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鐵茶缸

找到約16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我在安鐵有缸茶|鳳山情懷,濃露天下

福建省安溪鳳山貿(mào)易有限公司一直以來都是安溪鐵觀音集團重要的合作伙伴。雙方共同發(fā)展中在經(jīng)營渠道 、產(chǎn)品銷售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相互攜手,共同進步。

福建省安溪鳳山貿(mào)易有限公司在了解到“我在安鐵有缸茶”活動后,對這種延續(xù)傳統(tǒng)但又突破創(chuàng)新的封缸活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封上一缸茶。王巧萍女士作為連續(xù)五年的銷售冠軍代表兄弟企業(yè),來到現(xiàn)場封上一缸象征雙方企業(yè)的“鳳山”茶,祝愿雙方企業(yè)攜手并進,再創(chuàng)輝煌。

王女士帶著滿腔熱情在劉紀恒董事長、夏建平總裁等人的陪同下進行封缸,并將茶缸裝滿,再簽名留下紀念。擁有一缸代表企業(yè)友誼的茶,對于愛茶的人來說,實乃人生一大樂事。

 

 

封這一缸茶不僅有愛茶人對好茶的喜愛,更凝結了兄弟企業(yè)多年來的感情,以及對雙方企業(yè)未來更好發(fā)展的真摯祝愿。希望雙方企業(yè)在今后的發(fā)展中同步進步,勇攀高峰。

 

 

安鐵集團

“新茶封缸成老茶”活動

火爆異常

大缸限量珍藏

感興趣的茶友快快行動吧!

﹏﹏﹏﹏

 

茶人的眷戀

不過是記憶里的那一縷茶香

今日封的這一缸茶

有著每個鳳山人心里的舊味

那被時光封存的回憶

存一缸茶,留一段情

我在安鐵有缸茶 · 續(xù)

“好茶先由親朋品,佳茗更需識者藏”。安鐵集團一直都有封存老茶的傳統(tǒng),為尋回鳳山味、讓廣大茶友品嘗到正宗的鳳山老茶,現(xiàn)決定每年舉行“新茶封缸成老茶”活動。安鐵集團以品質(zhì)優(yōu)異的“鳳山茶”為基礎,配以獨特的陳年大缸及享有專利技術的窖藏倉庫為“新茶封缸成老茶”活動提供保障。

今年為“新茶封缸成老茶”活動元年,現(xiàn)推出限量珍藏兩款:大缸99缸、小缸199缸。其原料采用集團主打產(chǎn)品“濃露香永”,品質(zhì)優(yōu)異,值得珍藏。


封缸服務

 

安鐵封缸茶葉封存在“酷暑不熱,嚴冬不冷”的特制石木倉窖中,并用陶瓷大缸密封保存,茶香會在陶缸形成內(nèi)循環(huán),促使茶葉內(nèi)含物茶多酚、維生素、游離氨基酸等發(fā)生反應,茶葉香氣厚重、濃郁。獨特而古樸的儲藏技術,為“濃露香永”起到了“添磚加瓦”的作用。

原料品質(zhì)保證

a、原料選用安鐵集團濃香型代表性產(chǎn)品中的留存部分,經(jīng)精心保存;初制、精制揀梗過程均純手工制作,秉承傳統(tǒng)工藝。

b、茶葉采自海拔800-1000米之間的生態(tài)茶園,由人工采摘,嚴格按照駐芽2-3葉的采摘標準,最佳時間進行采摘。

c、均經(jīng)國家茶葉質(zhì)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驗認證。

免費窖藏,實時監(jiān)測

a、榮譽收藏證,防偽標識

b、專業(yè)陳茶倉庫儲放,封缸人現(xiàn)場親手封存

c、免存5年

d、線上實時監(jiān)控

封存的不只是一缸茶,

更是時光賦予的意義。

 

