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甜茶種子怎樣種植

找到約16條結(jié)果 (用時 0.005 秒)

高品質(zhì)古樹茶的標準是什么?

普洱茶的十多年,風云迭起,“普洱”其名也早已在折騰中家喻戶曉。人們對普洱茶愈發(fā)了解,便愈發(fā)理性,選擇也是愈發(fā)慎重:品飲注重天然健康高品質(zhì),收藏注重高性價比與增值空間。古樹茶,一般指古樹普洱茶,是普洱茶的一個細分市場,它代表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質(zhì)。那么問題來了。多大樹齡的茶樹才算古樹?云南普洱茶的古茶樹比其他茶類優(yōu)勝在哪里呢?


一般而言,100年以上的就算是古茶樹了。(骨灰級茶友一般認為一百年到三百年只能算“大樹”,三百年以上才能稱之為“古樹”。但古茶樹的樹齡判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跟植物學、地理地貌、自然氣候、歷史都密切相關(guān)。茶樹樹齡根本無法明確區(qū)分,這樣的細分也不太具有實際意義。)

可能,你會有疑問,100年和99年的古茶樹品質(zhì)差異很大嗎?其實古樹茶樹齡的時間界定,是有特殊的歷史原由的。

近代云南大量種植茶樹,是在清道光之前(1820-1850),從清末開始云南茶區(qū)多有戰(zhàn)亂、瘟疫等發(fā)生,茶樹的種植栽培自然陷入停頓;直至民國初期(1912),方開始在鳳慶地區(qū)種植生產(chǎn)紅茶;西雙版納地區(qū)大量種植茶樹已然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事情了,1983年前后種植群體種,到了1986、1987年開始種植良種茶扦插苗。由上可看出,云南兩次大規(guī)模種植茶樹的歷史,中間有大概近百年時間的空檔。以100年為基準進行計算是合理的。

古樹茶好在哪里?

古樹普洱茶優(yōu)于一般的普洱茶,源于它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時光饋贈與它的豐厚內(nèi)質(zhì)。


首先,古茶樹生長環(huán)境遠離人類居住的地方,清幽純凈,沒有任何現(xiàn)代文明的污染。古茶樹周邊地區(qū)植物的多樣性、原始性保存較好,古茶樹千百年與自然和諧共生,自身已經(jīng)具備了抵抗各類病蟲害的能力,無需使用農(nóng)藥,沒有農(nóng)殘的擔憂,更天然健康。

其次,為了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古茶樹身長多高根扎多深,所需水分及營養(yǎng)都是靠樹根的自身去完成。它們生長的地方植被繁茂,枯枝落葉多,地面常年有一層厚厚的覆蓋物,土壤質(zhì)地疏松、結(jié)構(gòu)良好且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古茶樹的根部將這些自然腐殖質(zhì)和地下深層土壤的養(yǎng)分都轉(zhuǎn)化為了自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因此古茶內(nèi)含物質(zhì)豐富,礦物質(zhì)也相對較高,香高味濃。

再者,古樹茶的品飲價值更高。古茶樹生長之處,莫不山高谷深,云霧縈繞。山高,則晝夜溫差大,白天氣溫較高,光合作用強,芽葉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數(shù)量多;夜晚氣溫低,呼吸作用弱,消耗少,保存較多的有機物的同時,茶樹體中的果膠物質(zhì)充分發(fā)育,芽葉中果膠含量會增加;云霧多,則增強了漫射光,茶樹為喜陰植物,如此葉片無折卷或折卷少,葉色深且更具光澤,葉綠素含量更高,光合作用更強,生成的有機物(糖)更多。芽葉中芳香物質(zhì)及含氮類鮮爽物質(zhì)如氨基酸增加,粗纖維含量減少,澀類物質(zhì)的茶多酚相對平衡,因而古樹茶茶湯飽滿度好,苦澀味均衡,芳香度和鮮爽度高,口感更醇厚,湯質(zhì)層次豐富,耐泡度好,韻味更加悠長。有人說要少喝新茶,刺激性大。古樹普洱茶卻是一個例外,新茶品飲價值同樣很高,它茶質(zhì)柔和溫潤,堿性物質(zhì)比例適中茶湯細膩,并不會對人有什么不好的刺激,脾胃比較弱的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放心喝。

最為重要的是,古茶樹是稀缺性資源。它僅分布于云南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散落而居,片狀分布,山險路遠采摘難度大,又之采摘春秋兩季,產(chǎn)量十分稀少。它內(nèi)質(zhì)豐厚,天然健康,追求者又不計其數(shù),更增加了它不可多得的寶貴屬性。

另外,從樹種而言,茶樹分為喬木和灌木兩類,種子生和扦插生兩種,種子生的喬木茶樹每一株都有不同的味道,耐病性、抗蟲、抗傳染性比較強;而扦插或壓條種植的灌木茶,不光是口味的豐富性比不上喬木種子生普洱茶,更有物種易退化的缺點。古茶樹一般是不經(jīng)過人工干預(yù)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喬木,本身品質(zhì)就比較高。

普洱茶古樹地理分布

普洱是一種特定地理區(qū)域才有的茶。據(jù)2008年最新頒布的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chǎn)品普洱茶》(GB/T22111—2008),普洱茶定義為: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nèi)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nèi)采用特定加工工藝制成,具有獨特品質(zhì)特征的茶葉。

這意味著要想稱為普洱茶,除按普洱茶特定加工工藝制成外,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原料和加工都必須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nèi)。普洱茶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范圍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普洱市、臨滄市、保山市等11個州市所屬的639個鄉(xiāng)鎮(zhèn)。這四大茶區(qū)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邊陲,分布在瀾滄江兩岸,與緬甸、老撾等國家接壤。

正是在這片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神秘區(qū)域,被論證為茶的發(fā)源地??梢哉f,目前全世界被稱為“茶”的飲品,都是由云南傳出去的。而明清兩代,正是普洱茶形成并走向輝煌的時代,大規(guī)模、有組織的種植栽培型茶樹,也正是在這兩朝完成的歷史壯舉。

如今,在瀾滄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經(jīng)歷了歷史滄桑和自然災(zāi)害的古茶園依然郁郁蔥蔥,或成片分布,或單株散生。整個云南還存有野生茶樹群落和古茶園面積27萬畝以上。

西雙版納版納茶區(qū)分布

西雙版納,意為“十二個千畝(十二,傣語讀為“西雙”,“版納”,意為“千畝”,即一個征收賦役的行政單位)。整個西雙版納現(xiàn)有古茶園8.2萬畝,分布于兩縣一市的19個鄉(xiāng)鎮(zhèn)100多個村寨之中。版納茶區(qū)是普洱生產(chǎn)歷史最悠久,產(chǎn)量最高的區(qū)域之一。轄2縣1市,即勐??h、勐臘縣、景洪市。著名的“勐海茶廠”就誕生于勐海,而清代名重一時的“六大茶山”主要分布于勐臘縣(只有其中的攸樂茶山位于景洪市)。

西雙版納古茶山分布(瀾滄江以東6座,以西8座)

上述的14大古茶山,位于瀾滄江以西的勐??h占7個,以東的勐臘縣占5個,景洪市有一個在江西,一個在江東。古茶樹樹齡從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數(shù)在200-500年之間。

古六大茶山:

