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日本茶會上禮儀

找到約75條結果 (用時 0.036 秒)

【茶言觀社】茶會 | 以茶會友,一味同心

茶言觀社

大家好!【茶言觀社】是元泰茶生活公眾號特設的茶界“鏘鏘四人行”欄目,會在每周四定期為大家奉上嘉賓的茶言茶論。"多少天下事,盡付笑談品茗中",以茶會友,盡述民間茶話,交流自由觀點,訴說生活體驗,不掩真實性情,分享趣味茶生活。

嘉賓

 

程文秀

溫建平

金穡

夏云峰

▲【茶言觀社】四位嘉賓:程文秀、溫建平、金穡、夏云峰,每周將輪番論茶,敬請關注!

- 以茶會友,一味同心 -

程文秀

茶會的由來與歷史發(fā)展

我們對茶會的理解,不同于百度百科上對茶會的注釋——那是請人喝酥油茶的聚會,是中甸藏族青年自發(fā)舉辦的賽歌晚會,藏語稱之為“扎禮”。

我們通常廣義上把“以茶會友”的有組織的活動形式稱之為茶會。中國的茶,有著上千年的歷史,關于以茶待客的禮儀也是由來已久。東道主與客人相對而坐,以茶相待,得以暢聊,這就是最初的“茶會”形式。

茶會的由來有多個傳說:《史書》記載,三國時期,吳國末代的皇帝孫皓,喜歡宴請群臣,而每次盛宴都會喝的酩酊大醉。但是其中有位叫韋曜的大臣,酒量很小,一杯倒的量,孫皓為了不讓他破壞宴會的氣氛,便準他“以茶代酒”,當然也有說是他自己偷偷將酒水換做茶水的。但是不難看出,當時宴會上茶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只不過沒有獨立出來而已。

也有一個說法是茶會是由佛寺興起,逐漸被皇室、王宮貴胄采用,畢竟禪茶一味不是空話。后來被文人用在吟詩作賦上,其后才流行于民間。

唐朝的人喜歡以茶葉為禮相贈,盛極一時。盧仝的“七碗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就是盧仝為答謝友人孟諫議送自己茶而寫的詩。詩仙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魔白居易的《蕭員外寄新蜀茶》,這些詩都是關于答謝贈茶的詩。唐朝的文人雅士之間不僅僅以茶相贈,而且還興起一種以茶為媒的聚會,當時稱之為“茶集”、“茶宴”等。唐朝以茶為會的風氣已經(jīng)初見雛形。

文人雅士之間,大家飲茶賦詩,以茶作對。茶宴一時之間成為文人墨客聚會交流的重要形式。而且這種形式不僅僅在文人見流行,宮廷宴客或者王公大臣之間的聚會也是以“茶宴”的形式出現(xiàn)的。唐朝著名的“清明宴”就是一種很好的證明,由宮廷用各地上貢的貢茶承辦,皇帝先行祭祖,而后宴請群臣,賜給近臣寵侍。而且“清明宴”上不僅有好茶可以品嘗,更有各種精湛而又優(yōu)美的茶藝表演可以欣賞。

及至宋代,這種現(xiàn)象由文人騷客之間的交流、品飲的聚會變成以茶為主,以研習茶道為主要目的的聚會形式。而且茶在宋代的發(fā)展可謂是到了一個小巔峰,我們不僅可以從一些詩人、文人之間的作品中見到,而且各種斗茶、茗戰(zhàn)等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也驗證了這一盛況。

到了明清時期,茶的宴會不僅僅流行于上層社會和文人雅士之間,由寺廟茶會而后向民間傳播,市井、大街小巷的各種茶樓、茶館逐漸增多,各個行業(yè)間的茶會也逐漸興起,并形成一種流行趨勢。

從明清開始,茶會逐漸平民化,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fā)展,逐漸演變成我們現(xiàn)在的茶會形式。

茶會最初從酒宴分化出來,由茶宴演化而成。隨著時代的變化,各種主題茶會相應而生。茶會逐漸成為茶友們和茶行業(yè)者之間的一種交流和分享形式,也成為增進情誼、品析茶品、交流心得的一種聚會形式。

 

茶會的主題

我國的茶會種類繁多,從政府到民間,各個地區(qū)、各個民族、各個階層,都有自己不同特色的茶會內容和形式。按目的來分,茶會主要有如下幾類:

 

