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文革普洱茶

找到約126條結(jié)果 (用時 0.008 秒)

買茶留給子孫喝?崔永元談普洱茶存一百年之騙局

云南人喝普洱茶是在2000年之后的事,在那之前所有的普洱茶都是出口港銷或者邊銷,云南人大都在喝大葉種毛茶(綠茶)。云南本地二十多年是少有存普洱茶的習慣,所以老茶都基本出自港臺大師商人的故事里,我們講當代普洱茶歷史是云南普洱茶二十年左右的發(fā)展歷史,再往前都是清代史料上和改革開放之前的記載,這一點崔永元先生可能對普洱茶當代史的發(fā)展不是非常了解。

崔永元先生談到的云南茶山也不止五個茶山,其中西雙版納的古六大茶山最有名,還有勐海的新六大茶山,還有臨滄的茶山、普洱(思茅)茶山、德宏茶山、保山茶山、大理茶山等等。

至于崔永元談到大可堂張奇明先生,還有何作如先生,這個這些都是“鑒賞大家”,但是得打一個問號。濕倉味就是六六粉的味道,通過蒸餾干燥的方式來實現(xiàn)這么一個老茶的味道,喝這個茶你得有喝濕倉茶的抗體,這一點崔先生說的比我直截了當,但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去體驗這個味道。

我昨天加編者按轉(zhuǎn)載了《老茶文摘》的文章《崔永元談百年老茶騙局:他們販賣的是發(fā)霉的思想,倉味的思想,老鼠洞味的思想!》,我收到了一位我非常尊重的江西朋友的微信語音,他說董樂這個人如何如何糟糕,讀者也有留言這么說,可我只是轉(zhuǎn)載這個文章,轉(zhuǎn)這個文章也一下子拉不低我的檔次,但是一個人的觀點或者對真理的認知才是最重要的。

知識之教導,真理之指引,會從根本上催發(fā)人的勇氣。學習是求真、認真的過程,有了這樣的追求之心,才可能不顧一切,為真理一搏。

非常感謝楊凱先生轉(zhuǎn)來這段原始的錄音,我整理成文,以饗讀者。我對于造假老茶、金融茶炒作、平臺價格的虛假、普洱茶行業(yè)的亂象多有批評,出于我對普洱茶的癡迷而已,喝生態(tài)、健康、干凈的普洱茶就這么簡單。


(崔永元談普洱茶錄音完整版詳見石一龍公眾號)


以下是崔永元先生的錄音原文


就看這樣的東西特別多。為什么?比如說我們每天在這說叼盤,都說不盡,因為確實就是個跳梁小丑。但是我覺得想跟他一起叼盤,或者想跟他學叼盤,或者認為他叼盤無比正確的人,應該是大量的。

你比如說這位作者,這位作者我覺得這盤叼的就挺妙的。因為這洪水不好叼。真的。好像huxijin也沒叼這個盤子,你看他叼盤出重現(xiàn)于華夏大地,向中華民族展現(xiàn)中華5000年文明的現(xiàn)實地位,我真服了。還有一個,它這個是個動圖,老板(注:安徽黃山的)就是說他庫房積壓了3000噸茶葉,當然是綠茶紅茶什么的。然后他特別傷心,因為他今年還特意從茶農(nóng)那多收了點。

現(xiàn)在被水淹了,后來很快第二天就有了這個,說是武警部隊去那了,幫他搶運,把庫房里的那些茶葉的趕緊的給他倒騰一下,倒騰出來,有的還可以加工,實在不行的就扔了,這個人哭得很傷心,他大概損失了說9000萬元,我記得好像是這么個數(shù)。但是出了什么問題呢?現(xiàn)在底下這個叫什么老班章熟茶,什么這個茶那個茶全都拿動圖說事,都說他茶受自然災害的影響,連千元的老班章普洱茶現(xiàn)在被迫一折出售。

當然這些人我覺得可能不是些糊涂人,咱們上次談逆淘汰,就是那些操盤手,他們知道沒有多少個人記住這個場面,就是這個老板因為他的綠茶被淹了,綠茶和毛茶被淹了,然后他留下了辛酸的淚水。

