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福建仙聚茶行

找到約26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將啟動"北站茶港城"杯首屆海峽兩岸茶界十大人氣"明星“評選!

? ?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喝茶品茶的習慣。茶葉自神農(nóng)氏發(fā)現(xiàn)其藥用價值以來,就不僅僅是幫助人們提高飲品口感,更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好物品。中國作為茶的故鄉(xiāng),也是產(chǎn)茶大國,茶葉產(chǎn)量已經(jīng)位居全球第一。

? ? ? 有資料顯示:中國擁有3000多年的飲茶歷史,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種植國,也是茶園面積增速最快的國家,2016年茶園面積290.20萬公頃,比2000年增加181萬公頃,據(jù)測算2017年的茶園面積在310.13萬公頃左右,2000-2017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4%。

? ? ? 目前,中國茶葉在世界上是產(chǎn)茶大國,但還不是產(chǎn)茶強國。我國茶葉企業(yè)眾多,但尚無一千億級大品牌,中國茶葉品牌影響力有待提升。


? ? ???作為茶王賽規(guī)模在福建省第一、全國名列前茅的賽事,我們不僅通過在廈門舉辦的茶王賽促進兩岸茶行業(yè)的交流與發(fā)展,更是希望通過啟動“2018年首屆海峽兩岸茶界十大人氣明星評選”推動茶界一批新秀出爐,從而助推茶界整體朝著品牌化、規(guī)?;l(fā)展。

? ? ?“2018年首屆海峽兩岸茶界十大人氣明星評選”主要針對參與海峽導報等單位聯(lián)合主辦的第七屆海峽兩岸茶文化季暨兩岸秋茶茶王擂臺賽的參賽選手,而推出的公益性評選。最后,從多個評選榜單中選出人氣最足的十個入選。

? ? ?在這里,主辦方有必要提醒眾多參賽者。如果通過購買票數(shù)或者用軟件進行投票的話,通過他人舉報,經(jīng)核實無誤后將淘汰出局。

? ? 關于評選活動的具體事宜,可以撥打海峽導報新聞熱線0592-2961110進行咨詢。

? ??


