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關于茶的好文章

找到約1,512條結果 (用時 0.038 秒)

茶葉的專業(yè)知識,關于茶的基本知識大全

茶葉是什么?茶葉是茶樹的芽葉加工而成的,可直接沖泡飲用的飲品,與咖啡、可可共同被稱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有著世界飲料之王的美譽。下面介紹一些關于茶葉的專業(yè)知識。

一、六大茶類及其特性



綠茶:未發(fā)酵茶,工藝步驟主要為殺青、揉捻、干燥。具有綠茶綠湯,香氣高,味道略苦澀的品質特點。綠茶的知名品種有黃山毛峰、廬山云霧、西湖龍井、峨眉雪芽、洞庭碧螺春等。
白茶:微發(fā)酵茶,工藝步驟主要為采摘、凋萎、烘干、保存。具有茶葉牙毫完整,銀白相間,茶湯為杏色或淺黃,味道香甜爽口的品質特點。主要品種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黃茶:微發(fā)酵茶,工藝步驟與綠茶相似,但多了“悶黃”一步,這使得黃茶具有黃茶黃湯,香氣清且高,味道甘甜醇厚的品質特點?;羯近S芽、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遠安黃茶、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都是黃茶類。
青茶:俗稱烏龍茶,半發(fā)酵茶,工藝步驟主要為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品質特點有青茶條索粗壯,黃綠相交,茶湯呈黃色,味道醇香。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等都屬于青茶。
紅茶:全發(fā)酵茶,工藝步驟主要為凋萎、揉捻、發(fā)酵、干燥,典型特征為茶紅、湯紅、葉紅,味道飄香醇厚。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功夫紅茶、紅碎茶、祁門紅茶、滇紅等品種。
黑茶:后發(fā)酵茶,經(jīng)過殺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個步驟制作而成。其品質特性為黑而又光澤,茶湯濃黃透明,茶葉可有香氣,陳茶具陳香,味道醇美濃厚。主要品種有云南黑茶(普洱茶)、湖南黑茶包括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



二、茶葉基本成分



茶堿:茶葉中的堿類物質,一般專指茶葉堿,廣義的茶堿則是指咖啡堿、可可堿和茶葉堿的統(tǒng)稱,具有舒緩鎮(zhèn)痛等功效。
茶多酚:茶葉中多酚類物質,是形成茶葉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葉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主要功效多達幾十種。
茶氨酸:茶氨酸是茶葉中特有的游離氨基酸,是茶葉中生津潤甜的主要成份。有舒緩神經(jīng)、提高記憶力、保護神經(jīng)細胞的作用。
茶多糖:茶多糖是一類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復合多糖,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降血糖,降血脂,調節(jié)免疫,抗凝血,抗血栓,抗氧化等。
茶皂素:又名茶皂甙,是可以讓茶起泡沫的物質。具有許多生理活性,如解酒護肝,抗病毒,抗過敏,減肥等。

三、泡茶茶具



目前常用的茶具有瓷器茶具、紫砂茶具、玻璃茶具、塑料茶具。紫砂茶的保溫性好,沏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觀,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因此適合沖泡紅茶、烏龍。而沖泡綠茶時為了一看茶葉在杯中輕霧漂渺、澄清碧綠及朵朵茶芽之美態(tài),更適合選用玻璃茶具。至于搪瓷、塑料茶具,有輕便、耐用之優(yōu)點,一般只為解渴而臨時使用。

四、泡茶水源
水源不同,其所含溶解物質也不盡相同,對泡出茶湯品質的影響也大有不同??偟膩碚f,用泉水泡茶最好,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至于雨水,按下雨時間不同,水質也不同。以秋雨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五、茶葉存放
茶葉保存以室溫、避光、無異味的環(huán)境為最佳,如果茶葉含水量較高或已受潮,可以經(jīng)80℃左右烘干或炒干攤涼后再儲藏。保存時,可以以0.25-0.5公斤為一份,用白紙包好,放入干燥的罐、壇中,底層可放些干燥劑,干燥劑的種類按照茶類和取材方便而定。新買來的茶葉筒罐,筒內金屬表面常有一層油脂,必須擦凈晾干,再以少量廢茶擦過,除去異味后才能裝茶葉。


貯存綠茶可用塊狀未潮解的石灰,紅茶和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罐、壇口蓋多層草紙并壓緊,以防潮濕空氣進入。如果茶葉數(shù)量不多,也可用紙包好后,再用兩層聚乙烯食品袋包裝密封好,放在餅干箱里蓋緊箱蓋。為了避免茶葉吸收異味,切忌將茶葉與有嚴重異味的物質放在一起,諸如樟腦丸、香皂、香水、香煙等都不宜與茶葉混放。

