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武夷巖茶的特征

找到約1,064條結果 (用時 0.06 秒)

武夷巖茶的地域劃分!茶品牌哪個比較值得推薦



武夷山位于東經118度,北緯27度附近,平均海拔600多米,屬于中等海拔地區(qū)。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它是一個山區(qū)和丘陵地區(qū),屬于中亞熱帶地區(qū)。

從地理上講,武夷山發(fā)源于崇安盆地之上,谷崖重疊,九曲河東西橫貫。最高海拔750米,最低海拔不到200米。地形復雜,屬于典型的丹霞地形。武夷山的巖石由頁巖、礫巖、應時榕樹和紅砂巖組成,而地表巖石主要為紅壤和黃壤。

不同的地形和地貌造就了不同品質的茶葉。所謂“巖韻”,是衡量武夷巖茶品質的重要標志。不同的地形使得生產出來的茶葉品質不同,從而形成不同的“巖韻”。

武夷巖茶因產地不同可分為三類,即大陸區(qū)、正常巖區(qū)和半巖區(qū)。所謂大陸地,是指產于溪流、公路兩側的平坦地產茶區(qū),包括武夷山以外的其他地區(qū);正巖區(qū)是指武夷山(俗稱名巖區(qū))的三坑二溪,以及名巖區(qū)以外的其余巖石和山峰;半巖茶區(qū)是指武夷山的巖茶產區(qū),正巖茶區(qū)除外。這三個產茶區(qū)的茶葉品質差異很大,這是受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影響。

據史書記載,產于武夷山中心的,如三坑二溪等,都是精品,“巖韻明顯”;半巖茶的品質略遜于閻正茶,但巖韻還是不錯的;質量略低于半巖茶,也是“巖韻”。

但產地屬于非武夷山市,僅是按照“巖茶”工藝制作的“巖茶”。由于茶葉的品質明顯不同于閻正、榕樹、周茶,沒有“巖韻”,屬于武夷山當地人所說的“外山茶”。

武夷巖茶的“巖韻”

武夷巖茶的特征,可以用“巖韻”兩個字來概括。人們喜歡巖茶,就是因為“巖韻”。那么巖韻是什么呢?

  晚清名人梁章鉅,游武夷時夜宿天游觀,與道士靜參品茶,將武夷巖茶特征概括為“香、清、甘、活”四字。他說,靜參謂茶品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種之類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為無上妙諦矣。不知等而上之則曰清,香而不清,猶凡品也。再等而上則曰甘。香而不甘則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則曰活。甘而不活,亦不過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須從舌本辨之,微乎,微乎!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

  梁是舉人,愛做筆記小說,算是才子,又官至巡撫。所以他的這段評價,沿用至今,盡管后人將四字順序顛倒,“活、甘、清、香”,但意思沒有根本變化,并將其作為巖韻的標準。

發(fā)展至后來,有人將巖韻歸納為更為透徹的四個字:巖骨花香。巖茶的香氣濃郁,水仙花香,蘭花香、桂花香等等,花香容易理解。但“骨”顧名思義,喻堅硬,堅韌等等。蘇東坡曾有一首詩《和錢安道惠寄建茶》,贊美建茶“森然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有助于理解“骨”的含義。清朝乾隆皇帝在評價貢茶時,題詩詠道“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也形象地描述了巖韻的特色。所以,巖韻中的“骨”,應是一種不以鮮香見長,而以醇厚沉著穩(wěn)重取勝的味道。茶湯里好像有“沙沙”的小顆粒,或者是好像有柔韌不絕的細絲,從而豐富了茶湯的質地。

清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說:武夷巖茶“清芬撲鼻舌有作甘。……如龍井雖清而味薄,陽羨雖佳麗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边@是他將巖茶與龍井茶和陽羨茶所比較后,而得出的結論。

張?zhí)旄=淌谡f:“茶葉的香氣和滋味,是決定茶葉品質最主要因素,香和味有密切的關系。武夷巖茶在烏龍系列中是“重味以求香”的品類,不同于安溪茶的“以香而取味”,這是鑒別武夷巖茶的最重要的原則。味有濃淡厚薄,韻有顯露程度、持久性的長短之分。本人將鑒評武夷巖茶總結為八個字:“清香甘活、韻味悠長”,并將此八字分述如下:

清:指清純不雜,清快舒適,清麗明亮(指茶湯、葉底)。
香:指茶香高低、長短、銳幽、濃淡而出,飲后有齒頰留芳之感。
甘:指回甘時間短而快捷,指程度、部位而言,清爽甘潤。
活:指潤滑爽口,而無滯澀感,喉韻清洌。
韻:指“巖骨花香”中的“巖韻”而言。
味:指茶濃而厚醇,無明顯苦澀感。
悠: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悠悠不變,可謂“舌本常留甘盡日”之感。
長:指口腔舒適快感的長久,而不是苦澀及雜味的持久性。優(yōu)質茶飯前飲之,飯后尚感有余香。

姚月明先生指出:品鑒武夷巖茶不是一時就能學會的,必須經過長期實踐體會深化。有些還很難用言語表達清楚,如”韻”即”巖韻”,巖茶之韻味,僅能作概略介紹。

體驗巖韻的過程,就是一個審美過程。巖茶的品質越好,品茶者對巖茶的理解以及茶文化修養(yǎng)越高,在品茶活動中所產生的美感越強。



茶葉那個品牌好?

暖莘茶:

一葉好茶來之不易,從種茶,管茶,采茶,挑茶,炒茶,制茶,在不斷找產地,選標準,尋好茶這包含了初心夢想旅途中的艱辛汗水,包含了幾代人,一輩茶人的心血和用心,我們不生產茶,我們只設計茶,尋一葉中國好茶,標準化,規(guī)模化,復制化以降低好茶的成本,為消費者提供一葉好。

暖莘茶以堅持一葉好茶,暖一片人心的理念:以為大眾尋找中國好茶為宗旨,對茶我們堅持四不原則:

1.非原產地不選2.非原生態(tài)不選3.非高標準不選4.非好口感不選




因此并非每一葉茶都叫暖莘茶。夢想起航,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個日夜,一百二多萬公里,環(huán)繞中國六十圈,萬里苦尋,品茶無數,只為尋找一葉中國好茶,敬您一杯暖莘茶,好茶才暖心。

暖莘茶對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原有工藝上,每個環(huán)節(jié)有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有些行業(yè)工序,這里要經過兩次以上的篩選或檢核以確保在高品質的標準上,在二次以上提高,因此暖莘茶品質是比較值得肯定的。

武夷巖茶“玩火”,內外兼修

武火篇

前些日,注意到茶??系囊粡堈掌湟纳侥巢杵蟮奶勘汗し粌?,一位老茶師帶著倆徒弟,正在拍攝焙茶的情景。每人身前擺放著一個裝有茶葉的焙籠,一個軟簍。他們凝神靜氣,全神貫注,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身體微微前傾,目光投向焙籠,動作恰似打太極的起勢,沒有絲毫的做作,這一瞬間神態(tài),自然流露著武夷山制茶師們對工作的專注。

照片里很平靜,室溫卻很高,他們在焙茶,也是在玩火,火被灰藏著,看不到。

若想看火,是要在打焙階段,也就是炭焙過程中最辛苦的時刻。

在另一家茶企,一天上午,焙茶師傅叫上一位助手,戴上口罩,從雜物間內搬出干燥、無異味的荔枝木炭,倒出,用焙鏟將大塊的木炭敲成小塊,剔除炭頭、雜物等,用谷斗將木炭加入直徑約54cm深約33cm的圓形焙坑中,用松柴和竹篾片引燃三五個焙坑的木炭,待坑中火舌竄起,再加滿木炭燒紅。用洋鏟將燒紅的木炭一分為三加入其它焙坑中,接著再加滿木炭燒紅。滿滿的木炭燒紅后,落下去一半高度,接著再加滿木炭。

