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靜雅茶行

找到約18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展”大“鬧”第七屆非遺展!

8月2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簡稱“非遺博覽會”)在山東省濟南市落下帷幕。

此次非遺博覽會以“連接現(xiàn)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設有“新時代新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非遺保護成果展、“欣欣向榮”大運河沿線非遺展、“美好生活”非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展、“茶和天下”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展4個板塊,共有全國各地332名非遺傳承人、284個非遺項目參展參演。

除主會場展演活動外,還舉辦了構建中國特色非遺理論與實踐研究體系高端論壇、非遺策展論壇暨傳播案例分享會等學術交流活動,以及“中國味道”大運河沿線非遺美食節(jié)、曲山藝海合作聯(lián)盟演出、“華服之美”非遺服飾秀等分會場活動。同時,人們可以通過線上直播專場,云游活動,共享精彩。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制茶技藝自成體系,飲茶習俗至今生生不息。由一片茶葉開啟一段旅程,在“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展”板塊,沁人心脾的茶香就是向導。

此次非遺博覽會,“茶和天下”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展以“和”為核心,該板塊圍繞40余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非遺代表性項目,從茶路、制茶、傳承3個方面展示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fā)展與傳播,展示了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產生活、心靈修養(yǎng)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身和諧相處的思想理念,講述了茶作為中國名片,通過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萬里茶路3條貿易線,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今天,《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云逛展”!

綠茶制作技藝

綠茶技藝展區(qū)。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源于唐,成名于宋元明而盛于清。它主要產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西湖的龍井村盛產色綠、香郁、味醇、形美的優(yōu)質茶葉,因而名之為“龍井茶”。

通過長期生產實踐,西湖龍井茶區(qū)的茶葉栽植和制作逐漸形成了選育良種、勤耕栽培、精細采摘、科學炒制等一系列茶葉生產經驗,特別是在炒制過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具有鮮明技術特色的炒制工藝,其中包括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等龍井茶炒制“十大手法”。

2008年,西湖龍井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婺州舉巖

婺州舉巖產于浙江省金華市北山雙龍洞頂一帶,因金華在隋唐時期稱為“婺州”而得名。婺州舉巖的制作始于唐,興于宋,盛于明清。

婺州舉巖制作技藝主要由揀草攤青、青鍋、揉捻、二鍋、做坯整形、烘焙、精選儲存7道工序組成。炒制時以焙為主,炒焙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工藝。

2008年,婺州舉巖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紫筍茶

紫筍茶又名“顧渚紫筍”,產于浙江省長興縣。其名由《茶經》中“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的論述得來,無論是形狀,還是顏色,乃“上品中的上品”,茶圣陸羽稱為“芳香甘冽,冠于他境”。

紫筍茶的制作要求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經攤青、殺青、理條、攤涼、初烘、復烘等過程完成。

2011年,紫筍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產于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xiāng),是一種烘青綠茶。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鮮、清為特色,其鮮葉、干茶均葉白脈綠,顏色鮮活,茶葉湯色清澈、透亮,鮮味足,香氣高而持久。

安吉白茶手工炒制過程分為:采摘、攤放、殺青理條、初烘、攤涼、復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

2011年,安吉白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創(chuàng)制于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太平縣猴坑、猴崗一帶所產的茶葉品質為尖茶之魁,而茶葉制作技藝首創(chuàng)者又名“魁成”,因而茶葉得名“太平猴魁”。

該制作工藝分采摘、揀尖、攤青、殺青、整形、烘干等六道工序。太平猴魁色香味形別具一格,每片茶都是兩葉抱一芽,俗稱“兩刀一槍”。

2008年,太平猴魁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六安瓜片

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安瓜片源于六安茶。清代,六安瓜片被列為貢品,制作達于鼎盛。當時此茶的生產制作主要集中在六安麻埠街一帶。

在世界所有茶葉中,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由單片生葉制成。

2008年,六安瓜片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黃山毛峰

安徽省黃山市自古以來就是名優(yōu)茶產區(qū)。黃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優(yōu)良的自然品質和精湛的手工制作技藝使之逐步成為烘青茶中的佼佼者,對其后烘青類綠茶的研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清代光緒元年(1875),徽州漕溪人謝正安在當地創(chuàng)辦“謝裕大茶行”。他憑著多年種、采、制茶的經驗,帶領家人于清明前后摘取肥壯的嫩茶芽葉,以“下鍋炒(殺青)、輕滾轉(揉捻)、焙生坯(毛火)、蓋上圓簸復老烘(足火)”等一套技藝精心加工,制成形似雀嘴、湯色清澈、味道沁人心脾的新茶葉。

