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中國茶樹分布地

找到約1,384條結果 (用時 0.023 秒)

世界茶產區(qū)與中國茶樹栽培史

茶書共讀 |《茶樹良種與栽培》

- 世界茶葉產區(qū) -

茶樹經人工栽培后,適應范圍已遠遠超過原始生長地區(qū)。目前,世界茶樹分布區(qū)域界線,北從北緯49°的外喀爾巴阡,南至南緯22°的納塔爾,垂直分布從低于海平面到海拔2300m(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范圍內,且以北緯6°~32°茶樹種植最為集中,產茶量亦最大。世界種茶國家有60個,其中亞洲20個、非洲20個、美洲12個、大洋洲3個、歐洲5個(表0-1)。

- 中國茶葉產區(qū) -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和利用茶樹的國家。我國茶樹栽培歷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葉生產國。

1982年,全國茶葉區(qū)劃研究協(xié)作組依據地域差異、產茶歷史、品種分布、茶類 結構、生產特點,將全國茶區(qū)劃分為四大茶區(qū),即華南茶區(qū)、西南茶區(qū)、江南茶區(qū)和江北茶區(qū)。江南茶區(qū)在長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連江以北,包括廣東 和廣西北部,福建中北部,安徽、江蘇和湖北南部,以及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 是我國茶葉的主產區(qū)。

- 中國茶樹栽培史 -

歷史上,茶樹栽培管理以明清技術最發(fā)達。在明代,至少在明代后期,茶樹繁殖除了用茶籽直播外,有的地方還采用育苗移栽法,而清代則發(fā)明了用茶樹枝條扦插和壓條進行茶樹無性繁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全國各地先后成立了一些茶學研究機構,相繼開展了茶樹器官形態(tài)、結構與生理功能,茶樹生物學年齡變化,各器官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和 相關性、適生條件,茶樹的光合、呼吸、營養(yǎng)、水分和抗性生理機制,茶樹生態(tài)生理、激素生理,茶園土壤管理等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發(fā)展。

全國各地通過大力推廣和運用茶樹良種、深耕肥土、合理密植、修剪培育、灌 溉施肥、耕作除草、防治病蟲和合理采摘等科學種茶的技術措施,因地制宜地抓好 茶園的園地開墾、種苗應用、種植技術和種后管理,為茶園的高產優(yōu)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湖南,漢代以前就開始產茶,已有2 、000多年的歷史。盛弘之《荊州土地記》中就有南北朝時期“武陵七縣通出茶”的記載。唐代,湖南的湘、資、沅、澧 四水流域均已產茶。

湖南在茶樹栽培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和推廣工作:

(20世紀50年代)研究了茶樹采種、育苗、播種、齊苗、定型修剪、分批多次采摘法、茶園 綠肥種植等,并以推廣,保證了新建茶園的質量;

(60年代)研究推廣了茶樹早成園、持續(xù)高產穩(wěn)產技術,氮、磷、鉀肥的增產效應,茶園有機肥施用、灌溉、深耕 等技術,有力促進了茶樹高產栽培工作的開展;

(70年代)進行了紅壤茶園復合肥的肥 效試驗、機采茶園的經濟效益與機采茶樹生育性狀的研究;

(80年代)機采茶樹栽培技術的研究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機采茶樹栽培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該成果在生產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效益。

來源:湖南省茶葉研究所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從阿薩姆到云南,世界茶樹起源爭論的誤區(qū)

茶樹原產于中國之說法,19世紀之前沒有爭議。有爭議始自1824年,駐印度的英國少校勃魯土(R·Bruce)在印度阿薩姆省沙地耶(Sadiya)發(fā)現(xiàn)有野生茶樹后,在國際學術界開展了一場茶樹原產地之爭。

印度起源說的論據是:只有印度有野生茶樹,而沒有人提出中國有野生茶樹;印度阿薩姆種茶樹長得“野”,樹高葉大,而中國種茶樹材矮葉小。其結論是:印度種是茶樹原種,印度是茶樹的原產地。