焙間的煙氣越來越大、越來越濃,室內熾熱難耐。

焙茶師將毛巾在水中漂漂浸浸,又擰了擰,披在頭上,握住焙鏟手柄往坑中猛插,接著又往坑內猛拍,拍得火星四濺,拍得窗戶嗡嗡作響,地面震撼,地面越是震撼,炭越是結實,以確保在焙茶過程中坑內的炭不會塌陷,保持溫度的穩(wěn)定性,并且用的時間更久。

這個過程,他們完成得真是夠漂亮的,又快、又猛,恰似在完成一套武術動作。

他們走了出來,將頭上烤干了的毛巾往臉上抹了抹汗,擦了擦手,順手將毛巾往臉盆內丟去。

稍作休息,焙間的煙小了,火燒的通紅、通紅,炭再次落了下去。他們又將木炭添得高高的,用焙刀將邊上的向中間收攏,聚合成一個小山包。

過一會兒,他們又覆上濕毛巾,操起焙鏟將炭條插緊、拍實。

接著用鐵線篩篩出炭末,用焙刀將燒紅的炭塊培成如倒扣的鐵鍋狀,披上炭末,待炭末也燒到紅透,又披上一層純凈的炭灰,打焙就此完成。

剛打好的焙,不能馬上焙茶,要到第二天清晨開始使用,從而有效的提高炭火的純凈度。

從“火焰山”出來的茶師,從頭到腳滿是黑黑的灰塵,口罩更多。

他們漱了漱口,擤了擤鼻涕,再擦一把汗,點燃一支煙,不以為然的聊著天,完成任務,本就開心。

打焙完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吃些綠豆、花生、蓮子湯,或是泡些金銀花、泡些蜂蜜,又或是吃些香蕉等,以排除體內的火毒,再吃些豬血,相助體內排出污物。

要說打焙這份工作,還真不是所有茶師都能做的事,他不但要有強健的體魄,還要經過長時間的磨練。一般體質的人,參與打焙工作一次,便會嚴重上火,咽喉腫痛,頭昏耳鳴。我所見過的焙茶老師傅,大多是幾代人都從事炭焙工作,從小耳濡目染,親身體驗,玩起火來簡直就駕輕就熟。

文火篇

從江西過來的陳師傅便是如此,我與他相處了好些個年頭,對他甚為了解,他很擅長幫企業(yè)焙制精茶。

第二天,天還沒亮,陳師傅就起床了,不用刷牙,沒有洗臉,先抽了根煙,直奔焙間去。先將茶按標準量上到焙籠內,爾后用手背在每個焙坑上方試了試溫度,依據茶所需的溫度調整,用炭灰勺或舀掉些灰,或再覆些灰,再用批灰刀將灰修個嚴實光整。

約摸二十分鐘,用手背在焙籠腰際下方試了試溫度,如高低相差太大,則移下焙籠,調整炭灰厚度。過十分種,再探測溫度。茶葉剛上焙的前一兩個小時,焙間的門要半開著,以利于水分及雜味的發(fā)散。

第一次翻焙時間約在茶裝上后三十到五十分鐘,依據火溫與茶葉的耐火程度而定。翻焙之前調溫極其重要,往往茶葉焙成急火,是在這期間溫度控制不好產生的。還有就是焙沒打嚴實,炭堆塌陷,火舌從裂縫中竄出,燒傷茶葉。

第一次翻焙采用扣焙方式,就是將空焙籠放在拖藶上,將焙坑上的焙籠移下,左手移到身體右側,四個手指套在焙籠上方邊沿內側,拇指在外側。右手手指于左手正下方,四指伸入焙籠底部邊沿內側,拇指在外側,兩手虎口同時鉗住焙籠邊沿,左手順勢向下,右手提起焙籠底部沿著空焙籠邊緣劃個半弧,茶葉就勢堆放在整個焙籠內,中間高,邊緣低,與焙篦形狀相吻合,用手稍稍將茶整一下,端上之前先將灰厚度調好再用灰刀將炭灰修嚴實。

第一次翻焙采用扣焙的方式,主要是烘焙過程中,底部的茶葉溫度比面上的更高,幾十分鐘的時間烘焙,上下的吃火程度相差較大,此法可避免茶葉焙成花底。

第二次翻焙用軟簍搖勻茶葉,倒入焙籠,再用雙手將茶葉翻拌一遍,然后再將它們修整得與焙篦形狀相似。

第二次翻茶,用翻拌的方式,主要是因為面或底部的茶葉各有一次貼近焙篦的機會,如此這般,茶葉吃火程度就均勻了。

翻拌茶葉比較辛苦,如若是新焙籠、焙篦,會帶有細小的竹刺,稍不留神就會刺入手指,稍長些的可以扯出,短的直接沒入皮肉,刺痛、刺痛的又拔不出來,最后只會被愈合的皮肉包在里面。如若是舊焙篦,有些竹條因為脆化而斷裂,恰巧向上翹起,雙手將茶捧起的一瞬間,竹條直接刺破手指。更有甚者,茶葉焙到快要下的階段,溫度很高,既燙又痛。盡管如此,為了更好的感知茶葉的葉溫,老茶師即使是受傷,在高溫情況下,也是不愿戴手套的。

日積月累,焙茶師的虎口因為鉗握焙籠而結出了厚厚的老繭,手部不斷受傷,愈合,又受傷,又愈合,一道又一道的加厚了老繭。

手背是焙茶師的溫度計,經驗豐富的老茶師,是不愿用譬如紅外線測溫計之類的輔助工具。

事實也印證了他們心中的道。用紅外線測溫度計,有幾種測定位置標準,譬如測焙籠腰箍位置,每個焙籠在焙間的位置不同,外圍的溫度與焙籠內部的溫差程度也會不同。譬如測焙籠內茶葉面上中心的溫度,也會因所在安放位置的不同而受影響。譬如在茶葉扣焙到另一焙籠后,測定焙篦中心溫度也會因為茶葉掉下后,堆放形式的不同而有差異。還有就是紅外線測溫計數字顯示,哪怕是在同個位置每相差一秒都不盡相同。

自信的茶師認為自己的雙手與茶是心性相通的,其它工具僅是輔助而已。

重復一扣一翻拌的程式,茶葉從上焙時吸熱變軟,漸漸變干,蓄積的溫度漸漸升高,茶葉變得越來越燙手,越來越硬,越來越緊結。

前半部分,因為有靑氣在散發(fā),只需重復著一扣一拌的程式,后半部分有火香上來的時候就要注意了,每翻動一次,從各個焙籠取一小撮茶樣搖勻,為了保障良好的嗅覺、味覺敏感度,不便急于開湯,比如先看它的條索收縮程度,色澤變化程度,再隨手取幾粒茶葉捏成粉,看粉的粗細、粉的轉色情況,具體情況不好判斷時,就該開湯審評了。

開湯的前兩沖特別是第一沖通常是不喝的,觀察湯色的變化程度就可以了,正焙著的茶喝著容易上火,一旦感官系統上火了,那么之后對品質的把握就會越來越遲鈍。第三沖一定要品嘗,并且將葉底倒在葉底盤中仔細觀察。在關鍵時刻,最好是多叫幾個人來共同審評,更能準確的把握。

微妙篇

“武夷焙法,實甲天下”

