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小眾是什么意思

找到約22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遵循內心的堅守 給他們帶來了什么?

普洱茶的江湖里,精彩的始終是人。

這些從業(yè)者,從一棵茶樹、一片茶葉出發(fā),延展出萬花筒般的多彩世界。他們的故事或觀點,正是這個萬花筒中的每一個細碎晶體,在溫煦陽光下,正閃耀光芒。

如果你也有對茶的獨到理解,有在茶行業(yè)中的精彩故事,期待你的分享。

市場運營是茶產(chǎn)品生產(chǎn)端的延伸

真正自己做茶,是從2009年才開始。這之間有過許多思考,分享和從事往往不是一回事。分享更多是茶為生活帶來的樂趣,而選擇去做茶必須對茶區(qū)、茶山、茶性甚至當?shù)氐娘L土人情有所了解,在工藝上達到一定的水準,對成品有一定的要求。做茶,在我看來是不能輕率為之的。

于我而言,茶是簡單的。做產(chǎn)品要過的第一關,是自己。如果自己都不能在品飲的時候心生歡喜,如何指望給別人帶來愉悅呢?對茶品,不能實行“雙標”,只有對產(chǎn)品實行高標準、嚴要求,口徑一致,才能保證恒定的品質。

事實上,在我看來,市場運營就是茶產(chǎn)品生產(chǎn)端的延伸,只有從生產(chǎn)到市場一體,執(zhí)行一套質量標準,才能最終獲得認可。人可以有很多喜好,但我們最終能夠做好的,往往只有一件事,我喜歡茶,投入十分精力在尋茶、做茶上,把生活中的一切事務和茶聯(lián)系起來,自然沒有更多的精力和喜好留給其他事情。

南茗佳人品牌創(chuàng)始人 李紅儐

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經(jīng)常有人問我:益木堂是什么意思?其實很簡單,“益木”即為嘉木,也就是好茶?!疤谩睘檎n堂。益木堂成長之路,也是我們和茶友們一起成長之路,我們互相學習,一路成長,生活越來越健康、喜樂。益木堂是茶葉制造商,以不斷為茶友提供高品質好茶為使命。那么如何把茶做好?

益木堂有一句話叫“歷遍正山名種、取古茶之精華”。這是我們制茶的指導理念,意思是我們并不滿足于做普通的茶,或者重復大家都在做的茶。

我們認為任何工藝都有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工藝應該得到繼承,不良的工藝應該摒棄。在初制階段,我們強調只能手工鐵鍋殺青、太陽直曬。不做特別重的萎凋(增加甜度、降低澀度),不能故意低溫長炒(增加香氣),不能捂黃(增加茶湯濃度),曬青的時候不遮蓋玻璃或者其他透明材質。而熟茶工藝是一個新生事物,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歷史,整個行業(yè)都在研究、改進、提升。益木堂也有自己的探索積累出的一些獨特工藝。

實體店營銷是益木堂一直堅持的。以高品質產(chǎn)品吸引客戶,這是一個總體經(jīng)營思路,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可以長久健康發(fā)展的經(jīng)營之路。其實實體店在茶行業(yè)里形態(tài)最是豐富多彩,我又把它分為兩類,一種是喝茶體驗的,一種是不喝的、不在乎喝的。不喝的路能走多遠,我不敢妄言。喝的里面還分好幾種,有高的低的,有不高不低的,有看起來很高喝起來很低的, 真是樹林很大,活法很多……

益木堂品牌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黃宏寬

以人類學的方式做茶

由于我本身所學專業(yè)是人類學,大學畢業(yè)之后我就進入茶山以田野調查的方式去做普洱茶,十數(shù)年始終堅持親歷親為,后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產(chǎn)品理念。所以,深山老林品牌文化和產(chǎn)品體系建立在人類學的基礎之上。

我對于人類學、民族學包括其田野調查的方式始終保有熱情,也將深山老林的品牌經(jīng)營有意識地與人類學嫁接,希望這個品牌可以得到這種人文文化的圈層的認可。同時,深山老林也深度參與到人類學事業(yè)中來:我們的古茶莊園,是人文社科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之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下設的少數(shù)民族田野調查基地之一,也是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記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的基地。除此之外,還資助過云南大學的篆刻大賽,也出資為普洱茶及云南本土影視人類學建立影像檔案,出品了十余部紀錄片。所有種種,使得我們品牌雖然小眾,但自己的客群都非常穩(wěn)定和堅實。