六、茶水比例
沖泡茶葉時,每次茶葉放多少,并沒有統(tǒng)一標準,主要根據(jù)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個人飲用習慣而定。一般來說,茶與水的比例掌握在1:50或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七、茶葉術語



茶性:指口腔的刺激感。包括香和苦澀度,常用“強、弱”來形容。
茶質:指口感上的豐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來表達。
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轉化消失過程中產生的甜。
生津:指兩頰、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斷的涌出。
收斂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現(xiàn)的緊繃感,多為澀感的表現(xiàn)。
水性:指茶湯帶給口腔的每種不同的感覺,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層次感:指口感表現(xiàn)出的先后順序,茶湯香氣和滋味在口腔中轉變的感覺。
喉韻:品茶后,茶湯帶給喉嚨的感覺,如甘、潤、鎖喉。


飽滿:指茶湯物質豐富而帶給口腔的一種充實感。
水味:沖泡或儲存不當所產生的茶水分離現(xiàn)象。
鎖喉:品茶后,咽喉過于干燥,吞咽困難,緊縮發(fā)癢等不適感。
茶氣:是由茶葉中有機鍺與多糖類結合而溶于水產生。茶氣在老茶中易出現(xiàn),常表現(xiàn)為打嗝、身體發(fā)暖、發(fā)熱、發(fā)輕汗等。
陳韻:經(jīng)歲月陳化而產生的韻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舊茶中易感到。
茶水分離:茶湯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氣。
入口即化:茶湯入口,不用有意識的吞咽,自然入喉。
爽朗:經(jīng)歲月的陳化倉儲優(yōu)良的茶湯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齒有清晰感。
舌底鳴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點在“鳴”字,接連不斷之意。




關于品牌茶

產地茶很多品牌,也很多品種,但是關于品牌茶,每個品牌定位不同,標準不同,所以也決定其品質與價格不同。

因此什么是好茶,好茶其實源于標準,這就是暖莘茶。

中國不缺好茶,很多知名產地品牌,比如上述的烏龍茶,紅茶,綠茶,鐵觀音,西湖龍井,茉莉花茶,滇紅,祁門紅,大紅袍,普洱茶等等,但是哪個茶品牌的茶好?很多人就不太清楚,喝好茶,喝的是標準,不同品牌茶,定位不同,標準也就不同,對品質的要求也就不同.

好茶很多,但是要看標準,品牌茶推薦暖莘茶,一杯好茶源于標準,喝好茶,選暖莘,暖莘茶,好茶暖心。

暖莘茶:一葉好茶來之不易,從種茶,管茶,采茶,挑茶,炒茶,制茶,在不斷找產地,選標準,尋好茶這包含了初心夢想旅途中的艱辛汗水,包含了幾代人,一輩茶人的心血和用心,我們不生產茶,我們只設計茶,尋一葉中國好茶,標準化,規(guī)?;瑥椭苹越档秃貌璧某杀?,為消費者提供一葉好。

暖莘茶以堅持一葉好茶,暖一片人心的理念:以為大眾尋找中國好茶為宗旨,對茶我們堅持四不原則:

1.非原產地不選

2.非原生態(tài)不選

3.非高標準不選

4.非好口感不選

因此并非每一葉茶都叫暖莘茶。夢想起航,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個日夜,一百二多萬公里,環(huán)繞中國六十圈,萬里苦尋,品茶無數(shù),只為尋找一葉中國好茶,敬您一杯暖莘茶,好茶才暖心。

暖莘茶對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原有工藝上,每個環(huán)節(jié)有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有些行業(yè)工序,這里要經(jīng)過兩次以上的篩選或檢核以確保在高品質的標準上,在二次以上提高,因此暖莘茶品質是比較值得肯定的。



免責聲明

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意在為公眾提供資訊知識(內容收集整編部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將在24小時內對侵權內容進行刪除)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用戶不應信賴內容,并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切勿撰寫粗言穢語、毀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關于滇紅茶的六大“謊言”

關于滇紅茶的“謊言”,滇紅茶作為文明遐邇的世界名茶,是不會說謊的,有意、無意說謊的是人,由于市場宣傳的需要、其他人的誤導、和認知的不足,導致一些錯誤的說法(我這里標注為加引號的謊言)也是難免的,其他行業(yè)也一樣,理清是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包括我這篇文章,隨著科研的深入和工藝的改進,可能也將會成為一個謊言,這些都是可能的,我們只要遵循內心的想法,只要當下我們的認知是這樣的,就是有積極意義的。

好,言歸正傳。一個一個按數(shù)字排列來。

1、滇紅茶都是薯香。

錯。高溫烘焙的滇紅茶才會出現(xiàn)薯香,按照我的試驗,超過100度的高溫、茶本身濕度不夠和時間足夠長,會出現(xiàn)薯香。市場上大部分的曬紅、包括我們的曬紅茶就幾乎沒有薯香的。

有人會說,你舉的都是曬紅的例子,烘干的滇紅茶都是薯香。也錯,烘干的滇紅茶(以下簡稱“烘紅”)可以完全沒有薯香,也可以是花果香,不信你去找我們后月編號為900的烘紅試試。

2、花香是有添加的。

錯!