福建鼎白茶業(yè)有限公司 壽寧縣茗瑞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鼎市福蘊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建省天湖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鼎市恒順昌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建福鼎市靜香溢香茶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 福建合熹堂茶業(yè)有限公司 潤也茶曲 福鼎市原香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鼎潤古今白茶有限公司 平和縣久居茗茶茶行 福鼎市鄉(xiāng)高嶺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鼎市傳承茶業(yè)有限公司 云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zhèn)傳承茶葉初制所 廈門書香佳茗茶業(yè) 福鼎市慢森活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專業(yè)合作社 福建省福鼎市白茶古鎮(zhèn)茶業(yè)有限公司 一都茶業(yè)·悠度 “玉雪芽”福鼎白茶 傳其韻 蘇亮 廈門市說茗會茶業(yè)有限公司 廈門欣玉巖茶業(yè)有限公司 中南茶道(廈門)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鼎市傳承茶葉有限公司 周水秀 南國北苑 福建大與茶號有限公司 福建大南山茶業(yè)有限公司 深圳市南山區(qū)千山萬水茶行 福鼎市鼎科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福鼎市雙木茶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 奇古枝 福鼎市福瑞揚茶業(yè)有限公司?廖寶奇 福建太姥論劍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建玉芷芽茶業(yè)有限公司 林玉鳳 福建省政和縣近山堂茶業(yè)有限公司 華安縣奇峰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陳洪杰 卓越茶葉 廈門杺廣益茶葉有限公司 泗溢茗茶 茗地茶行 永之源生態(tài)茶業(yè) 閩南人茶葉 蔣松平 大華茗茶 聚來順茶業(yè)有限公司 龍海市石碼天富茶莊 中閩共榮茶業(yè) 紫和云煙酒茶行 陳文樹 蘇霖樺 福建安溪縣紫泥寶茶廠 百年殊味 篆香茶品 格里香茶業(yè) 大紅觀音茶行 老磨功夫茶 吳金發(fā) 蘇圣凱 廈門大有智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廈門恒綠苑茶有限公司 長溪茶業(yè) 谷駿蕓山 廈門半山巖茶業(yè)有限公司 蘇之林茶業(yè) 新春香韻茶業(yè) 高金體 友巖茶行 福建安溪萬達欣茶業(yè)有限公司 閩泉茶業(yè) 泉州翁山茶業(yè) 泉州八閩茶業(yè) 御鴻茶業(yè) 祥和香茶業(yè) 廈門中閩優(yōu)茶 肖金良 大田縣屏山鄉(xiāng)云霧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王躍生 貴州省丹寨縣三泉茶業(yè)有限公司 壽寧縣貴峰茶廠 貴州億陽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福建省大田縣大寨山家庭農(nóng)場 廣東省英德市匯合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章華鎮(zhèn)勝峰茶業(yè)有限公司 龍巖市新羅區(qū)湖峰茶業(yè) 中閩銀泰 正香苑茶業(yè) 大田縣太華鎮(zhèn)福昌韻茶場 濟仙巖茶業(yè) 安溪紅承茶業(yè) 都春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三明市斯普瑞農(nóng)業(yè) 燦記傳承 翁興茶行 廈門市阿里香貿(mào)易有限公司 日榮香韻茶業(yè)有限公司 祥云峰茶業(yè) 福佳韻茶業(yè) 遠秋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仙七里茶行 秋香茗茶莊 福建翠屏峰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 德芳茶行 永福茶社 肖全發(fā) 代書強 茶者說 泉州永春玉斗好享來茶行 童仔茶行 廈門雨澤茶業(yè)有限公司 廈門滿庭香茶業(yè) 茗皇茶業(yè) 芯仙茗堂 雙江榮康達投資有限公司 平和縣清穎茶行 清城茶莊 龍海市石碼天富茶莊 漳州江夏滿堂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漳州市薌城區(qū)涵峰茶葉經(jīng)營部 平和縣高海拔茶葉店 漳州愛點智慧茶業(yè) 何藝平 福建和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平和縣天炫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平和縣久居茗茶茶行 平和縣彤陽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福建省平和縣彭巖山茶廠 福建芹露茶業(yè)有限公司 印象白葉塘 平和縣白葉塘茶業(yè)專業(yè)合作社 漳州市薌城區(qū)沁香茶莊 福建名峰商貿(mào)有限公司 福建省平和縣蘭香蘭韻茶業(yè)有限公司 平和五寨銘香園茶莊 鵝公山茶業(yè) 一竹居茶葉店 平和縣葉蘭加工廠 坤松閩南味 漳州市薌城區(qū)心歡茶葉店 平和縣聞真茗茶行 平和縣老燦茶葉店 平和縣閩峰姑娘茶葉店 平和縣曾清香茶業(yè) 天源朱氏茶業(yè)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qū)弘奇茶莊 平和縣紅石巖茶莊 福建省紅石巖茶業(yè)有限公司 芹隆茶業(yè)有限公司 平和縣蘭巢茶業(yè) 漳州正尖山茶業(yè)有限公司 平和縣正尖山家庭農(nóng)場 平和縣云山達岑家庭農(nóng)場 平和縣建山茶廠 漳州名峰山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 漳州華桂興茶業(yè)有限公司 平和縣天睿茶葉商行 平和縣醇蘭茶業(yè) 平和縣天露茶廠 平和縣季達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平和縣頂棟茶莊 平和縣利農(nóng)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平和縣天仁山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平和縣華壺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平和縣豐留香茶葉商行 漳州市華壺茶葉股份有限公司 韻聚萱 漳州市平和縣白葉塘茶業(yè)商行 漳州皇蘭茶業(yè)有限公司 漳州市奇茗山茶業(yè) 福建龍湖山茶業(yè)公司 平和縣志賢茶莊 平和縣閩香韻茶業(yè) 平和縣奇祥茶行 漳州平和淳博茶葉 平和芳眾茶葉有限公司 漳州市平和縣旭豐茶葉有限公司 漳州市匯春秋茶行 福建省恒祥茶業(yè)有限公司 雅好茶業(yè) 漳州市平和縣春章茶業(yè) 福建漳州九鯉茶業(yè)有限公司 漳州市南鄉(xiāng)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 平和怡利茶業(yè)有限公司 平和縣香城茶莊 福建尚品香茶業(yè)有限公司 漳州璽得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建省平和縣宇鑫生態(tài)茶業(yè)有限公司 平和縣至和茶業(yè)有限公司 平和縣皇源茶葉有限公司 漳州薌城區(qū)大小姐茶葉店 平和縣舍香茶業(yè) 奇蘭山茗茶 龍船湖茶業(yè) 平和閩鑫白芽奇蘭 福建天賴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平和縣閩山茶葉 漳州市南靖高港友緣茶業(yè) 平和縣和悅奇茶葉 漳州天逸茶葉有限公司 福建省平和縣九峰茶葉有限公司 平和縣陽奇茶廠 平和縣天韻茶行 奇躍茶行 漳州市御蘭馨生態(tài)茶業(yè)有限公司 平和小華茶莊 悠然居茗茶 清蘭齋茶業(yè) 福建省平和縣悠然居茗茶 郁香茶葉 英杰茶廠 新羅區(qū)興如茶葉店 海光家庭農(nóng)場 漳平市誠健家庭農(nóng)場 興明茶廠 華鮮茶廠 漳平市勿忘心伊茶莊 張振獻家庭農(nóng)場 連丹華 承煌茶廠 漳平市十鋪香清茶葉館 龍巖市龍壺茶業(yè)有限公司 中村張明茶廠 漳平市日天茶業(yè) 漳平市友珍茶行 銳澤漳平水仙 順源土特產(chǎn) 新羅區(qū)品味軒食品商行 麻龍華 漳平市華茗軒茶業(yè) 中輝茶廠 艾尚我家漳平水仙 化石茶廠 曹清其 漳平市津馥茶業(yè)有限公司 漳平市憶香茶行 漳平市仙茗茶廠 仙億茗茶店 創(chuàng)新茗茶 東湖山茶葉店 東然茶園 華祺園茶業(yè) 福建品昕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毛坪巖茶廠 巖育茶業(yè) 天家承 武夷山市文茶巖韻茶業(yè)有限公司 品百山巖茶業(yè) 武夷山市心潔茶業(yè)有限公司 蘭新輝 新崢巖 武夷山市蘭谷巖茶廠 廈門錦香貿(mào)易有限公司 聚春號茶業(yè) 福建武夷嘉應龍茶業(yè)有限公司 秋濃茗茶 御幽茗 天方茶莊 攸往茶文化 武夷山市大水坑曼茗巖茶廠 福建省仟貴茶業(yè)有限公司 樂茗小屋茶葉店 