長輩茶:鐵觀音性味平和,降脂減肥、暖胃安神、抗衰老。大壽、節(jié)慶獻孝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女兒茶:藏缸女兒茶,深深父母心。滿月時、成人時、結婚時啟缸,茶更香、情更濃、意義更大;張茶榜,習茶課,正念奉茶,水不撒,杯不晃,人壽安康,家運昌盛。

謝師茶:人生如茶,師恩如山。集體畢業(yè)、告別良師時,一缸謝師茶,與情相伴,與愛相伴。

狀元茶:一杯狀元茶,討個好彩頭。趕考學子存一缸,金榜題名躍龍門。

員工茶:高端的工作拒絕酒肉喧囂,用茶;健康的合作講究交往之道,用茶;優(yōu)秀的員工尋找內(nèi)涵生活,用茶;品牌的抱負需要高致之境,用茶。企業(yè)一缸茶,股東會、茶話會、企業(yè)年會、慶典現(xiàn)場舉行開缸大典,老板品味之選,見證成功喜悅。

朋友茶:能勸你喝茶的朋友,才是真朋友。送茶送文化、送健康,聚會品茗、饋贈親朋,老鐵友誼地久天長。

事業(yè)茶:封缸給自己,千秋大業(yè)一壺茶,飲好茶、喝健康、藏好茶、可升值。

自立主題:可根據(jù)封茶者特殊紀念情況進行創(chuàng)意、個性自主紀念主題。

品茶,品無塵年華

飲茶,飲的是一種心情。一杯茶,一把蒲扇,坐在古柳大樹下,慢慢地品著茶,有一口沒一口地,一邊習習地搧著風。此時,柳色如煙,鳥鳴如珠,飲茶者的心則如一朵水白蓮花,淡然開放,清香細細。

當年,陶淵明作別官場、歸隱田園時的心情,大概與此相同吧。

飲茶時,心,應當是凈白的,是虛無空靈的,否則,和飲茶相悖。

飲茶時,不要想得失,不要想名利,否則,難得茶中三昧。

同樣的,飲茶時,不要想紅塵名利,不然,會臟污了杯中茶湯。

當年,陸羽在深山山寺里,面對著清風明月,品著一杯清茶的時候,眼前看到的一定是白云,在山門外輕輕飄蕩,不著一痕。耳朵聽到的,一定是如珠的鳥鳴,清新雅致,猶如露珠。至于那一刻的心,一定是“本來無一物”的,是毫無塵埃的。

因此,他才會品出茶中淡然。

因此,他才會品出茶中的潔凈。

也因此,在他揮別古寺,揮別白云高山后,回到塵世,坐在西窗下,鋪開紙,提筆蘸墨,落在紙上的一部《茶經(jīng)》,翰墨淋漓之外,才會充滿著一種清凈如水的感情,流溢著一種不著一痕的悠然清閑氣韻。

茶,讓人心精細。

茶,讓人的精神飽滿。

茶,也讓人的生活走向風清云白。

喝茶者,一般茶室不必精致,但必須凈白:白色四壁,毫無污漬。房內(nèi),有木桌,有木椅,都不著雕飾,自然素樸,給人一種清水芙蓉的感覺。

當然,房內(nèi)還要有古箏一架。

主人坐在古箏前,舒緩身心,十指起落,一支《高山流水》的曲子,或者《陽關三疊》的曲子,在古箏上如水滴落,一個個音符,仿佛也泛著晶亮的光澤,輕輕流灑。

窗外,得植著幾本芭蕉。芭蕉的葉子一片青綠,在窗欞前半遮半掩著,隨風搖曳。那種綠,是一種新綠,一種青綠。綠色映在房子里,房子里蕩漾著一種綠意。彈箏者最好穿著白衣,衣服上,也沁入熒熒的綠韻。