面積兩千多平方公里,分別為:易武(慢撒)、倚邦、蠻磚、革登、莽枝、攸樂。

版納境內(nèi)的古六大茶山是清代普洱茶的重要產(chǎn)區(qū),也是當時內(nèi)地了解普洱茶的窗口。關(guān)于六大茶山的具體所指,史籍記載略有出入,綜合來說有易武(漫撒)、倚邦、蠻磚、革登、莽枝、攸樂。面積約兩千多平方公里,分布于西雙版納的東部,瀾滄江東岸。

1.茶山名:易武(曼撒)

釋名:“美女蛇居住之地”

茶山地理: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臘茶山等。易武勐臘縣城北方,距勐臘110公里。年平均氣溫17.2度,年平均降水1500-1900毫米。慢撒在易武之北,同歸易武茶區(qū)。

古樹產(chǎn)地:易武、曼撒、麻黑、落水洞、刮風寨、老丁家寨、曼秀、大漆樹等。

茶質(zhì)特色:易武茶湯水柔和順滑,口感清甜,苦澀感較弱,回甘較好。有“茶中皇后”的稱號。

2.茶山名:倚邦

釋名:“有茶樹、水井之地”

茶山地理:勐臘縣最北部,今屬象明鄉(xiāng)管轄,涵蓋19個自然村,面積36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較大,從600米至1900米皆有分布。其中曼松茶山海拔1340米。

古樹產(chǎn)地: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麻栗樹等。

茶質(zhì)特色:倚邦古樹茶因為有中小葉種原因,苦味很淡,澀比苦略顯,回甘較快,香氣獨特,微有蜜韻。其中曼松茶苦澀不顯,湯質(zhì)甜滑飽滿,杯底留香幽長。

3.茶山名:蠻磚,亦稱“曼莊”

釋義:“大寨子”

茶山地理:勐臘縣象明鄉(xiāng)南部,東部與易武茶區(qū)接壤,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

古樹產(chǎn)地:曼莊、曼林、曼遷、八總寨等

茶質(zhì)特色:湯質(zhì)飽滿厚滑,山野氣韻較強,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快而持久,苦澀較輕,喉韻深沉。

4.茶山名:革登

釋名:“很高之地”

茶山地理:勐臘縣象明鄉(xiāng)安樂村,莽枝與倚邦茶區(qū)之間。海拔1300米左右。

古樹產(chǎn)地:值蚌、新發(fā)

茶質(zhì)特色:山韻明顯,苦澀較弱,回甘較好,湯質(zhì)順滑。

5.茶山名:莽枝

釋名:“(諸葛亮)埋銅(莽)之地”

茶山地理:革登茶山西南,與革登同屬勐臘縣象明鄉(xiāng)安樂村,海拔1400米左右。

古樹產(chǎn)地:秧林、紅土坡、曼丫、江西灣、口奪等。

茶質(zhì)特色:與革登茶類似,茶氣稍遜??酀^弱,回甘較快,杯底香較好。

6.茶山名:攸樂

釋名:基諾族的世居地,基諾族過去稱攸樂人

茶山地理:景洪市基諾鄉(xiāng),基諾山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50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現(xiàn)存最大的古樹茶區(qū),海拔575至1691米,平均氣溫18-20度,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樹產(chǎn)地:龍帕、司土老寨、么卓、巴飄等

茶質(zhì)特色:和易武相近而苦澀略重,回甘較好,山韻明顯,水質(zhì)略薄。

后起八大茶山:

后起的八大茶山,位于瀾滄江以西,從北往南,分別為: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賀開、布朗山、景洪勐宋;巴達在西部。

1.茶山名:曼糯

茶山地理:勐??h最北端,屬勐往鄉(xiāng)勐往村,同普洱的瀾滄和思茅區(qū)交界。這里是瀾滄江出普洱市、進入西雙版納的第一站。海拔1200-1300米。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

古樹產(chǎn)地:主要有三個寨子,大寨、上寨、中寨。

茶質(zhì)特色:山野氣韻清晰,苦澀明顯,回甘較慢,香氣較濃郁。

2.茶山名:勐宋(勐海)

釋名:“山頂上的壩子”

茶山地理:勐??h勐宋鄉(xiāng),東接景洪市,南連格朗和鄉(xiāng),隔流沙河與南糯山對望。其中那卡茶區(qū)海拔1600米,保塘茶區(qū)海拔1700-1800米。年降水量1400毫米。

古樹產(chǎn)地: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大曼呂、那卡(臘卡)

茶質(zhì)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樹茶普遍茶香純正,苦澀明顯,山野氣韻強,回甘較慢。

3.茶山名:南糯山

釋名:“(產(chǎn))筍醬(之地)”

茶山地理:勐海縣格朗和鄉(xiāng),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h城2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氣溫16-18度。

古樹產(chǎn)地: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

茶質(zhì)特色:湯質(zhì)飽滿,回甘較快,山野氣韻較顯。傳統(tǒng)上南糯山茶香氣較飽滿,苦澀明顯,近年來苦澀較弱,香氣較不顯。

4.茶山名:帕沙

釋名:“一座山,一條河”

茶山地理:勐??h格朗和鄉(xiāng)西南帕沙村,處于南糯山與布朗山之間,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氣溫22℃,年降雨量1500毫米。

古樹產(chǎn)地: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

茶質(zhì)特色:帕沙古樹苦澀明顯,但可以化開,清甜亦顯,生津明顯,山野韻足。

5.茶山名:賀開

釋名:“最先看到太陽之地”

茶山地理:勐??h勐混鎮(zhèn)賀開村,北連著名古茶山南糯山茶區(qū),東鄰拉達勐水庫,西面腑望勐混壩子。海拔1400-1700米。

古樹產(chǎn)地: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邁、曼蚌、曼囡等

茶質(zhì)特色:湯質(zhì)飽滿,略有苦澀,苦澀化甘較快,山韻明顯。

6.茶山名:布朗山

釋名:布朗族聚居地

茶山地理:勐??h布朗山布朗族鄉(xiāng),南與緬甸接壤。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氣溫18.7度。老班章和新班章海拔1600-1700米,老曼娥寨相對海拔較低,約1200米。

古樹產(chǎn)地: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

茶質(zhì)特色:老班章茶外形肥壯,滋味濃烈,苦澀明顯,生津回甘快而持久,茶氣明顯。老曼娥茶與老班章類似,苦澀度更重,化開時間更慢。

7.茶山名:勐宋(景洪)

釋名:“山頂上的壩子”

茶山地理:位于景洪市大勐龍鎮(zhèn)勐宋村,位于景洪市最南端,也是云南緯度最低的古茶區(qū),海拔1500-1800米。降雨適中。

古樹產(chǎn)地:勐宋大寨、苗鋤山、曼遷老寨、曼家坡坎、曼窩科、曼加干邊、曼加角、曼賣窯等

茶質(zhì)特色:山韻明顯,香氣飽滿,湯質(zhì)厚重,杯底香強,甜茶苦澀較短,回甘較快;苦茶苦澀明顯,回甘較弱。

8.茶山名:巴達

釋名:“仙人腳印”

茶山地理:勐??h西部,原屬巴達鄉(xiāng),今屬西定鄉(xiāng),西隔南覽河與緬甸相望。海拔1580-2000米。

古樹產(chǎn)地:曼邁、章朗、曼帕勒等。

茶質(zhì)特色:山韻飽滿,香氣純正,苦澀明顯,湯中有甜,回甘快而明顯。

高品質(zhì)古樹茶的標準是什么?

