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云南名茶普洱茶屬于

找到約594條結果 (用時 0.017 秒)

云南大白毫屬于什么茶

  云南大白毫屬于云南白茶,云南大白毫產(chǎn)于云南勐??h,因產(chǎn)地終年云霧繚繞,酷似云海,茶葉身披白毫而得名,是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創(chuàng)制的名茶。

  云南大白毫屬于什么茶

  云南大白毫屬于云南白茶,大白毫在采摘時都是新鮮的茶芽,而且采集的樹種有限,加工工藝也十分獨特,加工好的白毫銀針身披白毫如銀似雪,酷似銀白色的針,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大白毫銀針表面絨毛較多,沖泡時茶湯時會漂浮著細小的絨毛,而且這些絨毛中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具有良好的養(yǎng)生功效。

  云南大白毫和月光白區(qū)別

  1.兩種不同的茶樹品種,月光白并不認同為白茶,從口感香氣來看,更偏向于生普洱茶。而福鼎白茶用的青葉主要來源于:大白茶、大白毫、水仙、小白茶。不管月光白如何品飲,你是喝不出陽光的味道的,但是日曬的福鼎白茶是可以的,你能感受到日曬茶的效果。當然,這個有一定的特殊性,全日曬的茶效果會比較明顯,如果是焙過的、萎凋室的茶,那就不會有。

  2.轉化效果不同。福鼎白茶新茶上手只能喝到花香、清甜感,有些茶可能還會帶點樹葉子味,新茶的上手效果并不算都好;而月光白的新茶卻不同,有著近乎于陳年老白茶的滋味和類似于烏龍茶的花果香,新茶的效果遠好于福鼎白茶。久放以后,福鼎白茶的轉化效果會越來越好,尤其是5-7年左右的白牡丹,傳動呈現(xiàn)出不同于其他茶的清甜感和幽香,令人愛不釋手,反而是久放以后的月光白,香氣、口感會越來越差,茶本身的缺點開始暴露。所以,如果你想囤茶,月光白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福鼎白茶才是正道。

  3.至于這里你提到云南古樹白茶,不太清楚你具體指向的是哪類茶,只能以古樹概念來對拼白茶概念。說句不太中聽的話,真的古樹茶也少有人愿意拿來做白茶,便宜做個生普洱都可以賣到天價,為啥傻傻的做成白茶去PK福鼎白茶價格?這個茶農(nóng)不是腦子進水了,就是讓驢踢了。這就好比真正的武夷山正巖水仙拿來曬白茶,曬出來的價格還不如拿來做巖茶賣,這是何苦呢?很大程度上這個都是在騙你,盲點就是很多人不太清楚茶青價格、成本茶價格、市場各類茶的價格,所以被做局坑死。

  月光白得名主要來源于采制方法和干茶色澤。一是制成的干茶,葉面呈黑色,葉背呈白色(白毫顯露),黑白相間,芽頭顯毫、白亮,像彎彎的月牙。一芽一葉整體看起來就象黑夜中的月亮,故名“月光白”;

  二是此茶采制都在夜里,均不能見陽光,而且在月光下慢晾干,故名“月光白”。又因月光白的采摘、加工不見陽光,滋味柔和,甜香,回甘,貫穿著中國道家思想中的“陰柔“的觀念,故又稱太乙茶。又因采茶均為年輕姑娘,又名“月光美人”。

  其不炒不揉,從加工工藝來看確實像白茶。但從其品質(zhì)特征來看,則近紅茶。月光白比白茶萎凋重,比紅茶發(fā)酵輕,介于兩者之間,而偏向于紅茶。


云南茶史:從“人類走出非洲”談起

為什么要談人類走出非洲,經(jīng)過西亞、南亞,再從東南亞進入東亞?因為這樣可以搞清楚云南古代的四大族群——百越、百濮、氐羌、三苗是怎么回事。正是這四大族群,加上漢人,在云南數(shù)千年的遷徙融合,不但利用馴化茶樹,還不斷提升茶葉的種植、加工水平,并從事茶葉的運輸與貿(mào)易,發(fā)展茶文化,從而構成了云南三千年茶史。

從大歷史角度解讀云南茶史

本文嘗試從人類文明發(fā)展史的角度,將云南置身于中華、印度、東南亞三大文明版塊交匯之地,用大歷史的方法,來梳理云南茶葉發(fā)展的深層次邏輯。也就是云南茶葉的發(fā)展,不是孤立的歷史事件,而是三大文明版塊交融影響之結果,是民族遷徙與融合的產(chǎn)物,是社會經(jīng)濟文化,乃至政治軍事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產(chǎn)物。其深刻地打上了不同時代的烙印。

也就是我們談論云南茶事,不能脫離時代發(fā)展背景,要跳出專業(yè)主義的桎梏,將云南茶葉放在一個更恢宏的時空里加以審視與考量,不但要撫摸其關鍵性的細節(jié),也要從整體上把握其全貌,不但要做靜態(tài)分析,更要在歷史長河中做動態(tài)分析,推演其是如何產(chǎn)生,如何發(fā)展,如何壯大。

它的前因要從“人類走出非洲”說起,而它的興起很可能受到巴蜀先進農(nóng)耕文化的加持,即從簡單利用與馴化野生茶樹之原始農(nóng)業(yè)走出,進入了“濮人種茶”之全新境界,發(fā)出了云南茶葉文明的第一縷光。濮越人從靠近巴蜀大地的金沙江流域,南遷到怒江中游、瀾滄江中下游,建立了古哀牢國。到了東漢,哀牢歸漢,成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永昌郡。濮人種茶,橫跨了金沙江故土、哀牢國、永昌郡三個時期。到了唐宋之南詔、大理國時期,云南茶由濮人種茶時代,進入了銀生茶時代,種茶的主體民族,由濮人,變成了濮人跟烏蠻兩個民族為主。再就是明代興起的普茶,標志著云南茶進入了普洱茶時代。