——梁章鉅。

武夷巖茶的焙法必須遵循:依茶調溫,文火慢燉、看茶焙茶的原則。

茶葉的導熱性差、傳熱慢的物理特性決定了它無法一次性焙到透。焙精茶時的火候拿捏是重中之重?;鹨莆詹璧哪褪芏?,時長要掌握茶的最佳收官點。

焙茶分三到四個程序完成。

第一次是將毛茶梗、片、茶類夾雜物、非茶類夾雜物剔除,勻堆后及時用鏈板式茶葉烘干機快速將茶葉含水量控制在百分之八以內。

之后,用炭焙法焙兩到三道。

第一道焙到聞干茶無青味,火香尚顯,開湯審評略帶青香,滋味略帶澀,苦味加重即可下焙,攤涼、裝箱,半個月以后再焙。

下焙的理由是:茶葉的導熱性差,在焙火過程中,茶葉受熱后茶條逐漸收縮,表外部分比內心部分吸熱更充分,當外部的吃火程度與內部相差很大時,便可下焙。

初焙一道的茶葉,在存放的過程中,表面的火工味慢慢減弱,內部繼續(xù)發(fā)生微妙的熱化學變化反應,如脂型兒茶素減少,黃酮類氧化、咖啡堿升華等等,從而有效地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并有效地提高香、味的濃度、厚度。

第二道烘焙,火盡量吃足,吃透,烘焙原則是根據茶葉的本質確定調多高的溫度,一般來說葉張薄的品種,如白雞冠、白芽奇蘭、春蘭、金觀音等。還有就是高海拔的茶葉或是以光合作用充分的原料制作的,具有品種特征明顯,香氣純度高的茶葉適宜焙中、輕火,以保持茶葉本真的高雅氣息,當然,火不宜高,卻需低溫長烘,完全祛除青味,香清味爽是為適度。

對于葉肉厚,或者是角質層厚的品種,焙火宜中足火,比如水仙的葉肉就比較厚,肉桂、梅占、矮腳烏龍等的角質層則比較厚。

焙中足火的茶葉,烘焙后期要在焙籠上加蓋焙藶,加蓋時焙藶單邊交替摞起來,留些小縫,用此方法主要是讓焙籠內的茶葉蓄積溫度,吃入茶心中。下焙前約三小時前需將焙藶取下,以退去表面過高的火味。焙火程度掌握在干茶葉色較深,葉脈突出,沖泡后葉背上顯現很多的突出泡點,俗稱“蛤蟆背”。并且茶葉要沖到六七沖以后每張葉底有百分之八十上下的展開面積,程度為邊緣稍稍翹起。中足火的巖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茶香凝聚于茶湯中,水香、以及飲后的掛杯香濃于杯蓋香,第三沖后濃郁的花、果香才逐漸顯露。

譬如,三坑兩澗內的茶葉葉肉特別厚,或者是葉肉雖看似不會特別厚,而內含物質極其豐富,又或是角質層特厚的茶葉,焙兩道火是焙不透的,其表現在第二道烘焙至十二小時以上,外部的焦糖香已經顯露,而中心部位與外部吃火程度有較大差異,此時,要把茶葉下了,攤涼后裝箱,等上至少一個月以上再行烘焙,程度掌握在果香濃郁,滋味濃醇便大功告成。

火候中足以上的茶葉,一般焙好后要等三個月以上香味轉為較好時入市銷售,輕火茶一個月以后就可以上市,若再間隔兩三個月,則要通過審評判斷是否再補些火工。

相對篇

一、武夷巖茶的做青工藝更重要,還是炭焙工藝更重要?

可以這么說,決定武夷巖茶品質的因素有很多,就做青與炭焙而言,茶葉的品質在毛茶制作期間,包括地域特征,品種特征,品質風格就已經基本定型,炭焙工藝只是將這些特征固化,并使茶葉的香氣向更高沸點,更耐保存的方向轉變。同時又使滋味更加醇厚,巖韻明顯。

做青與炭焙是武夷巖茶制作中必須相輔相成的工藝,只有先與后的說法,并無誰更重要的說法。

高境界的制茶師,對茶性的了解是相當到位的,做青過程中就已經根據鮮葉的特質,而確定毛茶要拿捏到何種程度,明白做青工藝是為下一步的炭焙工序準備的,為主導市場或是迎合市場做配套服務的。

二、武夷巖茶炭焙好,還是機器焙好?

炭焙用的是以木本植物燒制的木炭,充分燃燒生成的熱能進行烘焙的,茶葉也屬木本植物,在烘焙過程中不斷吸收木炭中與自身相近或相同的物質,據相關人士考證:炭灰質輕且呈堿性,主要成分是碳酸鹽,屬于天然堿,有防止食積、肥胖,促進消化吸收等功能。實踐表明,木炭在燃燒過程中,炭灰離子升華,與茶堿離子一道附著在茶葉表面,使茶葉滋味倍加溫和、醇滑。

炭焙還有個優(yōu)點,就是火溫比較穩(wěn)定,蓄積的溫度比較有滲透力。

炭焙過程中與茶接觸的用具,如焙籠、焙篩、焙篦、拖藶、焙藶、軟簍等都是竹制品,竹制品不會污染茶葉,甚至于高溫中揮發(fā)的香味物質可為茶葉所吸納。

再來看機器焙茶,機器配件幾乎都是金屬制品,普通的機器還極易生銹,電鍍的或是不銹鋼的,茶葉與之長時間接觸也難免會受影響。

再則,機器烘焙的熱源是通過風力吹送的,茶葉的導熱性本就不好,風在流動,溫度往往很難滲透茶心,只能將茶葉焙到高火防止其返青,就這點比起炭焙工藝就顯得大為遜色了。

筆者以為,茶葉的焙火方式主要依據茶葉的品質高低,以及市場需求而定,原則上是品質上者炭焙,中者炭焙或機器焙,中下者批量大用機器焙,以降低成本,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產品市場上新率,滿足中低消費群體。

【摘自2016年第2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謝榮(福建武夷山)】

武夷巖茶的“巖韻”最早是誰提出來的?

“巖韻”二字一直是武夷巖茶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無論是武夷的茶人或者品茶客形容一泡好的武夷巖茶,總會提到“巖韻”。出于對武夷茶史料的熱愛,我們其實一直很好奇,“巖韻”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時代提出來的。

今天,我們通過翻閱史料,在這篇文章中專門來談談“巖韻”可能出現的時間。

一首先,我們羅列一下近四十年來武夷的茶人大家們對“巖韻”的記載和描述。1980年姚月明在《福建名茶》書中《武夷巖茶》一文里提到巖韻:“巖茶首重“巖韻”,指其香氣馥郁具幽蘭之勝,“銳則濃長,清則幽遠”,滋味濃而愈醇,鮮滑回甘。所謂“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即指此意境?!?1981年商檢總局編寫的《成品茶檢驗》中提到烏龍茶的香氣審評,“巖韻、音韻是指它們在香和味上具有某種茶特有的香味特征。前者用于武夷巖茶,后者用于鐵觀音。” 1984年張?zhí)旄5摹稙觚埐璧膶徳u》一文中提到:“所謂武夷巖茶的“巖韻”,鐵觀音的“音韻”,頗似費解,但其品質特征應具備如下三個內容才能體現出來。第一、品種香顯;第二,茶湯里面也有這種品種的香氣,即香味相結合;第三,品飲后有回味(喉韻),余韻尤存,齒頰留芳。 1986年林心炯《武夷巖茶品質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初步的研究》一文中寫道:“巖韻是武夷巖茶獨特品質的重要標志之一,它的形成與鮮葉含有豐富的錳和鉀,低量的鈣和適量的氮、磷和鋁等元素組合有關。而這種元素組合是在栽培過程中不但因單一的某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或土壤中單一的某元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種環(huán)境因素間以及土壤生態(tài)系統內部結構的相互協調的綜合作用的結果。” 1989年張?zhí)旄:透昱逭湓凇陡=觚埐琛芬粫?,多次提到“巖韻”,并在形容巖茶的品質特征部分寫到:“香氣馥郁具幽蘭之勝,銳則濃長,清則幽遠。滋味濃而愈醇,鮮滑回甘,飲后有“味輕醍醐,香薄蘭芷”之感。這些巖茶所獨具香味麗質以“巖韻”概況之。譽稱“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的“巖韻”唯武夷茶所僅有?!?從八十年代以來的這些茶人大家的文章中對“巖韻”的記載,顯然是一種闡述和詮釋,并不能說是“巖韻”概念的提出。 而以前茶葉教材和研究資料匱乏,茶人之間的文字有很多是相互借鑒,互為關系的,所以我們在看茶葉老資料的時候經常會發(fā)現茶人間的表達方式是趨于一致。對我們茶史溯源上來說,就要從根本上去尋找那些最早出現的、創(chuàng)造性的原生史料,這樣對于我們研究茶史很有意義 。比如我們在看莊任和倪鄭重的關于武夷茶史資料的時候發(fā)現他們的觀點、甚至文字表達上是高度一致的,我們在看莊任和姚月明在關于武夷茶品飲和工藝上發(fā)現他們的觀點也是高度一致的。因為當年他們的交集很多,他們的朋友圈是好友關系,相互點贊。但是誰的說法是原生性的這點就很微妙了,所以我們還要認真的辨別比對。因此,關于“巖韻”我們一定要找到最早期的原生史料記錄。