影響古樹茶品質(zhì)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自然環(huán)境、樹齡等自然因素之外,原料、工藝、倉儲是主要因素。

首先,看原料的真誠度

因為稀缺內(nèi)質(zhì)更豐富,古樹茶價格比一般的臺地茶要高。又因知名度等因素,名山名寨的古樹茶價格會更高些。


高利潤的驅(qū)使下,古樹茶的“純度”全憑良心了。一個古茶餅357克,如果摻入幾十克臺地茶,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而一般人根本品評不出來。并且因為云南地質(zhì)地貌的特殊性,一個片區(qū)的古樹茶有可能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口感,所謂純料是一個比較有風險和有待商榷的事情。云南那么多山頭,又細分了如此多的村寨,每一處的原料如此稀少,每一個商家分一杯羹,每一家又可以制作多少純料的古茶餅?zāi)??去茶山的時候,實地看一下,算一算茶山的實際產(chǎn)量和市場上流通的純料,心里就有一些譜氣了吧。

一般意義上而言,古樹純料還是基于能夠提供給小眾品飲的商品。所以說比起掛羊頭賣狗肉,只要是真古樹,“古樹拼配”還更靠譜一些。

那么怎樣保證你所選擇的古樹茶,每一片葉子都是真的?鑒于茶農(nóng)大小樹混采現(xiàn)象已經(jīng)泛濫,選擇不收毛料、深扎源頭、有采摘標準、純手工一鍋一鍋炒茶的茶企業(yè),總是不會錯的。

其次,對比制作工藝

如果說古樹茶是一道大餐,那么有了好的食材——古樹鮮葉,必須要有好的工藝才能就它的美味。

傳統(tǒng)普洱茶加工工藝包括:采摘、萎凋、殺青、攤涼、揉捻、太陽曬青、剔撿、稱茶、蒸茶、壓茶、定型脫模、干燥、檢驗、包裝等數(shù)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細微差別都會造成品質(zhì)的千差萬別。可以說工藝決定了古樹茶品質(zhì)和后期轉(zhuǎn)化的空間。

而古樹茶稀少嬌貴,要得到高品質(zhì)古茶,必須全程采用傳統(tǒng)手工耐心制作。手工飽含中國人情的溫度,與機械化制程的茶根本不可同日而語。這是無法解釋的奧妙。對比一下你便懂得了:


做茶VS收茶。當然之前說的是建立在茶企是“做茶”的前提下,現(xiàn)實是很多茶企是在“收茶”,根本就沒有在做茶。

做茶需要的東西很多,就比如上述的“殺青”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東西就很多:殺青鍋、制茶師傅、竹篾、碩大的柴火房等等,更不用說,茶葉采摘季,批量做茶時所需要的陽光大曬場,沒有自己夠大的古茶坊,是無法執(zhí)行的。山高路險,材料運輸不便且昂貴,人工價格也高,建設(shè)一個古茶坊需要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投入。為了降低成本,很多茶企便省去了這些,直接從茶農(nóng)家收來曬青毛茶,蒸壓后貼上自己的品牌便是了。這便是市場上所說的“百家茶”。

每一個茶農(nóng)家的條件是不一樣的,制作曬青毛茶的水平不一,也不好衡量判斷。先不說加工環(huán)境是否清爽干凈,只說這制作過程吧,殺青時,有沒有殺均勻呢?一鍋炒完有沒有洗鍋?揉捻的時候,是否揉到位了?曬青的時候,是不是讓每一片葉子都充分沐浴陽光了?實地去看過你就知道,茶農(nóng)家并不是很寬敞,天氣好的時候,竹篾端出去曬,但為了省事基本是在搭建的塑料棚里面,一層一層碼在架子上陰干的。這樣的茶會有一種青澀味,香氣很悶,茶湯也比較渾濁,品質(zhì)參差不齊,后期口感轉(zhuǎn)化不一,品質(zhì)自然不敢說高。

而曬青毛茶品質(zhì)成敗就看此“曬青”一舉了。若是場地夠大,竹篾一排平面綿延出去,離地充分晾曬,每一片葉子都飽蘸陽光,每一片葉子便都會散發(fā)最純正的茶香和滋味。這也就是為什么要依山而建設(shè)古茶坊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由了。

或許你會說,曬青的時間要七八個小時充足日曬,人不可能一直盯著吧,外一下雨了呢。其實我們制茶的祖先是何等聰慧,每年的采茶做茶的季節(jié),就比如三四五月份,是西雙版納古茶山氣候最好的時節(jié),雨水少,白晝時間變長,都是曬青的最佳時節(jié)。

另外,依山建坊,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為了能保證古樹茶的高品質(zhì),讓古茶樹鮮葉得到及時加工制作。眾所周知,古茶樹一般生長奇峰峻嶺的深山,山路崎嶇而難行,鮮葉采摘后,要走幾十里路運到山下的茶農(nóng)家里面加工。不能及時一定厚度攤開萎凋的鮮葉,長時間捂著往往會氧化變紅,嚴重影響品質(zhì)。

選擇好的古樹茶,要選擇認真“做茶”的有態(tài)度的茶企。而如何選擇,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實地考察。

標準VS沒有標準。我們始終相信,沒有標準不成好茶。在山頭主義盛行,全世界都是純料的當下,有好的標準才能成就好的古樹茶。

這個標準應(yīng)該是貫穿古樹茶制作全程的,從采摘古茶樹鮮葉到一片古茶餅的誕生。關(guān)于鮮葉采摘,這可能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個問題,我們只關(guān)心樹齡大小,常常忽略了采摘時節(jié)和老嫩。

其實古茶樹采摘一芽幾葉,如何采摘,是非常有講究的。單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和一芽幾葉品質(zhì)肯定是不同的。通常一芽一葉是上品,一芽二葉是最佳選擇,單芽便是可遇不可求了。一芽二葉,品質(zhì)最高,老嫩度恰好,芽頭富含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兩片葉子富含茶多酚和堿性物質(zhì),茶湯醇厚濃郁,滋味鮮爽而香氣高揚。統(tǒng)一“一芽二葉”為標準的鮮葉做出來的古茶,整齊勻整,滋味協(xié)調(diào),歷久彌香,更利于古茶后期的轉(zhuǎn)化。

單芽采摘更加辛苦、費時,茶農(nóng)一般不愿意采,發(fā)燒友還曾親自數(shù)過,制作一公斤的曬青毛茶需要25000顆茶芽頭。這是多大的工程量。并且因為更加嬌嫩,加工制作更要加小心,耗費心力,火大很容易炒糊,火小殺青不夠。揉捻力度也要適中,很容易把茶芽弄斷。但單芽古茶水細如絲,潤滑無微粒,香氣高揚,滲人心肺,苦甜平衡,口齒留香,最高品質(zhì)的古樹茶代表,是無數(shù)茶人心目中的夢幻之品。現(xiàn)在能做的貌似只有一家勐海的古茶企業(yè)。

若是采摘標準統(tǒng)一,并且里外一口料,則更是難得了。普洱茶以餅茶為主,很多古樹茶表面很好看,拆解開來的時候里面往往是斷頭茶,沒有芽頭,或者是花雜的,葉片大小不一,一芽幾葉的都有。

一芽二葉采摘比較費時,這些年古樹茶價格水漲船高,為了產(chǎn)量和增收茶農(nóng)一般不會采摘一芽二葉,一芽三四葉的情況比較多。古樹茶比較金貴,茶企也就不挑剔了。但對于挑剔的立志做高品質(zhì)古樹茶的某些茶企而言,他們還是會嚴格按照古樹茶采摘標準來制作,鮮葉剔除第三葉,并且在曬青毛茶制作完成進行蒸壓的時候還會進行剔撿,去除黃片、芽葉不全的茶葉,這樣的損耗比較大,一般是百分之五,如果苛刻的甚至達到百分十五。

此外無論是鮮葉采摘還是毛茶輸送,運輸和流通環(huán)節(jié)其實也會造成古茶品質(zhì)的損耗。鮮葉運輸有些茶企采用專用紙箱,避免了摩擦損耗;毛茶運輸摒棄了一般的蛇皮塑料袋,選用透氣防潮防異味的紙箱內(nèi)套棉紙保護曬青古樹毛茶,避免碎、斷、變質(zhì)、異味,也是精益求精的。

說了這么多,概而言之,“只有今天的好茶,才能成就明天的高品質(zhì)老茶?!敝挥懈咂焚|(zhì)古茶——好原料、好工藝、標準、倉儲、品牌價值高等綜合因素缺一不可的古樹茶,才有高品飲價值和后續(xù)增值的能力!

