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禮瓷茶具多少錢

找到約2條結(jié)果 (用時 0.004 秒)

彩農(nóng)茶:《茶疏》(全文)

  許次紓(1549~1604),字然明,號南華,明朝錢塘人。清歷鶚《東城雜記》載:“許次紓……方伯茗山公之幼子,跛而能文,好蓄奇石,好品泉,又好客,性不善飲……所著詩文甚富,有《小品室》、《蕩櫛齋》二集,今失傳。予曾得其所著《茶疏》一卷,……深得茗柯至理,與陸羽《茶經(jīng)》相表里?!痹S次紓嗜茶之品鑒,并得吳興姚紹憲指授,故深得茶理。該書撰于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

  引題【許然明茶疏序】


  陸羽品茶,以吾鄉(xiāng)顧渚所產(chǎn)為冠,而明月峽尤其所最佳者也。余辟小園其中,歲取茶租自判,童而白首,始得臻其玄詣。武林許然明,余石交也,亦有嗜茶之癖。每茶期,必命駕造余齋頭,汲金沙玉竇二泉,細啜而探討品騭之。余罄生平習試自秘之訣,悉以相授。故然明得茶理最精,歸而著《茶疏》一帙,余未之知也。然明化三年所矣,余每持茗碗,不能無期牙之感。丁未春,許才甫攜然明《茶疏》見示,且征于夢。然明存日著述甚富,獨以清事托之故人,豈其神情所注,亦欲自附于《茶經(jīng)》不朽與。昔鞏民陶瓷,肖鴻漸像,沽茗者必祀而沃之。余亦欲貌然明于篇端,俾讀其書者,并挹其豐神可也。


  萬歷丁未春日,吳興友弟姚紹憲識明月峽中。

  【小引】


  吾邑許然明,擅聲詞場舊矣,余與然明游龍泓,假宿僧舍者浹旬。日品茶嘗水,抵掌道古。僧人以春茗相佐,竹爐沸聲,時與空山松濤響答,致足樂也。然明喟然日,阮嗣宗以步兵廚貯酒三百斛,求為步兵校尉,余當削發(fā)為龍泓僧人矣。嗣此經(jīng)年,然明以所著《茶疏》視余,余讀一過,香生齒頰,宛然龍泓品茶嘗水之致也。余謂然明日,鴻漸《茶經(jīng)》,寥寥千古,此流堪為鴻漸益友,吾文詞則在漢魏間,鴻漸當北面矣。然明日,聊以志吾嗜痂之癖,寧欲為鴻漸功匠也。越十年,而然明修文地下,余慨其著述零落,不勝人琴亡俱之感。一夕夢然明謂余日,欲以《茶疏》災木,業(yè)以累子。余遂然覺而思龍泓品茶嘗水時,遂絕千古,山陽在念,淚淫淫濕枕席也。夫然明著述富矣,《茶疏》其九鼎一臠耳,何獨以此見夢。豈然明生平所癖,精爽成厲,又以余為自味也,遂從九京相托耶?因授剞劂以謝然明,其所撰有《小品室》、《蕩櫛齋》集,友人若貞父諸君方謀鋟之。


  丁未夏日社弟許世奇才甫撰。

  【正文】


  產(chǎn)茶


  天下名山,必產(chǎn)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大江以北,則稱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實產(chǎn)霍山縣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陜?nèi)私杂弥?。南方謂其能消垢膩,去積滯,亦共寶愛。顧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鐺大薪炒焙,未及出釜,業(yè)已焦枯,詎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熱便貯,雖有綠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斗。江南之茶,唐人首稱陽羨,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貢茶兩地獨多。陽羨僅有其名,建茶亦二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勝。近日所尚者,為長興之羅齊,疑即古人顧渚紫筍也。介于山中謂之岕,羅氏隱焉故名羅。然岕故有數(shù)處,今惟洞山最佳。姚伯道云:明月之峽,厥有佳茗,是名上乘。要之,采之以時,制之盡法,無不佳者。其韻致清遠,滋味甘香,清肺除煩,足稱仙品。此自一種也。若在顧渚,亦有佳者,人但以水口茶名之,全與岕別矣。若歙之松羅,吳之虎丘.錢唐之龍井,香氣濃郁,并可雁行與岕頡頏。往郭次甫亟稱黃山,黃山亦在歙中,然去羅遠甚。往時士人皆貴天池。天池產(chǎn)者,飲之略多,令人脹滿。自余始下其品,向多非之。近來賞音者,始信余言矣。浙之產(chǎn).又曰天臺之雁宕,括蒼之大盤.東陽之全華.紹興之日鑄,皆與武夷相為伯仲。然雖有名茶,當曉藏制。制造不精,收藏無法,一行出山,香味色俱減。錢塘諸山,產(chǎn)茶甚多。南山盡佳,北山稍劣。北山勤于用糞,茶雖易茁,氣韻反薄。往時頗稱睦之鳩坑,四明之朱溪,今皆不得人品。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是武夷亞匹。惜多焦枯,令人意盡。楚之產(chǎn)曰寶慶,滇之產(chǎn)曰五華,此皆表表有名,猶在雁茶之上。其他名山所產(chǎn),當不止此?;蛴辔粗?,或名未著,故不及論。


