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罕見的茶詩

找到約56條結果 (用時 0.007 秒)

多讀茶詩丨釋超全《武夷茶歌》

同學們,上午好。我是助教粒粒。

現(xiàn)在是元旦假期,先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雖然正在放假中,但多杰老師仍在堅持寫作。

于是這個周一,【多讀茶詩】來和大家見面了。

這是2018年最后一期專欄。

這首茶詩,竟然有336個字。

篇幅量非常大,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畢竟聊武夷茶,離不開茶詩。

會聊些什么?一起來看看咯!

原文

《武夷茶歌》

清.釋超全

建州團茶始丁謂,貢小龍團君謨制。

元豐敕獻密云龍,品比小團更為貴。

元人特設御茶園,山民終歲修貢事。

明興茶貢永革除,玉食豈為遐方累。

相傳老人初獻茶,死為山神享廟祀。

景泰年間茶久荒,喊山歲猶供祭費。

輸官茶購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

嗣后巖茶亦漸生,山中借此少為利。

往年薦新苦黃冠,遍采春芽三日內。

搜尺深山栗???,官令禁絕民蒙惠。

種茶辛苦甚種田,耘鋤采摘與烘焙。

谷雨屆期處處忙,兩旬晝夜眠餐廢。

道人山客資為糧,春作秋成如望歲。

凡茶之產準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

平洲淺渚土膏輕,幽谷高崖煙雨膩。

凡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吹。

苦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

近時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

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時候香氣。

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閑手敏工夫細。

巖阿宋樹無多叢,雀舌吐紅霜葉醉。

終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

積雨山樓苦晝間,一宵茶話留千載。

重烹山茗沃枯腸,雨聲雜沓松濤沸。

正文

武夷茶區(qū)的研究,離不開茶詩。

最早記載武夷產茶的文獻,便是唐代徐夤的《尚書惠蠟面茶》。

只是在唐代,武夷山產的還是綠茶。

但現(xiàn)如今的武夷山,卻是以巖茶聞名天下。

那還要讀茶詩嗎?

當然要讀。

最早記載“巖茶”的文獻,便是清代釋超全的茶詩《武夷茶歌》。

題目不必贅言,咱們便從作者講起。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超全,是一位僧人的法名。

可他的故事,卻要從未出家時講起。

超全和尚俗家姓阮,名旻錫,字疇生,號夢庵,福建同安人。

其父阮伯宗,字一峰,世襲明朝千戶之職。

阮旻錫早年喪父,也沒體會到官二代的特權。

日子清苦,母子二人相依為命。

老母親去世時,阮旻錫身背大石,修蓋墓葬。最終將父母雙親,合葬于廈門。

不光是孝子,阮旻錫也是忠臣。

甲申之變,明清易鼎,改朝換代。

阮旻錫正值弱冠之年。從當時的名士曾櫻,傳習理學,患難與共。

這位曾櫻,是當時南明隆武政權的文淵閣大學士。

說起隆武政權,大家可能有點陌生。

赫赫威名的愛國名將鄭成功,就隸屬于這個政權。

阮旻錫后來身投在鄭氏儲賢館內,共赴抗清事業(yè)。

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鄭氏的海軍被清軍及荷蘭船隊夾擊,棄金門廈門而走。

經此一敗,阮旻錫也開始了亡命天涯的日子。

先開始南下北上,四處逃命,最后曾滯留北京前后達二十年之久。

大約是在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之后,阮旻錫又潛回到福建,入武夷山中為僧,法號便是超全。

阮旻錫為何選擇武夷山?

有偶然,也有必然。

所謂偶然,便帶有主觀性。

可能是阮旻錫偶到武夷山,被這里的風景深深吸引。

雖是假設,但也是人之常情。

凡是到過武夷的人,又有誰不是流連忘返呢?

所謂必然,是帶有客觀性。

據(jù)《崇安新志》記載:

“武夷山向為羽流棲息之所,清初閩南釋徒多入山修持,嗣而天心、慧苑、玉華、清源、碧石相繼以興。

天心禪寺有釋徒百余人,可謂盛矣。”

由此可見,自清初以來,武夷山內佛教氛圍濃厚。

這種氛圍,三百余年,至今仍存。

天心永樂禪寺,聞名遐邇,自不用提。

其實在如今巖茶的重要產區(qū)慧苑坑內,也還有一座慧苑古剎,頗為值得一去。

有一次我冒雨入慧苑坑訪茶,行至半路途中,便在寺中避雨。

廟宇不大,古樸殊勝。

多杰老師在慧苑禪寺

佛像壁畫,倒是印象不深了。

還記得在正殿廊下,看見一副對聯(lián):

客來莫嫌茶當酒,

山居偏與竹為鄰。

此句絕妙。相比之下,宋代杜耒的“寒夜客來茶當酒”可都顯得有點矯情了。

阮旻錫是儒生出身,天險奇秀、文化薈萃的武夷山,自然符合其志趣。

不光如此,前來修行的僧人,還多是籍貫閩南。

東躲西藏的阮旻錫,在熟人的介紹下入武夷山為僧。

既可清修,又避塵煩,一舉兩得,順理成章。

請注意,阮旻錫入武夷山的時間大致為清代康熙中期。

此時的武夷巖茶,方興未艾。

這首釋超全《武夷茶歌》,便顯得格外珍貴。

他為后世留下了關于武夷巖茶最早的一段全面記錄。

與其說,這是具有文獻意義的詩歌。

如不說,這是最具詩意的茶學著述。

茶詩的意義,便在于此。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講完了作者離奇的人生,我們回過頭來看正文。

