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姓茶的藝人

找到約12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關于茶的文化:老上海茶館的故事

老上海"陳無我先生曽著書?老上海三十年見聞錄?,里面收錄調寄?鷓鴣天?的英租界茶樓小令一闋:"四海升平引鳳來,三元同慶百花開。滬江第一青蓮閣,風月長春得意回。金鳳闕,玉龍臺,五層樓峙白云隈。玉壺春向洞天買,碧露龍泉樂也該。"短短50多字竟含有20家茶樓名號,足見當時上海茶樓如何之多!然而,上海不產茶,茶館越開越多說明上海人"不可一日無此君",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茶"也算是開門的"七君子"之一啊。
中國人歷來推崇茶,上海人也不例外。自上海開埠后,許多成年男子就喜歡"孵"茶館,一大早出門,不是去上班,看見路上熟人不住打招呼:"到茶館吃茶去"。其實,去茶館是幌子,內心念的是另一本經,不外乎:做生意、尋生意、看戲、聽書、會朋友、辦差,或是吸鴉片、尋花問柳、撈黑錢、打牌賭博等。真正懂得品茶者,少之又少。說白了,在許多上海人的心目中,喝茶是交際的橋梁,其次才是解渴和品嘗。

據史料記載,上海最早出現的茶樓并不姓"茶",同治年間,在英、法租界交界的三洋涇橋堍,"麗水臺"掛牌營業(yè)。其時,洋涇浜與黃浦江相通,茶館臨浦高筑,置身其間,眼前"麗"水潺潺,似乎與館名相符,其實此"麗"非那"麗"。原來,洋涇浜一帶娼業(yè)興隆,秦樓佳麗、楚館嬌娃,搔首弄姿出沒其間。麗水臺開張后,生意興隆,不但本地男子絡繹不絕,旅滬客商也是慕名而至。
此端一開,引人眼紅,嗣后20多年間,上海灘的茶館接連開張,至宣統(tǒng)元年,已多達64家。又過10年光景,總數已過160家。
春風得意樓在豫園九曲橋北口,高三層,樓前有一廣場,江湖藝人借此表演雜耍,幾乎天天人山人海。茶館大門上一幅金字楹聯:"上可坐下可坐坐足,你也閑我也閑閑來",突出了"閑來""坐足"。春風得意樓茶資便宜,清末,上等綠茶每客26文,中等20文,下等14文,此外,一律另加小費3文。當時,3文可買一個大餅,花十個大餅的錢就可喝到上等茶,且隨你喝多久、玩多久。茶樓底層比較嘈雜,大多為香客或來往過客,二層則是商人的天下,地產商、藥材商、營造商、銀樓商……幾乎應有盡有??梢哉f,春風得意樓如此"得意"大多是靠商人撐起來的。三層是娛樂,日夜兩場蘇州評彈很吸引人。評彈藝人善于賣關子,一則?唐伯虎點秋香?,點了一個多月還未點到秋香,客人則一個多月里天天去聽,就等點到秋香。一本?西廂記?更是說上一年有余,客人也就跟著光顧一年多。
坐落在九江路的文明雅集茶樓則另辟蹊徑,在"雅"字上大做文章,吸引琴棋書畫愛好者,成為滬上文人雅士、騷人墨客的聚會場所。他們或潑墨作畫,或管弦絲竹,或考古論今,生意盛極一時。原來該茶樓老板叫郁達夫,擅長書畫,是任頤的入室弟子。
上海的舊式茶樓都掛有一塊木牌,上書"奉憲嚴禁講茶"。原來,上海幫會勢利十分猖獗,經常發(fā)生矛盾,解決的辦法就是約定時間去某茶館,由黑道頭面人物主持,雙方喝茶講理,謂之"吃講茶"。調解成功,主持者把紅綠兩碗茶混和,雙方喝下,就算矛盾解決。否則,雙方伏兵殺出,茶館變成戰(zhàn)場,后果嚴重。所以租界當局從治安角度要求茶館將"奉憲嚴禁講茶"的牌子掛在醒目處。
但,"吃講茶"并未就此消失,這里單表一個馬永貞。
