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各類茶葉大概得價錢

找到約6條結果 (用時 0.009 秒)

聚焦貴州省沿河縣中寨鎮(zhèn)茶產業(yè)發(fā)展調查

4月21日,《經濟日報》整版刊發(fā)文章《一片片葉子改變了眾山村——貴州省沿河縣中寨鎮(zhèn)茶產業(yè)發(fā)展調查》,3年前,一株株肩負扶貧使命的茶苗,從浙江安吉縣來到千里之外的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如今,這些茶葉已在沿河縣的多個村子“安”家,發(fā)展成為朝氣蓬勃的茶產業(yè),開始改變當?shù)厝罕姷纳?。這些茶苗結出了怎樣的扶貧之果?一起來看:

3年前,一株株肩負扶貧使命的茶苗,從浙江安吉縣來到千里之外的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如今,這些茶葉已在沿河縣的多個村子“安”家,發(fā)展成為朝氣蓬勃的茶產業(yè),開始改變當?shù)厝罕姷纳睢S浾呓諄淼窖睾涌h,去看看結出了怎樣的扶貧之果。

“白葉一號”是從東南飄落西南的一片葉子。借著東風,它從浙江省安吉縣落戶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2018年4月,靠種植安吉白茶富裕起來的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qū)脫貧。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后,有關方面確定湖南省古丈縣、四川省青川縣和貴州省普安縣、沿河縣等3省4縣的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作為受捐對象。貴州沿河縣中寨鎮(zhèn)志強村、三會溪村和大宅村3個青山相連的村莊,就是受贈茶苗栽種的地方,茶葉的名字都叫“白葉一號”。今年是茶葉采摘的第一年,記者到中寨鎮(zhèn)和茶農一起采新茶,看看“白葉一號”給中寨鎮(zhèn)這些山村帶來了什么?群眾呵護這一片茶葉,有怎樣的收獲?

從“單腳支撐”到“兩腿走路”一片片葉子長成產業(yè)中寨鎮(zhèn)地處沿河縣西南部,重巒疊嶂,“地無三尺平”,是沿河縣深度貧困鄉(xiāng)鎮(zhèn)之一。以前,當?shù)剞r民多在小塊坡地種植玉米等作物,收入有限。2016年8月,譚鵬飛到中寨擔任鎮(zhèn)黨委書記,他告訴記者,“當時脫貧的壓力主要在于難以形成能夠帶動農民增收的產業(yè)”。種茶葉曾經是中寨的一個選擇。這里有許多老茶樹,10多年前一些村引種過茶葉,但沒有形成氣候。當?shù)匕傩照f,主要是茶園管護和后期加工環(huán)節(jié)跟不上,沒有技術,也不掌握炒茶工藝?!鞍兹~一號”給中寨帶來一個增收產業(yè)。自始至終參與“白葉一號”引進和栽種的譚鵬飛列舉了幾個數(shù)字:2018年“白葉一號”到來之前,各個村落零星種植的綠茶只有200多畝。

2018年“白葉一號”落戶中寨,他們種植了1500畝;第二年他們又到安吉黃杜村購買茶苗,種植了3850畝,“白葉一號”種植達到5350畝。種植之前,譚鵬飛帶著村里合作社的5個人到黃杜村,從挖土、掏溝、整地開始,一步一步學習種植要領。茶苗種植后,黃杜村給每個種植點都派了師傅進行現(xiàn)場指導。今年進入采茶時節(jié),他們又派炒茶師傅到村里的茶葉加工廠手把手傳授炒茶技術。這讓村民們多了一份信心,茶產業(yè)有了群眾基礎?;A設施是產業(yè)形成的前提條件。這幾年,中寨僅“產業(yè)路”就修了6條共計51公里,茶葉基地還通過工程型蓄水設施實現(xiàn)了產業(yè)配水,這些基礎設施讓茶葉不再是“荒坡荒地栽種的產業(yè)”。譚鵬飛的手機里保存了很多茶園圖片,群巒重疊,綠意綿綿,山路環(huán)繞,美麗如畫。志強村、三會溪村、大宅村3個村莊設有專門合作社負責種植茶葉,中寨在種植茶葉的14個村建立起12個合作社。