一二兩句,講的是茶史。

假定,唐代的武夷茶算是晨曦微露。

那么,宋代的武夷茶便是朝霞初綻。

今天的武夷山市,舊時稱為崇安縣。

崇安,唐代隸屬于建州,宋代隸屬于建寧府。

詩中提到的建茶,便指的是建州屬地、建溪兩岸所產之茶。

雖然不能說建茶就是武夷茶,但仍可以說武夷山一直處于宋代的核心產茶區(qū)當中。

至于“丁謂”、“君謨”,指的則是茶史上重要的兩個人物。

北宋咸平年間(公元十世紀末),丁謂任福建漕,監(jiān)造貢茶,進獻了

龍鳳團。

北宋慶歷年間(公元十一世紀中葉),蔡君謨任福建漕,又造出了更為珍貴的小龍團。

蔡君謨畫像

由于龍團鳳餅聞名后世,這兩位也便寫入茶史,并稱為“前丁后蔡”。

后來到了北宋元豐年間(公元十一世紀末),貢茶又有了新花樣,做出了比小龍團更為珍貴的密云龍。

建州貢茶,一路精進,直到北宋滅亡。

三四兩句,講的還是歷史。

到了元代,武夷茶不但增加了貢額,而且設立了御茶園。

元代皇家的御茶園,位于四曲的溪南。

根據(jù)記載來看,民國年間的人過去尋幽探古,見到的就已經是荒草淹沒的廢墟了。

四曲、五曲、六曲附近,是從前茶園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茶葉品質最好的地方。

接筍峰下的茶洞,就是因“產茶甲于天下”而得名。

現(xiàn)而今,產茶核心已從九曲轉移到了三坑兩澗。

站在元代御茶園舊址之上,頗有些斗轉星移物是人非的感慨。

明代雖然廢團改散,但其實貢茶的負擔一點沒有減少。

只不過,是茶葉的形態(tài)變化了而已。

根據(jù)《武夷山志》記載,從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直到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的二百七十余年間。

武夷山的茶貢額度一年一年的遞增,直到山人無法負擔。

五六七八四句,講的是轉機。

故老相傳,建州一位老人最早獻出山茶,這才有后來建茶入貢之事。

老人死后,當?shù)匕傩站桶阉┓顬樯缴瘛?/p>

后來每年貢茶之初,便要先由官府祭奠老人,然后才可以開山采茶。

明代景泰年間以后,此山不再產茶,但是對于這位老人的祭祀仍在。

單單祭祀也就罷了,山中竟仍有百余家茶戶有貢茶的責任。

自己家不出產,但官府還要求進貢。

詩中的“輸官”,可譯為“向官府繳納”的意思。

萬般無奈,“輸官茶”只能是“購自他山”。

這時候出了一位關鍵人物,便是詩中提到的“郭公青螺”。

郭子章,字相奎,號青螺,明隆慶五年進士,曾任建寧府推官。

據(jù)明代郭孔延《資德大夫兵部尚書郭公青螺年譜》記載:

“至此時,茶戶只剩二十余家,歲出易茶之金卻如故。

郭公憫之,故而以之聞于兩院,民茶稅運使張存義得以罷免,而易茶之百金亦分派建安一縣。

茶戶陳鉅等感其恩德,于是豎碑紀公德政。”

當時武夷山中的茶戶,哪里有什么話語權?

幸虧郭子章仗義執(zhí)言,這才得以解脫貢茶之苦。

擺脫了貢茶的騷擾,武夷山中的氣氛緩和了很多。

這時的巖茶,便要登場了。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請注意,“嗣后巖茶亦漸生”一句,是武夷巖茶最早的確切記載。

后面四句,講的是辛苦。

黃冠,是道士的別稱,這里其實泛指出家人。

由于武夷山許多茶園都歸庵觀寺院所有,所以僧人道士便也成了制茶的主力軍。

制茶的辛苦,首先便是采摘。

農諺講: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這是田事的道理,放在茶事上仍然適用。

與許多茶區(qū)不同,武夷山至今秉承著一年一采的習慣。

福鼎白茶比較方便,先采的可做銀針,后來采的再做白牡丹,最后春尾再采,便做些壽眉。

這樣“一春多采”的方式,較少受天氣的影響。

即使趕上天公不作美,但也總有雨后天晴之時。

武夷巖茶不同,一年就采一次。

時間緊,任務重,這便有了“遍采春芽三日內”的忙碌。

如今武夷山,景區(qū)面積大致72平方公里。

就以這個數(shù)字來計算,想在短時間內做到“搜盡深山粟粒空”也是極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總向武夷山的茶界朋友建議,除去斗茶大賽,不如再搞個采茶大賽。

保質保量、多快好省的采下茶青,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只是如今我們尊重泡茶人,推崇制茶人,就是沒人理會采茶人,這仍是一種缺失。

采下的鮮葉,還要趕緊制作。從萎凋到做青,從殺青到揉捻,最后還要干燥焙火。

一宿忙下來,已經是天光大亮。

稍微休息一兩個鐘頭,便又要開始忙著采下一批鮮葉了。

一個作茶季下來,制茶師傅暴瘦二十斤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一句“兩旬晝夜眠餐廢”,道盡了制茶人的辛苦。

同樣是武夷茶事的珍貴文獻,比起清代王復禮《茶說》及王梓《茶說》這兩部書。

超全的《武夷茶歌》寫的更為鮮活動情。

超全和尚身在武夷多年,耳濡目染茶事繁忙。

個中甘苦,自然參悟透徹。

后面的內容,開始討論影響武夷巖茶風味的要素。

先說的是地利。

在超全和尚詩中,巖茶產區(qū)分為兩個:平洲與幽谷。

論質量,平洲茶次,幽谷茶上。

到了清代乾隆年間,王梓《茶說》中將“平洲”與“幽谷”的說法進一步規(guī)范,確定為“洲茶”與“巖茶”。

這種劃分的合理性,如今也被科學所證實。

再往后,巖茶,還又分出了正巖和半巖。

正巖,又要分為三坑兩澗。

三坑兩澗,再要排出一個高低上下。

可不同坑澗之間土壤的差別,微乎其微。

這樣微小的差別再反映到茶湯中,真的能讓人品嘗出來嗎?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相比起來,清人的觀點符合科學,今人的觀點卻趨近于迷信了。

這難道不值得今天的茶界反思嗎?

