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中國茶具有紅綠

找到約481條結果 (用時 0.015 秒)

茶香四溢的湖北出了兩件大事:產量躍居中國第二;有了自己的代言茶禮——還可讀、可聽

湖北恩施鶴峰縣木耳山茶園

茶圣陸羽認為,當時的山南地區(qū)出產的茶中,以峽州產區(qū)的茶葉最為上乘。

無論是“南方”“山南”還是“峽州”,《茶經》中繞不開的好茶產地都有如今的湖北。

陸羽《茶經》

01

湖北因神農氏

而與茶最早結緣

湖北隨州·神農氏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敝腥A茶祖神農氏是最早的飲茶人,“荼”即是茶也。

湖北隨州是神農故里,神農架即是神農“嘗百草”和“得茶而解”的地方。由此,湖北神農架是最早就有茶的地方。

02

湖北誕生了世界茶圣

——陸羽

湖北天門·陸羽

茶圣陸羽,一生潛心茶事,其所著的《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一部專著,被國內外茶學者譽為“茶學百科全書”。

陸羽的故鄉(xiāng)在今天的湖北天門。湖北從唐代的貢茶產地,到宋朝的榷茶中心,再到明清時期的商貿茶基地,千百年來一直茶事綿延、香飄萬里。

因此,茶自被發(fā)現(xiàn)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下了湖北烙印

采花茶業(yè)青崗嶺生態(tài)茶園基地

03

湖北自古

好山出好茶

湖北地處北緯29-33度,是世界公認的優(yōu)良茶樹生長黃金地帶,境內既有連綿起伏的丘陵崗地,又有層巒疊嶂的高峰峽谷——鄂東大別山、鄂南幕阜山、鄂西南武陵山、鄂西北秦巴山和鄂中大洪山,五大秀美茶山形成茶海,茶葉生產環(huán)境得天獨厚,自古便有“中國名茶之鄉(xiāng)”之稱。

湖北恩施宣恩縣伍家臺茶園

在漫長的歲月中,湖北人將種茶融入自己生活,也把制種作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宋、元、明、清時代,湖北都是我國主要的產茶區(qū)。而開啟于17世紀的“萬里茶道”,更是興于湖北,名震歐亞。

19世紀60年代,漢口開埠后,依靠發(fā)達的水系匯集長江中游各茶源地所產的茶,成為中國最大的茶葉出口集散地,被譽為“東方茶港”。此期,中國茶葉幾乎壟斷了世界茶葉市場,而漢口輸出的茶葉,則占據中國茶葉出口總量的6成之多,對俄的茶葉出口量一度占據中國對俄出口總量的90%以上。

赤壁羊樓洞·萬里茶道源頭

湖北也是名副其實的茶葉大省。2021年,全省茶園面積、總產值均位居全國第四位;年產量超過30萬噸,僅次于福建,首次位居全國第二。

數(shù)據來源: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

湖北的靈山秀水與浪漫人文,生成一幅鐘靈毓秀、瑰麗燦爛的荊楚畫卷,也帶來豐富多樣的茶葉品種——“綠、紅、黑、白、黃、青”六大茶類齊全。

2021年,湖北整合全省眾多茶葉品牌,全力做強恩施玉露、宜昌毛尖、武當山茶、大別山云霧、襄陽高香茶等區(qū)域公用品牌,并于今年3月起亮相央視黃金時段。湖北茶葉迎來全面突圍之勢。

集荊楚12產區(qū)之力

打造湖北茶禮

蕭氏茶業(yè)集團鄧村鄉(xiāng)王家埡生態(tài)茶園

《請你喝杯湖北茶》全媒體平臺自2020年初上線伊始,在湖北省農業(yè)農村廳支持下,就站在推廣宣傳湖北茶葉的最前沿,也與全省各大茶葉主產區(qū),34家頭部茶企結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

為了把深藏在湖北各地的好茶呈現(xiàn)給世界,《請你喝杯湖北茶》團隊歷盡了一年時間,走遍了湖北的山山水水,精選12地核心茶產區(qū)的11款新茶及1款紅茶,傾力推出“鄂的茶”湖北茶禮。

“鄂的茶”湖北茶禮

這12款茶分別是:

恩施玉露

產地:恩施

恩施玉露是中國蒸青針形綠茶,也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保存下來的蒸青針形綠茶。其茶具有“三綠”的品質特征,即:干茶翠綠、茶湯清綠、葉底嫩綠。

伍家臺貢茶

產地:恩施宣恩縣

伍家臺茶葉于乾隆四十九年間得皇帝賜匾“皇恩寵錫”而名揚天下。伍家臺貢茶條索緊細圓滑,挺直如松針;色澤蒼翠潤綠,外形白毫顯露,完整勻凈,清香味爽,葉底嫩綠勻整。

宜昌毛尖

產地:宜昌

宜昌毛尖產自古峽州茶傳承而來的優(yōu)良茶樹品種“宜昌大葉種”。外形細直光滑,茶葉全身遍布著白毫,在色、香、味、形上均具有獨特個性,芽葉鮮嫩勻稱,湯色嫩綠明亮,口感鮮爽難忘。

武當山茶

產地:十堰

武當山茶是湖北第一文化名茶,該茶“綠豆湯、清花香”,以形美、香高、味醇、有機茶的內在品質和養(yǎng)身、養(yǎng)心、養(yǎng)性、長壽茶的文化特質,成為中國綠茶的佼佼者。