針對印度起源說的挑戰(zhàn),中國的植物學、茶葉專家在中國境內,尤其是云南,找到了數(shù)量頗多的野生型大茶樹、栽培型大茶樹,乃至過渡型大茶樹,有力地證明了茶樹起源于中國。但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圖為“普洱茶之父”張宏達教授

世界茶樹起源的三個層面

世界茶樹的起源問題,其實是三個層面的問題:一是野生茶樹的起源;二是人類初步馴化茶樹的起源;三是人類充分馴化茶樹的起源。初步馴化與充分馴化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其表現(xiàn)在:初步馴化并沒有深度改變野生茶樹的生物學特征,還是以野生的原始性狀為主。也就是說人類雖然利用與馴化茶樹,但茶樹還是野生茶。充分馴化,是指深度改變了野生茶樹的生物學性狀,讓其由野生茶樹變成為栽培型茶樹。舉個近似的例子,充分馴化好比野狗變成了家狗,野豬變成了家豬。初步馴化好比,野狗養(yǎng)起來,只能算家養(yǎng)的野狗,而不能算家狗。要讓野狗變成真正的家狗,人類需要至少馴化上千年。

許多人將這三個層面混為一談,從而片面得出中國是世界茶樹唯一起源中心,這是不對的。真實的說法應該是,中國是野生茶樹起源中心之一,是初步馴化茶樹的起源中心之一,是充分馴化茶樹(栽培型)的唯一起源中心,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與傳播中心。

白馬非馬舉三個茶種,即茶(小葉種)、普洱茶(阿薩姆大葉種)、滇緬茶(伊洛瓦底野生茶)來說明一下。

茶樹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的是指廣泛種植的“茶”與“普洱茶”。廣義的是山茶屬茶組植物,有四十多種(不同科學家分的種數(shù)不一樣),除了栽培型的茶與普洱茶之外,還有許多茶樹的近親——野生茶。滇緬茶就是眾多野生茶中的一種。

通常的栽培型茶樹為“茶”與“普洱茶(原稱阿薩姆茶)”,茶就是小葉種,普洱茶就是大葉種。滇緬茶,是野生茶,屬于栽培型茶的親緣植物,也就是茶、普洱茶的近親。茶(小葉種茶)原產中國沒爭議。有爭議的是普洱茶。

英國人在印度阿薩姆邦發(fā)現(xiàn)了野生型大葉種大茶樹,認為其是栽培型茶樹的祖先,將之命名為阿薩姆茶,進而認為印度是世界茶樹的起源中心。中國著名植物學家張宏達經過深入研究,正本清源,訂正阿薩姆茶原產地為中國,并將其中文名改為普洱茶,因而有人將他稱為“普洱茶之父”。這里的普洱茶,不是通常人們接觸到的商品意義上的一種云南地方名茶——普洱茶,而是植物分類學、茶樹品種意義上的普洱茶。

后來,中國茶葉專家在云南瀾滄的邦崴發(fā)現(xiàn)介于野生與栽培之間的過渡型茶樹,讓茶樹馴化鏈條進一步完整,從而更加座實了栽培型茶樹起源中國。

我們通常栽種的茶樹,以“茶”和“普洱茶”為主?!安琛笔侵冈耘嘈托∪~種,“普洱茶”是指栽培型大葉種。而大葉種與小葉種的分化很早,遠在人類馴化出栽培型茶樹之前。也就是說,大葉種與小葉種存在不同地區(qū)獨立馴化的可能。

據資料顯示,2018年年3月,安徽農業(yè)大學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fā)表了一篇茶基因組測序的文章,其中一個結論是:小葉茶和大葉茶分化的時間是38-154萬年。

圖為山茶屬茶組植物的多樣化中心(根據閔天祿1992繪制)