1971年湖南農學院茶葉教材中關于

青茶和“武夷巖茶”的部分

我們再搜尋下更早一些的茶葉史料中關于“巖韻”的資料。

文革時期十年動亂,武夷的茶葉的生產遭受很大影響,學術研究更是停滯。我們翻閱了大量的這個時期的茶葉資料(從1967年開始),但是大多都內容性不強,而且附了大量的政治語錄。直到1975年左右,茶葉教材和相關資料的內容才開始比較規(guī)范起來。

我們在一份1975年的茶葉教材中關于福建青茶審評的部分,找到了“巖韻”相關信息。1975年安徽農學院滁縣分院茶葉系主編油印本《茶葉審評與檢驗》中提到:“武夷水仙和奇種的品質特征,色澤具有“三節(jié)色”,油潤光澤,“巖韻”顯,味醇厚,回味快,特具清甘爽口。水仙毛茶條索狀結,葉端扭曲,呈“蜻蜓頭”狀,色澤油潤,間帶砂綠出黃色(鱔魚皮色)......鐵觀音品質特點,條肥壯,團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葉身肥厚,味醇厚鮮回甜,香高“音韻”明顯。葉底柔軟,光亮似“鍛面”?!?/p>

以前的教材文字表達簡練,又接實際操作?!叭?jié)色”、“綢緞面”、“蜻蜓頭”這些詞語我們現在青茶生產中都還在廣泛運用。

另外一份同樣也是安徽農學院滁縣分院茶葉系1976年主編的油印本《制茶學》中,提到:“高級的青茶必須有“韻味。如武夷巖茶有“巖骨花香”之“巖韻”,安溪鐵觀音需有香味獨特的“觀音韻”。優(yōu)良的品種茶都具有特殊的香氣類型,如肉桂之桂皮香,黃旦之蜜桃香?!?/p>

我們還從陳椽1979主編的全國版《制茶學》教材,以及1978年的教材中都找到了“巖韻”的信息,內容和原來的教材也是大同小異,但是幾份內容對“巖韻”也只是僅有提及,沒有過多解釋。

《茶葉審評與檢驗》和《制茶學》都是當時的茶學教科書,而安徽農學院的教材又是當年的茶葉教材的標桿,說明當時“巖韻”已經是一個較為普及的概念了,被寫入教材中。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些《制茶學》的教材中其中關于武夷巖茶的部分資料數據有引用了姚月明老師早年的研究資料。那么是否這段關于“巖韻”的表達和姚老有直接關系,我們不得而知。

1975年安徽農學院《茶葉審評與檢驗》中

關于“巖韻”

除了上面兩份教材,這個時期的茶葉材料,還在一份安農茶學院老師的1975年的筆記中翻到了她當年來到福建實習對“巖韻”的一些記載。該筆記記載的很仔細,其中多處提到了“巖韻”,我們收列如下:

“4月17日在廈門口岸附屬茶廠審評室學習,......巖(茶)之品質形成與土壤有關,.....巖韻,似豆?jié){,又似焦鍋巴?!?/p>

“5月9日下午5時,到武夷宮茶站學習,陳書省、鮑書圖(兩位茶師介紹),巖茶、洲茶、外山品質特征。巖茶,條索,肥壯;味,醇厚、回甘;香氣,細長、巖韻顯、似布燒過的味道;葉底......”

“正巖茶只有200來擔,天心的葉底好看,慧苑的“巖韻”明顯?!?/p>

“5月26日,武夷公社角屯(吳屯?)大隊,崔站長、陳平譜(音譯)體會“巖韻”是蜂蜜香?!?/p>

“(武夷宮茶站)陳書省茶師審評體會:......巖水仙,香帶“巖韻”,細長如蘭花之香,味醇厚,回味甜爽......巖奇種,香清細長,有“巖韻”,味醇厚,口嘗之,先有濃厚感,后又轉甜。”

筆記中有提到了武夷當時多位茶人,陳書省、鮑書圖、崔志賢、朱何龍、黃鎮(zhèn)國、陳德華、葉先順等老前輩。

前面的一條筆記是這位老師在廈門口岸附屬茶廠審評室學習,還未到崇安時就記下的,而且很醒然的寫在筆記正頁??梢?,“巖韻”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至少當時也是令她好奇和值得探尋的。

后面的筆記是她在武夷宮茶站學習、各大隊和崇安茶場所體會到的“巖韻”。從記錄的各位茶人的對“巖韻”的講解來看,什么是“巖韻”在當時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但也可以說明,“巖韻”的說法在七十年代就已經流行了。

這些對“巖韻”的講解中,陳書省老茶師對“巖韻”的表達和理解應該是最接地氣的。

1975年安農教師武夷山實習筆記中

關于“巖韻”記載

1975年筆記中關于

“陳書省茶師審評體會”中提到“巖韻”

1975年筆記中

關于“武夷巖茶初制過程”

那么,再往前六十年代是否有關于“巖韻”記載呢?

我們查閱文革以前六十年代關于武夷巖茶的很多史料,找到了四篇關于“巖韻”的記載,其中兩篇是姚月明老師的文章。

一篇是1963年,姚月明老師發(fā)表在《福建省茶葉學會一九六三年學術年會文集》的《武夷巖茶的初制》一文中,詳細剖析的巖韻加工工藝,并提到了巖韻的兩種表現形式,那就是“香韻”和“味韻”。由于這段文字前后語境很重要,我們把整段文字摘錄如下:“優(yōu)質之巖茶只能是影響品質的內含物質的消損、轉化、積累,最終達到調和的產物,亦就是各種工序在整個工藝過程中相輔相成的綜合表現。假使僅一個方面達到要求,并不能說明成茶的品質是絕對優(yōu)良的。假使分其主次,簡單說:粗壯(原料)卷曲折趨(炒揉)三分紅、七分綠(做青)是巖茶的標志,那么做青、烘焙則是它的決定因素,萎凋則是形成香與味的基礎,香韻(屬巖韻)則以做青為主導而形成其風格,味韻(屬巖韻)為復炒所誘發(fā),烘焙來充實而為其特征。但這并不是把工序間絕然分開,而他們之間是有這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系?!?/p>

另外一篇是姚老1965年發(fā)表在《茶葉通訊》第一期的《巖茶焙制理論與實際》,其中談到巖茶焙制技術,又再次提到了“香韻”和“味韻”并都在后面用括號注明這兩種屬于“巖韻”。文字內容和上面1963年發(fā)表的基本一致,這里就不再累述了。這篇文字后面也被收錄在了最新版的《姚月明論文集》中,但是1963年這篇內容較為完整的《武夷巖茶的初制》一文遺憾未有收錄論文集。