地利之后,再討論天時對于茶湯風味的影響。

超全和尚,不愧是武夷山中的僧人。

對于做茶時的風向,都掌握的十分到位。

北風之中,帶來了干燥的空氣。

不管是采茶還是制茶,都以北風天最為理想。

若是“陰雨風南來”,那縱容是大羅金仙,做出的茶來也難免“色香頓減淡無味”。

天時、地利都講完了,就要講講人和了。

茶事當中的人和,就是指工藝。

“清漳”,是漳州的別稱。

當時武夷山流行的制茶之法,正是傳自閩南一帶。

比起綠茶,烏龍茶在香氣上更為迷人。

而烏龍茶香氣的形成,一部分來自于做青,一部分來自于焙火。

若是想獲得“如梅斯馥蘭斯馨”的香氣,自然要“心閑手敏工夫細”。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

做茶的師傅,一般文化程度略低,常自嘲為“粗人”。

可據(jù)我這些年接觸下來,事實絕非如此。

但凡能做出一份好茶的師傅,無一例外都是粗中有細。

馬大哈,可不適合從事制茶工作。

最后四句詩,寫的是珍貴。

巖阿,指的是山中曲折之處。

東安王粲《七哀詩》中,便有“山崗有馀映,巖阿贈重陰”的詩句。

宋樹,指的是武夷名叢。

郭柏蒼《閩茶錄異》中記載:

“為鐵羅漢、墜柳條、皆宋樹,又僅止一株,年產少許?!?/p>

是不是真的為宋代栽植的古樹?這我不敢說。

但“宋樹”理解為質優(yōu)年久的老樹,卻是不過分的。

茶樹“無多叢”,產能自然不高。

天心永樂禪寺

舊時的武夷山,大量是菜茶,少量是水仙,名叢則極為罕見。

《武夷山的茶與風光》一書,出版于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其中記載名叢產量時寫道:

“除了水仙產量較多外,其余各品種的數(shù)量,總計不過占全山百分之二、三。

而梅占、雪梨、黃龍三者產量尤為稀少,近年不過年產一、二斤而已?!?/p>

詩中“不盈掬”一詞,是不夠一捧的意思。

這自然是夸張,但也非毫無依據(jù)。

大力發(fā)展武夷名叢,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超全和尚的時代,名叢極為少見。

整首茶詩,便似是一部武夷茶事紀錄片。

從歷史重現(xiàn),到今日風采。再從采茶場面,到制茶工序。

終了,鏡頭轉回了茶事。

聽了這么多,看了這么多,“重烹山茗”自然又別有一番滋味了。

飲茶,總不只是味覺的享受。

飲茶,更兼顧著文化的浸潤。

行文至此,我也要去喝一杯茶了。

編輯:粒粒

校對:齊航

設計:靜平

楊多杰,“多聊茶”創(chuàng)始人,歷史文獻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歷代茶學文獻及茶文化教學?!爸腥A茶人聯(lián)誼會”特約茶文化講師,多家電視及廣播節(jié)目撰稿人、顧問及常駐嘉賓

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北京深處-地鐵沿線的75個塵封秘境》、《茶經新解》

曾在《世界博覽》、《時尚旅游》、《精品購物指南》、《中國國家旅游》、《中華遺產》、《旅行家》、《社區(qū)》、《Timeout》等雜志撰寫歷史文化類專欄文章

微信公號:多聊茶

新浪微博:@楊多杰 @多聊茶

人 人 講:【楊多杰的多聊茶】直播間

廣播電臺:北京文藝臺FM87.6 《吃喝玩樂大搜索》周二嘉賓

本公眾號所有文字、音頻、視頻及聲明過的圖片著作權均歸作者所有

除已簽約的機構和平臺外,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轉載、改編、引用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自網絡

跟著高壽高產詩人陸游茶詩品味蒙頂山茶

宋代產生了大量的詠茶詩,作品最多的當首推南宋杰出的文學家、史學家、書法家,高壽和高產的著名愛國詩人、詞人陸游。

陸游的高壽和高產,是罕見的。他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終年85歲,遠遠超過了李白、杜甫等大詩人。一生筆耕不輟,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實際達9300多首,是我國現(xiàn)有存詩最多的詩人。作品幾乎涵蓋了整個南宋的政治、軍事、經濟、農業(yè)各個方面,可以說是一部激情滿滿的南宋詩史。他著作豐富,有《渭南文集》《南唐書》《劍南詩稿》等數(shù)十個文集存世,留下佳作名句甚多。其中,《關山月》《書憤》《臨安春雨初霽》《示兒》等名篇世代傳誦;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等名句膾炙人口。

據(jù)考證,陸游還是我國詩史上詠茶最多的詩人,總數(shù)達397首,比白居易、蘇軾創(chuàng)作的茶詩數(shù)量都要高出幾倍有余。

陸游的父親陸宰、爺爺陸佃都只活到61歲,按理基因算不上太好。他一生顛沛,仕途坎坷,壯志難酬,愛情波折,晚年生活困頓,精神長期處于抑郁狀態(tài)中,按理不會長壽。

但陸游卻創(chuàng)造了高壽的奇跡。究其原因,在醫(yī)療條件很一般的宋代,還能如此高壽,主要是因為他養(yǎng)成了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注重飲食調理,熱愛運動。最重要的是,他心胸開闊,有著積極樂觀的健康心態(tài)。雖然經歷了眾多不順,他依然在詩中寫下“天下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 ”。

他之所以心態(tài)好,除了嗜好讀書外,還得益于嗜茶的良好習慣。在一生宦海沉浮的歲月里,壯志未酬,茶成了精神寄托,閑暇之余,習作茶詩,他是用以茶悟道和以茶修身養(yǎng)性來化解心中的塊壘。從陸游的茶詩中,我們能夠讀出他深沉的家國情懷,還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以及對世態(tài)炎涼的內心感受。

陸游的茶詩,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更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宋朝茶葉發(fā)展的史料。在他的詩作中,我們除了能看到著名的建安貢茶外,還有他家鄉(xiāng)的日鑄茶,另外還有蒙頂茶等諸多名茶。

他為啥那么嗜茶?應與他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他出生在江南茶鄉(xiāng),當過茶官,晚年又歸隱茶鄉(xiāng),對茶一直懷有深情。陸游的故鄉(xiāng)紹興,自唐以來便有日鑄茶等名茶聞名遐邇,鄉(xiāng)情風俗使其從小便對茶產生了真情。出仕后他又先后在福建、江蘇、四川、江西及當時的京城浙江杭州為官。這些地方都是著名的茶葉產地,所以他有機會嘗遍各地的名茶。他一生嗜茶如命,在《八十三吟》中寫到:“桑苧家風君勿笑,他年猶得作茶神”,以同族陸羽“茶神”自比,可見真是“茶癡”一枚。