巴蜀農耕文化的加持與栽培型茶樹的誕生

但是問題來了,栽培型茶樹起源中國,不等于栽培型馴化之前,只有中國才有野生型茶樹,也不是只有中國人才馴化與利用茶樹。滇緬茶,作為一種野生茶,國際上因最早發(fā)現(xiàn)于緬甸伊洛瓦底江,而叫伊洛瓦底茶,張宏達考察后,發(fā)現(xiàn)云南與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是主產區(qū),故更名“滇緬茶”。事實上,野生茶資源不光云南有,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橫斷山區(qū)及其周邊,涉及了中國西南諸省、緬老泰越,以及印度的東北部,都發(fā)現(xiàn)了野生茶樹,它們都是世界茶樹的起源地帶。

第一個問題,是說野生茶不僅起源于中國,而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橫斷山區(qū)及周邊。第二個問題要說的是,不只是中國人馴化與利用野生茶樹。緬老泰越印的先民,其實也在馴化與利用野生茶樹,只是他們停留在原始的初級階段,不像中國進入了中高級階段,馴化出了栽培型茶樹——茶與普洱茶。

中國人在茶樹進化史中,為什么能在兩三千年前率先抵達馴化的中高級階段,最關鍵的因素是巴蜀先進農耕文化的加持。兩三千年前,古蜀人與巴人,讓原始的野生茶樹馴化與利用事業(yè)邁向了全新境界,讓其由野生型逐漸變?yōu)樵耘嘈?,并讓巴蜀大地成為世界茶文化起源的中心地帶。由巴蜀而江南,而福建兩廣,再到云南,再到印度、斯里蘭卡,最后到全世界,這就是世界茶樹種植與加工文明,三千年來的傳播路線圖。

阿薩姆也是中華血脈,茶樹存在不同地區(qū)獨立馴化的可能

我們需要指出的是,印度東北諸邦,尤其是阿薩姆邦,不僅僅受印度文化影響,其人種是蒙古人種,其地是印度、西藏、緬甸、云南文化的交匯之地。很長一段時間,阿薩姆邦是獨立王國,是中國德宏、緬甸密支那的傣族北上,建立的傣族國家。后來是緬甸勢力范圍,再后來屬于英屬印度。

阿薩姆的中國血統(tǒng)很濃。故,我們沒有必要全盤否定阿薩姆馴化茶葉的歷史。阿薩姆,是傣族建的國,傣族在兩三千年前住在金沙江流域,跟古蜀國非常親近。后來南遷,在先秦兩漢建有哀牢國。再南遷,居住在現(xiàn)在的地方。公元十世紀左右,南詔衰落,傣泰撣老民族開始勢力擴張。13世紀,傣族在德宏的一支,北上占領孟養(yǎng)(今緬甸克欽邦),進而進入現(xiàn)印度東北地區(qū),建立傣族阿洪王國。阿薩姆源自阿洪。說白了,阿薩姆也是中華血脈。

最后援引科學研究成果說明一下,茶樹馴化起源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銖和高連明等人的團隊利用23對核基因組微衛(wèi)星(SSR)標記對采自中國和印度的392份茶樹種質資源(包括古茶樹、茶樹老品種和現(xiàn)代栽培品種等)開展了栽培馴化起源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茶樹可以分為3個遺傳分組(茶樹類型),即小葉茶(主要分布于中國除云南以外的各省區(qū))、中國大葉茶(主要栽培于云南省及周邊國家)和印度大葉茶(主要分布于印度阿薩姆地區(qū)),這三個品種很可能是在中國云南,東南部和印度阿薩姆三個不同地區(qū)獨立馴化起源的,中國東部和南部地區(qū)很有可以是小葉茶的栽培馴化中心,而云南西部或南部與印度阿薩姆地區(qū)分別是中國大葉茶和印度大葉茶可能的栽培馴化中心(Meegahakumbura et al.,2016)。也就說在人們知道茶飲以后,上述三個地方獨立培育了自己的茶葉品系。

延伸閱讀之一:山茶屬的茶祖植物與栽培型大葉茶、栽培型小葉茶、野生茶

本節(jié)文字摘選自周浙昆寫的《漫話茶葉——何為茶?(上)》《漫話茶——茶的起源(下)》兩篇文章。周浙昆先生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地理與生態(tài)學研究室主任。

