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景邁古樹茶

找到約1,781條結果 (用時 0.02 秒)

景邁古樹茶的特點是什么

  景邁大寨村坐落在景邁、芒景萬畝古茶園內,與幫改村、籠蚌村、南座村、那耐村、糯干村、勐本村、芒埂村、芒景村、芒洪村、翁洼村、翁基村、老酒房村等10多個自然村組成了占地面積2.8萬畝的景邁山萬畝古茶園。景邁大寨村的茶鮮葉都已“景邁山普洱茶”的名義對外銷售。 

  景邁大寨海拔1400米左右,地處北回歸線一側,據說是出產高品質茶葉的最佳海拔高度和區(qū)域。芒景與景邁大寨相聚9公里,兩寨的古茶園相連成片,是云南所有古茶園中連片面積最大的。
  景邁茶山多為混林茶園,多種植物混生,聚類植物、雜木林、竹林與茶樹相映成趣,形成合理覆蔭帶,多散射陽光照射,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多寄生植物。最為出名的螃蟹腳多出于此。
  景邁古樹茶的特點:
  1、樹齡古老。景邁山古茶園的茶樹主要以數百年的茶樹為主。
  2、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景邁山古茶園的茶樹沒經過人為矮化,而且全部同山上的原生古樹混生在一起,在古茶園里,一個人抱不過來的古樹比比皆是,這種混生正是景邁茶香氣獨特而強烈的源泉。

  3、景邁山古樹茶有大葉種也有中小葉種。葉型呈現多樣化特征。
  4、香氣突顯、山野之氣強烈。由于景邁茶與森林混生,茶中具有強烈的山野之氣,是喬木古樹茶中山野氣韻最明顯的,而且還具有特別的、濃郁的]、持久的茶香。
  純正的景邁茶有“三香”:
  三是:杯底留香。杯底香是展現古喬木茶山野氣韻的最直觀表現,景邁茶由于混生于山野之中,山野之氣強烈,杯底香強而持久,十多泡后仍可嗅到。

  香是景邁茶最大優(yōu)點,也是人們喜愛景邁茶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景邁茶更容易鑒別的原因。景邁茶的香氣強烈程度與采摘時間相關,春茶香強,夏茶弱,秋茶也弱。同時還與茶葉的老嫩度有關,景邁茶是越嫩越香。如果說“景邁為妃”,那一定是香妃!
  5、甜味明顯而持久。這也是景邁茶難于做假的又一特征。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邁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來的,同時又是持久的。品飲景邁茶時,茶湯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長,好的景邁茶上午喝了,只要中午沒有吃過分影響味覺悟的食物,睡中午覺起來,口中舌上都還有甜感。
  6、苦弱澀強。景邁茶屬澀底茶,苦味有但不強,是澀味較為明顯。
  7、湯質厚而口感顯薄。這是一個很難解釋的矛盾現象。純正的景邁茶沖泡后會發(fā)覺湯質很黏稠,甚至有時會出現湯中氣泡浮在中間不移向杯壁的現象,這是湯質黏稠才會出現。但黏稠的景邁茶湯進入口中產生的卻是“薄”的感覺,這可能是澀味掩蓋了醇厚感。
  景邁山是中國六大茶山之一,其千年古茶的面積堪稱茶山之最。景邁普洱茶就像香妃一樣,散發(fā)迷人香氣,讓人如癡如醉。


景邁古樹茶的特點

  景邁古樹茶中國云南省的西南邊陲,在普洱市瀾滄拉祜自治縣惠民鄉(xiāng),東鄰西雙版納勐海縣,西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景邁古樹茶的特點:苦弱澀顯,景邁茶屬澀底茶,苦味有但不強,澀味較為明顯。

