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六洞黑磚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劉仲華院士:安化黑茶保健功效研究(一)黑茶發(fā)展歷史溯源

黑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中由微生物發(fā)酵參與品質風味形成的一大茶類。2021年,我國黑茶總產量39.69萬t,位居六大茶類第三,2022年中國黑茶產業(yè)邁入新一輪高質量發(fā)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湖南農業(yè)大學的茶學專家團隊相繼開展了黑茶的基礎研究、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創(chuàng)新,科學地詮釋了安化黑茶的品飲屬性和健康屬性。隨著黑茶健康功效不斷被研究證實,黑茶逐漸成為了人們預防亞健康的理想飲品。

一、茶馬交易與黑茶的起源

黑茶確切的起源時間至今沒有明確的定論。早在明朝中葉時期,黑茶的稱呼已經出現。黑茶的產生離不開中原和邊疆地區(qū)之間曠日持久的茶馬貿易活動??赡苷沁@種內陸和邊疆、產區(qū)和銷區(qū)之間的長距離運輸,才產生了耐貯運的黑茶類。因此,通常認為黑茶形成于“船艙馬背”。

馬背上形成的黑茶

起源于唐代的“茶馬互市”,是中國西北歷史上漢藏民族間一種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的貿易往來,是古代中原地區(qū)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qū)商業(yè)貿易的主要形式。長期的茶馬互市活動促使茶馬古道的形成,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qū),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安化茶馬古道

2013年,茶馬古道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產于兩湖、云貴川等地的茶葉,必須沿著茶馬古道,舟車相繼運到邊疆的消費區(qū)。唐宋年間盛產蒸青綠茶,當時簍包茶沿漢水北上,再沿絲綢之路,經駝、馬的長途運輸至西北等地,水運氣候潮濕,簍包防水性能極差,茶葉吸潮后,高含水量條件下引起內含化學成分發(fā)生氧化、聚合、水解、轉化。同時,茶葉在潮濕狀態(tài)下經長時間運輸,微生物群落開始滋長,在微生物的協(xié)同作用下,加速了茶葉品質的轉化,逐步形成了與綠茶完全不同的香味風格。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消費習慣逐漸形成,對這一特殊色香味的消費需求也被逐步固定下來。盡管我國邊茶的生產歷史己逾千年,但“黑茶”這一名稱的出現卻只有400余年的歷史。明代嘉靖三年(1524)御史陳講疏奏云:“商茶低偽,悉征黑茶。”

二、邊銷茶與黑茶的發(fā)展

人們一提到邊銷茶便會想到黑茶。其實,邊銷茶不等同于黑茶。

黑茶是從加工工藝來界定茶葉分類的概念,邊銷茶則是一個從銷區(qū)來界定茶葉品類的概念。一般而言,邊銷茶中的大部分品類屬于緊壓黑茶類。為方便運輸,邊銷茶通常做成緊壓型,毛茶經發(fā)酵、蒸制后,放入模具壓制加工成磚形等形狀,體積小,容易保存和運輸。

黑毛茶、老青茶之外,紅茶末也是壓制邊銷茶的原料,米磚茶就是用紅茶壓制而成。邊銷茶是邊疆地區(qū)少數民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由于產銷歷史不同,不同品類邊銷茶的主要消費區(qū)域也有差異。茯磚、黑磚、花磚、米磚主要供應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康磚和金尖主要供應西藏和青海;青磚茶主要供應內蒙;云南的緊茶主要供應給云南本省,部分銷售到西藏和四川。

三、湖南黑茶發(fā)展簡史

明代嘉靖三年(1524),《明史·食貨志》載:“商茶低偽,悉征黑茶?!边@里的黑茶就是指湖南安化黑茶。又載 :“神宗萬歷十三年(1595)……中茶易馬,惟漢中保寧,而湖南產茶,其直賤,商人率越境私販。”也就是說,自1595年起,湖南安化黑茶就逐漸受到市場青睞,茶商私自跨越傳統(tǒng)產區(qū)采購販賣。