馬永貞由山東初闖上海灘時,其人如俠,做了些扶弱抑強的好事,也打過口出狂言的外國大力士,但十里洋場十個大染缸,馬永貞也被染得變了色。他也開始以強凌弱、敲詐勒索、橫行霸道。
當時,北方人常到上海販馬為生,馬永貞則以地頭蛇自居索要孝敬費,如果不從,馬永貞就以相馬為名,伸手在馬身上一拍,由于他內功了得,凡經他一拍的馬必受內傷。長此以往,他與馬販子的結怨越來越深。有個叫顧忠溪的馬販子(綽號"白瘌痢")年輕氣盛且工于心計。一天,馬永貞以20兩銀價買了一匹,馬牽走了,缺不給分文。事后,雙方多次交涉未果,于是約定用"吃講茶"的辦法來解決。馬永貞在上海也有孵茶館的習慣,常去南京路的一洞天茶樓。1879年4月13日,他如約來到二樓雅座,見"白瘌痢"等一幫馬販子已經在座,且人數眾多,而他形單影只。但他不怕,"吃講茶"于他已不是第一回,憑他的功夫,上海灘還真沒人敢動。
然而,馬永貞剛落座,茶還未"吃",也未"講",對方即從桌子下掏出石灰包朝馬永貞臉上扔去,無奈他雙眼沾滿石灰,再好武功也只能"瞎打",對方拳足刀梃,馬永貞身負11處刀傷,渾身鮮血,奄奄一息。茶樓老板李涌泉喚來巡捕,馬販早已逃個精光。當天半夜,馬永貞在醫(yī)院里咽下最后一口氣。"白瘌痢"被馬永貞也打中要害,雖經醫(yī)院搶救沒死,但還是被巡捕抓獲,最終被依法處以絞刑。
馬永貞的這段,茶館自然作為最佳的傳播平臺。于是,戲曲、評彈以此為題材在茶館演出,把馬永貞寫成民間英雄,把"白瘌痢"寫成惡霸,馬永貞被惡霸害死了,馬永貞的胞妹馬素貞從山東趕到上海,手刃"白瘌痢"為兄報仇。如今,上海的茶館不下千家,高中低各檔皆有,適合不同層次人群。而真正喜歡品茗的茶客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茶樓。
其實,茶一直與市場商業(yè)行為密不可分。茶葉歷來是我國的大宗出口商品,上海開埠后,由于各國洋行云集上海搶做茶葉出口生意,導致全國茶葉對外貿易中心漸由廣東、九江、漢口讓位于上海。出口茶葉品種繁多,但大體為紅茶、綠茶、磚茶,紅茶主銷英國,綠茶主顧是美國和北非,磚茶則出口俄羅斯。茶樓也會經營茶葉,客戶大多是店里的茶客,當然也會有過往客人買茶品茶。

湖北被低估的名茶大縣,茶葉曾在唐朝作貢品運往長安

圖丨中國·英山

昆侖山脈逶迤東行于川陜成秦嶺,秦嶺延至中原成大別山,大別山經“三省垴”(因該處地跨鄂、豫、皖三省,所以稱為三省垴)入英山縣境。

英山的基本輪廓可以用“三山夾兩河”來概括——北部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向東北延伸,構成了云峰頂、石鼓寨、五峰山、黃梅尖等一系列山峰,再向西分支為三大山脊,夾著東西兩條河流,貫穿全境,賦予了英山“萬山磅礴、控引江淮”的氣勢。

同時,英山東與安徽省岳西、太湖交界;南與蘄春、浠水接壤;西與羅田相鄰;北與安徽省金寨、霍山毗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又有“鄂皖咽喉、江淮要塞”之稱。

圖丨黃岡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

英山及周邊數縣,昔年山青水秀,到處綠樹成蔭。如今森林覆蓋率高達73%,全年空氣優(yōu)良天數達到360天以上,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是城市100倍,是公認的“天然氧吧”、旅游勝地。

