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龍首金銀芽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最貴的十把紫砂壺方器!你見過幾把

今天我們就來品賞拍場之上,最貴的10把著名方壺,一睹其非凡氣度。

 1

傳香壺

陳鳴遠 傳香壺

保利華誼(上海)首屆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 34,500,000元

說起傳香壺,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他出自陳鳴遠之手,不僅是紫砂壺最貴的方器,同時也刷新了陳鳴遠作品的拍賣紀錄。

 傳香壺,壺呈方斗式,造型簡約,上寬下窄。壺身、蓋、鈕、流、把與足之四角皆作凹筋。

壺底鐫有“令我胸中書傳香”行書刻銘與款識,以及陳鳴遠、壺隱兩枚陽刻篆書印款。

 語出宋代文學家黃庭堅著名的詠茶詩《謝送碾壑源揀芽》:“搜攪十年燈火讀,令我胸中書傳香。”

 鳴遠以此詩句自銘其壺,不惟展現(xiàn)其深厚的學識,也流露出對自己壺藝的自信。

2

藏六方

顧景舟 六方壺

北京藝融 2013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 17,825,000 元

 藏六方由顧景舟先生制作,壺身六面圍合而成,器形非常簡練,但不失恢弘之勢。

 六條線條從壺紐頂端一瀉而出,經(jīng)蓋面、蓋沿、壺口頸、壺身收至壺足,呈現(xiàn)六方。

 表面光潤,沒有半點裝飾,棱角分明筆直,壺蓋穹窿凸起,整壺呈現(xiàn)出蓄勢待發(fā)之勢,顯得十分莊重大方。

3

玉露詩文套組

顧景舟 玉露詩文套組

江蘇和信 201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  17,250,000

玉露詩文套組是顧景舟青年時期的力作,整壺方中有圓,色澤紫潤,隱隱錚具古意。

一套五件,一壺四杯,是原配原作,均取材與古代食器——“簋”。簋”。壺與杯設計精雅巧妙。

自創(chuàng)、自制、自刻。從設計到制作,再到篆刻,皆由景舟先生一手親作。

壺身正面鐫“玉露”,出自李商隱的《 辛未七夕》 詩:“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原指牛郎織女七夕相會,引申含義為短暫、美好的事物。

背面刻“花氣接云煙,煮茗草堂前。階下獨行鶴,避煙飛上天”。

風輕云淡,花氣氤氳,草堂前,雅士煮茶,壺里茶煙裊裊升起,臺階下一孤鶴,隨煙起舞,正自由飛往天際。

4

金銀彩山水紋方壺

 