志強村村民張穩(wěn)是放棄在浙江打工回村管理茶山的,起初聽說村里發(fā)展茶產業(yè)時,他并沒有動心,但聽到要以合作社流轉土地統(tǒng)一經營,他就決定要回來了。“有了產品是第一步,經營管理模式很重要,合作社經營這個辦法一定能行。”張穩(wěn)說。江蘇一家茶葉公司2019年到與大宅和三會溪相連的金山村流轉1700多畝土地,栽種綠茶。兩年多下來,中寨種植綠茶優(yōu)質品種達到5450畝。一個產業(yè)的形成,某種程度上說更需要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條件。“白葉一號”栽種成功和大面積發(fā)展,一定意義上改變了中寨鎮(zhèn)群眾的認識,促成了發(fā)展茶產業(yè)的社會環(huán)境。用“靠山吃山”來形容當?shù)厝伺c大山的關系十分合適,尤其是這個“吃”字。多少年來,人們在山上栽種苞谷、土豆,解決吃飯問題;利用山上長的草養(yǎng)羊、養(yǎng)牛,發(fā)展畜牧業(yè)。以黃牛、白山羊和生豬養(yǎng)殖為主的畜牧業(yè)是這里的傳統(tǒng)產業(yè),也是農民增收的依托。譚鵬飛說,“白葉一號”改變了中寨的產業(yè)結構,拓展了發(fā)展思路,讓他們開始“兩腿走路”。2019年,中寨各類茶葉種植面積從1500畝增加到8390畝;2020年又擴大到10800畝。

沿河自治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空閑時間也能掙錢農村勞動力不再“富余”對于普通農民而言,“白葉一號”帶來的直接變化是在家門口就有了掙錢機會,而且是利用空閑時間掙錢。記者在志強村、三會溪村和大宅村走訪時了解到,每個村的茶園每天都需要上百人打理。茶園工人通常的工資標準是每天80元,中午還管一頓飯。53歲的楊正花是三會溪村的村民,她和丈夫田茂洪都在茶園務工。她算了算,去年兩人在茶園的勞務工資就拿到了3萬多元?!伴_溝、拔草、施肥的時候,每天給100元工資,平常是80元?!彼f,以前種莊稼,給別人幫短工,一年收入也才只有幾千元。

在志強村的茶山上,記者遇到了正在采茶的村民張玉霞。57歲的她平日里需要照顧幾個孫子和外孫上學,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后,她就來茶山務工,每天收入80元?!拔乙呀涍B干半個月了?!彼锌卣f,種地的時候休得多掙得少,現(xiàn)在干得多掙得也多。長期以來,外出打工都是貧困地區(qū)人們增收的主要途徑。山區(qū)發(fā)展產業(yè)就是希望外出打工者返鄉(xiāng)也能找到掙錢門路。如何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需要讓他們看到產業(yè)自身發(fā)展前景,還能實實在在掙到錢。

記者在中寨鎮(zhèn)看到,“白葉一號”給這里帶來了巨大的用工需求。當?shù)厝苏f,富余勞動力的“富余”去掉了,現(xiàn)在要改成“缺”。采茶時節(jié),中寨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找不到務工人員。在茶山上勞作的大都是老人和婦女。為此,3個主要栽種“白葉一號”的村成立了茶葉聯(lián)合會,統(tǒng)籌協(xié)調勞動力使用,哪里工作量大,就讓勞動力先去哪里。三會溪村還成立了勞務公司,專門到附近縣鄉(xiāng)招聘勞動力來茶山務工。勞務公司負責人秦義恒介紹,他們平均每月要組織600多人次來務工,最多時有900多人次?!鞍兹~一號”發(fā)展為農民增收作出了多大貢獻?記者沒有找到一個確切數(shù)據(jù),但從幾個村莊合作社的勞務支出中可以了解個大概。大宅村村委會主任田維坤說,專種“白葉一號”的利民合作社勞務支出每年都在70萬元以上。

三會溪村黨支部書記秦進介紹,去年合作社勞務支出也有70多萬元。志強村黨支部書記肖國江說,村里閑散勞動力幾乎都參與到了茶園管理和采茶勞作中,人均收入每年1萬元以上。沿河縣扶貧辦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白葉一號”茶產業(yè)基地建設以來,共發(fā)放群眾務工工資500多萬元?!斑€有一筆土地流轉費用?!敝緩姶宕逦瘯魅螐埥鹑A說,3個村最開始栽種茶苗的1500畝土地都是流轉來的,后來中寨萬畝茶園也大都是流轉來的土地。這幾年,流轉費用也成為農民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志強村600多戶村民,種茶流轉土地涉及200多戶;三會溪村372戶村民,種茶流轉土地涉及133戶;大宅村306戶村民,種茶流轉土地涉及100多戶。因為山地荒坡多,土地流轉費用還不算高,通常價格是每畝田300元,每畝地200元。

“白葉一號”不是富了幾個“大戶”,而是帶動了廣大農民。秦進估算,村里至少有一半人都參與到了茶產業(yè)里來。在志強村,留守家里的勞力,無論老人還是孩子,多多少少都參與了茶園管理和采茶?!鞍兹~一號”引進的直接目的就是增加農民收入,助力中寨脫貧致富。在種植安排和產業(yè)發(fā)展上,中寨實行合作社種植、村集體主導、農民參與分紅等模式,保證產業(yè)發(fā)展利益直接惠及農民。因為茶苗生長需要時間,可以說,在前3年沒有賣茶收入的情況下,農民對產業(yè)發(fā)展的感受還不太直接。但是,土地流轉費用和勞務收入已實實在在進了農民口袋。