我對于普洱茶未來市場主要看好兩個風口,一個是易武茶區(qū),一個是熟茶。不僅因為易武的風味很協(xié)調,它還是普洱茶文化的發(fā)祥地,有著十分厚重的文化積淀。此外,熟茶的風味其實也充滿廣闊的探索領域,而且不是所有的熟茶都缺乏辨識度,只要在原料、發(fā)酵、倉儲等技術上尋求突破點,熟茶一定是今后茶企撬動市場的利器。

深山老林品牌創(chuàng)始人 林利斌

本文節(jié)選匯編自

《普洱》雜志2021年3月刊、

10月刊、11月刊“創(chuàng)見者”欄目

來源:普洱雜志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你確定你喝的是古樹熟茶?

近年來古樹熟茶產(chǎn)品層出不窮。什么是古樹熟茶?這一概念從何而來?

我想,從鄙視鏈來講,古樹茶確實因其品質占據(jù)茶界首端而備受追捧。如此熱門的頭部概念對于任何一個善于把握商機的人而言,都是不可錯失的良機,于是,古樹熟茶一說橫空出世。

1、熟茶一窩蜂風靡神州大地,古樹熟茶也跟著來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普洱茶的對外貿(mào)易不斷擴大,供不應求。

自1973年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獲得自營進出口權后,代表公司赴廣交會交流學習的業(yè)務員,發(fā)現(xiàn)以發(fā)酵后的熟茶為主的普洱茶在廣東、香港極具市場和銷路,便帶回茶樣,根據(jù)云南各地方實際進行了發(fā)酵技術探究,最終取得突破性進展,并成功打入香港、廣東等外省市場。在隨后的十年到二十年中普洱熟茶技術逐漸成型,并日益發(fā)展。

1973年,熟茶元年。

2004年,經(jīng)濟發(fā)展的大潮也淹沒了西雙版納勐海,勐海茶廠因此改制,一夜之間,成了吳遠之先生的控股的民營企業(yè)。吳先生一躍千里,以十余載,鑄就全新的大益,并成為普洱茶行業(yè)的標桿。(那個時代,普洱茶就是緊壓茶。還沒有制定普洱茶生茶云南省標,省標大約是2004年開始制定的。)

7572熟茶,是改制前勐海茶廠熟茶的代表作。

改制前的7572,足以作為好熟茶的標桿,諸行業(yè)資深人士每次喝畢,贊嘆詞不絕于口。我也喜歡喝,確實也有一絲簡簡單單的幸福感。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7572的傳奇?

原料深度、拼配技術、自然陳放,三者缺一不可。而很顯然,7572不可能是古樹純料發(fā)酵。根據(jù)當時的歷史條件,等級制的收購標準體系下,古樹茶難于采摘,價格和臺地、小樹茶相同,不可能被選中。由此可見,作為標桿的7572,極有可能是臺地茶、小樹茶發(fā)酵的拼配產(chǎn)品。

以2004年勐海茶廠改制作為分水嶺,普洱茶在市場上經(jīng)歷了十五年的江湖鏖戰(zhàn),這些產(chǎn)品的價值與意義究竟在何處?

2、古樹這一概念的存在

那就從古樹這一概念開始說說看。

“古樹”二字在官方規(guī)定的印刷包裝紙上只能以“大樹茶”的字樣出現(xiàn)。

李文華先生是我很敬佩的資深茶人,其普洱茶的拼配技術嘆為觀止。他對我說:“大樹應該是指西雙版納解放前的茶樹。而古樹怎么也要有100年樹齡。古樹被市場認知是一種必然性,由于稀少,如何在產(chǎn)品上標注清楚,各企業(yè)不一?!?/p>

誰都清楚,除了好的原料,好茶還需精良的生產(chǎn)工藝。

雖然都是普洱茶,生茶與熟茶的制作工藝卻完全不同,這對于茶原料的內涵物質有著巨大的影響。

煙蟲這朋友不太地道,毫不留情面,直言:“古樹熟茶有,但是非常少。可以說市場上98%以上的古樹熟茶是假冒的。”

狗吠之年,老班章搞出了大新聞。現(xiàn)在市面上打的老班章熟茶,是否可信?

