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供春壺茶垢

找到約9條結果 (用時 0.11 秒)

品茶,品無塵年華

飲茶,飲的是一種心情。一杯茶,一把蒲扇,坐在古柳大樹下,慢慢地品著茶,有一口沒一口地,一邊習習地搧著風。此時,柳色如煙,鳥鳴如珠,飲茶者的心則如一朵水白蓮花,淡然開放,清香細細。

當年,陶淵明作別官場、歸隱田園時的心情,大概與此相同吧。

飲茶時,心,應當是凈白的,是虛無空靈的,否則,和飲茶相悖。

飲茶時,不要想得失,不要想名利,否則,難得茶中三昧。

同樣的,飲茶時,不要想紅塵名利,不然,會臟污了杯中茶湯。

當年,陸羽在深山山寺里,面對著清風明月,品著一杯清茶的時候,眼前看到的一定是白云,在山門外輕輕飄蕩,不著一痕。耳朵聽到的,一定是如珠的鳥鳴,清新雅致,猶如露珠。至于那一刻的心,一定是“本來無一物”的,是毫無塵埃的。

因此,他才會品出茶中淡然。

因此,他才會品出茶中的潔凈。

也因此,在他揮別古寺,揮別白云高山后,回到塵世,坐在西窗下,鋪開紙,提筆蘸墨,落在紙上的一部《茶經(jīng)》,翰墨淋漓之外,才會充滿著一種清凈如水的感情,流溢著一種不著一痕的悠然清閑氣韻。

茶,讓人心精細。

茶,讓人的精神飽滿。

茶,也讓人的生活走向風清云白。

喝茶者,一般茶室不必精致,但必須凈白:白色四壁,毫無污漬。房內,有木桌,有木椅,都不著雕飾,自然素樸,給人一種清水芙蓉的感覺。

當然,房內還要有古箏一架。

主人坐在古箏前,舒緩身心,十指起落,一支《高山流水》的曲子,或者《陽關三疊》的曲子,在古箏上如水滴落,一個個音符,仿佛也泛著晶亮的光澤,輕輕流灑。

窗外,得植著幾本芭蕉。芭蕉的葉子一片青綠,在窗欞前半遮半掩著,隨風搖曳。那種綠,是一種新綠,一種青綠。綠色映在房子里,房子里蕩漾著一種綠意。彈箏者最好穿著白衣,衣服上,也沁入熒熒的綠韻。

此時,房內有小泥爐。爐不必大,得精巧,爐內生火,上面蹲著一個陶罐,煮著水。有的人用鐵罐,則不宜:鐵罐煮水,含有鐵味,泡茶的時候,會敗了茶味。水開后,緩緩拿了,沖壺,洗茶,泡茶。

聽古箏的客人,則拿著杯子,默默地聽著箏聲,不時地品一口茶,緩緩吞下,一股淡淡的香味浮蕩上來,齒頰生香。此時,室雅茶香,相得益彰。此時,飲茶者的內心一片空靈,不知是古箏聲滋潤出來的,還是茶湯滋潤出來的。

數(shù)曲聽罷,幾杯茶后,抬起頭來,窗外月光如洗,流蕩在芭蕉葉上,也潑灑在房內。房中,黑色和白色相互滲透著,斑斑駁駁的,本就是一副水墨畫了。

而彈箏的和品茶的,都成為畫里人物。

夜深,圓月如盤,高懸窗外。

室內,茶已品罷。

客人一揖,揮手而別,主人相送,站在門前,看朋友越走越遠,走成了月光下的一粒浮萍,漸漸的,浮萍也不見了。然后,自己也轉身回去,輕輕闔上門。

這一刻,無論歸去的客人,還是在家的主人,都感到這一天很清閑,身體和心里,都是透明的,好像月光一照,就會照透一般。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茶人的知己,應當是好茶者。

