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世界四大貨物品種

找到約4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世遺大會 | 茶尋古“刺桐”!這座沖刺“世遺”的城市處處有茶香!

茶尋古“刺桐”

Tea Culture

in Zayton

7月16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中國福州隆重啟幕。福州是主場,而泉州則本屆“世遺”大會的主角!

“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里,貨物堆積如山……”這是公元13世紀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游記中對泉州的描述。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期間,“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將提交本屆大會審議,中國55項世界遺產清單上有望再添一顆璀璨明珠。

泉州古城航拍

泉州古城朝天門

據國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遺產司負責人張磊介紹,“古泉州(刺桐)史跡”項目于2017年申報世界遺產,經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審議結果是“發(fā)還待議”,會后國家文物局指導當地政府進一步加強遺產保護和管理,加強考古研究和遺產價值闡釋和展示,并與國際專業(yè)機構建立合作,從技術層面對申報項目進行了重大調整。

“此次申報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主題更加鮮明,價值闡述更加清晰完整,遺產點從原來16處增加到22處,遺產內涵進一步豐富,申報項目的整體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睆埨诒硎尽?/p>

泉州洛陽橋

泉州曾是10-14世紀世界海洋貿易網絡中高度繁榮的商貿中心之一,它作為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展現了中國完備的海洋貿易制度體系、發(fā)達的經濟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態(tài)度。

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馬可波羅(1254-1324)

絲綢畫里的古刺桐港

也正是這座馬可波羅眼中的“光明之城”,是一座茶香四溢、茶史悠久、富有人情味的城市:

——這里的涉茶石刻,是福建茶史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開始,比陸羽《茶經》問世還早300多年。

——這里出產安溪鐵觀音、永春佛手、南安石亭綠茶等名優(yōu)茶,而臺灣的凍頂烏龍、文山包種茶、木柵鐵觀音等名茶也是源于泉州安溪。

——這里是鐵觀音、本山、毛蟹、黃金桂、佛手、梅占等茶樹良種的發(fā)源地。

——這里磁灶窯、德化窯等名窯出產的瓷器,與茶葉一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

——這里盛行工夫茶,茶店比米店還多,不論是街頭巷尾,還是高檔場所,都少不了一杯茶。一句“l(fā)in die”(閩南語:喝茶)充滿了多少人情味!

——這里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的發(fā)源地。聽一曲南音,品一壺香茗,道盡了多少了濃郁的鄉(xiāng)愁!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說:“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01

福建茶史最早的文字記載

位置:泉州南安市豐州鎮(zhèn)

毗鄰泉州市區(qū)的南安東部豐州鎮(zhèn),有座山峰巒峻峭,奇石疊壘,狀如蓮花含苞待放,故名蓮花峰。

它東連清源山西接九日山,有眾多摩崖題刻。石刻中,“蓮花荼襟”年代最早,題于晉代太元丙子年?!疤印奔礀|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年(376年)。荼是茶的古體字,在中唐“茶”正式用來代表茶葉前,“荼”是茶最主要的稱名。

截至目前,福建還沒有發(fā)現比“蓮花荼襟”更早記載有關茶的文字記載,業(yè)界普遍認為這是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福建植茶歷史。這方石刻標明的年代,比陸羽《茶經》(780年左右)的問世早300多年。

“蓮花荼襟”石刻

同時,這也可以據此推測,1600多年前蓮花峰一帶有一定規(guī)模的茶園。今天,南安市也是泉州的產茶區(qū)之一,現有茶園3萬多畝,主要分布在蓬華鎮(zhèn)、東田鎮(zhèn)、翔云鎮(zhèn)、英都鎮(zhèn)、眉山鄉(xiāng)、向陽鄉(xiāng)等地,主產鐵觀音,也有部分綠茶,最知名者當屬僑銷茶——石亭綠。

南安皇旗尖生態(tài)茶園

02

名優(yōu)茶品種豐富

位置:泉州安溪縣、永春縣、南安市

泉州是福建烏龍茶的主茶區(qū),也是閩南烏龍茶最重要的產區(qū),出產了安溪鐵觀音、永春佛手等名茶。

安溪鐵觀音,是閩南烏龍茶的代表,它與武夷巖茶(大紅袍)可謂是福建烏龍茶的“雙子星”。鐵觀音是茶樹品種,也是茶名。它創(chuàng)制于1725~1735年間,關于它的發(fā)源地,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西坪鎮(zhèn)堯陽村,由當地士人王仕讓發(fā)現,此為“王說”;另一說是西坪鎮(zhèn)松巖村,由當地茶農魏蔭發(fā)現,此為“魏說”。不論哪種說法,西坪鎮(zhèn)是安溪鐵觀音的發(fā)源地,毫無疑義。

安溪鐵觀音“王說”發(fā)源地——西坪鎮(zhèn)堯陽村

“魏說”發(fā)源地——西坪鎮(zhèn)松巖村(劉潔智 攝)