有人說這是以邊境上的老撾原料制作,生態(tài)比老班章更佳,但茶料真是在一口料(純料)渥堆發(fā)酵的嗎?

誰也沒有親眼見過,想看也未必能看得見。尤其是那些蝸居在幾千百里之外,靠吹牛賣茶的茶商。

2004年以后,關于熟茶的技術創(chuàng)新,猶如共享單車、滴滴等的發(fā)展勢頭。熟茶發(fā)酵,目的在于將具有刺激性的多酚類降解且部分轉為多糖類成分,因其分子也經(jīng)歷了微生物的裂解與重組,所以同時增加茶湯中的可溶性糖與蛋白質。整體更為柔和適口,并適合了人體健康機能的需要。

古樹茶也具有刺激性的多酚,但由于本身的可溶性糖類蛋白質類,氨基酸類等等物質含量更多,且無機物含量少等原因,發(fā)酵后相對口感平衡。而這些對于上好的古樹茶而言,生來俱佳,何必再發(fā)酵成熟茶?

任何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制茶人,絕不會做這類“放屁脫褲子”、暴殄天物的蠢事。這只能蒙混少知的消費者。

對于真正的茶人,古樹熟茶,很不一般。但喝茶的人,甚至會覺得不算什么。

飲茶,一重香氣,其次口感。能品至韻味者,已是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愛茶人。更專業(yè)者如能辨喉韻,或某茶特有的印記,上升到氣韻與體感。

人間普洱,難論真假;品茶論道,最怕虛妄。

3、熟茶有其韻其味合則是好茶

我們說改制前勐海茶廠7572是好熟茶的標桿。

搞清楚了什么是好的熟茶,再來看古樹熟茶。先不論古樹熟茶這一命題的真?zhèn)危驼f生茶,生茶在熱反應過程中,茶內質的主要成分被大幅度改變,因此,生茶優(yōu)異,但發(fā)酵成熟茶以后就未必表現(xiàn)得那么出色了。

古樹茶品質精優(yōu),那么古樹熟茶是否也都是良茶?

解此問之前,我們想想怎樣的熟茶是好茶?以我的經(jīng)驗,香、甜、厚、滑、純,是衡量一款熟茶優(yōu)劣的起碼標準。

2001年改制前勐海茶廠7572熟茶包裝和餅面

改制前勐海茶廠,其熟茶還有散茶,分1、3、5、7、9級,多銷往香港、廣東等地區(qū)。1、3級以精美小木盒子包裝,茶量1公斤。其余級別皆以大袋裝,易接觸空氣,濕倉。

我喝不慣濕倉味,香港的普洱茶,只有這味道。你若好奇,可尋機一試。

在廣東某茶友心中,熟茶被奉為很正面陽光的茶。

1973年,昆明茶廠的吳啟英等人,在考察學習了廣東潮水渥堆的基礎上,試制出了普洱熟茶。1973年是試制,并沒有產(chǎn)品。

熟茶的出現(xiàn),是普洱茶發(fā)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普洱茶發(fā)酵機理有三:一是通過濕熱使多酚類降解。二是利用了自然的微生物對茶葉進行了分子裂解,從而使它變得更符合健康取向。三是通過養(yǎng)堆拼配和菌作用等實現(xiàn)分子新的聚合重組,使口感上變得更細膩醇厚適口。

雖然這一過程,強加了人為干預,但在間接性執(zhí)行工藝上,茶的制作也得到了可控性。而在后期倉儲中,昆明干倉的普洱茶區(qū)分于香港、廣東等地區(qū)濕倉茶的重要原因。

注意,就口感上,干倉濕倉的區(qū)別絕不可以用“茶葉是否打過農(nóng)藥”一說而混淆。這里不贅簡述幾句:

