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千年茶園

找到約4,210條結(jié)果 (用時 0.011 秒)

梁河走筆:探訪青龍山古茶園

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府芒市西行,約兩小時車程,就到梁河縣芒東鎮(zhèn)小寨子村了。

青龍山古樹群落離寨子約三公里,就像大隱簇居的世外桃源,似乎與凡塵世界恍若隔世。既是幽音,自有艱險。

這場古茶樹尋訪之途,與友人朝偉兄同行。徐徐上坡,陡緩交間,曲曲彎彎,不可謂不艱辛,而使達之心不可謂不誠。

雨季雖末,秋霖始發(fā),前往古茶園的山路,越發(fā)逼仄而搖擺。雨水積洼,盡管時有日照,卻難以在深山老林的庇護下充分干燥,泥濘成為夏遺留給秋天的一成不變的路況。

四野苔植,茂林雜草,層層碧透。雖山深路窄,一路蹉跎,但遠離喧囂,與世隔絕,徜徉于內(nèi),處處洋溢溫暖,充滿自由呼吸的欲望。

跌跌蹌蹌,閑情四顧,不禁寄情于景,融情于物,僅三公里,竟走了一個鐘頭有余。

與朝偉兄等一路閑談暢喘,同心同德。

將至青龍山古茶園群落時,村支書羅盛榮聊興談?wù)f:“我自家的茶園,千年古樹只采摘春茶鮮葉,這些春茶主要用于制作千年古樹紅茶和曬青普洱生茶,樹齡五百年左右的就做成炒青綠茶(即回龍茶,2013年4月梁河回龍茶獲得農(nóng)業(yè)部地理標志保護登記認證)?!?/p>

此前,常聽聞諸多普洱茶人評論德宏的普洱茶“不咋地”、“一般般”。我一直不以為然,始終無法茍同。原因簡單明了,德宏州的普洱茶生態(tài)極佳。“古樹”二字,就是這里的普洱茶、紅茶、綠茶品質(zhì)優(yōu)良的重要因子。

青龍山的千年古樹春茶一般都能自然發(fā)酵成紅茶。對此,德宏州茶葉科學技術(shù)推廣站的何聲燦研究員介紹稱:

“多年來,青龍山古樹群落只遇到過一次連續(xù)兩周陰雨,氣溫持續(xù)走低,千年古樹春茶鮮葉的自然發(fā)酵時間延長,當時面對此狀,加工產(chǎn)車間采取了如增設(shè)燈泡等增溫辦法與措施,最終所制出的紅茶還是非常出色的?!?/p>

梁河縣境內(nèi)宜茶自然生態(tài)資源優(yōu)異,茶葉人文歷史源遠流長,是云南省滇西古茶馬古道和茶葉的發(fā)源地之一。

據(jù)《南甸土司簡史》載,公元前25年,高黎貢山山脈西麓的龍江、大盈江流域,棲息繁衍著德昂族(濮人)、佤族、傣族(越人)先祖部落,他們即是古南甸(梁河)土著先民。

在這個茶的王國,茶與人類的遷徙繁衍息息相關(guān),德昂族是以茶為生的“最古老的茶農(nóng)”,從梁河縣先民發(fā)現(xiàn)茶,并開始種茶入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茶文明在古南甸土著先民的發(fā)展史上源遠流長,有一道永恒的光。

青龍山因山脈山形而得名,這里的古茶園主要屬于野生過渡型古茶林。在這座山里,藏著一座隱匿于群晚照紫霞的青龍寺和一頭出圣入神的大石牛。但青龍山之盛名主要因它擁有“青龍山古茶園”這一尊聚寶鼎。

2017年,“青龍山古茶園”被評為云南省“魅力古茶園”。其位于梁河縣縣城往東南28公里地,區(qū)位為東經(jīng)98°18′40″--98°22′35″,北緯24°40′15″--24°48′30″。是梁河縣境內(nèi)野生過渡型古茶樹集中分布面積最大的古茶園片區(qū),它也是一片神區(qū)鬼奧、負氣含靈的古茶林。

萬物榮生,相生相息。

青龍山古茶樹核心群落位于芒東鎮(zhèn)的龍?zhí)?、平壩、陡坡、黑坡、小寨子、清平等村寨區(qū)域,北起龍?zhí)链?、南至清平村,伴生于灌木林、闊葉林等原始生態(tài)植被之中,由北向南呈帶狀連片分布,面積約5250余畝,古茶樹數(shù)量多達5.3萬余株,樹齡小的近百年、大的三五六百年甚至有上千年,據(jù)考證,這些茶樹樹齡超過千年以上的約有150多株,500年以上的更是超過5000多株。