陸游終其一生對茶的鐘愛,在他的詩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從《卜居》《效蜀人煎茶戲作長句》《秋晚雜興》《睡起試茶》《病酒新愈獨臥華鳳閣戲書》五首吟詠蒙頂山茶的詩作中,我們可以略知一二。

他為啥對蒙頂山茶情有獨鐘?大概是因為他在四川任職時間較長,所以經常品嘗到大名鼎鼎的蒙頂山茶。他曾先后兩次入蜀為官,出任過蜀州(今崇州市)通判、嘉州(今樂山市)知州,再任榮州(今自貢市榮縣)代理知州等職,時間長達八年之久。他入鄉(xiāng)隨俗,深得蜀人品茶之妙,自然對蒙頂山茶非常鐘愛,情不自禁抒發(fā)對蒙頂山茶的深情,便在情理之中。其中口皆碑的有兩首。

一首為《卜居》,全詩為:“南浮七澤吊沉湘,西泝三巴掠夜郎。自信前緣與人薄,每求寬地寄吾狂。雪山水作中泠味,蒙頂茶如正焙香。儻有把茅端可老,不須辛苦念還鄉(xiāng)?!?/p>

這首詩寫于淳熙三年(1176年)初春,反映的是詩人離開家鄉(xiāng),逆江上行巴蜀。在陸游看來,巴蜀有蒙頂茶、雪嶺水,能使人樂不思鄉(xiāng)。這里的雪山指的是今日之西嶺雪山,位于成都市大邑縣與雅安市蘆山縣交界處,與蒙頂山緊鄰。中泠指的是揚子江的中泠泉。我想,陸游當年應該到過蒙頂山,否則不會寫出如此飽含真情實感的詩句,從陸游對蒙頂山茶偏愛有加的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代蒙頂山茶非凡的影響和魅力。此詩描寫的是,蒙頂新茶初采,詩人更是迫不及待地用雪水烹煮,自賞其妙,說這蜀中雪水,輕甘活洌,堪比天下第一泉中泠泉;蒙山紫筍,香高味長,更是不輸于北苑正貢茶。

我們熟知的“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是明代以來最為流行的吟詠蒙頂山茶的名聯(lián)。而最早將“揚子江心水”與“蒙山頂上茶”相提并論的,正是“雪山水作中泠味,蒙頂茶如正焙香”這首詩句。后來,元朝詩人李德載在《元曲.贈茶肆》中稱贊:“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學士更風騷。應笑倒,銷金帳,飲羊羔”,可見茶肆廣用中泠水來沖泡蒙山茶,已是當時飲茶者追求品質的生動體現(xiàn)。明代詩人陳絳在《辨物小志》中寫到“世傳: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至此,歷經300余年演變,此茶聯(lián)正式形成,并流傳至今。

第二首叫《效蜀人煎茶戲作長句》。全詩為:“午枕初回夢蝶床,紅絲小鎧破旗槍。正須山石龍頭鼎,一試風爐蟹眼湯。巖電已能開倦眼,春雷不許殷枯腸。飯囊酒甕紛紛是,誰賞蒙山紫筍香?”

這首詩前六句描述了詩人碾茶、煎茶、飲茶、除倦一系列過程,并憑借茶事直抒胸臆。最后兩句筆鋒一轉,無情揭露現(xiàn)實社會的丑惡:“飯囊酒甕紛紛是,誰賞蒙山紫筍香?”詩人巧妙地運用比喻修辭,抨擊南宋朝廷,當權者所重用的盡是一幫“飯囊”“酒甕”式的蠢貨,他們光會吃吃喝喝,無所作為,只能貽誤抗金恢復大計。而對于猶如茶中上品“蒙山紫筍”一般的棟梁之材,卻棄置不用,甚至橫加迫害,如此政局,豈不可悲可嘆!

作為愛國詩人,陸游力主抗金,力圖光復被當時異族強占的江北失土,但他官場失意,遂入川隱居,寄情于青山綠水,茶就成為了他恬淡生活的忠實伴侶。他的詩詞將這種心態(tài)描寫得淋漓盡致,茶對他受傷的心靈是一種撫慰,對身陷的苦境是一種超脫。從另一角度來講,陸游對茶的熱愛、精通以及付出,也正是因為收復山河的理想不得實現(xiàn),只能在精神世界里尋找寄托的無柰之舉。他終生都沒有從國仇家恨的憂國憂民情結中走出來。正因其抑郁惆悵苦不堪言,才有如此強烈的情懷噴發(fā),才留下眾多的千古絕唱,讓世人望其項背。這也正是高壽、高產詩人陸游最偉大的地方、最別具一格的人生標簽。

作者簡介

陳開義,男,雅安市作協(xié)會員。先后在《茶博覽》《茶周刊》《中國茶葉市場》《中國茶業(yè)》《星星詩刊》《四川日報》《四川農村日報》《四川文學》《四川畫報》《四川文藝》和今日頭條、中華名茶網、茗邊、茶旅世界、茶友網、天下茶友網等50余家媒體發(fā)表各類文章500多篇(件)。作品多次入選《2019四川詩歌年鑒》《雅雨清風——雅安70年文學作品精選集》等專輯。著有個人文集《杯中歲月》。

來源:四川省茶葉行業(yè)協(xié)會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宋時磊:陸羽《茶經》與唐代茶文化

湖北省地處北緯29-33度,是世界公認的優(yōu)良茶樹生長黃金地帶。湖北茶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是“萬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區(qū)和集散地,也是茶圣陸羽的故鄉(xiāng)。陸羽是唐朝復州竟陵人,即今湖北天門人。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有世界上第一本茶葉專著《茶經》,其本人也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陸羽的《茶經》是唐代茶文化滋養(yǎng)出的碩果和菁華,其非凡成就和崇高地位,反過來又助推唐代茶文化邁入“灼灼其華”的繁盛景象。

1

陸羽其人

陸羽,名疾,字鴻漸,又字季疵,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其事跡在《新唐書》《文苑英華》《唐才子傳》《全唐文》等文獻中有所記載。陸羽的著作頗豐,據(jù)陸羽《陸文學自傳》上元辛丑(761年)之時所錄,其詩詞作品有《四悲詩》《天之未明賦》,書稿有《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譜》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吳興歷官記》三卷、《湖州刺史記》一卷、《茶經》三卷、《占夢》三卷等。不過以上作品大部分已散佚只存部分內容,唯有《茶經》三卷完整存世。