在濮人種茶、銀生茶時代,云南茶葉深受巴蜀茶文化影響,濮人與烏蠻系民族是茶葉種植的主體。而到了普洱茶時代,云南茶葉深受江南茶文化的影響。元朝以后,隨著越來越多的民族越過瀾滄江、哀牢山、元江一線,也即進入了云南茶葉的主產(chǎn)區(qū),這些南下民族或多或少都跟茶葉有關,繼濮人、烏蠻種茶后,漢人、三苗系、百越系等許多民族也種茶,從而將云南茶產(chǎn)業(yè)推向全新的高度。

文章還指出,明代中前期,滇西茶區(qū)要比滇西南茶區(qū)發(fā)達。明代后期滇西南茶區(qū)開始爆發(fā),以“普茶”之名義登上歷史舞臺,但只是一種知名度高的“土茶”。普洱茶由“土茶”到“名茶”的關鍵一躍,是由清順治到雍正年間完成的,其中吳三桂與鄂爾泰居功至偉!

濮越人南遷與“濮人種茶”的興起

如果堅持人類走出非洲之觀點,那么東亞的現(xiàn)代人就是外來的。東亞現(xiàn)代人來源有三種主要觀點:一是北來說,二是南來說,三是西來說。近年的基因研究,以為南來說更靠譜,也就是從東南亞北上云南、四川,抵達黃河流域,或者從云南、越南東進珠江、長江流域。東南亞早期人類遷居東亞,有兩個入口處,一是云南,二是云南東南部、越南、兩廣。從前一個入口處北上的東南亞人,到了金沙江流域,分兩支,一支北上抵達黃河流域,成為漢藏語系諸族,另一支沿金沙江、長江東進,到了長江中游、漢水一帶成為荊蠻,也就是百濮族群與三苗集團。三苗族群,很可能是從百濮族群中分化出來的。從后一個入口處東進的,占據(jù)了中國南方,成為百越族群。

中國文明之搖籃,其實是三個中心,除長江、黃河流域的古文明之外,還要加上巴蜀文明這個源頭。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之所以燦爛,在于其是上古多元文化的交匯之地。印度文化西來、東南亞文化北上、南方的越人文化西進傳播到金沙江流域、黃河流域文化南下,與古蜀原生文化相融合,從而誕生了高度發(fā)達的古蜀文明。根據(jù)中國史書記載,黃帝、大禹與古蜀國、古巴國淵源頗深,由此可見,上古時期中原與巴蜀大地的交流就非常深入。

云南在四千年前以百濮為主,兩三千年前,古越人從兩廣遷居金沙江流域,與當?shù)氐耐林褡邋嘶焐查L,成為濮越人。同時他們深厚巴蜀文化的影響。在這個時期,中國北方建立了強大的商王朝、周王朝,形成了強大的壓力集團,給中國西南地區(qū)帶來強大的向心力與壓力。其壓力表現(xiàn)在,一方面商周,乃至其繼承者秦漢,要向西南擴張。另一方面,西北的氐羌在華夏——漢人的打擊下,紛紛沿橫斷山脈間,由北到南的河谷地帶不斷南遷,由青海、甘肅、陜西進入四川、西藏,再進入云南,直至緬甸、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地區(qū)。在中原勢力不斷南下,氐羌一波接一波地南遷,原本居住在金沙江流域,洱海、滇池一帶的濮越人,被迫放棄故土,遷居大理南部、保山、德宏、臨滄、普洱、版納,建立哀牢國。擁有較先進農(nóng)耕文化的濮越人,來到遍布野生茶樹的怒江中游、瀾滄江中下游,他們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利用與馴化野生茶樹,從而讓云南茶史由蒙昧進入了濮人種茶時期。

金沙江流域為古巴蜀文明的南部邊地,而巴蜀大地是人類茶樹種植文明的起源中心。很有可能,作為深受巴蜀文化影響的濮越人,其在離開金沙江流域故土之前,就掌握了較為先進的茶樹馴化技術,并培育出較先進的茶樹品種。

在濮越人南下之前,怒江中游、瀾滄江中下游的原住民是濮人的親戚——吉蔑人(孟高棉族群)。吉蔑人也利用馴化野生茶樹,只是水平很低,屬于原始農(nóng)業(yè),野生茶馴化的重大突破是由后來南遷過來的客族——濮越人完成的。其帶著先進的茶種與馴化技術南下,大幅度改良與提升了怒江中游、瀾滄江中下游的茶葉馴化栽培水平。

傣族主力南征,版納成為茶葉重要產(chǎn)區(qū)

雖然濮越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建立了哀牢國,后改為永昌郡。但是直到公元7世紀之前,濮越是個尷尬的存在,北有中原王朝的壓迫,南有強大的吉蔑人,濮越人主要稱雄于永昌郡中部,北部是氐羌與漢人說了算,南部吉蔑人說了算。雖然有不少濮越人遷居永昌郡南部——臨滄中南部、普洱中南部、西雙版納等地,但他們要依附當?shù)貜姶蟮募锶藖砩妗?/p>

公元七世紀起,濮越人中的傣族開始崛起,連帶跟隨其千年之久的小弟——布朗、佤、德昂之先民也受益。濮越人主力從永昌郡中部南下,征服永昌郡南部的吉蔑人。吉蔑人這個本地人(本人)要不戰(zhàn)敗南逃,要不融入濮越群體,這樣一來濮越人真正成為了版納、臨滄、普洱的主人。

因此,七世紀是濮人種茶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之前是瀾滄江中游為濮人種茶的核心區(qū)。之后茶葉種植文明隨傣族主力南征而擴張到瀾滄江下游,也就是版納一帶。