作為茶葉的植物全部來自山茶屬茶組(Camellia section Thea)。根據昆明植物研究所山茶科研究的專家閔天祿教授的研究,全球的茶組植物共有12種和6變種,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區(qū),東到日本南部,西達藏東南,印度阿薩姆及緬甸,越南北部,生于海拔130-2000的山坡或溝谷灌叢(閔天祿,1992. 山茶屬茶組植物的訂正,云南植物研究,14:115-132)。而中山大學張宏達先生認為茶組植物有32種,3變種(張宏達,1984. 茶葉植物資源訂正。中山大學學報,1984)。

在茶組中利用最廣泛的就是茶(Camellia sinensis),茶又有兩個變種,一個是茶原變種(C.sinensis var. sinenisis)也稱小葉茶,另一變種是普洱茶(C.sinensisvar. assamica)也稱為大葉茶。

小葉茶與普洱茶都經過長期廣泛的栽培和選育形成了種類繁多的栽培品種,但是其基本特征還是可以辨析的。小葉茶植株相對矮小,小枝和葉片無毛或幾無毛,葉較小,相對較薄,長圓狀,橢圓形先端鈍;花較小,花梗細瘦;葉片小,外面無毛;子房密被絨毛;花柱無毛,先端淺裂;果較小,扁球形,果皮薄。大葉茶植株相對高大一些,為小喬木或喬木,小枝和葉背沿中脈和葉柄通常被柔毛且宿存,葉相對寬大,較厚,先端漸尖。通俗說小葉茶葉子較小,較薄,而且無毛,葉片的頂端是禿的;大葉茶葉子較大較厚而且被毛,葉片的頂端有尾尖。

張宏達先生在分類中,把小葉茶和大葉茶(普洱茶)分布作為兩個獨立物種來處理。

在茶組植物中除了茶這個種以外,還有些種類被當?shù)厝罕娪米鞑枞~,據說有些種類的香味遠勝于栽培茶。

目前已知茶組植物被使用的類群有:普洱茶(大葉茶)(C.sinensis var. assamica),大理茶(感通茶)(C. taliensis), 廣西茶(C.kwangsiensis), 大苞茶(C.grandibractenta),厚軸茶(C.crassicolumna),禿房茶(C. gymnogyna)和毛葉茶(C. ptilophylla)等幾種(閔天祿,1992)。有一些種類如毛葉茶據說不含咖啡因而含可可堿,這應該是一種特殊的,亟待開發(fā)利用茶葉種質資源。

小葉茶栽培范圍比較廣泛,大葉茶使用范圍主要在云南,而大理茶的使用范圍在主要在滇西一帶,而且種類使用的范圍也更為狹窄,基本上就是一些區(qū)域性運用。

延伸閱讀之二:阿薩姆邦曾經是傣族建立的獨立王國

本節(jié)文字摘選自《印度阿薩姆邦傣族文化交流之旅》,作者為蔡曉晃。

阿薩姆邦最早居住著原始澳大利亞人、達羅毗荼人。公元前10世紀,蒙古人(貌似為蒙古人種)穿越東部的山口來到這片土地,逐漸在當?shù)囟ň臃毖堋?世紀左右,蒙古人(貌似為蒙古人種)建立東輝國(東方光芒之地),在中世紀時期名為迦摩縷波王國,公元7世紀左右迦摩縷波王國達到最鼎盛的時期,統(tǒng)治著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至孟加拉灣的廣大土地。之后,王國便進入混亂不堪的歲月。

根據阿薩姆傣文獻《阿洪莫蘭吉》(記載傣阿薩姆歷史最早的史書)記載,公元1218年,召弄思嘎法[s? ka fa]率領九千人從勐卯(德宏瑞麗)出發(fā),經過嘎弄勐晚(隴川)、勐臘(盈江)、勐低(梁河)、宏章、丙悶、南鳩(伊洛瓦底江)、邦灑、尚貴、勐各……迪巴姆、南景、南迪瑙(江)、勐哈繃等地方。十三年之后,才定居在阿薩姆邦。