鼎杉茗 廈門茶半香初工貿(mào)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問君巖茶廠 武夷山市源龍袍巖茶廠 武夷山市蓮花峰清源巖茶廠 武夷山市旺良巖茶坊 武夷山市佰泰巖茶業(yè)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菲琦茶廠 武夷山巖山堂茶葉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巖延茶廠 武夷山茗掌柜茶業(yè)有限公司 品軒茶葉 廈門可冰心茶業(yè) 傳純茶業(yè) 興聚榮茗茶 傳其韻生態(tài)茶業(yè) 福建省莆田市上巖茶葉店 溪呱茶業(yè) 武壺茶業(yè) 千秋一壺茶葉 肖全龍 廈門山度茶葉 新雅德 武夷山市忠仁茶業(yè)有限公司 廈門港益茶葉有限公司 意肆茶業(yè)有限公司 壁茗名茶 壺潤茶業(yè) 武夷山思源泉苑茶業(yè)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利客隆巖茶廠 天牛茶葉 武夷山市大水坑槚楛王巖茶廠 武夷山市毛坪巖茶廠 武夷山草木集茶業(yè)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珍錦源巖茶廠 醇沁茶莊 山石草木(武夷山)茶業(yè)公司 瀾·香茶業(yè) 廈門納山云舍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廈門意品天誠貿(mào)易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老村長巖茶廠 廈門韻品茗茶 云如意陳樹云 遠杰茶業(yè) 武壺茶業(yè) 建甌市壹錦泰和茶業(yè) 鑫夷桐紅茶葉店 武夷山振義茶業(yè)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俏惟巖茶廠 廈門泰尚穎茶業(yè) 舒明華 茗博坊茶業(yè)有限公司 武夷山鋒鑫茶葉商行 福建武夷山擎天巖茶業(yè)有限公司 忘書茶業(yè) 雅安中茗藏茶有限公司 五地茗茶匯 全日發(fā)茶業(yè)有限公司 臺灣育丞茶業(yè)制茶廠 株州龜龍窩觀光生態(tài)茶園 左如玉 冠軍茶業(yè) 恒誠農(nóng)場 臺灣依然茶業(yè) 來福茶有限公司 蔡明志 賴維科 茶博士農(nóng)場 芯茗茶堂 何宗穎 天德茶業(yè) 廣州鴻中鴻茶業(yè)有限公司 益健藝普洱閣 勐海鴻中鴻茶廠 雙江榮康達投資有限公司 廈門龍霖茶業(yè)有限公司 紫泥寶茶業(yè) 西雙版納順升號茶業(yè)有限公司 昊志號 云縣阿永強茶葉初制所 福建省大愛善生茶業(yè)有限公司 瓊都茶行 福州八萃茶業(yè)有限公司 鄭培基 萬福韻茶業(yè) 德心茗茶行 姚春云 顏良奎 洪琴 永春蘇坑傳承茶業(yè) 德馨茗茶 永春縣蓬壺鎮(zhèn)尤家鋪子 張福成 內芳茶廠 錦山茶廠 徐良宗 中閩馮氏 云嶺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高燕萍 可贏茗茶 龍山茶莊 陳生埕 顏麗婷 永春縣錦山茶廠 東方紅韻茶業(yè) 陋室茗茶 橫山春茶業(yè) 康棟樑 榮興茶廠 八香茶廠 客來香茶莊 廣東英德市匯合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三坳香茶業(yè)(河源)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桐木茶之韻茶苑 湖北仁仁硒茶開發(fā)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春霧冬晨茶業(yè)有限公司 王躍生 漳州淞富峰茶葉 廈門茶半香初工貿(mào)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巖樂茶業(yè)有限公司 松溪縣御源茶葉合作社 江西資溪碧水禪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州八萃茶業(yè)有限公司 世冠茶廠 平和縣久居茗茶茶行 武夷山市明勛茶葉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 福建省福安市秀林茶業(yè)有限公司 廈門杺廣益茶葉有限公司 傳純茶業(yè) 紅灣茶業(yè) 廈門茗博坊茶業(yè)有限公司 燦記傳承 聚來順茶業(yè)有限公司 福建一杯春茶業(yè)有限公司 漳州朝澤茶葉有限公司 福州大恒益茶業(yè)有限公司 康溪茶業(yè) 舉源茶莊 尚品源茶業(yè) 三方巖茶葉店 鑫夷桐茶葉店 如是品茶業(yè) 阿里山茶葉生產(chǎn)合作社 福安市豐益園茶業(yè) 福建省大田縣大寨山家庭農(nóng)場 廈門中閩優(yōu)茶 悅芳茶葉 可冰心茶業(yè) 壽寧縣閩軒茶葉有限公司 福建省天禧御園茶業(yè)有限公司 廊韻紅茗茶 壽寧縣貴峰茶廠 德祺紅茶業(yè) 壽寧縣南陽鎮(zhèn)真朋友茶行 胡冰玲 水木軒茶葉店 福建海嵐香茶業(yè)有限公司 大茗族茶業(yè) 大田縣愛文茶廠 大田縣星宇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春山堂茶廠 大田縣匠心茶葉 大田縣新?lián)P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大田縣瑞也龍茶廠 大田縣吳山鎮(zhèn)旺隆茶業(yè)專業(yè)合作社 福建省南方天山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 大仙峰茶廠 福建逢元茶業(yè)有限公司 大田奇韜岬頂茶廠 大田縣奇韜鎮(zhèn)岬頂山生態(tài)茶業(yè)專業(yè)合作社 大田縣岬頂峰茶業(yè)有限公司 大田縣岬頂峰茶業(yè)研究所 大田縣沐心茶葉 福建省大田縣葦青茶葉合作社 福建省溢清香茶業(yè)有限公司 大田縣宇希茶葉 大田縣宇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大田縣福億金峰家庭農(nóng)場 福建省象山巖茶業(yè)有限公司 大田縣大寨山家庭農(nóng)場 大田縣龍湖山茶廠 大田縣西河茶廠 大田縣林子茶憶 大田縣萬柔茶葉 福建省大田縣三坊齋 匯賢茶莊 大田縣易津茶業(yè)有限公司 大田鄉(xiāng)下家茶葉 大田鄉(xiāng)下家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福建仙頂實業(yè)有限公司 大田縣宏展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大田縣金竹茶廠 聚香茶莊 大田縣祥閩軒茶業(yè) 大田縣吳山仙葉茶業(yè)專業(yè)合作社 大田縣吳山榮旺茶廠 仙友茶業(yè) 留芳園(福建)茶城管理有限公司 大田縣知味客農(nóng)場 三杉茶廠 福建省象山巖茶業(yè)有限公司 大田草本緣茶葉有限公司 阿梅茶廠 綠源茶廠 高山寨 心平茶廠 綠峰茶廠 福建江山美人茶業(yè)有限公司 大田互佐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大田縣東方美人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朝陽茶廠 橋都茶廠 德盛茶廠 大田縣石牌鎮(zhèn)巖昀茶葉專業(yè)合作社 大田縣錦榮茶業(yè) 林阿鵬? 林興龍 林亞明 林建加 林文燦 林和泰茶莊 林端福 黃麗蘭 林金勝 林振南 占雙福 林沿福 林振煌 林蓮娥 陳明來 黃奕川 黃武中 林文柱 林加來 李清平 陳冶輝 林福展 林銀河 林德山 林阿鵬 林皆德 林季瑞 林沿河 高福建 林全勝 陸美英 占桂蘭 林清勇 占雙福 陳文柱 李毅民 黃石春 林朱山 林木士 林社稷 林瑞福 林福耀 林振燦 林福德 林振如 黃麗蘭 林振輝 林福霖 林海城 林季生 林振順 林振川 黃明輝 林榮華 陳治輝 李碧峰 長隆茶店 芳芳茶店 明智茶業(yè) 桃城茗茶 喜燕茶莊 曉斌茶業(yè) 新興茶業(yè) 濤濤茶廠 永春五里街茶葉店 盧山堂茶葉專業(yè)戶 尚德樓茶業(yè) 百丈巖茶廠 觀山茶廠 濟仙茶業(yè) 永春水仙專賣店 美泉茶店 濟仙茶廠 斯琴茶行 林平波 星星茶行 林俊弘 林文峰 阿蘭茶行 尚德茶業(yè) 錦蘭茶行 五里街茶行 斯琴茶行 憑信茶店 敬仙茶行 農(nóng)葵梅 安春茶行 安春茶店 永春樹基茶業(yè) 清巖茶行 回頭客茶莊 春安茶行 樹基茶行 林鈺晨 美泉茶業(yè) 八仙茶店 濟仙仙茶店 濟仙原茗茶 清質茶店 海桐茶業(yè) 云端茶葉 泌芯茗茶 心怡香 廈門御禮茶香茶葉 山香茗華 天福園茶葉 廈門一葉知茗貿(mào)易有限公司 福星紅茶葉 毅融茶葉 元生泰茶葉 范小茶茶葉 云端天師茶葉 琪韻茶廠 石古下洋茶廠 葉上海茶葉 云端下鄉(xiāng)合作社 御巖紅福建茶業(yè) 一畝茶園 寧德市一品天香茶業(yè)有限公司 壽寧縣潤昌旺茶葉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 廈門武夷千秋茶葉 寶林茶葉 大崗頭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 瑞隆茶廠 黃高杰 云端高山茶園廠 張張鮮茶葉 廈門市好記茶葉 八閩茶業(yè) 壽寧縣山里紅茶葉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 廈門鑫鷺紅茶業(yè)劉冬紅 泰宗味茶味 南故香茶業(yè) 豐津茶業(yè) 興苑名茶批發(fā)中心 菩滿香茶業(yè) 嘉韻連興 肖齊鋒 李麗娟 永春德心茗茶行 永春玉斗金香茶行 玉春茗茶業(yè) 永春縣玉魁茶葉生態(tài)合作社 北京華蘭香茶行 臻昕茗茶 姚記茶行 新網(wǎng)絡茶莊 錦山茶業(yè) 康巧華 誠然茶行 美事茶業(yè)(桃坑緣) 福建泉州長溪茶業(yè)有限公司 屆時,將與福建第一茶葉官微一起算票數(shù)總和,總和的票數(shù)進入十大入選人氣明星。(上面是部分送樣名單)