這樣一來,唐代的《蠻書》所說的,“茶出銀生城界諸山”就好解釋了。為什么不是西雙版納,而是景東及其周邊產(chǎn)銀生茶?因為在唐代,云南茶葉種植的核心地帶在瀾滄江中游,并開始向下游轉移。其南下步伐,跟傣族征服吉蔑人的節(jié)奏一致。從轉移,到形成主產(chǎn)區(qū),需要時間,唐代可能是版納茶的醞釀時期,到了宋元才真正成為主產(chǎn)區(qū)之一。唐人樊綽寫《蠻書》的時候,銀生茶的核心產(chǎn)區(qū)還在瀾滄江中游的景東一帶,版納茶處于發(fā)展的初期,不夠有名。

七世紀起,傣族從瀾滄江中游南下,征服了強大的吉蔑人,通過兩三百年的擴張,到了南詔滅亡,大理國興起的公元十世紀,傣族控制了保山、景東以下,乃至泰國北部、緬甸北部、老撾中北部、越南西北部之廣大地區(qū),形成了以德宏、緬甸撣邦高原為中心的西部,以泰國清萊、清邁為核心的南部,兩大傣泰老撣民族集團。版納、普洱南部屬于南部傣族集團(大集團),臨滄、德宏、保山屬于西部傣族集團(大集團),普洱北部、元江,屬于靠內(nèi)地的景東傣族集團(小集團)。由傣族統(tǒng)治的重心可以看到,已經(jīng)西移、南移。西移催生了強大的麓川王國(統(tǒng)治中心在德宏瑞麗),南移誕生素可泰王國(泰國中部)、景邁王國(即八百媳婦國,泰北、緬甸景棟)、勐泐王國(西雙版納)、勐老王國(老撾)。

隨著勐泐傣族王國的建立,瀾滄江下游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得到長足發(fā)展。其也將正在由瀾滄江中游向下游轉移的濮人種茶事業(yè),推向了新高度。通過宋元的醞釀,到了明代,云南茶產(chǎn)業(yè)由唐宋的銀生茶時間,終于進入了明清的普洱茶時間,瀾滄江下游也于明代取代了瀾滄江中游,成為云南茶的核心產(chǎn)區(qū)。

云南三大茶區(qū)及種茶民族來歷

在談及普洱茶崛起之前,我要說一下云南茶葉三大主產(chǎn)區(qū)——滇西南茶區(qū)、滇西茶區(qū)、滇南茶區(qū)。

滇西南茶區(qū)以瀾滄江中下游為主,主產(chǎn)區(qū)為版納、普洱、臨滄東部、大理南澗,滇西茶區(qū)以怒江中游為主,包括保山、德宏、臨滄西部、大理云龍等地,滇南茶區(qū)為元江中下游,包括紅河、文山、玉溪的新平與元江。滇西、滇西南茶區(qū)的主要范圍在闌滄江哀牢山以南,滇南茶區(qū)在元江以南。

在唐代以前,瀾滄江、哀牢山與元江是云南兩大族群——氐羌與濮越的分界線,北邊是氐羌人為主,并與漢人結盟的天下,南邊是以濮越人為主,并不斷南征吉蔑人的世界。唐代起,氐羌血統(tǒng)濃厚的烏蠻系民族,開始大量越過瀾滄江、哀牢山、元江南遷。

越過紅河的烏蠻,以哈尼族、彝族為主,故滇南茶區(qū)的種茶人以哈尼族、彝族、壯族、傣族為主。明代起三苗集團由貴州遷入滇南、滇西南,故滇南、滇西南茶區(qū)有不少苗族、瑤族種茶。此外還有拉祐族的支系——苦聰人,遷到滇南茶區(qū)的新平、金平、綠春一帶,也會種一些茶。

越過哀牢山、瀾滄江進入滇西南茶區(qū)的烏蠻,以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為主,跟古哀牢國遺民——布朗族、佤族、傣族一起種茶。

拉祜族是宋元開始從洱海地區(qū)遷居滇西南、滇南。拉祜族可謂最后南遷的氐羌系民族之一。其來得最晚,好地方都被先來的傣族、布朗族、彝族、哈尼族占了,拉祜族只好住在山高、貧瘠、偏遠的地方,而且還要接受先來的傣族土司統(tǒng)治。住壩區(qū)的傣族,將山地民族分三六九等,在山區(qū)最先來的傣族小弟——布朗族是老大,然后是后來的彝族、哈尼族,最后是遲到的南遷民族——拉祜族。由于處于被壓迫的最底層,清代以來,拉祜族族的反抗也是最劇烈的,為追求生存權,其一次次在滇西南茶區(qū)起義。在雙江、景谷、鎮(zhèn)沅、墨江等地,拉祜人起義被殘酷鎮(zhèn)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被趕出了雙江、景谷與鎮(zhèn)沅,最終在孟連宣撫司的地盤做大,生生在孟連傣族的統(tǒng)治范圍內(nèi),割下最大一塊,作為拉祜族的核心統(tǒng)治區(qū)——倮黑大山。這就是如今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越過瀾滄江進入滇西茶區(qū)的,以彝族、景頗族為主,其跟當?shù)卦∶竦掳鹤?、佤族、布朗族一起種茶。同為氐羌系的景頗族、傈僳族則早在漢晉南北朝就渡過瀾滄江南遷騰沖到密支那一帶的中緬邊境,到了明代以后景頗人南下德宏,與傣族一起成為德宏的兩大主要少數(shù)民族。景頗族及其小弟傈僳人也種茶。彝族在滇西的歷史要更復雜一些。早在漢代前后,就有一些氐羌人渡過瀾滄江,遷居滇西,他們構成永昌郡的烏蠻。南詔國蒙氏就是永昌烏蠻這一支別種,由永昌遷到巍山,建立南詔小國,再揮師北上滅了其他五詔,建立強大的南詔王國。因此,唐之前,滇西有一些彝族先民,但不多。彝族大量遷居滇西是元代以后的事。