清乾隆 御題詩金銀彩山水紋方壺

中國嘉德 2011年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8,625,000 元

壺呈方敦式,方口嵌蓋,三彎流,壺口微束,鼓腹,下承四方折角包邊足。

口足飾以回文印花,雍容華貴。泥色純紫,細密如綢緞,通體紋飾,腹一面金銀彩描繪山水,另三面金彩篆書乾隆御題七言詩,相得益彰。

詩云:“御制 花港觀魚。錦梭不籍天孫擲,練影中堆萬簇云。設與水仙作春服,天邊風月傲清華”。足內“乾隆年制”陽文篆書款。

5

烏泥束腰壺

陳鳴遠 烏泥束腰壺

北京保利 2012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7,820,000

此束腰壺是陳鳴遠與曹廉讓合作的傳世之作,在閩南出土。

 壺底行書銘文曰:“一壺清茗,萬卷藏書,明窗凈幾,其樂蘧蘧。”署款“廉齋”。筆韻雅致,細麗娟秀,有晉唐風格。 

《陽羨砂壺圖考》載有一件風雨樓所藏“曹廉讓束腰鳴遠方壺”拓本,此壺其形制銘文書法皆與張拓本極為相似。

 廉齋即曹廉讓,字希文,曹履泰之孫,硤石人。著有《廉讓堂詩集》和《廉讓堂唱和集》。

6

矮僧帽壺 

顧景舟 僧帽壺

北京保利 2012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 7,820,000

此壺是顧景舟與上海仿古期間,仿制的大彬款僧帽壺。遠觀似一飽滿壯美之冠帽,其壺身作六角形僧帽。

從壺蓋開始,整個壺體分成六等分,寓意六時吉祥,壺冠蓮花分成五瓣,寓意五方五佛。

壺底楷書刻款“生蓮居 大彬”,在壺內有“景記”暗款。

7

漢缾壺

許龍文制青娛軒款調砂漢缾壺

西泠印社 2017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7,245,000

此壺原為清末收藏大家龔心釗(1870-1949)舊藏,為龔氏丁卯年(1927)購自日本,是龔心釗極為重視的珍藏之一。

全器調砂,望似梨皮,寶光煥然。

師法四方漢缾(瓶)形制,以四片富曲度的泥片鑲接而成,造工甚精,壺鈕方圓玉潤,大方得體,鈕座、蓋沿、壺頸等細處線條轉折一絲不茍。

8

朱泥六角壺 

蔣覲侯 朱泥六角壺 

北京長風 2011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6,472,000

此壺剛正有型,有浩然之氣。泥料摻砂、精心調配,為朱紅撒金,內含黃金點狀之砂,色彩豐富,頗見功力,賞心悅目。

9

漢方壺

清乾隆 礪成 漢方壺

北京長風 2011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5,957,000 元

此壺為礪成之器,不僅泥料為上品,其工手亦一絲不茍,內外如一,通體協(xié)調大度,尤其把與流的處理真是大家手筆,是一件值得珍藏與把玩的遺器。

這把壺器形碩大,大氣、陽剛,壺身飽滿卻不臃,角線有力而不銳,剛柔相濟拿捏得恰到好處。

10

四腳龍鼎壺

陳鳴遠 四腳龍鼎壺

北京藝融 2013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 5,750,000

此件為陳鳴遠的仿古紫砂壺,仿造商周時期盛酒器盉的造型,工藝精湛,效果逼真,尤其是壺蓋及把手部位的龍首雕刻,充分展現(xiàn)了商周時期,龍作為神靈化身的威嚴與肅穆。

來源網(wǎng)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有史以來最貴的十把紫砂壺方器

1

傳香壺 

陳鳴遠 傳香壺

保利華誼(上海)首屆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 34,500,000元

說起傳香壺,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他出自陳鳴遠之手,不僅是紫砂壺最貴的方器,同時也刷新了陳鳴遠作品的拍賣紀錄。

 傳香壺,壺呈方斗式,造型簡約,上寬下窄。壺身、蓋、鈕、流、把與足之四角皆作凹筋。

壺底鐫有“令我胸中書傳香”行書刻銘與款識,以及陳鳴遠、壺隱兩枚陽刻篆書印款。

 語出宋代文學家黃庭堅著名的詠茶詩《謝送碾壑源揀芽》:“搜攪十年燈火讀,令我胸中書傳香。”

 鳴遠以此詩句自銘其壺,不惟展現(xiàn)其深厚的學識,也流露出對自己壺藝的自信。

 2

藏六方

顧景舟 六方壺

北京藝融 2013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 17,825,000 元

 藏六方由顧景舟先生制作,壺身六面圍合而成,器形非常簡練,但不失恢弘之勢。

 六條線條從壺紐頂端一瀉而出,經(jīng)蓋面、蓋沿、壺口頸、壺身收至壺足,呈現(xiàn)六方。

 表面光潤,沒有半點裝飾,棱角分明筆直,壺蓋穹窿凸起,整壺呈現(xiàn)出蓄勢待發(fā)之勢,顯得十分莊重大方。

3

玉露詩文套組

顧景舟 玉露詩文套組

江蘇和信 201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  17,250,000

玉露詩文套組是顧景舟青年時期的力作,整壺方中有圓,色澤紫潤,隱隱錚具古意。

一套五件,一壺四杯,是原配原作,均取材與古代食器——“簋”。簋”。壺與杯設計精雅巧妙。

自創(chuàng)、自制、自刻。從設計到制作,再到篆刻,皆由景舟先生一手親作。

壺身正面鐫“玉露”,出自李商隱的《 辛未七夕》 詩:“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原指牛郎織女七夕相會,引申含義為短暫、美好的事物。