純種鐵觀音俗稱“紅芽歪尾桃”,所制之茶顆粒卷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后湯色金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音韻”明顯。

2008年,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14年,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列入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名錄。

安溪鐵觀音(左)

紅芽歪尾桃(右)

永春佛手,原產于永春縣達埔鎮(zhèn)獅峰巖。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產于福建永春縣蘇坑、玉斗和桂洋等鄉(xiāng)鎮(zhèn)海拔600米~900米高山處。

佛手茶茶園(姜杰 攝)

茶樹品種屬大葉型灌木,因其樹勢開展,葉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為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其中以紅芽佛手為佳。茶樹樹冠高大,鮮葉大如掌,呈橢圓形,尖端較鈍,主脈彎曲,葉面扭曲不平,葉肉肥厚,質地柔軟,葉色黃綠油光,葉緣鋸齒稀疏。

(上)佛手茶,鮮葉葉大如掌(陳雄 攝)

(下)佛手茶母樹(劉榕欽 攝)

佛手茶,外形卷曲肥壯,較重實或圓結重實,色澤烏潤砂綠或烏綠潤,稍帶光澤,內質香氣濃郁或馥郁幽長。優(yōu)質佛手有似雪梨香或奶糖香,上品有似香椽香,滋味醇厚回甘;耐沖泡,湯色橙黃或淺金黃、明亮、清澈;葉底肥厚、勻整、軟亮、紅邊顯,飲之入口生津,如喉甘潤。

佛手茶有雪梨香(劉堂 攝)

南安石亭綠茶,產于石亭綠產于福建省南安市豐州鎮(zhèn)的九日山和蓮花峰一帶。沒錯,也就是前文所說的“蓮花荼襟”石刻的所在地。

石亭綠茶原產地

它又名石亭茶,系炒青綠茶,以具有“三綠三香”的品質風格而著稱。它外形緊結,身骨重實,色澤銀灰?guī)ЬG,湯色清澈碧綠,葉底明翠嫩綠,是為集“三綠”之美;滋味醇爽,香氣濃郁,似蘭花香,又似綠豆及杏仁等香氣,譽為“三香”。

石亭綠茶,是著名的僑銷茶。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印尼萬隆舉行的“亞洲會議”上,用福建南安石亭綠茶招待國外元首及亞非各國友人。

石亭綠茶

泉州產茶歷史悠久,清源山茶是泉州最古老的名茶之一。清源山茶為守僧、山戶所種,明朝時已聞名遐邇。明·許次紓《茶疏》云:“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武夷亞匹?!泵鳌り愴省度想s志》載:“清源山茶、青翠芳馨,超軼天池之上?!泵鳌ぶx肇淛《五雜俎》載:“今茶品之上者,松蘿也、虎丘也、龍井也、天池也,而吾閩武夷、清源、鼓山三種可以角勝?!庇纱?,足見清源山茶的地位。

清源山老君巖

清源洞前的《紀德碑》

清源山現存一方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何喬遠撰寫、位于清源洞前的紀德碑,其碑文記錄了當時官府保護清源山茶生產之事,是清源山民種茶的歷史見證。

碑文如下:

泉山之名,載于漢書,故以名州,清源是也。四方賓客,本州士庶,樂慕名勝,游覽不絕。守僧支應不瞻,或逃或困。山戶種茶,游人采擷,圃芽靡遂。詹君仰憲,鳩材修洞,出資買田,請于官府,蠲餉給僧,并嚴采茶之禁。守僧山戶共德詹君,來請喬遠記之。詹君之意,非為守僧山戶,實欲四方賓客、本州士庶生游覽之光,遂紀律申旨,爰作記文,萬歷三十六年四月望日。

在泉州民間,還流傳著一種名叫“清源茶餅”秘方手抄本。清光緒時,在武夷山清源洞為僧的南安人鄭青松得到此密傳手抄本,并和徒弟倪志元(又名倪鴻貴)在武夷山開始制作茶餅。幾經流轉,清源茶餅秘方流傳至今,依然是閩南人最喜愛的茶飲之一。它系用名茶搭配中草藥材按特定工藝精制而成,配方獨特,工藝考究,具有開胃健脾、幫助消化、提神醒腦的效用,既可當茶飲,又可作藥用,氣味芳香醇厚,老少皆宜。

03

茶樹良種寶庫

位置:泉州安溪縣

安溪縣,除了有鐵觀音這一聞名世界的名茶,還是茶樹良種的寶庫。這里是44個茶樹良種的發(fā)源地。

1984年11月,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首批認定的30個國家級良種中,安溪縣就占了6個:鐵觀音、黃金桂(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龍和梅占。

安溪烏龍茶四大當家品種

另外,安溪還是臺灣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是凍頂烏龍、文山包種、木柵鐵觀音的起源地。