2008年,黃山毛峰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主產地在信陽市浉河區(qū)、平橋區(qū)和羅山縣。民國初年,因信陽茶區(qū)的五大茶社產出品質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為“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制作技藝成熟而的獨特,采用篩分、攤放、生鍋、熟鍋、初烘、攤涼、復烘、揀剔分級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尤其是熟鍋中理條的抓條、甩條,再加上三次烘干,使茶葉固有的香氣、滋味充分發(fā)揮出來,形成了“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特點。

2014年,信陽毛尖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雨花茶

雨花茶是江蘇省南京市特產。它外形圓綠,條索豎直,鋒苗挺秀,帶有白毫,尤如松針,象征著革命先烈堅貞不屈,萬古長青的英雄形象,故定名為雨花茶。

2021年,雨花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碧螺春茶

碧螺春制作技藝為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傳統(tǒng)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碧螺春種植始于兩晉南北朝,唐宋兩代列為貢茶,俗稱“嚇煞人香”,清康熙因其茶“清湯碧綠,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而賜名為“碧螺春”。

碧螺春制作全部采取傳統(tǒng)手工技藝,其制作分“采摘、揀剔、攤放、高溫殺青、揉捻整形、搓團顯毫、文火干燥”七道工序。

2011年,碧螺春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是湖北省恩施市特產,恩施玉露是中國傳統(tǒng)蒸青綠茶,選用葉色濃綠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鮮葉經蒸汽殺青制作而成。

2014年,恩施玉露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婺源綠茶

江西省婺源縣制茶歷史悠久,素有“唐載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中外馳名”之美譽。

婺源綠茶外形緊細圓直,具有葉綠、湯清、香濃、味醇的特點。殺青、揉捻、炒青、輝鍋等工序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婺源綠茶制作技藝。

2014年,婺源綠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贛南客家擂茶

贛南客家擂茶是江西省全南縣地方傳統(tǒng)技藝。贛南客家擂茶起源于漢魏時代,由“粥茶”及唐宋時的“鹽茶”衍變而成。

贛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藝基本材料有炒花生米、炒芝麻、曬好的茶葉、適量的食鹽、糯米等;制作工具有三寶:擂缽、擂棍、撈瓢,通過旋轉研磨成糊狀物。飲用時將熱開水倒入擂缽并攪動,人稱“一家煮茶百家香”。

2014年,贛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黑茶制作技藝

黑茶技藝展區(qū)。

六堡茶

六堡茶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蒼梧縣特產,六堡茶屬黑茶類,選用蒼梧縣群體種、廣西大中葉種及其分離、選育的品種、品系茶樹的鮮葉為原料,按特定的工藝進行加工,具有獨特品質特征的黑茶。

六堡茶,紅、濃、陳、醇,有獨特檳榔香氣、越陳越佳。

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千兩茶

湖南省安化縣素有“中國茶鄉(xiāng)”之稱。唐代中期,這里出產的“渠江薄片”茶被列為貢品。宋代熙寧年間,安化置縣時,當地的茶已“甲于諸州市”。明代萬歷年間,安化黑茶被定為官茶,銷往西北和國外,民間因而有黑茶“無安化字號不買”之說。清代道光元年(1821),當地茶商為便于運輸,將黑茶踩捆成小圓栓形,每支定為100兩;同治二年(1863)又增加為1000兩,故有“安化千兩茶”之名。

安化千兩茶的制作分黑毛茶制作和精深加工兩個階段,黑毛茶制作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復揉、烘焙5道工序,精深加工工序則要復雜得多,包括篩分、拼配、軟化、裝簍、踩壓、扎箍、鎖口、冷卻、干燥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經日曬夜露55天制作成黑茶成品。

2008年,千兩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茯磚茶

茯磚茶產于湖南省益陽市,這是黑茶類中唯一具有發(fā)花工藝從而能產生有益菌的一個茶種,系以優(yōu)質黑毛茶為原料,經渥堆、發(fā)酵、筑制成型和發(fā)花等環(huán)節(jié)制作而成。

數百年來,在我國西北地區(qū),茯磚茶與奶、肉并列,以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效成為各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被譽為中國古絲綢之路的“神秘之茶”和西北各少數民族的“生命之茶”。