從陸羽活動的地域空間范圍來看,其人生軌跡大致可以分為湖北竟陵、浙江湖州和隱居周游三個階段,分別對應陸羽的成長時期、創(chuàng)作旺盛期和晚年時期。

陸羽原是孤兒,被棄置于竟陵西門外西湖畔,被當?shù)厮聫R智積禪師撫養(yǎng)長大。他在自傳中記錄了自己的這段經歷,并解釋了自己的姓名來源:“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諸水濱,畜之。既長,以《易》自筮,得‘蹇之漸’,曰:‘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比▲櫻阍陉懙厣峡毡P旋、開始著陸之意,故自名陸羽,字鴻漸。

陸羽成長于寺廟,到9歲時從智積禪師處獲得一些佛經,智積禪師希望他學習。雖然陸羽本人成長期受到佛教寺院影響很大,不過當時的陸羽對佛教相對而言表現(xiàn)得不是特別熱衷,他更想要去學孔孟之道。智積禪師對此起初是不理解的,就安排陸羽做一些雜役,希望這些工作能夠鍛煉陸羽的心性。陸羽早期學書缺紙,就以竹子在牛背上寫寫畫畫來練習寫字,并向周圍一些有學問的人請教。到了10歲時,陸羽離開了寺廟,去參加演出,主要是四處游走,表演為市井社會喜聞樂見的木偶、參軍、藏珠等戲,主要以插科打諢、玩笑戲謔為特征。雖然此行在當時被視為賤業(yè),但是陸羽做這一行仍舊十分認真,他曾著《謔談》三篇,不過這些內容也失傳了。后來智積禪師找到了陸羽,“今從爾所欲,可捐樂工書”,也認可了陸羽的選擇。雖然陸羽的人生軌跡跟智積禪師所希望的有較大不同,但是陸羽對收養(yǎng)他的智積禪師始終有感恩之心。多年之后,智積禪師去世消息傳到隱居江南的陸羽處,他作《六羨歌》以懷之,《唐國史補》載:“羽少事竟陵禪師智積。異日在他處聞禪師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詩寄情,其略曰:‘不羨白玉盞,不羨黃金罍,亦不羨朝入省,亦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p>

到了公元746年,曾任河南尹的李齊物被貶謫到竟陵。李齊物在竟陵參加郢人的滄浪酺會(唐人在春日的一種宴飲活動),其時遇到任“伶正之師”的陸羽。李齊物對陸羽極為賞識,捉手拊背,親授詩集,后介紹陸羽到竟陵之北的火門山鄒夫子處讀書,從此陸羽結束了流浪生活,也由此正式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儒家經典著作。后世學者推測,陸羽在這一段學習期間也走訪了附近的茶區(qū),了解茶的生產、飲用等方面的信息和資料,研究品評當?shù)厮|。

經過此后大約六年的學習,公元752年,陸羽又結識了貶謫竟陵的禮部郎中崔國輔。崔國輔是當時非常著名的文士,陸羽與其相談甚歡。隨后三年時間里,兩人在竟陵周邊地區(qū)的義陽(今河南信陽一帶),西至巴山、峽川(今湖北宜昌)等地周游,我們推測陸羽在這一時期可能對當?shù)禺a茶區(qū)的情況有深入了解。

青年時期的陸羽可謂磨礪多艱,同時也逐步發(fā)展了其儒釋道合一的文化思想,而且也是他認知和習茶的肇始。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戰(zhàn)亂波及之下陸羽也離開竟陵。至德初年(公元756年),陸羽沿長江而下,途經鄂州、黃州等地,流落到吳興(今浙江杭州),這一時期他作《四悲詩》,對自己的命運轉折和唐王朝的由盛轉衰表達了隱憂。當時江南有眾多來自北方及中部地區(qū)的士子文人來此避難,他們在江浙一帶匯集并形成了新的文化中心,身處其中的陸羽,其交游空間也得到大大拓展,這成了他重要的人生轉捩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陸羽這一時期在湖州交往的人士,在典籍中可查到的有60人之多,間接交往的人達上百之多。我把陸羽的交往圈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宗教人士,以皎然、張志和、李冶等為代表;二是隱居高潔之士,包括顧況、孟郊、懷素等人;三是士大夫文人,代表人物包括顏真卿、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袁高、劉長卿等。他們在湖州地區(qū)舉辦過很多次茶會,通過擴大自己的“朋友圈”,陸羽得以擴展了知識渠道;同時江浙地區(qū)也是核心產茶區(qū),這對陸羽的茶葉知識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唐肅宗上元年間,陸羽“結廬于苕溪之湄,閉關對書”,終日道家打扮:“隨身惟紗巾、藤鞵、短褐、犢鼻”,縱情于山水之間,“往往獨行野中,誦佛經,吟古詩,杖擊林木,手弄流水,夷猶徘徊,自曙達暮,至日黑興盡,號泣而歸”。

《茶經》何以為開創(chuàng)之書

陸羽的《茶經》是一部開創(chuàng)之書,唐末詩人皮日休在《茶中雜詠序》中評價《茶經》“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設其器,命其煮”,認為《茶經》分清了飲茶的源流,確定了制茶基本工具,教導人如何制作高品質茶葉,設定了飲茶整套器具,還確立了煮茶的方式?!恫杞洝芬虼顺蔀槲覈谝徊肯到y(tǒng)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茶學著作,而且是最早、最全和最完整的?!恫杞洝吠瑫r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百科全書,對我國乃至世界茶葉的開發(fā)以及茶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茶經》全書7000余字,分為上中下3卷,共10章節(jié)?!恫杞洝废到y(tǒng)地總結了唐代中期以前茶葉發(fā)展、生產、加工、品飲等方面的情形,并深入發(fā)掘飲茶的文化內涵,從而將飲茶從日常生活習慣提升到了藝術和審美的層次。