早在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年),安溪鄉(xiāng)民就開始入墾臺灣,選擇有山有水,地形與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種茶。1798年,大量的安溪人移民臺灣,帶去了茶苗,也帶去了安溪的茶俗。1855年,安溪人林鳳池率先把烏龍茶引入臺灣,種植在臺灣凍頂山,相傳這就是臺灣凍頂烏龍茶的起源。

在制茶上,安溪西坪人王義程在臺灣對從家鄉(xiāng)傳到臺灣的烏龍茶制作技術進一步加以改進,創(chuàng)制出臺灣包種茶,并在臺北縣茶區(qū)大力倡導和傳授。1896年,安溪福美村張迺妙、張迺乾兄弟將家鄉(xiāng)的鐵觀音茶苗引入臺灣,在木柵區(qū)樟湖山種植成功,從此,木柵鐵觀音聲名遠揚,成為臺灣鐵觀音的主要產區(qū)。

04

瓷茶最“中國”

位置:泉州德化縣、晉江市

絲、瓷、茶,是中國文化的三大標志性符號,也是中國影響世界、橫跨千年的“文化IP”。

德化瓷,是福建貢獻給世界的一抹純凈釉色。它,晶瑩如玉,瑩潤似脂,堅致細膩,蘊藏著素雅圣潔的美。如同鐘情于茶葉這枚神奇的東方樹葉一樣,歐洲人對德化瓷也是猶如熱戀般心醉不已,尤其是生性浪漫的法國人,將這種素凈的陶瓷稱為“中國白”。

為了它,一支支貿易船隊,鋌而走險,頻頻往來于大洋之間,縱是驚濤駭浪葬身魚腹也在所不惜。因為,它的美麗,總是與財富是劃等號的,那些沉沒大海的無數古瓷,便是一部濃縮的陶瓷外銷史。

磁灶窯是泉州宋元海上絲綢之路另一見證。

它位于泉州晉江市磁灶鎮(zhèn),是宋元時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銷窯口。于1956年被發(fā)現。各窯址都出土了大批瓷器和窯具。窯址多分布于梅溪兩岸,計有26處。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金交椅山窯址,其年代為五代至南宋時期,出土有多種器形的青瓷和醬黑器。

磁灶窯產品在日本和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尼等國均有發(fā)現,從而證實磁灶是閩南地區(qū)生產外銷陶瓷的重要窯場。

05

茶,從故鄉(xiāng)到他鄉(xiāng)

位置:泉州市區(qū)

“工夫茶,閩中最盛?!惫し虿柽@一雅俗共賞的品飲方式,因深植于尋常百姓生活而得以深遠流傳,且歷久彌新。

“早茶一杯,一天威風;午茶一杯,勞動輕松;晚茶一杯,提神去痛;一日三杯,雷打不動?!边@句流行于閩南地區(qū)的俗語是泉州人一天生活的真實寫照。茶,從早泡到晚,是泉州人習以為常的平凡生活。

游走街頭巷陌,也常見街坊鄰居在門前圍坐,泡茶閑聊。如果到酒樓吃飯,包廂里也通常會隔出一小間茶室,一邊泡茶,一邊迎客。即便是上班族,辦公室里也少不了一張泡茶桌和一套工夫茶具……可以說,如同饑來吃飯困來眠,泡茶喝茶是福建人近乎本能的生活習慣,而且一道工夫茶還深蘊著福建人為人處事的智慧。

泉州人把喝茶稱為“呷茶”,不論是待客迎賓,還是談事談生意,都會請你坐下先“呷”一杯茶?!斑取钡淖置嬉馑际恰靶】诤?,吸飲”,閩南語里的意思則是“吃”。望文生義,“呷茶”充滿了閑情逸致,這樣慢泡細品的飲茶方式似乎是當今快節(jié)奏生活的逆行。于是,當茶在蓋甌里泡開、斟出香馥的茶湯時,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氣氛也漸漸融洽起來,大有“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yè)一壺茶”的情懷。

茶是故鄉(xiāng)濃??v然背井離鄉(xiāng),茶也是福建人戒不掉的鄉(xiāng)愁。都說“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泡飲工夫茶盡管悠閑愜意,但絲毫沒有弱化閩人骨子里“敢拼會贏”的強大精神基因,并伴隨著他們的足跡流布四海。在福建僑胞聚集的東南亞地區(qū),街市上隨處可見百余年歷史的老茶行,就連包裝也依然保留著古早的紙包。

曾經,故鄉(xiāng)茶和親人們的千叮嚀萬囑咐,一起被裝進了行囊,然后掛帆而去,駛向未知的南洋。茶是慰藉,也是他們的生計,并在代代相襲中,成為游子牽系家國的情感紐帶。

06

南音香茗里的家國夢

位置:泉州市區(qū)

聽南音,呷茶,是與泉州古城最親密接觸的方式。

南音,又名弦管。發(fā)源于福建泉州,用閩南語演唱,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古漢族音樂。 琵琶輕彈,洞簫幽幽,淺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歲月,在空氣里瀠洄飄蕩。少時不解曲中意,只知腔調咿咿呀呀,還帶著點悲涼與惆悵。后來,直到有一天,驀然聽懂了,原來清詞麗句背后是綿長的鄉(xiāng)愁與思念,更是濃稠的家國夢。