在普洱茶的常規(guī)性檢測指標中,有一項叫做“灰份”?;曳荩溉紵螽a(chǎn)生不可盡燃燒部分的比重,實質就是無機物。

為什么說施肥打藥的茶不好、不生態(tài)?農(nóng)藥帶來的,不一定是無機物超標,茶所含的無機物沖泡時大部分不溶于水,所以無機物很少能帶來口感的不適。

農(nóng)藥(除了殺蟲劑一類)會促進茶的發(fā)芽率,縮短生長時間,生長周期短了,意味著物質積累不夠。

發(fā)酵好的熟茶,燃燒過后無機物比不一樣,從喝的體驗角度,我們明顯能感知到的溶性物質其實不是很多。

普洱茶從來都是好東西。至此,消費者從對茶的扭曲性傳播、減肥效果等唯美傳播上找到了某些心理暗示。

人的第一、第二本位所需求的取奪,是人的基礎。在“一元論”的世界,每個人認為自己的認識都沒錯,就像重度糖尿病患者認為大米是有毒的,不能吃。而在正常人的認識中,大米養(yǎng)活著人類幾千年。

說的如此混亂,其核心在何?

形而下講,以生態(tài)、安全、適口為健康。

西雙版納的茶,勐海的茶相對陽剛,易武茶比較柔和。我們在喝茶時,背部會有感覺,這就是所謂的體感。

古樹茶不到地表合適的條件不發(fā)枝芽,這與它自身的根系和養(yǎng)分輸送情況有關。古樹茶香甜物質與活性物質的多酚多糖,與古樹本身是否無關?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有反其道而行的情況。

如果你在熟茶中尋到了“韻”,那么,要恭喜你,你入門了。

過去,教科書及一眾博識的專家學者,都會引導消費者去喝“密集型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作物”,即所謂的臺地茶。

古樹熟茶來了,它的氣感、韻味或是唯一不可替代的。

我深信熟茶勐海味的歷史意義。今天的熟茶正在毀壞我們喝茶的虔誠,如果你執(zhí)迷于熟茶諸多命題中的堅固說辭,你的味覺與身體必定會受到心理誤導,接受很不舒服的體驗。

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說:

“沒有信用、沒有信仰、不要榮譽、不要真理、心懷兩端、言語不一的人們,你們之被人譴責就活像從前寓言中的介于魚與鳥之間的一種模棱兩可的東西?!?/p>

面對混沌不清的市場,我們就來推敲推敲古樹熟茶的真實性,或者說探測一下市場上的古樹熟茶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4、“越陳越香”和“古樹茶”,是普洱茶的兩個關鍵詞

2007年普洱茶大崩盤以后,古樹茶乘虛而入,時髦起來。這所謂的古樹茶,多指生茶,而這里說的是古樹熟茶。

先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1950年,云南全省茶葉面積只有區(qū)區(qū)16萬畝,1990年增加為240.6萬畝,到了2017年已擴展至610萬畝。

將古樹茶的樹齡定義為上百年也好、解放前也罷,以1950年的數(shù)據(jù)為基,除了后來逐漸發(fā)現(xiàn)的極少部分茶樹,云南的古樹茶面積理論上不可能超過16萬畝。

這還沒剔除中間幾次砍掉古樹種小樹,砍掉茶樹種玉米等經(jīng)濟作物的歷史事件。如果精打細算,古樹茶頂多占云南總茶林面積的2%至3%。

如此稀缺的古樹茶,能拿多少出來發(fā)酵做所謂的古樹熟茶?又有多少制茶人舍得花大價錢制作茶料成本極高的熟茶?

我無法得到準確數(shù)據(jù),但可以肯定的是:純料的古樹茶,做生茶都尤其緊張,更別說拿去做茶料成本極高的熟茶了。

我常在勐海見到的熟茶堆子,一般都超過50噸。比方說,這一個發(fā)酵堆的量就是老班章古樹茶春茶的全部數(shù)量。

真的古樹熟茶,不可能放到市場上流通,因此很多市面上所謂的古樹熟茶,都是打著古樹之名牟利。

一位制茶的朋友分析說:

“古樹熟茶?我喝過確實很好喝,小眾。一個發(fā)的好的熟茶堆子要8到12噸,最便宜的古樹按400一公斤算一個堆子,也要320萬的成本,按1200一公斤算,就要960萬的成本。現(xiàn)在有離地發(fā)酵,最少也要500公斤左右才能發(fā),如果做了玩,發(fā)少量的古樹,也要50萬左右同一個堆子,加上百分之三十的損耗,那就是有錢瘋了過于任性?!?/p>

問題在于,熟茶發(fā)酵每一次的情況都不同,相對應的走水、堆溫、翻堆時間、翻堆次數(shù)都會有變化,這是個需要經(jīng)驗積累的技術活。

云南從出現(xiàn)新工藝至今,最多不過七八年歷史,有幾家茶廠能做到100%的優(yōu)品發(fā)酵率?如此高昂的成本,一旦發(fā)酵失敗,后果如何承擔?