具體來說,上卷三節(jié)分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耙恢础?,主要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tài)特征、茶葉品質與土壤的關系,指出茶葉的栽培方法、品質鑒別、顏色與形狀、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飲茶的生理保健功能等。比如今天大家看到的“茶”字,實際在陸羽之前多被古人寫作“荼”字,自唐朝開元年間開始,時人逐漸開始使用“茶”字,陸羽在此基礎上撰寫《茶經》,其中行文全部使用“茶”字,由于《茶經》的影響力廣泛,從此“茶”字的地位被確定了下來。而且陸羽在這一節(jié)中提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認為茶能夠涵養(yǎng)人的品格,“精行儉德”從此成為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岸摺保饕榻B采茶的19種用具,詳細說明制作餅茶所需各種工具的名稱、材質、規(guī)格和使用方法等。“三之造”主要講茶葉的種類和采制方法,說明了采茶的具體要求,逐一分析了茶葉制作蒸、搗、拍、烘、穿、封等6道工序,并提出餅茶按外形和色澤等不同等級分類的依據(jù)。在陸羽之前,古人很長時期里喝茶采取的方式是混飲式的羹飲,在茶葉里放入蔥、姜、蒜、桂皮之類再煮成羹狀。而陸羽在《茶經》里提出要把茶葉本身當作單獨的品飲對象來飲用,不要混飲。當然他這一時期的飲茶法跟現(xiàn)在我們的沖泡法還有很大不同。

中卷一節(jié),為“四之器”。該節(jié)主要論述風爐(灰承)、筥、炭撾、火筴、鍑、交床、夾、紙囊、碾拂末、羅合、則、水方、漉水囊、瓢、竹筴、鹺簋、碗、熟盂、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都籃等煮茶和飲茶器皿的材質、尺寸、功能及使用方法等。

下卷六節(jié),分別為“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拔逯蟆?,主要介紹煮茶的方法,品評各地水質宜茶情況的優(yōu)劣,敘述茶湯調制,講述烤茶的方法和烤炙、煮茶的燃料,剖析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觀察煮沸之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的精髓和神味?!傲嫛?,敘述飲茶風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注意事項和各種禁忌?!捌咧隆?,敘述茶的故事、產地和功效,系統(tǒng)地搜集整理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鞍酥觥?,評價各地所產茶之優(yōu)劣,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qū)域劃分為八大茶區(qū),又對每一茶區(qū)茶葉的等級做了詳細區(qū)分?!熬胖浴?,是對之前煮茶飲茶器皿的一個補充,之前所列是正常情況下應使用的器皿,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哪些煮茶、飲茶器皿是可以省略的。

第十節(jié)“十之圖”體現(xiàn)的是陸羽的自信,陸羽認為自己所撰《茶經》必然在后世不朽,所以他提出人們應該把《茶經》所述內容以白絹繪成圖,懸掛于墻上便于觀看,這說的是《茶經》的傳播方式和途徑。

關于《茶經》的成書時間,學界素有爭論,大致有四種說法。第一說公元761年,這一年陸羽上元辛丑作《陸文學自傳》,其中提到“茶經三卷”。第二說是公元764年,因為《茶經》中提到陸羽自制風爐,其足銘文有“圣唐滅胡明年鑄”,這里提及的歷史事件是公元763年唐軍討滅了“安史之亂”的最后一股勢力史朝義。根據(jù)銘文判斷,此風爐鑄于“安史之亂”平叛的次年,即公元764年,因此有人認為《茶經》最早成書于同年,不過我推測這也可能說明《茶經》成書之后在公元764年經歷過一次修訂。第三說是公元775年。年代推斷依據(jù)源自唐代筆記《封氏聞見記》中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遇陸羽著《茶經》一事之記載。第四說是公元780年,認為《茶經》最終刊刻付梓成書應是在公元780年前后。我們該如何理解《茶經》成書時間的“四說”呢?唐代書籍印刷方面雖有了雕版印刷,不過在陸羽生活的年代,《茶經》成書后的傳播仍以抄書為主,無論是公元761年、764年還是775年,都可能確實存在過陸羽自撰版本、修訂版本,以及不同人對《茶經》的手抄版本,而在公元780年前后,《茶經》的最終印刷版本終于確定下來。根據(jù)中國社科院沈冬梅研究員對《茶經》的考證,《茶經》在中國古代先后刊刻出版過60多個版本。

《茶經》在海外的傳播也十分廣泛。在日本,據(jù)京都大學森鹿三教授《中國茶書的日本傳入》一文稱,公元1191年7月榮西從宋國攜帶其手寫的《茶經》入日本,是為《茶經》引入日本之開端。大阪大學布目潮沨教授認為明代萬歷年間日本開始出版《茶經》的單行本,公元1692年的《廣益書籍目錄》錄有春秋館發(fā)行的《茶經》兩冊,這是最早的日語版本《茶經》。截至目前,日本《茶經》版本已達20多種。日本之外,《茶經》流傳最廣的國家是韓國。韓國有茶文化本、崔凡述韓國之茶道本、韓雄斌茶文化之研究資料本、徐延柱茶經本、金榮學韓國茶文化本、李圭正茶經刊本、金明培茶經刊本等。另外,美國有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本、弗朗西斯·卡朋特(Francis Carpenter)的《茶經》本(Little & Brown Company,1974年),英國有大百科全書本,意大利有馬克的《陸羽茶經》本,另外法國和德國也有《茶經》譯本。由此可見,《茶經》在國際上也很受歡迎。

“茶神”“茶仙”

陸羽及所著《茶經》在唐代就已經有很大影響,唐人筆記中也記載了一些相關的故事。中唐張又新著《煎茶水記》中有一段記載: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逢陸處士鴻漸。李素熟陸名,有傾蓋之歡,因之赴郡,至揚子驛。將食,李曰:“陸君善于茶,蓋天下聞名矣。況揚子南零水又殊絕,今日二妙千載一遇,何曠之乎!”命軍士謹信者,挈瓶操舟,深詣南零,陸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陸以杓揚其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似臨岸之水?!笔乖唬骸澳宠凵钊耄娬呃郯?,敢虛紿乎?”陸不言,既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之,又以杓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駭,馳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蕩覆半,懼其尠,挹岸水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焉!”李與賓從數(shù)十人皆大駭愕。