思嘎法率領九千人從盈江進入密支那(現(xiàn)屬于緬甸),跨過伊洛瓦底江一直往西,進入阿薩姆邦東邊靠近緬甸的崍白蓋[l?i Pat k?i](史迪威公路的起點)。他們在崍白蓋[l?i Pat k?i]一帶居住了一段時間,現(xiàn)在那附近還有傣族居住著。過去傣阿洪自稱為“罕傣”[xam t?i]?!昂贝觥盵xam t?i]是“傣語”之意,“傣語”怎么成了族稱?這一問題還待做進一步的調查研究。阿洪[?a hom]是當?shù)啬μm人對傣阿薩姆的稱呼。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與眾不同”的人;一個是“永不敗”的人。這與傣阿薩姆英勇善戰(zhàn)的精神是相符的。

那時期傣阿洪[?a hom]王朝權力空前高漲,兵將打戰(zhàn)非常勇敢,被當時統(tǒng)治新德里的莫臥兒王朝視為是對他們的挑戰(zhàn)。因此,先后17次派兵征討傣阿洪政權,然而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公元1671年,莫臥兒大軍在最后一次出征中和傣阿洪軍隊在薩萊伽特陷入了長期的拉鋸戰(zhàn)。最終傣族軍隊在拉其特·巴爾普坎將軍的率領下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而拉其特·巴爾普坎將軍也因此獲得了不朽的盛名,他在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出來的英勇精神和很多軼事,例如,講述他的親叔父因玩忽職守而被他斬首示眾的獻身精神的歷史故事至今仍在當?shù)孛耖g傳頌著。這些傳說故事如今已經成為傣阿薩姆歷史和民間文化的一部分。

18世紀中期,被傣阿洪統(tǒng)治的信奉毗濕奴教派的莫阿馬里亞人掀起反對傣阿洪統(tǒng)治的斗爭,“勐叻筍罕”傣族王國——阿洪[?a hom]王國,開始走向衰落。此時,緬甸趁阿洪王國衰落之機攻打阿薩姆邦。阿薩姆邦王子請英國人幫助,打敗了緬軍。隨之,阿薩姆邦便淪為英國殖民地。從此,這個由勐卯弄傣族遷入印度建立的王國結束了傣族長達600多年的統(tǒng)治。阿洪人也從此由統(tǒng)治民族淪為被統(tǒng)治民族。1947年,印度宣告獨立,阿薩姆邦成了印度的一個邦。阿洪人又隨之成了印度屬民。因此,印度學者羅梅希不拉哥哈因認為:事實上,阿薩姆邦中世紀早期的歷史是屬于阿洪人的,阿洪王國的出現(xiàn),使印度東北部整個歷史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另一位印度學者JN普坎則稱:印度東北部地區(qū)的歷史就是阿洪人的歷史。

文/白馬非馬

請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內幕:這是版納茶區(qū)所有古茶樹資源的數(shù)目(真相探秘)

讓你大跌眼鏡的是

古樹茶真沒那么多,樹也沒那么老。

本文以西雙版納州境內分布的古茶樹為例,在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古茶樹資源的數(shù)量、樹齡、種類、分布、生長狀況等進行分析研究,根據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guī)定,初步建立古茶樹資源檔案,為加強古茶樹資源保護管理提供更為準確、可靠的資料支撐。

1、自然概況

西雙版納州位于云南省南部邊陲,地處99。56~101。50E,21。08一22。36N,屬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緣區(qū)。全州總面積有I9582.45km。,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有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2l℃,年均降雨量在1200nqm以上,年平均相對濕度82%一85%,植被為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終年溫暖、陽光充足、熱量豐富、濕潤多雨,非常適于林木生長。

古茶樹的界定《云南省古茶樹保護條例》,界定:“古茶樹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樹及其群落,半馴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樹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園(林)”。