  今古制法


  古人制茶,尚龍團鳳餅,雜以香藥。蔡君謨諸公,皆精于茶理。居恒斗茶,亦僅取上方珍品碾之,未聞新制。若漕司所進第一綱,名北苑試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銙之直至四十萬錢,僅供數(shù)盂之啜,何其貴也。然冰芽先以水浸,已失真味,又和以名香,益奪其氣,不知何以能佳。不若近時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蘊真味。


  采摘


  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若肯再遲一二日期,待其氣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梅時不蒸,雖稍長大,故是嫩枝柔叫也。杭俗喜干盂中撮點.故貴極細。理煩散郁,未可遽非。吳淞人極貴吾鄉(xiāng)龍井,肯以重價購雨前細者,狃于故常,未解妙理。芥中之人,非夏前不摘。初試摘者,謂之開園。采自正夏,謂之春茶。其地稍寒,故須待夏,此又不當以太遲病之。往日無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謂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少薄。他山射利,多摘梅茶。梅茶澀苦,止堪作下食,且傷秋摘,佳產(chǎn)戒之。


  炒茶


  生茶初摘,香氣未透,必借火力以發(fā)其香。然性不耐勞,炒不宜久。多取入鐺,則手力不勻,久于鐺中,過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尚堪烹點。炒茶之器,最嫌新鐵。鐵腥一入,不復有香。尤忌脂膩,害甚于鐵,須豫取一鐺,專用炊飯,無得別作他用。炒茶之薪,僅可樹枝,不用桿葉。桿則火力猛熾,葉則易焰易滅。鐺必磨瑩,旋摘旋炒。一鐺之內(nèi),僅容四兩。先用文火焙軟,次加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鈔轉(zhuǎn),以半熟為度。微俟香發(fā),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鈔置被籠,純綿大紙襯底燥焙積多,候冷,人罐收藏。人力若多,數(shù)鐺數(shù)籠。人力即少,僅一鐺二鐺,亦須四五竹籠。蓋炒速而焙遲,燥濕不可相混,混則大減香力。一葉稍焦,全鐺無用。然火雖忌猛,尤嫌鐺冷,則枝葉不柔。以意消息,最難最難。


  岕中制法


  岕之茶不炒,甑中蒸熟,然后烘焙。緣其摘遲,枝葉微老,炒亦不能使軟,徒枯碎耳。亦有一種極細炒芥,乃采之他山炒焙,以欺好奇者。彼中甚愛惜茶,決不忍乘嫩摘采,以傷樹本。余意他山所產(chǎn),亦稍遲采之,待其長大,如芥中之法蒸之,似無不可。但未試嘗,不敢漫作。


  收藏


  收藏宜用瓷甕,大容一二十斤,四圍厚箬,中則貯茶,須極燥極新。專供此事,久乃愈佳,不必歲易。茶須筑實,仍用厚箬填緊甕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紙包之,以苧麻緊扎,壓以大新磚,勿令微風得人,可以接新。


  置頓


  茶惡濕而喜燥,畏寒而喜溫,忌蒸郁而喜清涼,置頓之所,須在時時坐臥之處。逼近人氣,則常溫不寒。必在板房,不宜土室。板房則燥,土室則蒸。又要透風,勿置幽隱。幽隱之處,尤易蒸濕,兼恐有失點檢。其閣庋之方,宜磚底數(shù)層,四圍磚砌。形若火爐,愈大愈善,勿近土墻。頓甕其上,隨時取灶下火灰,候冷,簇于甕傍。半尺以外,仍隨時取灰火簇之,令裹灰常燥,一以避風,一以避濕。卻忌火氣人甕,則能黃茶。世人多用竹器貯茶,雖復多用箬護,然箬性峭勁,不甚伏帖,最難緊實,能無滲罅!風濕易侵,多故無益也。且不堪地爐中頓,萬萬不可。人有以竹器盛茶,置被籠中,用火即黃,除火即潤。忌之忌之!


  取用


  茶之所忌,上條備矣。然則陰雨之日,豈宜擅開。如欲取用,必候天氣晴明,融和高朗,然后開缶,庶無風侵。先用熱水濯手,麻*拭燥。缶口內(nèi)箬,別置燥處。另取小罌貯所取茶,量日幾何,以十日為限。去茶盈寸,則以寸箬補之,仍須碎剪。茶日漸少,箬日漸多,此其節(jié)也。焙燥筑實,包扎如前。