  地理環(huán)境

  這里群山環(huán)抱,山巒疊翠,山川秀美,南朗河(南臘河)和南門河在山谷中緩緩流淌。在這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花爛漫,果實累累,亞熱帶風光旖旎。山間云霧繚繞,山下云海茫茫,猶如人間的世外桃源。瀾滄,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和普洱茶文化的發(fā)祥地,是《蘆笙戀歌》唱響的地方。

  千百年來,拉祜、佤、哈尼、傣、布朗等各族人民,繁衍生息在這塊88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并傳承了源遠流長、積淀深厚,獨具魅力、絢麗多姿的拉祜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使這里成為少數民族原生態(tài)文化的大觀園,成為神奇瑰麗而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

  茶園分布

  景邁村轄區(qū)內的“千年萬畝古茶園”,是瀾滄縣境內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也是已知的人工栽培型最大古茶園。全縣茶葉面積達29.4萬畝,其中古茶園2.8萬畝。芒景村有古茶面積1200畝,生態(tài)茶面積9000多畝,茶葉收入占全村總收入的70%以上。

  普洱茶特點

  1.樹齡古老,

  古茶園的茶樹主要以百年的茶樹為主。整個古茶園占地面積2.8萬畝,實有茶樹采摘面積1.2萬畝。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2.生態(tài)環(huán)境好,茶樹沒經過人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樹混生在一起,這種混生正是景邁茶香氣獨特而強烈的源泉之一,由于這些茶樹樹齡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顯得歷盡滄桑、飽含風霜。茶樹的枝干上長滿了苔蘚、藤蔓、野生菌類和許多寄生蘭花等附生物,還有一種形狀類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腳。3.香氣突顯、山野之氣強烈。

  由于與森林混生,具有強烈的山野氣韻,是喬木古樹茶中山野氣韻最明顯的古茶之一,而且還具有特別的、濃郁的、持久的花香。蘭花香是景邁茶獨有的香。

  4.甜味明顯而持久。景邁的甜是直接的快速來,同時又是持久的。

  5.苦弱澀顯,景邁茶屬澀底茶,苦味有但不強,澀味較為明顯

  6.條索緊結,較細且黑亮。景邁制茶有充分捻揉的傳統(tǒng),條索較緊結黑細,同時長于山野中有古樹避光,且生長周期長,因此色澤黑亮。

  7.耐沖泡,一般可以到20泡

  8.蘭花香儲存得當,香氣越存越顯

一杯景邁古樹茶,見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南方有嘉木,天下重普洱”。云南是世界茶葉原產地,普洱則是云南茶產地的核心地帶。世界茶源,普洱茶的故鄉(xiāng),茶馬古道的源頭。蜿蜒數千里的茶馬古道始于普洱,優(yōu)越的生態(tài)資源,造就了普洱茶的上乘品質,1800年的滄桑歷史,更是孕育出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名揚天下。普洱這座城市,有普洱茶歲月積淀的味道。

一片葉,一座山,說到普洱茶便不得不提景邁山。位于普洱市瀾滄縣的景邁山,是我國六大茶山之一,也是云南普洱茶區(qū)最具標志意義的一座古茶山。景邁山古茶林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種植年代最久遠、連片面積最大、突出普遍價值最高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學者譽為“茶樹自然博物館”“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茶葉天然林下種植方式的起源地”。一葉千年,茶樹記載著景邁山的過去和未來,也訴說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故事。

蘇錕攝

千年景邁萬畝茶香

景邁山,一座與茶相關的靈山。作為普洱茶普洱產區(qū)的典型代表,景邁山可讓世人觀察到茶樹演化和茶業(yè)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延續(xù)著人與自然和諧互動的方式,保存著古老而完整的茶文化民俗,是一部“活的中國茶史書”。

這座古茶山積淀著古老、鮮活、接地氣的歷史人文資源,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被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民間藝術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組成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qū)評審委員會評為“中國民間文化旅游遺產示范區(qū)”,其所蘊含的歷史文化氣息和自然人文底蘊獨一無二。