姚老六十年代的這兩篇文章是很重要的,連同他1959年發(fā)表在《茶葉通報》上面的《巖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質問題探討》,三篇文字基本上奠定了他在茶界“江湖大佬”的地位,而后面的兩篇也奠定了“巖韻”二字在茶界的地位。

另外關于“巖韻”還有一份是當時南平專屬農業(yè)局單桂若發(fā)表的《武夷巖茶初制特點及今后生產意見》提到“武夷巖茶由于得天獨厚,自然條件好以及初制上的特點,具有獨特的“巖韻”?!眴喂鹑舻倪@篇對“巖韻”分析不多,只是簡略的提了一句。

還有一份是1960年王郁風主編的《茶葉商品知識》一書,其中第六章中“關于烏龍茶審評--香氣”的部分寫道:“巖茶必須具有巖茶特有的芳香,鐵觀音必須具有鐵觀音特有的風味。俗稱“巖韻”、“鐵觀音韻”。特別對高級茶,需有明顯的特征?!?/p>

王郁風老師的本書中的“巖韻”只是簡單的提及,從“俗稱”二字來看,說明當時已經有“巖韻”的概念了。王郁風老師當時任職中茶公司,負責茶葉外貿出口,和武夷茶區(qū)的交集不多。但是多次陪同蘇聯專家考察中國茶葉產區(qū),并于1952年和1956年5月兩次陪同蘇聯專家一起考察了崇安茶場和武夷茶區(qū),蘇聯專家當時對“武夷耕作法”很有興趣。所以王郁風對武夷巖茶的“巖韻”應該是有所了解的。

關于“巖韻”,我們回看六十年代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這個階段把茶事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巖韻”理論化了。

1963年姚月明《武夷巖茶的初制》中

關于“巖韻”的內容

再往前追溯呢?五十年代。

1959年,福建省農業(yè)廳編寫的《福建茶葉》(初稿)中,我們終于找到了“巖韻”。這份資料也是我們目前能夠查找得到的所有茶葉資料中,關于“巖韻”的最早記載。這份油印資料中記載到:“武夷巖茶的形狀粗壯,香氣清遠,滋味醇厚,潤滑,微帶回甘,具有“巖韻”。以武夷山各名巖所產茶葉最為名貴,品質特優(yōu)......”

1959年福建省農業(yè)廳編寫《福建茶葉》(初稿)

中關于“巖韻”

其他五十年代的茶葉資料中,我們翻閱了很多。從茶葉專業(yè)類書籍到當時的教科書,甚至包括各種茶葉期刊,但是,關于“巖韻”的信息已然停滯了。

其中找到的有些資料對巖茶滋味特征的描述,還是頗有意思的。1957年安徽農學院陳椽編著的《茶葉檢驗學》油印本資料中記載的青茶品質特征:

“從茶湯和滋味可以辨別茶葉的種類,也可以知道產地,正如評巖茶所謂“山骨”。品評巖茶叫好(的茶說)“喉韻”和有“嘴底”,都是好茶?!?/p>

“青茶品質的好壞是從香味來決定的,香味和地土很有關系,因此,從“喉韻”和嘴底的審評來辨別“山骨”的好壞,是較審評其他茶類難?!?/p>

“閩北和閩南青茶的區(qū)別,閩北青茶以崇安為代表,閩南青茶閩北青茶的香味微帶豆?jié){韻,湯色金黃”

從這些文字上我們可以看出,原來的教材編寫語言還是比較口語化,雖然表達不是很流暢,但是很接地氣。像“豆?jié){韻”,這種說法和1975年安農老師的筆記中這句“巖韻,似豆?jié){”有點類似,我們今天在武夷山也有一部分人把老樅水仙“樅味”的一種詮釋為“豆?jié){味”。

所以,整個五十年代,我們可以找到的茶葉資料關于“巖韻”的記載只有1959年的《福建茶葉》中一條信息。從信息的記載上看在五十年代,“巖韻”的概念并沒有像六十年代一樣那么明確。

1957年安徽農學院 《茶葉檢驗學》中

關于青茶審評部分

我們再往前追溯解放前的民國時期,看看民國時期是否有關于“巖韻”的記載。這是一個對武夷巖茶來說比較重要的時期,這段時期發(fā)生了很多的事情。

民國的武夷山制茶業(yè),個人認為經歷的兩個重要的發(fā)展時期。

第一個時期民國中期是武夷巖茶發(fā)展最為輝煌的時期。武夷山中巖廠林立,茶莊眾多,茶葉商貿繁榮,赤石的茶市集結了下府幫、潮州幫,廣東幫等各方客商。最高峰的時候年產巖茶40萬斤(林馥泉資料記載,不包括紅茶和外山茶)。我們暫且把這個階段稱為茶莊繁榮時期。

這個時期,茶莊、茶號主要以商貿往來,經營茶葉賺取利潤為目的。而且茶廠、茶莊的組織形態(tài),巖茶的制作多以傳統的口傳心授為主,鮮有書面文字的論述。特別是各路茶莊、茶號都以本莊,獨特的技藝和所出品的特色茶類為宣傳和賣點,關起門來制造,更不可能去書寫和傳播。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一些茶莊當時的參與經營者如倪鄭重、鮑書圖等人或者茶莊后人(張水存等人),來回憶茶莊的經營史和武夷巖茶的制作技藝。

民國崇安縣赤石林天香茶行茶票

中的“廣告語”

第二個時期是抗戰(zhàn)開始以后,以張?zhí)旄O壬鷦?chuàng)建的福建示范茶廠(1939年)和吳覺農先生的財政部貿易委員會茶葉研究所(1942年)為代表的眾多茶葉工作者以復興中國茶業(yè)為己任,實干新邦,在武夷茶區(qū)做了大量的茶葉基礎工作和科研實驗工作。也為了解放后中國茶葉的發(fā)展集聚力量,培養(yǎng)人才。這些茶人新中國成立后分散到了中國各地的茶葉各個崗位,很多都成為了茶葉領域的佼佼者和茶人大家。其中十大茶人中就有七位曾經在武夷茶區(qū)工作過(如果算上胡浩川先生就是八位)。我們暫且稱這段時期為茶業(yè)復興時期或者科研繁榮時期。

這個時期我們又把他分為兩個階段,福建示范茶廠階段和茶葉研究所階段。

福建示范茶廠當時是福建省貿易公司和中茶公司共同出資于1939年二月一日正式籌辦,開設資本一百萬元。廠長是張?zhí)旄O壬?,副廠長是莊晚芳先生擔任。當時還聘請了一批比較有經驗的制茶技師,比較有名的有林馥泉、陳椽、倪鄭重、吳振鐸等。這個時期關于武夷茶的資料不少,張?zhí)旄O壬鷮懙摹兑荒陙淼母=ㄊ痉恫鑿S》,以及茶葉管理局出版的期刊《茶訊》、《閩茶季刊》都有記載了很多武夷巖茶的內容。

而財政部貿易委員會茶葉研究所是吳覺農先生一手創(chuàng)辦的。本來武夷山并不是茶葉研究所的首站,研究所前生是吳覺農先生創(chuàng)辦的東南改良總廠 ,地址在衢州市的萬川。但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特別是1942年5月日本發(fā)起了“衢州會戰(zhàn)”,戰(zhàn)火已經燒到了衢州,茶葉研究所不得不從萬川搬遷至武夷山區(qū)。當時的抗戰(zhàn)形勢危急,浙江幾個著名茶區(qū)像平水、三界都陷落為敵占區(qū),甚至連祁門也危急。武夷山成為了這些茶人的棲息之地,聚集了一批的著名茶葉專家,這些茶葉專家都是吳覺農先生從重慶和萬川帶過來的,還有一些是原先示范茶廠的“老人”。通俗點描述,當時全國的著名茶人都“打堆”的聚集在武夷山。