  包裹


  茶性畏紙,紙于水中成,受水氣多也。紙裹一夕,隨紙作氣盡矣。雖火中焙出,少頃即潤。雁宕諸山,首坐此病。每以紙?zhí)倪h,安得復佳。


  日用頓置


  日用所需,貯小罌中,箬包苧扎,亦勿見風。宜即置之案頭,勿頓巾箱書簏,尤忌與食器同處。并香藥則染香藥,并海味則染海味,其他以類而推。不過一夕,黃矣變矣。


  擇水


  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與論茶也。古人品水,以金山中泠為第一泉,第二或曰廬山康王谷,第一廬山,余未之到,金山頂上井,亦恐非中泠古泉。陵谷變遷,已當湮沒。不然,何其漓薄不堪酌也。今時品水,必首惠泉,甘鮮膏腴,致足貴也。往三渡黃河,始憂其濁,舟人以法澄過,飲而甘之,尤宜煮茶,不下惠泉。黃河之水,來自天上,濁者土色也。澄之既凈,香味自發(fā)。余嘗言有名山則有佳茶,茲又言有名山必有佳泉。相提而論,恐非臆說。余所經(jīng)行,吾兩浙、兩都、齊魯、楚粵、豫章、滇、黔,皆嘗稍涉其山川,味其水泉,發(fā)源長遠,而潭*澄澈者,水必甘美。即江河溪澗之水,遇澄潭大澤,味咸甘冽。唯波濤湍急,瀑布飛泉,或舟楫多處,則苦濁不堪。蓋云傷勞,豈其恒性。凡春夏水長則減,秋冬水落則美。


  貯水


  甘泉旋汲用之斯良,丙舍在城,夫豈易得。理宜多汲,貯大甕中,但忌新器,為其火氣未退,易于敗水,亦易生蟲。久用則善,最嫌他用。水性忌木,松杉為甚。木桶貯水,其害滋甚,挈瓶為佳耳。貯水甕口,厚箬泥固,用時旋開,泉水不易,以梅雨水代之。


  舀水


  舀水必用瓷甌。輕輕出甕,緩傾銚中。勿令淋漓甕內(nèi),致敗水味,切須記之。


  煮水器


  金乃水母,錫備柔剛,味不咸澀,作銚最良。銚中必穿其心,令透火氣,沸速則鮮嫩風逸,沸遲則老熟昏鈍,兼有湯氣。慎之慎之。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湯成于火。四者相須,缺一則廢。


  火候


  火必以堅木炭為上。然木性未盡,尚有余煙,煙氣人湯,湯必無用。故先燒令紅,去其煙焰,兼取性力猛熾,水乃易沸。既紅之后,乃授水器,仍急扇之,愈速愈妙,毋令停手。停過之湯,寧棄而再烹。


  烹點


  未曾汲水,先備茶具。必潔必燥,開口以待。蓋或仰放,或置瓷盂,勿竟覆之。案上漆氣食氣,皆能敗茶。先握茶手中,俟湯既入壺,隨手投茶湯。叢蓋覆定。三呼吸時,次滿傾盂內(nèi),重投壺內(nèi),用以動蕩香韻,兼魚不沉滯。更三呼吸頃,以定其浮薄。然后瀉以供客。則乳嫩清滑,馥郁鼻端。病可令起,??闪钏?,吟壇發(fā)其逸思,談席滌其玄衿。


  秤量


  茶注宜小,不宜甚大。小則香氣氤氳,大則易散漫。大約及半升,是為適可。獨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余以是增減。


  湯候


  水一人銚,便須急煮。候有松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少后,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


  甌注


  茶甌古取建窯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純白為佳,兼貴于小。定窯最貴,不易得矣。宣、成、嘉靖,俱有名窯,近日仿造,間亦可用。次用真正回青,必揀圓整。勿用*窳。茶注以不受他氣者為良,故首銀次錫。上品真錫,力大不減,慎勿雜以黑鉛。雖可清水,卻能奪味。其次內(nèi)外有油瓷壺亦可,必如柴、汝、宣、成之類,然后為佳。然滾水驟澆,舊瓷易裂,可惜也。近日饒州所造,極不堪用。往時龔春茶壺.近日時彬所制.大為時人寶惜。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隨手造作,頗極精工,顧燒時必須火力極足,方可出窯。然火候少過,壺又多碎壞者,以是益加貴重。火力不到者,如以生砂注水,土氣滿鼻,不中用也。較之錫器,尚減三分。砂性微滲,又不用油,香不竄發(fā),易冷易餿,僅堪供玩耳。其余細砂,及造自他匠手者,質(zhì)惡制劣,尤有土氣,絕能敗味,勿用勿用。


  蕩滌


  湯銚甌注,最宜燥潔。每日晨興,必以沸湯蕩滌,用極熟黃麻巾蛻向內(nèi)拭干,以竹編架,覆而庋之燥處,烹時隨意取用。修事既畢,湯銚拭去余瀝,仍覆原處。每注茶甫盡,隨以竹筋盡去殘葉,以需次用。甌中殘瀋,必傾去之,以俟再斟。如或存之,奪香敗味。人必一杯,傳遞,再巡之后,清水滌之為佳。


  飲啜


  一壺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鮮美,再則甘醇,三則意欲盡矣。余嘗與馮開之戲論茶候,以初巡為婷婷裊裊十三余,再巡為碧玉破瓜年,三巡以來,綠葉成陰矣。開之大以為然。所以茶注欲小,小則再巡已終,寧使余芬剩馥,尚留葉中,猶堪飯后供啜漱之用,未遂棄之可也。若巨器屢巡,滿中瀉飲,待停少溫,或求濃苦,何異農(nóng)匠作勞。但需涓滴,何論品嘗,何知風味乎。