今年是“白葉一號”開始采摘的第一年,3個村莊預計可以收獲1500多斤干茶,明年大概能增加到1萬多斤?!安璁a業(yè)收入是可以看得見的?!弊T鵬飛說,“這就能保證我們脫貧之后穩(wěn)步增收?!眽粝肟梢月涞刈叱鋈サ娜恕爸匦摹被貧w“白葉一號”帶來了什么?記者在中寨幾個村聽到最生動的回答是“新的夢想”。外出打工是過去很多村民的選擇,但走出去的人很難忘記生養(yǎng)自己的山林。連綿的大山收藏著鄉(xiāng)愁,也寄托著他們的夢想。“白葉一號”讓許多夢想有了著落,也點燃了更多夢想。秦進外出打工多年,2010年回村當了干部。他說,做夢都想著在山上種經濟林,增加農民收入。得知村里要發(fā)展“白葉一號”茶葉,他特別激動:“我立即組織黨員和村民小組長開會,丈量土地,組建合作社,恨不得連睡覺時間都搭上?!睆堄率侵緩姶逶旗F生態(tài)茶葉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負責人。大學畢業(yè)的他,到廣東打過工,當過9年代課教師,還在鎮(zhèn)里一所中學當過保安。后來,他成立了云霧生態(tài)茶葉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看著前些年種下的茶園荒了,我心里總放不下。”他說,“我一直有個夢想,把村里那些茶葉管護起來?!钡呛献魃绯闪赡?,大家卻不愿把種了茶的土地交給他管。

2018年秋天,“白葉一號”來了。張勇不僅帶著自己的合作社栽種茶苗,還動員親戚加入。他自己到黃杜村學習了兩次,從茶園管護到烘干炒茶,他都是村里最先學會的。清明采茶季節(jié),張勇帶著人炒葉,天天睡在廠房里,但他說身上有用不完的勁兒?!叭绻麤]有‘白葉一號’,我的合作社就黃了?!睆堄抡f?!鞍兹~一號”對于另一群走出去的人而言,改變的是他們與故鄉(xiāng)的關系。1978年出生在三會溪村的田茂友,1993年就到廣州打工。2008年,他回到貴陽辦起自己的工程公司。看著山村舊貌,他無數(shù)次想過幫村里一把,帶著鄉(xiāng)親致富,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路子。得知村里要成立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白葉一號”的消息,田茂友立即響應,投資成立了三會溪茶葉種植合作社。“過去20多年,我每年都要回村看望老母親?!碧锩鸦貞?,每次都是住一兩天就走了。這兩年種茶苗,他一口氣在村里住了3個多月。茶山上修路,他為了把好質量關,又在村里住了幾個月。有了茶園,他對故鄉(xiāng)的牽掛更真實了。秦進說,在外邊發(fā)展了很多年的人,過去想著遷走戶口、送出孩子,這兩年他們的“重心”開始向村里傾斜。單是三會溪村合作社里,就有6人是外出打工回來的。“回來”不是回村不再出去,而是入股合作社,操心起村里事。田茂友深有感觸,以前他對家鄉(xiāng)只有思念,現(xiàn)在是真實的牽掛,而且這牽掛越來越多。未來他準備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茶園。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最缺人才。而從鄉(xiāng)村走出的人,愿意把“重心”放到村里來,放到山林間的產業(yè)上來,這是多么動人的事情!激發(fā)奮斗精神獨立走新路闖市場目前整個沿河縣茶葉種植面積有20多萬畝。

茶葉作為一個產業(yè),在沿河縣形成了一定生產規(guī)模。產業(yè)基礎有了,但產業(yè)體系還沒有形成。沿河縣農業(yè)部門的工作人員說,產品加工和市場銷售是明顯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茶葉如何賣出去,怎樣賣個好價錢,這是我們最操心的事?!弊T鵬飛說。產業(yè)的成效必須要得到市場認可。茶葉產出來了,怎樣走向市場,是“白葉一號”接下來要面對的直接考驗。走向市場,得有個品牌。現(xiàn)在,浙江捐贈的“白葉一號”有一個共同品牌,叫“攜茶”。在沿河縣,還有一個“洲州茶”品牌,是本地茶葉企業(yè),可以收購茶葉并幫助銷售。3個村的合作社負責人有一個強烈愿望:種出了茶葉,要創(chuàng)一個自己的品牌。中寨人是這樣理解的:“攜茶”和“洲州茶”是“白葉一號”走向市場的兩道“保險杠”,如果茶葉產量大了,銷售出現(xiàn)問題,他們可以幫忙銷售。但是,不能躺在別人提供的“保險杠”上“等靠要”。茶苗是黃杜村捐贈的,技術是黃杜村派人來教的,茶葉加工也是黃杜村幫助完成的。產業(yè)發(fā)展起來了,要感恩黃杜村人的幫助,更要學習自己走向市場。