南音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qū),并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傳統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創(chuàng)作極富隨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時期的特色。其音樂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中國古代音樂體系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

南音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qū),并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傳統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創(chuàng)作極富隨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時期的特色。其音樂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中國古代音樂體系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

南音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樂文化帶入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地區(qū),并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樂遺韻的文化表現形式。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傳統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創(chuàng)作極富隨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時期的特色。其音樂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組成,是中國古代音樂體系比較豐富、完整的一個大樂種。

來源:茶道傳媒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從漢代廣州出發(fā)的TA,一度風靡歐美,現在還在流行

世界茶葉看中國

中國茶貿看廣州

自“一口通商”起

廣州開啟了

中國茶葉商貿的黃金時代

一批批中國茶從廣州十三行出發(fā)

銷往全球

從而確立了廣州

在世界茶葉商貿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圖/視覺中國

歷經千百年積淀的今天

一箱箱中國茶又廣州芳村出發(fā)

銷往世界傳承茶貿文化

延續(xù)千年商脈

所以,業(yè)界有種說法

想做茶葉生意

都要來廣州芳村取取經

圖/視覺中國

茶貿歷史 源遠流長

廣州茶葉貿易唐宋就興盛

廣州人善飲茶,一句“得閑飲茶”的口頭禪道出了廣州人茶文化的精髓。不過,廣州自古是商貿重鎮(zhèn),茶文化天生就有濃厚的商貿味兒。

廣東省博物館,廣東“茶樓”人物喝茶生活雕像與環(huán)境。(圖/視覺中國)

早在漢代,廣州已是對外貿易港口,與東南亞、南亞一帶諸國通商,帶去絲綢、瓷器和茶葉等。茶葉出口貿易得益于廣東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和廣州的貿易地位。

唐宋時期,廣東茶產業(yè)發(fā)展很快,擁有從產茶、制茶再到賣茶的產業(yè)鏈。

唐代茶學家陸羽將全國產茶之地劃為八個區(qū)域,其中廣東屬嶺南茶區(qū)。陸羽還認為,這里的茶葉品質很好。

圖/視覺中國

從宋代開始,北方茶禮、茶俗集中傳入廣州,深入民間生活,進一步刺激了茶葉生產和貿易。這一時期,廣州已成中國第一大港、世界的東方港市。從廣州出發(fā)的“廣州通海夷道”最遠可到達紅海沿岸,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良好的產業(yè)基礎和繁榮的外貿交往,讓廣州茶葉外貿走向興盛。當時,廣州與閩州、揚州和明州(今寧波)并列為全國四大茶葉外貿集散地,波斯、印度等地的商人都來廣州做生意,茶葉也成為熱銷品之一。

晚唐時期,茶稅是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且廣州茶葉貿易帶來的稅收在全國占比不低。

中國茶明代從廣州遠銷歐洲

1275年,意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17年后帶著茶葉和瓷器返回歐洲,寫下世人皆知的《馬可·波羅游記》,令西方人更加向往這個神秘的東方古國。明清大量歐洲人來廣州買茶,與他帶回去的茶葉或許也有些關系。

明代,中國對海外貿易時開時禁,但廣州一直處于開放狀態(tài)。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商人第一次把中國茶葉由廣州運往歐洲,開啟了中國茶葉作為商品進入歐洲市場的時代。

圖/視覺中國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凱瑟琳遠嫁英國王室。凱瑟琳不太喜歡當時流行的咖啡,更偏愛中國紅茶。當時,茶葉在英國十分稀有,被視為“治病救人”的高貴藥材,一般人根本舍不得拿來喝。凱瑟琳帶了幾箱茶葉到英國,每天都要喝上一杯,又常在宮廷舉辦茶會,由此被稱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飲茶王后”。

飲茶漸漸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激勵著西方商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購買茶葉。

“當時鐘敲響四下時,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边@句流行于17世紀英國的民諺描述了這樣一幅場景:人們熱切期望著午后那一刻的到來,沏上一壺紅茶,消遣悠閑時光。

清代十三行建全球茶葉貿易體系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中國開海貿易,設立了粵、閩、浙、江四海關。表面上是“四口通商”,但外商還是喜歡在廣州做生意。隨后康熙也御批,欽定廣州作為全國唯一的茶葉對外通商口岸。

開海之初,清廷還沒有成型的外貿管理體系,外國商船不好???,貨物也不好銜接。于是,珠江邊就出現不少牙行商戶,他們專門幫助外商集散貨物,受到歡迎。

后來,政府就干脆招募十三家有實力的“牙行”充當中間商,與外商做生意,并代征繳關稅,俗稱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圖》; 圖/視覺中國