安化黑茶最早產于苞芷園,以后沿資水向上發(fā)展,逐漸遍及于全縣。安化黑茶以“六洞茶”最為著名,即資水南岸恩賢溪之火燒洞,竹林溪之條魚洞,大酉溪之漂水洞、檀香洞,黃沙溪之深水洞,竹坪溪之仙缸洞。其中以條魚洞、火燒洞更著名。單就品質而言,以高家溪、馬家溪所產最佳,俗稱“高馬二溪茶”。安化素以黑茶聞名,地處資水中游,水路運輸方便。晉幫茶商在安化當地設莊制茶,運往漢口或經河南、山西轉銷西北各地,或經西口(包頭)、東口(張家口)至恰克圖,再由俄商轉運至圣彼得堡及歐洲各地。

萬里茶路

安化黑茶通過晉商遠銷盛極一時,經過明清兩代數百年的經營發(fā)展,安化的黑茶產量快速增長,安化逐漸成為黑茶的產銷中心,有茶行數百家。產茶高峰時,坐船、騎馬前往安化以現鈔買茶,以物品兌茶的客商達10萬之眾,匯聚了晉、陜、鄂、川、徽等地客商及茶葉加工制作人員,茶市十分繁榮。

晉商是安化黑茶茶道的開拓者和主力軍

本文節(jié)選自《中國茶葉》2022年第11期,P1-7,《安化黑茶產業(yè)發(fā)展歷史、現狀與趨勢》,作者:劉仲華,施兆鵬,肖力爭,朱海燕,蔣躍登。

來源:中國茶葉

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茯磚茶與千兩茶的由來

茯磚茶


茯茶,磚塊形蒸壓黑茶之一。茯茶屬于完全發(fā)酵茶,是所有茶類中加工工藝最復雜、生產加工周期最長、工藝最獨特的黑茶類產品。茯茶經渥堆、發(fā)酵及發(fā)花工藝產生金黃色的冠突散囊菌(AspergillusCristatus),其外形整齊如磚片,內質金花普茂,俗稱“金花”,它在茯磚茶中的含量與茶葉滋味、香氣密切相關,能直接影響茯磚茶的品質,人們把“金花”多少視為檢查茯磚茶品質好壞的標志,并有“茶好金花開,花多茶質好”之說,且獨具菌花香,其湯色紅濃,香氣純正,滋味醇和。


茯磚茶約在1860年前問世。當時用安化所產的黑毛茶踩壓成90公斤一塊的篾簍大包,運往陜西涇陽筑制茯磚。茯磚早期稱“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稱“茯茶”,因原料送至涇陽筑制,又稱“涇陽磚”?,F在茯磚茶集中在湖南安化和臨湘兩個地方加工壓制,年產量約2萬噸。80年代初期,湖北蒲圻羊樓洞茶場,引用安化茯磚制法,獲得成功,年產量500噸左右。


目前生產的茯磚茶,分特制和普通兩個品牌,它們之間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原料的拼配不同,特制茯磚全部用三級黑毛茶作原料,而壓制普通茯磚的原料中,三級黑毛茶只占到40-45%,四級黑毛茶占5-10%,其他茶占50%。茯磚茶壓制要經過原料處理、蒸氣漚堆、壓制定型、發(fā)花干燥、成品包裝等工序。其壓制程序與黑、花兩磚基本相同,其不同之點是在磚形的厚度上。因為茯磚特有的“發(fā)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條件外,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求磚體松緊適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動。茯磚與黑、花兩磚另一個不同之點,是磚從磚模退出后,不直接送進烘房烘干,而是為促使“發(fā)花”,先包好商標紙,再送進烘房烘干。烘干的速度不要求快,以求緩慢“發(fā)花”。