  論客


  賓朋雜沓,止堪交錯觥籌;乍會泛交,僅須常品酬乍。惟素心同調(diào),彼此暢適,清言雄辯.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點湯。量客多少,為役之煩簡。三人以下,止熱一爐,如五六人,便當兩鼎爐,用一童,湯方調(diào)適。若還兼作,恐有參差??腿舯姸?,姑且罷火,不妨中茶投果,出自內(nèi)局。


  茶所


  小齋之外,別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閉塞。壁邊列置兩爐,爐以小雪洞覆之。止開一面,用省灰塵騰散。寮前置一幾,以頓茶注茶盂,為臨時供具。別置一幾,以頓他器。旁列一架,巾綐懸之,見用之時,即置房中。斟酌之后,旋加以蓋,毋受塵污,使損水力。炭宜遠置,勿令近爐,尤宜多辦宿干易熾。爐少去壁,灰宜頻掃??傊陨骰鸱罒?,此為最急。


  洗茶


  岕茶摘自山麓,山多浮沙,隨雨輒下,即著于葉中。烹時不洗去沙土,最能敗茶。必先盥手令潔,次用半沸水,扇揚稍和,洗之。水不沸,則水氣不盡,反能敗茶。毋得過勞以損其力。沙土既去,急于手中擠令極干,另以深口瓷合貯之,抖散待用。洗必躬親,非可攝代。凡湯之冷熱,茶之燥濕,緩急之節(jié),頓置之宜,以意消息,他人未必解事。


  童子


  煎茶燒香,總是清事,不妨躬自執(zhí)勞。然對客談諧,豈能親蒞,宜教兩童司之。器必晨滌,手令時盥,爪可凈剔,火宜常宿,量宜飲之時,為舉火之候。又當先白主人,然后修事。酌過數(shù)行,亦宜少輟。果餌間供,別進濃瀋,不妨中品充之。蓋食飲相須,不可偏廢,甘釀雜陳,又誰能鑒賞也。舉酒命觴,理宜停罷,或鼻中出火,耳后生風,亦宜以甘露澆之。各取大盂,撮點雨前細玉,正自不俗。


  飲時


  心手閑適披詠疲倦意緒棼亂聽歌聞曲歌罷曲終杜門避事


  鼓琴看畫夜深共語明窗凈幾洞房阿閣賓主款狎佳客小姬


  訪友初歸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課花責鳥


  荷亭避暑小院焚香酒闌人散兒輩齋館清幽寺觀名泉怪石


  宜輟


  作字觀劇發(fā)書柬大雨雪長筵大席翻閱卷帙人事忙迫及與上宜飲時相反事


  不宜用


  惡水敝器銅匙銅銚木桶柴薪麩炭粗童惡婢


  不潔巾蛻各色果實香藥


  不宜近


  陰室廚房市喧小兒啼野性人童奴相哄酷熱齋舍


  良友


  清風明月紙帳楮衾竹床石枕名花琪樹


  出游


  士人登山臨水,必命壺觴。乃茗碗薰爐,置而不問,是徒游于豪舉,未托素交也。余欲特制游裝,備諸器具,精茗名香,同行異室。茶罌一,注二,銚一,小甌四,洗一,瓷合一,銅爐一,小面洗一,巾副之,附以香奩小爐香囊七*,此為半肩。薄甕貯水三十斤,為半肩足矣。


  權(quán)宜


  出游遠地,茶不可少??值禺a(chǎn)不佳,而人鮮好事,不得不隨身自將。瓦器重難,又不得不寄貯竹菩。茶甫出甕,焙之。竹器曬干,以箬厚貼,實茶其中。所到之處,即先焙新好瓦瓶,出茶焙燥,貯之瓶中。雖風味不無少減而氣力味尚存。若舟航出入,及非車馬修途,仍用瓦缶,毋得但利輕赍,致?lián)p靈質(zhì)。


  虎林水


  杭兩山之水,以虎跑泉為上。芳冽甘腴,極可貴重,佳者乃在香積廚中上泉,故有土氣,人不能辨。其次若龍井、珍珠、錫杖、韜光、悠淙、靈峰,皆有佳泉,堪供汲煮。及諸山溪澗澄流,并可斟酌,獨水樂一洞,跌蕩過勞,味遂漓薄。玉泉往時頗佳,近以紙局壞之矣。


  宜節(jié)


  茶宜常飲,不宜多飲。常飲則心肺涪涼,煩郁頓釋。多飲則微傷僻腎,或泄或寒。蓋脾土原潤,腎又水鄉(xiāng),宜燥宜溫,多或非利也。古人飲水飲湯,后人始易以茶,即飲湯之意。但令色香味備,意已獨至,何必過多,反失清洌乎。且茶葉過多,亦損脾腎,與過飲同病。俗人知戒多飲,而不知慎多費,余故備論之。


  辨訛


  古人論茶,必首蒙頂。蒙頂山蜀雅州山也,往常產(chǎn),今不復有。即有之,彼中夷人專之,不復出山。蜀中尚不得,何能至中原江南也。今人囊盛如石耳,來自山東者,乃蒙陰山石苔,全無茶氣,但微甜耳,妄謂蒙山茶。茶必木生,石衣得為茶乎?


