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習慣的養(yǎng)成

茶葉中含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元素。茶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磷、鈣、鉀、鈉、鎂、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鐵、錳、鋅、硒、銅、氟和碘等。如茶葉中含鋅量較高,尤其是綠茶,每克綠條平均含鋅量達73微克,高的可達252微克;每克紅茶中平均含鋅量也有32微克。茶葉中鐵的平均含量,每克干條中為123微克;每克紅茶中含量為196微克。這些元素對人體的生理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經常飲茶,是獲得這些礦物質元素的重要渠道之一。

  現(xiàn)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采制。但是人類最早為什么要飲茶呢?是怎樣形成飲茶習慣的呢?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后來有人嘗食發(fā)現(xiàn)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本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guī)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5、交際說:《載敬堂集》載:“茶,或歸于瑤草,或歸于嘉木,為植物中珍品。稽古分名槚蔎茗荈?!稜栄?middot;釋木》曰:‘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采者也。茗又為茶之通稱。茶之用,非單功于藥食,亦為款客之上需也。”有《客來》詩云:“客來正月九,庭迸鵝黃柳。對坐細論文,烹茶香勝酒。”(摘自《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此說從理論上把茶引入待人接物的軌疇,突顯了交際場合的一種雅好,開飲茶成因之“交際說”之端。

  茶葉改變了世界

  1776年,英國通過國會法令向美國殖民地征收稅,每磅茶葉征收3便士的稅收,用來維持駐扎在殖民地的軍隊和政府官員的開支。由于在美國唯一合法進口和購買的茶葉都來自英國東印度公司,因此人們沒有辦法逃避這種新賦稅。

  在法令通過的兩年內,大多數(shù)美國港口拒絕任何征稅商品上岸,并且當英國從倫敦運送幾船茶葉到美國時,美國民眾群情激奮,在紐約和費城示威游行,要求英國運茶船返回英國。而在查爾斯頓,海關官員扣押了茶葉。在波士頓,發(fā)生了幾個星期的大規(guī)模騷亂,厭惡被別人稱為土著人的一群美國人登上了“達特茅斯號”船,叫喊著“波士頓港口今晚將成為一個茶壺”。接下來的3個小時,他們把340箱茶葉扔入水中。這以后英國政府關閉了波士頓港口,派遣軍隊到美國。這標志著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開始,憑借茶葉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植物,一個新興的國家呼之欲出。

  在亞歐大陸,當18世紀20年代以后歐洲各東方貿易公司競相從事對華貿易時,他們均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何來支付購買茶葉的費用。歐洲產品在中國幾乎找不到銷售市場。十八世紀的中國經濟建立在手工業(yè)與農業(yè)緊密結合的基礎上,發(fā)達的手工業(yè)和國內市場使中國在經濟上高度自給自足。一百多年以后主持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英人赫德在其書中曾寫道:“中國有世界最好的糧食——大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物——棉、絲和皮毛,他們無需從別處購買一文錢的東西。”

  經濟上高度自給自足和相對較低的購買力使歐洲產品的中國市場非常狹小,唯一例外的是中國對白銀的需求。大規(guī)模的中西貿易由此找到的支點:西人用白銀交換中國的茶葉。178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財庫尚有二十余萬兩白銀的盈余,翌年,反而出現(xiàn)了二十二萬兩的赤字。為了彌補東西方茶葉貿易巨大的逆差,東印度公司專門成立鴉片事務局,開始大規(guī)模向中國販賣鴉片。不久后,令中華民族喪權辱國的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了。

  茶葉的西進之路,在美洲大陸,引發(fā)了一場戰(zhàn)爭使一個國家走向獨立;在亞歐大陸,也引起了一場戰(zhàn)爭使一個帝國走向衰落。茶葉就這樣改變了歷史,改變了世界。
 

責編: 彼岸花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