明代“三宣六慰”與滇西茶區(qū)之興衰

將三大茶區(qū)及種茶民族的來歷介紹清楚了,就將進入本節(jié)的主題,即在明代中前期滇西茶區(qū)的份量,重于滇西南茶區(qū),明代后期版納的古六山茶區(qū)異軍突起,普茶變成云南人的“士庶所用”,這標志著滇西南茶區(qū)開始超越滇西茶區(qū)。而滇南茶區(qū)一直是打醬油的,不過比起非主產(chǎn)區(qū)的滇中、滇東北茶區(qū)還是要強得多。

為什么滇西茶區(qū)在明代中葉以前要比滇西南繁榮?這是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水平造成的,幾千年來,滇西一直比滇西南發(fā)達,因為滇西是先進的印度文化與中華文化的結合部,早在兩千多年前,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將兩大文化連接在一起,其連結的樞紐之地就是保山、騰沖、密支那一帶,構成哀牢、永昌文化的核心地帶。南詔國經(jīng)略滇西、緬北,被稱為“西開尋傳”,建立了麗水(金生)節(jié)度、永昌節(jié)度,進一步提升了當?shù)厣鐣?jīng)濟文化發(fā)展水平。在南詔文化與南印度巴利語文化的滋養(yǎng)下,隨著南詔的衰落,緬人與傣族,相繼在緬甸中部、北部、滇西崛起,漢藏語系的緬人建立了強大的蒲甘王朝。在元朝的打擊下,蒲甘王國沒落,德宏、緬甸撣邦高原的西部傣族勢力崛起,在元朝后期、明朝初期,建立了強大的麓川王國。明朝通過三佂麓川,肢解了麓川王國,將滇西、滇西南、緬中、緬北、泰北、老撾中北部納入中國統(tǒng)治范圍,在邊疆地區(qū)設立“三宣六慰”。明代對滇西、緬北的經(jīng)營,要遠大于對西雙版納等滇西南地區(qū)的經(jīng)營。在明代的強力統(tǒng)治與大力經(jīng)營下,滇西與緬北,甚至緬中連成一片,出現(xiàn)了永昌、騰沖、江頭城、八莫等繁華的商貿(mào)中心,云南人、廣東人紛紛跑到緬甸做生意。這其中就包括茶葉貿(mào)易。繁榮的邊地貿(mào)易,必然帶動滇西茶區(qū)的興起。

滇西茶區(qū)的衰落,跟緬甸東吁王朝在16世紀中葉的崛起有關。東吁王朝是16世紀到17世紀的東南亞霸主,滅國無數(shù)。在東吁王朝的攻擊下,中國在中緬邊疆苦心營造的土司體系——三宣六慰體系崩潰,木邦、孟養(yǎng)不再屬于中國,甚至有段時間西雙版納、孟連、德宏的一些地方都被緬甸占據(jù)。雖然后來,西雙版納與孟連回歸中國,但還要對緬甸上貢——“花馬禮”。也就是車里與孟連實際上由中國控制,但名義上兩國共管。

明人朱孟震在《西南夷風土記》中說,江頭城(今緬甸杰沙)外有大明街,閩、廣、江、蜀居貨游藝者數(shù)萬,而三宣六慰被攜者亦數(shù)萬,頃歲聞天兵(指明朝軍隊)將南伐,恐其人為內(nèi)應,舉囚于江邊,縱火焚死,棄尸蔽野塞江?!?/p>

這段記載反映的是,中國人在緬甸江頭城做生意的有幾萬人之多,東吁王朝與明朝打仗,給旅居緬甸的華商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東吁王國的崛起,滇西緬北繁榮的中緬貿(mào)易不再,滇西也由溝通的樞紐之地,變成保守、封閉、落后的邊地。滇西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也因此缺乏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時代將接力棒交給了滇西南茶區(qū)——明代后期,普茶成為一種比較有名的地方特產(chǎn)。

普洱茶由“土茶”到“名茶”的關鍵一躍

明代的版納茶雖然是云南之大宗——士庶所用皆普茶,但中原主流文化認為其太土,上不了臺面。

明萬歷年間謝肇淛的《滇略》中說:“滇苦無茗,非其地不產(chǎn)也,土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瀹之節(jié),猶無茗也。昆明之太華,其雷聲初動者,色香不下松蘿,但揉不勻細耳。點蒼感通寺之產(chǎn)過之,值亦不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瀹作草氣,差勝飲水耳?!?/p>

明代李元陽在《大理府志》載:“感通寺在點蒼山圣應峰麓,有三十六院,皆產(chǎn)茶樹,高一丈,性味不減陽羨,名曰感通茶?!?/p>

明代云南全省的茶葉種植加工總體落后,茶葉主產(chǎn)區(qū)滇西南,有普茶而無名茶。而非茶葉主產(chǎn)區(qū)的昆明、大理一帶相反還出名茶。大理感通茶、昆明太華茶,都是沒多少產(chǎn)量的寺院茶。也許僧侶種茶、制茶、飲茶文化,更容易與中原士大夫精神相通,于是被內(nèi)地士子記下來了,當成云南名茶——“性味不減陽羨”。而普茶也被他們記下來了,說是大眾不入流的茶,飲之,勉強比直接喝水強。整個明代,云南靠內(nèi)地,文化相對發(fā)達的保山、大理、昆明、楚雄,乃至昭通、曲靖,產(chǎn)茶不多,但有名茶,多以寺廟茶聞名。滇西南產(chǎn)茶多,其中古六山的普茶名氣最大,但不是名茶,而是土茶。

