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帕真野生型茶樹王

找到約12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春茶季 勐海普洱茶歷史文化概述(二)

勐海茶資源儲備優(yōu)勢優(yōu)越。勐海有勐遮、勐混、勐海、勐阿等平坦無垠、美麗富饒的壩子和延綿不斷的崇山峻嶺。山山有樹,溝溝有水,是個充滿綠色的家園。座座茶山,點綴其間,更是盎然生色。

勐??h古茶樹資源豐富,有野生型、栽培型和近緣植物3種。全縣11個鄉(xiāng)鎮(zhèn)均有古茶樹分布,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300~2060米的山區(qū)、半山區(qū),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在布朗山鄉(xiāng)老班章、老曼峨,勐混鎮(zhèn)賀開,打洛鎮(zhèn)曼夕,西定鄉(xiāng)賀松、曼邁、章朗,格朗和鄉(xiāng)帕沙、帕真、南糯山,勐宋鄉(xiāng)滑竹梁子、蚌龍、三邁等地均有分布,古茶園集中連片,樹高2米以上,樹勢較強,樹干灰白,多數(shù)茶園都有槲寄生和桑寄生。  

生態(tài)茶園(邱開陪攝)

勐海茶資源不僅有野生型古茶樹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園,而且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培植的良種茶園。

勐海野生型古茶樹群落,主要分布在巴達山、南糯山、勐宋茶山、布朗山、帕沙、賀開及打洛的茶山中,樹齡多在千年以上。巴達山野生型古茶樹群落主要分布在古樹參天、藤蔓攀附、物種豐富的賀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中。1961年10月,省茶葉研究所張順高、劉獻榮在巴達賀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中考察野生茶樹資源時,發(fā)現(xiàn)野生型大茶樹群落,其中最大一株高34米(已斷7米,后為高27米),主干直徑1.21米,樹冠直徑10米左右。經國內外專家科學分析、研究和考證,這株大茶樹樹齡達1700余年,被世人稱之為野生型“茶樹王”。巴達山大茶樹群落屬野生型大理茶種。  

巴達萬畝茶園基地(勐海茶廠攝)

勐海栽培型古茶樹主要是普洱茶種,存量豐富,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南糯山、布朗山、巴達山、南嶠茶山、勐宋茶山等地,其中南糯山栽培型古茶園面積15000余畝。1951年12月,省茶葉研究所周鵬舉在南糯山半坡新寨的深山密林中,發(fā)現(xiàn)1株大茶樹,經專家考證,樹齡達800余年,為國內外罕見的栽培型“茶王樹”,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培植的勐海良種茶園屬于普洱茶種,在全縣11個鄉(xiāng)鎮(zhèn)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分布在勐混片區(qū)、勐海片區(qū)、勐阿片區(qū)、勐滿片區(qū)、勐往片區(qū)、打洛片區(qū)等。

南糯山800年茶王樹(何新聞攝)

來源:勐海文藝,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勐??h野生茶樹資源科學考察工作啟動會在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召開

 

 

9月5日上午9時,勐??h野生茶樹資源科學考察工作啟動會在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以下簡稱茶葉所)召開。會議由勐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玉帕新主持,縣四套班子有關領導,縣直相關部門、鄉(xiāng)鎮(zhèn),勐海規(guī)上茶企及擬升規(guī)茶企參加了會議??h人民政府張世影縣長宣布“勐??h野生茶樹資源科學考察工作”全面啟動。

 

 

據悉,野生茶樹是研究茶樹原產地和起源中心的重要依據之一,是進行茶樹品種改良、研制茶葉新產品的重要遺傳資源。勐海是中國較早發(fā)現(xiàn)野生茶樹資源分布地之一,也是目前我國最南端的野生茶樹資源分布區(qū),野生大茶樹具有顯著的代表性。1961年,當學界還在為茶的原產地是中國還是印度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1700歲高齡的巴達野生茶王樹的最早出現(xiàn),終結了這一爭論,也使勐海開始為世人矚目。此后,樹齡800余年的南糯山栽培茶樹王,世界上迄今保留連片最大的4.8萬多畝栽培型古茶群落,以及1400多年前植茶、制茶、用茶的先民“濮人”(布朗族先民)相繼被發(fā)現(xiàn)。近年,又在格朗和鄉(xiāng)雷達山和勐宋鄉(xiāng)滑竹梁子等地不斷新發(fā)現(xiàn)野生茶樹分布點。

 

 