本次調查以西雙版納州內分布的古茶樹、古茶樹群為對象。

1.2.2調查方法采用線路調查和樣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于古茶樹分布面積大、分布不均勻的區(qū)域,采用線路調查,即在調查范圍內選擇幾條具有代表性的路線,沿著路線調查;對于古茶樹分布面積不大的古茶園區(qū)域,采用樣地調查法,即在調查范圍內,選擇不同的地塊,設置樣地1600m(40m×40m)進行調查。其中對古茶樹種名有疑問或難以確定的,采集標本送上級專家鑒定,地理坐標采用衛(wèi)星定位儀(GPS)定位,樹齡主要根據文獻、史料、傳說、走訪等多種形式相結合推算確定,樹高測定采用測高器、高竹桿和目測3種方法測定,胸徑、冠幅用皮尺測定。

1.2.3調查內容調查內容包括:古茶樹的種類、數(shù)量、樹齡、生長勢、樹高、基圍(地圍)、冠幅等;古茶樹群落面積、四至界限、古茶樹密度、郁閉度、平均樹齡等;古茶樹分布格局類型、所處的行政位置、地理坐標、海拔、地形、土壤等;古茶樹的保護管理權屬、保護管理單位或人、保護管理現(xiàn)狀與建議、古茶樹歷史與傳說等。

2、結果與分析

2.1古茶樹種類組成

通過實地考察、標本鑒定和資料核實,表明西雙版納州古茶樹品種豐富,類型多樣,有野生型、栽培型,有大葉類、小葉類,有喬木型、灌木型等多種類型。根據張宏達¨副山茶屬分類系統(tǒng),全州古茶樹分屬3個茶系、7個種和變種即:普洱茶(Ca—melliaassamica.vat.sinensis)、大理茶(Camelliataliensis)、茶(Camelliasinensis)、勐臘茶(Camelliamanglaensis)、滇緬茶(Camelliairrawadiensis)、多萼茶(Camelliamuhisepala)和苦茶變種(Camelliasinensisvar.kucha)。

對古茶樹典型植株調查顯示,其中普洱茶6O株,占調查總數(shù)的63.83%,大理茶15株,占調查總數(shù)的15.96%,茶、苦茶變種、勐臘茶和滇緬茶分別為8、6、2、2和1株,各占調查總數(shù)的8.51%、6.38%、2.13%、2.13%和1.06%。

由此可見,西雙版納州古茶樹以普洱茶和大理茶為主,普洱茶是當?shù)孛褡羼Z化出的優(yōu)良樹種。大理茶為本地樹種,分布于原始森林中,以群落形式存在,長勢強盛,在茶組植物演化方面屬于較原始的五柱茶系類群引;滇緬茶和多萼茶則以單株散生,植株稀少,分布零散;茶種(倚邦小葉茶)的來源眾說紛紜,是否為云南原生種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2.2古茶樹年齡結構狀況

通過對西雙版納州1市2縣古茶樹的逐一現(xiàn)場“每木調查”,并根據文獻、史料、傳說以及走訪等形式相結合的方法,調查了94株代表性古茶樹的樹齡,其中樹齡超過1000a的有2株,占2.13%;樹齡在500—1000a的有6株,占6.38%;樹齡在300_~499a的有13株,占13.83%;樹齡在100—299a的有73株,占76.66%。

按照全國古樹保護級別劃分,屬一級保護的古茶樹有8株,屬二級保護的古茶樹有l(wèi)3株。所調查的古茶樹都是各地區(qū)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植株,其中樹齡最大的為野生型古茶樹“巴達茶樹王”,其樹齡達1700多年,其次是栽培型古茶樹“南糯山茶樹王”,樹齡達800余年。而古茶樹群落的平均年齡在200年左右,即低齡級古茶樹數(shù)量占有絕對優(yōu)勢。整體而言,西雙版納州古茶樹樹齡越高,數(shù)量越少,呈金字塔型,反映出古茶樹后續(xù)資源較豐富,如科學保護,還有很大的生長空間。