茶典鑒賞:續(xù)茶經(jīng) 之"茶之源"

續(xù)茶經(jīng),清代最大的一部茶書,也是我國古茶書中最大的。作者陸廷燦。


陸廷燦??,字幔亭,嘉定人,曾任崇安知縣(現(xiàn)武夷市)。在茶區(qū)為官,長于茶事,采茶、蒸茶、試湯、候火頗得其道。它洋洋10萬字,幾乎是收集了清代以前所有茶書的資料。之所以稱《續(xù)茶經(jīng)》,是按唐代陸羽《茶經(jīng)》的寫法,同樣分上、中、下三卷,同樣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最后還附一卷茶法。《續(xù)茶經(jīng)》把收集到的茶書資料,按10個內容分類匯編,便于讀者聚觀比較,并保留了一些已經(jīng)亡故的茶葉之家消息,茶書資料。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說:“自唐以后閱數(shù)百載,產(chǎn)茶之地,制茶之法,業(yè)已歷代不同,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異,故陸羽所述,其書雖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廷燦一訂補輯,頗切實用,而征引繁富。


續(xù)茶經(jīng)


清-陸廷燦



第一章 茶之源(一)



許慎《說文》:茗,荼芽也。


王褒《僮約》:前云“鱉烹荼”。后云“武陽買荼”。[注:前為苦菜,后為茗。]張華《博物志》:飲真荼,令人少眠。

《詩疏》:椒樹似茱萸,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合。煮其葉以為香。

《唐書·陸羽傳》:羽嗜茶,著經(jīng)三篇,言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飲、之事、之出、之略、之圖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

《唐六典》:金英、綠片,皆茶名也。

《李太白集·贈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序》:余聞荊州玉泉寺近青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多玉泉交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jīng)》: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后,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年八十馀歲,顏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異于他茗,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余游金陵,見宗僧中孚示余茶數(shù)十片,卷然重疊,其狀如掌,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覯。因持之見貽,兼贈詩,要余答之,遂有此作。俾后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fā)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皮日休集·茶中雜詠詩序》:自周以降,及于國朝茶事,竟陵子陸季疵言之詳矣。然季疵以前稱茗飲者,必渾以烹之,與夫瀹蔬而啜者無異也。季疵之始為經(jīng)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設其器,命其煮。俾飲之者除而去癘,雖疾醫(yī)之未若也。其為利也,于人豈小哉?余始得季疵書,以為備矣,后又獲其《顧渚山記》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溫從云、武威段之各補茶事十數(shù)節(jié),并存于方冊。茶之事由周而至于今,竟無纖遺矣。

《封氏聞見記》:茶,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太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起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色額甚多。

《唐韻》:荼字,自中唐始變作茶。

裴汶《茶述》:茶,起于東晉,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烹之鼎水,和以虎形,人人服之,永永不厭。得之則安,不得則病。彼芝術黃精,徒云上藥,致效在數(shù)十年后,且多禁忌,非此倫也?;蛟欢囡嬃钊梭w虛病風。余曰不然。夫物能祛邪,必能輔正,安有蠲逐聚病而靡裨太和哉?今宇內為土貢實眾,而顧渚、薪陽、蒙山為上,其次則壽陽、義興、碧澗、湖、衡山,最下有鄱陽、浮梁。今者其精無以尚焉,得其粗者,則下里兆庶,甌碗粉糅。頃刻未得,則胃腑病生矣。人嗜之若此者,西晉以前無聞焉。至精之味或遺也。因作《茶述》。

宋徽宗《大觀茶論》: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閑潔,韻高致靜,則非惶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

而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廢具舉,海內宴然,垂拱密勿,幸致無為??N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咸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故近歲以來,采擇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

嗚呼!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知為利害者,敘本末二十篇,號曰《茶論》。一曰地產(chǎn),二曰天時,三曰擇采,四曰蒸壓,五曰制造,六曰鑒別,七曰白茶,八曰羅碾,九曰盞,十曰筅,十一曰瓶,十二曰杓,十三曰水,十四曰點,十五曰味,十六曰香,十七曰色,十八曰藏,十九曰品,二十曰外焙。

名茶各以所產(chǎn)之地,如葉耕之平園、臺星巖,葉剛之高峰、青鳳髓,葉思純之大嵐,葉嶼之屑山,葉五崇林之羅漢上水桑芽,葉堅之碎石窠、石臼窠[一作穴窠]。葉瓊、葉輝之秀皮林,葉師復、師貺之虎巖,葉椿之無雙巖芽,葉懋之老窠園,各擅其美,未嘗混淆,不可概舉。焙人之茶,固有前優(yōu)后劣、昔負今勝者,是以園地之不常也。

丁謂《進新茶表》:右件物產(chǎn)異金沙,名非紫筍。江邊地暖,方呈“彼茁”之形,闕下春寒,已發(fā)“其甘”之味。有以少為貴者,焉敢韞而藏諸。見謂新茶,實遵舊例。

蔡襄《進《茶錄》表》: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諭,臣先任福建運使日,所進上品龍茶,最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鑒,若處之得地,則能盡其材。昔陸羽《茶經(jīng)》,不第建安之品;丁謂《茶圖》,獨論采造之本。至烹煎之法,曾未有聞。臣輒條數(shù)事,簡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錄》。伏惟清閑之宴,或賜觀采,臣不勝榮幸。


歐陽修《歸田錄》: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慶歷中,蔡君謨始造小片龍茶以進,其品精絕,謂之小團,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齋,中書、樞密院各賜一餅,四人分之。宮人往往縷金花于其上,蓋其貴重如此。

趙汝礪《北苑別錄》:草木至夜益盛,故欲導生長之氣,以滲雨露之澤。茶于每歲六月興工,虛其本,培其末,滋蔓之草,遏郁之木,悉用除之,政所以導生長之氣而滲雨露之澤也。此之謂開畬。惟桐木則留焉。桐木之性與茶相宜,而又茶至冬則畏寒,桐木望秋而先落;

茶至夏而畏日,桐木至春而漸茂。理亦然也。

王辟之《澠水燕談》:建茶盛于江南,近歲制作尤精。龍團最為上品,一斤八餅。慶歷中,蔡君謨?yōu)楦=ㄟ\使,始造小團,以充歲貢,一斤二十餅,所謂上品龍茶者也。仁宗尤所珍惜,雖宰相未嘗輒賜,惟郊禮致齋之夕,兩府各四人,共賜一餅。宮人剪金為龍鳳花,貼其上。八人分蓄之,以為奇玩,不敢自試,有佳客,出為傳玩。歐陽文忠公云:“茶為物之至精,而小團又其精者也?!奔沃?,小團初出時也。今小團易得,何至如此多貴?

周輝《清波雜志》:自熙寧后,始貢密云龍。每歲頭綱修貢,奉宗廟及貢玉食外,賚及臣下無幾。戚里貴近,丐賜尤繁。宣仁太后令建州不許造密云龍,受他人煎炒不得也。此語既傳播于縉紳間,由是密云龍之名益著。淳熙間,親黨許仲啟官蘇沙,得《北苑修貢錄》,序以刊行。其間載歲貢十有二綱,凡三等,四十有一名。第一綱曰龍焙貢新,止五十馀。貴重如此,獨無所謂密云龍者。豈以貢新易其名耶?抑或別為一種,又居密云龍之上耶?