在前文,我只不過拿了400元一公斤的古樹原料假設。但據(jù)我所知,市場上的古樹熟茶動不動就是老班章古樹熟茶、冰島古樹熟茶、刮風寨古樹熟茶。如若都是真的,又是什么級別的成本投資?要承擔多大的發(fā)酵風險?

這些古樹茶是有基本價格存在,用老班章、冰島、刮風寨古樹發(fā)酵,經(jīng)營者該如何解釋成本?讓消費者相信所賣是老班章、冰島、刮風寨的古樹熟茶。

試問如此精貴之物,投放至市場,怎么定價?怎么賣?賣給哪些人?果真如茶商向顧客介紹的那樣,是餅茶都是古樹茶?不得而知。

熟茶發(fā)酵是個技術活,同一人發(fā)酵同樣的三個堆子,同一時間發(fā),同一時間收堆,制成的口感都不一樣,做成了那是阿彌陀佛,但廢了就廢了。這種人不是有錢任性,就是甘愿喝廢料,人云亦云,“皇帝的新裝”。

你可曾想過勐海一年要發(fā)酵多少熟茶?你的所聞定不如我所見那般確切。

只能說,勐海有無數(shù)的熟茶大堆子,至少有十幾二十個上千噸熟茶量的工廠。

如你去勐臘縣易武鎮(zhèn),會發(fā)現(xiàn)做易武生茶的茶商,喜歡往易武象明各大茶山里鉆,因為好茶絕大部分生于深山老林。而做易武熟茶的茶商,大多止步于納么田(離抵達易武還有十余里路的一個村寨)。

納么田只是一個自然村,沒有多少臺地茶,原料來自周邊的幾個生產(chǎn)隊,茶廠五隊,六隊,七隊,八隊,九隊……大多是原易武區(qū)老區(qū)長張毅1982年推廣種植的,以云抗十號為主,并非易武原生種,茶價便宜。據(jù)說,壓制成熟茶也沒幾個人能喝得明白好壞。

在勐海,做生茶的多是春天來收料,做熟茶的則是夏秋時來。大多做茶人都習慣于春茶做生茶,夏茶做熟茶。

誰能保證,一定能買到頭春古樹的熟茶?

除非出于某種無私的愛,倒有可能從開金礦的的朋友手頭弄上不計成本的幾公斤古樹熟茶而已。

5、再來說說古樹熟茶的“熟茶”發(fā)酵的自耗與成本維度

熟茶的發(fā)酵,過去都是地面發(fā)大堆,達到三噸以上才好發(fā)。

這幾年熟茶工藝突飛猛進,可以小堆發(fā)酵,多以竹筐、木框,還有用不銹鋼發(fā)酵的,幾十公斤也行,這使得昂貴的古樹茶發(fā)酵有了成本上的可能性和風險的可控性,不然,以籠統(tǒng)把幾噸、價值近千萬的古樹茶拿去發(fā)酵,萬一發(fā)不好,燒堆、發(fā)酸了,誰敢冒此風險?這是工藝提升和消費者需求提升的趨向產(chǎn)物。

以不銹鋼發(fā)酵為例,從潮水、至3到5次翻堆、到養(yǎng)堆、再到完全干燥,大概要40天左右,也就說最早當年的4月份春茶就可以制成新的熟茶,當然也建議適當陳放后飲用。

以我較熟悉的后月眾籌做的140公斤的二春夏茶混采老班章發(fā)酵熟茶為例,來觀摩整個流程:

8月9日,140kg老班章潮水下堆;

8月13號,第一次翻堆;

8月19號,第二次翻堆;

8月23號,第三次翻堆;

8月25號,發(fā)酵度約6成,起堆;開始養(yǎng)堆;

9月10號,預計可以裝袋;