1.節(jié)日茶會

節(jié)日茶會又分現(xiàn)代節(jié)日茶會和傳統(tǒng)節(jié)日茶會。

2.紀念茶會

紀念茶會是為紀念某項重大事件而舉行的茶會。

3.研討茶會

研討茶會,一般多為學術部門和學術團體舉辦。

4.品茗茶會

品茗茶會是產(chǎn)茶區(qū)每當新茶采摘時,所舉行的一種帶有嘗新性質的品茗茶會。

5.推廣茶會

推廣茶會一般指為某種產(chǎn)品、文化藝術品,或某種帶有商業(yè)或公益性質活動而舉辦的宣傳、推廣、介紹性茶會。

6.喜慶茶會

喜慶茶會是指為慶賀某項事件而舉行的茶會。

7.聯(lián)誼茶會

聯(lián)誼茶會為加強聯(lián)系,增加友誼而舉辦的茶會。

8.交流茶會

交流茶會是為切磋某項技藝,交流某種經(jīng)驗而舉辦的茶會。

9.藝術茶會

藝術茶會是為某種藝術門類作品的觀賞、展現(xiàn)、表達而舉辦的茶會。

10.無主題茶會

無主題茶會特指在某一地點、時間舉行,無具體目的,純屬交流感情的茶會。

11.形式茶會

形式茶會是指茶會的目的、內容、舉辦的方法及過程,是通過一定的規(guī)定形式來進行的茶會。

12、申時茶會

根據(jù)人體生理特征而舉辦的“最佳喝茶時間”(下午15—17時)的中式下午茶會。

13、LOLITA茶會

一種新晉流行的被稱為“礦主女兒聚會”的茶會,由lo娘穿著lolita風格服裝參加的茶會

 

 

茶會的形式

現(xiàn)如今,茶會的類型更加多樣化,主要有茶席式、宴會式、流觴式、環(huán)列式、禮儀式五種類型。

1、茶席式

茶席式是最為簡單的茶會形式,核心是設置茶席招待客人。但根據(jù)茶席所處的場地不同,也要劃分三種形式:

一是,在家里桌子上的泡茶席招待客人;

二是,在庭院里或者戶外,席地設置茶席招待客人;

三是,日本茶道在榻榻米上設置茶席,舉辦茶會。

 

2、宴會式

為了慶祝有意義的事情或招待來賓而舉辦的大型茶會。它可以設置許多茶席,每個茶席沖泡不同的茶,這稱為“茶席個別供茶式”;也可以只設置一個總茶席,統(tǒng)一供應各種茶水,為“統(tǒng)一供茶式”。

 

3、流觴式

這是由“曲水流觴”演變而來的一種茶會形式。大家圍坐曲水兩側,其中一組人員集中于上游泡茶,將泡好的茶用茶盅盛放,置于可以漂浮水面的小船(稱為“羽觴”)上,任它順流而下。這樣形式的茶會,也稱“曲水茶會”。

 

除了茶,還會從上游漂下茶點,大家可以隨意取食;等茶會開過一半時,就會漂下紅色的羽觴,上面放著寫明內容的簽條,如做一件事,吟一首詩,或回答一個問題等。

 

4、環(huán)列式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大家圍成圈圈泡茶的茶會形式。這通常有一定的進行方式,如抽簽決定座次,席地泡茶,茶具自備,泡法隨意。

 

5、禮儀式

還有一些茶會在舉辦時,是比較嚴謹?shù)?,它會有很多標準化的儀式。通常用這種茶會來表達特定的意義。

 

 

 

參加茶會的注意事項

三五好友找一處僻靜雅致的場所參加茶會,是結識良友,也是體現(xiàn)自己是個高端文藝青年的好機會。但如果你從來沒有參加過茶會,那就要牢記下面這十個注意事項。

1、提前了解茶會上要品的茶。

品的是普洱還是巖茶,是老茶還是新茶?滋味、香氣等方面都有怎樣的呈現(xiàn)?這些一定要提前打好“小抄”,就算第一次參加茶會,也不至于沒有一點談資。這正好是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實踐與理論完美結合。

2、吃飽后再去參加茶會

喝茶會加速饑餓感,若是肚子里沒食兒或者參加茶會前吃得太素,很有可能你喝茶還沒喝到一半就開始抖了。茶會之前的這餐飯最好有碳水化合物和一定量的肉類。

3、體虛、易低血糖的茶友,隨身攜帶甜點。

有的茶會可能會品鑒比較新的茶或者茶氣比較猛的茶,這類茶會一般都會備些茶點,但萬一這次去的沒備呢?到時候一個側躺就暈倒在了茶席上,所以,一定記得隨身攜帶這些東西。

 