“白葉一號”激發(fā)起一股自立自強的力量,這是志強村、三會溪村和大宅村許多人的共同體驗。無論是鎮(zhèn)村干部,還是茶葉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都對自己建立品牌闖市場有著清醒認識,深知面臨的困難和自身的不足。張勇說,建立自己的品牌闖市場,當然有很多困難,缺人才缺經驗。但是面對新的考驗,他滿懷信心:“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們總要學會自己走路?!辈还苁欠竦竭^浙江,在中寨人心中,黃杜村始終是他們的榜樣。大宅村合作社負責人田紅軍說:“黃杜白茶不就是農民種出來的嗎?他們獨自走出了一條路,我們有各級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也一定能闖出市場。”譚鵬飛也信心十足:“黃杜村人能用20年種出一片茶葉,富裕一方百姓,我們有他們幫助,可以學習他們的經驗,再有六七年時間,也一定能闖出一條新路子?!?/p>

魏永剛:茗香情更濃

在貴州沿河縣看“白葉一號”,時常體會到一個濃濃的“情”字。這片叫做“白葉一號”的茶葉,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下,從浙江安吉黃杜村引進到沿河縣來的。茶苗經過3年成長,今年吐出了鵝黃的嫩芽。滿坡茶苗,飽含著總書記對貧困地區(qū)產業(yè)發(fā)展的深情牽掛。中寨鎮(zhèn)百姓由衷地說,“白葉一號”是“感恩茶”!黃杜村到中寨鎮(zhèn),距離上千公里。但是,黃杜村黨員“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他們不僅捐獻茶苗,還無償提供技術幫助,教授炒茶加工技術。長在西南深山里的這一片片茶葉,也飽含著東南沿海干部群眾先富幫后富、東西部協(xié)作、共同富裕的殷殷之情。

中寨鎮(zhèn)干部群眾3年來對“白葉一號”這片葉子的呵護,也可以用一個“情”字來表達。他們飽含感恩之情,滿懷希望耕耘在那連綿的山坡上。志強村村民張勇說,茶苗剛栽下時遇到冬季降溫,就用草簾子把茶苗護起來,怕凍著;第二年連續(xù)多日無雨,又害怕太陽把茶苗烤壞。學習施肥技術,最費心思。張勇把茶苗比作孩子。小孩子喂飯,多了會消化不良,少了又可能營養(yǎng)不夠。他說,給茶苗施肥也是這個理。施多了怕“撐著”,量少了又擔心“營養(yǎng)不足”。這位高高個頭、一臉黝黑的農民形容這些年的經歷說:真像照顧自家小娃娃!值得欣慰的是,人們這份對茶葉的深情正在轉化為興產業(yè)、闖市場的動力。

今年是茶葉收獲的第一年。茶苗種下了,茶葉加工出來,能不能致富,是不是可以形成產業(yè)體系,關鍵看能不能成功走向市場。中寨干部群眾的注意力也逐步轉向市場。他們在感恩社會幫助的同時,深知路還得靠自己走,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必須自己去摸索。如果說栽苗、種茶到采摘加工是走完了產業(yè)發(fā)展的第一步,有了這個基礎,他們能走好“下一步”嗎?

中寨干部群眾對產品走向市場、產業(yè)形成體系的“下一步”,也表現(xiàn)出堅定信心。貧困地區(qū)之所以發(fā)展慢一些,除了地理條件等客觀原因,在走向市場方面也存在“天然”不足。但凝結在茶苗上的情感正在成為這里人們闖市場的動力。別人走過的路,他們相信自己也能走通。路是走出來的。生活在山里的人們,最不怕走路。中寨干部群眾種好了茶苗,面對市場的時候,表現(xiàn)出一種近乎倔強的堅韌?!包S杜村人是我們的榜樣?!痹谥姓l(xiāng)村里,筆者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話。他們堅信,黃杜村人靠一片葉子富起來,中寨人也能循著這片葉子走出一條新路來。帶著各方的關愛走向市場,創(chuàng)品牌、找銷路,這一片凝聚著人們情感的葉子,必將“飄”出西南的大山,相信也定能“飄”得更遠。

來源經濟日報

原文標題為:一片片葉子改變了眾山村!《經濟日報》整版聚焦貴州省沿河縣中寨鎮(zhèn)茶產業(yè)發(fā)展

山頭茶的怪圈:價格越漲越高,更賣不出去!終成茶葉大積壓!

