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烤茶有什么不一樣

找到約157條結(jié)果 (用時 0.016 秒)

白茶沖泡法大全,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找它 值得收藏

沖泡,向來是喝好一款白茶的最后一關(guān)。

因為再好的白茶,如果沖泡方法不當(dāng),也無法完全發(fā)揮出優(yōu)質(zhì)白茶應(yīng)有的滋味。

泡法是死的,規(guī)律才是活的。所以,抓住茶和沖泡方式的規(guī)律,才最重要。

用不同的方式泡茶,可以讓茶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感覺來。


?以茶葉等級來區(qū)分的3種沖泡法?


1.白毫銀針的泡法


沖泡白毫銀針,主要注意事項有二:其一,茶芽纖長細嫩,水溫不宜過高,90度左右即可;其二,這種上好的白茶渾身披滿白毫,沖泡時,熱水不可直沖茶芽,應(yīng)當(dāng)沿杯(或壺)壁入沖。這樣做有兩個好處,即不會損傷茶芽品相,又不至于因為茶芽大量脫毫令茶湯變濁、而影響其湯色的美感。

白毫銀針茶形雖然纖小細嫩,因為茶芽肥壯豐腴,出湯時間較長,十分耐泡,即便泡至十道,湯色尤在,雖然口味淡了不少,但還是可以從中品到其余韻的。沖泡白毫銀針,還有一個秘訣,每回往外分茶湯,可留湯底約三分之一。這樣,續(xù)過新水之后,茶湯還能沿承原來的韻味。


2.白牡丹的泡法


白牡丹一芽一兩葉,旗槍兼具,茶芽細嫩纖巧,茶葉粗獷豪放,水溫不可過低。低則茶味難出,水溫若是太高,則又會傷及茶芽,若配以玻璃茶具,則其水中倩影盡收眼底。所以,白牡丹的沖泡溫度,最好控制在90—95度之間。其它注意事項,類似白毫銀針。


3.貢眉或壽眉的泡法


貢眉或壽眉皆以茶葉為主,其形粗放,盡顯古樸之風(fēng),其靚麗之處有三:其茶湯深紅美艷,其滋味醇厚濃郁,其功效較為卓越。所以,沖泡白茶,水溫可在95-100度,而且可以多泡一會。這樣,就會充分享受到其最美的部分。


以不同器具來區(qū)分的六種泡法


一、玻璃杯泡法

玻璃杯泡白茶,好處是方便簡單,居家辦公旅行皆可?


1、根據(jù)玻璃杯容量大小,1:50的比例,1克茶50ML水。一般玻璃杯3-5克白茶量。


2、溫具:先取溫水燙杯,避免正式?jīng)_泡由于熱而導(dǎo)致玻璃杯破裂。


3、接著向杯中投至3-5克茶葉,借著杯子的熱量余溫,搖動干茶在杯中,借以聞香,此為搖香(下面幾種沖泡方式亦然),體會白茶的干茶毫香、清香、甜醇香、藥香、荷香等。


4、潤茶:注入85-100度的水(白毫銀針85度左右,牡丹90度左右,壽眉老白茶100度左右,水溫下面幾種方式相同),蓋著干茶的量即可,輕微轉(zhuǎn)動玻璃杯,使茶葉浸潤,然后快速倒出水并瀝干。此時可以再次聞杯中茶香,與剛剛的搖香又是不同的感覺。


5、沖泡:注水,沿杯壁輕緩注入杯子的七份滿即可。注水時可以采用“鳳凰三點頭”手法沿杯壁注入,以示對客人的尊敬,亦可欣賞銀針飛舞,上下紛飛。


6、品飲:稍待一二分鐘即可品飲,待杯中水飲到剛剛蓋過茶葉時續(xù)水七分滿,每次不飲干再續(xù)水,是為了保持幾道茶湯的滋味均勻。


二、蓋碗泡法

?蓋碗泡法分為溫碗、投茶、搖香聞香、洗茶、沖泡、出湯六個步驟?