  考本


  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jié)婚,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曰下茶。南中夷人定親,必不可無,但有多寡。禮失而求諸野,今求之夷矣。


  余齋居無事,頗有鴻漸之癖。又桑苧翁所至,必以筆床茶灶自隨,而友人有同好者,數(shù)謂余宜有論著,以備一家,貽之好事,故次而論之。倘有同心,尚箴余之闕,葺而補之,用告成書,甚所望也。次紓再識。


中國茶道發(fā)展史綱要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shù),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tǒng)一。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一套技藝;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環(huán)境、所謂修道,是指通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

茶道圖 [元] 作者不詳彩繪壁畫內(nèi)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qū)沙子山2號墓壁畫

道作為中國哲學的最高范疇,一般指宇宙法則、終極真理、事物運動的總體規(guī)律、萬物的本質(zhì)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盡一致。中國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補”,隋唐以降又趨于“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懦道佛,即使道士、佛徙,也往往是旁通儒佛、儒道。流傳最廣,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一派,便吸收了老莊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點便是融通儒道,調(diào)合三教。宋明新儒學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謂“朱子道,陸子禪”之說。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竭力提倡“三教合一”,其詩云:“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為儒家之道,可為道家、道教之家,也可為禪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茶道中所修之道為綜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來就是養(yǎng)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理想結(jié)果,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證道則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極高明而道中庸,無為而無不為。

調(diào)琴啜茗圖卷 (聽琴圖) [唐] 周昉

考察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后產(chǎn)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chǔ),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飲茶普及,茶藝完善之后。唐代以前雖有飲茶,但不普遍。西晉雖有茶藝的雛型(見杜育《荈賦》),還遠未完善。晉、宋以迄盛唐,是中國茶道的醞釀期。

宮樂圖(會茗圖) [唐] 作者不詳

中唐以后,中國飲茶“殆成風俗”,形成“比屋之飲”,“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唐朝肅宗、代宗、德宗時期,陸羽著《茶經(jīng)》,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基礎(chǔ)。又經(jīng)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實踐、潤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時期,蔡襄著《茶錄》,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從而形成了“點茶道”,明代后期,張源著《茶錄》,許次紓著《茶疏》,標志著“泡茶道”的誕生。

中國古代沒有茶道專著,有關(guān)茶道的內(nèi)容散見于各種茶書及茶詩文繪畫中。下面是從古代茶書及茶詩文的東鱗西爪中,筆者所披尋出的中國茶道形成與發(fā)展的脈絡(luò)。

一、唐宋時期──煎茶道

煎茶法萌芽于晉,至唐陸羽《茶經(jīng)》始有詳細記載。《茶經(jīng)》初稿成于唐肅宗、代宗朝時期,又經(jīng)修訂,于唐德宗朝時期定稿?!恫杞?jīng)》的問世,標志著中國茶道的誕生。其時其后,皎然、盧仝作茶歌,斐汶撰《茶述》,張又新撰《煎茶水記》,溫庭筠撰《采茶錄》,推波助瀾,使中國煎茶道日益成熟。

(一)煎茶道茶藝

煎茶道茶藝有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huán)節(jié)。

1.備器

《茶經(jīng)》"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風爐(含灰承)、筥、炭撾、火夾、鍑、交床、夾、紙囊、碾(含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夾、鹺簋(含揭)、熟盂、碗、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統(tǒng)貯茶器的都籃。

2.選水

《茶經(jīng)》“五之煮”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薄捌渖剿瑨槿?、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睋?jù)說陸羽晚年撰《水品》(一說《泉品》)一書。張又新于公元825元年前后撰《煎茶水記》,書中引劉伯芻評判天下之水七等,陸羽評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講究水品,是中國茶道的特點。

3.取火

《茶經(jīng)》“五之煮”云:"其火,用炭,次用勁薪。其炭曾經(jīng)燔炙為膻膩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溫庭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的《采茶錄》“辨”條載:“李約,[氵開]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日:‘茶須緩火炙,活火煎?!罨鹬^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yǎng)茶?!?/p>

4.候湯

《茶經(jīng)》“五之煮”云:“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湯是煎茶的關(guān)鍵。

5.習茶

習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于八世紀末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tǒng)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飲茶者,李公請為之。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zhí)茶器,口通茶名,區(qū)分指點,左右刮目?!背2埽绞论E不詳,約為陸羽同時人。他對《茶經(jīng)》進行了潤色,嫻熟茶藝,是煎茶道的開拓者之一。

陸羽、常伯熊而外,皎然、張又新、劉禹錫、白居易、李約、盧仝、錢起、杜牧、溫庭筠、皮日休、陸龜蒙、齊己等人對煎茶道茶藝均有貢獻。

(二)茶禮

《茶經(jīng)》“五之煮”云:“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shù)三,次之者,碗數(shù)五。若坐客數(shù)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shù),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币淮渭宀枭賱t三碗,多不過五碗??腿宋逦?,則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則行五碗茶,缺兩碗,則以最先舀出的“雋永”來補。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五碗,所缺一碗以“雋永”補。若八人以上則兩爐、三爐同時煮,再以人數(shù)多少來確定酌分碗數(shù)。