2008年,茯磚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南路邊茶

南路邊茶產于四川省雅安市,又稱“烏茶”“邊銷茶”“南邊茶”“雅茶”“藏茶”等,系采用自然干燥、特殊壓制、包裝等工序,以手工操作方式制作完成,其生產技藝具有重發(fā)酵、后發(fā)酵、多次發(fā)酵、非酶促發(fā)酵、轉色發(fā)酵等特點。

雅安南路邊茶主要供應西藏、青海和四川甘孜、阿壩等藏區(qū),在藏族人民中享有崇高的聲譽。這種黑茶品質優(yōu)良,湯色褐紅明亮,滋味醇和悠長,可加入酥油、鹽、核桃仁末等攪拌成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每天必不可少的飲品。

2008年,南路邊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趙李橋磚茶

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是湖北省赤壁市傳統(tǒng)技藝。趙李橋磚茶的前身是羊樓洞磚茶,俗稱“洞茶”,由餅茶、帽盒茶發(fā)展成青磚茶、米磚茶。趙李橋青磚茶制作技藝主要經過選葉,初制,渥堆發(fā)酵、陳化,復制,壓制,烘制等多道程序。

趙李橋青磚茶外形為長方形,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湯色紅黃,滋味香濃,被國家授予“中華老字號”的“川”字牌青磚茶是其典型代表。

2014年,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長盛川青磚茶

長盛川湖北青磚茶是傳承652年的“湖北老字號”,是以鄂西南山區(qū)海拔600—1200m高山茶樹鮮葉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渥堆發(fā)酵等幾十道工序壓制而成的形似磚塊的黑茶。成品茶形似青磚,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湯色紅黃,滋味香濃,具有生津解渴、清新提神、幫助消化、殺菌止瀉等功效。

2021年,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下關沱茶

下關沱茶是有悠久歷史的一種緊壓茶,因創(chuàng)制于云南省大理市(原下關市),故名“下關沱茶”。下關沱茶是白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十分典型的傳統(tǒng)技藝,它由明代的“團茶”演變而來,以云南大葉種曬青茶作為基本原料,經拼配、篩分、揀剔、半制品拼配、稱量、蒸揉、壓制成型、干燥、包裝等十余道工藝制作而成,多為手工操作,蘊含著豐富的具有地區(qū)特征的技術知識。

2011年,下關沱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紅茶制作技藝

紅茶技藝展區(qū)。

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是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特產,是福建三大工夫紅茶之首,久已聞名于國內外茶葉市場。

坦洋工夫制茶過程分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四個步驟,先使新鮮茶葉中的多酚類化合物適度氧化,再做成有條索的紅毛茶,保持芽葉完整,紅色紅湯。然后,再經過篩分、切斷、風選、揀剔、復火、勻堆等工序,分成各個級別的商品茶。

2021年,坦洋工夫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寧紅茶

寧紅茶主產區(qū)為江西省修水縣,起源于清乾隆年間,是中國較早的工夫紅茶之一。有“茶蓋中華、價甲天下”和“寧紅不到莊、茶葉不開箱”之美譽。

寧紅茶屬全發(fā)酵類中小葉種紅茶,制作嚴謹,分為初制和精制兩個流程十余道工序。

2021年,寧紅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烏龍茶制作技藝

鐵觀音制作技藝展區(qū)。

鐵觀音

福建省安溪縣產茶歷史悠久,始于唐末,興于明清而盛于現(xiàn)代。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因安溪所產茶品質特異,烏潤結實,沉重似鐵,香韻形美,猶如觀音,故此得名“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精湛的制作技藝在我國茶類制作技藝中別具一格。制作安溪鐵觀音,先要以曬青、涼青、搖青等方法控制和調節(jié)茶青,使之發(fā)生一系列物理、生物變化,形成“綠葉紅鑲邊”和獨特的色、香、味,再以高溫殺青,制止酶的活性,最后進行揉捻和反復多次的包揉、烘焙,形成帶有天然蘭花香和特殊韻味的高雅茶品。

2008年,鐵觀音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花茶制作技藝

花茶制作技藝展區(qū)。

張一元茉莉花茶

花茶源于宋、始于明而成于清。在清代,北京的不少茶莊均以銷售茉莉花茶而著稱。清代末年,張昌翼開辦張一元茶莊,世代傳承,專門制作銷售茉莉花茶。

張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時采用福建烘青綠茶——春茶為茶坯,初制過程主要包括萎凋、殺青、揉捻、烘焙等工序。這種深受京城百姓喜愛的花茶風味獨特,物美價廉,蘊涵著深厚的老北京文化底蘊,具有廣泛的市場。