梁河縣回龍茶協(xié)會周德時會長介紹說:

“2018年梁河古樹茶鮮葉單價達到了80多元每公斤,茶產(chǎn)品平均售價也有600元左右每公斤。其中有千年古樹單株鮮葉采摘權(quán)最高成交價為1萬多元,做成曬青毛茶,約為每公斤5000多元。”

談笑風生之間,我們終于來到青龍山最大的古樹茶王跟前。面見茶王樹之心,猶如面見佛陀,居敬虔誠,此刻的愛茶心切尤其孤寂、渺小,頓時被一陣來自大自然的悲憫所包裹,一絲不透。

據(jù)立于樹跟前的簡介:茶王樹樹齡為1300多年,其樹干基部徑圍為3.8米,株高15.2米,樹覆面直徑6.6米,年產(chǎn)鮮葉30多公斤,干毛茶8公斤左右。

她身盈百尺,卻滿身瘡痍,風雨沐瀝,烈日灼之,碗口大的樹洞遍布軀干,歷盡滄桑,卻仍然屹立于群山之巔,盡顯王者風范。

生態(tài)、古樹、古法、高山,可以說是好喝的古樹茶的標簽。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梁河古樹茶的氨基酸含量在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六之間,遠遠優(yōu)于其他產(chǎn)區(qū)的普洱茶。

青龍有韻,源出自然。

梁河野生過渡型古樹紅茶和普洱茶在無聲無息中給予愛茶人無窮無盡的美,正在傳遞給更多喜歡古樹茶的茶人們。

在這海拔1900米的山脈上,萬物生長,植物多樣,相生相伴,共生共息。路邊上的山泉水澗邊上,我還看見有草果生長,果實豐碩,就像那些遺落在記憶中的清晰飽滿的故事。

樹林中的草果

草果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極高,可見,青龍山的生態(tài)毋庸置疑。

何況,易武薄荷塘不正是因為草果香氣而聞名遐邇的嗎?

下山以后,我們在小寨子村停留了半晌。了解到這寨子原有120多戶人家,現(xiàn)在黨的政策好,大多易地扶貧搬遷到芒東鎮(zhèn)上了,只有10多戶人家因為老人們不習慣鎮(zhèn)上過的日子,遲遲不愿搬遷。

回到羅支書家的老房子里,他用飯碗泡了幾碗自家茶園采的千年古樹紅茶,簡單樸素,不講茶藝,只有本來之味。

客觀的說,工藝還真不錯,香氣奇崛,在品飲過程的甜與韻,如同邊疆的歌謠,響徹心扉,難以忘懷。

我們靜坐于羅支書家的小院落漫談未來,品賞佳茗。他家的千年古樹普洱茶生茶,殺青時間較短,蓋碗沖泡時青味明顯,甜感、清爽感強,回甘正好。

我與羅支書商量,待明年春茶季節(jié),請?zhí)煜缕斩谝绘?zhèn)易武高山寨朱有松兄弟來青龍山傳授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普洱茶傳統(tǒng)制作工藝;再從我的故鄉(xiāng)安徽,請祁門紅茶的老師傅來這里傳授手工制作祁紅的經(jīng)驗。一定能做出更優(yōu)質(zhì)、更好喝的古樹普洱生茶和古樹紅茶。

山河袈裟。我心向古樹,我自見茶的一味。

2019年春天,會給予我們這個偉大的嘗試,喝上一杯生態(tài)佳、工藝好的德宏州古樹普洱茶和千年古樹紅茶,幸甚妙哉!

福元昌2021年茶山行:距今千年歷史,與緬甸只隔一片森林的章朗古寨

章朗村位于勐??h西定鄉(xiāng),“章朗”是傣語,“章”即“大象”,“朗”為“凍僵”,直譯為:大象凍僵的地方。這里并不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景區(qū),只通過老游客口口相傳。但每一個來過的人都在期盼再一次的重逢。

4月19日上午我們從勐混出發(fā)驅(qū)車前往擁有千年古佛寺的章朗村,章朗村只有一條小路連通外界,在去的路上可以看到運輸甘蔗到糖廠的卡車,雖然近幾年茶葉利潤豐厚,但大部分章朗當?shù)厝巳员A糁N植甘蔗、苞谷、旱稻的傳統(tǒng)。到達章朗村時,村里只有老人和小孩在悠閑的聊天,嬉戲,上前詢問前往佛寺的方向,才發(fā)現(xiàn)他們大部分不通漢話,但依然帶著鄉(xiāng)間的淳樸盡力為我們指路。