普洱茶由土茶變成名茶,是由清順治到雍正年間完成的。

明朝后期到清朝,滇西南成為江西人后裔——石屏人西進南下的主要地區(qū)。為什么石屏人注重滇西南的拓殖,因為普洱、車里有鹽礦與茶葉,孟連宣撫司及緬甸木邦有大銀礦,都是利潤豐厚的產(chǎn)業(yè),從而掀起來了江西人、石屏人、湖南人、四川人到滇西南淘金的熱潮。即所謂“窮走夷方急走廠”。

16世紀以來,滇西南茶區(qū)的強勢崛起,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外來人口紛紛涌入,帶來的淘金熱,走的是以礦(鹽、銀)養(yǎng)茶之路數(shù)。二是國家的大力扶持。前文說過,中緬邊境來自緬甸的壓力太大,明代的東吁王朝,清代的木梳王朝,與明朝、清朝都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慘烈戰(zhàn)爭,迫使中央帝國在中緬邊境退守忍讓,以和為主,保持現(xiàn)狀。在滇西方面,來自緬甸的壓力太大,故清代為穩(wěn)固邊疆計,要大力開發(fā)以前統(tǒng)治薄弱的滇西南。還有南明的殘余勢力在中緬邊境一帶活躍,甚至以開發(fā)銀礦為名義,糾集了數(shù)萬名礦工,跟木邦土司打聯(lián)手,形成了勢力強大的明朝遺民集團。這就是清政府經(jīng)略滇西南的時代背景。

推動普洱茶由土茶變成名茶,有兩件事起了關鍵作用。第一件是,經(jīng)吳三桂爭取,普洱茶納入在云南永勝開展的與藏區(qū)的茶馬貿(mào)易,這是普洱茶大規(guī)模進藏的開始。二是鄂爾泰在古六大茶山推行改土歸流,并頒布茶法與貢茶制度。這加速了古六山的漢化進程,并將普洱茶帶入了貢茶時代,從而“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

杜文秀起義、中緬棉花貿(mào)易與普洱茶產(chǎn)銷地區(qū)的擴大

最后談一下,杜文秀起義、中緬棉花貿(mào)易與瀾滄江中游茶區(qū)的崛起及銷區(qū)的擴大。

杜文秀起義,應該是云南多民族集體起義,回族以杜文秀為首,彝族以李文學為首,哈尼族以田政為首。杜文秀起義對滇西、滇西南茶區(qū)的主要影響有三:

一是起義沖擊了漢族、傣族兩個統(tǒng)治民族,造成瀾滄江、哀牢山以南的傣族土司紛紛南逃,而逃避戰(zhàn)亂南下的漢人,以及以政府軍面目出現(xiàn)的漢族官員與軍隊,深入夷方,取代傣族,成為滇西南、滇南的統(tǒng)治民族。也就是說,滇西、滇西南的土司地迅速漢化,新來的漢人將當?shù)匾呀?jīng)存在的,小規(guī)模的茶產(chǎn)業(yè)做大做強,這就是清朝同治年間以后,除古六山之后,云南越來越多的地方產(chǎn)普洱茶的原因。普洱茶種植由瀾滄江下游向中游擴張,由滇西南茶區(qū)向滇西、滇南茶區(qū)擴張。

二是南洋商道的開辟。杜文秀起義,造成古六山北上貿(mào)易通道受阻。因禍得福,普洱茶的南洋市場開發(fā)出來了。

三是回族茶商的崛起?;刈迳平?jīng)商。杜文秀是回民,手下許多回民參加起義軍,深入滇西、滇西南茶區(qū),其中一些人搞懂了普洱茶之后,肯定要做茶葉加工、運輸與貿(mào)易。杜文秀起義被鎮(zhèn)壓后,一些回民部下逃到緬甸、泰國、老撾,許多就做滇緬、滇泰貿(mào)易,這樣回族就構建了一張國際貿(mào)易網(wǎng),也將茶葉帶到四方。

云南回民,跟陜西、甘肅、寧夏、青海,也就是西北的回民淵源頗深。云南回民做茶葉生意,除了開拓南洋、西南三省,對西北市場的開拓有何貢獻,尚待研究。以如今的甘肅回族茶商,把持云南綠茶的西北市場來看,回族控制滇茶的西北通道,可能跟清末、民國陜甘與云南回族商人的互動有關。這些甘肅現(xiàn)代回族茶商,其先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做滇青為主,90年代轉向滇綠為主。其在滇西南、滇西收購綠茶,在楚雄祿豐廣通茶葉批發(fā)市場集中交易,然后上火車運到蘭州,再分銷到西北諸省。由現(xiàn)在推及晚清,滇茶西北市場的打開,回族是否立一大功?

滇西南第一次淘金熱,是鹽銀,帶動了瀾滄江下游古六山的興起。這是石屏幫的貢獻。第二次是中緬棉花貿(mào)易的淘金熱,云南的騰越幫、鶴慶幫、喜州幫、玉溪通海幫,乃至四川商幫參與,以棉花紡織業(yè)構建了西南三省之商業(yè)貿(mào)易版圖。

緬甸盛產(chǎn)棉花,而中國西南地區(qū)缺棉。四川盛產(chǎn)絲綢,云南產(chǎn)茶葉。這樣一來,緬甸與西南幾個省份圍繞棉花、絲綢、茶葉,以及其他的特產(chǎn),就構建了一張龐大的商貿(mào)網(wǎng)。

這些商幫除了經(jīng)營棉花、棉布、絲綢之外,也做茶葉、玉石、毛皮、大煙、日用品、土特產(chǎn)、五金生產(chǎn)生活工具等賺錢生意。為什么西南三省喝不發(fā)酵的沱茶、方磚、散茶,就是這些商幫的功勞。從緬甸進口棉花,川銷滇茶,緬銷川絲,是當時一些大商幫的經(jīng)營重點。

