下了一批彌足珍貴的歷史照片:雞毛小店、背伕、轎伕、馬幫、茶包……
  100多年過去,曾經(jīng)“無法修建鐵路”的川滇之間,不僅奇跡般有了108國道,還有了成昆鐵路,甚至有了“云端上的高速公路”——G5京昆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公路段)。不但如此,從內地進入青藏高原的川藏高速公路(首段雅康高速公路)、川藏鐵路(首段成雅鐵路)也已經(jīng)開工。
  1908年夏天,一個英國人來到打箭爐,他連續(xù)3天站在通往折多山的路上,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有200多頭馱馬從城里出來,向遙遠的西藏走去。此人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前陸軍中尉布魯克。1906年、1907年,他先后兩次游歷西藏和川西地區(qū)。經(jīng)過觀察的布魯克武斷地下結論說,如果以每人消費3斤茶葉來計算,從每年運送到西藏的茶葉就可以大致估算出西藏當時的人口數(shù)。事實證明,他的估算夸大了西藏人口數(shù)量和茶葉入藏的數(shù)量。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入藏的茶葉,的確大多是通過康定轉運的。布魯克經(jīng)川西北高原回到成都后,從嘉定府(今樂山)到寧遠府(今西昌),又特意到了雅安,就是要看一看這座供給藏區(qū)茶葉的“茶城”。在這里,他看到了各色背茶包的背伕、多達200多家經(jīng)營藏茶的各地茶商茶號聚集在一起的熱鬧情景。他還看到,茶葉就生長在雅安附近的山上,腳伕把它帶進雅州城,在這里烘干、揉制,然后包裝在竹筐里,運到西藏去。各茶號在藏茶市場競爭中為取得優(yōu)勢,均在商標和用料、用工、茶包質量上下足功夫,都有自己特殊的圖形和品牌標識,以便藏人識別。
  考察茶葉入藏的人,布魯克不是第一個,影響最大的是以“商業(yè)開拓者”自居的英國人唐古柏。
  唐古柏是近代第一個基本穿越康區(qū)的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其代表作是《穿越中國到印度的旅行》。他兩次進藏,最大的收獲是發(fā)現(xiàn)了“茶葉市場”。他的商業(yè)考察具有官方背景,雖然未能按原計劃穿越西藏到印度,但其考察為英國對中國西南邊疆的覬覦提供了大量情報。他對四川入藏茶葉市場的考察,促進了印度茶葉的發(fā)展,還引發(fā)了四川茶和印度茶之間的“茶葉戰(zhàn)爭”。他在書中曾記錄:“就在進入通往打箭爐的峽口處,我們超過了一隊將近200人的從雅州運茶到打箭爐的隊伍。在路上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有著數(shù)百人的長長的運輸茶葉的背伕……”
  當年唐古柏考察的路線,正是古已有之的川藏茶馬古道。清同治年間,從雅安入藏的茶葉數(shù)量達110000引(1引=100斤)。這上千萬斤的茶葉入藏,全靠人力背運至康定后,再由馬馱入藏。
  茶葉從這里進入藏區(qū)
  出了康定城,跨過金沙江,我們踏入西藏地界——芒康縣,茶葉正式在這里進藏。
  芒康,藏語的意思是“奇異富饒之地”。在清末和民國年間,康藏一帶最大的藏商邦達昌就在這里。這個家族是西藏惟一通過經(jīng)商步入貴族行列的家族,其發(fā)家經(jīng)歷有點類似徽商胡雪巖。民國時期,掌管家族生意的弟兄三人各有傳奇經(jīng)歷,大哥通過茶馬古道運送了大量的抗日戰(zhàn)爭物資;二哥在接受了孫中山“三民主義”后,又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再后來與幾個志同道合者成立了“西藏革命黨”,黨旗上除鐮刀斧頭外,還有羊毛紡織機;三弟后來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邦達昌最大的生意之一就是讓川茶入藏,據(jù)說曾創(chuàng)下將滎經(jīng)姜家“仁真杜吉”茶葉走海運到拉薩的壯舉。
  離開芒康,我們沿著滇藏線繼續(xù)前行,只見車窗外奔騰不息的瀾滄江從碧綠的村莊中穿過,村里稀疏的白色房子掩映在一片片樹林中,核桃、石榴、李子等果樹栽滿房前屋后,一派田園牧歌景象。穿過美麗迷人的紅拉山滇金絲猴自然保護區(qū),跨過素有“西藏第一跨”之稱的角龍壩大橋,我們此行的目的地——芒康縣曲孜卡鄉(xiāng)就出現(xiàn)在眼前。