1、溫碗:用沸水湯洗碗盞,目的有二,一是潔具,二是方便接下來投入干茶后的搖香聞香。


2、投茶:根據(jù)蓋碗容量的大小來定,一般投茶量為蓋碗量的三分之一,記住寧少勿多這個詞就好。


3、搖香聞香:入茶后,借助剛剛的碗的熱度,激發(fā)干茶的香,可以細細品味茶香,及有無異雜味等。同時搖后,如果有碎末會粘附于碗蓋上,又可以用水沖去,利于下面泡出更美味的茶湯,而較少苦澀,因碎茶與完整條索浸出內(nèi)質(zhì)快慢不同,帶來泡茶的難度。這些,皆是泡茶的藝術(shù)了。


4、潤茶:洗茶即醒茶,又稱溫潤泡,用溫度適中的開水,快速出湯棄頭湯不飲,然后,并不要急于接著注水,可以稍等幾秒種,等待茶兒的蘇醒,此為用“潤”的手法慢慢將茶葉喚醒。


5、沖泡:沖泡的水溫宜高,手法是沿蓋碗邊沿緩緩注入,水流一定要低,不能對著茶葉沖。


6、出湯:出湯要把握兩點,就是時間和手法,注完水后停留5秒即可出湯,手法要平、穩(wěn)、快,碗要端平,到了出湯的時間千萬別猶豫,一定要快,盡快瀝干;瀝干后,蓋碗歸位,蓋子可稍微打開,讓茶葉通通氧氣,這樣茶湯會更好喝。


三、紫砂壺潰泡

“方不一相,圓非一式”的紫砂壺,品飲的不止是白茶的美味,更是紫砂的器美欣賞。同時,對于老茶,粗枝大葉的茶,更能達到茶熟香溫的韻。沖泡過程同蓋碗并無大的差異。


有友說銀針萬不可壺泡,其實未必,看你有幾多柔情、如何小心伺候、泡茶藝術(shù)達到哪層了,每道水溫要把握好、每次出湯快些,并不宜悶蓋即可。茶,是個最溫厚包容的佳人,茅屋住得、精舍亦能安放身心,關(guān)鍵在于你的柔情以待。


?紫砂壺沖泡分為溫具、置茶、醒茶、沖泡、出湯、分茶和品茗7個步驟?


1、溫具:沸水沖洗茶具。


2、置茶:茶量約占紫砂壺的三分之一(根據(jù)自己口味濃淡稍增減)。有友說銀針萬不可壺泡,其實未必,看你如何小心伺候了,每道水溫要把握好、每次出湯快些,并不宜悶蓋即可。茶,是個最溫厚包容的佳人,茅屋住得、精舍亦能安放身心,關(guān)鍵在于你的柔情以待。


3、潤茶:快速潤茶1-2次(老白茶可兩遍),以便喚醒茶味。


4、沖泡:沿壺沿注水,不可直沖壺心。


5、出湯:稍待10-30秒即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如果每次沖泡間隔時間很短,可留少量茶湯在壺中,以確保每一泡茶湯味道不變。當(dāng)然每次瀝干是泡出好茶湯滋味最保險的做法)。


6、分茶:將公道杯中的茶依次分入品茗杯中,請賓客享用。


7、品茗:聞其香,觀其色,品其味。


四、煮泡法

?老白茶煮泡法分為溫具、置茶、沖泡、出湯、分茶和品茗6個步驟


1、溫具:沸水沖洗茶具。


2、置茶:三個不同的方式:a.可先將沸水倒入紫砂壺中,再將蓋碗或紫砂壺沖泡四五道后的葉底倒入紫砂壺或別的可煮的容器中。b.可用冷水倒入煮茶容器中,再加入老白茶,慢慢煮,煮至香、色你認為皆可時即可;c.亦可以有條件時把老白茶干茶放入陶器中,在火上慢烤,烤出茶香四溢滿屋時,再注入沸水煮,初注水,聽那茶遇水舍己的哧哧聲,是不是在淺吟低唱,為你獻出最后的溫潤。