山高林密,濕潤多霧,最適宜于茶葉生長。作為全國七大生物基因庫之一,英山境內生長著3000余種珍稀植物和600多種野生動物。一年四季各種野果成熟落地,各種鮮花盛放凋零,各種動物自由來去,天然賜予的養(yǎng)分均被這里的茶樹吸收。

“英山云霧茶,源自森呼吸”一語道出其中真諦。

圖丨英山尖,高山茶

英山境內,天堂寨巒脊伸展,群峰競秀,綠樹飛瀑,鳥語花香,常年云飄山腰,霧漫山巒,幾萬畝茶園便分布其間,茶樹長得芽壯葉厚,溢香滴翠。

英山云霧茶聚這天堂云霧之精華,造就了品質超群,風格獨樹一幟。在日麗無風的環(huán)境里品嘗英山云霧,用瓷碗或廣口玻璃杯可沏出奇特的云霧景象,開始杯面白霧盤旋,至中間成柱,霧柱裊裊升騰一人多高,而后化成縷縷霧絲向四周飄蕩,頓時香氣撲鼻,沁人心肺。

圖丨英山云霧茶霧柱裊裊升騰

因是高山和半高山茶場所產,英山云霧茶具有明顯的香高、味醇、耐沖泡的特質。先后榮獲“湖北十大名茶” “湖北名牌產品”“消費者最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湖北省二十強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等。

2009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英山云霧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021年,入選中歐互認地理標準協定保護目錄產品;

2023年5月,在“第27屆中國武漢茶業(yè)博覽交易會全國名優(yōu)茶評選”活動中,英山云霧茶榮獲全國名優(yōu)茶評選“特別金獎”。

最新發(fā)布的《2023年中國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中顯示,英山云霧茶品牌價值達32.47億元,列全國第42位。

圖丨英山云霧茶

民間有詩云:“吳山關,楚山關,座座青山著畫顏,茶鄉(xiāng)在畫間。東河灣,西河灣,道道河灣碧水潺,茶迎游子還?!?/p>

今日說英山的茶,便從英山的山、英山的水說起。

山說英山

烏云山下,全國首建茶葉公園

英山全境千米以上山峰有35座,東脈最高峰是桃花沖的大同尖,海拔1698米;中脈最高峰是玉皇尖,海拔1093米;西脈最高峰是大別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

而這東、中、西三支山脈,從東北到西南,有名有姓的山峰、山頭、山脊、山梁、山崖,不下三千。每一處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光和文化,到處流傳著它們的傳說。

圖丨大別山主峰天堂寨

英山尖古稱英山,不僅有秦始皇趕山塞海、文殊菩薩驅象救魚、英布魂歸山里這樣一系列神話,還有王氏兄弟占山為王成就王家界的傳說,更有自秦漢以來歷代帝王相爭、朝野大戰(zhàn)的戰(zhàn)場遺跡。

皋陶山上,流傳著大禹治水時期皋陶部落的故事;

擂鼓巖,曾是吳楚之戰(zhàn)的戰(zhàn)場指揮臺;

天堂寨、天馬寨、馬鞍寨、四安寨等山寨占蘄黃四十八寨的一大半,向世人昭示英雄的人民不屈不撓的脊梁;

牛背脊骨、火爐尖是革命戰(zhàn)爭時期鑄就的紅色地標……

圖丨杜鵑花點綴的英山羊角尖

英山有十景:仙人壁立、懸崖風雨、天堂明珠、桃花勝景、麻姑仙蹤、九峰晴嵐、羊角嵯峨、烏云朱跡、溫泉春景、雞鳴效靈。與山有關的占了八成。

而其中“烏云朱跡”所在的烏云山,如今建有全國第一家以茶葉命名的公園——“烏云山茶葉公園”。園內群山連綿,云霧繚繞,松木蒼翠,“青龍”戲水,湖光山色相映生輝,被游客和茶商稱為“鄂東明珠”。