英山云霧茶

產地:黃岡英山縣

英山云霧茶以“形美、色綠、香高、味醇”聞名,早在唐代就被列為貢品,享有“鄂土茶稱圣,英茗味獨珍”之美譽。條索緊細顯毫,翠綠光潤,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鮮爽回甘,葉底嫩綠明亮。

通城毫綠

產地:咸寧通城縣

每年谷雨前,選取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原料,通過一系列制作工序制作而成的“通城毫綠”,成品細嫩芽尖明顯,條索細緊,卷曲顯毫,色澤潤綠,湯色翠綠,滋味鮮醇,葉底完整。

赤壁松峰茶

產地:咸寧赤壁市

松峰茶由明洪武帝朱元璋賜名而來,其采摘和制作都有嚴格的要求。葉片的長短、寬窄、厚薄均以毫米計算,一斤茶約需十萬五千個茶芽。制茶則要經過八道工序,需78個小時方可成。

隨州芽茶

產地:隨州

產地的地理環(huán)境與小氣候,讓隨州芽茶的生長發(fā)育更有利,香氣更濃烈持久,滋味更加醇和。其茶多酚含量在11mg左右,既克服了南方光照強滋味苦澀,又避免了北方光照弱滋味平淡。

襄陽高香茶

產地:襄陽

襄陽高香茶外形纖秀,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持久,滋味爽口,葉底肥嫩耐沖泡。所含香氣物質高達68種,還富含氨基酸、高香因子和多酚類成分,是全國所有茶中所含成分最多的茶葉之一。

大悟綠茶

產地:孝感大悟縣

大悟綠茶所含氨基酸、兒茶素、葉綠素等成分較高。其條索緊細顯毫,色澤翠綠,滋味醇厚,湯色黃綠明亮,香氣清高持久,葉底嫩綠勻齊。

新洲舊街白茶

產地:武漢新洲區(qū)

舊街白茶是一種珍罕的變異茶種,屬“低溫敏感型”茶葉。外形似鳳羽,色澤翠綠間黃,光亮油潤,香氣清鮮,滋味鮮醇,湯色清澈,葉底芽葉細嫩成朵,葉白脈翠,含有一絲清泠如“淡竹積雪”的奇逸之香。

利川紅

產地:恩施利川市

利川紅茶的產區(qū)土壤富含硒等元素,海拔在800到1200米之間,坡度適中,諸多環(huán)境造就了利川紅“蘭花香、瑪瑙紅、冷后渾”的獨特品質,也讓它成為紅茶中的翹楚。

05

湖北茶禮可讀、可聽,

還可講,可看

“鄂的茶”湖北茶禮集結了湖北12處原產地的好茶,是為了讓大家一次品嘗到荊楚12地的春天。

每款茶均由來自當?shù)氐闹撇杓妓嚪俏镔|文化遺產傳承人,或制茶大師們以傳統(tǒng)標準工藝制成,均通過國家相應標準檢測,以品質與工藝為消費者提供雙重保障。

湖北茶禮的每款茶既可放心飲用,也融合了中國當代的制茶匠人精神,代表著相應區(qū)域公共品牌的口感標桿。

湖北茶禮還是一款文創(chuàng)產品。它深挖12款茶品背后的歷史、文化、特色和飲用方法,整理成精彩的圖文,并結合最新的AI語音和大數(shù)據技術,大家在品茶時,還可以掃描每款茶罐蓋上的二維碼,即可以讀,也可以聽每款茶講自己的事,也可以看每款茶的泡飲方法。

茶,可品,可讀,可聽;還可講,可看,在湖北乃至全國應是首創(chuàng)。

以茶之名禮贊湖北

爭做湖北的伴手禮

“鄂的茶”湖北茶禮設計精美,大氣有質感,將中式禮儀和雅致品味融于其中。采用金屬小罐分裝,一罐10克裝,可以2—3泡,日常收納、飲用非常方便。同時,每罐上面均繪有茶葉原產地的地標風景,設計精美,極具識別性與觀賞性。

湖北茶禮,送禮和自用兩相宜。

品湖北茶禮,可以一次性領略到靈秀湖北各地的春色,這也是對湖北最好的禮贊。

茶是生活

更是我們的詩和遠方

茶是物質和精神的載體,也寄托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愛茶,是中國人骨子里油然而生的天性,從古至今,未曾改變。

靈秀湖北,好山好水出好茶。歷時一年,尋找湖北各大原產地好茶,12地不同滋味的組合,只是為了向世界奉獻一杯湖北茶。

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我們在湖北茶禮12地滋味中,跨越時空品味精彩的湖北。

來源:請你喝杯湖北茶

如有侵權 請聯(lián)系刪除

中國茶器具演變史

中國茶器具是中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的發(fā)展演變,反映了我國飲茶文化的發(fā)展。

一、食酒茶器具的混用

中國在漢代以前沒有專門的飲茶器具,都是和飲食、飲酒器具混用。煮茶用煮飯的鍋,飲茶用喝水和喝酒的碗。

晉代盧琳《四王起事》中記載“待瓦盂承茶”,是說晉惠王飲茶仍用盂(吃飯的陶器)。更沒有茶具的記載,就像古代無“茶”字ー樣。

1、“茶具”一詞的出現(xiàn)

我國在漢代時飲茶開始流行,不但有了買茶的市場,也有了專門喝茶的“茶寮”。

因此,茶具開始出現(xiàn)。最早提到茶具的是漢代王褒的《僮約》,文中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p>