4、著裝以舒適寬松為主,不要穿奇裝異服。

不要穿太緊繃的衣服褲子,如果茶會是席地而坐,或者坐矮蒲團,著裝太緊會很不舒服,萬一褲子直接崩線了不就糗大了?也不要穿大肥袖這種浮夸又累贅的服裝??梢赃x擇一些棉麻質地的衣服,以便更好地融入茶會氛圍。

 

5、不要在身上噴香水、使用精油相關護膚品。

強烈的氣味會嚴重影響對茶的香氣滋味的判斷,而且會干擾你周圍的人喝茶。去茶會前認真洗個澡吧,但是不要用高香型的沐浴產(chǎn)品,會留下了“不合時宜”的香味,一樣不受歡迎。

6、不要使用容易脫色的口紅。

大家都在喝茶,只有你的杯子留下了一個深淺不一的唇印,如此不雅觀,人家下次辦茶會怕是不太愿意邀請你了。

7、不要擅自帶人參加。

正式的茶會通常會有嚴格的座位限制,而且有一些茶每一泡只適宜3-5人品飲。過多人數(shù)參與的茶會,很可能導致所有人在品飲上都有不悅的感受。一定提前問清楚茶會上可否攜帶同伴以及個數(shù),要不然去了現(xiàn)場,人家又沒留有足夠的位子,如何給朋友交代呢?

8、倒湯時候要禮貌回應。

如果是掌茶人或者其他茶友給你倒茶,可用食指加中指輕敲桌面致謝;如果是大家互相傳杯倒茶,就要注意給他人倒的時候別把茶湯滴在桌子上。

9、喝到不喜歡或不適應的茶,杯中可留茶湯。

有時候在茶會上遇到了品質不太好或是自己不喜歡的茶怎么辦?保持杯中留有茶湯,倒茶人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不要當面指責茶會的茶品不好。

10、適當提示掌茶人自己的茶量。

如果在茶會中喝到茶醉或者自己本身茶量較小,可以提醒掌茶人少倒。這種情況一定要說,表示品飲就好。別不好意思強忍著,忍出了問題可就得不償失了。

無我茶會的規(guī)劃介紹

無我茶會是一種茶會形式。其特點是參加者都自帶茶葉、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在茶會中以茶對傳言,廣為聯(lián)誼,忘卻自我,打成一片。源自日本茶道,肇基之祖,為日本戰(zhàn)國時代茶人千利休,1587年千利休配合豐臣秀吉舉辦北野大茶會,為無我茶會雛形,所以無我茶會是日本茶道文化一脈相承,而和中國茶道沒有關系,或者說血緣極遠。

“無我茶會”在舉辦前,首先要書面寫明公告事項。公告的內容要寫明茶會的舉辦時間、地點、主題、人數(shù)、座位方式、泡幾杯茶、供茶規(guī)則、茶類、會后活動、泡幾種茶、泡幾道、茶食供否。在時間安排中,要詳細寫出不同時間的活動內容。在工作分配中,還要詳細寫出不同人的不同工作安排。

參加“無我茶會”攜帶的茶具可根據(jù)茶類而定,盡量小巧簡便。基本要求是每人需帶沖泡茶具、四個杯子、奉茶盤、茶巾、手表或計時器、熱水瓶、茶葉、坐墊等。

 

茶會開始前,首先要報到抽簽,依號碼找到位置。與會者找到位置后,將自帶坐墊前沿中心點蓋掉座位號碼牌,在坐墊前鋪放一塊泡茶巾,上置泡茶器,泡茶巾前方是奉茶盤,內置四個茶杯,熱水瓶放在茶巾左側,提袋放在坐墊左側,脫下鞋子放在坐墊左后方。

到了約定時間,各人開始泡茶。然后將茶分入四個杯中,一杯留給自己,另三杯用茶盤奉送給左側三位茶侶。如果所要奉茶的人也去奉茶了,只要將茶放在他的泡茶巾上就可以了。如遇有人來奉茶,應行禮接受。待茶奉齊,就可以自行品飲。喝完后,即可以泡第二道。第二道奉茶時,可用奉茶盤托泡茶器依次為左側三位茶侶斟茶。繼之沖泡第三道,奉茶同第二道,進行完沖泡后,如安排演講或音樂欣賞等活動,就要按坐原位,專心聆聽,結束后方可端茶盤去收回自己的杯子。將茶具收拾妥當,清理好自己座位的場地,與大家道別散會或繼續(xù)其他活動。