他覺得沒有多少人能記住場面,也對不上號,你看我現(xiàn)在也對不上號了,我只記得是安徽的,所以他們家別管有什么茶,都拿這個“老板哭”這個圖來散布悲情,打悲情牌,賣自己的茶,你可以說他卑鄙,但是他不怕你說他卑鄙,因為他愿意卑鄙,他知道能掙到錢就行。全都借逆淘汰,你信了,你就傻了。

關(guān)于這個茶就是,大概10年前差不多,大陸興起了喝普洱茶熱潮。我記得我還是比較早知道的,因為我在云南有朋友。我記得最早我喝到普洱茶是在廣東,你到一個飯館,你還沒有點菜,他就先把茶給你倒上,就都是普洱茶。

喝不慣,喝的就像刷鍋水特別難喝。后來大概10年前,在云南那邊開始流行普洱茶了。普洱茶是大葉茶,它的命名是用這個地名命名的,它那個地方就叫普洱。整個云南境內(nèi)現(xiàn)在號稱有五大茶山,都生產(chǎn)普洱茶。

過去那個地方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所以它運到藏區(qū)的茶,馬馱著疼。那一走可能得走半年,甚至更長時間,風吹日曬,那個茶,一會兒潮了一會兒太陽又曬干了,一會又給淋了一會太陽又曬干了,等拉到西藏以后它就發(fā)酵了,黑乎乎的,結(jié)果藏人一煮茶,再加點牦牛奶什么的,特別好喝,非常好喝這個茶。

后來川藏公路就建成了,建成了以后開著大卡車,幾天就送上去了。那個茶為什么要成一餅一餅的?他是為了運輸方便,沒有別的原因。

要么你散茶,你想想你才能裝多少,你這都壓成一餅一餅的,那一餅都是一一斤兩斤,甚至更多,他就是為了運輸方便方便,才壓成餅的。

川藏公路修好了以后,它幾天就運上去,茶還是綠的呢。所以莫名一喝這味就不對了,這怎么辦呢?這周總理就說讓云南的這些茶廠研究人工發(fā)酵的茶,就不是馬拉著它出去走半年的,不是這樣。結(jié)果就出來了一個叫“渥堆發(fā)酵”這么一個工序。渥堆就是一個……我不好意思說,怕人家打我,像糞堆似的就那意思,我就弄成一個大堆,然后噴上水,用溫度表觀察著它的溫度,讓它發(fā)酵,基本上十幾天,15天左右就行了(注:說的不太準確,有點知識缺失)。

就像馬拉著半年風吹日曬的效果一樣了。所以最早的這批就叫文革磚。因為它就是文革時候才有的,在這之前就都是生茶,沒發(fā)酵的茶。而拉到西藏已經(jīng)發(fā)酵了,剛才我已經(jīng)講了,不是人工的原因,那就是風吹日曬的原因?,F(xiàn)在,從文革磚開始有了人工制作的熟茶,就是這個意思。

然后大概七八年前就開始做吆子了,就是說首先是有人發(fā)現(xiàn)了一批文革磚,就開始講故事了,這個圈里都叫講故事,想賣那個東西,你不想買,我把它講成是慈禧太后的迷信,你不光想買,你還想出高價,這個茶葉圈里就開始講故事了。講故事說文革磚,一個是留下來的。當時生產(chǎn)多了沒賣出去,留出來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牧民不是特別喜歡,他還是喜歡原始的那種,所以銷的不是那么好。還有一種說法是大量的銷到了港臺、馬來西亞、東南亞地區(qū),在那個地方就保留了很多,然后這個東西就開始回流了,因為大家愛喝了,所以就值錢了。

那一塊賣的,一塊茶磚這么大,這么大一塊茶磚比這還小,賣個幾萬塊錢小意思,再接著更作妖了,就開始出現(xiàn)了100年前的茶,80年前的茶,60年前的茶,都出現(xiàn)了。那個故事就更多了是吧?恨不得一坨茶得有一個故事,比較有名的有宋聘號,陳云號。我有一個朋友叫張奇明,上海的,他收藏了好多,還有一個號叫永元號,就是我這個名字叫永元號,這都是過去的。