這時茶還沒有專門飲茶的茶具,但對飲茶的器具已比較講究了。要精選好的碗,要清洗干凈。

2、第一個專用的煮茶鼎

我國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客來敬茶已經成了禮儀,這時茶具開始從酒食用具中逐漸分離。晉代左思的《嬌女詩》就有“心為荼荈劇,吹噓對鼎鑠”的描寫。是說煮茶已有專用的鼎了。喝茶的碗也選用餅足、底部露胎的廣口碗。

3、第一個專用茶盞

釉陶的發(fā)展,推動了茶具的分離。兩晉南北朝就出現(xiàn)隨著帶托的青釉茶盞,盞與承托以釉相粘連,造型古樸,通體施青釉,成了專用的茶盞。這是我國飲茶專用茶具的第一次出現(xiàn)。

4、茶壺原型雞首湯瓶出現(xiàn)

三國時期,出現(xiàn)了一種盛水,注水的湯瓶,它造型講宄,壺嘴是標準的拋物線形,出水口圓且細小,出水有力,落足準確。壺的一側有一雞頭,開始是裝飾,到東晉演變成空骨狀,水可以順其流入壺內。

因有雞頭,所以叫雞首湯瓶。經隋代改進,到唐初,越窯生產的雞首湯瓶已是非常精美,后來被執(zhí)瓶逐漸代替。

二、專用茶器具的發(fā)展

我國茶文化進入唐代步入興盛期,飲茶極為普遍,“不問道俗,投茶取飲”。

“茶道”誕生,陸羽寫成了 《茶經》,從而帶動了茶具的發(fā)展。特別是當時我國陶瓷業(yè)的興起,更加推動了我國茶具的迅速發(fā)展。

陸羽《茶經·四之器》中就寫了20多種飲茶的專用工具。

1987年在陜西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鎏金茶具,琉璃茶碗就是典型唐代宮廷專用茶具,非常豪華,考究。

但在民間大量存在的還是以陶瓷的碗,盞飲茶。碗和盞的區(qū)別是:碗大,盞小;碗可以吃飯喝酒,,盞只能用于喝茶。盞敞口淺腹,斜直壁玉璧形足,配有淺盤式茶托。

1、唐代的南青北白茶具

陶瓷更突顯茶的顏色,保持茶香,且不燙手,所以很快出現(xiàn)了陶瓷的專用茶具。唐代最著名有南北兩大名窯。南方有浙江余姚的越窯,專門生產青瓷茶具。

北方有河北邢臺的邢窯,專門生產白瓷茶具。唐代詩人皮日休曾賦詩曰:“邢人與越人,皆能制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p>

陸羽也在《茶經》中說“越瓷似玉”“邢瓷類銀”“邢瓷如雪”“越瓷像冰”。白瓷茶盞較厚重,外口沒有凸起的卷唇。

青瓷茶盞“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在唐代,邢窯的白茶盞“天下無貴賤通用之”,越窯的青瓷有“陶成先貢吾君”的榮耀。南北瓷窯生產了大量的青瓷,白瓷茶具。

2、宋代的五大名窯

到了宋代,飲茶更為普及和講究。特別是斗茶成風,更是推動對飲茶器具的精益求精,名窯、名盞爭相出現(xiàn)。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五大名窯。

(1)汝窯。在河南寶豐。宋時寶豐屬汝州,所以稱汝窯,以生產青瓷為主,以釉色純而聞名天下。

(2)官窯。官辦的瓷窯,專門為皇宮貴族燒制瓷器。北宋時設在開封,南宋時設在杭州。到明代又增加了景窯(景德鎮(zhèn))。官窯主要生產青瓷,對青釉的色之美特別重視,工藝帶有雍容典雅的宮廷風格。

(3)鈞窯。在河南禹縣。宋時禹縣屬鈞州,故稱鈞窯。是北方青瓷一派發(fā)明了制瓷史上“窯變色釉技術”,釉色青里透紅,燦若云霞。如天青釉帶托茶盞、玫瑰斑茶碗都是絕世珍品。

(4)哥窯。在浙江龍泉。龍泉窯有章氏兩兄弟,都是以生產青瓷為主,在當時評選全國五大名窯時,哥哥的瓷窯被選中,故稱哥窯。哥窯以紋片著名,里外披釉,均勻光潔,晶瑩滋潤。

(5)定窯。在河北曲陽。宋時曲陽屬定州,故稱定窯,定窯以生廣白瓷為主,瓷質堅密細膩,質薄有光,以豐富多彩的裝飾花紋聞名,如黃釉木紋瓷茶杯。

3、點茶寶碗一一黑釉盞

唐代的“煮茶法”到了宋代已演變成“點茶法”,大興斗茶之風,茶色崇尚白色,從而推動了黑釉的發(fā)展,使黑釉異軍突起,大有取代青白釉之勢。宋代的貢茶中心在建陽,建窯自然就成了黑釉的佼佼者。

特別是黑釉兔毫盞,成了千金難求的斗茶寶碗,兔毫盞釉面紺黑如漆,盞底有放射狀條紋,紋理暢達,細如兔毫。

茶湯入盞后銀光閃亮,盞紋與茶紋交相輝映,水痕蕩漾,經高手“點茶”,會浮現(xiàn)花鳥魚蟲“水丹青”,達到點茶的極高境界。宋代有一個和尚叫福全,是點茶高,他點的茶(分茶),盞里可幻化出山永畫。

他作詩曰:“生成盞里水丹青,巧畫功夫學不成。欲笑當時陸鴻漸,煎茶贏得好名聲?!?唐宋時期青瓷,白瓷,黑釉茶具是三大主體。其他金、銀、銅、錫、玉、石、竹、木等茶具雖有出現(xiàn),但并不流行,故不在此敘述。