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喜愛茶的我們,總會三不五時的叫上一些志同道合的茶友,一起品茗、聊天、放松……這樣的一個社交活動,其實就是一種很平常,也是最為簡單的茶會。

延伸閱讀

無我茶會的創(chuàng)始人是蔡榮章先生。無我茶會是源于臺灣的一種新茶道形式,也是源生于中國本土的新茶道文化,為當代茶道思想的載體。

“無我茶會”是一種大家參與的茶會,其舉辦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是否體現(xiàn)了“無我茶會”的精神:

第一,無尊卑之分。茶會不設貴賓席,參加茶會者的座位由抽簽而定,自己將奉茶給誰喝,自己會喝到誰的茶,事先都不知道。

第二,無求報償之心。參加茶會的每個人泡的茶都是奉給左側的茶侶,人人都為他人服務,而不求對方報償。

第三, 無好惡之分。每人會品評到不同的茶。由于茶類和技藝的差別,品位是不一樣的。但每位與會者都要以客觀的心情來欣賞每一杯茶,從中感受到別人的長處。

第四,時時保持進取之心。自己每泡一道茶,自己都要品一杯,每杯泡得如何,與他人泡的相比較有何差異,要時時檢討,使自己的茶藝有所精進。

第五,遵守公告約定。茶會進行時并無司儀或指揮,大家都按事先公告項目進行,養(yǎng)成自覺遵守約定的美德。

第六,培養(yǎng)集體的默契。茶會進行時,均不說話,大家用心泡茶、奉茶、品茶,時時自覺調整,約束自己,配合他人,使整個茶會快慢節(jié)拍一致,并專心欣賞音樂或聆聽演講。

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在詩與茶中感受深愛:大益 “詩詠關雎”60周年鉆石婚紀念茶會圓滿舉辦

共同見證一甲子時光的伉儷情深

2022年6月22日下午,大益館館長、大益茶典主編、大益功勛人物吳坤雄先生與妻子吳桂花女士,在海口魯能希爾頓酒店舉辦了60周年鉆石婚紀念茶會。

大益集團董事長張亞峰女士,大益集團領導代表,大益渠道服務商北方團、西南團、華南團代表,大益海南區(qū)域專營店代表以及吳氏家族親朋好友出席了活動,共同見證了二老一甲子時光的伉儷情深!

01

茶不移本深情永固

茶,自古以來都是美好愛情與婚姻的象征。

“茶不移本”,正如愛情的專一;茶性最潔,恰似愛情的純潔。茶樹長青,寓意婚姻的長長久久;茶樹多籽,則代表著婚姻的美滿幸福。對茶人而言,沒有什么比一場茶會更能表達自己的心聲,它既是致敬賓客的最高禮儀,也是承載和呈現(xiàn)情感最優(yōu)雅的方式。

“詩詠關雎”鉆石婚紀念茶會,以普洱茶致敬吳坤雄、吳桂花二老六十年來相濡以沫、攜手并進的深情厚誼。

到場的嘉賓們通過主辦方精心安排的多個儀式,向吳坤雄先生與吳桂花女士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在茶席之優(yōu)雅、茶藝之精妙中,感受時光的柔軟與歲月的靜好;在婚姻如茶,歷久彌香的領悟里,感動于老人彼此扶持,彼此成就的人生佳話!

大益集團董事長張亞峰女士代表家屬進行了現(xiàn)場致辭。此情此景,她不禁回憶起丈夫吳遠之先生。

亞峰董事長說:“在我的心里,一直深深感謝著二老,因為是你們養(yǎng)育了我摯愛的丈夫——遠之。遠之,是大益集團的開創(chuàng)者與締造者,他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帶領全體大益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中國茶業(yè)的奇跡,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對我來說,他是頂天立地,有情有義的丈夫,像一棵參天大樹為我遮風擋雨。對社會而言,他是茶行業(yè)的探索者和實踐者,是中國茶文化的推廣者、大益茶道的創(chuàng)立者,更是一位茶人公益事業(yè)的踐行者。他倡導大益茶人‘及時而優(yōu)雅地行善’,扶貧幫困、助學育才、奉獻愛心,回饋社會,以一顆真摯的愛心,回報社會,感恩國家!在我看來,遠之的思想品格,他的成功,跟爸爸媽媽的諄諄教導是分不開的?!?/p>

大益館、大益歌、大益茶典……亞峰董事長細數(shù)了二老為大益事業(yè)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她說到:“遠之的成就也是爸爸媽媽的成就!不僅是撫養(yǎng)培育他,爸爸媽媽也為大益的事業(yè)親力親為,一步一個腳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爸爸媽媽,是大益人的典范,就如同一款經(jīng)典的老茶,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越陳越香!