圖丨鳥瞰烏云山茶葉公園

水說英山

宜烹茶,陸羽評其天下“第三”

英山東北高,西南低,東、西兩大水系,從東北向西南,共納入大小支流一百九十二條??h城以北干流分為東河、西河。

東河發(fā)源于仰天鍋,西河發(fā)源于云峰頂。

東河、西河上游,地處湖北與安徽分界的高山大壑,是大別山區(qū)的暴雨中心,降雨量集中,強度大。據英山縣志記載,西河洪水十年九發(fā)。

圖丨英山成規(guī)模的河流不多,但與河流的故事很多

1974年,為徹底鎖住給當地人民屢屢?guī)頌碾y的洪水,英山縣開始傾全縣之力修建張咀水庫。

那時候,英山縣總人口僅20多萬,冬天上大堤干活的就有5萬多人,最多時超過10萬人。在機械很少,機動車輛也很少,連稍微大一點的農具都十分缺乏的條件下,完成如此浩大的水庫工程,當時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了巨大影響。

2022年1月,在此基礎上建成的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被正式授牌。現已成為科普教育、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和青少年自然知識教育的基地。

圖丨張家咀國家濕地公園

除東、西河流之外,英山無其他成規(guī)模的天然水體。

盡管如此,英山水質良好,宜于烹茶,得到了茶圣陸羽的肯定。

東、西二河在縣城西南匯合成南河,于南河鎮(zhèn)西南流出。再越雞鳴河,經百里險(今“白蓮河”)到浠水縣之蘭溪鎮(zhèn),匯入長江。

據陸羽《茶經》中指出的品第,謂“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相傳陸羽品評“天下”之水味,選出前二十名,其中“蘄州蘭溪石下水”被列為“第三”。

蘭溪,本是一條古老的河水名稱。唐高祖李淵于武德四年(公歷621年)改蘄水縣為蘭溪縣,其轄境包括整個蘭溪流域,即今天的英山、羅田、浠水三縣之大部。

圖丨白蓮河水庫風光

除了東河、西河,英山自古還有東南西北四處湯河(溫泉)?!队⑸娇h志》把它列為一景,曰“溫泉春景”。自古就有“不讓滇南第一湯”之稱。

四處溫泉,呈“眾星托月”之勢。其中西北溫泉,象兩條風飄的彩帶,與城關緊緊的相連,溫適的泉水,通過地下管道,流進了城關,流進了千家萬戶。

彼時到英山的文人墨客,有的把這兒描寫成“桃花源”再現,有的把這兒與“華清池”媲美。舊縣志中,有詩人遺墨:“霏霏煙草古城隈,挹得華清一線開”、“玉女不投殊惠澤,楊妃曾浴出華清”……由此可見,英山溫泉也是一絕。

圖丨英山溫泉景區(qū)

茶說英山

鄂土英茗,美譽由來已久

早在唐代,英山人就開始種植茶葉,當時英山生產的“團黃”、“蘄門”和安徽生產的“黃芽”并稱淮南三茗,被列為貢品運往長安,享有“鄂土茶稱圣,英茗味獨珍”之美譽。

至今,英山有諸多地名以“茶園”冠名。如:茶園河、茶園廟、茶園畈、茶園嶺、茶園等。這些河流、廟宇、田疇、山嶺皆因與茶園相連或坐落茶園而得名。

英山與茶相關的地名中,地域文化色彩最為濃厚的要數涼亭。這些茶涼亭的修建,有的是姓氏宗族捐地捐資,有的是鄉(xiāng)賢儒士出面捐地、集資而建。

據《英山茶業(yè)志》記載,舊時英山古道沿東、西、南河三條主干道及部分大路旁有近百座涼亭。

圖丨現在英山茶園中也設置有茶亭

茶涼亭一般建在隘口或主要的通道上。歇腳、施茶是它的基本功能。

陶家坊涼亭的南門有幅對聯:“三楚遠來肩且歇;六安前去味先嘗?!睂β摬粌H把英山茶亭的主旨說得明明白白,而且道出英山茶與六安茶的關系。

英山自明朝隸屬六安,當時所產茶葉因品質獨特,曾經被六安州作為貢品上貢朝廷,稱為六安茶。所以遠道而來的楚地商賈、腳夫、遷客騷人歇腳于此,如果慕名欲品六安貢茶,在英山茶涼亭就可以如愿。