喝茶的時候,二三友人聚在一起,是會相互表現(xiàn)茶功的:將壺拿著斟茶,一股茶湯飛出,所有茶杯皆滿,而且涓滴不溢。這當然是茶功。

還有,開水煮到什么樣子泡茶為好,也是茶功。開水不開,則難以泡開茶葉,無味;如果過開,就會燙死茶葉,更是可惜了一包好茶。

有人說,不就是一點茶葉嗎?沒啥。

說這話的不是茶人。茶人視茶不是茶葉,是知己,對待茶葉是唐突不得的。因此,煮水也就很講究了,用陸羽的話說,水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邊緣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三沸之水,方可泡茶。

當然,還有一樣茶功,就是品茶。

品茶,是多少年與茶湯為伴方才練就的。品茶包括看湯色、嗅茶香、品茶味。很多人說,高明的茶人,一口茶湯進嘴,能夠一口說出是什么茶。但是,這得有個前提,品茶者必先飲過此茶。否則,是不容易做到的。

一般能說出茶的色香味,就已經(jīng)不錯了,算得真正的茶人了。

我有一個朋友,茶功很深。那時,我們在單位共處一室,閑來,或秋雨之夕,或冬日夜晚,用一個電爐子燒水,相對泡茶,品茶。他每次飲茶,必先拿了一粒茶芽,放進嘴里,瞇了眼嚼著,有時搖頭,有時點頭,點頭時必對茶葉加以品評,說茶香清味雅,回味無窮,不錯。我聽了,急忙實驗,泡罷一嘗,果然如此。

他有一杯是紫砂泥的,杯形簡單,如茶缸狀,拿在手里,敦實,沉重。每早起來,他必拿了杯泡上茶,喝后再上班。

他的杯子很少洗,里面有茶垢。一次,我指著道,應當洗洗。他看了一下,得意地說,這才叫茶功,你們外行不懂。

后來我才知道,這是一種養(yǎng)壺方法。

揮別友人近二十年了,這樣的茶人,已經(jīng)很少遇見了。有時,寒夜歸來,一身疲累,一人泡茶獨飲,很是想念那段日子。

茶友是可遇不可求的:遇見,是緣;不遇,莫怨。畢竟,在這個紅塵滾滾的時代,茶人,已成為了一道詩詞里的風景了。

有人說,喝茶得在春之晨,冬之夜。其實,我認為,飲茶是無時無地不好,關鍵在于飲茶人的一顆心是否淡然。陶淵明有一句詩,說得非常好,是適合茶人心境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只要內心清凈,就是身在鬧市,也如處于深山一般,面對名利,不起絲毫波瀾。

飲茶,也是這樣的。

春之晨當然宜于飲茶。一早起來,泡上一杯茶,一邊喝著,一邊在花圃里看梔子花一片,看桃李芬芳,看蒲公英星星點點。此時,嘴里茶香,鼻端花香,人浮蕩在一片清香里,不帶一點兒人間煙火氣。

至于夏天,更好飲茶。

夏天飲茶,最好在古樹濃蔭下。一個早功活兒結束,或鋤豆南山,或耕田北疇,然后回了家,吃了早飯,泡上一壺茶,獨自坐在門外古樹下的石頭上,或躺著,看一本書,不時地拿起茶壺,嘴對著壺嘴,嗞兒一聲喝上一口茶,在舌尖上輕輕一轉,緩緩吞下。樹頭濃陰里,陽光斑斑點點落下來,蟬鳴如簫音一樣婉轉,隨風流散。

一壺茶罷,躺在山石上,沉沉睡去。風,輕輕吹過,能隱隱感覺到。夏花飄落衣襟,也能隱隱感覺到。

此時飲茶,自在。

秋之夕飲茶,極富山居詩意,尤其秋雨淋漓中,一個人坐在書房里,窗外樹木黃葉飄零,確實有一種“雨中黃葉樹”的感覺。此時,茶人的心里有一絲說不清的愁緒,伴著一杯清茶的茶煙,裊裊升起來,漂浮在書房里。房中供著一盆野菊花,盆里泥土中還藏著著一只蟋蟀,發(fā)出一聲聲的鳴叫,帶著一種曠野鄉(xiāng)村的氣氛。此時,飲茶者在這茶香里,在這蟲鳴聲里,思緒會走回遙遠的鄉(xiāng)村,走入淳樸的鄉(xiāng)情里。