花香,或者說花果香,鮮葉沒有明顯問題如農殘、或者長時間運輸?shù)膼瀴模ㄟ^正常的紅茶工藝,絕無任何添加,迷人的花果香自然產生。關于這個,可以喝喝外地的武夷山的正山小種、祁紅、和云南茶區(qū)工藝正常的曬紅包括我們后月第一款眾籌曬紅。

3、紅茶是全發(fā)酵茶。

這句話的全文是:綠茶是零發(fā)酵茶,紅茶是全發(fā)酵茶,青茶是半發(fā)酵茶。我認為這句話非常的不準確,鮮葉從茶樹上采摘下來,就開始發(fā)酵了,嚴格來說,按照目前各大茶類的工藝,就沒有零發(fā)酵茶。

綠茶以龍井為例。我們來看看龍井的國家標準中關于工藝的部分:

4.6加工

4.6.1加工器具:傳統(tǒng)炒茶灶,電熱炒茶灶或其他加工機械。

4.6.2加工工藝:鮮葉攤放、青鍋、攤晾回潮、輝鍋。

4.6.3加工技術:手工加工采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壓”等傳統(tǒng)手法。

龍井國標明確規(guī)定,工藝有鮮葉攤放。據(jù)我了解龍井的生產工藝,不少還有曬鮮葉這個環(huán)節(jié),龍井鮮葉攤放,一般要走水20%左右,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20%的走水在自然常溫條件下,約需4-8個小時,這么幾個小時的攤放,發(fā)酵是難免的,而且發(fā)酵還算有一定程度。

以曬紅為例,很多曬紅沖泡品鑒時會有青雜味,就是發(fā)酵不夠的結果。

以烘紅為例,老紅茶會越來越醇和,不少茶友就喜歡喝老紅茶,你能說這些紅茶是100%發(fā)酵的么?100%發(fā)酵,后期完全沒有轉化空間,其另外一個結果就只有變質。

從紅茶的發(fā)酵工藝也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做不到100%發(fā)酵。紅茶發(fā)酵都是堆放成一小堆,常見重量都在5公斤以上,厚度大概10cm以上,發(fā)酵過程中就算翻堆,也是做不到完全均勻的,發(fā)酵快的部分發(fā)酵度夠了,就要出茶去干燥,否則會有腐爛感,這個時候發(fā)酵輕部分其實發(fā)酵是不足的。

紅茶發(fā)酵堆放中(沒堆完)

所以紅茶不可能是100%發(fā)酵的。

這句話我覺得可以修改為:綠茶是輕發(fā)酵茶,紅茶是重發(fā)酵茶,青茶是中發(fā)酵茶。

4、滇紅茶湯色黃亮,是因為是古樹茶做的。

錯。紅茶湯色黃亮,是因為沒有做到位,和是否是古樹茶一毛錢關系都沒有。紅茶要具備紅湯、紅葉(底)的特征。

紅茶的葉底

5、你看我這個條索這么粗壯,是古樹紅茶。

錯。條索粗壯和工藝有極大關系,和是否是古樹茶關系不大。

當然,如果相同的工藝,古樹茶的采摘普遍偏老、古樹茶鮮葉本身也略粗壯,做出來的條索會顯粗壯一些。但市場上關于古樹紅茶條索的認知大部分都是為了誤導消費者,為了以次充好。

紅茶條索的對比

以上圖為例,是不是下面的紅茶條索更粗壯,上面的紅茶顯細?其實上面的是古樹茶,下面的不是古樹茶。紅茶加工過程中,根據(jù)鮮葉的質量情況,需要調整鮮葉菱凋的程度、和揉捻的松緊度,揉捻的緊加壓揉條索自然就會顯細,揉捻不加壓,條索就會顯粗壯。

今天看了一篇公眾號文章,說拋條和緊條只和出湯快慢有關系,其他的都是為了忽悠,其實不是這樣的,說明作者沒有實際進入生產加工環(huán)境,沒有真正了解拋條和緊條的用處。我舉兩個例子,用來發(fā)酵熟茶的生茶需要做成緊條,有發(fā)酵品質會更好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減少發(fā)酵的損耗,做成緊條發(fā)酵出堆的熟茶碎末會少很多;再又我們在做紅茶的過程中,如果加壓揉會造成揉碎(和季節(jié)、萎凋程度都有關系),我們就會選擇做拋條。