圖丨英山茶園風光

如今的英山云霧茶,鮮葉原料為鄂茶1號、鄂茶5號、白毫早等中小葉無性系茶樹良種。

制作工藝也在一代代的傳承中愈顯鋒芒,分有春筍、春蕊、春茗三個品級。各品級有條索緊秀、白毫顯露、色澤翠綠油潤、香高持久、湯色清澈、葉底嫩綠、滋味鮮醇回甘等共同特點,亦有生動的個體形態(tài)差異。

春筍是由茶樹新梢的單芽制作而成的呈筍狀綠茶;春蕊是由茶樹新梢的一芽一葉初展制作而成的卷曲形綠茶;春茗是由茶樹新梢的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二葉初展制作而成的卷曲形綠茶。

圖丨英山云霧茶制茶工藝

英山云霧茶芽肥綠潤多毫,條索緊湊秀麗,香氣鮮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是茶中的精品。

英山云霧茶兼有嫩香和蘭花香兩種香型。

由于受山上涼爽多霧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英山云霧茶含單寧、芳香醇物質及維生素較多,不僅味道濃郁清香、怡神解瀉,還可殺菌解毒、保護腸胃。

圖丨英山云霧茶

戲說英山

茶山之間,唱響原生態(tài)舞臺

發(fā)達的茶產業(yè)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原始的茶文化。據記載,往日清明前后,茶一抽芽,僅靠英山茶工采摘完全跟不上春天的腳步。種茶大戶紛紛從太湖、潛山、霍山請來大批采茶工,原生態(tài)印象派茶文化大舞臺就搭建在了英山的茶山之間。

往來于英、太、潛、霍四縣茶區(qū)的茶工,每到一地,以原始的號子呼朋喚友,加上互相調侃、眾人起哄,粗獷的原生態(tài)茶歌漸漸形成。后經各地藝人加工、融合,發(fā)育成為英山采茶戲,并且漸漸從山間走向原始舞臺。

圖丨采茶戲從英山的茶山走向山外

于是,英山人過年要唱年戲,正月玩燈要唱燈戲,廟會要唱會戲,各姓宗譜修成要唱譜戲,婚嫁、壽慶要唱賀戲,祈福消災、求婚求子、糧食豐收要唱酬神戲……總之,一年四時八節(jié)都要唱戲,唱的都是從茶山下來經過改編的采茶戲。

“英山采茶戲”不用絲弦樂,伴奏鑼鼓延用采茶戲專用譜,唱詞、念白、幫腔采用英山地方方言。既可在舞臺表演,又可分散唱坐臺戲,完整的保留著原生態(tài)的唱法、身段以及原生態(tài)的伴奏方式,這在其它劇種中已屬鮮見。

2009年,英山采茶戲被列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丨今年的第三十屆湖北?英山茶文化旅游節(jié)上,大型原創(chuàng)黃梅戲《活字畢昇》進行公演

英山采茶戲流傳甚廣,影響極大,被譽為“采茶戲之鄉(xiāng)”。

在清朝咸豐年間隨移民流入皖東南,為“皖南花鼓戲”這一劇種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本省周邊地區(qū)的楚劇、黃梅戲的發(fā)展提供了充足的營養(yǎng)。

目前,英山采茶戲留存完好的傳統(tǒng)劇目有108個,其內容大多以宣傳忠、孝、節(jié)、義等禮儀為主,語言樸實、精煉,是古老大別山文化積淀的產物。其形成過程、傳承經歷,對研究地域文化和研究中國戲曲發(fā)展史具有很高的價值。