此時,房內(nèi)有小泥爐。爐不必大,得精巧,爐內(nèi)生火,上面蹲著一個陶罐,煮著水。有的人用鐵罐,則不宜:鐵罐煮水,含有鐵味,泡茶的時候,會敗了茶味。水開后,緩緩拿了,沖壺,洗茶,泡茶。

聽古箏的客人,則拿著杯子,默默地聽著箏聲,不時地品一口茶,緩緩吞下,一股淡淡的香味浮蕩上來,齒頰生香。此時,室雅茶香,相得益彰。此時,飲茶者的內(nèi)心一片空靈,不知是古箏聲滋潤出來的,還是茶湯滋潤出來的。

數(shù)曲聽罷,幾杯茶后,抬起頭來,窗外月光如洗,流蕩在芭蕉葉上,也潑灑在房內(nèi)。房中,黑色和白色相互滲透著,斑斑駁駁的,本就是一副水墨畫了。

而彈箏的和品茶的,都成為畫里人物。

夜深,圓月如盤,高懸窗外。

室內(nèi),茶已品罷。

客人一揖,揮手而別,主人相送,站在門前,看朋友越走越遠,走成了月光下的一粒浮萍,漸漸的,浮萍也不見了。然后,自己也轉(zhuǎn)身回去,輕輕闔上門。

這一刻,無論歸去的客人,還是在家的主人,都感到這一天很清閑,身體和心里,都是透明的,好像月光一照,就會照透一般。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茶人的知己,應當是好茶者。

喝茶的時候,二三友人聚在一起,是會相互表現(xiàn)茶功的:將壺拿著斟茶,一股茶湯飛出,所有茶杯皆滿,而且涓滴不溢。這當然是茶功。

還有,開水煮到什么樣子泡茶為好,也是茶功。開水不開,則難以泡開茶葉,無味;如果過開,就會燙死茶葉,更是可惜了一包好茶。

有人說,不就是一點茶葉嗎?沒啥。

說這話的不是茶人。茶人視茶不是茶葉,是知己,對待茶葉是唐突不得的。因此,煮水也就很講究了,用陸羽的話說,水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三沸之水,方可泡茶。

當然,還有一樣茶功,就是品茶。

品茶,是多少年與茶湯為伴方才練就的。品茶包括看湯色、嗅茶香、品茶味。很多人說,高明的茶人,一口茶湯進嘴,能夠一口說出是什么茶。但是,這得有個前提,品茶者必先飲過此茶。否則,是不容易做到的。

一般能說出茶的色香味,就已經(jīng)不錯了,算得真正的茶人了。

我有一個朋友,茶功很深。那時,我們在單位共處一室,閑來,或秋雨之夕,或冬日夜晚,用一個電爐子燒水,相對泡茶,品茶。他每次飲茶,必先拿了一粒茶芽,放進嘴里,瞇了眼嚼著,有時搖頭,有時點頭,點頭時必對茶葉加以品評,說茶香清味雅,回味無窮,不錯。我聽了,急忙實驗,泡罷一嘗,果然如此。

他有一杯是紫砂泥的,杯形簡單,如茶缸狀,拿在手里,敦實,沉重。每早起來,他必拿了杯泡上茶,喝后再上班。

他的杯子很少洗,里面有茶垢。一次,我指著道,應當洗洗。他看了一下,得意地說,這才叫茶功,你們外行不懂。

后來我才知道,這是一種養(yǎng)壺方法。

揮別友人近二十年了,這樣的茶人,已經(jīng)很少遇見了。有時,寒夜歸來,一身疲累,一人泡茶獨飲,很是想念那段日子。

茶友是可遇不可求的:遇見,是緣;不遇,莫怨。畢竟,在這個紅塵滾滾的時代,茶人,已成為了一道詩詞里的風景了。

有人說,喝茶得在春之晨,冬之夜。其實,我認為,飲茶是無時無地不好,關鍵在于飲茶人的一顆心是否淡然。陶淵明有一句詩,說得非常好,是適合茶人心境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只要內(nèi)心清凈,就是身在鬧市,也如處于深山一般,面對名利,不起絲毫波瀾。