茶香淳樸,其實,最淳樸的應當是鄉(xiāng)情,經(jīng)久不變,耐人品咂。

冬夜飲茶,坐在窗前,攏著一盆火,讀著一卷唐詩。幾首讀罷,抬起頭,窗外一片白亮,這才知道,外面下雪了??墒?,房內卻一片溫馨,所有的寒冷,所有的孤獨,所有的人世滄桑,這一刻都被關在了窗外。

一杯茶,一盆火,就營造出一個溫暖如春的世界。

飲茶的地方,還有一處不可不提。周作人在他的散文中說,坐了烏篷船,在江上流動著。他說,這種烏篷船,四人團座,圍著一張桌子正好。

這時,如桌上再有一壺茶,四個瓷杯,就更好。

四個人一邊看著青花瓷一般的江南美景,一邊品著茶。在水上,尤其在江南紹興一帶的水鄉(xiāng),水是白凈平穩(wěn)的,不紋不波。船行也不太快,快則難以細看兩岸的人家、烏桕樹,還有岸柳牧童了,就難以盡興。

此時可喝茶,可看景,可聊天。

他還說了另一種飲茶方法,就是躺在烏篷船里,拿著一本小品文,旁邊放著一壺茶。如果是我躺在船上,手邊拿著的書一定是他的小品文。周作人的小品文自然,清新,潔凈,不慍不火,和沈從文的小說是可以相媲美的。

有的書,本身就是一杯清淡的茶。

有時,讀一本書,讓心一片空靈,也如躺在烏篷船里品茶一般。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雜志;作者:曾玉榮(陜西山陽)】

養(yǎng)壺篇 | 正確養(yǎng)壺,領略紫砂包漿之美

因之包漿,器物便有了靈力。紫砂壺包漿,是人與壺交流的歲月留痕,使紫砂的材質肌理之美充分展現(xiàn),靈光縈繞,綻放紫砂壺第二次生命的華章


紫砂養(yǎng)壺的方法已經(jīng)講過多次,其實并不難,關鍵是用好壺,養(yǎng)好壺,要不煩不燥,持之以恒。讓我們來看一下紫砂壺應該有的包漿。


底槽青


▲得月壺 底槽青


清水泥


茄段


紅泥


清泉壺 ?泡養(yǎng)前后對比


黃金段泥



老段泥


▲供春 老段泥


朱泥


水平壺 朱泥


▲西施壺 朱泥


大紅袍


文心壺 大紅袍

紫泥



▲掇球 紫泥


民國綠泥


西施 綠泥

黑泥


子冶石瓢 黑泥


養(yǎng)壺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泡養(yǎng)一段時間后,要給壺足夠的休息時間,使壺徹底干燥,以便下次泡養(yǎng)時,更好地吸附。


二是要保持壺的潔凈,泡完茶后,要將茶壺清理干凈,保持茶壺內外干爽。還可以防止,因茶垢長時間不清洗而滋生霉菌。


三是不要一心在包漿上,做專業(yè)的包漿員,要好好品茶,慢慢賞壺,包漿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把壺在時間里與你的靈魂交流,這也是武養(yǎng)與文養(yǎng)的區(qū)別。

愛壺、懂壺、賞壺的朋友們,這樣的包漿你是否遇見?它瑩潤的美感,是否激起你內心的圈圈漣漪?


這人與壺交流的時間之靈,不僅提升了壺的價值,更是我們每個愛壺人所應享受的精神食糧。

貴重的紫砂壺是買回來直接用,還是養(yǎng)好了再收藏?