  曲孜卡,意為“溫泉圣地”,現(xiàn)有大小不一的泉眼108個,水溫在20-80℃之間。近年來由于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擁有溫泉和獨特風光的曲孜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次日上午,繼續(xù)南行,到了鹽井。鹽井歷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詔的要道,也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jīng)之路。鹽井鹽田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杰作,已有千年的生產(chǎn)歷史。淡綠色的鹽池,雪白的鹽田,與湛藍的瀾滄江水和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互相映襯,美不勝收。
  在鹽井我們還參觀了一座天主教堂。這也是西藏境內唯一的天主教堂,面積有6000 多平方米,有“中國十大最美教堂”之稱。鹽井是西藏境內納西族的聚居之地,他們信奉藏傳佛教,而本地藏族信仰天主教。我們進去參觀時,正好是星期天,信徒正在做禮拜,吟誦藏文的《圣經(jīng)》。
  離開鹽井,我們又沿214國道經(jīng)邦達機場、察雅縣到達昌都市區(qū)。昌都舊稱察木多,藏語的意思是水岔口,原為提供給養(yǎng)的兵站。在古眾所周知察的記載中,我們看到了昌都昔日的面孔——察木多建于高山環(huán)抱的一個山谷中。從前,該城由一道土城墻環(huán)繞,城墻現(xiàn)在到處已坍塌,每天都有人在城墻上取土用于修房子的平屋頂。察木多其實不需要人工的防御工事,它由兩江河充分地保護起來。在城市的左右兩端分別架起了木橋,形成兩條并行的路:四川路和云南路。從拉薩到北京的所有文武官員,走的是四川路,云南路幾乎荒無人煙。
  我們住宿的酒店與氣勢恢宏的茶馬廣場、昌都茶馬城僅一步之遙。昌都是川藏、滇藏茶馬古道交匯點和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各種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昌都茶馬古道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夕陽中,我們通過無人機航拍昌都市區(qū)。昌都地處瀾滄江的源頭,扎曲、昂曲兩條大河在此匯合,形成“Y”字形緩緩南流,昌都城就在兩條河交匯處,在夕陽下,三面環(huán)水,一面背山的昌都城披上了一道金色的霞光。照片一發(fā)到微信中,就引來微友一片驚呼:“好美!”
  易貢茶場和李師傅
  從318國道一路行駛,前往然烏湖的途中,我們經(jīng)過318國道、214國道的交匯處的邦達機場。邦達機場就建在草原上,被稱為“世界上離市區(qū)最遠”“世界上氣候最惡劣”的民用機場,位于藏東昌都市邦達大草原、玉曲河西岸狹長山谷中。以前只有一條跑道,眼下正在施工建設第二條跑道。機場離昌都市區(qū)約130公里,機場海拔4300多米,跑道全長5公里,是中國乃至全世界跑道最長的民用機場之一。
  經(jīng)邦達機場,我們到了八宿縣城。八宿藏語意為“勇士山腳下的村莊”,海拔3910米。沿途雪山、原始森林和田園風光交相輝映,景色出奇的美麗。下午我們終于抵達波光粼粼的然烏湖。從然烏鎮(zhèn)到波密縣130公里,垂直落差1000多米,然烏湖水下泄,形成帕龍藏布的源頭,在峽谷中奔騰的河水一直相伴著公路下行,遠處的雪峰在陽光下泛著白光。這是一段名副其實的景觀大道,公路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穿行。
  到了波密縣城,我們沿扎墨公路往前走。一路群峰環(huán)抱,森林茂密,空氣清新。過了嘎隆隧道,墨脫已近在眼前,但我們不得不離開,因為在我們的行程中,沒有考察墨脫的安排。
  在參加這次活動前,四川農業(yè)大學教授陳昌輝曾告訴我,西藏也產(chǎn)茶??拷粸鹾牟煊缈h就適合種茶。1985年,四川農業(yè)大學曾組織專家在察隅、波密、墨脫等地考察過。眼下,正好有一群雅安人在波密縣易貢茶場種茶制茶。
  喜馬拉雅山被雅魯藏布江打開一道缺口,從印度洋飄來的暖風讓這里溫暖濕潤,常年云霧繚繞。云霧山中出好茶,易貢湖畔便是蒼翠的茶園。這里海拔不高,只有2200米,特別適合茶樹生長。如果不是易貢湖邊的閃耀著白光的雪山提醒,我們還真有“香茗熏得游人醉,只把易貢當雅安”的感覺。沿著易貢河往前,就到了有“雪域茶谷”之稱的易貢茶場。??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機茶葉生產(chǎn)基地——易貢茶場
  易貢在藏語中意為“美麗”,它是深藏于藏東南高山峽谷中的秘境。除了讓人震撼的地質公園外,還有翠綠茶葉、紅色文化。當年十八軍進藏,這里是十八軍軍部所在地,茶場內還完整保留著張國華住過的“將軍樓”。在人跡罕至的雪山上,甚至還有二戰(zhàn)墜毀的“飛虎”戰(zhàn)機。