4.茶壺的前身一一湯瓶

在宋代的“點茶”實踐中,對湯瓶進行了改進,成了小而輕的注水專用工具。湯瓶是唐初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代替笨重的煮茶“鼎”和“鍑”的茶具。到了宋代中期,點殺盛行,不用煮茶,只需煮水,所以湯瓶就成了注水的專用工具。

因此,要容量小、重量輕。有蓋,平底,瓶嘴細而長,高出瓶口。出口圓而細,以便點茶時注水合理控制。湯瓶為后來茶壺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

致此,茶伴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從食用變?yōu)榱孙嬘?,而人們的飲茶方式也從煮茶發(fā)展到了點茶,對茶具和茶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尤其是點茶法的出現(xiàn)更加表現(xiàn)了當時人不同于前人對物質、文化享受和精神追求。甚至點茶法對周邊國家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對日本的茶道影響頗深。

三、明代茶器具

明代是我國茶葉“創(chuàng)新采制”“開創(chuàng)千古飲茶之風”的改革年代。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令廢團茶為散余,推動了散茶發(fā)展,名茶輩出,飲茶由點茶改為泡茶。泡茶程序簡化,飲茶工具減少。

1.由繁到簡,茶具減少

唐代較老的茶餅,只好用“煮茶法”。宋代龍團鳳餅很細,棄煮而用“點茶法”。

不論“煮茶法”,還是“點茶法”,都是程序復雜,茶具繁多。

明代散茶沖泡,就比較簡單了,撮一點茶放在杯(壺)中,沸水一沖就可以喝了,所以宋代泡茶也叫“撮茶法”。

這時飲茶只需燒水的壺、泡茶的杯(壺)就可以了。

由于是散茶,儲茶器具就顯得比較重要,所以這時的飲茶器具主要是三大件:燒水壺、泡茶杯(壺)、儲茶罐。

2.壺的興起

壺是在湯瓶的基礎上演變來的。壺,它比碗,盞更容易保溫保香,干凈衛(wèi)生,可以獨飲,也可以幾個人分飲。

所以很適合散茶沖泡。壺由大逐漸變小,《茶箋》中載:“壺以小為貴,每一客一壺,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p>

明代的茶壺主要是景德鎮(zhèn)的白瓷壺和后來的青花瓷壺及宜興的紫砂壺。

宜興紫砂壺的發(fā)展,除了它自身的特點外,還得益于明代散茶的出觀、泡茶方法的興起。

3.茶碗由黑變白

由子明代散茶絕大部分都是緑茶,茶泡在碗(盞)中,碧湯綠葉,在白色的映照下更是賞心悅目。黑色卻沒有這種效果。

因此,宋代獨領風騷的黑色茶盞,隨著"點茶”的消失,而逐漸退出茶具市場,兔毫盞也成了一種歷史文物。

由于泡茶的需要,白瓷越來越精,藝術價值越來越高,造型美觀,料精式雅,古稱“甜白”。

景德鎮(zhèn)的瓷窯成了全國白瓷中心,在明代一度封其為官窯。

景窯所生產的白瓷茶具有“薄如紙、白如玉、聲如磬、明如鏡”的美譽,做工出神入化,成為藝術精品,把茶具推向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明代茶具除了棄黑從白以外,宜興的紫砂茶具也迅速興起。

它使眾多的飲茶者愛上了顏色古樸、紅潤、造型精美,泡茶“既不奪其茶香,又無熟湯之氣”的紫砂壺。

4.茶罐地位的上升由于明代是散茶,絕大多數(shù)是易變質的綠茶。因此,茶葉的儲藏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適應這種需要,各窯都制出了盛茶的“罌”,造型各異,雅致大方。如景德鎮(zhèn)的青花瓷茶罌和宜興的紫砂茶罌。

綜合明代茶具主要是白瓷壺、紫砂壺,碗(杯),罐三大茶具。

四,清代茶器具

清代茶器具基本沿用前朝的茶具,沒有根本的變化。

因為飲茶仍是明代的泡茶法,所以茶具的變,只是在原來的框架上更加細化、精確。但是,也出現(xiàn)了幾個亮點。

1.茶具制作工藝有了長足發(fā)展

清代的制壺藝術,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陶瓷茶具的制作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色彩紛呈、爭奇斗艷。