茯磚茶外形為長方磚茶,規(guī)格為35*18.5*5厘米。特制茯磚磚面色澤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醇厚,湯色紅黃明亮,葉底黑褐尚勻。普通茯磚磚面色澤黃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醇和尚濃,湯色紅黃尚明,葉底黑褐粗老。每片磚凈重均為2公斤。1986年起,茯磚的規(guī)格逐步小型化。茯磚茶在泡飲時,要求湯紅不濁,香清為粗,味厚不澀,口勁強,耐沖泡。特別要求磚內金黃色霉菌(俗稱“金花”,學名稱之為冠突曲霉菌,內含豐富的多種營養(yǎng)素,對人體極為有益,金花越茂盛,則品質越佳)顆粒大,干嗅有黃花清香。新疆維吾爾族人民最愛茯磚茶,他們把“金花”多少視為檢查茯磚茶品質好壞的唯一標志。


千兩茶


千兩茶是安化黑茶獨有的。安化千兩茶全名安化千兩花卷茶,是安化的傳統(tǒng)名茶,屬于黑茶類。以每卷(支)的茶葉凈含量一千兩而得名(72.5斤,老秤16兩/斤)。安化千兩茶因其功用獨特,古樸大氣,香高藝雅,滋味濃醇,被稱之為“茶之俠者”、“絲綢之路上神秘的中國茶”。其制作工藝特殊,歷史上是安化邊江劉姓家庭不向外傳的神秘產品。包裝全系天然的環(huán)保材料竹篾,茶葉品質優(yōu)異,保健功能顯著,且極具收藏價值?,F被世人冠予“世界茶王”之美名,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是中華茶文化之瑰寶,也被喻為“中華茶文化的化身”。


安化千兩茶為圓柱形,高約147-167公分,直徑20公分左右,圓周約56公分-68公分,每支凈重1000兩(16兩老秤,合36.25公斤)左右。因是手工制作,所以每支千兩茶的大小規(guī)格有些許差別?,F在為方便零售與飲用,用鋼鋸鋸成片,再加上外包裝。


千兩茶原料采用安化高馬二溪及六洞茶為代表的安化地道的黑毛茶。高馬二溪指文溪鄉(xiāng)的高家溪、馬家溪二處;六洞系思賢溪之火燒洞、竹林溪之跳魚洞,大酉溪之漂水洞、檀香洞,黃沙溪之深水洞,竹坪溪之仙缸洞。安化地處湘中,位于雪峰山脈北段,西起東經110.43.87。東止東比111.58.51;南起北緯27.58.54北止北緯28.36.37,是我國茶樹種植的黃金地帶。縣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肥沃,酸堿適度,自然條件最適植茶,素為我國的著名茶鄉(xiāng)。包裝材料由楠竹篾簍、棕片、竂片(依次為從外到內)三者組成。


明代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縣內所產黑茶定為官茶。安化黑茶以量多、質好、價廉、適銷四大優(yōu)勢順理成章地主宰西北“引茶”市場,最盛時,從安化輸出的“引茶”達4000余噸。引茶分“陜引”、“甘引”兩種?!瓣円敝覆枭滔蜿兾鞴俜郊{稅認領的引票來安化采購的黑茶。茶色累,葉質較為細嫩,用蒸籠蒸軟后,以布袋包好,置于45度的斜形揉床自上而下反復壓揉,烘干后即成?!案室笔遣枭滔蚋拭C官方納稅認領的引票來安化采辦的色黃較粗黑茶。只須蒸后稍加壓揉或不揉干后即成?!瓣円泵堪?60斤(80公斤),“甘引”每包180斤(90公斤),都用篾簍包裝。一般到“陜引”占1/4,運晉、陜、察(察哈爾)、綏(綏遠)等省銷售;“甘引”則運陜西的涇陽壓成茯磚,轉蘭州市場銷售。但是引包體積龐大,包內疏松,長途運輸,占用車船多,運費開支大、銷售成本增多;且篾簍笨重,起卸不便,又易破損受潮,影響茶葉霉變。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