1720年,政府又設立針對茶葉外貿的官商組織——公行行商。自此,茶葉出口實際上就成了行商與外商之間的交易,全國各地茶葉均自廣州銷往海外。

當時供應歐洲的茶葉主要來自福建和安徽等地。每年3月,外商根據本國貿易公司的需求,與十三行行商簽訂茶葉買賣合約,行商據此向本地茶商收購茶葉,茶商之下又有茶莊、茶販,直到貿易鏈底端的茶農。

圖/視覺中國

廣州茶文化促進會會長黃波說,這一鏈條就是當時廣州建立起來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全球茶葉貿易體系,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傳奇故事。

1785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滿載2460擔紅茶、562擔綠茶以及部分其他物品,從廣州回到紐約,所載茶葉很快銷售一空。美國本土也掀起了第一次“中國熱”。

一位美國史學家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在美國每一條小河邊上的每一個小村莊,連一艘可乘5人的帆船都在準備出發(fā)到中國廣州裝茶。”

商業(yè)文化 影響世界

金山珠海 天子南庫

廣州“一口通商”時期,十三行的發(fā)展達到了巔峰,每年靠岸的洋船多達200艘,全國名茶紛紛運抵廣州,再漂洋過海,銷往全球市場。廣州由此積累了大量財富,茶葉產業(yè)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清初大儒屈大均用“銀錢堆滿十三行”來形容廣州當時的殷實和富足。到19世紀,廣州十三行每年的稅銀收入一度突破180萬兩,是清政府年關稅收入的40%,十三行由此被譽為“金山珠海,天子南庫”。

圖/視覺中國

黃波說,明代與清代前期,絲綢和陶瓷是出口的核心商品,但到了清代中期,茶葉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商品。可以說,當時的巨額財富,很大一部分來自茶葉貿易。廣州茶葉貿易也刺激茶葉產業(yè)的大發(fā)展。廣州博物館館員林暉表示,明代后期,廣東有27個產茶縣,廣州“一口通商”后,花縣(今花都)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就有十余間茶行。鴉片戰(zhàn)爭前,廣東產茶縣增加到70個,全國有651萬人從事茶葉產業(yè),約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2%。不過,最為驚人的還是那些商人。當時以盧、葉等四大行商為代表的十三行商人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他們與晉商、徽商一起,被稱為清代最有實力的三大商幫。

長遠眼光 不拘小節(jié)

十三行商人的財富積累,有特殊制度因素,也與廣州濃厚的商業(yè)氛圍有關,人們不僅開放意識強,還擁有全球視野,長遠眼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夏季,有英國商人向廣州行商購買了1402箱茶葉。因運輸匆忙以及技術原因,在包裝和運輸時沒有很好地進行防潮處理,經過幾個月的海上航行,到達英國港口開倉時,才發(fā)現茶葉發(fā)霉變質。英國商人沮喪至極,懷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將茶葉運回了廣州。

圖/視覺中國

當廣州行商接到英國商人要退貨的消息后,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再說貨已經離岸。不過,當時行商首領潘振承卻認為,英商不是惡意退貨,這批茶葉發(fā)霉,很有可能會讓這些商人破產。如果他們破產了,也會影響以后的茶葉生意。于是,在潘振承的力主之下,中國茶商達成一致意見,如果茶葉確實出了問題,除了退茶,別無二話。這讓久經商場的外國商人大為驚訝,沒想到廣州商人如此善待貿易伙伴,由此,廣州商人也贏得了更好的口碑。在當時的歐美市場,茶葉箱上只要貼著十三行商號的標志,就是品質的象征,可以賣出高價。潘振承第八代后人潘剛兒曾說,潘振承特別積極地參與當時還是一項新鮮事物的“全球化貿易”,且以誠信為本,故而能成為行商首領。

善于洞察 敢嘗敢試

廣州人還心底細膩,善于洞察,還敢闖敢試,實干興業(yè)。同樣是運輸途中茶葉出現變質,廣州人卻意外發(fā)現了加工普洱茶的奧秘。

圖/視覺中國

據史料記載及廣東老茶人回憶,今天大名鼎鼎的“普洱茶”大約起源于清末。當時,全國各地的外銷茶葉都要運來廣州。其中,云南普洱的曬青茶運過來,路途少則三五個月,多則半年以上。陸路日曬雨淋,水路潮濕悶熱,有些茶葉需要重新翻曬。等到了廣州,這些茶葉的外形和內質都會發(fā)生變化。

細心的廣州人發(fā)現,發(fā)生變化的茶葉,如果沒有發(fā)霉,經沖泡后,茶湯之味厚重醇和,湯色紅亮,還有淡淡陳香,很適合老廣的口味。于是,一些人仿效此法,將曬青茶放入地窖儲藏,控制好濕度和溫度,定期翻包透氣、散熱,歷經一兩年時間的“后發(fā)酵”,形成獨具特色的“廣東茶”,因原料茶葉多產自云南普洱,遂取名“普洱茶”。