來源:吃碗茶 

龍陵縣鎮(zhèn)安村:深山里的茶宇宙

初見古茶

天色明澈空廣,應(yīng)友人邀約,我們驅(qū)車前往龍陵縣鎮(zhèn)安鎮(zhèn)的鎮(zhèn)安村。村子不大,也就一百多戶人家,遠遠看去,灰瓦蓋的屋頂掩映在一片或濃或淡的綠意中,而那綠在陽光的映照下,似有點點流光,輕巧活潑。

徐靜 攝

進得村里,一樸實的中年漢子笑呵呵地遞來一杯熱茶,我趕緊接過,一杯熱茶足以驅(qū)散山路十八彎帶來的絲絲倦怠。中年漢子說,這是村子里的古樹茶,一年只在清明前后采摘一次。

在保山,古樹茶于我而言并不稀奇,幾乎每個縣區(qū)都有古樹茶,就連高黎貢山茂密的原始叢林里也生長著數(shù)百年乃至數(shù)千年的野生古茶樹。而鎮(zhèn)東村的古樹茶又與我所知曉的古樹茶有何不同?我仔細端詳著手中的古樹茶,試圖從中窺知一二。

只見茶湯色如琥珀,隨著熱氣升騰散發(fā)出陣陣甘美的茶香。輕酌一口,覺溫和潤澤;再飲,覺山野之韻強烈,鮮醇甜和,一股輕盈的花香充盈在整個口腔里,如玫瑰般清新甘甜。

我問這漢子,這里的古茶樹離我們所在處遠不遠,要不要開車去看?他隨手一指,“諾,那就是啦!”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卻是房前屋后的大片濃綠,在風中輕輕搖擺,似喚我前去。

稍做休息,我們便在這漢子的陪同下去看古茶樹。這里的古茶樹有群居也有單株,就像村子里的人家一樣,有屋檐挨著屋檐的人家,也有遙遙相望的人家,比鄰而居,抑或獨居全憑各家心意,倒也自在。

徐靜 攝


每棵茶樹都掛了“古茶樹保護牌”,相應(yīng)的,每一棵茶樹都有一個編號。有的茶樹還加掛了“某某茶廠、某某人認養(yǎng)證”,就像人有名字一樣,千百年來,無名無姓的古茶樹,在當下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名字和歸屬。中年漢子說,村里家家戶戶都有古茶樹,算下來,有三千一百一十七棵,光是胸徑在三十厘米以上的就有八百八十七棵?,F(xiàn)在,村里的古茶樹都成了大家的重點保護對象,人們愛護古茶樹,古茶樹也為人們獻出了自己的價值。每年,村里人靠著賣那一季古茶樹的鮮葉,也能有不錯的收入。一棵樹好的時候能有價值四五千元的茶葉產(chǎn)出,最不濟時,也有兩三千元。人離不開樹,樹也離不開人,人們在家里抬頭看見了茶樹就覺得心里踏實,茶樹在屋檐上俯瞰人們或也飽含溫情。

人生不過百十年,樹卻可活數(shù)千年,如今,已無人能確切說出這些古茶樹的年齡。時間的長河浪花沉浮,帶去了數(shù)不清的人和事,卻留下了一棵棵屹立不倒的古茶樹。而相同的是,人與樹都生生不息,人們換了一茬又一茬,樹葉也落了一季又一季,人與樹在天地間用自己的方式傳承著各自的生命。

《尚書·周書·泰書》中有一句話:“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鄙勘葋喴舱f:“人是宇宙的精華,是萬物的主宰?!倍谖铱磥?,不止人有靈,萬物皆有靈。

當我走近路旁一棵裸露著大半樹根的老茶樹時,老茶樹的樹梢有風拂過,枝椏里的“沙沙”聲細密輕柔,似低語,似淺吟。

古茶傳說

在我的家鄉(xiāng),流傳著這樣一個關(guān)于茶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大山的一個小村子里,有一戶貧苦人家,家中只有父子二人相依為命。一天,父親突然生了重病,藥石無醫(yī)。兒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萬般無奈下,只好朝著大山禱告,希望能得到山神的庇護,保佑父親早點好起來。兒子日復一日祈禱,孝心終于感動了山神,于是山神派來一只小鳥,落在他家門前不停鳴叫:“茶!茶!茶!”一連幾天趕也趕不走。兒子向前一步,它就向前一步,兒子退后一步,它就前進一步,兒子感到奇怪,便跟著小鳥走進了大山深處。小鳥最后飛到了一棵比人高一點的小樹邊,落在樹上,用嘴啄下幾片樹葉,又抬頭示意兒子去撿起來。兒子問小鳥:“是不是這樹葉可以救我父親的命?”小鳥點點頭。兒子十分高興,撿起樹葉就跑回家里,將樹葉煮成水喂給父親喝,父親果然沒幾天就痊愈了。兒子把小鳥和樹的事情跟父親說了后,父親便帶上鋤頭和背簍,在兒子的帶領(lǐng)下去把那棵救命的小樹刨了背回來,種在家門口。村里人聽說此事十分驚奇,紛紛來看,并問道:“這是什么樹??!”兒子想起小鳥的叫聲,于是答:“茶”。

茶樹在父子倆的精心照顧下長得很好,當年便開了黃蕊白瓣的小花,花落后便結(jié)出了圓圓的種子。村民們要了種子前去種植,自此之后,家家戶戶有了茶。村民們堅信,每日喝茶能讓身體更健康,于是,便養(yǎng)成了每日喝茶的習慣……

當我走在鎮(zhèn)東村古茶樹的陰影里,問同行的漢子鎮(zhèn)東古茶樹的來源時,那漢子告訴我,時間太久了,久到已經(jīng)沒有人知道是什么人在什么時間種下這些茶樹了,只是聽祖祖輩輩口口相傳,可能是諸葛亮時期,外來的兵士種下的,也有可能是明代的人們種下的。對此,我是不信的,據(jù)說也有專家來看過,雖不能準確說出茶樹的樹齡,估算有一部分也是兩三千年的了。

我把家鄉(xiāng)關(guān)于茶的傳說講給這漢子聽,他聽后連連點頭。在大山里的人們,面對疾病,除了聽天由命外,怕也只有茶可以拿來作藥了。鎮(zhèn)東村本就是個偏遠的小村子,開門見的是山,關(guān)門見的也是山。即便到了今天,村里人上火了,會喝茶,心燥了,也喝茶。仿佛一杯茶下去,身心都會舒爽起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馂榘俨?,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虛實??嗌賶盐附≈耍姆纹⑽钢鸲嗍?,故與茶相宜?!彼J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另外,他還在書中列出許多以茶治各種疾病的藥方。