下關沱茶的創(chuàng)始人為大理喜洲“四大商幫”之首的嚴子珍(鎮(zhèn)圭),他于1902年與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楊鴻春合資創(chuàng)立了“永昌祥”商號。在國內(nèi)主要做滇藏、滇川貿(mào)易,在國外主要做滇緬、滇印貿(mào)易。其經(jīng)營方針是:滇茶銷川藏、川絲銷緬、緬棉銷滇、滇藏藥銷川。主要靠長途販運,調(diào)劑余缺獲利。

最后總結一下,清代以來普洱茶幾大市場的開拓及種植區(qū)域的擴張:

吳三桂:讓普洱茶大規(guī)模進藏。

鄂爾泰:普洱茶瑞貢京城。

杜文秀起義:南洋商道的開辟,普洱茶種植由瀾滄江下游向中游擴張,由滇西南茶區(qū)向滇西、滇南茶區(qū)擴張。

棉花國際貿(mào)易:讓沱茶走向繁榮,普洱茶開辟四川、重慶、貴州北部新市場。

回族商人介入茶葉:跟滇茶西北市場的打開有何關系,尚待考證。西北市場,是建國后普洱茶邊銷的主要市場,相反銷往西藏的不多。計劃經(jīng)濟年代,云南的滇青主銷西北;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以后西北人喜歡喝云南的烘青綠茶,成為滇綠的三大核心市場之一。另兩大為云南的本土市場、北方市場。北方人喝的花茶,其百分之六十的原料來自云南的烘青茶。

文/白馬非馬

請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從阿薩姆到云南,世界茶樹起源爭論的誤區(qū)

茶樹原產(chǎn)于中國之說法,19世紀之前沒有爭議。有爭議始自1824年,駐印度的英國少校勃魯土(R·Bruce)在印度阿薩姆省沙地耶(Sadiya)發(fā)現(xiàn)有野生茶樹后,在國際學術界開展了一場茶樹原產(chǎn)地之爭。

印度起源說的論據(jù)是:只有印度有野生茶樹,而沒有人提出中國有野生茶樹;印度阿薩姆種茶樹長得“野”,樹高葉大,而中國種茶樹材矮葉小。其結論是:印度種是茶樹原種,印度是茶樹的原產(chǎn)地。

針對印度起源說的挑戰(zhàn),中國的植物學、茶葉專家在中國境內(nèi),尤其是云南,找到了數(shù)量頗多的野生型大茶樹、栽培型大茶樹,乃至過渡型大茶樹,有力地證明了茶樹起源于中國。但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圖為“普洱茶之父”張宏達教授

世界茶樹起源的三個層面

世界茶樹的起源問題,其實是三個層面的問題:一是野生茶樹的起源;二是人類初步馴化茶樹的起源;三是人類充分馴化茶樹的起源。初步馴化與充分馴化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其表現(xiàn)在:初步馴化并沒有深度改變野生茶樹的生物學特征,還是以野生的原始性狀為主。也就是說人類雖然利用與馴化茶樹,但茶樹還是野生茶。充分馴化,是指深度改變了野生茶樹的生物學性狀,讓其由野生茶樹變成為栽培型茶樹。舉個近似的例子,充分馴化好比野狗變成了家狗,野豬變成了家豬。初步馴化好比,野狗養(yǎng)起來,只能算家養(yǎng)的野狗,而不能算家狗。要讓野狗變成真正的家狗,人類需要至少馴化上千年。

許多人將這三個層面混為一談,從而片面得出中國是世界茶樹唯一起源中心,這是不對的。真實的說法應該是,中國是野生茶樹起源中心之一,是初步馴化茶樹的起源中心之一,是充分馴化茶樹(栽培型)的唯一起源中心,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與傳播中心。

白馬非馬舉三個茶種,即茶(小葉種)、普洱茶(阿薩姆大葉種)、滇緬茶(伊洛瓦底野生茶)來說明一下。

茶樹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的是指廣泛種植的“茶”與“普洱茶”。廣義的是山茶屬茶組植物,有四十多種(不同科學家分的種數(shù)不一樣),除了栽培型的茶與普洱茶之外,還有許多茶樹的近親——野生茶。滇緬茶就是眾多野生茶中的一種。

通常的栽培型茶樹為“茶”與“普洱茶(原稱阿薩姆茶)”,茶就是小葉種,普洱茶就是大葉種。滇緬茶,是野生茶,屬于栽培型茶的親緣植物,也就是茶、普洱茶的近親。茶(小葉種茶)原產(chǎn)中國沒爭議。有爭議的是普洱茶。

英國人在印度阿薩姆邦發(fā)現(xiàn)了野生型大葉種大茶樹,認為其是栽培型茶樹的祖先,將之命名為阿薩姆茶,進而認為印度是世界茶樹的起源中心。中國著名植物學家張宏達經(jīng)過深入研究,正本清源,訂正阿薩姆茶原產(chǎn)地為中國,并將其中文名改為普洱茶,因而有人將他稱為“普洱茶之父”。這里的普洱茶,不是通常人們接觸到的商品意義上的一種云南地方名茶——普洱茶,而是植物分類學、茶樹品種意義上的普洱茶。

后來,中國茶葉專家在云南瀾滄的邦崴發(fā)現(xiàn)介于野生與栽培之間的過渡型茶樹,讓茶樹馴化鏈條進一步完整,從而更加座實了栽培型茶樹起源中國。

我們通常栽種的茶樹,以“茶”和“普洱茶”為主?!安琛笔侵冈耘嘈托∪~種,“普洱茶”是指栽培型大葉種。而大葉種與小葉種的分化很早,遠在人類馴化出栽培型茶樹之前。也就是說,大葉種與小葉種存在不同地區(qū)獨立馴化的可能。