圖/視覺中國

續(xù)寫傳奇 賡續(xù)商脈

19世紀中葉之后,中國茶葉不再僅從廣州出口,廣州茶葉貿易勢頭回落。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史又一次選擇了廣州,芳村又重續(xù)茶緣。“中國茶城看廣東,廣東茶城看芳村”。

走進芳村大道西,但見“紫砂壺”雕塑高懸,一看就是茶城的“地理標識”。這里是亞洲規(guī)模最大、品種最齊全、成交量最大、輻射面最廣、商鋪最集中的茶葉集散基地和品牌孵化地。短短30多年間,曾經的城郊田野已成中國茶貿重地??此婆既唬瑢崉t必然。

芳村茶葉市場內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徐雯雯)

芳村茉莉花茶 拉開繁榮新序幕

歷史上的芳村以花聞名,有“嶺南第一花鄉(xiāng)”的美譽。其實,這里也曾是茶香之地。只可惜,20世紀初,因糧食緊缺,村民被迫毀茶種糧,種茶因此式微,但種花依然很盛。

因此,1956年,輕工業(yè)部將我國第一家天然香料廠,建在芳村花地,原料就是當地的茉莉花、白玉蘭花等。由此,芳村大量種植香花,茉莉花尤為突出。

20世紀60年代初,來自肇慶的廣寧人將家鄉(xiāng)的野山茶運到芳村洞企石路,加工茉莉花茶。由此拉開廣州芳村茶葉市場繁榮的序幕。

圖/視覺中國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南粵大地。有了廣寧人拓荒的芳村,茶葉商機無限。加上附近廠房租金便宜,空地足夠,聚集的茶商越來越多。當時外地茶農茶商都把茶葉運到芳村來烘焙加工。一個有一定技術和銷售網絡的茶葉市場初步形成。

各地茶區(qū)的人為了打開銷路,也不遠千里來到芳村推銷茶葉。有人看到這里生意好做,就干脆租個鋪位做生意。新舊茶商共處一地,形成良性競爭,誕生很多新茶品牌。

就這樣,芳村茶業(yè)口碑漸漸遠近聞名,吸引眾多追夢者前來“淘金”。呂小勤就是其中之一,20世紀八九十年代,呂小勤從湖南老家來到芳村,創(chuàng)辦大益春光茶行。和其他茶商一樣,呂小勤最看重的是廣州優(yōu)異的商業(yè)環(huán)境和芳村在茶業(yè)領域產業(yè)積累。

圖/廣州日報· 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通訊員:黎振建

茶商云集檔口“一鋪難求”

市場蒸蒸日上,政府因勢利導。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洞企石路兩旁建起了正規(guī)的茶葉商鋪,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多戶茶商。

當時,人們可以與原聚居于此的老茶商打聽行情,也可以與從產茶地區(qū)遠道而來的“過江龍”詢價問貨,還可以同“下?!眲?chuàng)業(yè)者以茶“嘆”人生。

各地茶商都想在芳村開一個檔口,不光為了賣茶,更為了及時掌握行業(yè)信息。雖有商鋪千萬間,仍“一鋪難求”。

一批批“淘金者”來到芳村,或首次涉足茶業(yè),或轉行從事此業(yè)。廣東雷州人李江就是轉行而來的。他原本是音響設計師,但一直喜歡飲茶,也喜歡收藏茶葉,轉行前已收藏了十幾噸茶葉。

2007年,經過一番心理斗爭之后,李江在芳村找了個檔口,正式踏入茶市。他將自己的姓氏“李”分拆成“十”“八”“子”三個字,給店鋪取名“十八先生”。李江說,當時生意很好做,只要有貨,就有買家找上門。

“十八先生”創(chuàng)始人李江與茶有很深的緣分。 (受訪者供圖)

后來,李江又在旁邊的啟秀茶城開了一個旗艦店。在這里,已是廣東省茶促會副會長的李江告訴記者,當時他選擇在芳村開店,也是看重這里的商業(yè)環(huán)境。

“要做茶生意,誰不想來芳村開店?這里有商業(yè)底蘊,還有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絕對優(yōu)勢,有一整套茶產業(yè)體系。”

“芳村價格”成全國晴雨表

從一條小街開始,短短二三十年,茶葉市場的“芳村經驗”“芳村價格”已經輻射到全國各地。

對此,潮州人莊世偉深有體會。他曾經在芳村茶葉市場打拼10多年,如今在老家賣茶。雖人在潮州,但生意的根還是在芳村。

“我們多到芳村拿貨,有些本地茶的價格也參照芳村,因為芳村的價格能夠反映真實行情?!鼻f世偉說。

莊世偉所說的“芳村價格”,與東和茶葉“掌門人”陳軍日的一次思考頗有關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陳軍日曾說:“有一天,我路過一家房地產中介,看到琳瑯滿目的價格貼在窗口,公開又透明,我心想為什么茶業(yè)不能這樣做呢?”