有家,有愛,爸爸媽媽永遠是我最溫暖而堅強的后盾!也是我最尊敬的長輩。遠之雖然走了,但是作為二老的兒媳,照顧好你們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將代替遠之照顧好二老,也決心扛起遠之未完的事業(yè),帶領全體大益人把大益更加發(fā)揚光大,讓天下人盡享一杯好茶的美好時光!祝福二老:身體健康、平安喜樂、恩愛如初,白頭偕老!”

02

白頭永諧初心不改

茶會現(xiàn)場,吳坤雄和吳桂花二老也登臺,向大家分享了他們的人生故事。吳坤雄老先生表示,他就是想用一個茶會,來感謝他的愛人吳桂花。攜手走過的歲月,每一步都由情感凝練而成。

說到從前,吳老一度哽咽,“我覺得我欠她的太多了,怎么補償都補償不了!這么多年來,我就是想她過得好一點。我?guī)ヅ啦枭?,帶她看遍了全國十七個省的茶。讓她去內蒙、新疆、臺灣,還有韓國、日本、歐洲等地去旅游。但是我總覺得很不夠很不夠。因為感覺到不夠,所以我為她寫了一首詩,叫做《桂花頌》,內容是:柴扉木柵小宅院,桂花四季吐芬芳,鋤禾伐薪歸家晚,未到門前早聞香?!币皇仔⌒〉脑姼?,寫盡了平淡生活中無限的愛意與滿足。

兩個人,在困難中不離不棄相互守望,在平淡中白首同心相互扶持。從相遇到攜手,從青絲到白發(fā),六十年來冷暖相知,喜憂共嘗。人生的各種酸甜苦辣,二人均一同經(jīng)歷渡過。人世間最寶貴的莫過于愛情與親情,這一份六十年的深情,有無數(shù)的細節(jié)讓人落淚。

吳老說:“有人問我——你的鉆石婚是什么感覺啊?我說,我的感覺都寫在詩里面了?!?/p>

詩詠關雎紀念茶會,以茶言志,以詩言情。吳老把對愛人的話都寫進了詩里,編撰成為一本《60周年鉆石婚紀念冊》,分享給大家。

“長長短短一甲子,風風雨雨礪鉆石,苦苦甜甜杯中酒,冷冷暖暖兩相知?!薄@一首詩,是鉆石婚紀念最佳的表白。

“鉆石婚慶茶當酒,苦澀褪盡韻悠悠,是汗、是血、是熱淚,織成晚霞艷深秋?!薄@一首詩,包含了對過去的總結,亦有對未來的期待。

“為什么說要艷深秋,因為我喜愛這個季節(jié)。深秋是一個果實累累的季節(jié)。家人相聚,有大大小小的朋友關心陪伴,我覺得深秋這個季節(jié)太可愛了。我愿我永遠活在深秋?!眳抢先缡钦f。

吳老也特別感謝了主辦此次茶會的海南渠道服務商陳居雄先生與其愛人吳波女士,是他們的傾力付出,才有了今天茶會的盛景。也感謝為茶會辛勤付出的大益海南團隊工作人員,感謝所有的來賓。愿他與妻子的這一份幸福,能伴隨來賓們的祝福,傳遞給更多的人!

03

桂馥蘭馨普洱成約

除了吳老的動情講述,茶會上,大益集團副總裁李占文先生、大益北方團代表彭紅女士也分享了他們的愛情婚姻故事,引發(fā)了現(xiàn)場的陣陣歡笑。大益八式、古箏合奏、舞蹈表演等節(jié)目精彩紛呈,讓整個茶會豐富多彩、和樂融融。

茶會現(xiàn)場特別準備了三道茶,為嘉賓呈上非凡的普洱品感體驗。第一道茶【501越陳越香青餅】,由洞庭春茶業(yè)董事長呂小雄女士友贈。這款茶是2005年勐海茶廠采用自然醇化3年以上的陳年茶菁為原料,壓制而成的高端生餅,寓意吳伯和妻子牽手走過60年,感情越來越醇臻。

