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茶與高山茶

 
  明代陳襄古詩曰:“霧芽吸盡香龍脂”,是說高山茶的香氣特別好。朱德在品飲廬山云霧茶后也曾題詩曰:“廬山云霧茶,味濃性潑辣”。都是指高山茶的滋味特別醇厚。古往今來,我國的歷代貢茶,傳統(tǒng)名茶,直至當代新創(chuàng)制的名茶、優(yōu)質茶等等,大多出自高山。更有許多名茶,干脆以高山云霧命名,如浙江華頂云霧、江西廬山云霧、江蘇花果山云霧、湖北熊洞云霧、湖南南岳云霧等等,都是如此。
 
  高山出好茶,這是優(yōu)越的茶樹生態(tài)環(huán)境造就的。人們常以“霧鎖千樹茶,云開萬壑蔥,香飄千里外,味釅一杯中,”來形象地說明高山茶與環(huán)境條件之間的關系。宋代文同的《謝人寄蒙頂新茶》詩,清人王士慎的《幼孚齋中試涇縣茶》詩中,也都有此記述。
 
  茶樹原產于我國西南部濕潤多雨的原始森林中,在長期的生長發(fā)育進化過程中,茶樹形成了喜溫、喜濕、耐蔭的生活習性。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茶樹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同,它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l)氣候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氣溫是隨著海拔高度而變化的,通常海拔每提高100米,氣溫使降低0.5℃。而溫度決定著茶樹酶的活性,進而又影響到茶葉化學物質的轉化和積累,因此,不同海拔高度的茶葉原料,即鮮葉中的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等茶葉品質化學成分的含量也不一樣。對江西廬山、安徽黃山、浙江天臺山的不同海拔高度茶葉原料的品質成分分析表明;茶多酚和兒茶素隨著海拔高度的提高而減少,而氨基酸則隨著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這就為茶葉滋味的鮮爽甘醇提供了物質基礎。另外,茶葉中不少芳香物質也是隨著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這些香型物質,會在茶葉制造加工過程中經過復雜的化學變化,產生芬芳的香味,如苯乙醇能形成玫瑰香,茉莉酮形成茉莉香,苯丙醇形成水仙香,沉香醇形成玉蘭香……其次,是降雨的多寡。大抵說來,在海拔2000米以內的高山,雨量是隨著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研究表明,茶樹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類化合物縮合會發(fā)生困難,纖維素不易形成,這樣,可使茶葉原料鮮葉在較長時期內保持鮮嫩而不粗老。同時,充沛的雨水還能促進茶樹的氮代謝,使鮮葉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所有這些,對保持茶葉嫩度和提高茶葉滋味是有利的。另外,生長在高山的茶樹與平地相比,由于濕度和霧珠的增多,使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中的紅黃光得到加強,而紅黃光有利于提高茶葉葉綠素和氨基酸的含量,這對提高茶葉色澤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質。
 
 ?。?)土壤山地茶園,特別是高山茶園與平地茶園相比,土壤的物理組成(顆粒)和化學成分(肥力)水平不一樣。通常,高山茶園土壤石礫較多,肥力較高,而平地茶園土壤較為粘重,肥力較低。眾所周知,土壤是茶樹生長的自然基地,茶樹所需要的養(yǎng)分和水分,都是從土壤中取得的,因此,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與茶樹生長緊密相關。唐代陸羽《茶經》就談到:“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現代研究亦表明:高山茶園土壤風化比較完全,石礫較多,土壤通透性好,而且有機質和各種礦質營養(yǎng)元素,包括茶樹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各種微量元素一應俱全,以致茶樹生長健壯,茶樹有效品質成分和各種保健營養(yǎng)物質豐富;而平地茶園多屬紅壤粘土,不但土壤粘重,結構差,而且有機質和土壤生物含量低,因此,茶樹生長往往較差,尤其是茶葉香氣和滋味不及高山茶為好。
 
 ?。?)植被高山與平地相比,前者的樹木比后者為多。而植被的繁茂,不但有利于調節(jié)空氣溫度,增加地面覆蓋度,從而改善茶園溫濕條件和增加土壤肥力,而且更主要的是高山茶園的光照達到了茶樹生長的適宜條件。因此,歷代對此研究頗多:陸羽的《茶經》以及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
責編: 楊洋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