沈存中《夢溪筆談》:古人論茶,惟言陽羨、顧渚、天柱、蒙頂之類,都未言建溪。然唐人重串茶粘黑者,則已近乎建餅矣。建茶皆喬木,吳、蜀惟叢茇而已,品自居下。建茶勝處,曰郝源、曾坑,其間又有坌根、山頂二品尤勝。李氏號為北苑,置使領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建安北苑,始于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遣使造之,取象于龍鳳,以別入貢。至道間,仍添造石乳、蠟面。其后大小龍,又起于丁謂而成于蔡君謨。至宣、政間,鄭可簡以貢茶進用,久領漕,添續(xù)入,其數(shù)浸廣,今猶因之。

細色茶五綱,凡四十三品,形制各異,共七千馀餅,其間貢新、試新、龍團勝雪、白茶、御苑玉芽,此五品乃水揀,為第一;馀乃生揀,次之。又有粗色茶七綱,凡五品。大小龍鳳并揀芽,悉人龍腦,和膏為團餅茶,共四萬馀餅。蓋水揀芽即社前者,生揀茶即火前者,粗色茶即雨前者。閩中地暖,雨前茶已老而味加重矣。又有石門、乳吉、香口三外焙,亦隸于北苑,皆采摘茶芽,送官焙添造。每歲縻金共二萬馀緡,日役千夫,凡兩月方能迄事。第所造之茶不許過數(shù),人貢之后市無貨者,人所罕得。惟壑源諸處私焙茶,其絕品亦可敵官焙,自昔至今,亦皆人貢。其流販四方者,悉私焙茶耳。

北苑在富沙之北,隸建安縣,去城二十五里,乃龍焙造貢茶之處,亦名鳳凰山。自有一溪,南流至富沙城下,方與西來水合而東。

車清臣《腳氣集》:《毛詩》云:“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注:荼,苦菜也?!吨芏Y》:“掌荼以供喪事。”取其苦也。蘇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近世?!蹦艘越裰铻檩薄7虿?,今人以清頭目,自唐以來,上下好之,細民亦日數(shù)碗,豈是荼也?茶之粗者,是為茗。

宋子安《東溪試茶錄序》:茶宜高山之陰,而喜日陽之早。自北苑鳳山,南直苦竹園頭,東南屬張坑頭,皆高遠先陽處,歲發(fā)常早,芽極肥乳,非民間所比。次出壑源嶺,高土沃地,茶味甲于諸焙。丁謂亦云:鳳山高不百丈,無危峰絕崦,而岡翠環(huán)抱,氣勢柔秀,宜乎嘉植靈卉之所發(fā)也。又以建安茶品甲天下,疑山川至靈之卉,天地始和之氣,盡此茶矣。又論石乳出壑嶺斷崖缺石之間,蓋草木之仙骨也。近蔡公亦云:“惟北苑鳳凰山連屬諸焙,所產(chǎn)者味佳,故四方以建茶為名,皆曰北苑云?!秉S儒《品茶要錄序》:說者嘗謂陸羽《茶經(jīng)》不第建安之品。蓋前此茶事未甚興,靈芽真筍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自國初以來,士大夫沐浴膏澤,詠歌升平之日久矣。夫體勢灑落,神觀沖淡,惟茲茗飲為可喜。園林亦相與摘英夸異,制卷鬻新,以趨時之好。故殊異之品,始得自出于榛莽之間,而其名遂冠天下。借使陸羽復起,閱其金餅,味其云腴,當爽然自失矣。因念草木之材,一有負瑰偉絕特者,未嘗不遇時而后興,況于人乎?

蘇軾《書黃道輔《品茶要錄》后》:黃君道輔諱儒,建安人,博學能文,淡然精深,有道之士也。作《品茶要錄》十篇,委曲微妙,皆陸鴻漸以來論茶者所未及。非至靜無求,虛中不留,烏能察物之情如此其詳哉?

《茶錄》:茶,古不聞食,自晉、宋已降,吳人采葉煮之,名為茗粥。

葉清臣《煮茶泉品》:吳楚山谷間,氣清地靈,草木穎挺,多孕茶。大率右于武夷者為白乳,甲于吳興者為紫筍,產(chǎn)禹穴者以天章顯,茂錢塘者以徑山稀。至于桐廬之巖,云衢之麓,雅山著于宣、歙,蒙頂傳于岷、蜀,角立差勝,毛舉實繁。


周絳《補茶經(jīng)》:芽茶,只作早茶,馳奉萬乘,嘗之可矣。如一旗一槍,可謂奇茶也。


胡致堂曰:茶者,生人之所日用也。其急甚于酒。


陳師道《茶經(jīng)叢談》:茶,洪之雙井,越之日注,莫能相先后,而強為之第者,皆勝心耳。


陳師道《茶經(jīng)序》: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宮省,下逮邑里,外及異域遐陬,賓祀燕享,預陳于前;山澤以成市,商賈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芍^智矣。


《經(jīng)》曰:“茶之否臧,存于口訣?!眲t書之所載,猶其粗也。夫茶之為藝下矣,至其精微,書有不盡,況天下之至理,而欲求之文字紙墨之間,其有得乎?昔者先王因人而教,同欲而治,凡有益于人者,皆不廢也。


吳淑《茶賦》注:五花茶者,其片作五出花也。


姚氏《殘語》:紹興進茶,自高文虎始。

  

王《野客叢書》:世謂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荼有數(shù)種,非一周高起《洞山茶系》:茶之尚于高流,雖近數(shù)十年中事,而厥產(chǎn)伊始,則自盧仝隱居洞山,種于陰嶺,遂有茗嶺之目。相傳古有漢王者,棲遲茗嶺之陽,課童藝茶,踵盧仝幽致,故陽山所產(chǎn),香味倍勝茗嶺。所以老廟后一帶茶,猶唐宋根株也。貢山茶今已絕種。


徐《茶考》:按《茶錄》諸書,閩中所產(chǎn)茶,以建安北苑為第一,壑源諸處次之,武夷之名未有聞也。然范文正公《斗茶歌》云:“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碧K文忠公云:“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則武夷之茶在北宋已經(jīng)著名,第未盛耳。但宋元制造團餅,似失正味。今則靈芽仙萼,香色尤清,為閩中第一。至于北苑壑源,又泯然無稱。豈山川靈秀之氣,造物生殖之美,或有時變易而然乎?