如此說來,鎮(zhèn)東古茶樹的起源,或許正如我家鄉(xiāng)的傳說一般。

古茶宇宙

鎮(zhèn)東的古茶樹,幾乎每一棵上都生出了大大小小的鼓包,像人的關(guān)節(jié)一般,經(jīng)過歲月的侵蝕,凸了出來,頗有一種瘦骨嶙峋的滄桑之美。有些鼓包中部已然空了,我湊近了看,其中一個空的鼓包里,竟生出了一朵纖弱的蘑菇。而另一個碗口大的鼓包洞里,則落滿了這一季的雨水。每一棵古茶樹的樹身都布滿了白的、黃的、綠的、紅的苔蘚,各種蕨類、孢子植物生長在枝椏間。時不時看見細小的螞蟻從腐朽的樹根處爬出來,成群結(jié)隊地在茶樹上忙忙碌碌,又見七星瓢蟲抑或毛毛蟲一類的匍匐在葉片背面。嘰嘰喳喳的小鳥不知疲倦地在樹與樹之間飛來飛去。螞蟻們不知在搬運著什么……

每一棵古茶樹就像一個小宇宙。在這個宇宙里,各種生靈之間形成了一套獨有的自然法則。你不能說螞蟻的存在掏空了古茶樹的樹心,也不能說毛毛蟲啃食樹葉,更不能說蘑菇不該長在茶樹洞里。一切存在似乎都有其理由。千百年來,古茶樹的小宇宙里,螞蟻永遠不會多到傷及茶樹本身,蕨類和各種寄生植物永遠不會將古茶樹的營養(yǎng)掠奪殆盡,毛毛蟲們永遠吃不完茶葉,小鳥們永遠吃不完毛毛蟲……各種生靈之間,達成了一種奇妙的平衡。

就像人類社會里,形形色色的人共同組成了神秘繁復的人類社會。你不能期盼這世界只有好人沒有壞人,更不能期盼一生到頭都平安順遂,所有的生命,因其多變和不可預(yù)見性而變得更加神秘多彩。試想一下,若人的一生沒有半點波折坎坷,那么一生到頭,豈不是少了諸多滋味?沒有苦,就不知甜有多甜,沒有悲,就不知喜有多喜。這樣想來,世間之事,皆因有了對比才有更深的體會。譬如心臟,唯有不斷起伏方能繪出有上有下、有低谷有高潮的生命線,若不幸成了一條直線,豈不嗚呼哀哉!

古茶壯舉

鎮(zhèn)東的古茶樹中,有一棵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長在離屋舍不過幾十步的地邊,一半是埂,一半是半丈高的坎。我們都知道,樹本的結(jié)構(gòu)由外向內(nèi)依次由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zhì)部和髓心組成,而它裸露在土壤之外的根部、木質(zhì)部和髓心部分不知是經(jīng)歷了何種滅頂之災(zāi),早已腐朽殆盡,只剩下半邊樹皮連帶著一些極少的形成層堅強地延展出去。若只看一米之下,任誰也不會想到它還是一棵活著的樹,倒像是早已干枯死去多年,仿佛只需要一丁點火,就能燒起來。但一米之上,儼然是另一個嶄新的世界,只見原本呈片狀的樹皮像有引力一般,左右兩邊的斷面努力向著彼此圍攏而來,終于成功融合,成了一個嶄新的樹本,朝著藍天郁郁蔥蔥,肆意自在地生長著,一派生機盎然。

至于它究竟遭遇了何種可怕的災(zāi)難,又是何時悄悄長攏一事,樹的主人也說不清楚,只說:“我爺爺?shù)臓敔斈禽呎f,記事起就是這樣的?!?

漫長的歲月里,這棵古茶樹無疑成就了一場生命的壯舉。你看它在歷史的長河里,雖然因為某種原因受到失去木質(zhì)部和髓心這原本是致命的打擊,但它并沒有放棄生長,而是另辟蹊徑活了下來。這是何種偉大的智慧,真是令人嘆為觀止。想起夜深人靜時,我會為前半生的坎坷經(jīng)歷而生出怨天尤人的想法,那些生活的窘迫,工作的枯燥,還有各種各樣的不如意,總是影響著我,讓我時不時生出對生命的疑惑和對未來的猶豫。而今,面對這樣一棵古茶樹,我倍感羞愧。

人擅于言,總困于心而停滯不前;樹不能言,卻無聲以行動成就未來。這樣想來,人在這天地間,匆匆活過的百十年,竟不如一棵古茶樹活得通透!如此說來,又有什么理由自封為“萬物之靈長”呢?

古茶智慧

山風過野,秋日的陽光溫和地灑在大地上。當我站在一個古茶樹群落中,星星點點的陽光透過古茶樹高高的枝葉落下來,照在細小的雜草上,又自雜草葉子反射到我的眼底,如鉆石般璀璨。

這個古茶樹群落由七八棵古茶樹組成,樹與樹之間最遠的六七米,最近的不過一米有余。山風拂來,枝椏沙沙作響,千千萬萬的茶葉交頭接耳,仿佛在進行一場盛大的聚會。目之所及,一派郁郁蔥蔥。但湊近了看,就能發(fā)現(xiàn)數(shù)不清的生靈在茶世界里生生不息,井然有序。

千百年的歲月里,樹與樹、樹與諸多生靈之間形成了一種神秘的默契,無論是多高多大的茶樹,無論茶樹與茶樹之間相隔多遠,兩棵樹的樹冠也不會彼此交叉重疊,互相爭奪陽光。這與人類的世界很是不同。人自出生起,就不知不覺卷入了競爭的旋渦。大人們總喜歡說:“你看某某家的某某怎樣怎樣,我家的怎樣怎樣……”在對比中,生出的不只是羨慕,更多的或許是不甘。由此,生出了無情無盡的競爭,即便是小孩子相互間玩樂時,也會互相爭奪玩具,更不要說長大后,在社會里摸爬滾打時,有些人甚至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為自己讓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我一直覺得,人有兩面,無論是誰,都有光明和黑暗的一面。正如每一棵茶樹的每一片葉子都有正反兩面一樣,好人與壞人的界限并不會太過清晰。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說是一個罪犯救了兩個落水兒童,因此獲得了減刑。我無意于去探究他犯了什么罪,但是,你不能因為他曾做了錯事就抹殺了他救人時的果決和英勇。他的黑暗面使他成了罪人,但在他救人那一刻,他的光明面使他成了英雄。光明與黑暗就像白天與黑夜,交疊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又像天使和惡魔同時住在我們的身體里,是好人還是壞人,全取決于黑暗和光明的較量里,哪一方更強大。有時,這種較量會讓我們感到困擾和痛苦。然而,茶葉的兩面各有作用,人的兩面或許也如此。茶葉的正面顏色更深,且朝向陽光,便于吸收光和熱。背面顏色稍淺,或許更多的是用來呼吸。那么人正反兩面的作用又分別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或許有不同的答案。于我而言,正面讓我更加鮮活地朝著正直、善良而誠實的方向前行,反面則時時提醒我要常自省,遠離人性的陰暗面,努力活在陽光中。

我所經(jīng)歷的短短三十八年人生里,看過形形色色的人。我看過曾經(jīng)最好的朋友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陌客,也看過最親密的愛人慢慢成了“仇人”。而這其中,不過是一個“利”字作祟罷了?!疤煜挛跷踅詾槔麃恚煜氯寥两詾槔?,這欲海的人間,爭奪無處不在。而古茶樹卻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它們共享著頭頂?shù)乃{天、陽光、雨水和四季清風,這和諧共存的智慧,成就了千百年來屹立不倒的榮光。