此故事說的是當時的官員李季卿在江南遇到陸羽,兩人商量著要喝好茶,又久聞當?shù)負P子江南零水煮茶最好,于是李季卿派一名軍士前去打水。軍士乘舟到南零處打水,返程時舟近岸處遇到波濤顛簸,南零水灑了近半,軍士既恐任務有失,又憊懶不愿返回補水,于是就在近岸處舀水充數(shù)。軍士攜水返回后陸羽以勺揚水觀之,說這是揚子江水,卻不是揚子江南零水,軍士自然強辯,不肯承認。陸羽直接把水盆傾倒一半,然后又以勺觀之,說這些才是南零之水。陸羽所斷,與軍士所為嚴絲合縫,軍士大驚之下只好坦白了自己的過錯。如果從史實來判斷,我認為這個故事有80%以上概率是假的,這是唐代流傳的類似我們今天所說的陸羽“段子”。這個故事是為了顯示陸羽的“鑒水”神通。但是這個故事的流傳,也說明了唐人對陸羽茶之貢獻的認可程度。

唐人對陸羽的推崇,還體現(xiàn)在唐代流傳的陸羽成神傳說。唐人李肇《唐國史補》記載了一則神事:

江南有驛吏,以干事自任。典郡者初至,吏白曰:“驛中已理,請一閱之?!贝淌纺送?,初見一室,署云“酒庫”,諸醞畢熟,其外畫一神。刺史問:“何也?”答曰:“杜康。”刺史曰:“公有余也。”又一室,署云“茶庫”,諸茗畢貯,復有一神。問曰:“何?”曰:“陸鴻漸也?!贝淌芬嫔浦?。又一室署云“菹庫”,諸菹畢備,亦有一神。問曰:“何?”吏曰:“蔡伯喈?!贝淌反笮υ唬骸安槐刂么??!?/p>

這個段子說的是當時的江南以杜康為酒神、陸羽為茶神、蔡邕為菹神。這說明陸羽在唐代后期不僅地位很高,甚至被奉為茶業(yè)圖騰。陸羽在唐代的這種神化趨勢,在歷史文獻中也得到了印證:

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新唐書》)

鞏縣陶者,多瓷偶人,號陸鴻漸,買數(shù)十茶器,得一鴻漸。市人沽茗不利,輒灌注之。(《唐國史補》)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經》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時號“茶仙”,天下益知飲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為神,買十茶器,得一鴻漸。(《唐才子傳》)

值得注意的是,《唐國史補》中記錄的給陸羽瓷像澆灌茶水的做法,似為今日茶寵的原型。《唐才子傳》中的陸羽像更是成為茶業(yè)買賣的促銷贈品,側面也說明陸羽在當時的影響之大。

還有一個關于陸羽“神通”的段子。北宋董逌在《陸羽點茶圖跋》中說:

竟陵大師積公嗜茶久,非漸兒煎奉不向口。羽出游江湖四五載,師絕于茶味。代宗召師入內供奉,命宮人善茶者烹以餉,師一啜而罷。帝疑其詐,令人私訪,得羽,召入。翌日,賜師齋,密令羽煎茗,遺之師。捧甌喜動顏色,且賞且啜,一舉而盡。上使問之,師曰:“此茶有似漸兒所為者。”帝由是嘆師知茶,出羽見之。

這個故事說的是唐代宗邀竟陵智積禪師入宮供奉。代宗命宮中善茶者奉茶,智積禪師接過來只喝一口就不喝了。原來智積禪師嗜茶雖久,但是以前都是他所撫養(yǎng)的陸羽給他煮茶,陸羽離開竟陵之后,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提供滿足智積禪師口味的茶了。代宗得知此事后并不相信,于是派人訪來陸羽入宮。又一天奉茶時,密令陸羽煮茶,茶上來之后,智積禪師表現(xiàn)與以往大不同,他捧著茶看了看就興高采烈起來,一邊觀賞一邊喝,全都喝掉之后說,這茶很像我家陸羽所煮。這個段子也是與史實相悖,之前我們說過,陸羽離開竟陵之后,與智積禪師再未相見。但是通過這樣的故事,不僅顯示了智積禪師陸羽師徒情深,也強調了陸羽煎茶是獨一無二的。這也說明,唐人對陸羽的推崇,延續(xù)到了宋代。

不僅至宋,延至明清,古人對陸羽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明代陳文燭《茶經》序有云:“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稷樹藝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茶而天下之飲。羽之功不在稷下,雖與稷并祀可也?!鼻宕端膸烊珪偰刻嵋芬舱f:“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樸雅有古意。”

隨著《茶經》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陸羽之于茶的地位也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可。日本美術評論家岡倉天心曾評價陸羽:“我們的第一個茶的改革家是八世紀中葉的陸羽。他生于釋、道、儒三教尋求相互融會貫通的時代。那個時代泛神論的象征主義教人們從一個特殊的現(xiàn)象中尋求整個宇宙的反映。詩人陸羽從飲茶的儀式中看出了支配整個世界的同一個和諧和秩序。在他的偉大著作《茶經》中,他制定了茶道。從那時起,他就被崇拜為中國茶商的保護神。”美國茶學專家威廉·烏克斯則評價說:“自此陸羽成名,其所成就,在其國內實屬罕見,茶業(yè)界崇奉其為祖師,……無人能否認陸羽之崇高地位?!?/p>

唐代茶文化生活

我認為,唐代已經形成了茶文化的范式。這個范式的形成,得益于唐代飲茶的風行。唐代飲茶風氣遍及南北,流于邊疆塞外,并向域外傳播。

唐人封演的筆記《封氏聞見記》中記載:“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碑敃r唐代社會各階層飲茶的風氣都很興盛,上至宮廷、官員、文人,下至城鄉(xiāng)百姓,均熱衷于飲茶。唐代楊曄《膳夫經手錄》記載,當時黃河流域一帶關西、山東等地,閭閻村落之百姓皆吃茶,甚至超過了對食物的欲望,“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當時唐朝皇宮中飲茶之風也是如此,唐朝詩人張文規(guī)《湖州貢焙新茶》有云:“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描述的就是吳興新產紫筍貢茶被快馬加鞭送來京城的情景。大家如果未來有機會去陜西法門寺的話,可以去參觀一下出土的唐僖宗供奉的全套御用茶具,這套茶具金銀質地,極其精美。唐代君主為了鞏固君臣關系,也經常賜茶給大臣,大臣獲賜要寫表謝茶,當時有武官自己完成不了謝表,還要請人代寫。唐代文人也經?;ベ浶虏瑁e行茶會。