景德鎮(zhèn)瓷茶具在釉色上取眾之長,盡人工之巧,花樣繁多,不斷翻新。除了生產五彩瓷外,還創(chuàng)新生產了琺瑯、粉彩兩種新釉。

至此,中國的瓷器茶具由青瓷白瓷、黑瓷到彩瓷,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

2.新茶具爭妍斗艷

清代的茶具另一個亮點是新材料、新茶具的不斷出現(xiàn),呈現(xiàn)了一個百花齊放的局面。

如福建的脫胎漆茶具、錫制茶具,玉、水晶、瑪瑙茶具。四川的竹制茶具、海南的植物(如椰子)茶具等,相繼出現(xiàn),造型獨特,各具一派。

3.三才碗的興起

蓋碗雖然產生于唐代,但到清代康熙年間才驟然興盛,成了茶具的主體。

從宮廷到貴族,再到民間都興起了這種三件套的“三才碗”。

它寓意著儒家的天地人和的哲理,用它喝茶,有蓋利于保潔保溫,且內壁漸斂利于茶葉沉積,且能凝氤氳,茶香久不能散。

碗敞口利于注水,內壁漸斂利于茶沉積,托可防止茶水溢出,又避免端之燙手。

用它品茶,一手托碗,一手持蓋,先以蓋慢慢撥動漂浮在水面上的茶葉,使茶湯上下翻動,茶味濃淡均勻,再細品茶香。

展示出端莊沉穩(wěn)、從容不迫的風度。蓋碗不但可一人品飲,也可以代替茶壺,配以小型茶甌幾人品飲。

蓋碗多種多樣,但較為莊重的是黃釉盤龍蓋碗,多為宮廷使用。青花瓷蓋碗,多為文人雅士使用。

四、當代茶器具

茶具進入近代,五彩繽紛,多種多樣。這是因為我國茶葉發(fā)展到今天,有六大茶類上千個品種,不同的茶,要求有不同的沖泡方法、不同的適用茶具。我國地域廣大,56個民族,每個民族對茶的要求,對茶具的喜愛,都有所不同,因此茶具要有多樣性。歸納起來有古陶茶具,細瓷茶具、紫砂茶具、金屬茶具、玻璃茶具、漆器茶具、石玉茶具、竹木茶具八大類。但現(xiàn)在應用最多的還是紫砂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三大種類。

1.千姿百態(tài)的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主要產自江蘇宜興。傳說是古代有一個異僧在宜興蜀山發(fā)現(xiàn)朱、紫、米黃顏色的陶土,這種陶土可以燒出多種顏色的器皿。燒出的器皿表面會發(fā)出若有若無的紫光并呈現(xiàn)出漂亮的立體的粒子感。所以人們稱它為“紫砂”。

紫砂茶具的出現(xiàn)推動了飲茶的藝術化,而茶藝又促進了各種紫砂茶具的出現(xiàn)。

紫砂茶具有與生俱來的特質。它氣孔多而細,氣密度高,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吐納特點。當遇熱時氣孔張開,將壺中貯有的茶香吐出。當壺冷時將茶香納入。同時紫砂壺不怕驟冷驟熱。泡茶不變味。隔夜茶不餿。

紫砂壺形、色多樣,美觀大方。表面裝飾高雅。紫砂壺千姿百態(tài),就形體而論主要分三類:一是幾何形,二是自然形,三是筋紋形。紫砂的各種顏色是在1000C~1250C的窯火里,制作者匠心獨運而燒出來的。不管是紫、褐、紅、黑、黃、青等幾十種顏色都是溫潤自然,永不褪色。紫砂茶具表面裝飾高雅,常與文人墨客的文學、書法、繪畫、篆刻等藝術融為一體。

2.溫潤細膩的瓷器茶具

瓷器是中國最著名的發(fā)明之一,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珍貴文化遺產,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總覽我國的瓷器茶具共分青瓷、白瓷、黑瓷、彩瓷。

(I)溫潤如玉的青瓷茶具

青瓷起源于商,到唐代已經成為我瓷釉的主流,它是以玻璃質的透明淡綠色的青釉制成,瓷色純凈,青翠欲滴,既明澈如冰,有溫潤如玉。制出的茶具質感輕薄,圓滑柔和,陸羽非黨推崇,他說"越瓷上”"越瓷如玉”“越瓷青,青則益茶”。唐代最著名的瓷窯就是浙江余姚的越窯,如越窯燒制的青瓷蓮花盞,是一代名盞。到宋代,五大瓷窯中的哥窯青瓷盞,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質地細膩,造型端莊釉色青瑩、紋樣雅麗而馳名中外。明代主要是炒青綠茶,用青瓷茶盞泡茶,青中透綠,更能襯托出茶湯碧綠之美。所以青瓷茶具在明代達到極盛。

(2)細膩透明的白瓷茶具

白瓷起源于南北朝,那時的釉色并不純白,白中泛灰。到了唐代河北邢窯才燒制出優(yōu)質白瓷。邢窯出的白瓷茶具質地細膩透明,壁堅而薄,色澤純潔,器型穩(wěn)重,線條流暢。唐代是煮茶,湯色較重,用白瓷碗喝茶更能襯托出鮮艷的茶湯,所以唐代白瓷茶具非常盛行。到元代以后,景德鎮(zhèn)的白瓷茶具更是完美精致、純潔典雅,外部繪有名人書畫加以點綴,藝術性更濃,價值更高。

白瓷的出現(xiàn)打破了青瓷茶具一統(tǒng)天下的壟斷地位,也為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茶具的發(fā)展打下了深厚的工藝基礎。

(3)紺黑如漆的黑瓷茶盞

黑瓷起源于晚唐,鼎盛于宋。黑瓷茶具的興起得益于宋代的“點茶”,崇尚茶白,風行斗茶。宋代的飲茶方法是“點茶法”,要在盞中打擊出白沫,調制出“水丹青”。特別是宋徽宗皇帝趙佶寫了 《大觀茶論》,把斗茶之風推向了高湖,而黑茶盞有助于對茶白的襯托,益于“水丹青”的出現(xiàn)。所以建窯成了全國的名窯生產地,燒制了不少適合宋代斗茶的黑釉盞。如兔毫盞就是最好的斗茶寶碗。它釉面紺黑如漆,盞底有放射狀條紋,紋理通暢,細如兔毫。茶湯入盞,放射出五彩繽紛的點點光輝,非常適合斗茶。

(4)五彩繽紛的彩瓷茶具

彩瓷茶具起源于唐,興盛于明清。它是在白瓷茶具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是我國瓷器發(fā)展到高峰的標志。它吸收了青瓷、白瓷所有的優(yōu)點,并增加了彩釉的燒制,從而使我國的書畫藝術與制瓷工藝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在彩瓷茶具中最負盛名的還是景德鎮(zhèn)瓷窯燒制的青花、玲瓏、粉彩、色釉四大類茶具。