9月30號,預計完全干透,發(fā)酵結束。

熟茶的原料是曬青毛茶,也就是散生茶,原料的級別決定了熟茶的級別,用臺地茶料怎么可能發(fā)出古樹茶熟茶的韻味,原料上品質的成因永遠排在第一位。

2010年之前,大部分茶商多用夏秋的臺地、小樹來發(fā)酵熟茶,就這品質,仍然有不少打著古樹的名頭來賣。2010年以來,勐海就開始有很多小廠發(fā)酵小堆古樹茶。

目前,市場上宣傳最為兇猛的要數(shù)某正熟茶,曾有朋友揶揄說:“缺什么補什么!某正可能也是無正”。

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的話。但我確實品嘗過某正的印本紀(號稱用小綠印配方研制,說一句,小綠印是生茶啊,這兩個不太通用吧),感覺濃稠有余、韻味不足。什么意思?就是不好喝。是不是古樹做的?不知道。

如此一說,愛茶人自能明心見性。

市場之內是否真有古樹熟茶流通?答案是肯定的。但該如何分辨?我們無從下手。

作為普通消費者的形象置身市場,我們?yōu)槭裁匆直??又有什么好分別的呢?就像我們買茶、喝茶?只因為好喝,這就夠了。

聽賣茶的講故事,是要買拐還是買擔架?

中國人愛講面子,自以為送人老班章熟茶,倍兒有面子,為了面子搭上萬貫家財?shù)墓适碌教幎际恰?/p>

但存在即合理,只要有市場這只手的存在,混亂就不會終止。

中國有句成語:熟能生巧。成語的本義這里不做解釋,但做技術活的手一旦巧了,機心也就會隨之而上升。

帕斯卡爾說:

“不愛真理的人所采取的借口是說,尚有爭論,還有很多人在否定它。因此,他們的錯誤無非是出于他們并不熱愛真理或者仁愛;因此他們是無可原諒的?!?/p>

作為愛茶者,我們是否需要放下“博識茶道”的包袱,基于日積月累的經(jīng)驗,傾聽那些顛覆認知的觀點,重新審視我們對茶的認識,尊重常識,尊重事實,將愛茶之心的門窗打開,讓陽光自由地照射進來。

“握佛持杯”!“佛喜茶拿鐵”的“佰年老叢”是認真的?

茶史上最“無語”的聯(lián)名來了……

喜茶與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

攜手推出一系列“持杯”飲料

“佛喜茶拿鐵”是狠狠拿捏住消費者痛點了

佰年老叢為什么用的是“佰”?

有沒有添加科技狠活?

今日茶話會,就點杯“佛喜茶拿鐵”品鑒,

一口下肚,信息量巨大,

一起來品品吧!

“佛喜茶拿鐵”喝出什么信息?

產(chǎn)品宣傳卡寫著:

甄選福建佰年·老叢茶,真茶無香精

焙火香 木質香 花香

茶葉均來自百年茶園的高齡茶樹

叢味十足

我們把關鍵詞一個個來盤一盤~

1/ 百年,佰年?

福建佰年·老叢茶

百年茶園的高齡茶樹

這里用了兩種“bai”,到底是啥意思?

確實很有“擦邊”嫌疑。

第一,佰年老叢茶,直觀印象很唬人,乍看就讓人想當然覺得是百年樹齡的老叢茶。更有人直接關聯(lián)到是武夷巖茶,甚至核心產(chǎn)區(qū)的老叢水仙。

所以,這個佰,在宣傳的時候既有吸引眼球的效果,又讓人不至于被誤導。

2/ 樹齡?

百年茶園 不等于 茶園里的茶樹都是百年的。

并且一棵百年茶樹,也會出現(xiàn)主根歲數(shù)百年,但側根生出的枝干才30年的情況。

3/ 是否含香精?

剛開始聽到百年老叢的時候,想起了“科技叢”。

有武夷巖茶商家曾透露有個別不良商家在做巖茶老叢產(chǎn)品的時候會增加科技狠活,做出來的香氣很容易讓人一下就喜歡,有可能是加了某種“食用香精”,能快速的讓新老茶友感知到所謂的“叢味”。

而佛喜茶拿鐵從品嘗口感來說,不存在使用香精。

耳東/ 攝

4/ 含“叢”量有多少?