圖丨英山,許你一段山清水秀好時光

一山一河,皆是天工造物;一草一木,同為原生勝景。

英山,是一片物產豐饒的土地,更是一片鄉(xiāng)村風情濃郁的綠色寶地。

英山的美,不同于北上廣的繁華,不同于西藏的神圣靜謐,不同于三亞海濱的小資情調;

英山的美,需要走進它的山林去呼吸,需要沏壺云霧茶去品味,需要拋下雜念去傾聽……

只有與之共度一段山清水秀的好時光,方能知曉。

來源:請你喝杯湖北茶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中國制茶大師周興長:以傳承之心追求茶文化的延續(xù)

透亮的紅湯,升騰的香氣,即可預判甜柔的醇味,從外形、香氣到滋味,詮釋著一種霸道的溫柔。這杯香茗里沉浮浸潤的名曰:周茯?!爸堋比∽灾袊诓柚撇璐髱熤芘d長的姓?!败颉眲t代表擁有600多年神秘歷史的中國“小眾”名茶——茯茶。

2019年6月,備受矚目的中國制茶大師(黑茶類)名單正式公布,全國唯認定兩人,其中,省政協委員、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興長獲此殊榮,榮膺“制茶大師”之稱。據悉,“制茶大師”的推選旨在保護和傳承我國傳統(tǒng)茶葉加工制作技藝,向行業(yè)和全社會推薦一批公信力強、制茶技術過硬、行業(yè)功效卓業(yè)的專業(yè)制茶人員。

周興長、事茶近40年,專攻茯磚茶,他對茯茶加工工藝進行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創(chuàng)新研發(fā),成為知名茯茶專家,其領導的涇渭茯茶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全國茶葉百強企業(yè)”、“品牌傳播力十強企業(yè)”等榮譽。周興長曾參與黑茶發(fā)酵理論國家科技獎項目,也是國家茯磚茶標準的主要起草人之一,為我國茯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結茯茶之緣 起草國標

從古絲綢之路起點長安出發(fā),經中亞通往整個歐洲、甚至北非。伴隨數千錦羅綢緞和琉璃瓷玩,叮鈴駝鈴與蹣跚步履交織中,異國特使和商旅操著各國語言討論發(fā)生在黃河畔的“黑金秘密”:不同于歐洲人慣見的紅茶、綠茶,黃河古道邊竟有一種被稱為“生命之茶”的黑茶,內外鑲滿燦若黃金的“金花”,聽聞長飲此茶可消百病、延年益壽,故人人企望購得,獻與君主以獲嘉封。

時光軸拉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位目光深邃、身形消瘦的年輕人憑借刻苦和勤奮考入安徽農業(yè)大學(原安徽農學院)茶學系,由國內業(yè)界名師授業(yè),開始學習機械制茶,由此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結識了知音摯交。其中,一位來自遙遠大西北的樸實好友,告訴了周興長自己家鄉(xiāng)陜西咸陽的“黑金”茯茶傳說,為兩人埋下了深入探索的“種子”。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產自咸陽的茯茶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氣和作用又類似茯苓,且蒸壓后的外形成磚狀,故稱為“茯磚茶”,是再加工茶類中黑茶緊壓茶的一種。與茅臺鎮(zhèn)產茅臺酒異曲同工的是,全國一千多種茶品中,唯涇陽茯磚茶品中生長繁殖有一種有益曲霉菌——“金花菌,因而形成了“離開涇陽水制不了、離開涇陽人制不了、離開涇陽氣候制不了”咸陽茯磚茶的獨特風格。

機緣巧合,大學畢業(yè)后的周興長以優(yōu)異成績被分配至中國茶葉公司湖南省益陽茶廠工作,后升任副廠長。而該廠正系國家商務部、發(fā)改委、民委、財政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全國供銷總社等國家部委定點的、全國最大的茯磚茶生產廠家和全國最大的茯磚茶原料代儲企業(yè)之一。原來,上世紀五十年代,由于咸陽本地并不植茶,按照國家“多快好省”建設方針,將國內茯茶加工生產轉移到黑毛茶主產地且水運發(fā)達的益陽,自此咸陽茯茶“衰”,湖南茯茶“興”。