2008年,張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藝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吳裕泰茉莉花茶

始建于1887年的吳裕泰是國內知名的茶葉老字號,一貫秉承自采、自窨、自拼的獨門窨制技藝,其主要包括茶坯制作、花源選擇、鮮花養(yǎng)護、玉蘭打底、窨制拼和、通花散熱、起花、烘培、勻堆裝箱九道工序。只采用春茶茶坯,堅持茉莉花“三不采原則”,在拼配中適當增加徽茶茶坯所占比例,并且運用“低溫慢烘”等獨門技藝,最終形成了吳裕泰茉莉花茶“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澈明亮、耐泡”的特色。

2011年,吳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藝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傳統(tǒng)技藝

德昂族酸茶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展區(qū)。

德昂族酸茶分濕茶和干茶兩種,濕茶為食用,干茶為飲用。一年之中選擇春夏兩季來制作酸茶。濕茶一般當做菜來食用,干茶則是用來飲用的,其湯色年限淺的呈黃綠色,年限稍深則金黃透亮,十分誘人,年份較深的則呈現(xiàn)出優(yōu)美的紅色。嗅之微酸,喝之輕柔爽口,既有熟茶的柔和,又不失綠茶的清新,回味甘甜,余韻悠長。

2021年,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富春茶點

富春茶點制作技藝展區(qū)。

江蘇省揚州市富春茶社創(chuàng)建于清代光緒十一年(1885),以獨創(chuàng)的茶點制作技藝享譽國內。2006年12月,富春茶社被商業(yè)部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號”。它將花卉、茶藝、點心、菜肴結合在一起,讓人在閑靜雅致的環(huán)境中品賞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

富春“魁龍珠”茶系富春茶社獨家創(chuàng)制,它取浙江龍井之味、安徽魁針(太平猴魁綠茶)之色、福建珠蘭之香,以揚子江水沏泡,謂之“一壺水煮三省茶”。此茶澄澈清香,醇正綿和,解渴去膩,堪稱茶中珍品。

2008年,富春茶點制作技藝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民俗

潮州工夫茶藝

潮州工夫茶藝是流傳于廣東省潮汕地區(qū)的一種茶葉沖泡技藝,它始自宋代,至清代中期已蔚然成風,甚至流傳到東南亞各地。

潮州工夫茶的沖泡有其一定的程式,主要由茶具講示、茶師凈手、泥爐生火、砂銚(煮水器具)掏水、欖炭煮水、開水熱罐、再溫茶盅、茗傾素紙、壺納烏龍、甘泉洗茶、提銚高沖、壺蓋刮沫、淋蓋追熱、燙杯滾杯、低灑茶湯、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敬請品味、先聞茶香、和氣細啜、三嗅杯底、瑞氣圓融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除沖泡獨特外,潮州工夫茶藝另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以烏龍茶為主要茶品。

2008年,茶藝(潮州工夫茶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瑤族油茶習俗

瑤族油茶習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傳統(tǒng)民俗。居住在八桂大地的各族人民,均有"打油茶"的習慣,并因此而誕生出獨具風格的油茶文化。

油茶的統(tǒng)—制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姜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

2021年,民俗(瑤族油茶習俗)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飲茶方式,屬茶文化范疇。

“三道茶”第一道為“苦茶”,制作時,先將水燒開,由司茶者將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熱后,即取適量茶葉放入罐內,并不停地轉動砂罐,使茶葉受熱均勻,待罐內茶葉轉黃,茶香噴鼻,即注入已經燒沸的開水。少頃,主人將沸騰的茶水傾入茶盅,再用雙手舉盅獻給客人。因此茶經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喝下去滋味苦澀,通常只有半杯,一飲而盡。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這樣沏成的茶,香甜可口。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ń?,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

“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現(xiàn)已成為白族民間婚慶、節(jié)日、待客的茶禮。