飲茶,也是這樣的。

春之晨當然宜于飲茶。一早起來,泡上一杯茶,一邊喝著,一邊在花圃里看梔子花一片,看桃李芬芳,看蒲公英星星點點。此時,嘴里茶香,鼻端花香,人浮蕩在一片清香里,不帶一點兒人間煙火氣。

至于夏天,更好飲茶。

夏天飲茶,最好在古樹濃蔭下。一個早功活兒結束,或鋤豆南山,或耕田北疇,然后回了家,吃了早飯,泡上一壺茶,獨自坐在門外古樹下的石頭上,或躺著,看一本書,不時地拿起茶壺,嘴對著壺嘴,嗞兒一聲喝上一口茶,在舌尖上輕輕一轉(zhuǎn),緩緩吞下。樹頭濃陰里,陽光斑斑點點落下來,蟬鳴如簫音一樣婉轉(zhuǎn),隨風流散。

一壺茶罷,躺在山石上,沉沉睡去。風,輕輕吹過,能隱隱感覺到。夏花飄落衣襟,也能隱隱感覺到。

此時飲茶,自在。

秋之夕飲茶,極富山居詩意,尤其秋雨淋漓中,一個人坐在書房里,窗外樹木黃葉飄零,確實有一種“雨中黃葉樹”的感覺。此時,茶人的心里有一絲說不清的愁緒,伴著一杯清茶的茶煙,裊裊升起來,漂浮在書房里。房中供著一盆野菊花,盆里泥土中還藏著著一只蟋蟀,發(fā)出一聲聲的鳴叫,帶著一種曠野鄉(xiāng)村的氣氛。此時,飲茶者在這茶香里,在這蟲鳴聲里,思緒會走回遙遠的鄉(xiāng)村,走入淳樸的鄉(xiāng)情里。

茶香淳樸,其實,最淳樸的應當是鄉(xiāng)情,經(jīng)久不變,耐人品咂。

冬夜飲茶,坐在窗前,攏著一盆火,讀著一卷唐詩。幾首讀罷,抬起頭,窗外一片白亮,這才知道,外面下雪了。可是,房內(nèi)卻一片溫馨,所有的寒冷,所有的孤獨,所有的人世滄桑,這一刻都被關在了窗外。

一杯茶,一盆火,就營造出一個溫暖如春的世界。

飲茶的地方,還有一處不可不提。周作人在他的散文中說,坐了烏篷船,在江上流動著。他說,這種烏篷船,四人團座,圍著一張桌子正好。

這時,如桌上再有一壺茶,四個瓷杯,就更好。

四個人一邊看著青花瓷一般的江南美景,一邊品著茶。在水上,尤其在江南紹興一帶的水鄉(xiāng),水是白凈平穩(wěn)的,不紋不波。船行也不太快,快則難以細看兩岸的人家、烏桕樹,還有岸柳牧童了,就難以盡興。

此時可喝茶,可看景,可聊天。

他還說了另一種飲茶方法,就是躺在烏篷船里,拿著一本小品文,旁邊放著一壺茶。如果是我躺在船上,手邊拿著的書一定是他的小品文。周作人的小品文自然,清新,潔凈,不慍不火,和沈從文的小說是可以相媲美的。

有的書,本身就是一杯清淡的茶。

有時,讀一本書,讓心一片空靈,也如躺在烏篷船里品茶一般。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曾玉榮(陜西山陽)】

春節(jié)趣談:云南少數(shù)民族茶俗

  話談千古事,茶沏一室香

  茶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國飲,在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所謂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