第二道茶品,是由春光茶業(yè)有限公司呂小勤女士特別提供的【1999年陸羽班章王熟茶】?!熬啪抨懹鸢嗾率觳琛笔芹潞2鑿S有記載的第一批用班章原料發(fā)酵的熟茶,開創(chuàng)了高端名山原料制作熟茶的先河,歷經(jīng)二十多年陳化,果香甜潤、茶氣霸道厚重、滋味醇濃,香氣純正,以此茶致敬吳伯與吳阿姨60年難能可貴的真情意。

茶會現(xiàn)場為嘉賓們準備的第三道茶品,是大益集團的經(jīng)典紀念茶品【永恒之味】。82年前,神州蒙難,生靈涂炭,大益創(chuàng)業(yè)先賢們萬里南奔,聚義勐海,夙興夜寐,墾荒建廠,軍民同心,終于迎來和平曙光。感懷先輩家國高志,感恩華廈和平昌盛,特以20年易武大樹老料制成【永恒之味】,融天真甜柔與滄桑厚重于一體,代表了大益人用一餅茶追問永恒的不息精神。

茶會的尾聲,家人齊登場,依次為老人敬茶。三代同堂,共賀鉆石婚,老人的溫馨笑顏,打動了在座的每一位賓客。

04

惜茶愛人唯美互益

2010年,吳遠之先生創(chuàng)立了以“惜茶愛人”為宗旨,以“潔靜正雅”為美學綱領,以“守真益和”為修心法則,以“大益八式”為修持儀軌的大益茶道體系。

作為大益茶道院院長,吳院長認為,所謂惜茶愛人,是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一是“惜茶”之意,一是“愛人”之心。惜茶側重于技藝,是基礎和方式;愛人則側重于人文,是目標和方向,惜茶揭示的是人與茶的關系,愛人揭示的則是人與人的關系。

大益就像一個大家庭,來自五湖四海的大益人,是相親相愛的“益家人”。除了經(jīng)營共同的事業(yè),吳院長也一直希望,通過各種茶會的形式,讓更多家庭如惜茶般彼此惜緣,讓更多人用一杯茶的溫暖傳遞彼此的愛與關懷!

現(xiàn)代社會,人和人交往的方式變得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自由。但好的愛情,美滿的婚姻,人與人真摯的信任,似乎離每個人仍然很遙遠。在這個物質繁榮,人的欲望被無限放大的時代,我們變得更富足,也空前未有地感到匱乏;我們的生活無比喧囂,但內心的孤獨空曠也愈發(fā)明顯。那些曾經(jīng)依存于我們文化之中的美好事物,漸漸為我們所遺忘。

有幸,通過“詩詠關雎60周年鉆石婚茶會”,我們見到了吳坤雄先生與吳桂花女士深沉恒久,純粹至臻的情感。無論逆境還是順境,他們飽滿、堅韌、富有生命之力的人生,一定能帶給你我更多有關生活、有關情感的啟迪!

當年金盟玉誓,六十載分毫未改。

而今松姿鶴發(fā),飲香茗福壽更添。

祝福二老,祝福大益!

到日本舊莊園吃茶去

到日本舊莊園吃茶去

——記大阪府吹田市三個舊莊園的茶文化活動

“莊屋”是日本江戶時代農(nóng)村的末端 行政長官,相當于我們所說的村官;而統(tǒng)管若干個村落的地區(qū)長官則曰“大莊屋”。日本各地有許多由江戶時代的“莊屋”和“大莊屋”們所營造的豪宅大院,現(xiàn)在被作為傳承歷史文化的舊莊園向市民開放,讓人們在領略傳統(tǒng)園林建筑的營造技術的同時,也體會古代莊園主們的生活情趣。這些舊莊園大多建有專用茶室,經(jīng)常舉行面向廣大市民的茶會等各種文化活動,成為市民親近傳統(tǒng)文化,提高知識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平臺。本文擬介紹大阪府吹田市的三個舊莊園的茶文化活動,以期為我國振興茶文化運動提供參考。