古茶物語

因著從不打農(nóng)藥一類化學藥品,古茶樹群里生長著無數(shù)生靈,一眼看去最多的就是各種苔蘚和蕨類,密密麻麻的苔蘚把樹身包裹得嚴嚴實實。茶樹上的苔蘚并非全然是綠色的,銀灰、米白、青藍、褚紅、褐紅、土黃、淺粉……多種色彩交織在互相依偎生長的苔蘚中,形成了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的圖案,這讓古茶樹的樹身多了一種斑駁而妍然的美感。當陽光稀稀疏疏落在苔蘚上時,苔蘚便愈發(fā)生動起來,處處充盈著喜悅蓬勃的氣息。

在苔蘚里忙碌著的是細小的螞蟻,有些忙著搬運小蟲,有些忙著倒騰家園。在枝椏間的,是通身嫩綠的螳螂,它們看起來無所事事,在葉面曬曬太陽又去葉背躲躲陰涼。而那些毛毛蟲一類的,卻是只有眼尖的雀鳥才能看見的。知了最是聒噪,時時刻刻不知疲倦地嘶鳴……

除了苔蘚,茶樹上還長著不知名的蕨類植物和一些被同行的漢子稱之為黃草的寄生草,腐朽的茶樹洞里甚至生長著大大小小的蘑菇。同行的漢子說,他曾在其中一棵古茶樹的一個枝椏上找到過一棵“仙草”,拿回去給家中老人泡水喝,老人身體至今都很好,很少生病。從他的描述中,我大致能猜到他口中的“仙草”應(yīng)該是石斛里的一種?!侗静菥V目》上記載:“石斛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久服,厚腸胃,補內(nèi)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定志除驚,輕身延年,益氣除熱,治男子腰膝軟弱,健陽,逐皮膚風痹,骨中久冷,補腎益力,壯筋骨,暖水休,益智清氣,治發(fā)熱自汗,癰疽排膿內(nèi)塞?!币吧旧順O少,而生長在古茶樹上的就更是罕見了,漢子能尋到一株,實在是幸運。至于漢子家中的老人身子如今還十分健朗是否是“仙草”的功勞,那便不得而知了。

從古茶樹的視角去看,茶世界里的生靈們井然有序地活著。我一直相信,它們之間有一種獨特的交流方式,或許,也會有各自獨特的語言。譬如,同一個枝椏上的兩棵蕨類植物,一棵長勢良好,一棵卻是無故干枯了,不知它們是不是曾私下商量過,認為枝椏上只能提供一棵蕨類生長的營養(yǎng),因此便留下一棵,另一棵選擇慷慨赴死。又譬如,樹洞里集聚的一小汪雨水邊生長著的一株蘑菇,風吹過樹洞時,就會微微顫動,或許那是它在一邊唱歌一邊跳舞。再譬如,看似無聲無息的螞蟻們,迎面遇上時,總是會停下來,用觸角打個招呼,誰敢說,它們打招呼時,就一定沒有自己的語言色彩呢?而那些其他的生靈,在茶世界里,也像人類社會那樣,有著各自的生活,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當我站在古茶樹下認真地觀察它們時,不禁在想,它們會不會也有著獨屬于自己的思想呢?它們的一生在我們看來那么短暫,它們是否也會思考自己的一生怎樣才算是有意義的一生?想到這里,我不由得想到,對于活了千百年的古茶樹來說,我們短短的百十年,豈不是也如曇花一現(xiàn)?那么我們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

看著眼前的古茶樹,以及茶世界里井然有序而生機盎然的生靈們,我突然想到,對于古茶樹來說,茶世界的生靈們活著就是一種意義。而對于我們自己來說,存在本身,或許也是一種意義。

后記:離開鎮(zhèn)東村那日,我?guī)ё吡朔謩e在三棵古茶樹下?lián)斓玫娜洳杌?。三朵茶花有三種不同的香味,一朵像緬桂花,高雅濃烈;一朵像臘梅花,清絕冷香;另一朵則是純正的茶香,帶著山野里的茶獨有的清新氣息。三千多株古茶樹里,開著千千萬萬朵茶花,我相信,每一朵茶樹的茶花里,都有獨一無二的茶香。在那個深山中的茶宇宙,萬物相生相克,構(gòu)成了一個神秘的、不為人知的世界,等待著有緣人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傾聽,去融入,去深愛。(李天鶴)

來源:云南網(wǎng)-保山日報,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看懂古樹茶,就靠這一篇了!

自2005到2015,普洱茶的十年,風云迭起,“普洱”其名也早已在折騰中家喻戶曉。人們對普洱茶愈發(fā)了解,便愈發(fā)理性,選擇也是愈發(fā)慎重:品飲注重天然健康高品質(zhì),收藏注重高性價比與增值空間。


新年伊始,2015古茶山的春天也不遠了,古茶或許再演瘋狂,你準備好了嗎?別著急,先讀一下這篇“解碼古樹茶”的文章吧,不求最全但求更全,一紙古茶寶典,讓江湖淘茶的你我,多一分安心!


【古樹茶是什么?】



古樹茶,一般指古樹普洱茶,是普洱茶的一個細分市場,它代表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質(zhì)。那么問題來了。多大樹齡的茶樹才算古樹?云南普洱茶的古茶樹比其他茶類優(yōu)勝在哪里呢?


一般而言,100年以上的就算是古茶樹了。(骨灰級茶友一般認為一百年到三百年只能算“大樹”,三百年以上才能稱之為“古樹”。但古茶樹的樹齡判斷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跟植物學、地理地貌、自然氣候、歷史都密切相關(guān)。茶樹樹齡根本無法明確區(qū)分,這樣的細分也不太具有實際意義。)


可能,你會有疑問,100年和99年的古茶樹品質(zhì)差異很大嗎?其實古樹茶樹齡的時間界定,是有特殊的歷史原由的。


近代云南大量種植茶樹,是在清道光之前(1820-1850),從清末開始云南茶區(qū)多有戰(zhàn)亂、瘟疫等發(fā)生,茶樹的種植栽培自然陷入停頓;直至民國初期(1912),方開始在鳳慶地區(qū)種植生產(chǎn)紅茶;西雙版納地區(qū)大量種植茶樹已然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事情了,1983年前后種植群體種,到了1986、1987年開始種植良種茶扦插苗。由上可看出,云南兩次大規(guī)模種植茶樹的歷史,中間有大概近百年時間的空檔。以100年為基準進行計算是合理的。


【古樹茶 好在哪里?】


古樹普洱茶優(yōu)于一般的普洱茶,源于它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時光饋贈與它的豐厚內(nèi)質(zhì)。


首先,古茶樹生長環(huán)境遠離人類居住的地方,清幽純凈,沒有任何現(xiàn)代文明的污染。古茶樹周邊地區(qū)植物的多樣性、原始性保存較好,古茶樹千百年與自然和諧共生,自身已經(jīng)具備了抵抗各類病蟲害的能力,無需使用農(nóng)藥,沒有農(nóng)殘的擔憂,更天然健康。


其次,為了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古茶樹身長多高根扎多深,所需水分及營養(yǎng)都是靠樹根的自身去完成。它們生長的地方植被繁茂,枯枝落葉多,地面常年有一層厚厚的覆蓋物,土壤質(zhì)地疏松、結(jié)構(gòu)良好且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古茶樹的根部將這些自然腐殖質(zhì)和地下深層土壤的養(yǎng)分都轉(zhuǎn)化為了自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因此古茶內(nèi)含物質(zhì)豐富,礦物質(zhì)也相對較高,香高味濃。