  隨著飲茶習俗的歷史演變,日常的茶風茶禮漸漸變得越來越具有藝術性,對于茶,人們就有了許多約定俗成的講究。

  特別是在春節(jié)這個中華民族最重視的節(jié)日,茶更是具備很強的儀式感。

  上期小編就和大家聊過,在一年之始,萬象更新時,不同的地方的喝茶習俗都有不同講究。

  如:春節(jié)叫“做年茶”,初一出門叫“出行茶”,結婚叫“新婦茶”。

  那這期,我們就延續(xù)著這個喜慶勁兒,說說關于普洱的佳話,也了解一下云南少數(shù)民族喝茶中的講究。

  01.獨龍族——定親茶

  Drung:Engagement  of  tea

  獨龍族青年男女相愛之后,

  便會相互增物定情。

  姑娘送給小伙子一床自己精心編織的獨龍?zhí)海?/span>

  小伙子送給姑娘一把鋤頭或自己編的背簍。

  到了提親的時候,小伙子會請一個能說會道的男子去女方說婚。說婚人去時要提上一個茶壺,背囊中帶上茶葉、香煙和茶缸。

  到姑娘家,不管對方態(tài)度如何,說婚人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將茶壺灌滿水,自己走到火塘將火燒旺,放上茶壺,從背囊中取出茶葉和茶缸,到姑娘家的碗柜中拿出碗來,做好泡茶準備。不管姑娘家人同意與否,都只能圍在火塘邊等候。水一開,說婚人立即在茶缸中泡好茶,倒入碗中,按順序,敬姑娘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姑娘自己。接下來,就開始說婚事。

  說到姑娘父母將茶一飲而盡了,姑娘和其他人也跟著將茶喝了,這門親事就算成了。如果說到深夜,茶水還是沒人喝,那第二天晚上再來。如果接連三個晚上仍是沒人喝茶,說明姑娘家不同意婚事。如果還想說,需要等到明年再來。

  02.佤族——竹筒茶

  Wa:Bamboo  tea


  居住在云南省滄源、西盟、瀾滄的佤族,

  至今仍保留著一些古老的生活習慣,

  喝竹筒茶就是一種流傳久遠的飲茶風俗。

  佤族竹筒茶流行于佤族聚居地區(qū)。是他們的一種飲茶方式。其特別的是,砍青竹為具,一端去除竹節(jié),采摘青茶放入竹筒,置于火上烘烤,青茶在高溫中受竹氣蒸熏,使竹筒內(nèi)茶葉產(chǎn)生特殊清香,然后沖開水作飲。

  如果在制作過程中加入少量鹽巴,其滋味更加別致。飲后,可止渴解乏,祛熱解暑,明目化滯。阿佤人吃竹筒飯,喝竹筒酒,為古樸食風。

  03.布依族——姑娘茶

  Buyi:The  girl  tea


  飲茶,以茶水待客,

  是布依人的習俗。

  一有客人來到布依族人的家中,

  主人往往先遞煙,然后敬茶。

  茶是布依族最普遍和必需的飲料。

  布依族用的茶葉多為自采自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就會將山上,能如茶葉一樣沖泡飲用的其它植物嫩葉,和茶葉一起進行加工。

  布依族家家戶戶都善于加工茶葉。飲茶、品茶都很講究。他們的茶葉不但自己消費,還銷往其它地區(qū)。

  布依人制作的茶葉中,有一種茶葉很有特色,相當名貴,而且味道別具一格,這就是“姑娘茶”。

  “姑娘茶”是布依姑娘精心制作的茶葉。每當清明節(jié)前,她們就上茶山采茶嫩尖葉,回來通過熱炒,保持一定溫度后,一片一片將茶葉疊整成圓錐體,然后拿出去曬干,再經(jīng)過一定的手法處理后,制成一卷一卷圓錐體的“姑娘茶”。