3、沖泡:待茶水沸騰后30-60秒之后即可出湯(可煮久一點)。


4、出湯:茶湯呈琥珀色后即可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每次煮泡可留少量茶湯在煮器中,以確保每一泡茶湯味道均勻)。


5、分茶:將公道杯中的茶依次分入品茗杯中,賓客享用。


6、品茗:聞其香,觀其色,品其味。


五、飄逸杯泡法

?飄逸杯被稱為為“萬能茶具”、“懶人茶具”、“辦公室泡茶神器”。無論在哪里,都很方便實用,又茶湯分離,即當(dāng)泡茶器、又可當(dāng)品飲杯。上層空間里放茶葉,注水泡茶;下層空間里容納茶湯。


1、投茶:三四克左右。


2、潤茶:不同白茶根據(jù)前面說的相應(yīng)水溫快速潤一下。


3、沖泡:沖入不同白茶適宜的水溫。


4、出湯:注水后稍待10-30秒后按壓瀝湯按鈕,茶湯自然流入到飄逸杯下層空間中。


5、品飲或分湯:取下飄逸杯上層泡茶格;一人時可以直接用此飄逸杯品茶;多人時充當(dāng)公道杯分湯品飲。


6、續(xù)水:把上層泡茶格放上飄逸杯上,再注水出湯,如此可以多次循環(huán)沖泡了。


六、冷泡法

?出門在外,無茶不歡,又苦于無精妙茶器具,此時一瓶簡單的礦泉水、純凈水即可簡單搞定,并且茶湯美味不減功夫泡。把三五克白茶先用冷水潤洗一下,然后裝入瓶中,擰上蓋慢慢待白茶仙子釋放青春吧,提前三兩個小時泡上,渴時開蓋即飲。要制用冰涼冷飲,只需把此瓶白茶放入冰箱冷藏格,慢慢冷上幾個小時。


1、準(zhǔn)備清單:水瓶或玻璃罐,3g茶葉/300ml水配比。


2、推薦茶類:白牡丹或白毫銀針。


3、注意事項:用冷水先將茶葉沖洗一次,更好出味。


4、冷藏時間:冷藏4小時左右,滋味最鮮爽。


5、風(fēng)味說明:白茶冷泡后滋味鮮爽。


6、操作禁忌:投茶后,不可搖晃,保持靜止,否則茶的澀味會加重,得不償失。

為什么每個人喝到的老班章味道都不一樣?

  沒到老班章之前我也很好奇,老班章為什么這么貴?老班章這么貴是樹種的原因嗎?到底老班章的茶樹是什么樹種呢?其實,老班章茶樹的樹種是沒有確切的說法的,因為這邊的樹種很多,分布也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一片茶園里面往往有多種樹種,因此我們喝到的一杯老班章茶里是多種樹種的茶結(jié)合的而不是單一的一種,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造就了老班章的不可復(fù)制。

  關(guān)于老班章樹種的組成,我們采訪了很多人,李隆達是其中之一。李隆達是和森的女婿,森蘭的丈夫,2007年就讀于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茶學(xué)系,2011年畢業(yè)后,因為想到原產(chǎn)地看一看于是2011年年底便到了勐??h,自己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勐海華農(nóng)茶業(yè),后來因茶結(jié)緣認識了妻子森蘭。因為茶從廣西到廣州,同樣也是因為茶從廣州到云南,跨躍三省,放棄廣州大城市的生活跑到云南的一個小縣城用心做茶,我想這是很多茶學(xué)生都做不到的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也因為如此李隆達師兄在華農(nóng)茶學(xué)系也算小有名氣,無論是比比他大的師兄姐還是比他小的師弟師妹大多數(shù)都知道他,雖然很多沒見過他真人,但都知道有這樣一位有情懷的校友。