背面刻“花氣接云煙,煮茗草堂前。階下獨行鶴,避煙飛上天”

風輕云淡,花氣氤氳,草堂前,雅士煮茶,壺里茶煙裊裊升起,臺階下一孤鶴,隨煙起舞,正自由飛往天際。

4

金銀彩山水紋方壺

 

清乾隆 御題詩金銀彩山水紋方壺

中國嘉德 2011年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8,625,000 元

壺呈方敦式,方口嵌蓋,三彎流,壺口微束,鼓腹,下承四方折角包邊足。

口足飾以回文印花,雍容華貴。泥色純紫,細密如綢緞,通體紋飾,腹一面金銀彩描繪山水,另三面金彩篆書乾隆御題七言詩,相得益彰。

詩云:“御制 花港觀魚。錦梭不籍天孫擲,練影中堆萬簇云。設與水仙作春服,天邊風月傲清華”。足內“乾隆年制”陽文篆書款。

5

烏泥束腰壺

陳鳴遠 烏泥束腰壺

北京保利 2012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7,820,000

此束腰壺是陳鳴遠與曹廉讓合作的傳世之作,在閩南出土。

 壺底行書銘文曰:“一壺清茗,萬卷藏書,明窗凈幾,其樂蘧蘧。”署款“廉齋”。筆韻雅致,細麗娟秀,有晉唐風格。 

《陽羨砂壺圖考》載有一件風雨樓所藏“曹廉讓束腰鳴遠方壺”拓本,此壺其形制銘文書法皆與張拓本極為相似。

 廉齋即曹廉讓,字希文,曹履泰之孫,硤石人。著有《廉讓堂詩集》和《廉讓堂唱和集》。

6

矮僧帽壺 

顧景舟 僧帽壺

北京保利 2012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RMB 7,820,000

此壺是顧景舟與上海仿古期間,仿制的大彬款僧帽壺。遠觀似一飽滿壯美之冠帽,其壺身作六角形僧帽。

從壺蓋開始,整個壺體分成六等分,寓意六時吉祥,壺冠蓮花分成五瓣,寓意五方五佛。

壺底楷書刻款“生蓮居 大彬”,在壺內有“景記”暗款。

7

漢缾壺

許龍文制青娛軒款調砂漢缾壺

西泠印社 2017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7,245,000

此壺原為清末收藏大家龔心釗(1870-1949)舊藏,為龔氏丁卯年(1927)購自日本,是龔心釗極為重視的珍藏之一。

全器調砂,望似梨皮,寶光煥然。

師法四方漢缾(瓶)形制,以四片富曲度的泥片鑲接而成,造工甚精,壺鈕方圓玉潤,大方得體,鈕座、蓋沿、壺頸等細處線條轉折一絲不茍。

8

朱泥六角壺 

蔣覲侯 朱泥六角壺 

北京長風 2011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6,472,000

此壺剛正有型,有浩然之氣。泥料摻砂、精心調配,為朱紅撒金,內含黃金點狀之砂,色彩豐富,頗見功力,賞心悅目。

9

漢方壺

清乾隆 礪成 漢方壺

北京長風 2011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5,957,000 元

此壺為礪成之器,不僅泥料為上品,其工手亦一絲不茍,內外如一,通體協(xié)調大度,尤其把與流的處理真是大家手筆,是一件值得珍藏與把玩的遺器。

這把壺器形碩大,大氣、陽剛,壺身飽滿卻不臃,角線有力而不銳,剛柔相濟拿捏得恰到好處。

10

四腳龍鼎壺

陳鳴遠 四腳龍鼎壺

北京藝融 2013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 RMB 5,750,000

此件為陳鳴遠的仿古紫砂壺,仿造商周時期盛酒器盉的造型,工藝精湛,效果逼真,尤其是壺蓋及把手部位的龍首雕刻,充分展現(xiàn)了商周時期,龍作為神靈化身的威嚴與肅穆。