景德鎮(zhèn)瓷器始于漢,興于唐宋。青瓷、白瓷揚名天下。元明時期,景德鎮(zhèn)成了全國燒瓷中心。在明代一度被命名為官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最為鼎盛,成了中外聞名的“瓷都”。

景德鎮(zhèn)的茶具在唐代有茶盞、執(zhí)壺;在宋代有斗笠碗、茶盞、執(zhí)壺;在元代有執(zhí)壺、茶碗、茶盅、茶盞;在明代有僧帽壺、壓手杯、扁壺等。清代除了前代的茶具外,又出現(xiàn)了提梁壺、把壺、扁方壺、茶杯等。景德鎮(zhèn)瓷茶具最大量的還是青花瓷茶具。最使人津津樂道的還是“薄如紙、白如玉、聲如磬、明如鏡”的青花瓷茶具。

3.晶瑩剔透的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古代叫琉璃茶具,最早所說的就是陜西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琉璃茶碗。這說明中國的玻璃生產最早始于唐代,雖然造型簡單原始,透明度較低。但它是我國現(xiàn)代玻璃茶具的原型。古代的琉璃茶具,由于當時的科技水平低、生產落后、成本高、價值貴,所以大都是作為皇家供佛之用。宋代,獨特的高鉛琉璃面世,元代民間出現(xiàn)了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琉璃作坊,清代北京出現(xiàn)了琉璃廠,所做的琉璃制品價格昂貴,難以推廣到民間。

現(xiàn)代由于科學的發(fā)展,玻璃制作工藝的不斷提高,古之珍貴的琉璃成了物美價廉的玻璃,玻璃茶具也遍及尋常百姓家了。

玻璃茶具,是用含石英的砂石、石灰石、純堿等混合物、在高溫下熔化,成形,再經冷卻后制成的。它外觀秀美、晶瑩剔透、光彩奪目,非常適合泡茶,特別是綠茶。

現(xiàn)代玻璃制作工藝簡單且容易操作,所以玻璃茶具造型多變、裝飾多樣。顏色從無色到各種有色玻璃。種類有水晶玻璃、金屬玻璃、磨砂玻璃、乳濁玻璃等。

玻璃茶具更是無所不有,茶杯、茶盞、茶托、茶壺、茶海、茶匙、茶漏、茶盤等,幾乎所有的茶具都可以用玻璃做成。所以玻璃茶具成了當今最普遍、最大量、最受人歡迎的飲茶器具。

(來源:茶館網)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手握金山,中國7萬茶企為何不敵一家立頓?


手握金山,巨頭缺失


作為茶的故鄉(xiāng),中國在茶葉生產上擁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地位。


多年來,我國形成了長江中下游名優(yōu)綠茶、東南沿海優(yōu)質烏龍茶、長江上中游特色綠茶、西南紅茶和特種茶等4大優(yōu)勢區(qū)域,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綠、紅、青、黑、白、黃6大茶類的國家。



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產茶國和茶葉消費市場。相關數(shù)據顯示,全世界每年茶葉產量約600萬噸,超過四成產自中國。2016年,我國茶園面積287萬公頃、產量240多萬噸,種植規(guī)模世界第一,消費量超過200萬噸。


然而,中國茶市場卻面臨著“有品類但品牌弱、集中度低、尚缺巨頭”的困境。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安溪鐵觀音、云南普洱、安化黑茶、安吉白茶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區(qū)域名茶涌現(xiàn),但卻鮮有知名的茶企品牌。


盡管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而目前在市場上大行其道的卻是英式紅茶或者日本抹茶。2016年,中國近7萬茶企業(yè)出口總額為14.8億美元,而這個數(shù)據不及立頓全球銷售總額(30多億美元)的一半。


正因如此,才有了“中國七萬茶企不如一個立頓”的說法。



下面這一組來自農業(yè)部的數(shù)據,更為直觀地展現(xiàn)了我國茶產業(yè)發(fā)展的窘境:


生產環(huán)節(jié),我國茶葉平均畝產55.8公斤,僅為印度的40%;


加工環(huán)節(jié),我國有茶葉加工企業(yè)約6.6萬家,平均年加工量34噸,精深加工的茶葉比例僅占6%,50%以上的出口茶產品都是原料型初級產品,出口價格偏低;


銷售和品牌建設,90%以上的茶企年銷售額不足500萬元,全國百強茶企銷售額僅占全國茶葉銷售總額的12%。


即使是創(chuàng)始于1993年的中國茶葉企業(yè)老大天福茗茶,經過了25年的發(fā)展,2017年的銷售額仍不到16億元 ,不足整個市場的1%。




與此同時,我國茶產業(yè)的供給端雖然集約化程度不高,但需求端卻出現(xiàn)了積極變化


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健康消費理念普及,年輕消費群體日漸崛起,中國的茶葉消費市場發(fā)展迅猛。


目前,中國人均茶消耗量達到每年1千克以上,是十年前的三倍多,平均年增長率為10.89%;中國茶葉消費群體將近5億人,占總人口的36%,相比人口總數(shù)遠未飽和。預計到2020年,中國茶產業(yè)將突破萬億規(guī)模。


面對巨大市場機遇,“中國七萬家茶企不敵一家立頓”的巨大差距背后,中國茶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更需要學習立頓的成功之道,讓中國傳統(tǒng)的茶行業(yè)煥發(fā)新生,培育出本土真正的品牌“巨頭”。