圖片描述  

  △和森家的火塘

  去找李隆達的時候,是一個下過雨的早晨,雨后的老班章云霧繚繞,走在道路上感覺瞬間步入仙境。老班章是一個被茂密森林包圍的寨子,無論你是抬頭仰望還是低頭俯視能看到的除了山還是山,雖然已經(jīng)是上午10:00了但由于下過雨,霧氣依然很重,“高山云霧出好茶”說的莫過于此。

  去和森家的路上下起了小雨,有風(fēng)吹來略微有些涼意。雖然是8月初但覺得已經(jīng)進入了秋天。到了和森家時,和森叔叔和李隆達都出去干活了,只有和森叔叔的妻子在家??吹轿覀冞^來了她就熱情的招呼我們進去烤火??吹交鹛恋臅r候我想到了很小的時候家里也有過這樣的火塘冬天的時候也會這樣烤火,后來逐漸被電器設(shè)備取代,但直到現(xiàn)在依然覺得火塘是最方便最溫暖的,在烤火的同時可以烤洋芋、烤芋頭、烤粑粑等。

  △在火塘上烤粑粑

  火塘旁邊睡著一只小奶貓,大概只有十多天剛睜眼的樣子,聽到我們聊天的聲音它就跑出來,搖搖晃晃的去抓我們的鞋帶,很小卻很機靈也很親人。正聊著的時候李隆達便回來了,茶學(xué)科班出身的他身上帶著茶學(xué)生的特有氣息,溫和儒雅。

  “老班章的茶是什么樹種的?如果移栽這種樹種種出來的茶是不是就和其是一個口味了亦或者用其樹種的茶籽種植是不是就能種出味道一樣的茶葉?”

  △李隆達

  聊到這些話題的時候,在這邊扎根8年的李隆達依舊很謙虛,他溫和的說“其實我了解的也不是很多,這里以前學(xué)的很多東西都用不上,這邊是比較生態(tài)的,至于這邊的樹種也沒有特定的樹種,老班章并不止一個品類的群體種,而是呈現(xiàn)多品類群體種的混生,只能用一些顯性的特征來分辨其實每一棵樹都是不同的”接著他和我們分享了他根據(jù)一些顯性特征分辨的四種樹種。

圖片描述  

  一、“老曼峨變種”

  在老班章茶園比較常見的便是“老曼峨”變種。先前老班章居住著的是布朗族居民,因為布朗族信仰小乘佛教,所以原來居住在老班章的布朗族居民就遷到了現(xiàn)在的老曼峨,這些老曼峨苦茶變種便是布朗族在遷出老班章之前種下的茶樹品種。但經(jīng)過后面的多代繁衍,與真正的老曼峨種略有差異,只能說其含有老曼峨種的一部分基因。

  △老曼峨變種

  主要分布在去往茶王路上右邊的分支,部分在茶園里穿插分布。眾所周知,老曼峨茶種分苦茶和甜茶,分布在老班章的“老曼峨茶種”也是苦甜交混的,單從茶樹外觀上也很難分辨哪一棵是甜茶,哪一棵是苦茶。老曼峨變種屬于普洱茶種的一個變種,小喬木型,樹姿呈半開張,分枝稀樹高一般在2米到6米之間,葉色綠色,葉面隆起,葉脈10~14對,葉質(zhì)較軟。

  二、“帕沙種”

  除了“老曼峨變種”以外,“帕沙種”在老班章茶園里面也是比較常見的,“帕沙種”是老班章的楊姓家族之一(標(biāo)嚯啊谷)從北邊帕沙遷徙至此地時帶來的。和“老曼峨變種”一樣,經(jīng)過了多代的繁衍,保留了原帕沙種的部分基因,與真正的帕沙種略有差異。

  △帕沙種

  “帕沙種”葉子比較大,葉脈9~11對,葉身背卷,喝起來香香甜甜的,主要分布在茶王樹附近,部分穿插在茶園里面。帕沙種屬于有性系小喬木型大葉種,植株高大樹姿開張,主干明顯分枝密。在老班章茶園里行走不過多時便可見一棵帕沙種的茶樹,與其它的茶樹相比較而言,帕沙種的葉色比較深綠,葉形呈圓形或橢圓形,芽頭較肥壯。