勞大與《甌江逸志》:按茶非甌產(chǎn)也,而甌亦產(chǎn)茶,故舊制以之充貢,及今不廢。張羅峰當國,凡甌中所貢方物,悉與題蠲,而茶獨留。將毋以先春之采,可薦馨香,且歲費物力無多,姑存之,以稍備芹獻之義耶!乃后世因按辦之際,不無恣取,上為一,下為十,而藝茶之圃遂為怨叢。惟愿為官于此地者,不濫取于數(shù)外,庶不致大為民病。


《天中記》: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復生。故俗聘婦,必以茶為禮,義固有所取也。


《事物記原》:榷茶起于唐建中、貞元之間。趙贊、張滂建議稅其什一。


《枕譚》:古傳注:“茶樹初采為茶,老為茗,再老為。”今概稱茗,當是錯用事也。


熊明遇《山茶記》:產(chǎn)茶處,山之夕陽勝于朝陽,廟后山西向,故稱佳??偛蝗缍瓷侥舷颍荜枤馓貙?,足稱仙品云。


冒襄《茶匯鈔》:茶產(chǎn)平地,受土氣多,故其質濁。茗產(chǎn)于高山,渾是風露清虛之氣,故為可尚。


吳拭云:武夷茶賞自蔡君謨始,謂其味過于北苑龍團,周右文極抑之。蓋緣山中不諳制焙法,一味計多徇利之過也。余試采少許,制以松蘿法,汲虎嘯巖下語兒泉烹之,三德俱備,帶云石而復有甘軟氣。乃分數(shù)百葉寄右文,令茶吐氣;復酹一杯,報君謨于地下耳。


釋超全《武夷茶歌注》:建州一老人始獻山茶,死后傳為山神,喊山之茶始此。


中原市語:茶曰渲老。

陳詩教《灌園史》:予嘗聞之山僧言,茶子數(shù)顆落地,一莖而生,有似連理,故婚嫁用茶,蓋取一本之義。舊傳茶樹不可移,竟有移之而生者,乃知晁采寄茶,徒襲影響耳。

唐李義山以對花啜茶為殺風景。予苦渴疾,何啻七碗,花神有知,當不我罪。


《金陵瑣事》:茶有肥瘦。云泉道人云:“凡茶肥者甘,甘則不香。茶瘦者苦,苦則香?!贝擞帧恫杞?jīng)》、《茶訣》、《茶品》、《茶譜》之所未發(fā)。

野航道人朱存理云:飲之用必先茶,而茶不見于《禹貢》,蓋全民用而不為利。后世榷茶,立為制,非古圣意也。陸鴻漸著《茶經(jīng)》,蔡君漠著《茶譜》。孟諫議寄盧玉川三百月團,后侈至龍鳳之飾,責當備于君謨。然清逸高遠,上通王公,下逮林野,亦雅道也。


佩文齋《廣群芳譜》:茗花即食茶之花,色月白而黃心,清香隱然,瓶之高齋,可為清供佳品。且蕊在枝條,無不開遍。


王新城《居易錄》:廣南人以為茶。予頃著之《皇華記聞》。閱《道鄉(xiāng)集》有張糾《送吳洞絕句》,云:“茶選修仁方破碾,分吳洞忽當筵。君漠遠矣知難作,試取一瓢江水煎?!鄙w志完遷昭平時作也。


《分甘馀話》:宋丁謂為福建轉運使,始造龍鳳團茶,上供不過四十餅。天圣中,又造小團,其品過于大團。神宗時,命造密云龍,其品又過于小團。元初,宣仁皇太后曰:“指揮建州,今后更不許造密云龍,亦不要團茶,揀好茶吃了,生得甚好意智?!毙矢奈鯇幹?,此其小者。顧其言,實可為萬世法。士大夫家,膏粱子弟,尤不可不知也。謹備錄之。


《百夷語》:茶曰芽。以粗茶曰芽以結,細茶曰芽以完。緬甸夷語,茶曰臘扒,吃茶曰臘扒儀索。


徐葆光《中山傳信錄》:琉球呼茶曰札。


《武夷茶考》:按丁謂制龍團,蔡忠惠制小龍團,皆北苑事。其武夷修貢,自元時浙省平章高興始,而談者輒稱丁、蔡。蘇文忠公詩云:“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眲t北苑貢時,武夷已為二公賞識矣。至高興武夷貢后,而北苑漸至無聞。昔人云,茶之為物,滌昏雪滯,于務學勤政未必無助,其與進荔枝、桃花者不同。然充類至義,則亦宦官、宮妾之愛君也。忠惠直道高名,與范、歐相亞,而進茶一事乃儕晉公。君子舉措,可不慎歟?


《隨見錄》:按沈存中《筆談》云:“建茶皆喬木。吳、蜀惟叢茇而已?!币杂嗨?,武夷茶樹俱系叢茇,初無喬木,豈存中未至建安歟?抑當時北苑與此日武夷有不同歟?《茶經(jīng)》云“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又與吳、蜀叢茇之說互異,姑識之以俟參考。


《萬姓通譜》載:漢時人有茶恬,主出《江都易王傳》。按《漢書》:荼恬[蘇林曰:荼,食邪反],則荼本兩音,至唐而荼、茶始分耳。


焦氏《說》:茶曰玉茸。[補]

【譯文】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茗,就是茶葉。

東漢王褒的《僮約》在前面說“鱉烹荼”,后面又說“武陽買茶”。[注釋:前面是苦菜,后面指茶葉。]西晉張華的《博物志》中說:品飲真正的好茶,能夠使人解困少睡。

三國吳人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說:花椒樹很像茱英,蜀人做茶、吳人做茗時,都要把花椒葉與茶一起烹煮,以增加其香味。

《新唐書·陸羽傳》中說:陸羽嗜好飲茶,編撰有《茶經(jīng)》上中下三篇,講述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加工制造、煮飲器具、烤煮方法、品飲方式、茶事典故、產(chǎn)地、省略、圖畫等很詳備,于是天下的人漸漸都知道飲茶了。

【唐六典】中說:金英、綠片,都是茶葉的名字。

《李太白集·贈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序》中寫道:我聽說荊州玉泉寺附近青溪等山,山洞里面往往有鐘乳窟,窟里有很多交匯的泉水。里面有白色的蝙蝠,大的就像烏鴉一樣。按照《仙經(jīng)》里的記載:蝙蝠又名仙鼠。千年之后,其身體如雪一樣潔白。棲息的時候就倒掛起來,就是因為飲用了這里的鐘乳水才能夠長生的。水邊到處都有茶樹叢生,其枝葉如碧玉一般。只有玉泉真人經(jīng)常采摘并飲用,他到了八十多歲時,臉色仍如桃花一樣。而這里的茶葉清香滑熟,不同于其他的茶葉品種,所以能夠返老還童、防止衰老,增進人的壽命。我游覽金陵,見到同宗的僧人中孚給我展示茶葉數(shù)十片,卷曲重疊在一起,形狀就像手掌一樣,故名仙人掌茶。這是玉泉山新近出產(chǎn)的,從前從來沒有見到過。于是拿來贈送給我,并贈詩給我,邀請我酬答,所以才有了這首詩作,以便使得后世的高僧和隱士知道仙人掌茶發(fā)源于中孚禪子和青蓮居士李白。


第一章 茶之源(二)

  

《皮日休集·茶中雜詠詩序》中寫道:自從周朝以來,一直到我們唐朝的茶事,竟陵子陸羽(字季疵)講得非常詳盡了。但是在陸羽之前所謂的茗飲,一定是含渾而烹煮茶葉,與一般的煮菜而啜沒有什么兩樣。陸羽在歷史上第一次編撰《茶經(jīng)》三卷,從此分析了茶葉的起源,制造了采制的工具,教給了制造的方法,設置了烹飲的器具,命名了烹煮的方式,從而使得品飲的人解除了消渴病與毒瘡的痛苦,即使是專門治療疾病的醫(yī)生也比不上。其對于人們的益處,難道還小嗎?我剛得到陸羽的著作的時候,認為已經(jīng)很詳備了,后來又得到他所編撰的《顧渚山記》兩篇,發(fā)現(xiàn)其中也有很多關于茶的內容;再后來又看到太原人溫從云、武威人段之各自補充的茶事十數(shù)節(jié),與陸羽《茶經(jīng)》并存于方冊。那么有關茶的史事,從周朝至今竟然沒有一點遺漏了。