2.3古茶樹維置指標狀況

古茶樹屬于順山坡、滿天星式的種植,其樹高、冠幅相差較大,從表3看出,西雙版納州古茶樹樹高一般在10.0m以下,占調查總數(shù)的75.53%,樹高在20m以上的多為野生型古茶樹,占的5.32%;古茶樹基圍在1.5m以下的較多,占77.65%,基圍在2.5m以上的有3株,占3.19%;古茶樹樹冠直徑集中在3.0~7.0m之間的范圍內,占72.34%。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92.55%的古茶樹生長勢處于健壯,7.45%的古茶樹長勢較差和瀕死,少數(shù)樹齡較大的古茶樹植株枯梢多,樹體殘缺、有空洞等不良現(xiàn)狀,如巴達l號古茶樹,分布在海拔1910m的森林中,古茶樹基圍達3.14m,距地面1m左右有緊密并生的一級分枝4枝,發(fā)現(xiàn)時樹高32m,后被狂風所折,現(xiàn)高只有15m,而且樹干有空洞,長勢逐漸衰弱,有衰忘之虞;最早發(fā)現(xiàn)位于勐??h南糯山半坡老寨的古茶樹,發(fā)現(xiàn)時樹高5.5m,基圍1.38m,已于1994年枯死,現(xiàn)已無法核查。

2.4古茶樹資源分布狀況

西雙版納州古茶樹資源分布范圍廣,現(xiàn)存古茶樹資源總面積5494.Ihm【1公頃=15畝=100㎡*100㎡】82410畝,比1950年(8666.7hm129990畝)減少了3172.6hm47580畝。從行政區(qū)域分布來看,古茶樹資源分布于全州l8個鄉(xiāng),59個村(表4),勐??h古茶樹資源面積最大,且分布集中,多以古茶山連片分布,共有2932.7hm43980畝,占全州的53.4%,分布于全縣的11個鄉(xiāng)鎮(zhèn)37個村;其次是勐臘縣,共1816.9hm,占全州的33.1%,主要分布于象明和易武2個鄉(xiāng)鎮(zhèn)的8個村;景洪市古茶樹資源面積較少,分布零散,共744.5hm,占全州的13.6%,主要分布于基諾鄉(xiāng)、勐龍鎮(zhèn)和勐往鄉(xiāng)的14個村。

從地理環(huán)境分布來看,西雙版納州古茶樹資源從海拔880m到2200m都有分布,栽培型古茶樹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1800m的山區(qū)、丘陵地帶,屬熱帶、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

土壤主要有紅壤、赤紅壤和黃壤,古茶樹處于次森林中,以群落形式存在,呈塊狀分布,如著名的“古六大茶山”、南糯山和布朗山等古茶山是古茶樹資源的主要分布點,成為中國優(yōu)質普洱茶主要產區(qū)。

野生茶樹分布于海拔1800~1900m的森林中,處于自然保護區(qū)內,以群落狀分布,如巴達野生茶樹居群、格朗和野生茶樹居群和勐宋野生茶樹居群。

另外,在調查時還發(fā)現(xiàn),當?shù)孛褡?布朗族、基諾族、哈尼族等)有在村寨附近保留和種植古茶樹的習慣,因此,少數(shù)古茶樹以單株分布于村寨周圍、風水林、路邊和庭院內,形成古茶樹與人、家禽共生的景象。由此可見,西雙版納州古茶樹資源在區(qū)域分布上存在較大差異,古茶樹資源主要分布在經濟較落后,交通不發(fā)達的山區(qū)和半山區(qū)。

比如賀開曼邁村有4200畝,曼竜老寨1350畝,班盆村90畝古茶園,老班章4485畝,新班章村1380畝,老曼峨村3205畝。南糯山12000畝,易武倚邦2940畝……

表4西雙版納古茶樹資源分布狀況(可點擊圖片查看大圖)。下圖單位為公頃,1公頃=15畝=100米*100米

@本文資料源自百度文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作者:羅向前,李思穎 ,王家金,陳嘯云,梁名志,周玉忠,蔣會兵。

 

找到約1,366條結果 (用時 0.008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8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