學習立頓,風行全球


中國七萬家茶企為何不敵一家立頓?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立頓的成功之道。



最初,在英國,茶是一種昂貴的飲料,只有富人才能享用。1880 年,不惑之年的格拉斯哥企業(yè)家湯姆斯?立頓爵士(Sir Thomas Lipton)洞悉良機,決定生產一種供普羅大眾享用的平價優(yōu)質茶。


他收購錫蘭(即今天的斯里蘭卡)的茶樹種植園,并進行茶葉的包裝和運輸,以領先的成本優(yōu)勢將優(yōu)質茶葉直接從茶園銷往到大眾的茶壺里。


1893 年,他建立茶葉包裝公司Thomas J Lipton Co.。憑借一個多世紀的種茶和配茶經驗傳承,立頓將湯姆斯爵士對茶葉的創(chuàng)新和品質的追求代代相傳,這為立頓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立頓茶葉類產品如今行銷于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qū),早于1992年即進入中國。無論是知名度還是銷量,立頓均是全球第一大茶葉品牌,比第二大品牌的銷售額高出至少一倍。


如今的立頓,更是全球消費者選用最多的第三大非酒精飲料,僅次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19世紀末立頓茶葉的促銷廣告


立頓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始終以創(chuàng)新產品開拓全球市場,長期聚焦于經營紅茶包,并圍繞紅茶包建立了行銷全世界的營銷模式。


世界上第一家銷售包裝茶的生產商,也是茶葉拼配技術的領導者


立頓依靠茶葉拼配技術和包裝創(chuàng)新,給茶業(yè)領域帶來了真正的革命。它顛覆了傳統(tǒng)的飲茶傳統(tǒng),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tǒng)茶飲消費沖泡時間長、沖泡程序復雜、茶渣不易處理等弊端,將茶葉作為標準化商品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同時保持了茶葉的優(yōu)良品質。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茶業(yè)原茶產品的全國乃至全球品牌化發(fā)展。


在此之前,茶葉都是秤重量出賣,是立頓第一個把它分1/4磅、1/2磅、1磅等不同重量包裝售賣。正是采用拼配技術和袋泡茶這樣的創(chuàng)新產品,超越了原產地和品種的局限,實現(xiàn)了產品的標準化和工業(yè)化大生產,讓立頓真正走向了世界。



大眾化的價格培育和擴展了大眾化的茶葉消費


以中國銷售的立頓黃牌精選紅茶為例,每袋0.4元,每克只需0.2元,價格大眾化,一般的消費者都能接受。卓越拼配技術支持下的茶包工業(yè)化大生產,降低了產品的成本,支持這一大眾化的價格。


不同于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產品和大眾化價格,進一步激發(fā)了追求時尚、健康的年輕人的消費,這一群體可能以前根本就不怎么喝茶,是立頓把他們開發(fā)出來了。立頓進入了年輕人飲茶的藍海,促進了立頓紅茶的銷售。


以現(xiàn)代渠道為主的分銷體系便利了消費者的選購


要建立世界性的品牌,渠道網絡尤為重要。


在中國,銷售渠道問題是一般茶企遇到的首要現(xiàn)實問題。由于茶葉本身的特點、茶葉消費的習慣和現(xiàn)代渠道進入的門檻,當前中國茶葉消費的主渠道仍然是茶葉市場和茶葉專賣店,這已成了阻礙中國茶品牌需要大規(guī)模零售渠道匹配的一大問題。


但立頓茶包的產品創(chuàng)新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難題。


就像普通的快速消費品一樣,立頓可以在任何渠道銷售,而對產品品質沒有影響。早在1972年,立頓借助聯(lián)合利華這個全球性跨國消費品公司的營銷網絡和資金實力,開始了更加強勢的世界級品牌打造之路。



持久而獨具特色的推廣


當年在錫蘭建立了茶園基地,立頓就自稱為“從茶園直接進入茶壺的好茶”。


當時為了促銷,立頓聘請200余人穿上中國服裝做活動廣告人,印制20多國廣告海報。1898年,抓住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慶典時機,支持英國皇室布施食物給窮人,立頓捐贈布施所需的茶葉及砂糖款項,湯姆斯?立頓從而被授予爵位,獲得“世界紅茶之王”的稱號。


立頓產品包裝上紅底白字的品牌標志以及整個產品的黃亮底色,讓立頓品牌倍顯國際品味和時尚感,同時在超市貨架上亦非常醒目,為立頓品牌的推廣添色不少。


立頓一方面在目標消費群中建立自己“世界茶品專家”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不斷地推陳出新,將健康的茶飲和生活態(tài)度帶給消費者。在把包裝茶帶入一個新的市場的時候,立頓也給消費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快捷、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


立頓的啟示,中國的樣本



立頓的成功至少可以給予中國茶企以下啟示:


方便、快捷是未來世界茶葉消費的大勢所趨


立頓正是認識到這一點,開創(chuàng)了以拼配技術支撐的茶包新品類,方便和推動了世界茶葉的消費。在全球生活與工作節(jié)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這一點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快餐勝過慢餐、快飲勝過慢飲,這是有打造世界級茶葉品牌理想的中國茶企一定要重視的基本規(guī)律。


盡管熱飲慢啜是中國喝茶的基本方式,以此為假設和基礎也許能夠打造出全國或世界性的高端品牌,但從長遠看,能夠占據最大市場份額的一定是適應快節(jié)奏生活的小包裝茶葉品牌。這里的關鍵可能是適應快的程度,以及這種小包裝茶葉到底是一種什么具體的形態(tài),它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特點。