這段時期的這些茶葉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茶葉調研、基礎研究,栽培育種和制作試驗。這個時期這么多的茶學專家寫了諸多的茶業(yè)文字,茶葉期刊有《萬川通訊》、《武夷通訊》、《茶葉研究》。還有不少單行本的報告,比較著名的有林馥泉先生的《武夷茶葉生產制造及運銷》,廖存仁先生的《武夷巖茶》,王澤農先生的《武夷茶巖土壤》,吳覺農先生的《整理武夷茶區(qū)計劃書》等。

1945年崇安茶葉研究所出版,赤石刊印

吳覺農著《抗戰(zhàn)與茶業(yè)改造》

抗戰(zhàn)與茶業(yè)改造》吳覺農自序序言

《抗戰(zhàn)與茶業(yè)改造》吳覺農自序序言二

民國財政部貿易委員會崇安茶葉研究所藏書(研究所簽章)湖南茶葉專家王云飛編著《茶作學》

但是,即使是這么多茶葉專家學者,這么多的文字著述,很遺憾的是,完全沒有找到任何關于“巖韻”二字的記載。

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巖韻”的概念在清末民國時期已經形成,但只是作為一種武夷茶莊或者茶號之間的一種對好的巖茶的表達俗語沒有被記錄在冊呢?

我們分析一下,這種可能性是很低的。

首先,“巖韻”如果作為當時就盛行的一個對于形容好的巖茶特征的概念或者一個“時髦詞”,茶商就很有可能會把它印制在茶葉包裝物中或者宣傳資料中。例如武夷的“八大名巖”、“名巖”、“精心焙制”、“頂上”、“真樅”、“超等”、“真正(正)”等名字都有在那個時代的茶葉包裝中出現過(茶葉罐、茶葉盒、包裝紙、宣傳單等)。

第二,如果“巖韻”在民國時期就已經被提出來了,民國的那么多的茶人學者為什么沒有留下一絲記錄。肯定是不可能漏記的,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做事很嚴謹。難道是他們覺得這個詞不重要嗎?顯然不是的。在他們對于武夷巖茶的記述中,有一些關于武夷巖茶的詞匯被反復提及,其中有一句話,幾乎成了那個時代形容武夷巖茶特殊品質最時髦的一句話,那就是:“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這句話在廖存仁、林馥泉、鮑書圖、陳舜年的文章中都有提到。

民國山西平遙“泰和長記”茶莊

有關于武夷茶的包裝物

既然史料記載上我們找不到答案,我們有沒有可能問一下經歷了那個時代的茶人呢?

有經歷過茶莊、茶號的老人現在基本都已經不在了。像倪鄭重先生是鴻記茶莊的負責人,鮑書圖先生是集泉茶莊的經理并擔任當時的崇安茶葉公會會長,張水存先生是廈門張源美茶莊的后人。這批有經歷過武夷茶莊時期的老人大多在八九十年代故去,能留下的僅有一些零散的回憶資料。而且這些回憶文章如果是在八十年代所寫的并發(fā)表于地方文史資料中的,很多還是帶有文革遺留的“階級論”的政治色彩;如果在九十年代所寫,這個時期關注茶文化的傾向又更多些,對于史料的發(fā)掘不夠強。特別是這些經歷過多次社會變革和政治運動的老茶人們對解放前的茶業(yè)變遷的廣大歷史細節(jié)往往是避而不談。

而還有幾位武夷山現在健在的經歷過民國時期茶業(yè)的老人,但是當年他們還是很小,雖然有的有參與到茶莊或者茶業(yè),對過去茶史的了解是不夠深入和具體的。

不過,很榮幸的是,在當年吳覺農先生創(chuàng)辦的茶葉研究所,還有一位參與當年茶葉研究的專家尹在繼先生還健在。

我們去年8月和10月很榮幸的兩次拜訪了102歲的老茶人尹在繼先生。尹老當年在吳覺農先生在武夷山辦茶葉研究所時期(當時隸屬于財政部貿易委員會)就在茶葉研究所工作。當時主要研究茶樹的病蟲害,和研究茶樹品種的葉鳴高先生一個辦公室。是當時茶葉研究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在當時出版的《茶葉期刊》和《武夷通訊》中都有尹老發(fā)表的文章。后期調到上海商檢局負責茶葉出口檢驗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很多重要的茶葉出口檢驗指標都是尹老參與制定的。

尹老依然精神健碩,記憶力很好,聊起過去做茶的經歷依然記憶猶新。我們在后面的交流中問了很多當時茶葉研究所的事情,并且也有和尹老提到了武夷巖茶的“巖韻”。根據尹老的回憶,他也記不清“巖韻”是什么時候被提出來的。

我們離開之后,針對“巖韻”二字,尹老后面做了很嚴謹的解答,特地讓他的兒子尹明老師用信息發(fā)給我們。

尹老說:“先有“韻”這個字義,是從詩開始談韻,后被用于具有特色味道的一類茶。茶韻在很早以前就有這個說法了,具體可查一下康熙字典。巖茶是個統名,許多不同的做法,造就了不同色香味的茶。但是巖韻的說法,只是一些寫文章的人在歸類時,把它做的劃分,在實際審評時很少運用。”

老人家的回復很有意思。但是,似乎可以說明尹老民國時期在武夷山茶葉研究所工作期間,那個時候沒有“巖韻”的提法,或者這個詞在當時并不是很重要。

這一點我們在查詢民國到解放初期的茶葉檢驗和審評教材也可以看出。所用來形容武夷巖茶品評特點的詞匯無外乎基本都是“香氣馥郁,滋味醇厚” 。如果說“巖韻”二字用來審評中作為審評術語較為偏抽象,不夠具體,其實“醇厚”、“馥郁”這類的感官詞匯基本也差不多。而且當時的教材的用于都是比較直接的,偏實踐化的口頭語,例如“豆?jié){韻”、“山骨”。所以“巖韻”二字未被早期的審評資料和教材收錄,很大的可能就是還未出現或者未普及。

1943年財政部貿易委員會茶葉研究所叢刊

廖存仁著《武夷巖茶》

正在我們苦苦查閱資料探尋之際,《武夷茶經》的編者、武夷山老茶人蕭天喜老師道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蕭天喜老師在2005年開始主編《武夷茶經》的時候就有當面問過姚月明老師關于“巖韻”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姚老很明確的說“巖韻”是五十年代的時候他們在茶葉收購站審評巖茶的時候提出來的。他當時和陳書省等老茶師審評描述一泡好的巖茶最早講的是“有巖味”,后面幾位審評的茶師才歸納為“有巖韻”這個的說法,大體時間是1957年反右運動之前。并且還說,我們的“巖韻”提出之后,鐵觀音產區(qū)也提出了“音韻”,“隨后這個韻,那個韻就都出來了”。

但是,姚老當時并沒有說明,“巖韻”就是他個人提出來的還是當時茶葉站中某位茶師提出,又或者是幾位審評師集體碰撞的結果。按姚老描述應該是當時審評茶葉的時候瞬間提出的,并被一直沿用。

姚老是1953年從安農大茶業(yè)專修科畢業(yè)來到武夷山崇安茶場(當時叫崇安茶葉試驗場)工作的,而反右運動是1957年。如果按姚老所說那么當時他們在茶葉收購站“總結”出的“巖韻”二字基本上就是1953年至1957年這段時間。而且科班出身的姚老當年確實有跟實踐經驗豐富的陳書省茶師學茶葉審評。

而提到武夷山五十年代的茶葉收購站,我們了解到的當年主要有赤石和武夷宮兩個地方,具體是在哪個茶葉收購站呢?當時在茶葉收購站又是哪幾位茶師負責審評把關呢?