從佛喜茶拿鐵的滋味中能捕捉到什么信息?

滋味上,烏龍茶的茶味存在感很強,很濃郁;

茶香也有落在奶中;

奶香甜,很順滑,融合度不錯,

飲后也有茶的回甘;

拿武夷巖茶的水仙來說,高叢水仙樹齡在30-60年之間。老叢水仙樹齡不低于60年。叫老叢茶,但是屬于高齡樹齡,似乎有一點矛盾。

以一杯19元的價格來判斷,茶葉原葉價格不高,猜測在幾十元/斤左右,所以含"叢"量高不高,您猜?

至于品出的類似叢味的感覺,有可能是沖泡手法上增加了取用茶湯的濃度,所以茶韻滋味夠足。

耳東/ 攝

5/ 品種、產(chǎn)地之謎

經(jīng)過品鑒,認為佛喜茶拿鐵中的茶不似水仙品種,是中輕火的閩北烏龍。

那么產(chǎn)地是武夷山嗎?

從官方宣傳中描述茶葉生長于超過500米的高山之中,判斷茶樹不可能是巖茶的核心產(chǎn)地,而是閩北地區(qū)的高山老茶園。

所以,總結一下,

這款產(chǎn)品是老叢風味的閩北烏龍拿鐵。

新茶飲,捧紅了小眾茶地方茶

對于喜茶的這波聯(lián)名,有人質疑品牌宣傳夸大,混淆概念。原料等級一般的茶,卻蹭了“百年老叢”的流量。

也有人認為喜茶在這波宣傳上有擦邊嫌疑,但拋出了“百年老叢”這個概念,能讓消費者去了解茶文化。而實際去深究,宣傳話術也并沒有違規(guī)。而且新茶飲重在提供多元健康的飲料和讓消費者滿足愉悅的體驗。

為頭部新茶飲品牌服務多年的資深人士、制茶工程師林重陽表示,新茶飲的飛速發(fā)展與“內卷”也對地方茶、小眾茶的挖掘與探索越來越深。作為資深制茶師、拼配師,他認為新茶飲用茶拼配是個非常核心的技術,根據(jù)用奶不同,拼出特點,拼出特異性,缺香補香,缺味補味,是“拼”口感的關鍵。

2018年左右,“鴨屎香”進入茶飲賽道。去年10月,奈雪的茶推出奶茶新品“鴨屎香寶藏茶”,很快引爆熱搜,在茶飲界掀起了一波“鴨屎香熱”。

去年4月份,“茶化石”碎銀子成為香餑餑,喜茶也推出了“碎銀子”系列,包括芝芝雪山碎銀子、芝芝碎銀子、純碎銀子三款。

去年12月,伏小桃應季上架了“新疆烹煮”系列,采用的就是茯磚茶作為伊犁奶皮子奶茶茶底。

今年11月,在2023全國“赤壁青(米)磚茶+”新茶飲研發(fā)推廣邀請賽上,赤壁青(米)磚茶為原料創(chuàng)作新式茶飲也嶄露頭角,赤壁青磚茶飲品驚艷亮相。

青磚與奶相遇,碰撞出醇厚美妙的滋味,從傳統(tǒng)加鹽的蒙古奶茶中就能體會到,這類產(chǎn)品是否能成為爆款呢?

2023全國“赤壁青(米)磚茶+”新茶飲研發(fā)推廣邀請賽

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機構發(fā)布的《2022年新式茶飲高質量發(fā)展報告》顯示,新茶飲品牌已經(jīng)成為年輕人認識、傳播傳統(tǒng)茶文化的窗口。

有46.90%的“90后”表示在新茶飲消費過程中認識了更多的傳統(tǒng)茶,44.68%表示了解了不同茶葉品類,54.68%認為感受到了中國茶文化的強大魅力。

茶飲行業(yè)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茶業(yè)的進步和創(chuàng)新,還極大促進了茶行業(yè)的發(fā)展和茶文化的傳播。一家新茶飲店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茶葉,每日消耗的茶葉量非??捎^。在化解過剩產(chǎn)能和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論聯(lián)名還是挖掘茶品打造爆款,茶飲行業(yè)都會越來越卷,卷起來,才能為中國茶業(yè)的復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8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