基于這樣的思考,2010年,陳軍日正式推出東和茶葉價格指數平臺,這也是全國首家茶葉指數交易平臺,實時展示1000多種茶葉價格信息,為市場交易提供參考,目前平臺日訪問量高達150萬次。

這樣的指數平臺,在芳村至少有6家,被業(yè)界統稱為“芳村指數”,也被譽為中國茶葉市場“晴雨表”。

圖/廣州日報· 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通訊員:黎振建

傳承城市精神 延續(xù)廣州商脈

當下,芳村茶產業(yè)正在提質升級,從傳統商貿加速向現代商貿轉型。廣州“十四五”規(guī)劃提出,要優(yōu)化發(fā)展芳村茶葉等特色商圈。

荔灣區(qū)高度重視芳村茶產業(yè)發(fā)展,印發(fā)實施《芳村茶葉商圈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要將這里打造成現代化茶葉市場綜合交易展示中心,人們在這里不僅能完成傳統的交易、倉儲、集散,還能得到產業(yè)孵化、品級認證等服務。

用產業(yè)吸引人,用服務留住人。據芳村茶葉市場屬地政府石圍塘街道提供的信息,芳村茶葉市場目前有26個主要經營主體,近4000家商戶,從業(yè)人員過萬人。市場匯集了國內各產地綠茶、紅茶等6大系列1000多個品種。

黃波說,以芳村為代表,廣州是當代中國茶業(yè)第一城市,背后體現的還是廣州這座城市的商業(yè)底蘊以及開放務實、敢闖敢試的城市精神。

與十三行時代相比,如今芳村茶葉的內銷比重要大得多,不僅延續(xù)了商脈,豐富了文脈,還折射了國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來源:廣州日報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中茶傳祁國韻祁紅金眉新品上市!

茶、瓷器與絲綢并稱為中國古代的三大特產,是成就“絲綢之路”并得以延續(xù)千年興盛不衰的三張名片,為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絲綢被古羅馬人稱為“塞里斯”,意譯為“絲國”,而梵語的Cina就有絲的意思,中國CHINA其實來自于絲綢,而不是瓷器。


中國為全世界做出的另一項重要貢獻是瓷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已經有了五大名窯。精美的古代瓷器價值連城,一個小小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在2014年被拍出了2.8億元的天價。

如果說絲綢開啟了東西方

交流的大門,瓷器賦予了絲綢之路更為燦爛的色彩,那么茶則是讓這條遠跨重洋的通路得以延續(xù)千年的源源動力。正是茶的傳播,使得世界格局為之改變,茶也成為古代中國最為重要的出口貨物。17世紀,中國茶葉的出口就已超越瓷器和絲綢,約占了出口貨物的90%,基本上可以這么說,那個時代,茶葉幾乎是世界貿易的唯一產品,其他都是用來壓艙和陪襯。

中國人愛穿用絲綢,也喜愛精美雅致的瓷器,更愛喝茶,茶葉也多次作為國禮送給各國首腦政要。2006年中俄國家年胡主席親手送給普京總統的國禮就是由中茶公司精心制作的安徽四大名茶,而國禮茶的包裝設計理念就是將中國的瓷器、絲綢與茶三種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特產有機結合,成為中華民族古老燦爛文明的象征。


十二年一個輪回,六十九年不忘初心。中茶值此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將國禮茶的內涵與精髓再度挖掘,用祁紅、絹絲與哥窯的完美契合,傳統、現代與未來的縱向跨越,向中國茶葉行業(yè)的所有前輩們致敬!向“一帶一路”偉大發(fā)展戰(zhàn)略致敬!向銳意改革、積極進取、胸懷廣闊的中國人民致敬!


傳祁國韻——傳百年祁紅之群芳最,揚千年中華之大國韻。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名茶云集。據不完全統計,有一定知名度、達到名優(yōu)茶品質標準的名茶就有三百三十多種。1959年全國十大名茶評比中只有一款紅茶脫穎而出,那就是祁門紅茶。早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祁門紅茶就一舉奪得一等金質大獎章,有詩云:“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闭缭娭兴?,其獨特的似花似果似蜜香的香氣,被國際上尊稱為“祁門香”,并與印度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烏沃紅茶一同被譽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位列首位,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

核心產區(qū)

“產區(qū)好,茶更好”,祁門紅茶也不例外。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薄澳祥俦辫住闭f的就是產區(qū)水土、地質、水文、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于植物生長的重要性。祁紅的核心產區(qū)和發(fā)源地在池州冬至、石臺和黃山祁門縣的歷口、閃里、平里一帶,茶葉的自然品質以歷口古溪、閃里、平里一帶最優(yōu)。當地的茶樹植于肥沃的紅黃土壤中,而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日照適度、山高林茂,生態(tài)原生,“云以山為體,山以云為衣”,“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云”,從而孕育出超凡高貴品質的“傳祁國韻”祁紅金眉茶的原料。

國家良種

?“祁門香”的形成因素除與產地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著重要關聯之外, 同時也與祁門紅茶的當家品種——櫧葉種的品種優(yōu)勢密不可分。