鑒于這一點,我和蕭天喜老師特地拜訪了1954年就在武夷山赤石茶葉收購站工作的朱何龍老師。

朱老1930年出生,今年92歲了。他于1954年赤石茶葉收購站剛成立的時候就在那里工作,后面1957年赤石茶葉收購站搬遷至武夷宮,他都一直在負責茶葉收購工作。當時在茶站的除了他,還有陳書省、鄒錫潘、何鳳泉等老茶師。

至于“巖韻”,朱老說當時陳書省在審評的時候就有說了,大體也是在這個時間,具體什么時候提出并不詳。當時形容一泡正巖的好茶,說這泡茶有“山骨(頭)”、“巖韻”、“巖骨”,并說工藝到位,有“三節(jié)色”、“蜻蜓頭”。

朱老在這里又再次提到了陳書省老茶師。考證陳書省茶師的經歷,十五歲就來到武夷山茶莊當學徒,先后在瑞苑茶莊和廈門僑農茶行任職(參見黃賢庚老師《武夷茶說》中記載),而何鳳泉茶師民國時期在源泉茶莊任職(朱老說是集泉茶莊)。這兩位茶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茶師,尤其是陳書省老師,一輩子勤勤懇懇事茶,是武夷茶人的典范。這些老茶師們都是“巖韻”的實踐者。

另外,茶葉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師可以確認是第一個把“巖韻”的研究理論化的人。在這一點上姚老是當之無愧的武夷巖茶科研帶頭人。我們上文提到的在他1963年發(fā)表的《武夷巖茶的初制》一文中明確的把“巖韻”分為“香韻”和“味韻”,并提出“香韻(屬巖韻)則以做青為主導而形成其風格,味韻(屬巖韻)為復炒所誘發(fā),烘焙來充實而為其特征?!?/p>

并且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安農大和浙農大都有邀請姚月明過去給茶學系的學生講課。這一點對武夷巖茶的推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其中不可能沒有介紹到“巖韻”。

今年93歲的王鎮(zhèn)恒老師回憶起當時姚月明回安農講課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耙υ旅髦v課很生動,很實在,學生反映很熱烈,當時整個教室座無虛席,位置坐不下就站著聽”,“他不僅講述了武夷巖茶的制作工藝,還帶來了武夷巖茶在審評室品鑒”,“不只是安農大,浙江農業(yè)大學也有邀請姚月明去上課”。王鎮(zhèn)恒老師也是安農大畢業(yè),比姚月明和譚素芳大一屆,算是姚老的學長,在安農大留校任教三十多年,成就斐然。

而姚老當年在安農的同學、學長和安農的學生們后期都分散到了祖國茶葉的各個崗位。姚老的這些活動,客觀上促進了武夷巖茶在全國的傳播。這些貢獻,姚老功不可沒。

在安農大茶葉系主編的茶葉教材中,從1959年開始一直到文革以后的全國茶葉教材,關于武夷巖茶的部分,都有引用了姚老武夷巖茶的研究成果,我們始終都可以看到這種“影響”。甚至包括陳椽老師的一些著述中關于武夷巖茶的部分,這點和他們“師徒”間的交流和相互影響有直接關系。不過,師徒二人在“烏龍茶和紅茶孰先孰后”的問題上是存在嚴重分歧的。

但是,我們仔細對比會發(fā)現,姚老六十年代描述的“巖韻”和八九十年代所詮釋的“巖韻”概念略有差別,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升華。

當然,關于“巖韻”的概念還需要特別補充一點,八十年代以來,除了姚老之外的一些老茶人和茶葉專家的參與和詮釋和是“巖韻”的概念真正走向普及的重要因素。就像是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張?zhí)旄?、林心炯等老師以及武夷的諸多茶師。去年年底和羅盛財老師聊到“巖韻”,他還特地提到了當年崇安茶場的老場長葉先順,說他當年審評的時候所提及“巖韻”也是頗多的。還有很多的武夷茶人在這個推廣的過程中的貢獻在此已經不可追憶了。

《巖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質問題探討》

1959年姚月明

以上基于赤石茶葉收購站是1954年才成立,我們基本上可以把“巖韻”出現的時間確定在1954年到1957年之間這段時間。

1954年-1957年,說到這段時期,我們細細分析下,對于武夷巖茶來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時期。

其實,這段時期武夷巖茶是不被重視的。

解放初期,我國的外銷茶的市場主要是蘇聯和東歐國家,而這部分市場最需要的就是普通價廉的紅茶。所以全國的茶葉大布局全部都盯在“紅茶”身上。1951年中茶在杭州開辦的干部培訓班,其中提得最多的就是“發(fā)展紅茶”、“紅茶工藝”、“綠改紅”。當時蘇聯茶葉專家?guī)状蝸砣A主要也就是考察如何發(fā)展中國紅茶生產。

雖然建甌1951年建立了茶葉精制廠,武夷山直到1954年才在赤石建立了一個茶葉收購站。也就是武夷山巖茶的這塊“蛋糕”早期根本沒有被我們出口外貿盯上。而且在收購站建立以后,所收購的也不僅僅是巖茶,還有小種紅茶和烘青綠茶。

另外,武夷巖茶因為制造精細,成本較高,歷來消費偏小眾,1961年的全國茶葉教材《制茶學》中就寫到:“巖茶屬高級茶,價格昂貴,過去只是資產階級,封建地主等反動剝削階級享受?!?/p>

但是這個時期對于武夷山茶區(qū)來說,也是群英薈萃的時期。因為民國時期武夷茶莊商貿確實輝煌,另外還有張?zhí)旄:蛥怯X農這兩批老茶葉專家們的技術積淀和學術“加持”。所以當時的武夷茶區(qū)既有民國老茶莊所留下來的一批熟練的技術人員,又有像陳書省、何鳳泉這樣的老茶師,并且還有像葉鳴高、童衣云這樣經驗豐富的茶葉專家。

而且在這個時期文化大革命還沒有開始,從全國茶區(qū)來看這個時期都在恢復茶葉生產,雖然五十年代末的“大躍進運動”對茶葉生產有不少沖擊,但是在文革以前都還是發(fā)展了不少茶葉的研究成果。這些條件在客觀上已經為武夷茶葉的實踐結合理論的發(fā)展提供了基石。所以從五十年代到文革前,發(fā)表在全國各大茶葉期刊上面關于武夷巖茶的經典文章還是很多的。諸如,張?zhí)煤阆壬摹墩撐湟膸r茶采摘》,姚月明幾篇武夷巖茶的著作,這些都代表了當時這些茶葉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1950年陳椽茶葉文章《我們怎樣搞好茶葉生產來實踐中蘇貸款協定》其中提到“綠茶改制紅茶”問題

另外,為什么會是“巖韻”,我認為有歷史的偶然性。

我們回頭再看過去那個時代,“巖韻”就像是尹在繼老師說的那樣,并不是特別的重要,是個普通詞。

過去對武夷巖茶的感官描述主要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文人的說法,諸如“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活、甘、清、香(清.梁章鉅)”、“味道清和兼骨梗(清.乾隆)”之類;一個是生產、經營實踐中的用詞,諸如“豆?jié){韻”、“山骨”、“嘴底”。文人的說法就比較雅致,含蓄,而生產經營中產生的說法直接來自于實踐,就比較直接通俗,接地氣和偏口語化。而這兩方面的說法都有被后人所采納和沿用。

古人表達一泡好的巖茶的理解比今人詞匯更加豐富。過去的人實踐性很強,我們現在所運用絕大部分描述武夷巖茶工藝和特征的詞匯都源自于過去。而今人,都想對巖茶建立快速的認知,這點也是今人很多想快速了解巖茶的通病,殊不知前任的這些總結都是建立在廣泛實踐,不斷試錯的基礎上的。