2014年,民俗(白族三道茶)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傳統(tǒng)音樂

茶山號子

茶山號子展演。

湖南省辰溪縣東與溆浦縣接壤,南與中方縣毗連,此地現(xiàn)有瑤民近四萬人,主要居住在黃溪口瑤鄉(xiāng)一帶。廣泛流傳于瑤鄉(xiāng)的茶山號子是瑤民在勞動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民歌形式,承沿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瑤民挖茶山時唱起這種勞動號子,能起到統(tǒng)一勞動節(jié)奏、鼓舞勞動熱情的作用。

當眾人挖茶山時,歌手在山頂敲鑼打鼓,唱一陣茶山號子敲打一陣鑼鼓,以鼓舞挖山人的干勁。有時則采用一人唱眾人和的形式。茶山號子的旋律具有高亢跌宕、激越悠揚、奔放婉轉的特點,其演唱技巧極難掌握。演唱者發(fā)音十分奇特,旋律進行一般在高音區(qū),發(fā)出的聲音連雙嗩吶也無法壓倒,堪稱一絕。

茶山號子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出品: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蹭茶是一門學問,你怕蹭茶嗎?

蹭茶,不大受茶店老板待見,但你若蹭得著好茶喝,那還真是有本事呢!那么,讓茶葉店老板又哭又笑,又忙又傷,又愛又恨的,有哪六大類大俠呢?(不要對號入座喲?。?/span>

蹭茶族

1、故作深沉型

這種人沉默寡言,他喝茶時一招一式顯得非常專業(yè),茶過三巡,臉上微露意味深長的微笑,一副了然于心的樣子,淡然一句:“陳老板,您這是沒誠意跟我交朋友啊?!?/p>

偶爾透露自己與所謂茶界大佬的交情,無意間“丟”出評茶專業(yè)術語,大多數時候倒也能把人唬住。

于是,店主不敢隨便拿茶來怠慢這位“重量級客人”。

2、死賴不走型

這招尤其要內煉強大的心理,外筑城墻厚的臉皮,兼修自圓其說的口才。在茶店里,不論店主是因為忙了而不招呼你,還是因為不想說話而不待見你,只要好茶還沒入口,作為厚臉皮蹭茶專業(yè)戶,就算栓了十頭牛也不能被拉走。

“我要去吃飯了,你也回去吃吃飯吧?!?/p>

“沒事,您先去吃飯,我再坐坐,我自己泡,幫你看店。哎,這泡茶看起來不錯,我泡啦!”

3、呼朋引伴型

一個人去蹭茶,心有點虛,不如多召集些人,人多勢眾地“圍攻”店主,更有勝算。當然也不是人多就行,還得有些技巧,圍住店主,有理有利有節(jié)地拉開心理戰(zhàn),發(fā)射“糖衣炮彈”,店主被“炸”暈了只有繳械投降了。

“閣主,您這茶包裝古樸靜雅,肯定是泡好茶!”

“什么肯定,閣主這除了好茶還是好茶,隨便拿一泡都必須是好茶,是不是啊閣主?”

“對!說得太對了!閣主,我們泡一下嘗嘗吧?”

“閣主還沒發(fā)話,你們敢擅自動手?我們要乖乖聽話,閣主說讓我們往東,我們決不往北。是不是呀閣主?”

4、勤快“賣”身型

這類蹭茶者把茶葉店當自個家,洗杯、擦桌、拖地、招呼客人樣樣上手,乖巧的小模樣賽過店里的工作人員,讓老板忍不住要請他們喝泡好茶。

“小林,別忙了,我這煮了一壺十年陳老白茶,你也來喝喝?!?/p>

“謝謝茶兒姐姐,客人剛走,我先把桌面收拾了再喝?!?/p>

5、投其所好型

茶界“好為人師”者甚多,這是背景。要從這類店主那蹭得好茶,無論是儒釋道法,還是紫砂建盞;無論是翰墨金石,還是汝窯青花,蹭茶界的“優(yōu)等生”需投“師”之所長、所好,并以stay hungry的心態(tài),不斷請教學習,拿茶拿器請“師”鑒賞。當被“師”視為志同道合之日,便是可隨心喝到好茶之時。

6、自信踢館型

江湖老前輩常教導我們,行走茶江湖,僅僅靠練就一身過硬的品茶功夫是遠遠不夠滴!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踢館的魄力與霸氣!