誰都沒想到,今年的茶葉市場,會比去年難做。

做山頭茶的茶商,幾乎都感受到市場的寒意了。

消費降級

跟一位單位的茶友聊天時,茶友說:

今年,工資被砍掉20%左右,茶葉買不動了,

只有三個月就過年了,要花錢的地方太多,暫時沒有買茶的預算,手里面也還有存貨,先喝喝手里的茶吧!

老楊試探性地問:手里還有多少存貨?

茶友淡定地說:大概還有60公斤,現(xiàn)在,每天晚上一泡茶,一年喝3公斤茶葉,夠喝20年了。

茶友又補充說:但估計喝不到20年,有的茶葉,存?zhèn)€十來年就沒味道了。等到明年春茶,再找你買點冰島壩歪、娜罕、梅子箐等性價比高的古樹,存著慢慢喝。


今年,茶友們的收入預期降低,茶葉,比往年更難賣。

茶葉難賣,并不是完全賣不出去,而是,以前喝貴茶的茶友,現(xiàn)在喝稍微便宜一點的茶。

以前,遇到自己喜歡的茶,一年喝3公斤,存3公斤慢慢喝。現(xiàn)在,茶還是要喝的,只買3公斤喝,不存了。

只喝不存,茶葉,變得難賣了。

手里存貨很多

廣東,一直是普洱茶的主要消費市場。

毫不夸張地說:普洱茶,生產在云南,消費在廣東。

按照廣東人的收入,在云南買普洱茶,遇到用心做茶、且不貪的茶商,的確是消費的降維打擊。

前兩天,跟廣州一位做出口的大佬聊天時,也感覺到了市場的寒意。

這位大佬,是真正的愛茶如癡的人,專門花大價錢,在家里裝了一個大茶室,前些年,生意好做的時候,各類名山古樹通通買進,一提一提地鑲嵌在茶室的墻上。

一個茶客,為了喝茶,一年豪擲60多萬,也是真正有實力的愛茶之人。

然而,這兩年,大佬家也沒有太多余糧。

前幾天,大佬找老楊買茶的時候,原本,茶葉都是一件一件地買的,突然變成幾餅地入手。

一問才知道,對未來收入預期降低,雖然很愛茶,平時也會買點茶換著喝,但是,手里存貨太多,還有幾百公斤呢,這些茶葉里,也能挑出一批好茶,暫時先喝手里的茶吧!

普洱茶,幾位玩家,一年的消費,就能養(yǎng)活一個小茶商。但是,當玩家都不大量存茶的時候,做山頭茶的小茶商,也就感覺到市場的寒意了。

價格,是硬傷

一位茶友寄來個茶樣,讓老楊喝喝看。

老楊雖然不懂茶,但泡了一喝,香香甜甜,有生津,也有點回甘。

說實在的,別人家的茶,喝著,也挺不錯的。

一問茶友才知道:這是臺地茶,126一個357克大餅。

聽到這里,簡直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倒不是因為這是臺地茶,而是因為,100多塊錢能買到這種品質的口糧茶。

此時,若有所思:山頭茶,尤其中小樹茶,真的值那么貴嗎?

山頭茶里面的古樹茶,的確很牛。古樹茶,強于氣韻和體感,喝茶多年的老茶客,最在乎這種感覺。真正懂茶、愛茶的人,會消費昂貴的古樹茶。

但是,古樹茶產量太低。而一般的中小樹,價格跟著古樹一路上漲,山頭茶里,但凡稍有名氣的中小樹茶,也不便宜。

但是,一般的中小樹茶,終端也達到了1000一公斤的高價,其價格是喝到的臺地茶的3.5倍,但品質,雖然差一點,但沒有價格差距那么大。

茶圈,真正做山頭茶的人,古樹是好賣的,縱然因為價格高,會剩下一些古樹茶。但是,真正積壓得最多的,是中小樹茶。

可是,跟臺地茶對比后,126一個357克餅,350一公斤。某些山頭茶中小樹1000一公斤。價格和品質兩相對比,換做老楊是茶客,大概率也會選擇126一餅的臺地茶。

臺地茶能冒充山頭茶,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臺地茶與山頭茶里的中小樹茶,品質差距,真的沒有那么大。


想到這里,真正做山頭茶的茶商,難免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山頭茶,大多數(shù)古樹,的確是好的,真正的老茶客,也能喝出其品質。

但山頭茶里的中小樹茶,價格也如此高,不積壓,反而不正常了。

可是,茶商又沒辦法。春茶收料,只要古樹,茶農不單獨賣。

把一整片茶園都包下來,成本平均在每一片茶葉上,成本很高。

山頭茶,仿佛陷入了一個循環(huán):

做山頭茶的小茶商,眼巴巴盯著那點古樹,搶古樹茶的人多,古樹價格漲,

茶農一看,古樹漲了,承包茶園的價格也要漲。茶商做出來,分攤在每一餅中小樹茶上的成本更高,中小樹茶賣價隨之上漲,

賣價更高,價格更無優(yōu)勢,中小樹茶繼續(xù)積壓。

所以,做山頭茶,作繭自縛?