為全面準確掌握勐海野生茶樹資源現(xiàn)狀,加強縣域內野生茶樹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經勐??h人民政府研究,決定開展勐海野生茶樹資源科學考察工作,對勐海巴達、帕真和滑竹梁子等縣域內野生茶樹居群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調查,進一步摸清勐??h野生茶樹資源種類、數(shù)量、分布現(xiàn)狀、生境及生態(tài)類型,建立資源檔案;找到歷史悠久、樹齡較大的野生大茶樹,對其生長狀況、植物學特征作詳細觀察記錄,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保護;掌握野生茶樹資源的動態(tài)消長情況,為勐海野生茶樹資源的有效保護、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完整、準確地基礎資料和決策依據。

 

 

本次科考由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勐??h委書記洪國正,勐??h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張世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虞富蓮和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研究員張順高作為顧問,特邀王平盛(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楊世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蔡新(云南農業(yè)大學教授)、何青元(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張穎君(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華杰(北京大學教授)、梁月榮(浙江大學教授)、陳亮(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韋朝領(安徽農業(yè)大學教授)、梁名志(云南省農業(yè)科學茶葉研究所研究員)等國內知名茶學專家組成的野生茶樹資源考察專家組,以“巴達野生大茶樹”為中心對勐海縣巴達野生茶樹居群開展實地調查。并于2018年9月1日至4日,對西定鄉(xiāng)巴達野生茶樹居群進行調查;9月5日至7日,對格朗和鄉(xiāng)帕真野生茶樹居群進行調查;9月8日至10日,對勐宋鄉(xiāng)滑竹梁子野生茶樹居群進行調查;9月11日至15日,進行專家組考察會議。相關論證結果將于9月29日在勐海野生茶樹居群科考研討會上發(fā)布。

 

 

此次考察方法與步驟為:

1.采用線路調查、樣地調查和訪談等方法進行實地調查。根據野生茶樹居群分布情況選擇線路調查或樣地調查,即在調查范圍內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路線,沿著路線調查;選擇不同的地塊,設置樣地1600m2(40m×40m)進行調查;走訪當?shù)卮迕?,了解野生茶樹居群分布、保護利用狀況。

2.自然地理環(huán)境調查:采用野外調查、專家咨詢、資料檢索相結合的方法,調查野生茶樹資源分布區(qū)地貌類型、土壤類型、年均氣溫等自然地理環(huán)境要素。

3.野生茶樹地理位置調查:利用GPS對茶樹進行準確定位,獲取茶樹所處位置的經度、緯度和海拔高度。

4.野生茶樹植物學特性調查:依據《中國古茶樹》第八章“古茶樹種質資源考察規(guī)程”,記錄野生茶樹名稱、考察編號、資源類別等基本信息,觀測野生茶樹樹體、芽葉、花果等植物學形態(tài)特征,填寫性狀記錄表。

5.野生茶樹生長勢調查:以實際計數(shù)法進行計數(shù),直接觀測法觀察野生茶樹樹冠、主干、枝、葉的完整性,以及人為破壞程度和病蟲害情況等生長狀況。

6.野生茶樹居群生境調查:利用直接觀察法對野生茶樹周圍植被及土壤進行描述。

7.野生茶樹保護利用狀況調查:走訪當?shù)卮逭?、訪談村民,了解野生茶樹資源保護、管理、權屬及利用現(xiàn)狀。

8.采集標本、圖像:標本材料盡可能采集野生茶樹花和果部位,標本一式三份;拍攝野生茶樹居群生境,植株個體及花果部位的彩色照片。

9. 內業(yè)整理及成果上報:資料匯總,圖片整理,標本鑒定,編寫調查報告。

 

 

悠久的茶文化是勐??h的文化瑰寶之一,對其保護與弘揚尤為重要。2018年9月28日至10月7日第十屆勐海(國際)茶王節(jié),將在勐海盛大舉行!感受眾多精彩的茶事活動,以及西雙版納特色風情美食,一切盡在中國普洱第一縣·勐海

 

茶客必知:中國茶葉產地名錄排行榜

一年之計在于春。眼看,又是一年春茶熱鬧的時刻。作為一個真正的“茶客”,不妨到這些茶山看看,感受清澈寧靜的綠色世界,體悟茶的生息變化,做一回游茶、吃茶的“茶仙人”。