唐朝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說:茶葉,南方人喜歡品飲,北方人起初并不多飲。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泰山靈巖寺有一位降魔師大力倡導禪宗。學習參禪務必不能睡覺,又不吃夜宵,只允許飲茶。人們各自攜帶茶葉,到處烹煮品飲。從此彼此之間相互仿效,于是逐漸就形成了飲茶的風俗。從鄒州(今山東鄒城)、齊州(今山東淄博)、滄州(今屬河北)、棣州(今河北無棣),漸漸傳到了京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城市里有許多人開店鋪煎茶而賣,不問是僧徒還是凡俗的人,出錢就可以取來品飲。其茶葉則從江淮地區(qū)轉運而來,名色和數(shù)量都很繁多。

《唐韻》中說:“荼”字,從中唐時期才開始減去一畫變成了“茶”字。

唐朝裴汶《茶述》中說:茶,起源于東晉,盛行于唐朝。其本性精良清澈,其味道豐富純凈,其作用是消除煩惱,其功能是達到中和。即使在百種物品中也不會相混,而且會超越各種飲品而獨具風味。以古鼎盛水烹煮,以虎形茶具調和,人人品飲,永遠不會厭煩。得茶而飲就會身體安康,不得飲則會身患疾病。那些靈芝、白術、黃精等中藥,徒稱為益壽延年的上等藥材,可是成效卻在數(shù)十年之后,而且有很多禁忌,是不能和茶葉相類比的。有人說飲茶過多會令人體質虛弱、易于得風癥。我說不是這樣的。一般說來物品能夠祛除邪氣,就一定能夠輔助正氣,哪里有只消除疾病而無益于健康的呢?如今天下以茶葉作為土產(chǎn)貢獻給朝廷的其實很多,而以顧渚(山名,在今浙江長興境內)、蘄陽(今湖北薪春北山)、蒙山(山名,在今四川雅安)所產(chǎn)的茶為上品,其次則為壽陽(今安徽壽縣)、義興(今江蘇宜興)、碧澗(今湖北松滋)、湖(今湖南岳陽)、衡山(今湖南衡山)所產(chǎn)的茶,最差的是鄱陽(今江西波陽)、浮梁(今江西景德鎮(zhèn))所產(chǎn)的茶。如今其中的精品可以說沒有比它們更好的了,即使得到其中的粗茶,那么下層的民眾無不推杯換盞,紛紛品飲。一時之間得不到茶葉品飲,腸胃內腑就會產(chǎn)生疾病。人們如此嗜好飲茶,在西晉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紤]到如此天下最好的滋味,茶事的記載有時不免會被遺漏,所以我編撰了一篇《茶述》。


宋徽宗《大觀茶論》中說:至于說到茶這種植物,它占有浙江、福建一帶的秀美之氣,集中了山嶺川流之間自然之靈性。飲茶可以使人開闊胸襟、滌除郁悶,進而達到精神清爽、心境平和,其中的韻味卻不是庸人和孩子所能體會得到的。品飲時的那種淡泊高潔、雅致寧靜的幽趣,也是無法在生計窘迫、兵荒馬亂的歲月中體味和崇尚的。


自從宋朝建立以來,每年都要把福建建溪所產(chǎn)的茶葉作為貢品,這里所產(chǎn)的“龍團”、“鳳餅”,美名甲于天下,而建安壑源的茶品也從此而日負盛名。發(fā)展到了今天(北宋大觀年間,1107-1110年),我們的國家百廢俱興,海內晏然風清,朝廷之上君臣勤勉治國,幸而達到了無為而治、國泰民安的境地。無論是縉紳之士,還是平民百姓,都承蒙天地的恩澤,受到道德教化的熏陶,盛行高雅的生活風尚,競相從事品茗斗茶之事。所以近年以來,人們采摘和挑選茶葉之精心,制作茶葉之工巧,講究茶葉品級之優(yōu)秀,烹點品飲技巧之高妙,無不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煜律降闹林沃?,不僅僅是人們得以充分發(fā)揮其才能,就是像茶葉這樣本性通靈的草木之類,也得以充分展示其功用。我偶然借著閑暇的日子,潛心研究茶道的精微之處,領悟到了其中的奧秘,考慮到后世之人不一定能自然通曉品飲的利害,所以我在這里詳細地敘述了茶事的本末,共分為二十篇,取名為《茶論》。第一叫做地產(chǎn),第二叫做天時,第三叫做擇采,第四叫做蒸壓,第五叫做制造,第六叫做鑒別,第七叫做白茶,第八叫做羅碾,第九叫做盞,第十叫做筅,第十一叫做瓶,第十二叫做杓,第十三叫做水,第十四叫做點,第十五叫做味,第十六叫做香,第十七叫做色,第十八叫做藏,第十九叫做品,第二十叫做外焙。


茶葉的命名,各按其所產(chǎn)之地而取。例如葉耕的平園、臺星巖,葉剛的高峰、青風髓,葉思純的大嵐,葉嶼的屑山,葉五崇林的羅漢山上水桑芽,葉堅的碎石窠、石臼窠[也叫做穴窠],葉瓊、葉輝的秀皮林,葉師復、葉師貺的虎巖,葉椿的無雙巖芽,葉懋的老窠園。這些茶各自有其獨具的美味,不曾混淆,無法一一列舉。制茶工人生產(chǎn)出來的茶葉,本來就有先前質優(yōu)而后來質劣的,或者是先前質量低劣而后來質量提高的,所以產(chǎn)茶園地并非一成不變的?。?/p>


北宋丁謂《進新茶表》中寫道:所進這件物產(chǎn)(慣例貢茶同時貢水),既不同于錢塘孤山的金沙泉水,其茶名也不是紫筍。江南邊大地回暖,茶葉初發(fā)剛剛呈現(xiàn)出茁壯的樣子;都城里春天依然寒冷,已經(jīng)發(fā)出“其甘如薺”的味道。物以稀為貴,但我怎么敢獨自收藏起來?我所進貢的新茶,其實也是遵循舊有的慣例。


北宋蔡襄《進《茶錄》表》中寫道:臣先前上奏言事,承蒙陛下頒發(fā)詔諭,說我從前擔任福建轉運使的時候,所進貢的上品龍團茶最為精妙。臣退朝之后私下感念茶葉作為一種微不足道的草木,竟蒙陛下的知遇和品鑒,如果使其得地利之便,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其材用。從前陸羽的《茶經(jīng)》,沒有列舉建安(今福建建甌)的茶品,我朝丁謂的《茶圖》,僅僅論述了茶葉采制的方法。至于茶葉烹點品飲的方式,還未曾聽說過有專門的記載。臣于是就羅列了幾個方面,簡單而易于明白,分成上下兩篇,取名叫做《茶錄》。誠懇希望陛下舉行宮廷清閑之宴時,能有機會予以觀覽和采納,臣將不勝惶恐榮幸之至。