  在易貢茶場,我們聽到了雅安鄉(xiāng)音,看到不少雅安老鄉(xiāng)。飲著雪域圣茶,喝著拉薩啤酒,大家相見甚歡。
  為易貢湖添上新綠的,正是雅安人和蒙頂山茶。在易貢茶場,說到種茶,大家都會說到“李師傅”;說到制茶,他們也會提到“李師傅”;甚至說到易貢的美景,他們也會說到“李師傅”。
  “李師傅”是雅安市雨城區(qū)農業(yè)局高級農藝師李國林。
  1984年,四川省農墾勘測隊與西藏林業(yè)廳合作,進行宜茶性土壤調查,當年剛從四川農業(yè)大學畢業(yè)不久的李國林成了勘測隊的一員。在從林芝前往察隅的途中,他們偶然聽說易貢也產(chǎn)茶,汽車便在通麥天險處拐了個彎,把李國林等人帶到了易貢。這一拐,從此讓李國林與易貢結下不解之緣,也改變了李國林的人生軌跡,他一直擔任易貢茶場的技術顧問。退休前,他作為援藏技術人員來到易貢;退休后,他作為“志愿者”來到易貢。在李國林心中,易貢已成了他的家鄉(xiāng)。那里有他的茶園,有他的親人。
  后來從西藏考察歸來,我專門去拜訪了李國林。
  李國林家中的客廳里掛滿了易貢的照片,這些照片都是他拍的。
  “只要你到過西藏一次,就會想去下次。那里的一切,讓人夢牽魂繞?!崩顕忠延洸磺遄约哼M出易貢多少次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印刻在他心中。在易貢,李國林教會當?shù)厝巳绾畏N茶如何加工,甚至是制茶設備的安裝使用,都是他手把手教的。閑暇之余,李國林就拿上相機出門,把易貢的美景攝入鏡頭,他要把美麗的易貢帶回家。
  如今,年逾70的李國林由于身體不適,不能再去西藏了,但更多的雅安人走了進去。在茶界闖蕩多年的雅安茶人辜甲紅來到易貢湖畔,他與易貢茶場合作,成立了西藏雪域圣茶茶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茶葉種植、生產(chǎn)、銷售以及茶藝和茶文化的傳播、推廣。在辜甲紅身邊,聚集了一大幫雅安人在易貢湖畔安營扎寨。他們的目標是依托這里的生態(tài)優(yōu)勢,讓西藏人喝上西藏產(chǎn)的“雪域圣茶”,同時還把雪域茶谷——易貢湖打造成康養(yǎng)天堂。
  茶葉飄到拉薩城
  離開易貢的下一站是魯朗。
  位于林芝市巴宜區(qū)的魯朗,藏語意為“神仙居住的地方”,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樹組成“魯朗林海”;中間是草甸,溪流蜿蜒,草坪上成千上萬種野花在不同季節(jié)怒放;頗具林區(qū)特色的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及農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錯落有致,勾畫了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山居圖”——一個國際旅游小鎮(zhèn)正出現(xiàn)在魯朗寬廣的谷地上。
  告別魯朗,我們繼續(xù)西行,經(jīng)林芝市后直奔拉薩。在拉薩市區(qū),我們繼續(xù)尋訪雅安藏茶的身影。如同我們在途中藏區(qū)看到的那樣,雅安藏茶不在專門的茶店出售,而是與糧油、日雜百貨放在一起。記得在昌都一家“放心糧油店”中,我看到擺放最顯眼的貨物就是雅安竹筐條形茶。一位茶商告訴我,當初他開店只賣茶,但生意不太好,看著別人把茶和糧油放在一起賣,他也如法炮制,沒想到糧油沒賣出多少,但茶葉生意卻出奇的好。
  茶與糧油放在一起出售,茶意味著什么?在茶文化學者陳書謙眼里,茶已不僅是飲料,而是生活的必需品。雅安藏茶不僅放在“放心糧油店”中出售,藏族同胞外出打工、聚會也帶著雅安藏茶出門。在然烏湖邊的來古村一工棚里,我就看到過一個藏族婦女燒水煮茶,身邊放著的是雅安竹筐條形茶。她告訴我,他們一家人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燒水煮茶,每人一天要喝幾大碗,一家人一年要吃五六條雅安茶。??
  雅安友誼茶廠贈送給昌都市民的藏茶
  家在波密縣城的德青玉珍考上了西藏的一所大學,一家老小聚在嘎龍寺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圍成一圈,一起喝茶慶賀。大銅壺里煮的是雅安藏茶。德青玉珍的爺爺告訴我,他這輩子沒有走出過西藏,不知道雅安在哪里,但他從小就知道雅安,因為他是喝著雅安茶長大的。而德青玉珍有一個夢想:大學畢業(yè)后,她要到雅安去,親自看看那一片綠葉是如何由其他民族的茶人加工成藏茶的。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