來源:普洱話江湖,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小壺細盞天地寬——工夫茶茶器文化流變

中國飲茶的歷史十分悠久,從早期的生煮羹飲,當作解渴解乏的菜湯食用,到隋唐時期出現(xiàn)明確的品賞階段,制團研末,開始用心品味,是味覺意識的一大飛躍。自從陸羽、皎然、盧仝等茶人提倡茶器要配合茶道,茶飲的主流變化可以概括為兩個大階段,就是唐宋時期的研末煎點與明清以來的芽葉沖泡。到了明末清初,福建又出現(xiàn)了一種飲茶習慣,開始喝條索發(fā)酵的陳茶,先流行于武夷山一帶的茶農,逐漸發(fā)展到閩粵各地,出現(xiàn)了武夷巖茶、烏龍、鐵觀音一系。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飲茶風尚的演變,與制茶的技術規(guī)范、茶器的形制釉色,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息息相關的。唐代講究煎茶的湯色與沫餑,就崇尚浙江青瓷系的秘色瓷碗;宋代講究點茶拉花,就推崇建窯黑瓷茶碗;明代開始品味芽葉新茶,就中意薄胎的甜白釉茶盞與青花瓷杯。錫壺與紫砂壺的普遍流行,以及使用精致細巧的小杯飲酌,是在明代中葉之后,特別適合清初逐漸風行的發(fā)酵茶,成為清代閩南潮汕飲茶常設的茶器。

孟臣水平流嘴朱泥小壺

在明末清初的飲茶習俗進程中,茶事發(fā)展的新鮮事物,是武夷發(fā)酵茶的出現(xiàn)。武夷茶農原先遵循江南炒青綠茶的風尚,后來改為品賞發(fā)酵陳茶的濃郁口感。明清兩代,一直以江南炒青或蒸青的新茶為尚,講究的是早春新出的茶芽,在清明與谷雨期間采摘制作,如虎丘茶、龍井茶、松蘿茶等,成為茶人的新寵。比較例外的是蒸青的羅岕茶,但也是初夏的新茶,保有新鮮的春天氣息。到了清初的武夷山地區(qū),卻在全國流行鮮嫩新茶的氛圍中,發(fā)生影響近現(xiàn)代流行的飲茶方式,開始喝陳茶,飲用發(fā)酵過后的茶葉,有的是輕微發(fā)酵,有的重發(fā)酵,有的則是完全發(fā)酵。在世界飲茶史上,由此而出現(xiàn)了著名的武夷巖茶、烏龍茶、鐵觀音,以及紅茶、普洱茶,許多都在十七世紀以后成為外銷茶的主力,對全球飲食文明發(fā)生了巨大的影響。

關于武夷發(fā)酵茶的出現(xiàn),比較早的記載來自明末清初的周亮工(1612—1672),他在清初順治年間擔任過福建按察使與布政使,寫過《閩小記》一書,記載了明代武夷地區(qū)采制茶葉,本來是學江南綠茶的做法,以新茶為貴,后來則著重發(fā)展陳年發(fā)酵茶。書中所錄《閩茶曲》,也見于他的《賴古堂集》(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其中有這么一首詩:“雨前雖好但嫌新,火氣難除莫近唇。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蓖瑫r還有自己的注:“上游山中人類不飲新茶,云火氣足以引疾。新茶下,貿陳者急標以示,恐為新累也,價亦三倍。閩茶新下,不亞吳越,久貯則色深紅,味亦全變,無足貴?!泵鞔_指出,武夷地區(qū)茶農不喜歡新茶,在販賣茶葉時,還要特別標明是陳茶的品類,以別于新茶,因為發(fā)酵陳茶的價錢是新茶的三倍。

與飲用發(fā)酵茶相應的,是陶瓷茶器使用的變化。閩南、潮汕一帶,因為飲茶風氣的轉變,從嘗新(明前茶、雨前茶)轉為品賞發(fā)酵陳茶,也就選擇可以呈現(xiàn)發(fā)酵茶濃郁口感的茶器,以紫砂壺與細瓷小杯為主。到了乾隆時代,以宜興紫砂壺沖泡半發(fā)酵葉茶,在閩南與潮汕地區(qū),特別是泉州、漳州、潮州一帶,已經形成獨特風格,與江南主流品賞明前或雨前新茶的風尚大為不同了。