茶葉的商鋪,上百年的那種商鋪,他們當時賣的品牌茶。有沒有?我相信有。他總會有各種各樣原因遺留下來的是吧?有沒有我們在市面上見的那么多?我告訴你沒有,后來就亂套了,太多了。

反正中國人造假能力一流,包茶葉的紙,好造,能給你造的一模一樣,這個茶葉他們嘗一嘗喝一喝,看是什么味,然后就開始造假。

那時候我有好朋友,張奇明,老何(注:何作如先生)什么的,經(jīng)常找到好茶葉,就給我打電話說這樣晚上來喝茶來我們就去喝茶,喝到過什么,喝到過那種酸的,那一看就是有問題,不對。然后多沖兩次,然后喝,我說這不是受罪嗎?咱別喝這個了。這個茶葉它要不對勁,比如它動了手腳,喝完了只能對自己不好。

哎,完了!這個行當就開始不斷發(fā)展壯大。有一次我們?nèi)ズ炔?,也是他們請我們?nèi)ズ炔瑁缓任揖陀X得它壞了,茶存儲有問題,發(fā)霉了,一喝就能喝出來。結(jié)果碰到一個香港的還是臺灣的人告訴我說,這個叫倉味。我說哪個倉?他說就是倉庫的倉。倉位,就是說它經(jīng)過倉儲,所以它有這么一種特殊的味道叫倉味。

我說這不就是發(fā)霉了嗎?然后他們所有人都笑,就是說你太實話實說了,不給人面子。(注:這就是濕倉茶,是不能喝的,是真發(fā)霉了的。)

他們就把這種發(fā)霉的茶,發(fā)明了一個詞叫倉味,就掩蓋過去了。然后以后半懂不懂的那些人一喝說這茶不錯,就是有點倉味,我從來不喝有倉味的茶,那就是發(fā)霉了。

那就是服毒,那茶賣得很邪乎。那種茶通常能賣到100萬一餅,60萬一餅。50萬一餅,40萬一餅,非常多。

我們說如果有不知道因為什么流傳下來的老茶,物以稀為貴,可能可以。但是他們又出來個新的騙局,新的騙局就是說你現(xiàn)在就買了些新茶,五大茶山的新茶,你是買給后代的財富。也就是說你40年以后50年以后你不在了,你的孩子拿出來,每一餅都是宋聘。

當時很多人就到銀行貸款,就把房子抵押了,上當受騙買他們這個茶。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實話實說》的時候,我就做了一期節(jié)目,請的全是紅茶的專家、綠茶的專家,什么龍井的專家、普洱茶的專家,就擺到桌面上說,是怎么回事。結(jié)果我們就把這個事說清楚了。當時那個茶葉價格大跳水,好多人因此完蛋了、崩盤了。(注:講的是2007年普洱茶大崩盤的事)

在中國就是這種講故事、蒙人、講故事、賣東西,這才是傳統(tǒng)的,比那個大水淹了傳統(tǒng)不晚,你哪怕去到潘家園,北京潘家園你逛地攤,他有一個人賣你一個掏耳勺,他這掏耳勺都有故事,張嘴就來,那故事都特別多。

現(xiàn)在我覺得網(wǎng)絡上的像胡叼盤,什么jinzhengwei,這些講故事的人,他們販賣的可能不是商品,他們販賣的是他們發(fā)霉的思想,有倉味的思想,有老鼠洞味的思想。

詳解73厚磚的辨識特征,它是文革磚代表,近50年陳期,堪稱鼻祖級老熟茶!

73厚磚作為“文革磚”家族的一員,因年代久遠,以及獨特的工藝價值,備受茶友推崇。

今天,旗艦店“藏品普洱”掌柜,就和大家詳解介紹73厚磚這款茶。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專業(yè)原創(chuàng)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紹,分享普洱茶品牌、老茶,以及買茶、存茶、泡茶、品茶的專業(yè)干貨知識,盡在工眾號“藏品普洱”,歡迎交流!
一、73厚磚茶的來歷

73厚磚是文革類磚茶族系中的一員,這款茶究竟有什么來歷呢?