“千兩黃金一兩土?!薄叭碎g珠玉安足取?不及陽羨一抔土。”此土當然不是路邊泥地里的普通泥巴,而是產(chǎn)自黃龍山原礦中的紫砂泥,紫砂壺的原材料。

紫砂壺是悠久中華文明孕育出來的獨特產(chǎn)物,古人常常將之與黃金爭價,還有“富貴土”一說。紫砂壺可與商鼎周彝比肩。

六一堂 沉香泥供春壺

紫砂壺本質作為一個器具,當然是用來喝茶的了。玩壺、養(yǎng)壺,當然,還有賞壺,它的藝術與工藝,使它也兼具收藏的價值,那么問題來了,如今收藏愛好者隊伍的日益龐大,收藏紫砂壺已成為理財投資的熱門之一。

用作收藏的紫砂壺,還需要養(yǎng)嗎?

好些人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疑問:

我買的紫砂壺都是用來收藏的,需要把壺養(yǎng)出來再收藏起來嗎?

特別貴重的收藏用壺,是直接放起來好,還是先把它養(yǎng)出來再放起來好?

收藏紫砂壺的話,是不是只要買來擺放好就行了?

新買的收藏用壺,我是不是不能用來泡茶?

......

笠瓜(青降坡)六一堂 合作 正高級工藝師王銀芳

買了紫砂壺把它束之高閣,置之不理,好像就是對它最好的保護,其實不然,只藏壺而不養(yǎng)壺并不是真實的紫砂收藏者。

養(yǎng)壺,是指紫砂壺在日常生活中的保養(yǎng)與維護。玩壺必須養(yǎng)壺,紫砂壺也會呼吸,所以紫砂壺也需要養(yǎng)才能更有活力。人與壺的交流和溝通,是用手或毛巾之類的柔軟織物摩挲的過程。

在養(yǎng)壺時最好用山泉水,因為它是自然之水沒有任何異味,不會干擾茶葉的香氣。而自來水里漂白粉的氣味能直接破壞茶香的醇正。

有些收藏者確不大懂如何“養(yǎng)”壺。下面我們來說說如何將壺養(yǎng)好。

1、勤泡茶

想要養(yǎng)出一把漂亮的紫砂壺,最好要做到每日一泡,在茶水的浸潤下,紫砂壺才能產(chǎn)生包漿。當然也不要在壺內常常浸著水,要在泡茶時才沖水。

2、淋熱水

泡茶前宜先用熱水沖淋茶壺內外(注意溫差,溫熱水即可),可兼具去霉、消毒與暖壺3種功效。

3、擦壺身

泡茶時,因水溫高,茶壺本身的氣孔會略微擴張,水汽會呈現(xiàn)在茶壺表面,熱水的溫度下擦拭,使壺身更加亮潤。

4、倒茶渣

每次泡完茶后,應倒掉茶渣,壺內切勿浸置茶湯,保持壺里壺外的清潔,倒凈水分,保持壺內干爽,千萬不要積存濕氣。

5、勤清洗

使用紫砂壺勤泡的同時,要勤洗,很多壺友誤以為無須勤洗,使壺內茶渣久置會更利于養(yǎng)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這樣反而容易積聚茶垢,不衛(wèi)生也會產(chǎn)生異味。

6、妥收存

茶壺使用完后,將其沖淋干凈后開壺蓋,放在通風易干之處,等到完全陰干后妥當收存,謹防他人或孩子不小心磕碰,避免放在油煙影響壺面的潤澤感。

7、適配茶

合適的壺泡合適的茶,如果你要喝某一種茶葉,肯定要用最適配的壺去泡,才能最好喝出該茶的滋味。應加以識別,以免混亂,不能喝什么茶葉都用同一個茶壺,這樣壺發(fā)揮不出最好的功用,喝茶者也品不出最好的茶味。

不得不說,養(yǎng)壺不僅能增強紫砂壺“蘊味育香”的功用,使之“包漿”漸起,愈用愈亮光,甚顯典雅檔次。而且養(yǎng)壺還是辨別壺質量的途徑,是不是紫砂壺,或壺所用泥質的好壞,在養(yǎng)壺過程中都能看出來。

來源:紫砂壺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8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