  這種圓錐形的“姑娘茶”,每卷約50—100g,形狀整齊優(yōu)美,很像是毛筆尖,所以又被稱為“文筆茶”或“狀元筆茶”。由于,質(zhì)量優(yōu)良,是布依地區(qū)茶葉中精品,是不對外出售的,而只是作為禮品,贈送給親朋好友,或在談戀愛或訂親時,由姑娘家作為信物贈送給情人。這象征了姑娘的貞操和純潔的愛情。

  04.納西族——龍虎斗

  Naxi:Strong  tea


  納西族,

  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

  同時也是一個喜愛喝茶的民族,

  納西人常飲用具有奇異色彩的“龍虎斗”茶,

  祛寒濕、治感冒。

  納西語叫“龍虎斗”為“阿吉勒烤”。

  “龍虎斗”的調(diào)制方法是:先將一小把曬青綠茶放入小陶罐,再用鐵鉗夾住陶罐在火塘上烘烤,并不斷轉(zhuǎn)動陶罐,使之受熱均勻。待茶葉焦黃、茶香四溢時,沖入熱開水。接著像煎中藥一樣,在火塘上煮沸5-6分鐘,使茶湯稠濃。同時,另置茶盅一只,內(nèi)放半盅白酒,再沖入剛熬好的茶汁(注意:不能反過來將酒倒入茶汁中),即成“龍虎斗”。

  這時茶盅中發(fā)出“嗤——”的聲響,待聲音消失后,就可將“龍虎斗”茶一飲而盡了。有時還要在其中加上一些辣子,使“龍虎斗”更富于刺激性。

  納西族人認為,用“龍虎斗”治療感冒,比單純吃藥要靈驗得多。將“龍虎斗”趁熱喝下,會使人渾身發(fā)熱,祛濕冒汗,睡一覺后,頭就不昏了,全身也有力了,感冒自然就好了。熱茶借酒氣而升散,能祛風散寒、清利頭目。

  調(diào)制“龍虎斗”,一般取茶葉5-10克。酒量因各人情況而定。“龍虎斗”對于常年身居高濕悶熱山區(qū)的居民來說,確實是一種強身保健的良藥。

  05.拉祜族——烤茶

  Lahu:Baked  tea


  拉祜族清代以后史籍稱之為“倮黑”,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瀾滄地區(qū)。

  烤茶就是拉祜族古老而傳統(tǒng)的飲茶方式。

  烤茶,在拉祜語中稱“臘所奪”。

  飲烤茶,通常分四道程序進行:

  1、裝茶抖烤。先用一只小陶罐,放在火塘上用文火烤熱,然后放上適量茶葉抖烤,使茶受熱均勻,待茶葉葉色轉(zhuǎn)黃,并發(fā)出焦糖香為止。

  2、沏茶去沫。用沸水沖滿裝茶的小陶罐,隨即撇去上部浮沫,再注滿清水,煮沸3~5分鐘待飲,然后倒出少許,根據(jù)濃淡,決定是否另加開水。

  3、傾茶敬客。是將在罐內(nèi)烤好的茶水傾入茶碗,奉茶敬客。

  4、喝茶啜味。拉祜族兄弟認為,香氣足,焦香濃,能振精神,才是上等烤茶。

  云南民族眾多,26個民族飲茶各具特色,小編三天三夜也聊不完他們的茶俗,以上挑出最具特色的和大家分享,從中也可見,云南大葉種茶葉的魅力所在。

  但作為世界茶源中心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眾多民族都有一個最古老的種茶、制茶先祖——古代濮人。他們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野生茶葉并加以利用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馴化、栽培和種植茶的云南少數(shù)民族之一。

  在遠古先民的眼里,云南民族本身就是“茶”和“茶儀”泱然的民族。云南普洱茶文化一直與民族相掛鉤,云南民族的文化也直接反應在普洱茶的文化特征之上。

  作為普洱茶之源的云南普洱茶集團,就是普洱茶“根植于斯”,“正典、正宗、正源”的典范,弘揚普洱茶特色文化是其自帶基因。

  -END-
找到約15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