(三)茶境

《茶經(jīng)》“九之略”章有“若松間石上可坐”,“若瞰泉臨澗”,“若援蘲躋巖,引[纟亙]入洞”,則飲茶活動可在松間石上,泉邊澗側(cè),甚至山洞中?!笆畧D”章又載:“用絹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寫之,陳諸座隅。則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目擊而存,于是《茶經(jīng)》之始終備焉?!笔覂?nèi)飲茶,則在四壁陳掛寫有《茶經(jīng)》內(nèi)容的掛軸,開后世懸掛書畫條幅的先河。

呂溫《三月三日茶宴》序云:“三月三日,上已禊飲之日,諸子議以茶酌而代焉。乃撥花砌,爰庭陰,清風逐人,日色留興。臥借青靄,坐攀花枝,聞鶯近席羽未飛,紅蕊拂衣而不散?!柄L飛花拂,清風麗日,環(huán)境清幽。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云:“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按渲駬u曳,樹影橫斜,環(huán)境清雅。

唐代茶道,對環(huán)境的選擇重在自然,多選在林間石上、泉邊溪畔、竹樹之下清靜、幽雅的自然環(huán)境中?;蛟诘烙^僧寮、書院會館、廳堂書齋,四壁常懸掛條幅。

(四)修道

《茶經(jīng)》“一之源”載:“茶之為物,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jié)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憋嫴枥凇熬袃€德”,使人強身健體。

《茶經(jīng)》“四之器”,其風爐的設(shè)計就應(yīng)用了儒家《易經(jīng)》的“八卦”和陰陽家的“五行”思想。風爐上鑄有“坎上巽下離于中”,“體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樣。鍑的設(shè)計為:“方其耳,以正令也;廣其緣,以務(wù)遠也;長其臍,以守中也?!闭?、務(wù)遠、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茶經(jīng)》不僅闡發(fā)飲茶的養(yǎng)生功用,已將飲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旨在培養(yǎng)儉德,正令、務(wù)遠、守中。

詩僧皎然,年長陸羽,與陸羽結(jié)成忘年交。皎然精于茶道,作茶詩二十多首。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有:“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熘璧廊珷栒?,唯有丹丘得如此?!别ㄈ皇讟恕安璧馈?,在茶文化史上功并陸羽。他認為飲茶不僅能滌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門徑,三飲便可得道全真。

玉川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問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經(jīng)》。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云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捌咄氩琛绷鱾髑Ч?,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

錢起《與趙莒茶宴》詩寫主客相對飲茶,言忘而道存,洗盡塵心,遠勝煉丹服藥。

裴汶《茶述》記:“茶,起于東晉,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辈?,性清味淡,滌煩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獨高。

中唐以降,已經(jīng)認識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滌煩、致和、全真的功用。飲茶能使人養(yǎng)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陸羽《茶經(jīng)》,裴汶《茶述》,皎然“三飲”,盧仝“七碗”,高揚茶道精神,把飲茶從目常物質(zhì)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層次。

明 文徵明 陸羽烹茶圖

綜上所述,八世紀下半葉,值中唐時期,煎茶茶藝完備,以茶修道思想確立,注重對飲茶環(huán)境的選擇,具備初步的飲茶禮儀,這標志著中國茶道的正式形成。陸羽不僅是煎茶道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中國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中國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經(jīng)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歷時約五百年。

二、宋明時期──點茶道

點茶法約始于唐末,從五代到北宋,越來越盛行。十一世紀中葉,蔡襄著《茶錄》二篇,上篇論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羅茶、候湯、熁盞、點茶,下篇論茶器、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同時又是文學家、茶葉專家、荔枝專家,其《茶錄》奠定了點茶茶藝的基礎(chǔ)。

宋遼點茶

見于河北宣化下八里村1號墓遼代壁畫《點茶圖》。壁畫描繪了兩人正在配合注湯點茶的情景。

十二世紀初,宋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二十篇:地產(chǎn)、天時、采擇、蒸壓、制造、鑒辨、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趙佶是杰出的藝術(shù)家,書畫、詩文皆佳,且精于茶道。點茶道醞釀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十五世紀中葉,朱權(quán)著《茶譜》,對點茶道崇新改易。

(一)點茶道茶藝

點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huán)節(jié)。

1.備器

《茶錄》、《茶論》、《茶譜》等書對點茶用器都有記錄。宋元之際的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對點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號,并附圖及贊。歸納起來點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爐、湯瓶、砧椎、茶鈐、茶碾、茶磨、茶羅、茶匙、茶筅、茶盞等。

2.選水

宋人選水承繼唐人觀點,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觀茶論》“水”篇卻認為“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古人品水,雖曰中泠、惠山為上,然人相去之遠近,似不常得,但當取山泉之清潔者。其次,則井水之常汲者為可用。若江河之水,則魚鱉之腥、泥濘之汙,雖輕甘無取?!彼位兆谥鲝埶郧遢p甘潔為好,以山水、井水為用,反對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宋遼茶具

見于遼代張文藻墓壁畫《童嬉圖》。壁畫右有四個人物,四人中間放茶碾一只,船形碾槽中有一碾軸。旁邊有一個黑皮朱里圓形漆盤,盤內(nèi)放有曲柄鋸子、毛刷和綠色茶碾。盤的上方有茶爐,爐上坐一執(zhí)壺。畫中間的桌子上放著些茶碗、貯茶瓶等物。