1973年初,云南省茶葉公司在廣交會上了解到,香港客戶喜歡發(fā)酵的紅湯普洱茶,而廣州茶廠有相關(guān)生產(chǎn)技術(shù)。

于是,派出昆明茶廠、下關(guān)茶廠人員組成七人小組,專赴廣州學習。后由下關(guān)茶廠完成初步熟化技術(shù),再由昆明茶廠加濕加溫,研制出潮水渥堆技術(shù)。

初步完成的茶品,在實驗時發(fā)酵過度,卻帶來了意外收獲,產(chǎn)生出獨特的香氣,接近紅棗的香甜味道,因此坊間稱之為“棗香厚磚”。開始量產(chǎn)后,則稱為“73厚磚”。

二、原料、規(guī)格及辨識特征

73厚磚采用油光紙包裝,字版顏色偏朱紅色。

值得注意的是,正面“普洱茶磚”四個大字中,洱字的“水”第一點較一般茶磚更大,“磚”字的繁體“?!敝杏幸还?,細細比較就能看得出來,這也是老茶人辨別73厚磚的重要經(jīng)驗。

73厚磚采用云南大葉種五級到十級之粗大原料進行加工。制作紅茶時篩分出來的紅碎末,也會少比例拼入磚茶里渥堆,因此茶面呈深紅色,十分美觀。

由于用料粗老,梗條雜多,果膠含量不夠,壓制后會反彈,73厚磚成型后厚度稍高,也比較蓬松,茶面隱約可見金黃芽頭。

73厚磚屬寬版的文革磚,壓成14cm×9cm×3.5cm的長方磚體,單磚凈重約為250克。歷經(jīng)近半個世紀陳化,茶品出現(xiàn)損耗,規(guī)格與重量略有浮動,厚度約在3-5cm。

仔細觀察,茶磚背面有較細的紋路,呈現(xiàn)為正方形格紋,像細紗布的孔狀一般細小,部分后期磚茶也有布紋孔狀格紋,但不像73厚磚茶的布紋這么小。

三、73厚磚茶開湯

73厚磚屬重度發(fā)酵熟茶,渥堆發(fā)酵的溫度比較高,茶葉發(fā)酵程度較深,是第一批以熟茶量產(chǎn)做成的磚茶。

茶品開湯后呈深栗色,有一股厚重的沉香味,香甜而深幽。入口即化是陳年好茶的表現(xiàn),生茶需存放60年以上才能達到化境,熟茶更容易表現(xiàn)“化”的水性,包含了香、甜、醇、厚、滑的品質(zhì),讓人入口難忘。

73厚磚的收斂性特別強,可能是有紅茶摻入,紅茶與普洱茶混合帶來的口感變化十分奇妙,體感也特別強烈,喉部舒展,氣韻悠長,飲后整個人精神為之一振。

這款鼻祖級的老熟茶驚鴻再現(xiàn),讓在座的茶人都十分興奮,它的出現(xiàn)甚至顛覆了在場所有人對普洱熟茶的認知。如果不告訴你,它的霸氣與厚重會讓你認為它是一款老生普呢。

在沖泡時,常常可以發(fā)現(xiàn)有一些茶菁,不易沖散,久泡過后茶塊仍有部分未完全沖泡展開。喝完茶湯,杯底清晰可見一些粉末狀顆粒,證明此茶年份已久已有些炭化了。

總而言之,73厚磚歷經(jīng)近50年沉淀,如今已是一磚難求。若真正有緣嘗到這正宗的熟茶鼻祖,有年份和工藝的加持,如此甜醇順滑的口感體驗,必定給茶友們帶來無限驚喜!

參考資料:

陳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M].臺北:五行圖書,2006

文革磚之73厚磚,昆明茶廠試制成功的首批普洱熟茶,具有劃時代意義

73厚磚,由原國營昆明茶廠在1973年生產(chǎn),是首批量產(chǎn)的熟茶產(chǎn)品,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文革磚之73厚磚,昆明茶廠試制成功的首批普洱熟茶,具有劃時代意義

▲普洱藏家珍藏73厚磚

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淘寶旗艦店“普洱藏家”、世界茶文化交流協(xié)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談談73厚磚這款經(jīng)典文革磚。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成為“普洱教父”白水清嫡傳弟子,歷年藏有清末百年宋聘號、1952年干倉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等珍品老茶,如今辟有《普洱老茶講堂》專欄,將多年研究老茶心得,整理發(fā)布在微信公眾號:普洱藏家。