拾村子臺階而上,到達古寺中,耀眼的白塔、艷麗的龍飾與古樸的藏經(jīng)閣對比鮮明。白塔一側(cè)樹下堆著一米多高的沙塔,是為古老的祭祀儀式搭建的杰作。

小巧精美的有千年歷史之久的藏經(jīng)閣被大殿和經(jīng)堂包圍著,據(jù)僧人說過去這里藏經(jīng)甚多,整個藏經(jīng)閣只有外面經(jīng)過修飾,里面的內(nèi)閣依然保持千年前的樣子。傳說在14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瑪哈烘乘象周游世界傳經(jīng)走到這里時,豆大的雨點裹著雞蛋般大的冰雹從天而降,頓時天地黑暗,雨停冰雹止時已是夜間,他們在這里夜宿章朗佛寺。第二天,大白象被凍僵了走不動,瑪哈烘賜名該地為“章朗”,意思為“大象凍僵的寨子”,以此紀念大象傳教的功勞。

章朗村的至高點還有一座禪院,金燦燦的塔頂從三個寨子均能望到,所在的山巔是觀云海的好地方。越過山腳兩座麒麟神獸守護的山門,爬上幾乎有一千階的臺階來到新寺,寺內(nèi)極其整潔,盛放的紫薇樹下,幾只小貓慵懶地踱著步。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僧人獨自在這座禪院里修行,村里人家輪流每日為他送齋飯。老僧人為遠行而來的我們進行了簡短的儀式,儀式過后長者扯斷白線,一邊念經(jīng)一邊將線拴在主人手腕上。布朗族的拴線文化與傣族類似,他們相信,這根圣潔的棉線能拴住魂魄,祈福消災,七天之后方可摘掉。

下山前往茶園的路上,我們在寨子中央都看到形式古樸的寨心,那是寨神棲息之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木石人獸、屋宇幾案……萬物皆是布朗族原始宗教的神靈。佛教傳入后,與原始宗教融合,形成了神佛共存的信仰體系

茶園里最古老的茶王樹有1700多年,茶王樹下有布朗族燒香舉行儀式的痕跡,在章朗村有千年原始的制茶歷史。布朗族是全民信教,以南傳上座部佛教為根本信仰,布朗族的民間習俗活動跟宗教是無法分隔的,例如每年三月的潑水節(jié)以及開門節(jié)和關(guān)門節(jié)等活動,章朗村的人民都會來這里舉行古老的祭茶祖儀式。

章朗有“六寶”:千年古寨、千年古寺、千年古井、千年茶樹、千年茶農(nóng)、千年茶俗,這里至今仍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布朗族茶文化歷史遺跡,和保有對民族文化的記憶和傳承的布朗族人民,他們是連接著古老和現(xiàn)代化的橋梁。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景邁山萬畝千年古茶園

  瀾滄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位于瀾滄縣惠民鄉(xiāng)景邁村和芒景村,這里群山環(huán)抱,山巒疊翠,山川秀美,四季如春,山花爛漫,果實累累,猶如人間的世外桃源。

  景邁山古茶園位于瀾滄縣惠民鄉(xiāng)景邁村和芒景村一帶,其中景邁村以傣族為主,芒景村以布朗族為主,各民族和諧相處,仍然保存了各自的民族語言、風俗、節(jié)慶、祭祀等文化傳統(tǒng)。古茶園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8℃,系當?shù)夭祭首?、傣族先民所馴化、栽培,均為上千年的茶樹,是名副其實的千年萬畝古茶園。

  景邁芒景古茶園是茶人心中的圣山。古老的茶樹與參天大樹交錯叢生,大山與村落、古茶與房舍、森林與茶人融為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這里各族人民家家有樹,戶戶種茶,茶與樹為鄰,人與茶為伴,相依相隨,同度歲月風雨。生長在萬木叢林中的古茶,靠自然肥力生長,無任何污染,品質(zhì)優(yōu)良,所產(chǎn)茶葉用古茶樹發(fā)出的鮮嫩(芽)葉為原料,經(jīng)特殊工藝精制而成。常喝景邁茶能美容、健身、消食、減肥、促進新陳代謝、抗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因為喝茶,在景邁山還喝出了長壽老人。衍生于古茶樹上的“螃蟹腳”(茶茸),品種珍稀,絕無僅有,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清膽利尿,降低血壓之功效。


找到約4,134條結(jié)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76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