據(jù)資料顯示,2018年年3月,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fā)表了一篇茶基因組測序的文章,其中一個結論是:小葉茶和大葉茶分化的時間是38-154萬年。

圖為山茶屬茶組植物的多樣化中心(根據(jù)閔天祿1992繪制)

巴蜀農(nóng)耕文化的加持與栽培型茶樹的誕生

但是問題來了,栽培型茶樹起源中國,不等于栽培型馴化之前,只有中國才有野生型茶樹,也不是只有中國人才馴化與利用茶樹。滇緬茶,作為一種野生茶,國際上因最早發(fā)現(xiàn)于緬甸伊洛瓦底江,而叫伊洛瓦底茶,張宏達考察后,發(fā)現(xiàn)云南與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是主產(chǎn)區(qū),故更名“滇緬茶”。事實上,野生茶資源不光云南有,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橫斷山區(qū)及其周邊,涉及了中國西南諸省、緬老泰越,以及印度的東北部,都發(fā)現(xiàn)了野生茶樹,它們都是世界茶樹的起源地帶。

第一個問題,是說野生茶不僅起源于中國,而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橫斷山區(qū)及周邊。第二個問題要說的是,不只是中國人馴化與利用野生茶樹。緬老泰越印的先民,其實也在馴化與利用野生茶樹,只是他們停留在原始的初級階段,不像中國進入了中高級階段,馴化出了栽培型茶樹——茶與普洱茶。

中國人在茶樹進化史中,為什么能在兩三千年前率先抵達馴化的中高級階段,最關鍵的因素是巴蜀先進農(nóng)耕文化的加持。兩三千年前,古蜀人與巴人,讓原始的野生茶樹馴化與利用事業(yè)邁向了全新境界,讓其由野生型逐漸變?yōu)樵耘嘈?,并讓巴蜀大地成為世界茶文化起源的中心地帶。由巴蜀而江南,而福建兩廣,再到云南,再到印度、斯里蘭卡,最后到全世界,這就是世界茶樹種植與加工文明,三千年來的傳播路線圖。

阿薩姆也是中華血脈,茶樹存在不同地區(qū)獨立馴化的可能

我們需要指出的是,印度東北諸邦,尤其是阿薩姆邦,不僅僅受印度文化影響,其人種是蒙古人種,其地是印度、西藏、緬甸、云南文化的交匯之地。很長一段時間,阿薩姆邦是獨立王國,是中國德宏、緬甸密支那的傣族北上,建立的傣族國家。后來是緬甸勢力范圍,再后來屬于英屬印度。

阿薩姆的中國血統(tǒng)很濃。故,我們沒有必要全盤否定阿薩姆馴化茶葉的歷史。阿薩姆,是傣族建的國,傣族在兩三千年前住在金沙江流域,跟古蜀國非常親近。后來南遷,在先秦兩漢建有哀牢國。再南遷,居住在現(xiàn)在的地方。公元十世紀左右,南詔衰落,傣泰撣老民族開始勢力擴張。13世紀,傣族在德宏的一支,北上占領孟養(yǎng)(今緬甸克欽邦),進而進入現(xiàn)印度東北地區(qū),建立傣族阿洪王國。阿薩姆源自阿洪。說白了,阿薩姆也是中華血脈。

最后援引科學研究成果說明一下,茶樹馴化起源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銖和高連明等人的團隊利用23對核基因組微衛(wèi)星(SSR)標記對采自中國和印度的392份茶樹種質(zhì)資源(包括古茶樹、茶樹老品種和現(xiàn)代栽培品種等)開展了栽培馴化起源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茶樹可以分為3個遺傳分組(茶樹類型),即小葉茶(主要分布于中國除云南以外的各省區(qū))、中國大葉茶(主要栽培于云南省及周邊國家)和印度大葉茶(主要分布于印度阿薩姆地區(qū)),這三個品種很可能是在中國云南,東南部和印度阿薩姆三個不同地區(qū)獨立馴化起源的,中國東部和南部地區(qū)很有可以是小葉茶的栽培馴化中心,而云南西部或南部與印度阿薩姆地區(qū)分別是中國大葉茶和印度大葉茶可能的栽培馴化中心(Meegahakumbura et al.,2016)。也就說在人們知道茶飲以后,上述三個地方獨立培育了自己的茶葉品系。

延伸閱讀之一:山茶屬的茶祖植物與栽培型大葉茶、栽培型小葉茶、野生茶

本節(jié)文字摘選自周浙昆寫的《漫話茶葉——何為茶?(上)》《漫話茶——茶的起源(下)》兩篇文章。周浙昆先生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地理與生態(tài)學研究室主任。

作為茶葉的植物全部來自山茶屬茶組(Camellia section Thea)。根據(jù)昆明植物研究所山茶科研究的專家閔天祿教授的研究,全球的茶組植物共有12種和6變種,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區(qū),東到日本南部,西達藏東南,印度阿薩姆及緬甸,越南北部,生于海拔130-2000的山坡或溝谷灌叢(閔天祿,1992. 山茶屬茶組植物的訂正,云南植物研究,14:115-132)。而中山大學張宏達先生認為茶組植物有32種,3變種(張宏達,1984. 茶葉植物資源訂正。中山大學學報,1984)。

在茶組中利用最廣泛的就是茶(Camellia sinensis),茶又有兩個變種,一個是茶原變種(C.sinensis var. sinenisis)也稱小葉茶,另一變種是普洱茶(C.sinensisvar. assamica)也稱為大葉茶。