  三、黃葉種

  相對來說葉子偏黃的,葉子比較細長的,芽頭不會很明顯偏香的品種。穿插在茶園里面,沒有固定的位置。黃色茶葉的形成是由于茶樹芽葉因變異而導(dǎo)致葉綠素部分缺失,葉黃素等色素主導(dǎo)引起的黃色。

  △黃葉種

  四、多脈種

  多脈種屬于普洱茶的一個變種,小喬木型茶樹,芽葉色澤黃綠色,發(fā)芽密度稀,葉脈13~15對,葉面微隆,葉身背卷,葉片很厚,喝起來韻味特別深,整個芳香物質(zhì)含量高所以韻味比較深,主要分布在老班章村口,部分在茶園里穿插分布。

  除了李隆達分享的這四種樹種以外,我們還去拜訪了李政民,按這位曾經(jīng)的副村長的說法來看還有一種葉片比較大的老品種,但這樣的茶樹在老班章已經(jīng)沒幾棵了,葉片比較大產(chǎn)量也很少。和李政明去茶園的時候,他特意指給我們看,這種樹種的茶樹明顯比其它茶樹要高出很多,葉片很大并且葉尖下垂,李政明說這種樹種的葉片最長可以長到30厘米左右,但因為茶樹較高產(chǎn)量低也沒幾顆所以很少有采摘了。在這些樹種當(dāng)中能夠有歷史依據(jù)參考的便是帕沙種和老曼峨種。

  △中間那棵就是李政明說的老品種

  據(jù)說整個老班章只有不到三十棵

  談到樹種的時候,李隆達分享到自己曾把老班章的一些樹苗移栽到勐??h城的茶社門口,喝起來就是勐海的味道,和老班章的茶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也把老班章的茶籽帶到廣西老家種植,但喝起來是廣西的感覺,主要還是整個的生態(tài)不同,雖然樹種一樣但茶的味道不同。老班章的海拔比較高,常年云霧繚繞,整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利于茶樹的生長及其內(nèi)含物質(zhì)的積累。對于老班章的茶來說,更多的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多樣性和樹種的多樣性造就了它的不可復(fù)制,否則只是單一樹種的話是很好抄襲的,只要移栽茶樹,或者將老班章的茶籽帶去培育就能復(fù)制出來。

  單喝老曼峨會覺得很苦,單喝帕沙覺得很香,由老曼峨和帕沙再加上其它樹種結(jié)合而成的老班章就更加的飽滿豐富有層次感,苦但化得很快是轉(zhuǎn)瞬即逝的苦,回甘迅速持久,香氣也很豐富很自然,綜合來說各方面都比較均衡。

  △老班章茶園中的變種


  來源:茶業(yè)復(fù)興

不同種類的茶是什么味道

茶的味道要具體描述起來有點難,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一泡茶給不同的人喝會得到不同味道,就拿焙比較高火候的巖茶來說,喝的慣的人會覺得炭香很棒,喝不慣的人就會認為是焦味,無法入口。再有,茶的味道與樹齡,制作工藝,以及生長環(huán)境、甚至天氣陰晴都有關(guān)。所以很難用一個準(zhǔn)確的詞來講一種茶的味道。喝茶必須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別人說破天都沒用,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武夷紅茶:紅茶是全發(fā)酵茶,全發(fā)酵的茶最大特點是醇,紅茶的味道是甜的,所以評紅茶,水是否是甜的,這很重要,紅茶的甜還取決樹齡,發(fā)酵程度,有的茶發(fā)酵不夠好,會出現(xiàn)奇怪的雜味。然后是香氣,紅茶的香可分為蜜香,花香,桂圓香,松煙香。紅茶比較溫和,不似其他茶表現(xiàn)的那么強烈,需要說的是,紅茶的湯色表現(xiàn)并不能說明茶的好差,金黃的湯色和濃紅的湯色是因為工藝的不同。金黃湯色紅茶比較鮮甜,湯色紅的紅茶比較醇甜。心中好的紅茶是:香氣濃,水甜柔滑,入喉無雜味。你們可以試下,紅茶的茶水涼了都是甜的。