再者,古樹茶的品飲價值更高。古茶樹生長之處,莫不山高谷深,云霧縈繞。山高,則晝夜溫差大,白天氣溫較高,光合作用強,芽葉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糖的數(shù)量多;夜晚氣溫低,呼吸作用弱,消耗少,保存較多的有機物的同時,茶樹體中的果膠物質(zhì)充分發(fā)育,芽葉中果膠含量會增加;云霧多,則增強了漫射光,茶樹為喜陰植物,如此葉片無折卷或折卷少,葉色深且更具光澤,葉綠素含量更高,光合作用更強,生成的有機物(糖)更多。


芽葉中芳香物質(zhì)及含氮類鮮爽物質(zhì)如氨基酸增加,粗纖維含量減少,澀類物質(zhì)的茶多酚相對平衡,因而古樹茶茶湯飽滿度好,苦澀味均衡,芳香度和鮮爽度高,口感更醇厚,湯質(zhì)層次豐富,耐泡度好,韻味更加悠長。有人說要少喝新茶,刺激性大。


古樹普洱茶卻是一個例外,新茶品飲價值同樣很高,它茶質(zhì)柔和溫潤,堿性物質(zhì)比例適中茶湯細膩,并不會對人有什么不好的刺激,脾胃比較弱的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放心喝。


最為重要的是,古茶樹是稀缺性資源。它僅分布于云南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散落而居,片狀分布,山險路遠采摘難度大,又之采摘春秋兩季,產(chǎn)量十分稀少。它內(nèi)質(zhì)豐厚,天然健康,追求者又不計其數(shù),更增加了它不可多得的寶貴屬性。


另外,從樹種而言,茶樹分為喬木和灌木兩類,種子生和扦插生兩種,種子生的喬木茶樹每一株都有不同的味道,耐病性、抗蟲、抗傳染性比較強;而扦插或壓條種植的灌木茶,不光是口味的豐富性比不上喬木種子生普洱茶,更有物種易退化的缺點。古茶樹一般是不經(jīng)過人工干預(yù)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喬木,本身品質(zhì)就比較高。


【高品質(zhì)古樹茶的標準是什么?】


影響古樹茶品質(zhì)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自然環(huán)境、樹齡等自然因素之外,原料、工藝、倉儲是主要因素。


首先,看原料的真誠度。


因為稀缺內(nèi)質(zhì)更豐富,古樹茶價格比一般的臺地茶要高。又因知名度等因素,名山名寨的古樹茶價格會更高些。


高利潤的驅(qū)使下,古樹茶的“純度”全憑良心了。一個古茶餅357克,如果摻入幾十克臺地茶,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而一般人根本品評不出來。并且因為云南地質(zhì)地貌的特殊性,一個片區(qū)的古樹茶有可能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口感,所謂純料是一個比較有風險和有待商榷的事情。云南那么多山頭,又細分了如此多的村寨,每一處的原料如此稀少,每一個商家分一杯羹,每一家又可以制作多少純料的古茶餅?zāi)兀咳ゲ枭降臅r候,實地看一下,算一算茶山的實際產(chǎn)量和市場上流通的純料,心里就有一些譜氣了吧。


一般意義上而言,古樹純料還是基于能夠提供給小眾品飲的商品。所以說比起掛羊頭賣狗肉,只要是真古樹,“古樹拼配”還更靠譜一些。


那么怎樣保證你所選擇的古樹茶,每一片葉子都是真的?鑒于茶農(nóng)大小樹混采現(xiàn)象已經(jīng)泛濫,選擇不收毛料、深扎源頭、有采摘標準、純手工一鍋一鍋炒茶的茶企業(yè),總是不會錯的。


其次,對比制作工藝。


如果說古樹茶是一道大餐,那么有了好的食材——古樹鮮葉,必須要有好的工藝才能就它的美味。


傳統(tǒng)普洱茶加工工藝包括:采摘、委凋、殺青、攤涼、揉捻、太陽曬青、剔撿、稱茶、蒸茶、壓茶、定型脫模、干燥、檢驗、包裝等數(shù)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細微差別都會造成品質(zhì)的千差萬別??梢哉f工藝決定了古樹茶品質(zhì)和后期轉(zhuǎn)化的空間。


而古樹茶稀少嬌貴,要得到高品質(zhì)古茶,必須全程采用傳統(tǒng)手工耐心制作。手工飽含中國人情的溫度,與機械化制程的茶根本不可同日而語。這是無法解釋的奧妙。對比一下你便懂得了:

手工VS機械



殺青是制作曬青毛茶最重要的一環(huán)。其目的有三:快速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揮發(fā)青草氣,促使茶葉芳香物質(zhì)生成;蒸發(fā)水分,使芽葉柔軟利于后序揉捻。


殺青時間視芽葉老嫩,一般在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之間。殺青時手法的輕重、翻炒的頻率都會影響殺青效果。云南大葉種,芽葉肥大,含水率高,在殺青時更要注意悶抖結(jié)合,殺透殺勻。若鍋溫過低,葉溫升高時間過長,會使茶多酚發(fā)生酶促反應(yīng),產(chǎn)生“紅梗紅葉”,茶湯味苦澀明顯,會有悶餿味。相反,如果溫度過高,葉綠素破壞較多,會導制葉色泛黃,甚至產(chǎn)生糊焦邊、斑點,影響茶湯的清透度,甚至使茶湯出現(xiàn)煙味。


傳統(tǒng)手工的殺青用的是鐵鍋,條件好的一般用銅鍋,銅鍋升溫快,溫度穩(wěn)定,殺青品質(zhì)的穩(wěn)定性也更容易保持。同時為了避免茶湯出現(xiàn)煙味,殺青的鍋臺最好是爐灶分離。盡管云南少數(shù)民族兄弟是最懂得制茶的人們,他們的技藝無需擔憂,但銅鍋是一般老百姓用不起的,受制于條件,他們也不會爐灶分離做茶。再別聽人忽悠你煙味是判斷老茶的標準或者是地道手工的標準了,高品質(zhì)普洱茶從來不會有這種瑕疵。


傳統(tǒng)手工殺青,是一鍋一鍋炒出來的,工作效率低、木柴耗費大、人工成本高,為了產(chǎn)量和更高的利潤一般茶企根本不會這樣做。機械殺青速度快,但是溫度高殺死氧化酶的同時也將利于茶葉后期轉(zhuǎn)化的多重微生物殺死,新茶很高香、鮮爽,卻已經(jīng)喪失了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性。泡開了來看,茶湯一般渾濁多黑點,葉底帶斑或有糊邊,湯味悶苦澀感明顯。真正古樹茶,怎么舍得這么糟蹋呢。


同樣,如果茶葉不是曬干,而是機械烘干,品質(zhì)也會大打折扣。烘干機內(nèi)溫度高達130℃以上,只需要六七分鐘時間,便可結(jié)束茶葉的干燥過程。高溫殺死了茶葉內(nèi)殘余的多酚氧化酶、過氧化物酶和過氧化氫酶,凝固了茶葉內(nèi)的多酚類化合物,中斷其進一步發(fā)展變化的條件,或改變了發(fā)展變化的方向。科學家就多酚氧化酶的動力學性質(zhì)作過實驗,最適宜的溫度為37℃,極端溫度60℃,超過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烘干機讓普洱茶失去生命,這種茶基本已經(jīng)沒有存放的價值。