唐代飲茶用具的“一百種”打開方式

唐代飲茶用具

唐玄宗開元時期, 全國不分道俗, 飲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茶文化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發(fā)展起來, 茶具的生產(chǎn)也由此步入了上升通道。這有力地刺激了唐代瓷器的生產(chǎn), 產(chǎn)茶的地方也促進了當?shù)卮筛G的發(fā)展。越州、 壽州、 婺州和邛州等地就是既盛產(chǎn)茶, 同時也盛產(chǎn)瓷器。

由于社會地位不同,人們對茶具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的追求取向也不盡相同。宮廷講究豪華氣派,喜歡使用金銀玉石制作的茶具。民間注重經(jīng)濟、實用、 美觀的原則, 以陶瓷茶具為主。

茶碗

據(jù)考古資料統(tǒng)計,全國多地均有出土過唐代瓷碗。這些不同地區(qū)的瓷窯燒制的碗盡管都有其不同的地方特點, 然而它們之中有一點幾乎是共同的,那就是這些窯都燒一種敞口瘦底碗,這種碗的碗身都是斜直形,碗足都是玉璧形。

陸羽在《 茶經(jīng)· 四之器》中提到“ 口唇不卷, 底卷而淺, 受半升已下” 。這種淺腹、斜身、腹壁斜直的碗更適合飲茶時茶湯與茶末沿著碗壁流入口唇, 而不易遺留殘渣。從《茶經(jīng)》的記載并結合各地考古出土品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這類碗是飲茶的主要用具。

唐 黃釉玉璧底碗

唐 邢窯白瓷套盞

茶瓶

常見的唐代短嘴小壺,唐時稱“注子”“偏提”,一般認為是酒水用具。孫機先生考證認為先有茶瓶后有酒注 。茶瓶又叫湯瓶 ,因為它里面盛的是開水。在茶碗中下茶末后, 注湯點茶過程的完善與否,對茶的色味影響很大。

唐 長沙窯青釉褐彩雙系“茶瓶”款壺

唐 長沙窯青釉褐彩貼花對鳥椰棗紋雙系壺

從唐代開始,飲茶方式變得十分講究,重在細煎慢啜地品嘗。唐代主要飲用餅茶。餅茶的制作方法是:春間采下茶筍、茶芽,經(jīng)蒸炙搗揉后,和以香料, 壓制成餅狀。餅茶飲用時, 需先將其放在火上炙烤片刻,使茶香散發(fā)出來,然后等其冷卻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入茶羅篩選,最后將符合標準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備用。

唐 鞏義窯黑釉龍柄壺

唐 魯山窯黑釉剪紙漏花龍首執(zhí)壺

唐 白瓷龍首辮柄柳編紋葫蘆形執(zhí)壺

唐 邢窯白瓷葫蘆形執(zhí)壺

唐 綠釉執(zhí)壺

唐 銅蓋執(zhí)壺

京城小圈子茶具——外黑內白瓷

唐開元天寶年間,京城以藝術化的飲茶為旨趣,一些被稱為“幽士逸夫” 的僧道、文人和士大夫們,追求“雅器”創(chuàng)意。出現(xiàn)了風格上以醒目的外黑內白釉瓷為主要特征的專用茶具。這類茶具在盛飲具使用上存在僧俗分持的狀況:寺院及其僧侶與斂口茶缽的使用關聯(lián)度較高;貴族、文人士大夫等世俗層面則與敞口的茶碗、茶杯的使用關聯(lián)度較高。這種聚合緇素、辨分皂白,開闔有序、斂敞成趣的狀況,反映出在京城“小圈子”茶事活動中,佛門與部分貴族、文人形成的一種特定審美的茶道禮儀。

唐 淄素瓷鐺

唐 淄素瓷缽

來源:松山湖望野博物館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