一、中西大莊園的飲茶情趣

位于吹田市岸邊4丁目的中西家大莊園初建于1826年。當時的大學者、漢詩人廣賴旭莊曾贊嘆說:“其宅華麗,殆類侯居。”意謂莊園之豪華,堪與諸侯的豪宅媲美。中西家歷代在江戶時代擔任本地的“莊屋” 和“大莊屋”, 歷代主人都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而且喜歡結交文人墨客,因此,中西大莊園又有“文人墨客迎賓館”之雅稱。 宅院為日本園林式建筑,院內花木錯落有致,四季常青,季季開花。曲徑蜿蜒,移步換景,再加上枯山水、石燈籠,和木結構的傳統(tǒng)日本民居相映成趣,宅院的布局就頗有些禪意。中西家大莊園中有7棟建筑被登錄為國家級“登錄有形文化財”, 2007年,中西家族把整個莊園約3300多平方米,包括家具、字畫、陶瓷,以及文書資料等全部捐贈給吹田市,現(xiàn)由吹田市博物館管理運營,向市民開放。

(圖注:中西大莊園的茶室“喜雨齋”)

喜歡結交文人墨客的中西大莊園的歷代主人有愛好“煎茶”的飲茶情趣。所謂“煎茶”,就是我們說的散茶瀹飲法,是區(qū)別于“抹茶”的一個概念。據(jù)說,隱元禪師把“煎茶”傳入日本后,很快就在日本文人墨客中間傳播開來,并形成了日本的煎茶道。中西大莊園主屋起居間門楣上掛著由日本煎茶道中興之主高游外(1675-1763)題詞的匾額,主屋內的小茶室的拱形門上方是趙州法語“吃茶去”三字,不難想象舊時文人墨客在此煎茶清談的雅興。

2012年春,吹田市博物館舉行的中西大莊園書畫陶瓷名品展中成套的煎茶道具,更突出地反映了莊園主人的飲茶情趣和對中國文化的憧憬。青花的涼爐上畫著中國的嬰戲圖,中國的白泥湯罐、中國的白瓷茶盅、景德鎮(zhèn)的雙菱形青花山水圖茶巾盒。還有一個宜興紫砂壺,朱泥提梁,壺身彩繪梅花,壺肩鐫白字:“水流花自放”,落款為“孟臣”。 日本煎茶道就是在崇尚中國文化的文人墨客的追捧下,在莊園里發(fā)展起來的,中西大莊園只是其中的一例而已。

當然,莊園內還有名為 “喜雨庵”的草庵茶室,展品中也有“樂茶碗”、“高麗茶碗”等抹茶道具,說明莊園主也有抹茶的愛好。

二、西尾莊園的秋季大茶會

西尾莊園是武家莊園,日式園林建筑和中西大莊園大同小異,但飲茶情趣似乎有很大的區(qū)別。日本的抹茶道是在武家之間流行起來的,因此,作為武家莊園的西尾莊園表現(xiàn)出較濃厚的武家茶道的氣息。 “積翠庵”是模仿京都藪內流的茶室“燕庵”和“云腳”而建造的。因為藪內流的武家風格和點茶禮法的男性陽剛特點,符合武家出身的西尾莊園主的性格。另外,主屋部還有一個名為“味味庵”的茶室和一個“二疊臺目”的小茶室。均設有地爐,充分體現(xiàn)了莊園主人愛好抹茶的傾向。

(圖注:西尾莊園的秋季茶會)

西尾莊園于200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重要文化財”,捐贈給吹田市后,被稱為“吹田文化創(chuàng)造交流館”,每年舉行美術、音樂、茶道等各種文化活動。單就茶道而言,一年有4次在“味味庵”舉行的定期茶會,分別由藪內流、里千家流、表千家流執(zhí)掌點茶禮法。春秋兩季還各有一次大茶會。除此之外,平時還開辦茶道教室,為市民學習茶道提供方便。

前不久在西尾莊園舉行了2012年的秋季大茶會。秋季大茶會面向廣大市民,參加的人數(shù)較多,因此,茶會沒有在“積翠庵”、“味味庵”這樣的雖然正規(guī)但空間狹小的茶室舉行,而是利用了被稱為“貴人廳”的大房間。榻榻米的和式房間給人素凈雅潔的直感,壁龕中的掛軸上寫著“清秋竹露深”,壁龕前的絳紅色竹編插花器的花草透著深秋的氣息,風爐上的茶釜里騰著熱氣。

一群身穿和服的女子依次就坐后,稱為“御手前”的點茶師開始點茶。點茶師身后的“席主”,即本次茶席的主人向來客介紹掛軸上漢文辭句的意思、插花的種類及其含義。點茶師全神貫注,專心點茶,一招一式,一絲不茍;席主輕聲慢語,認真講解,逐字逐句,淺顯易懂。原來這些身穿和服的年輕女性也都是茶道中的“菜鳥”。每人一個甜點、每人一碗抹茶,都必須在向左右鄰座鞠躬致意后才能享用。一次茶會不知道要鞠多少次躬。市民茶會也是年輕人訓練禮儀規(guī)范的“道場”。