4.候湯

蔡襄《茶錄》“候湯”條載:“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蔡襄認為蟹眼湯已是過熟,且煮水用湯瓶,氣泡難辨,故候湯最難。趙佶《大觀茶論》“水”條記:“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為度,過老則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頃刻而后用?!壁w佶認為水燒至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為度。蔡襄認為蟹眼已過熟,而趙佶認為魚目蟹眼連繹迸躍為度。湯的老嫩視茶而論,茶嫩則以蔡說為是,茶老則以趙說為是。

5.習茶

點茶道習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羅茶、燲盞、點茶(調(diào)膏、擊拂)、品茶等。

宋遼點茶

見于河北宣化下八里村6號墓遼代壁畫。壁畫中共有6人,一人碾茶,一人煮水,一人點茶,反映了當時的煮茶情景。

蔡襄、趙佶、朱權(quán)而外,釋文了、釋福全、丁謂、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釋道謙、顯上人、陸游、宋安老人等人對點茶藝都有所貢獻。蘇軾的《葉嘉傳》,明寫人,暗寫茶,文中暗含點茶法。

(二)茶禮

朱權(quán)《茶譜》載:“童子捧獻于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日: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敝鞕?quán)點茶道注重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且禮陳再三,頗為嚴肅。

(三)茶境

點茶道對飲茶環(huán)境的選擇與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靜、清靜。王令詩有“果肯同嘗竹林下”,蘇軾詩有“一甌林下記相逢”,陸游詩有“自挈風爐竹下來”,“旋置風爐清樾下”。朱權(quán)《茶譜》則記:“或會于泉石之間,或處于松竹之下,或?qū)︷┰虑屣L,或坐明窗靜牖?!?/p>

(四)修道

《大觀茶論》載:“至若茶之有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則百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之?!薄翱N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辈?,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宋代市井斗茶

見于南宋劉松年《茗園賭市圖》。圖中的茶販有注水點茶的,有提壺的,有舉杯品茶的,這是宋代街頭茶市的真實寫照。

審安老人作《茶具圖贊》,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號”,附圖及贊語。以朝廷職官命名茶具,賦予了茶具的文化內(nèi)涵,而贊語更反映出儒、道兩家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之理。木待制(砧椎)贊有“上應(yīng)列宿,萬民以濟,稟性剛直?!苯鸱ú?茶碾)贊有“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圓機運用,一皆有法。”石轉(zhuǎn)運(茶磨)贊有“抱堅質(zhì),懷直心。啖嚅英華,周行不怠?!焙鷨T外(茶瓢)贊有“周旋中規(guī)而不逾其間,動靜有常而性苦其卓。”羅樞密(羅合)贊有“凡事不密則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揚之。”宗從事(茶帚)贊有“孔門子弟,當灑掃應(yīng)對?!碧諏毼?茶盞)贊有“虛已待物,不飾外貌?!睖狳c(湯瓶)贊有“養(yǎng)浩然之氣,發(fā)沸騰之聲,以執(zhí)中之能,輔成湯之德?!斌酶睅?茶筅)贊有“子之清節(jié),獨以身試,非臨難不顧者疇見多?!?/p>

朱權(quán)《茶譜》序曰:“予嘗舉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謂與天語以擴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內(nèi)煉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將有裨于修養(yǎng)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曰:“茶之為物,可以助詩興而云山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萬象驚寒。……乃與客清談款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R仝吃七碗,老蘇不禁三碗,予以一甌,足可通仙靈矣?!被罨鹋肭迦?,以副內(nèi)煉之功。助詩興,倍清淡。探虛玄大道,參天地造化,清心出塵,一甌通仙。

趙佶、朱權(quán)貴為帝、王,親撰茶書,倡導茶道。宋明茶人進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賦予了茶以清、和、淡、潔、韻、靜的品性。

綜上所述,點茶道醞釀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紀中葉的北宋時期發(fā)展成熟。點茶道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代前期,亡于明代后期,歷時約六百年。

建窯兔毫紋盞宋

建窯鷓鴣斑星盞宋由于斗茶需要比較水痕,顏色較深的建窯瓷成為了宋代流行的茶具。

三、明清時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約始于中唐,南宋末至明代初年,泡茶多用末茶。明中葉以后,泡茶用葉茶,流風至今。

十六世紀末的明代后期,張源著《茶錄》,其書有藏茶、火候、湯辨、泡法、投茶、飲茶、品泉、貯水、茶具、茶道等篇;許次紓著《茶疏》,其書有擇水、貯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點、湯候、甌注、蕩滌、飲啜、論客、茶所、洗茶、飲時、宜輟、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權(quán)宜、宜節(jié)等篇?!恫桎洝泛汀恫枋琛罚餐於伺莶璧赖幕A(chǔ)。十七世紀初,程用賓撰《茶錄》,羅廩撰《茶解》,黃龍德撰《茶說》,馮可賓撰《岕茶箋》。十七世紀后期,清代冒襄撰《岕茶匯鈔》。這些茶書進一步補充、發(fā)展、完善了泡茶道。