隨著湖南茯茶興起的,還有“寶劍出鞘”的黑茶制茶大師周興長。1988年,周興長參與并主筆茯磚茶國標GB9833.3-88的制定,并對完善益陽茶廠技術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制定了多部標準化管理文件,攻克了夏季茯磚茶加工易產生異變的難題,其對工藝及設備的技術改造獲湖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優(yōu)秀技改獎;1990年,周興長參與湖南省茶葉加工技術標準制定。1988年至1991年周興長參加黑茶加工理論長達三年的研究,并獲得科技部自然科學二等獎;1998年,周興長完成的“茯磚茶發(fā)花理論與技術”項目獲得外經貿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他也是第一個國家茯磚茶標準的主要起草人。

赴茯茶之源 再創(chuàng)傳奇

從采青、晾青、萎凋到炭火烘焙……在制茶技藝日益精湛的過程中,早已熟悉傳統(tǒng)手工制茶技術的周興長發(fā)現了傳統(tǒng)茯磚茶的產品弊端:結構單一、生產周期長、發(fā)花程度不足、產品質量不可控、飲用不方便等。彼時,國內機械制茶加工技術尚處于探索階段,周興長在思索創(chuàng)新中又回想起了關于咸陽是茯磚茶最佳筑制生產地的傳說?!爸撇杓夹g是重要因素,制茶環(huán)境也是影響品質的關鍵。”周興長認為。

以工匠之心追求技藝的極致。為了研制最完美的茯磚茶,在進入新世紀的2009年,出生于湖南的周興長在陜西好友的支持鼓勵下,帶著一顆制茶之心又“回”到夢寐以求的茯磚茶最佳筑制生產地——咸陽,并負責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籌建及管理工作。在參與恢復了陜西具有600年歷史的茯磚茶加工工藝過程中,周興長為眾人揭開了茯磚茶上百年來的“黑金”奧義,即制作工藝中最關鍵的工序即為“發(fā)花”,而這一獨特生產工藝,能促使優(yōu)勢微生物冠突散囊菌生長繁殖,產生金黃色閉囊殼,俗稱“金花”,其大小和數量是消費者判斷茯磚茶品質優(yōu)劣的主要標志。

善于鉆研的周興長發(fā)現,傳統(tǒng)茯磚茶加工方法使得冠突散囊菌僅限于茯磚茶內部生長,無法在茯磚茶磚表面生長,因此消費者和質檢人員往往需要撬開茶磚后才能觀察到金花的生長情況,無法從外觀上直接判斷茯磚茶的品質。總結經驗后,周興長帶領技術團隊,在原基礎上以產品研發(fā)與技術創(chuàng)新為突破點,研究開發(fā)表面發(fā)花技術,通過控制單塊茯磚茶周邊微環(huán)境,使冠突散囊菌由磚內向磚外生長繁殖。并達到磚內部與磚表面發(fā)花茂盛均勻,金花飽滿,實現內外金花均一的高品質茯磚茶,一舉攻克冠突散囊菌僅可在方形茶磚內生長的技術難題。此后,他通過研究開發(fā)新技術、新產品,累計在國內各重要刊物發(fā)表論文7篇,申請國家專利28項,其中發(fā)明授權專利8項,實用新型授權6項。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此后,周興長主持承擔建設的咸陽茯磚茶恢復性研究創(chuàng)新及產業(yè)化建設項目成為我省首個也是唯一進入國家星火計劃的茶葉項目;參與完成的“陜西茯茶加工工藝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yè)化應用”有效解決了制約我省茯茶產業(yè)發(fā)展的技術瓶頸,推進了茯茶產業(yè)的提質增效與跨越式發(fā)展,并獲得了陜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16年度);參與完成的科技成果“茯磚茶生產工藝創(chuàng)新性研究”和“陜南夏秋毛茶加工茯磚茶工藝關鍵技術研究”,通過在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推廣應用,建成了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茯茶加工生產線,并通過了ISO 9001質量體系認證和HACCP體系認證,有效提升了傳統(tǒng)茯茶的加工技術水平。其項目成果不僅有效提高了陜南茶葉資源的高值化利用,而且促進了我省茯茶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筑茯茶之夢 惠及眾人