武夷巖茶:巖茶的種類太多(一千多種),敢說在武夷山還沒誰對這一千多種都能全喝明白。 所以在這里就先說下武夷巖茶兩大當(dāng)家品種 “水仙和肉桂”。 對巖茶有點了解的朋友相信都聽過有句話叫“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這兩個品種可以稱為是巖茶界的代表。從產(chǎn)量上看,二者加起來占了總產(chǎn)量至少七八成,剩下的是其他稀有品種,它們有各自鮮明的特征,但有趣的是,它們也有著其他巖茶品種的特征,簡單來說就是個性中帶有共性。

如果問巖茶是什么味道,還真無法說清楚,只能從山場、工藝上進行個大致說明。山場的意思就是茶葉生長環(huán)境,不同茶山的氣候,土壤都會影響到茶樹內(nèi)的物質(zhì),茶香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每個山場都有它自己的特點,眾所周知高山出好茶,低山茶有“泥土味”。水仙茶醇,但這個醇又與紅茶、熟普的醇不同,是清醇。水仙茶屬喬木型,喬木型的茶本質(zhì)味道是木質(zhì)味;肉桂茶屬灌木型,比較香,香的濃烈,特征是“桂皮味”。再有就是烘焙的火候了,不同火候出來的茶,滋味也不不同。

走水焙茶青炒過后進行烘焙,火候比較輕,茶喝起來很清新,葉底也比較綠,味道類似青草。

中火烘焙葉底是墨綠帶點褐色,香氣比較馥郁,好的有花香,喉韻也好。

足火烘焙葉底是黑褐色,茶香沉穩(wěn),足火的茶剛烤出來,會有炭火味,放置一兩個月后,火味漸退,才好喝,茶水會更順,花香也會轉(zhuǎn)化成果香。

烘焙巖茶,茶香已經(jīng)不是表面的香,茶香已經(jīng)留在水底。越焙下去,茶水的口感會越厚重,但那些花香、果香會被焙走。巖茶的炭焙絕對是一門技術(shù),有經(jīng)驗的師傅會容易了解一款茶的茶性再進行炭焙,焙的不夠時間不夠溫度或焙過頭,亂七八糟的味道就會出來了。在潮汕地區(qū),潮汕人喝的巖茶相對比較濃重,投茶量也相對比外地多,特別是喝了很多年巖茶的人,他們除了喜歡濃,還喜歡那種炭火香,就是烤的很足很透的茶。對于喝不慣的人會認為是焦味??偟膩碚f一般剛接觸的人是喝香,有一定飲巖茶時間的朋友是喝茶水。

其實真正喝巖茶還是足火的好喝,也是巖茶真正的魅力所在。心中好巖茶的是:有巖韻,喝起來要有骨(巖骨),茶水順滑度,喝下去回起來的香要舒服,回甘也要好。茶香不需要太串,有的茶香氣很好,但水澀,這是不過關(guān)的。巖茶這塊其實可以說很多,一時的思緒就這些了,有的地方也許說的不完善,很多制茶師傅對制茶都會有自己的看法,這太正常,而且不同的品種,制法也不一樣,武夷山有句話是,看青做茶,看天做青。(指的是茶青)

鐵觀音:鐵觀音這個茶認識起來比較簡單,品種就那幾個,對比下就能喝出區(qū)別來。主要品種有:觀音,本山,毛蟹,黃金桂,喝鐵觀音追求的是口感鮮爽、茶水清甜和觀音韻。這個觀音韻到底是怎么個感受,入喉回起來的余香,喉底中再回甘。生長環(huán)境,制作工藝對觀音韻也會有影響,不同人感官是不同的,喝的舒服就行。