道行高深的“大蝦”,出門蹭好茶前,通常會帶上幾泡“踢館好茶”,這些茶不只是用來壯膽,還是“必殺絕技”。遭莊主冷遇時,不動聲色地從身上摸出一泡,往桌上輕輕一推。一些心理素質低的莊主,勢必先是一怔,以粉不自然的笑容掩飾心虛。

接下來,在品茶的過程中,他們雖面帶微笑,心里卻是洶涌澎湃。為了挽回面子,只得把“鎮(zhèn)店之寶”給亮出來。而心理素質好的莊主,遇到“踢館好茶”時,則是敢怒不敢言,為了維護江湖地位,只好使出“必殺技”,“決一死戰(zhàn)”了。

下面,索性再來教教大家,怎么蹭茶,大家也“任性”一回吧!

蹭茶法

1、建議蹭茶方法,如果你和店家還不是很熟,在一個店不要逗留過久,嘗試過多的茶。因為老板一般都很會講話,過久的話容易抹不開面子,最后只好買茶了。

2、一次蹭茶最好不要超過3-4種,多了相信你也試不出來。如果真的要試,建議自帶白開水,試兩種后休息一下,漱兩口水。

3、試茶也要選這個店的主推產品,進大益店就別想著下關了,進麥當勞就別想著kfc了,一個道理。

4、進店首先尊重老板,尊重茶,老板也會尊重你。我見過一坐下就挑人家的毛病,言辭還有點過激,人家一般不會和你爭辯,但也絕對懶得教你什么了。

5、千萬別充行家,我們就是菜鳥。實實在在說自己不懂,虛心求教。看不出來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店老板去了別人家店也一樣是菜鳥。

6、進店別提錢,傷感情。有些老板喜歡問:一般喝什么價位的茶,因為不懂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是真想學習,可以反問店家主推哪些。

7、口感不要拐彎磨腳。賣瓜不說瓜苦,老板弄來個10塊錢一餅的茶,也會說“很不錯”,自己覺得不合適就直接說“不喜歡”,老板會幫你找你喜歡的。澀就是澀,苦就是苦,千萬別喝不慣班章還硬往肚子里面灌。

8、關于干倉濕倉問題,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比較敏感。如果你覺得茶入過倉,可以直接說不喜歡這個茶,讓老板換掉就行,不要刨根問底“干濕”問題。

9、不要過分迷戀大樹茶。有些茶看茶餅都很不錯,葉片也不小,但是入口單薄,沒有層次感,口感單一。不要輕易對這種茶下手。也千萬別聽老板講故事,說親自上山收的,或者這個茶賣了多少多少了。

10、如何選山寨:如果某個茶廠的茶能夠形成系列,可以一試,如果今年一個這種包裝,明年一個那種名稱,這種偶爾試試可以,多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般是浪費時間。

11、如何開始喝茶:沒啥新招,熟大益,生下關是沒錯的。耐心喝完,相信你會對普洱有新的看法。之后再去嘗試。

12、老茶是拿來喝的,如果不舍得喝老茶,那收藏新茶有什么意義。

13、少買多蹭,如果真的沒有合適自己口味的,別勉強,真誠的說明原因就好了;那當然,蹭到心儀的,可以買下。

注:內容轉自茶資訊,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社會責任報告:十八年歷程概要與綜述

  一、前言

  漫漫十八載,一粒種子經過土壤的孕育,悄悄地長成茶樹,見證著江河歷經坎坷奔流入海之際。歲月時光里沖泡出佳茗的芬芳,歷久而彌香。

  文化自信鑄成了一流的茶人組織,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堅持以茶會友、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以奮斗譜寫出新時代奉獻精神,再以“美好生活”的茶道之義詮釋著新時代。

  十八載感恩有茶,十八載信念堅定。愿每一位愛茶人,都以奮斗者的姿態(tài),馳騁天空,但愿每一個家庭都充滿著茶葉的清香,愿每一位熱愛生活的你,活出生命的品質,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從2001年6月26日,再到2018年6月26日,是三秦茶人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照亮現(xiàn)實,才見事實,我們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二、陜西茶人的社會責任報告

  1.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以下簡稱陜茶聯(lián))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省社會組織中最早的茶葉社團組織,為廣大愛茶人的精神家園

  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前身是2001年6月26日,在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審批指導下的分支機構。為了適應陜茶事業(yè)發(fā)展,到2009年,根據政府相關部門領導與理事提議,與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脫鉤,逐步商議建立完善的、具有省級法人資格的茶葉社團組織。