而可以對標的中國茶葉“現(xiàn)象級品牌”——杜國楹團隊所打造的小罐茶也正是迎合了這一大趨勢。


小罐茶完美實現(xiàn)了消費者對喝茶“便捷”的核心訴求::一罐一泡,充氮工藝,干凈新鮮;立體空間的存儲,不管是普洱還是鐵觀音,長形還是球形,任何一片神奇的東方樹葉都得以保持完整、舒展的原葉姿態(tài);食品級鋁材,安全環(huán)保,像可樂、啤酒易拉罐一樣最方便回收利用。



標準化是中國茶企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性品牌的重要前提


立頓開創(chuàng)了紅茶包這種產品形態(tài),同時不斷提升其茶葉拼配技術,根本弱化了茶葉的原產地和品種概念。


以此為基礎,把茶葉從手工作坊提升到標準化和工業(yè)化大生產的水平,讓茶葉從農產品進化到高度統(tǒng)一的標準化商品,這是立頓在品牌商業(yè)理念創(chuàng)新指導下的的產品創(chuàng)新,也是中國茶葉打造全國和世界性主流品牌的基本前提。


而杜國楹團隊所打造的小罐茶也正是通過專業(yè)的力量把復雜的茶葉簡單化、標準化,最終給顧客消費體驗的簡單。通過統(tǒng)一包裝、統(tǒng)一克重、統(tǒng)一等級、統(tǒng)一制作標準、統(tǒng)一價格,簡化了消費者對茶葉的認知和選擇,凸顯了茶葉的快消品屬性,定義了真正的好茶標準。



產業(yè)鏈可控、品質穩(wěn)定是成就世界品牌的最大保障


立頓紅茶的茶包中是采購自斯里蘭卡、肯尼亞、中國等不同的國家的拼配茶,立頓在英國的拼配中心,會用不同產地的茶葉拼配出每年基本固定的口感,以確保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在各個季節(jié)買到的都是統(tǒng)一口感與品質的立頓茶。


至于綠茶,則是亞洲國家如中國比較偏好的茶類,立頓也會根據消費者習慣的口味,采用中國黃山、四川等地供應商提供的綠茶拼配而成每年相對一致的口味。


立頓在中國有三個茶原料供應基地,綠茶在安徽黃山、四川雅安,紅茶在云南。立頓與這些供應商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并要求供應商的種植、加工流程完全符合國際NGO組織“雨林聯(lián)盟”的標準。


“雨林聯(lián)盟”針對種植加工工藝,有茶葉的可追溯系統(tǒng)、農藥使用的時間記錄等等一整套標準體系。而立頓更會參與到供應商的技術合作、指導、監(jiān)督和檢查等全產業(yè)流程中。


看似“橫空出世”的小罐茶,是杜國楹帶著團隊從2012年起、用了三年多時間走遍中國茶葉所有核心產區(qū)之后的“結晶”。


小罐茶請來了武夷巖茶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王順明、普洱茶終身成就大師鄒炳良、西湖龍井的戚國偉、安溪烏龍茶的高碰來、黃山毛峰的謝四十、福州茉莉花茶的林乃榮、福鼎白茶的林振傳以及滇紅茶的張成仁等八位制茶大師“下山”來嚴把原料、工藝、品質關。



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是決勝未來茶葉市場的關鍵力量


中國茶企重視開發(fā)鐘情于傳統(tǒng)茶飲的老茶客的同時,更需關注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他們可能是激發(fā)中國茶葉消費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的關鍵力量。


立頓在中國的成功其實主要的是吸引到了中國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特別是年輕的辦公室女性朋友。


而杜國楹團隊面對“體驗苛刻”、“情感訴求強烈”的年輕消費者,非常重視小罐茶的“賣相”。小罐茶聘請曾擔任過TOTO、電通公司設計總監(jiān)的日本新銳設計師神原秀夫做鋁合金小罐的設計,聘請?zhí)O果手機體驗店設計師做線下小罐茶體驗店的設計。


他們甚至認為,設計就是品位,設計就是等級,設計就是生產力。?



賣茶葉其實是在賣品牌,品牌背后是定位


就像立頓打造全球品牌立足于在英國占據主導地位的紅茶一樣。一個沒有準確定位、沒有本國消費基礎和產品文化的品牌很難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而小罐茶首先是在包裝、克重、等級、制作、價格上做減法,做減法是為了統(tǒng)一顧客的認知、簡化顧客的購買;其次是在茶葉類別上做加法,做加法是為了獲得足夠的勢能。


“六大茶類、八大名茶、八位大師”比“單一茶類、單一名茶、單一大師”的勢能大得多,當然,做加法也是為了最大化地利用定位創(chuàng)造消費、提高“投入-產出”比、增加銷售渠道的掌控力。先做減法后做加法,這正是品牌定位戰(zhàn)略在實踐中的絕佳做法。


作為現(xiàn)代派中國茶的開創(chuàng)者,小罐茶的創(chuàng)新性獲得了業(yè)界與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小罐茶以消費品思維顛覆傳統(tǒng)茶企的農產品思維,用標準化打破傳統(tǒng)茶企的發(fā)展瓶頸,破解了消費者買茶、喝茶、送禮等幾大茶葉消費場景的困局,并用創(chuàng)新的設計重塑了用戶的消費體驗。


品牌成立短短不到兩年,小罐茶便躍升到中國茶品牌前三強,2017年的零售額更是突破十個億。


我們相信,小罐茶對全面復興中國茶具有重要的商業(yè)價值與產業(yè)意義。


本文授權轉載自:加華資本(SCHC26)

找到約473條結果 (用時 0.007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8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