我們界定工夫茶,首先要注意工夫茶的獨特風格。在茶器方面,長期以來使用紫砂小壺與細瓷小杯,所謂“罐推孟臣小,杯取若?。ㄉ睿崱薄G迥┡_灣學者連橫在《雅堂文集》中說到,“臺人品茶,與中土異,而與漳、泉、潮相同;蓋臺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ㄉ睿?,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這段話言簡意賅,明確指出清末臺灣人喝茶,沿襲閩南潮汕風俗,而“與中土異”,也就是不同于主流喝新鮮綠茶的風尚。工夫茶有三要:茶葉是半發(fā)酵的武夷系統(tǒng)的巖茶、烏龍、鐵觀音;孟臣壺是江蘇宜興的紫砂壺;若?。ㄉ睿┍瓌t是江西景德鎮(zhèn)出品的細瓷小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武夷半發(fā)酵茶是清初出現(xiàn)的制茶法,紫砂壺是明末發(fā)明的制壺法,而若琛(深)杯則是清代景德鎮(zhèn)制作的闊口小杯。所有的歷史證據(jù)都顯示出,閩南潮汕工夫茶的獨特風格,是明末清初之后逐漸成形的。

坊間有潮汕工夫茶始自宋代之說,并隨意引述蘇東坡貶謫到惠州,稱贊當?shù)氐牟杵?,還說蘇轍詩句“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可以作為宋代已經出現(xiàn)潮汕工夫茶的證據(jù),其實大謬不然,完全昧于宋代茶飲崇尚點茶拉花的情況。為宋人稱道的建州龍團茶,是用來研末煎點的,與清代工夫茶使用沖罐泡葉茶,其間有巨大的差別。何況宋人講究的茶具,是建窯黑釉茶碗(日本茶道稱之為天目碗),在碗中擊拂茶末成為沫餑,日本抹茶道沿襲至今。工夫茶使用明末才發(fā)明的紫砂茶壺,以及細白瓷的小杯,沖泡半發(fā)酵的葉茶,是明清時代雅俗共賞的后起風尚。

還有些研究潮州工夫茶的學者,為了提升工夫茶的文化意涵,開啟工夫茶的哲思空間,追溯工夫茶歷史到唐代的陸羽,以顯示工夫茶源遠流長,有著超過千年的歷史傳承。他們的理由是陸羽《茶經》展示烹茶要有茶具、有茶儀、有仔細的程序與步驟,所以,工夫茶源自陸羽。這種說法,完全昧于陸羽喝的是茶鐺烹煎的末茶,強調最好的茶器是浙江的越窯青瓷碗,與工夫茶的品賞過程,風馬牛不相及。清代乾隆末葉的俞蛟,在《夢庵雜著·潮嘉風月·工夫茶》中說道:“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致?!逼鋵嵵皇谴騻€比方,說品飲工夫茶有道,與陸羽茶道在精神上一脈相承,不是說唐朝就有當今工夫茶的品飲方式。

工夫茶最有特色的茶器是紫砂壺與細瓷小杯。最早系統(tǒng)記載紫砂壺的,是晚明的周高起,寫了一本《陽羨茗壺系》,詳細記錄了明代中晚期紫砂壺出現(xiàn)的前因后果。書中說到,明代中葉之后,飲茶用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又近人遠過前人處也?!碧貏e稱贊宜興紫砂壺的功能,在泡茶的過程中,可以保持好茶本身的色香味,是金屬壺不能媲美的。他列出的創(chuàng)始人,是傳說中的金沙寺僧,在宜興發(fā)現(xiàn)了可以制造紫砂壺的各類陶土。之后,宜興人吳仕(號頤山)在金沙寺讀書,他的書童供春就偷偷學了老和尚的制陶法,做出了傳世的紫砂壺。供春的紫砂壺精美絕倫,成了明代后期的收藏珍品,用周高起的話來說,就是“栗色暗暗如古金鐵,敦龐周正,允稱神明垂則矣?!焙喼本褪巧衩鞯淖髌?,人世罕有。供春的主人吳仕,正德九年(1514)中進士,讀書金沙寺的時間當然更早,而金沙寺和尚發(fā)明紫砂壺的制作法也應該在此之前。所以,我們可以說,紫砂器的創(chuàng)始,大概是在弘治、正德的明代中葉期間,也就是十五、十六世紀之交的時候,開始風行大約是在萬歷年間。

供春,亦名龔春,據(jù)說是他后人改的,或許因為本來是個書童,地位低下,就像世家巨族的童仆一樣,有名無姓。后來成了一代名匠,也就配上了適當?shù)男帐?。供春之后,有所謂制壺四家:董翰、趙梁、玄錫、時朋。有趣的是,這四個人的名字,有三個都有不同的寫法,即:趙良、袁錫、時鵬,也反映了他們是工匠出身,由于口耳相傳,當時的人也搞不太清楚,記下的姓名只是諧音的字。這個時鵬有個好兒子,成了一代制壺大家,就是譽滿乾坤的時大彬。