  2012年11月27日,陜西省民間組織管理局曾以“陜民管[2012]19號通知書”審核同意成立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2013年1月16日,陜西省商務廳曾以[2013]25號文件同意該會開展工作,并任業(yè)務主管單位。陜西省民政廳又以“陜民辦發(fā)[2013]43號文件”審批同意成立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其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代碼為:08171693—1。2013年5月29日召開了首屆會員大會,成立新理事會,選舉出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人選。主管單位為陜西省民政廳、商務廳,業(yè)務指導單位為陜西省農業(yè)廳,會員達到1200多名,分布到全省各個行業(yè)。

作者:韓星海

  2017年12月5日,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又召開了第二屆會員大會,重新選出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人選。主管單位為陜西省民政廳,業(yè)務指導單位為陜西省農業(yè)廳、商務廳?,F(xiàn)任會長韓星海,秘書長彭雪等理事會成員,在繼承與發(fā)展中從不停步。

  經過18年的努力,該會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茶人茶事茶文化活動,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被全國茶葉界稱為“一帶一路”上茶文化先鋒隊!

  2.連續(xù)18年評選出了陜西茶業(yè)界180件茶葉新聞事件,續(xù)寫了陜茶發(fā)展的新篇章

  據全國茶葉行業(yè)分析證明,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是在全國首創(chuàng)將一個地區(qū)茶葉發(fā)展中的事件,采用新聞年鑒的方式記錄下來,突出了茶葉史料價值。也影響到了全國茶產區(qū)、茶葉專業(yè)的高校和茶企業(yè),紛紛仿效這一做法,起到了以史為證,面向未來的良好社會效果。

  3.陜西茶文化系列交流叢書成果顯著,起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

  從陜茶聯(lián)誕生起,本會就將編著出版茶文化系列交流叢書列為重要議事日程,牽頭組織專家學者,與省內外眾多家出版社聯(lián)系,克服了資金上的困難,18年來,連續(xù)出版了《陜西茶人交流》季刊、《紫陽富硒茶文化》《秦風茶韻》《陜茶論道》(前五部韓星海著)《人在草木間》(王國龍著)《陜西茶話》(李三原著)等20部影響全國的茶文化專著,為陜西乃至全國茶文化事業(yè)的繁榮與發(fā)展,達到了茶香和韻、文化育人的目的,書寫出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4.全國茶葉主管部門授予的茶葉信息采集點,宣傳報道成為當地茶文化風向標

  全國茶文化界普遍認為:陜西省是全國茶產業(yè)落后產區(qū),但茶文化宣傳報道卻走在全國茶區(qū)前列,這與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作用力有關。據統(tǒng)計:僅陜茶聯(lián)會員每年就有上百篇件學術論文、新聞報道稿件頻發(fā)或刊登交流于全國報刊雜志、茶學論壇和各大信息網站上,獲獎就有60多篇件。特別是《陜西茶人聯(lián)誼會網媒》《陜西茶人交流》紙質刊物以及公眾號、茶人新聞媒體行與書畫聯(lián)誼活動,在全國引起轟動性效應,讓每件茶事的閃光點都能被看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5.客觀、公正、認真評選出優(yōu)秀茶人,被授予為“陜西茶產業(yè)發(fā)展有突出貢獻者”先進人物稱號,堪稱為“陜茶弄潮兒”


  他們分別是:王有泉、閆戰(zhàn)利、丁振華、張明發(fā)、李龍安、段成鵬、鞏軍紅七人,從而打破了社會上和各種商業(yè)展會上,讓企業(yè)掏錢買獎的庸俗做法,帶領著陜茶產業(yè)發(fā)展,讓茶葉界心服口服。

  6.以茶會友,多方參與,推進陜茶發(fā)展

  18年來,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先后在陜南茶鄉(xiāng)寧強、南鄭、紫陽、太白、鎮(zhèn)坪、延安和香港、臺灣等地區(qū)舉辦過大型茶事交流活動,豐富多彩的“新春茶話會”“陜茶發(fā)展論壇”“茶品牌推介”“茶文化知識講座與培訓”達到110場次。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第一家將茶人茶事、茶經濟、茶產業(yè)、茶科技、茶貿易等方面聯(lián)誼一起,并且從陜南茶鄉(xiāng)引領而走向了全國,力爭讓更多茶品沿著“絲綢之路”“一帶一路”走出去!