所以,條索粗壯的是古樹紅茶,是錯的。

6,滇紅茶茶湯越紅越好。

錯。結合上面這個問題,我們來說說紅茶湯色的形成。

紅茶的湯色主要是有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構成,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分別為多酚類物質轉化的不同階段,而這三種物質不同的比例,決定了紅茶的湯色和品質。

茶紅素,是紅茶氧化產物中最多的一類物質,紅茶中含量約6%-15%,茶紅素溶于水,水溶液為深紅色,刺激性較弱,滋味甜醇。對茶湯滋味與湯色濃度起極重要的作用。因為紅茶素的存在,紅茶的茶湯為“紅色”。

茶紅素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的,其含量過高有損品質,使茶味淡薄,湯色變暗。

茶褐素,主要由茶黃素和茶紅素氧化聚合而成,茶褐素分子量也最大,最為穩(wěn)定。是茶湯為“紅色”的又一個原因。茶褐素含量達到6%~8%,湯色可呈現(xiàn)紅褐明亮的品質特征。茶褐素含量高對紅茶的品質不利,含量越高茶湯越暗,茶底也會越暗褐。

所以,紅茶的茶湯不是越紅越好,而是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三者的比例協(xié)調為最佳。紅茶品質不僅要求湯色要“紅”,還要“亮”,在自然光下,茶湯與杯子的接觸表面帶“金圈”。

紅茶的湯色

所以,紅茶茶湯不是越紅越好。同樣的道理,酒紅色茶湯的紅茶也不會是什么高級紅茶。

——作者呂劍鋒,就職于51普洱網(wǎng),后月眾籌茶發(fā)起人,云南后月紅茶業(yè)有限公司召集人。


好茶原是山魂魄

近日喝茶,忽得奇句:好茶原是山魂魄。

其實也不能說是偶得,喝茶喝的久了,漸漸沒有什么關于茶的感悟了,到了只是喝茶的階段。這句話的精髓早已深入我心了,只是在偶然的一刻我手寫我口,我口映我心罷了。

以前,喝茶喝的少時,每喝上一道好茶都不能自拔,須有文字排遣一番,寫了大量的關于茶的文章;等到自己有了固定的茶葉為伴,對每一種茶葉熟的不能再熟,也便無話了。就像戀愛一樣,剛開始相談甚歡,到后來兩個人待得久了,自然無話,卻已貼心。

我一個人獨處的這幾天,整日在凍頂烏龍、正山小種、普洱熟茶、普洱青餅、安溪正味鐵觀音之間切換,每次切換都無比豐富。凍頂烏龍產在阿里山,山頂云霧繚繞,我去時正是春末,一去方知阿里山青,卻有三分之一是茶青;正山小種產自福建武夷山,磊磊之水往來山間;而云南茶更是產在云貴高原的山上,可謂山上之山,喬木大葉,最得山魂。

毫無疑問,真正好茶,皆產自高山,有的產自山峰,像凍頂烏龍,有的產自山谷,像正山小種。海拔越高,氣溫越低,山谷越深,光照越短。無論產自山峰或者山谷的茶葉,都需要比平地上的植物更為漫長的生長期。這樣長時間的醞釀生長,所產出的茶葉品質必定優(yōu)良,從這個意義上,好茶原是山魂魄,此言不虛。

也由于這個原因,產自高山的茶會有自己獨特的山場味。山場味是個什么東西?這大概是很抽象的一個概念,就如同鐵觀音的“觀音韻”,普洱茶的“茶氣”,“喉韻”一類的一種東西,是一種主觀的描述,卻又客觀存在。以滇茶為例,喝云南茶,無論生的熟的,綠的紅的,生普熟普,滇紅滇綠,都漸漸對那個彩云之南的奇妙地方生出情感。喝云南茶時,立刻會有一種風味撲面而來,那高山密林,那喬木大葉,那玉龍雪山,那異族歡顏,云南茶帶著一種張揚奔放的個性襲來,不禁令人心向往之,這種感覺,大約就是所謂山場香吧。

再以武夷茶為例,最得山魂的莫過于以大紅袍和武夷水仙為代表的武夷巖茶。石是山之魂,巖為山之魄,巖茶的剛猛,巖茶的回甘無一不透著濃厚的武夷山場味。這韻味濃烈的像酒,一下子就把人帶進那碧水丹山。真好茶也,真山魂魄也。

好茶也必用山水來泡。明代的寧王朱權在《茶譜》寫道:“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田藝蘅在《煮泉小品》里這樣解釋:石,山骨也;流,水行也。山宣氣以產萬物,氣宣則脈長,故曰:“山水上”。《博物志》也談到石與泉的關系:“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生水,山泉者,引地氣也?!?/p>

山水大約最能激發(fā)山茶的魂魄吧。

(摘自2012年第6期《吃茶去》雜志;作者:劉斌)

找到約1,462條結果 (用時 0.016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50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