茶風的盛行也帶來了城市鄉(xiāng)村中的茶業(yè)興起。中晚唐時期日本和尚圓仁入中土求佛法,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記錄其行跡,其中就記載他進入一個村莊后村里人會供茶給他飲用,而這樣的村莊在他的行記中出現(xiàn)了將近十個。而城市中的茶館也出現(xiàn)了。不僅在當時的中原地區(qū),茶葉在回鶻、吐蕃、南詔等地也廣受歡迎,一些地方甚至到了“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程度。當時的朝鮮、日本、越南以及西亞等國家和地區(qū)開始接受飲茶風俗。飲茶風尚的傳播為茶葉的生產和貿易提供了發(fā)展動力。

唐代早期及之前,人們最普遍飲用的是野生茶,大家認為人工培育的不如野生的茶。隨著茶風在唐代的流行,野生茶的產量較少,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而人工培育的茶不僅產量充足而且滋味更加醇厚,因此獲得了更多人的青睞。陸羽《茶經》在“八之出”中載茶葉產地共8道43州44縣,這反映了唐代中期茶葉生產情況。根據(jù)后世學者考證,唐代最多時有98個州郡,也就是說,接近總數(shù)1/3的地方都有產茶,我們現(xiàn)在的茶葉生產格局基本在唐代就已經成型了。

唐代的茶葉貿易也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發(fā)展。茶葉作為消費品具有特殊性,它的產地和消費地不是重合的,當時北方飲茶消費人口更多,而南方產茶剩余較多可以輸送,遂形成了“南茶北運”的商貿格局,出現(xiàn)了行商和坐商、官商和私商等群體。由于茶葉的單位價值較高,成為當時理想的長途大宗貿易商品,于是唐代浮梁、歙州等地成了國際性的茶葉交易中心,形成了茶區(qū)貿易市場、草市貿易市場、城市貿易市場、邊疆貿易市場等不同層級市場,并各自承擔相應功能,共同構成了唐代茶葉貿易流通網絡體系。茶葉貿易可以獲得巨額利潤,一些茶商因此成為富商大賈。

在茶藝的定型化方面,陸羽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將茶藝定型化:通過采、蒸、搗、拍、焙、穿、藏等七個工序制作團餅茶,講究“采時精,造時潔”;烹茶有取水、炙茶、碾茶、羅茶、取火、烹煮等環(huán)節(jié),各節(jié)皆有法度和規(guī)矩;品茗則賞湯形、觀茶色、識茶香、品茶味、賞茶具、悟意境,處處充滿美感。在頻繁的茶藝活動中,唐人逐漸擺脫了前朝茗飲原始粗糙的習氣,用藝術氣息點綴于日常生活,以達到物與我的交融、天與人的合一。茶道思想初步形成,為茶文化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唐代儒、釋、道各家繁榮鼎盛,茶文化浸淫于諸家思想并充分地汲取了滋養(yǎng)。皎然在《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中最早提出茶道思想:“孰知茶道全而真,惟有丹丘得如此。”之后,裴汶《茶述》、元稹《茶》、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等詩文中又進一步闡發(fā)了茶道。

茶不僅融入唐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還激發(fā)了唐代士子文人的情思和審美,中唐以后,越來越多的詩歌、小說等把茶作為主角來抒寫。從統(tǒng)計來看,唐代以前的茶詩寥寥無幾,而在唐代,這種情形為之一變。就數(shù)量而言,《全唐詩》詩名中含有“茶”或“茗”的有109首,多是以茶為歌詠對象的詩歌。而從詩歌內容分析,含有“茶”字的詩歌394首,含有“茗”字的詩歌153首,兩者共計547首。從歷史發(fā)展序列來看,茶詩呈現(xiàn)快速增多的趨勢,唐代前期無人寫茶詩,唐代中期共58人創(chuàng)作158首茶詩,唐代后期共55人創(chuàng)作233首茶詩。這一時期的茶詩,不僅數(shù)量上實現(xiàn)了突破,創(chuàng)作質量也頗為上乘,不僅種類齊全,在不同時期風格也多有變化。盛唐茶詩以五言律詩為主,中晚唐古詩、絕句、律詩兼?zhèn)洌w裁廣泛,五言、七言、雜言等句式并存。從詩歌旨趣方面看,唐代茶詩呈現(xiàn)的是攢天地于尺牘、容時光于瞬間,體現(xiàn)的是輕松、細膩、活潑、自由且易于親近的氣氛。

這一時期,茶也與小說戲劇進一步結合。記錄唐人事跡的作品中,馮贄的《云仙雜記》、尉遲偓的《中朝故事》、劉肅的《大唐新語》、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蘇鄂的《杜陽雜編》、王定保的《唐摭言》、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孫光憲的《北夢瑣言》、佚名的《玉泉子》等,都記載了不少唐人茶事。在唐代,茶還與繪畫、書法、碑文、雕繪等藝術門類深度融合。比如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佚名《宮樂圖》和周昉《調琴啜茗圖》、草書書法家懷素《苦筍貼》等,進一步增加了藝術氣息。

小結

綜上所述,陸羽《茶經》是唐代茶文化滋養(yǎng)出的碩果和菁華,因其非凡成就和崇高地位,反過來又助推唐代茶文化邁入“灼灼其華”的繁盛景象。我認為陸羽和他的《茶經》為茶文化帶來了三重“革命”:首先是學理“革命”,他把前人在產茶、制茶、煮茶、飲茶等各領域的經驗加以總結,并上升到了系統(tǒng)的知識和理論層面;其次是程式“革命”,陸羽的貢獻讓茶葉的采摘、制作、品飲等都有了規(guī)制可循;最后是茶人“革命”,陸羽促進了茶與人的品性和道德氣脈相通,至今我們都可以通過茶來修身養(yǎng)性。

最后我想結合近年來的研究所見所聞,分享自己的一個想法:千年之前,出生于湖北的年輕人陸羽開啟了中國茶的一個全新時代;而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歷史悠久的中國茶,它值得期待的未來落在了在座各位年輕人身上。

作者 | 宋時磊

來源 | 光明日報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56條結果 (用時 0.007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