一、云南:西雙版納看千年古茶樹

西雙版納是著名的茶產區(qū),主要種植喬木型茶樹,許多茶樹樹齡超過千年。南糯山半坡老寨有800樹齡的人工栽培型茶樹王。南糯山在西雙版納是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的一座古茶山。帕沙村的古茶園是版納古茶山中整體樹冠最大的一片古茶園,帕沙古茶園大樹成片,都未曾矮化過。賀開古茶園也是在西雙版納州古茶園中連片面積最大的茶園,大茶樹比比皆是,觀賞價值極高。在勐宋鄉(xiāng)不遠的保塘舊寨,有勐宋茶山最古老的茶樹。著名的1800年野生型“茶樹王”生長在這個巴達古茶山群落里。

二、湖南:君山島上銀針茶

君山四面環(huán)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云霧繚繞,土地肥沃,宜于茶樹生長。入選“中國十大名茶”序列的君山銀針便產于此。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白毫如羽,芽身金黃發(fā)亮,著淡黃色茸毫,葉底肥厚勻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沖泡后,芽豎懸湯中沖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三、浙江:獅峰山上品龍井

在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群山之中,有一座獅峰山,山上林木蔥蘢,片片茶園碧綠蒼翠,九溪十八澗蜿蜒其間,流水潺潺,云霧繚繞,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孕育著亨譽世界的“四絕”佳茗——西湖獅峰龍井茶。獅峰龍井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后,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四、江西:廬山多“云霧”

廬山群峰挺秀,林木茂密,泉水涌流,霧氣蒸騰,適宜種茶。廬山云霧茶古稱“聞林茶”,是中國著名傳統(tǒng)名茶之一,因廬山多云霧,故取名“云霧茶”。廬山云霧茶始于晉代,唐朝時已聞名于世。宋代,廬山名茶已成“貢茶”。廬山云霧茶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翠湯清,滋味濃厚,香幽如蘭,素有“色香幽細比蘭花”之喻。

五、安徽:黃山毛峰有仙氣

黃山地區(qū)乃云霧之鄉(xiāng),長年云霧彌漫,水氣凝重,山風穿流,云霧奔、涌、升、降、飄、逸、明、滅,特別適合茶樹生長,著名的黃山毛峰便產于此。黃山毛峰,外形秀美,芽葉肥壯勻齊,細扁稍卷曲,白毫多而顯露,尖芽緊偎葉中,形似雀舌,色澤油潤光亮,綠中泛微黃。沖泡時霧氣結頂,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持久似蘭蕙,醇厚爽口,回味甘甜。可謂“清秀脫俗,茶中仙子”。

六、四川:蒙頂山上“甘露”香

蒙頂山有“世界茶文化圣山”之稱,特產蒙頂甘露、蒙頂黃芽。其中蒙頂甘露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為茶中故舊、名茶先驅。是中國十大名茶、中國頂級名優(yōu)綠茶、卷曲型茶的代表。其干茶形狀纖細,葉整芽泉,身披銀毫,葉嫩芽壯;色澤嫩綠油潤;湯碧微黃,清澈明亮,香氣馥郁,芬芳鮮嫩,滋味鮮爽,濃郁回甘;葉底嫩芽秀麗完整。香馨高爽,味醇甘鮮,沏二遍時,越發(fā)鮮醇,使人尺頰留香。蒙頂山長嘴壺茶技“龍行十八式”是蒙頂山獨有的摻茶技藝。摻茶師手持嘴長一米多的銅壺,翻轉騰挪,提壺把盞,準確將水注入杯盞中。每一式均模仿龍的動作,式式龍行云動,招招景馳浪奔,令人目不暇接,心動神馳。

七、福建:武夷山上“巖骨花香”

武夷山多懸崖絕壁,茶農利用巖凹、石隙、石縫,沿邊砌筑石岸種茶,有“盆栽式”茶園之稱。行成了“巖巖有茶,非巖不茶”之說,巖茶因而得名。產于海拔高的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和流香澗、悟源澗等地的巖茶品質香高味醇,具有“活、甘、清、香”的特性。

此外,武夷山的正山小種、金駿眉也頗具盛名。

八、福建:來一杯太姥白茶

太姥山上盛產白茶,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閩小記》中載:“白毫銀針,產太姥山鴻雪洞,其性寒涼,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藥?!备6Π撞璺职缀零y針、白牡丹、壽眉、新工藝白茶四種,白茶具有口味清香鮮爽、毫味醇厚、回甘明顯、湯色透亮,葉底翠綠等特點。白茶的獨具特色的保健功效頗具好評,有“三年茶,五年藥,七年法”的說法。

?

來源:網絡

?

找到約12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