自唐陸羽著《茶經》起,茶文化演繹的故事便源遠流長。2017年,由著名演員孫儷等出演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廣受觀眾追捧好評,劇情中,競爭對手陷害孫儷飾演的女商人周瑩,致使她經營的茶磚受潮長出“霉芽子”,蒙受了巨大損失,然而周瑩卻“巧”將“霉芽子”變“黑金”茯茶,上演了一出轉敗為勝的古代商業(yè)傳奇。反觀現實中的周興長,雖然早已帶領團隊解開了“黑金”的秘密,卻仍然與家人甘愿過著平淡樸素的生活,但與這部以咸陽史實為創(chuàng)作背景的電視劇愿景相同的是,周興長也十分注重文化傳承與科技創(chuàng)新并行。

茶香筑魂,茶香筑夢。2019年,在中國(廣州)國際茶業(yè)博覽會上,涇渭茯茶大師茶周茯在眾多茶品種脫穎而出,摘得“金獎”稱號,這款金獎茶藏匿著中國知名貢茶產區(qū)——紫陽茶區(qū)群體種之“天然拼配”的特性凝結著中國制茶大師——周興長之匠心。茶友曾評,周茯——其質自華,是一代茶人幾十年堅守初心的亮劍,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厚積薄發(fā)。十余年間,周興長共獲得科技專利共28項,榮獲“外經貿科技進步獎”“陜西省專利一等獎”“陜西省科技二等獎”等榮譽,并于2019年榮獲“中國制茶大師”稱號,成為陜西省茯茶產業(yè)恢復、發(fā)展的重要帶動人。

在業(yè)界,涇渭茯茶以恢復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茯茶傳統(tǒng)技藝而著稱。作為全程主持參與者之一,周興長猶記得當初為了搶救挖掘民間手工制茶老藝人,他與團隊歷經千辛萬苦,四處尋訪,三顧茅廬,終于使這項中國最古老制茶技術得以的成功恢復。周興長也因此而真正領悟了傳承的重要性,并著力費心培養(yǎng)了一批企業(yè)技藝傳承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毛茶拼配技術、茯磚茶渥堆技術、茯磚茶發(fā)花干燥技術、茯磚茶炒制技術、茯磚茶質量檢測技術等核心技術已被“徒弟”們悉數掌握,并通過現代科技手段不斷發(fā)揚光大。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發(fā)展,陜西茯茶產業(yè)重新煥發(fā)出了奪目活力。茯茶產業(yè)也因具有非常突出的產業(yè)扶貧效應,及其獨特的保健功效,迅速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點。作為省政協委員,周興長積極履職擔當,多次為推動陜西茯茶產業(yè)發(fā)展建言獻策:加大龍頭企業(yè)和重大項目扶持力度,強化科技創(chuàng)新核心支撐,壯大茯茶產業(yè)人才隊伍,加大陜西茯茶宣傳推廣力度等……為破解行業(yè)困境貢獻了智慧和力量?!拔业脑竿褪亲尭嗳送ㄟ^涇渭茯茶關注傳統(tǒng)茶產業(yè),并使其逐漸走進大眾生活。借助‘一帶一路’讓大家知道陜西不僅有茶,而且還有好茶?!?周興長堅定表示。

原標題丨中國制茶大師周興長:以工匠之心追求技藝的極致, 以傳承之心追求茶文化的延續(xù)

注:內容來源各界新聞網,作者趙婧,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12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