三、濱屋敷的燭光茶會

“濱屋敷”是江戶時代吹田村“莊屋”的豪宅,“濱”是地名,“屋敷”即“宅院”的意思。“濱屋敷”是市民對這座舊莊園的愛稱。捐贈給吹田市后,2003年6月起被改造為吹田歷史文化創(chuàng)意中心,成為市民文化活動的一個場所。

雖然是傳統(tǒng)的莊園建筑,但吹田市在利用舊莊園為現(xiàn)代文化藝術服務的創(chuàng)意還是挺值得贊賞的。莊園里原有的三個倉庫,一個被作為多目的活動室使用,市民可以在這里舉行文化講演會、公司研修會、員工親睦會等各種活動;一個被改造為畫廊兼音樂室,配備必要的燈光和音響設備,讓音樂、美術的藝術家們可以在這里施展自己的才華。還有一個倉庫成了吹田發(fā)展史資料陳列室,讓人們回顧吹田作為船運和陸路交通要道曾經(jīng)輝煌的歷史。濱屋敷沒有專用的茶室,每年舉行的茶會次數(shù)不多,但主管人員設法利用該莊園的結構特點開展各種形式的茶文化活動。重陽節(jié)的燭光茶會就是其中較有特色的茶事活動之一。

10月23日,作為歡度重陽的一項文化活動,濱屋敷舉行了雅樂演奏會和燭光茶會。雅樂演奏從下午3點半開始。陰霾蔽日的庭院中,回蕩著嗚嗚然絲竹之音,如泣如訴,把人帶進了一種莫可名狀的幽玄境地。據(jù)介紹,演奏的曲目之一《越天樂》,原是漢文帝作曲,傳入日本后經(jīng)過改編,現(xiàn)在主要在結婚等傳統(tǒng)儀式上演奏。擔任演奏的旭都雅樂會是由愛好雅樂的市民組織起來的志愿者團體,配合社區(qū)或企業(yè)的文化活動巡回演出,讓古老的宮廷音樂為現(xiàn)代市民的文化休閑提供服務。

(圖注:濱屋敷的燭光茶會)

傍晚5點,點起了篝火和蠟燭,活動轉入重陽賞月茶會。可能有人會對“重陽賞月”感到奇怪,但日本人自古就有9月13日賞月的習俗,9月9日在日本原本是“秋祭之日”,全國各地有舉行秋報祭祀儀式的風俗。進入工業(yè)化社會以后,城市居民往往把兩者合并在一起舉行活動,濱屋敷的 重陽賞月茶會就是結合了傳統(tǒng)的重陽和賞月習俗的一次茶事活動。

茶會有煎茶和抹茶兩個項目。先在庭院里舉行煎茶“野點”。所謂 “野點”,就是在屋外的草坪上舉行的茶會活動。鋪著紅氈的點茶臺上擺著青花茶具,茶道師有條不紊地擺弄著各種茶具。臺下擺著柿子、栗子等,竹籃里的南瓜、絲瓜探出半個“腦袋”,和左側的大盆杭白菊一起顯示著晚秋的氣息,也隱約地透露著茶會所蘊含的古老的秋報習俗的信息。

轉眼間已是暮色蒼茫。燃燒著的松明不時發(fā)出噼啪噼啪的爆裂聲,點茶臺上的紅蠟燭在微風中搖曳,燭光茶會漸入佳境。由煎茶道方圓流的茶師沏的玉露茶被送到客席,客人們端起小茶盅徐徐品飲,嘖嘖稱贊。煎茶道的席間氛圍和抹茶道有所不同,比較輕松隨和,不那么一本正經(jīng)。市民茶會尤其如此。煎茶“野點”結束后繼續(xù)在主屋的和式房間舉行抹茶會。茶會過程,略如前述,恕不重復。

利用舊莊園開展茶文化活動,不僅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文化休閑的平臺,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茶文化活動,市民們還能訓練禮儀規(guī)范,增長書畫、陶瓷、民俗、歷史、文學以及其他和茶文化相關的各種知識,陶冶性情,提高素質,促進社會和諧。這是茶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

(摘自2013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曹建南)

找到約73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