文革磚之73厚磚,昆明茶廠試制成功的首批普洱熟茶,具有劃時代意義

▲普洱藏家茶館總店

一、73厚磚屬于文革磚系

73厚磚是昆明茶廠生產(chǎn)的,所以也叫昆明磚。因為香氣近似于棗香,坊間也稱為棗香厚磚。73厚磚誕生的時間剛好是文革期間,因此也屬于文革磚系。

文革磚之73厚磚,昆明茶廠試制成功的首批普洱熟茶,具有劃時代意義

▲普洱藏家珍藏73厚磚

文革磚,并不是特指某件特指的商品名稱,也并非以簡單的年份而論,而是泛指早期臺灣普洱茶市場上銷售的各式熟磚及生磚茶品。

文革磚系中,生茶系包含了景谷實驗磚、7562下關(guān)磚、棗香厚磚,熟茶系則有73特厚景谷磚、73厚磚、73參香磚、73樟香磚、79景谷磚等。

文革磚之73厚磚,昆明茶廠試制成功的首批普洱熟茶,具有劃時代意義

▲白水清先生珍藏79景谷文革磚

二、73厚磚的來歷

1973年初,云南省茶葉公司在廣交會上了解到,香港客戶需要發(fā)酵的紅湯普洱茶。這種普洱茶在廣東有生產(chǎn)。

于是,省茶葉公司組建了七人小組,赴廣州學習。學習小組返回昆明后,公司便組建了一個技術(shù)攻關(guān)小組,開始在昆明茶廠進行大規(guī)模試驗。

文革磚之73厚磚,昆明茶廠試制成功的首批普洱熟茶,具有劃時代意義

▲80年代昆明茶廠正門

廣州茶廠最開始發(fā)酵普洱茶用的是冷水,效果并不理想,后來便改為溫水發(fā)酵,并做了工藝定型。昆明茶廠也按照廣州茶廠的工藝進行溫水發(fā)酵,但是沒有成功。

昆明茶廠帶著攻關(guān)小組組織了多次會議,進行研討,經(jīng)過分析,大家認為,廣州的氣候環(huán)境與昆明差異較大,工藝應當做出調(diào)整。多數(shù)人認為昆明用冷水發(fā)酵更合理。?

文革磚之73厚磚,昆明茶廠試制成功的首批普洱熟茶,具有劃時代意義

▲73厚磚歷史資料

對此,廣州茶廠也提議,依據(jù)昆明氣候特點不妨用冷水試一下。昆明茶廠在工藝調(diào)整后,渥堆發(fā)酵終于獲得了成功。

據(jù)史料顯示,初步試驗成功的茶品,坊間稱為棗香厚磚,量產(chǎn)產(chǎn)品則是73厚磚。

三、73厚磚的原料等級

試制發(fā)酵工藝的原料級別很低,基本上以9級到10級的粗老葉為主,按照當時茶廠對茶葉的審評標準來說,屬于低檔茶葉。

那么,為什么選擇這么粗老的原料進行發(fā)酵試驗呢?原來,70年代的昆明茶廠,光9-10級的青毛茶就有400噸無法處理,原來的使用方法是慢慢拼配到青磚里。

文革磚之73厚磚,昆明茶廠試制成功的首批普洱熟茶,具有劃時代意義

▲普洱藏家珍藏73厚磚

而當時吳啟英看到港商提供的原料等級,與庫存里的粗老原料等級接近,就想借此機會解決廠里積壓的低檔青毛料的問題。

于是,就用這些粗老原料,來做發(fā)酵實驗。因為茶葉粗老,梗條粗大,同樣是250克,厚度卻比一般的磚茶厚了許多,也更為蓬松。加上1973年研發(fā)熟茶工藝,所以稱之為“73厚磚”。

后來,昆明茶廠又陸續(xù)出產(chǎn)了好幾批規(guī)格相同的普洱厚磚,但是一般都認為73厚磚,年代老,品味也最好。73厚磚如今存世量稀少,因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具有40多年的陳期,深受普洱茶收藏者們的喜愛。

?

找到約117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9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