選茶的時候,要記住不是石磨壓制就是“傳統(tǒng)手工茶”,真正的手工是要沁入古樹茶制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并不是所有的手工制作都代表高品質(zhì),什么人做茶是非常重要的。世居古茶山的少數(shù)民族制茶師傅們,傳承了最古老、最地道的手工制茶傳統(tǒng),他們最了解自己的茶葉子,因而能做出最完美的古茶滋味,任何人或者現(xiàn)代所謂的制茶文明無法超越。在西雙版納勐??h,已經(jīng)有這么一家茶企業(yè),親自請來少數(shù)民族制茶師傅來全程做茶,回歸最傳統(tǒng)的方式,用最笨的方式,獲取最高品質(zhì)的古樹茶,真可謂最“笨”的做茶人了。

做茶VS收茶


當然之前說的是建立在茶企是“做茶”的前提下,現(xiàn)實是很多茶企是在“收茶”,根本就沒有在做茶。


做茶需要的東西很多,就比如上述的“殺青”這一個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東西就很多:殺青鍋、制茶師傅、竹篾、碩大的柴火房等等,更不用說,茶葉采摘季,批量做茶時所需要的陽光大曬場,沒有自己夠大的古茶坊,是無法執(zhí)行的。山高路險,材料運輸不便且昂貴,人工價格也高,建設(shè)一個古茶坊需要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投入。為了降低成本,很多茶企便省去了這些,直接從茶農(nóng)家收來曬青毛茶,蒸壓后貼上自己的品牌便是了。這便是市場上所說的“百家茶”。


每一個茶農(nóng)家的條件是不一樣的,制作曬青毛茶的水平不一,也不好衡量判斷。先不說加工環(huán)境是否清爽干凈,只說這制作過程吧,殺青時,有沒有殺均勻呢?一鍋炒完有沒有洗鍋?揉捻的時候,是否揉到位了?曬青的時候,是不是讓每一片葉子都充分沐浴陽光了?實地去看過你就知道,茶農(nóng)家并不是很寬敞,天氣好的時候,竹篾端出去曬,但為了省事基本是在搭建的塑料棚里面,一層一層碼在架子上陰干的。這樣的茶會有一種青澀味,香氣很悶,茶湯也比較渾濁,品質(zhì)參差不齊,后期口感轉(zhuǎn)化不一,品質(zhì)自然不敢說高。




而曬青毛茶品質(zhì)成敗就看此“曬青”一舉了。若是場地夠大,竹篾一排平面綿延出去,離地充分晾曬,每一片葉子都飽蘸陽光,每一片葉子便都會散發(fā)最純正的茶香和滋味。這也就是為什么要依山而建設(shè)古茶坊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由了。


或許你會說,曬青的時間要七八個小時充足日曬,人不可能一直盯著吧,外一下雨了呢。其實我們制茶的祖先是何等聰慧,每年的采茶做茶的季節(jié),就比如三四五月份,是西雙版納古茶山氣候最好的時節(jié),雨水少,白晝時間變長,都是曬青的最佳時節(jié)。


另外,依山建坊,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為了能保證古樹茶的高品質(zhì),讓古茶樹鮮葉得到及時加工制作。眾所周知,古茶樹一般生長奇峰峻嶺的深山,山路崎嶇而難行,鮮葉采摘后,要走幾十里路運到山下的茶農(nóng)家里面加工。不能及時一定厚度攤開萎凋的鮮葉,長時間捂著往往會氧化變紅,嚴重影響品質(zhì)。


選擇好的古樹茶,要選擇認真“做茶”的有態(tài)度的茶企。而如何選擇,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實地考察。某個誠信古茶企業(yè)組織的大規(guī)模茶山行活動,可以去參加一下。他們的茶山行是全程公開透明的,你可以深入到他們的核心腹地,走進源頭,研發(fā)中心,古茶坊乃至占地400畝投資3億集倉儲、接待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古茶莊園。他們歡迎全民監(jiān)督,若非有非凡的魄力、擔當、實力,誰敢呢?去過,你就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高品質(zhì)古茶了。

標準VS沒有標準


我始終相信,沒有標準不成好茶。在山頭主義盛行,全世界都是純料的當下,有好的標準才能成就好的古樹茶。


這個標準應(yīng)該是貫穿古樹茶制作全程的,從采摘古茶樹鮮葉到一片古茶餅的誕生。關(guān)于鮮葉采摘,這可能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個問題,我們只關(guān)心樹齡大小,常常忽略了采摘時節(jié)和老嫩。


其實古茶樹采摘一芽幾葉,如何采摘,是非常有講究的。單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和一芽幾葉品質(zhì)肯定是不同的。通常一芽一葉是上品,一芽二葉是最佳選擇,單芽便是可遇不可求了。一芽二葉,品質(zhì)最高,老嫩度恰好,芽頭富含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兩片葉子富含茶多酚和堿性物質(zhì),茶湯醇厚濃郁,滋味鮮爽而香氣高揚。統(tǒng)一“一芽二葉”為標準的鮮葉做出來的古茶,整齊勻整,滋味協(xié)調(diào),歷久彌香,更利于古茶后期的轉(zhuǎn)化。

單芽采摘更加辛苦、費時,茶農(nóng)一般不愿意采,發(fā)燒友還曾親自數(shù)過,制作一公斤的曬青毛茶需要25000顆茶芽頭。這是多大的工程量。并且因為更加嬌嫩,加工制作更要加小心,耗費心力,火大很容易炒糊,火小殺青不夠。揉捻力度也要適中,很容易把茶芽弄斷。但單芽古茶水細如絲,潤滑無微粒,香氣高揚,滲人心肺,苦甜平衡,口齒留香,最高品質(zhì)的古樹茶代表,是無數(shù)茶人心目中的夢幻之品?,F(xiàn)在能做的貌似只有一家勐海的古茶企業(yè)。


若是采摘標準統(tǒng)一,并且里外一口料,則更是難得了。普洱茶以餅茶為主,很多古樹茶表面很好看,拆解開來的時候里面往往是斷頭茶,沒有芽頭,或者是花雜的,葉片大小不一,一芽幾葉的都有。

一芽二葉采摘比較費時,這些年古樹茶價格水漲船高,為了產(chǎn)量和增收茶農(nóng)一般不會采摘一芽二葉,一芽三四葉的情況比較多。古樹茶比較金貴,茶企也就不挑剔了。但對于挑剔的立志做高品質(zhì)古樹茶的某些茶企而言,他們還是會嚴格按照古樹茶采摘標準來制作,鮮葉剔除第三葉,并且在曬青毛茶制作完成進行蒸壓的時候還會進行剔撿,去除黃片、芽葉不全的茶葉,這樣的損耗比較大,一般是百分之五,如果苛刻的甚至達到百分十五。


此外無論是鮮葉采摘還是毛茶輸送,運輸和流通環(huán)節(jié)其實也會造成古茶品質(zhì)的損耗。鮮葉運輸有些茶企采用專用紙箱,避免了摩擦損耗;毛茶運輸摒棄了一般的蛇皮塑料袋,選用透氣防潮防異味的紙箱內(nèi)套棉紙保護曬青古樹毛茶,避免碎、斷、變質(zhì)、異味,也是精益求精的。


說了這么多,概而言之,“只有今天的好茶,才能成就明天的高品質(zhì)老茶。”只有高品質(zhì)古茶——好原料、好工藝、標準、倉儲、品牌價值高等綜合因素缺一不可的古樹茶,才有高品飲價值和后續(xù)增值的能力!

找到約16條結(jié)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