所以,當年老茶莊出身的陳書省老茶師在茶葉站審評一泡好巖茶一樣,可以說“山骨”、“巖骨”、“巖韻”,但是“巖韻”被歷史選中了,漸漸的時髦了起來。

從歷史的某些階段來看,“山骨”這個詞來形容武夷巖茶的特殊特質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似乎比“巖韻”更為流行,我們上面也有提到的這個時期的教科書中所提最多即“山骨”。甚至在林馥泉老師1981年出版的《茶品質鑒定》中,還有提到烏龍茶的“身骨”,這種說法和“山骨”也是比較近似的。

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師把實踐中提煉出來的“巖韻”理論化了,如果沒有姚老的理論闡述,今天“巖韻”就很有可能還是個和“山骨”一樣的普通詞。就像是宜興紫砂當年的手工匠人楊彭年遇到了陳曼生,當然這個比喻也不完全貼切,因為姚老也親力親為的實踐。但是實踐結合理論,就會形成一種高度,無論是學術上的還是審美上的都賦予了它更廣闊的內涵。

從辯證論的角度看,理論就是從客觀實際中抽象出來,又在客觀實際中得到了證明,正確地反應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姚老在安農大講課曾經說過“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指導理論”)

從“巖韻”的發(fā)生、發(fā)展來看,民國和解放初期是“巖韻”概念的萌芽期,而1963年到1965年是“巖韻”理論的形成期,文革后期的七十年代是推廣期,真正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開始興起茶文化熱潮的時候,是“巖韻”概念的普及期。到了我們今天的“巖韻”對于武夷巖茶來說,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重要概念了。

民國時期武夷“茂峰茶莊”包裝物

,為什么會是“巖韻”,而不是“山骨”、“巖骨”、“豆?jié){韻”......,也有它的歷史必然性。

首先、“韻”更雅致,更有內涵。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逼格更高”。寫詩的有“詩韻”,寫詞的有“詞韻”,音樂有“音韻”。

再次,對于“韻”這個字來形容茶葉,甚至來形容武夷巖茶,確實是比較早的?!昂眄崱?、“香韻”、“風韻”這類的形容茶葉的詞匯早期就多有運用。1937年莊燦彰先生的《安溪茶葉調查》一書中,形容“紅芽鐵觀音”的春茶特征的時候就提到了“香韻”二字。明代田藝蘅的《煮泉小品》中“鑒賞茶葉,首重風韻?!?這句的表達和姚老說的“武夷巖茶,首重巖韻”有異曲同工之妙。)宋徽宗在《大觀茶論》: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宣和北苑貢茶錄》,“延平石乳,清白可鑒,風韻甚高?!?/p>

而最早用“韻”來形容武夷巖茶的是清代才子袁枚。他在《隨園食單》中記載武夷茶:“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猶未盡。”袁枚覺得陽羨的茶葉雖好,但是“韻”遜于武夷茶,更確切的說是遜于武夷巖茶。因為袁枚的文章通篇考據,很顯然是用工夫茶泡法沖泡武夷巖茶。

清代袁枚《隨園食單》清刻本中

關于武夷茶的記載

通俗點說,就是由于“巖”和“韻”這兩個字組成用來形容武夷巖茶的詞匯用來形容武夷巖茶簡直太多,太高頻了,諸如“巖骨”、“巖味”、“喉韻”、“香韻”,這么高頻的使用詞在大量的實踐中碰到一塊組成“巖韻”二字那也就是早晚的事。

也因為有了這些前人基礎,更由于武夷巖茶所特有的優(yōu)異品質,所以這幾位老茶師們在茶葉收購站審評茶葉的時候,口語化的直接提出的“巖韻”二字,也自然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武夷巖茶,因其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獨特的產區(qū)地貌土壤構成(就像是林心炯老師說的“由于各種環(huán)境因素間以及土壤生態(tài)系統內部結構的相互協調的綜合作用的結果?!?,獨特和眾多的茶樹品種,獨特的生產制造工藝,造就了武夷巖茶所特有的滋味品質特征。(陳椽老師在《中國名茶研究選集》中寫道:“武夷巖茶的創(chuàng)制技術獨一無二,為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無與倫比“)

這種特征從客觀上需要一些詞匯去做感官上的表達,無論是在加工審評環(huán)節(jié),還是在市場推廣流通的環(huán)節(jié)。而這種詞匯的本身是必須要能夠代表武夷巖茶的特殊性的。

所以,無論是“山骨”、“焦鍋巴味”、“巖韻”、“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品具巖骨花香之勝”、“淡非薄,濃非厚”都是對武夷巖茶特殊性的一種表達。很顯然,所有的這些詞匯都不如“巖韻”二字來得精煉簡潔,沒有“巖韻”二字更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也有朋友說,清代乾隆的“味道清和兼骨梗”,明代吳拭《武夷雜記》中提的“帶云石而復有甘軟氣”,這些講的就是“巖韻”。這些只能夠理解為對武夷茶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和特殊的生產工藝所形成的豐富滋味感的描述,或者說是廣義上的“巖韻”,和我們這里探討的“巖韻”二字概念的出現不是一個問題。我們今天所定義的“巖韻”起源,是一個概念化的,已經成熟的定義了。

至于如何定義“巖韻”,“巖韻”是什么?八十年代以來已經有很多的茶葉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分析,不在我們此文的討論范圍。

考據到這里,“巖韻”的信息似乎漸漸清晰了。那么,“巖韻”真是出現在1954年到1957年嗎?我們這里很難去斷言,歷史也存在的很多的可能性,不能被隨意假設,特別是在沒有更多的史料和實證的情況下(這一點也很難)。對于武夷巖茶這么富有變化性魅力和豐富內涵的茶葉,在早期實踐的過程中出現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就像是我們現在大家公認的烏龍茶起源,紙面上是認阮旻錫的《武夷茶歌》和王草堂的《茶說》,但是烏龍茶制作工藝實際的產生年代可能遠比王草堂在的年代早得多。

而這個時期的真實的細節(jié)已經隨著陳書省、姚月明等當時當事老茶人的故去而無法追溯了。

“巖韻”究竟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我們依然不會有很肯定的答案。

但是,可以概括的說,“巖韻”就是老茶師們在解放前后的茶葉工作實踐中提煉出來,姚月明老師加以理論詮釋,并在六十年代得以推廣傳播,七十年代被寫入教科書,八十年代眾多茶葉專家們參與,最后在九十年代至今開始漸漸的高頻起來的。這條發(fā)展主線也是和武夷巖茶的發(fā)展息息相關。而“巖韻”二字在實踐中的起源也有可能更早。

當然,以武夷巖茶的獨特魅力,此中真味,又豈是區(qū)區(qū)“巖韻”二字可以全部解讀的呢?

參考文獻:

[1]林心炯.武夷巖茶品質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初步研究[D].福建:茶葉科技簡報,1986

[2]姚月明等.福建名茶第一輯[M].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3]]張?zhí)旄?烏龍茶的審評[D].福建:茶葉科技簡報,1984

[4]教師實習茶學筆記[C].安徽.安徽農學院,1975

[5]商品檢驗總局.成品茶檢驗[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1

[6]茶葉系.茶葉審評與檢驗[M].安徽:安徽農學院滁縣分院茶葉系,1975

[7]茶葉系.制茶學(油印本)[M].安徽:安徽農學院滁縣分院茶葉系,1976

[8]福建茶葉(初稿)[M].福建:福建省農業(yè)廳,1959

[9]中茶.收茶參考資料[M].福建:中國茶葉公司福建省公司,1955

[10]王郁風.茶葉商品知識[M].北京:輕工出版社,1960

[11]福建省茶葉學會一九六三年學術年會文集[C].福建:福建省茶葉學會,1963

[12]陳椽.茶葉檢驗學[M].安徽:安徽農學院,1957

來源:茶業(yè)復興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1,051條結果 (用時 0.01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