  7.為會員與會員茶企業(yè)服務,是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不變的宗旨

  18年來,陜茶聯(lián)理事會負責人幾乎考察調研走遍了全國、全省所有的產茶區(qū)縣,竭盡全力服務于會員和茶企業(yè),為茶鄉(xiāng)茶企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營銷環(huán)境,突顯了陜茶文化魅力!同時培養(yǎng)出了一批國家級高頂尖級的茶葉審評師、茶藝師、茶葉職業(yè)經理人等人才,推動著陜茶產業(yè)發(fā)展。

  8.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形成了一個無私奉獻的群體團隊,更具凝聚力和“正能量”

  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成立至今,政府財政部門沒有支持過一分錢??睿杌顒咏涃M和辦公場所,是由本會負責人籌集而自行解決的,這在全國茶葉社團組織中是一個少有的現(xiàn)象。工作上,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理事會領導成員全憑無私奉獻的行動,激勵帶領愛茶人一道前行,是一個真正意義上淡泊名利,開拓進取的茶人組織。

  9.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舉辦的各種茶事活動,標新立異,政治站位高,清靜雅和,影響廣泛

  陜茶聯(lián)立足三秦大地,輻射西北,面向全國與海外,起到了紐帶與橋梁作用。目前,該會已經與全國所有的產茶省份、高等院校、茶葉社團組織、全國茶葉百強企業(yè)代表和百家網站、媒體建立起了友好的協(xié)作關系,做到資源共享,謀求發(fā)展的良好風氣。

  10.把爭當一名合格茶人,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去

  陜茶聯(lián)從成立起,廣大會員們就以我國茶葉界“茶神”陸羽、當代“茶圣”吳覺農、茶科技前輩于若木等人為楷模,自覺踐行中國茶道中“精行儉德”思想,因而本會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各行各業(yè)的先進人物和勞動模范,促進著陜茶產業(yè)向前發(fā)展,為奮進新時書寫出了新的篇章!

  三、愿景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yè)一壺茶。2019年,是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征途上新中國成立70年華誕紀念年份,也是全國各族人民收獲圓夢的大喜之年。

  自古以來,秦地無閑草,陜南出佳茗就是眾人共識。我們曾以炎帝神農氏嘗百草的寶雞為原點,探求關中西裝部《詩經》周原大地上的荼之事、茶香聞于魯周公現(xiàn)象,再到漢陽陵出土的祭祀茶葉、法門寺地宮珍藏的唐代茶器為標志的茶葉歷史事件,不由得出,茶葉是古絲綢之路三大主要輸出商品之一,古長安者今西安,一直是茶葉的重要集散地,可謂獨樹一幟,乃華夏文明之瑰寶。

  看如今,秦嶺南北變通途,綠色生態(tài)結碩果。陜南茶鄉(xiāng)自然美,推進茶旅結合,茶與教育、文化、健康等產業(yè)相互融通,前景可期。重視發(fā)揮陜茶文化和美麗茶山的資源優(yōu)勢,弘揚制茶大師的工匠精神,增強產業(yè)自信,文化為魂,做精茗品,追趕超越,實現(xiàn)突破性發(fā)展,任務艱巨。我們一定要依托“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理應把西安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嶄新茶都,讓陜西茶、中國茶走得更遠,讓“茶為國飲,健康中國”的理念傳播到千家萬戶,譜寫陜茶文化、陜茶產業(yè)發(fā)展的新篇章。

  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是因茶而生,前行的腳步一直在路上。我們一定要不要初心,牢記使命,堅定文化自信、文化引領的方針,推進陜茶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經濟貿易、茶旅融合等方面邁出新的步伐。陜西茶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中國茶的優(yōu)勢資源,崛起與發(fā)展,前景無限廣闊。

  發(fā)揮出協(xié)會職能,助力于產業(yè)發(fā)展;陜西茶人真善美,愛茶愛家愛生活!我們要用奮斗描繪美好愿景,向著幸福努力奔跑,為了讓陜西產業(yè)再上臺階,我們要共同呼吁,努力踐行,生態(tài)立茶,添色陜南風光;科技興茶,提升陜茶品質;品牌強茶,重振陜茶雄風!

  我們要從傳統(tǒng)茶修破繭,自品質脫穎而出,但愿陜西省茶人聯(lián)誼會每位會員,都能夠成為現(xiàn)實生活中一棵只求奉獻、不求索取的茶樹,綠郁蔥蔥,永放清香,滋潤著人們美好的心靈!

? ? ? (編輯:曉林)

? ? ? ?來源:北京茶世界

找到約18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