(一)泡茶道茶藝

泡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huán)節(jié)。

1.備器

泡茶道茶藝的主要器具有茶爐、湯壺(茶銚)、茶壺、茶盞(杯)等。

2.選水

明清茶人對水的講究比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明代,田藝衡撰《煮泉小品》,徐獻忠撰《水品》,龍膺撰《蒙史》,專書論水。明清茶書中,也多有擇水、貯水、品泉、養(yǎng)水的內(nèi)容。

3.取火

張源《茶錄》“火候”條載:“烹茶要旨,火候為先。爐火通紅,茶瓢始上。扇起要輕疾,待有聲稍稍重疾,斯文武之候也?!?/p>

4.候湯

《茶錄》“湯辨”條載:“湯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聲辨,三曰氣辨。形為內(nèi)辨,聲為外辨,氣為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湯,直至涌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初聲、轉(zhuǎn)聲、振聲、驟聲皆為萌湯,直至無聲,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是萌湯,直至氣直沖貫,方是純熟?!庇帧皽美夏邸睏l稱:“今時制茶,不假羅磨,全具元體,此湯須純熟,元神始發(fā)?!?/p>

5.習茶

(1)壺泡法

據(jù)《茶錄》、《茶疏》、《茶解》等書,壺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壺、泡茶(投茶、注湯)、滌盞、釃茶、品茶。

(2)撮泡法

陳師撰于十六世紀末的《茶考》記:“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撮泡法簡便,主要有滌盞、投茶、注湯、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廣東、福建和臺灣地區(qū),是用小茶壺泡青茶(烏龍茶),主要程序有治壺、投茶、刮沫、淋壺、燙杯、釃茶、品茶等。

對泡茶道茶藝有貢獻的,除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廩、黃龍德、馮可賓、冒襄外,還有田藝衡、陸樹聲、屠隆、陳繼儒、張謙德、徐渭、張大復、熊明遇、屠本畯、聞龍、周高起、張岱、袁枚等人。

(二)茶禮

中國茶道注重自然,不拘禮法,故茶書對此多有省略。

(三)茶境

十六世紀后期,陸樹聲撰《茶寮記》,其“煎茶七類”篇“茶候”條有“涼臺靜室、曲幾明窗、僧寮道院、松風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類》,內(nèi)容與陸樹聲所撰相同。《徐文長秘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風下、宜花鳥間、宜清流白云、宜綠鮮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里瓢煙。"

許次紓《茶疏》“飲時”條有“明窗凈幾、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課花責鳥、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石”等二十四宜。又“茶所”條記:“小齋之外,別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閉寒。壁邊列置兩爐,爐以小雪洞覆之,止開一面,用省灰塵脫散。寮前置一幾,以頓茶注、茶盂,為臨時供具。別置一幾,以頓他器。旁列一架,巾[巾兌]懸之。……”

屠隆《茶說》“茶寮”條記:“構(gòu)一斗室,相傍書齋,內(nèi)設(shè)茶具,教一童子專主茶設(shè),以供長日清談,寒宵兀坐。幽人首務(wù),不可少廢者。”張謙德《茶經(jīng)》中也有“茶寮中當別貯凈炭聽用”、“茶爐用銅鑄,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p>

明清茶人對品茗修道環(huán)境尤其講究,設(shè)計了專門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動有了固定的場所。茶寮的發(fā)明、設(shè)計,是明清茶人對茶道的一大貢獻。

(四)修道

明清茶人繼承了唐宋茶人的飲茶修道思想,創(chuàng)新不多。

綜上所述,泡茶道蘊釀于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于明代中期,鼎盛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前期,綿延至今。

四、總說

中國茶道成于唐,繼于宋,盛于明,衰于清。

中國茶道形成于八世紀中后期的中唐時期,陸羽為中國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創(chuàng)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陸羽、常伯熊、皎然、盧仝、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齊已等。唐代茶人對茶道的主要貢獻在于完善了煎茶茶藝,確立了飲茶修道的思想。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歷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為時約五百年。

點茶道形成于十一世紀中葉的北宋中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趙佶、梅堯臣、蘇軾、黃庭堅、陸游、審安老人、朱權(quán)等。宋代茶人承先啟后,創(chuàng)立了點茶茶藝,發(fā)展了飲茶修道的思想。點茶道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代初期,至明代后期而亡,為時約六百年。

泡茶道形成于十六世紀中葉的明代中期,代表人物有田藝衡、張源、許次紓、羅廩、馮可賓、陳繼儒、徐渭、徐獻忠、張大復、黃龍德、張岱、冒襄、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對茶道的貢獻其一在于創(chuàng)立了泡茶茶藝,且有撮泡、壺泡和工夫茶三種形式;其二在于為茶道設(shè)計了專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代前期,衰于近代,復興于二十世紀后期。

中國先后產(chǎn)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然而煎茶道、點茶道在中國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存一線生機。唐宋元明清,中國的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先后傳入日本,經(jīng)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發(fā)揚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茶道發(fā)源于中國,光大于日本。

文/丁以壽。本文原刊《農(nóng)業(yè)考古》1999年第4期,P20-25。來源:福茶之心。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條結(jié)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相關(guān)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