明末清初陳貞慧的《秋園雜佩》(1648),提到時大彬壺:“時壺,名遠甚,即遐陬絕域猶知之。其制始于供春壺,式古樸風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后則如陳壺、徐壺,皆不能仿佛大彬萬一矣。一云,供春之后四家,董翰、趙良、袁錫、其一則大彬父時鵬也。彬弟子李仲芳。芳父小圓壺李四老官,號養(yǎng)心,在大彬之上,為供春勁敵,今罕有見者?;驕S鼠菌,或重雞彝,壺亦有幸有不幸哉?!敝芨咂鸬摹蛾柫w茗壺系》也說:“時大彬,號為山?;蛱酝?,或雜碙砂土,諸款具足,諸土色亦具足。不務妍媚,而樸雅堅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壺。后游婁東,聞眉公與瑯琊、太原諸公品茶施茶之論,乃作小壺。幾案有一具,生人間遠之思,前后諸名家并不能及。遂于陶人標大雅之遺,擅空群之目矣?!?/p>

時大彬作的紫砂小壺,創(chuàng)造了紫砂茶壺的典范,后來發(fā)展出更為纖小的孟臣壺。紫砂壺以小為貴,是閩南潮汕工夫茶的三寶之一,所謂孟臣壺、若深杯、武夷茶,讓中國近代飲茶在東南濱海地區(qū)展現(xiàn)了獨特的光彩。

俞蛟《夢庵雜著》,提到“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重點則是細述工夫茶用宜興紫砂壺,用小杯,用福建茶,講的是清代工夫茶的烹治法。我們不知道俞蛟是否清楚中國歷代飲茶的習俗演變:唐代喝的是茶餅研末烹煮的末茶,宋代沿襲研末點茶之法,明清的主流飲茶法則轉為芽葉沖泡,明末清初出現(xiàn)發(fā)酵的巖茶烏龍系列,才是工夫茶的濫觴。陳香白在《中國茶文化》中特別標出俞蛟的“重大貢獻”,是“在于他能以銳敏的眼光審視自唐以來的中國傳統(tǒng)茶藝,洞察潮州泡茶法與陸羽煎茶法之間的傳承關系,一語中的”,就未免有些誤導。該書又把潮州工夫茶的“工夫”與陸羽的“工夫”對比,未免混淆了歷史事實與哲思想象了。

清末以來的閩粵茶人,指出工夫茶必備的茶器“四寶”是:孟臣沖罐(小紫砂陶壺)、若深甌(小薄瓷杯)、玉書畏(燒水陶壺)、潮汕烘爐。閩、粵、臺茶人對茶壺沖罐排名次有句茶諺:“一無名、二仕亭、三萼圃、四孟臣、五逸公?!钡?,排名第四的“孟臣”卻是茶人的最愛。孟臣是明末天啟年間的制壺名匠惠孟臣,所制的紫砂壺,現(xiàn)今尚有壺底刻“大明天啟丁卯荊溪惠孟臣制”字樣?!短蚁驼Z》說:“孟臣筆法絕類褚遂良?!睋?jù)說孟臣壺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暑夏不變餿的優(yōu)點。工夫茶人選購好壺,即以孟臣壺為標準,必須“三山齊”,即把去蓋的壺口倒置平桌,壺口、滴嘴、把柄,三點平成一線。茶壺使用愈久,茶銹愈厚,茶味就愈濃,甚至可以不放茶葉而有茶香茶色。若深甌是清代江西景德鎮(zhèn)瓷的名匠若深的佳作,胎薄釉亮,細巧不盈手,杯底書有“若深珍藏”,已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了。玉書畏以潮州百年老號“陶圣居”所制為佳,能耐冷熱,保溫性能特別好。潮汕烘爐,則精選粵東的優(yōu)質紅泥土,燒制成白居易贊賞的“紅泥小火爐”。特點是爐身一尺多高,體態(tài)頎長美觀,爐心深窄,爐火均勻而省炭,設有爐蓋爐門,可開可關,通風性能好,又頗為雅致。

此外,如茶洗、茶盤、茶墊、水缽、水缸、砂?,一切與茶飲相關的器具,也都力求細致精雅,以臻工夫茶的境界。茶人試茶,例喜使用四字訣來形容工夫茶器,如茶壺要“小淺齊老”,茶杯要“小淺薄白”,茶盤要“寬平淺白”,茶墊要“夏淺冬深”之類。總之,工夫茶從清代發(fā)展到今天,吸取歷代飲茶文化經驗與智慧,在茶器上講求精致細巧,在小壺細盞中品味天地之雋永,為中國茶道的發(fā)展獨樹一幟,別有風味。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鄭培凱),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6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