小葉茶與普洱茶都經(jīng)過長期廣泛的栽培和選育形成了種類繁多的栽培品種,但是其基本特征還是可以辨析的。小葉茶植株相對矮小,小枝和葉片無毛或幾無毛,葉較小,相對較薄,長圓狀,橢圓形先端鈍;花較小,花梗細瘦;葉片小,外面無毛;子房密被絨毛;花柱無毛,先端淺裂;果較小,扁球形,果皮薄。大葉茶植株相對高大一些,為小喬木或喬木,小枝和葉背沿中脈和葉柄通常被柔毛且宿存,葉相對寬大,較厚,先端漸尖。通俗說小葉茶葉子較小,較薄,而且無毛,葉片的頂端是禿的;大葉茶葉子較大較厚而且被毛,葉片的頂端有尾尖。

張宏達先生在分類中,把小葉茶和大葉茶(普洱茶)分布作為兩個獨立物種來處理。

在茶組植物中除了茶這個種以外,還有些種類被當?shù)厝罕娪米鞑枞~,據(jù)說有些種類的香味遠勝于栽培茶。

目前已知茶組植物被使用的類群有:普洱茶(大葉茶)(C.sinensis var. assamica),大理茶(感通茶)(C. taliensis), 廣西茶(C.kwangsiensis), 大苞茶(C.grandibractenta),厚軸茶(C.crassicolumna),禿房茶(C. gymnogyna)和毛葉茶(C. ptilophylla)等幾種(閔天祿,1992)。有一些種類如毛葉茶據(jù)說不含咖啡因而含可可堿,這應該是一種特殊的,亟待開發(fā)利用茶葉種質(zhì)資源。

小葉茶栽培范圍比較廣泛,大葉茶使用范圍主要在云南,而大理茶的使用范圍在主要在滇西一帶,而且種類使用的范圍也更為狹窄,基本上就是一些區(qū)域性運用。

延伸閱讀之二:阿薩姆邦曾經(jīng)是傣族建立的獨立王國

本節(jié)文字摘選自《印度阿薩姆邦傣族文化交流之旅》,作者為蔡曉晃。

阿薩姆邦最早居住著原始澳大利亞人、達羅毗荼人。公元前10世紀,蒙古人(貌似為蒙古人種)穿越東部的山口來到這片土地,逐漸在當?shù)囟ň臃毖堋?世紀左右,蒙古人(貌似為蒙古人種)建立東輝國(東方光芒之地),在中世紀時期名為迦摩縷波王國,公元7世紀左右迦摩縷波王國達到最鼎盛的時期,統(tǒng)治著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至孟加拉灣的廣大土地。之后,王國便進入混亂不堪的歲月。

根據(jù)阿薩姆傣文獻《阿洪莫蘭吉》(記載傣阿薩姆歷史最早的史書)記載,公元1218年,召弄思嘎法[s? ka fa]率領九千人從勐卯(德宏瑞麗)出發(fā),經(jīng)過嘎弄勐晚(隴川)、勐臘(盈江)、勐低(梁河)、宏章、丙悶、南鳩(伊洛瓦底江)、邦灑、尚貴、勐各……迪巴姆、南景、南迪瑙(江)、勐哈繃等地方。十三年之后,才定居在阿薩姆邦。

思嘎法率領九千人從盈江進入密支那(現(xiàn)屬于緬甸),跨過伊洛瓦底江一直往西,進入阿薩姆邦東邊靠近緬甸的崍白蓋[l?i Pat k?i](史迪威公路的起點)。他們在崍白蓋[l?i Pat k?i]一帶居住了一段時間,現(xiàn)在那附近還有傣族居住著。過去傣阿洪自稱為“罕傣”[xam t?i]?!昂贝觥盵xam t?i]是“傣語”之意,“傣語”怎么成了族稱?這一問題還待做進一步的調(diào)查研究。阿洪[?a hom]是當?shù)啬μm人對傣阿薩姆的稱呼。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與眾不同”的人;一個是“永不敗”的人。這與傣阿薩姆英勇善戰(zhàn)的精神是相符的。

那時期傣阿洪[?a hom]王朝權力空前高漲,兵將打戰(zhàn)非常勇敢,被當時統(tǒng)治新德里的莫臥兒王朝視為是對他們的挑戰(zhàn)。因此,先后17次派兵征討傣阿洪政權,然而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公元1671年,莫臥兒大軍在最后一次出征中和傣阿洪軍隊在薩萊伽特陷入了長期的拉鋸戰(zhàn)。最終傣族軍隊在拉其特·巴爾普坎將軍的率領下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而拉其特·巴爾普坎將軍也因此獲得了不朽的盛名,他在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出來的英勇精神和很多軼事,例如,講述他的親叔父因玩忽職守而被他斬首示眾的獻身精神的歷史故事至今仍在當?shù)孛耖g傳頌著。這些傳說故事如今已經(jīng)成為傣阿薩姆歷史和民間文化的一部分。

18世紀中期,被傣阿洪統(tǒng)治的信奉毗濕奴教派的莫阿馬里亞人掀起反對傣阿洪統(tǒng)治的斗爭,“勐叻筍罕”傣族王國——阿洪[?a hom]王國,開始走向衰落。此時,緬甸趁阿洪王國衰落之機攻打阿薩姆邦。阿薩姆邦王子請英國人幫助,打敗了緬軍。隨之,阿薩姆邦便淪為英國殖民地。從此,這個由勐卯弄傣族遷入印度建立的王國結束了傣族長達600多年的統(tǒng)治。阿洪人也從此由統(tǒng)治民族淪為被統(tǒng)治民族。1947年,印度宣告獨立,阿薩姆邦成了印度的一個邦。阿洪人又隨之成了印度屬民。因此,印度學者羅梅希不拉哥哈因認為:事實上,阿薩姆邦中世紀早期的歷史是屬于阿洪人的,阿洪王國的出現(xiàn),使印度東北部整個歷史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另一位印度學者JN普坎則稱:印度東北部地區(qū)的歷史就是阿洪人的歷史。

文/白馬非馬

請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約573條結果 (用時 0.00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2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