說說工藝上的差別:

正味鐵觀音通俗來說是鐵觀音的原味,香氣比較清雅,好的會有蘭花香,正味的葉底黃綠。正味和消青工藝上差不多,時間上有點不一樣。滋味都比較清。

托酸的鐵觀音喝起來口感會有點“酸味”,有人會把酸味誤解為就是觀音韻,其實不是,這種酸味只是發(fā)酵時間延長才會有,托酸鐵觀音的葉底墨綠。

還有一種是炭焙鐵觀音這種鐵觀音跟那些看去青綠的鐵觀音不一樣。青綠的鐵觀音喝起來清香,炭焙的鐵觀音喝起來是炭香,(鐵觀音的炭焙跟巖茶炭焙不同的區(qū)別是鐵觀音的烘焙火候相對比較低,而且是慢焙),炭焙鐵觀音的回甘跟青茶鐵觀音回甘也是有區(qū)別的,喉嚨會有涼涼的感覺。

鳳凰單樅:鳳凰單樅是半發(fā)酵茶,香型也比較豐富。這個茶最大的感覺是香氣烈,回甘強。但與巖茶比起來,沒有巖茶的厚重感。不過這也沒法比,畢竟品種不同,各有各特色。單樅也有它的韻,稱為山韻。生長環(huán)境在潮州鳳凰那一帶海拔較高的茶山,環(huán)境可想而知,夏天上茶山有時候還得穿長袖。香氣獨特,它的茶香可大體分為蜜香和花香(比如蘭花香,梔子花,水蜜桃香、杏仁等),會出現(xiàn)這么多香型的原因除了品種及環(huán)境影響外,在曬青和發(fā)酵,烘焙過程對茶香也會多少有影響,比如發(fā)酵的輕會形成花香,發(fā)酵的重會形成蜜香果香,單樅的滋味是清甜的,口感怎樣取決于茶的品質(zhì),品質(zhì)不行的單樅泡下去是第一次沖就水苦,水澀,再香都沒用。

好的單樅是不用擔(dān)心這些的,但在浸泡時間也需要把握好,單樅泡的比較久會很濃,濃就帶微苦了,但澀不會出現(xiàn)。除了香和口感之外,還要有“茶”,就是要有茶味,喝到喉嚨能明顯的感受到茶味,喝茶不能被香氣所蒙蔽,有茶味才是關(guān)鍵。個人喜歡焙的比較熟的單樅,前面講巖茶時候說過,茶焙的足,茶水會更柔順甘醇。輕火焙的單樅固然是高香的,但茶水不夠順滑,出水時間控制不好會影響口感。鳳凰單樅的回甘很強這個不可否認,茶回味起來連口水都是帶甜的??偟膩碚f這個茶給我的感覺是確實是好茶,只是所知的人比較少,以前是在廣東、福建閩南一帶比較有名,近年也開始漸漸地在外地有了名氣。

今天主要講以上這些茶類。

說了這么多,總覺得不夠完善,一般我們評茶都是從:條索、湯色、香氣、特征、水這幾個方面進行審評,口感因為每個人感官不同,所以不會記在筆記上面,記在腦子里就可以了。這篇文章發(fā)出來估計會引起不同的意見,如果各位有自己的看法歡迎說出來一起探討哈,自認為對茶的理解和認識遠遠還不夠,學(xué)茶識茶是隨著時間沉淀的,所以說制茶還是老師傅有經(jīng)驗。其實好茶很簡單,干凈沒雜味、不苦不澀,你覺得喝著順暢就是好茶

如果你喜歡喝茶,還是認真的對待每一片茶葉每一杯茶吧,做茶不易,茶農(nóng)是看天吃飯,制茶師傅辛苦,特別在夏天,還要待在高溫的焙房里焙茶,又悶又熱,全身濕透,臉被熱紅。

找到約149條結(jié)果 (用時 0.007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8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相關(guān)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