早在1985年祁門櫧葉種就被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優(yōu)良品種,編號GS13022—1985,是響當當的國家隊,名門大家。櫧葉種原料中豐富的香氣前體物質是祁紅獨特香氣品質形成的原因之一。有實驗表明,在相同的祁紅加工過程中, 儲葉種的香氣物質形成總量高于其他品種 , 其中香葉醇含量在揉捻階段劇增, 并在以后的各工序中得以保留, 且其他香氣成分含量則無明顯減少,從而突出了品種的優(yōu)勢。由于祁門紅茶的香氣復雜而豐富無法用單一的詞語來描述,所以業(yè)界稱之為“祁門香”,這也是中國唯一以產地品種命名的茶葉香氣。

工藝精湛

家世顯赫、名門望族,還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歷練和雕琢。

祁紅金眉的制作工藝精湛堪比刺繡,如果不是經驗老到的師傅,是無法做出來這根根松針般的緊秀苗鋒。從采摘開始,金眉的標準就十分嚴格,只采明前嫩芽,20顆芽頭方能制成1克金眉,而1個熟練工需采摘1天方得一盒傳祁國韻金眉。祁紅金眉萎凋、發(fā)酵、做形、干燥制作過程更是融合了傳統祁紅工夫茶與現代名優(yōu)綠茶的工藝與技術,形成了清新雋雅、香清水透的“新祁門香”風味,與祁紅香螺、祁紅毛峰并稱“祁紅新三劍客”,并貴為其首。

國禮包裝

大國之禮,中華神韻。

“傳祁國韻”外包裝色彩選用了世界小眾主流色香檳金、格調灰為主色,運用極簡設計語言與精致的立體燙金工藝,華而不奢,貴而不糜。


包裝內部采用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作為儲茶器,夢幻冰裂,鐵線金絲,如醉如癡。圓形罐身刻有“中茶國韻”長方印章,寓意天圓地方,大國之志。三個象牙色茶罐依次豎臥排列在禮盒中央,持重大氣,恢弘典博。

底襯輔以絹絲錦緞相纏繞,彰顯尊貴大國地位。

罐內咖啡金鋁箔袋密封分裝,呈陰陽太極對合,采用漢代瓦當青龍圖騰紋飾居中,寓意中華崛起,華夏騰飛。

鑒賞

干茶

外形如眉,色澤烏潤、金毫特顯,20顆芽頭方成1克金眉茶。


湯色

紅艷明亮,清鮮持久,帶蜜香、花香、甜香,被譽為“新祁門香”。


葉底

勻整、紅潤明亮。

功效

紅茶為全發(fā)酵茶,在加工過程中鮮葉的主要化學成分茶多酚在酶的作用下進行了一系列的酶促化學變化,茶多酚被氧化、聚合形成分子量巨大的茶黃素類和茶紅素類物質。鮮葉經過加工形成紅茶后,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各類兒茶素減少80%以上,形成的茶黃素類和茶紅素類成為紅茶中最為主要的化學成分。

其中茶黃素類占干物質含量的1%-2%,茶紅素類占干物質含量的9%-20%,兩者在紅茶水浸出物中約占40%-60%。茶紅素類和茶黃素類是紅茶的特征性物質,是紅茶中最為主要的有效成分。

茶紅素是一類異質的酸性酚性色素的總稱,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在紅茶中含量極為豐富。茶紅素能夠幫助老化的機體抵抗生物氧化,效果比茶多酚類更為出色。

茶黃素是第一次從茶葉中找到具有確切藥理作用的化合物,被譽為茶葉中“軟黃金”。經過臨床試驗,驗證了茶黃素具有調節(jié)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無毒副作用。這份研究報告已在國際權威醫(yī)學雜志JAMA上發(fā)表。茶黃素不但能與腸道中的膽固醇結合減少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還能抑制人體自身膽固醇的合成,在清除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也具有很大的功用。

從中醫(yī)的角度上說,紅茶性溫,擅溫中驅寒,溫胃驅寒,能化痰、消食、開胃,宜脾胃虛弱者飲用,對于寒胃有特效。

沖泡方法

水溫:90-95℃

水品:山泉水首選,純凈水次之

茶具:紫砂壺、白瓷或玻璃壺(杯)

投茶量:茶水比約50:1

?開水燙壺(杯),加入干茶

?輕微晃動,聞干茶香

?加入少許開水,溫潤干茶,輕微均勻晃動,聞茶湯香。

?沖入熱水,壺泡隔一分鐘左右倒入小杯。

?杯泡可待水溫降至60度左右即可飲用,根據個人喜好可反復沖泡3-5次。

產品信息

產品貨號:CTA1815

產品品名:中茶傳祁國韻祁紅金眉(格調灰& 香檳金)

產品規(guī)格:30g*3罐/盒*4盒/箱

建議零售價:998元/盒

? ?以上新品到店 ? 歡迎到店咨詢品嘗 ? ?15564799618

找到約4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