蘇錕攝

千余年間,布朗族、傣族等民族的先輩們在這里發(fā)現并馴化種植了這片萬畝古茶園,寨子也逐漸興起。據考證,景邁山種茶有近2000年的歷史。古茶山由景邁、芒景、芒洪等9個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組成。整個古茶園占地面積2.8萬畝,實有茶樹采摘面積1.2萬畝,其中樹齡最大的古茶樹已經有1300多年,迄今仍在產茶,絕大多數古茶樹的樹齡也有上百年,因此景邁山有“千年萬畝古茶園”之稱。

高山、云霧、空谷造就了景邁古樹茶花香濃郁,滋味甜感明顯、持久的迷人特征。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布朗族、傣族等民族,與茶相伴、以茶為生,在種茶、制茶、賣茶、吃茶、飲茶等過程中更是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產業(yè)是瀾滄縣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yè)之一

在森林中建村寨,在村寨周圍人工栽培茶樹。景邁山延續(xù)千年的林下茶種植傳統(tǒng),不僅有效保護了生物多樣性,還撐起了群眾的致富夢想。

為賦予這片小小葉子更大的能量,近年來,瀾滄縣以全產業(yè)鏈思維,統(tǒng)籌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系統(tǒng)推進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用一片葉子點亮了詩與遠方。

憑借一葉茶,景邁山的群眾不僅修建起了新房,買了新車,收入較高的村民們還引進茶葉加工設備,建設茶葉加工生產線。

茶葉,富了一方百姓的同時,也讓景邁山的生命力得以延續(xù)。

景邁山

林茶共生人地共榮

山間云霧繚繞,山下云海茫茫,植被茂密,山巒疊翠,景邁山是眾多普洱茶山中自然生態(tài)最美的一座。千百年來,當地村民在這里種植茶樹、守護茶山、建設家園,逐漸形成了林茶互生、人地共榮的古茶林文化景觀。山滋養(yǎng)著茶樹,茶養(yǎng)育著人,人護著山,譜寫“人與茶和諧共生”的“活態(tài)”示范。

采摘茶葉只在春秋兩季,這個村民們共同約定的古茶采摘規(guī)定在景邁山延續(xù)至今。更重要的是,景邁山上的村民一直按照先輩留下的方法種茶:除草,只用手拔或鐮刀,并在茶林里種樟樹驅蟲,或培育益蟲吃害蟲,不施用農藥。村民們還把“不得使用農藥”寫進了村規(guī)民約……一套綠色環(huán)保的種植管理模式,保護著北回歸線上這片延續(xù)千年仍欣欣向榮的古茶林。

景邁山古茶林

為了保護古茶樹,當地政府相繼修訂出臺了《普洱市古茶樹資源保護條例》《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景邁山保護條例實施辦法》等針對古茶林保護的規(guī)章制度。2023年1月1日,《普洱市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景邁山古茶樹資源保護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景邁山以古茶林為核心,對山區(qū)土地集約利用和合理布局,創(chuàng)造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產活動在茶林外的智慧型山地人居環(huán)境。

多年來,當地政府和村民都致力于保護景邁山“山共林、林生茶、茶繞村”景觀結構。如今,行走在景邁山,古茶樹枝干遒勁,葉片茂盛,傳統(tǒng)民居風貌依舊,消防、飲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春茶季節(jié)翁基寨布朗族村民

景邁山上的各族群眾敬奉著茶,古茶林也供養(yǎng)、回饋、守護著他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林茶共生、人地共榮”已然成為景邁山新時代的內涵。

景邁山,以茶葉聞名于世,卻又通過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聰慧相處模式示范于世。一杯景邁古樹茶,茶香濃郁的口感外,帶著景邁山的神韻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見證。

來源:云南網記者 楊吉娟 實習記者 金秀燕

資料來源:新華網、云南發(fā)布、普洱發(fā)布、普洱日報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1,707條結果 (用時 0.008 秒)
找到約29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找到約7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