北宋歐陽修《歸田錄》中說:茶葉的品類,沒有比龍團、鳳餅更為珍貴的了,通稱為“團茶”,八餅重一斤。慶歷(1041-1048)中,蔡襄(字君謨)開始創(chuàng)制小片龍團茶進貢,其品質精致絕倫,稱為“小龍團”,二十餅重一斤,價值黃金二兩。然而,黃金易得,而小龍團茶卻極其難得。每年因于南郊舉行祭天之禮而進行齋戒,中書省和樞密院各賞賜一餅龍團,四人分之。宮人往往在龍團表面貼上鏤刻的金色花紋,由此可見其貴重的程度。


南宋趙汝礪《北苑別錄》中說:草木到了晚間更加茂盛,所以要引導其生長之氣,滲透雨露之潤澤。茶園的管理一般在每年六月開始興工,修剪茶樹枝條,以涵養(yǎng)嫩枝細芽,園中滋蔓的雜草,遮蔽茶樹的樹木,都要清除干凈,這就是所謂的引導生長之氣、滲透雨露之澤,也叫做開畬。只有園中的桐木予以保留。桐木的本性與茶樹相適宜,而且茶樹到了冬天就害怕寒冷,桐木到了秋天就先落葉;茶樹到了夏天就害怕日曬,桐木到了春天就日漸茂盛。其中的道理也是這樣。


南宋王辟之《澠水燕談》中說:建茶興盛于江南,近年來制作尤其精妙。其中又以龍團最為上品,八餅重一斤。慶歷中,蔡襄(字君謨)擔任福建轉運使,開始制作小龍團,以充當年的貢品,二十餅重一斤,也就是所謂的上品龍茶。仁宗皇帝非常珍惜,即使宰相也不曾隨意賞賜,只有到了南郊祭天大禮前齋戒的晚上,中書省和樞密院兩府各四人合起來賞賜一餅。官人剪金為龍風花貼于其上。八個人分開珍藏,以為奇玩,不敢輕易烹點取飲,有高雅的客人到來就拿出來傳閱把玩。歐陽修(謚號文忠)先生說:“茶是物產(chǎn)中的至精妙品,而小龍團則又是茶中的精品?!奔危?056-1063)中,是小龍團剛剛出世的時候。到如今小龍團也容易得到了,怎么能到如此珍貴的地步呢?


南宋周輝《清波雜志》中說:自熙寧(1068-1077)以后,北苑開始制造和進貢密云龍。每年第一批所貢的茶葉,除宗廟祭祀和皇宮飲用之外,賞賜臣下的很少。皇帝的親戚與身邊親近的人請求賞賜更多。宣仁太后下令建州不許再制造密云龍,就是因為受不了他人求索煩擾的緣故。這樣的消息在縉紳士大夫之間傳播之后,密云龍的名聲從此就更加大了。淳熙(1174-1189)間,皇室的親戚許仲啟在蘇沙(或為“麻沙”之誤)做官,得到一部《北苑修貢錄》,就為之作序并刊刻行世。其間記載每年進貢茶葉十二批,共三等,四十一個品種。第一批叫做龍焙貢新,只生產(chǎn)五十多。其貴重如此,其中獨無所謂密云龍。難道是以“貢新”改易其名嗎?或者是別為一種,又位居密云龍之上呢?


北宋沈括(字存中)《夢溪筆談》中說:古人談論茶葉,只說陽羨、顧渚、天柱、蒙頂之類,都沒有談到建溪。然而唐朝人很看重一種黏黑的串茶,已經(jīng)接近于建溪的餅茶了。建溪的茶樹都是喬木,而吳地、蜀地的茶葉只是叢生的灌木,品質自然居下。建茶著名的產(chǎn)地叫做郝源、曾坑,其間又有坌根、山頂兩個品種更勝一籌。南唐李氏將其命名為北苑,并設置官吏管理其事。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中說:建安北苑進貢茶葉,開始于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朝廷派遣使者監(jiān)督制造,取龍鳳圖像,以分別進貢。至道(995-997)間,添造石乳、臘面。其后又興起大小龍團,起于丁謂而成于蔡襄。到宣和、政和年間(依順序應為政和、重和、宣和年間,1111-1125),福建鄭可簡因為貢茶得寵,任福建路轉運使,長期掌管漕運,不斷增加新品種進貢,其貢品數(shù)量漸廣,至今仍然承襲以前的做法。

細色茶五批,共有四十三個品種,形制各異,共計七千多餅,其中貢新、試新、龍團勝雪、白茶、御苑玉芽五個品種,乃是水揀茶,為第一等;其余都是生揀茶,質量次之。又有粗色茶七批,共有五個品種。大小龍鳳茶以及揀芽,都要加入龍腦香料,調和為膏制成團餅茶,共計四萬余餅。水揀茶就是春社之前采摘的茶芽,生揀茶則是火前即寒食之前采摘的茶芽,粗色茶則是雨前即雨水節(jié)氣之前采摘的茶芽。福建氣候溫暖,雨前茶已經(jīng)顯老而味道濃重了。還有石門、乳吉、香口三個外焙,也隸屬于北苑,都是采摘茶芽,送到官焙添造。每年花費白銀兩萬多緡,每天動用上千的夫役采制茶葉,持續(xù)兩月方才完成。只是所采制的茶葉不允許超過規(guī)定數(shù)目,進貢之后市面已是無貨可買了,所以民間很少能夠得到。只有壑源等地的私焙茶,其中的絕品也可以與官焙茶相提并論,從古到今,也進貢朝廷。而那些流販四方的茶葉,全都是私焙茶罷了。


北苑在富沙的北面,隸屬于建安縣,距離縣城二十五里,乃是龍焙制造貢茶的地方,又名鳳凰山。那里有一條小溪,向南流到富沙城下,才與自西而來的水匯合一起向東流去。
  

南宋車若水(字清臣)《腳氣集》中說:《詩經(jīng)·邶風·谷風》記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弊ⅲ翰?,即苦菜?!吨芏Y·地官司徒》記載:“掌荼以供喪事。”就是取其苦的含義。蘇東坡有詩詠道:“周詩記苦荼,茗飲出近世。”乃是以今天的茶為荼。茶葉,今天的人們以其清心明目,自唐朝以來,上下階層的人們都普遍喜歡品飲,即使百姓也每天飲茶數(shù)碗,難道會是荼嗎?茶中粗糙的,叫做茗。


南宋宋子安《東溪試茶錄序》中說:茶葉適宜高山的陰坡,而喜歡陽光普照的早晨。從北苑鳳凰山,向南屬苦竹園頭,向東南則屬于張坑頭,都是地處高遠而且先得陽光照耀的地方,每年發(fā)芽都較早,茶芽極為肥嫩,非民間茶山所可比擬。其次出壑源嶺,山勢較高,土地肥沃,所產(chǎn)茶味在諸焙中獨占鰲頭。丁謂也說過:鳳凰山高不過百丈,也沒有險峻的高峰和陡峭的山頭,而是山岡環(huán)抱,滿目蒼翠,氣勢柔美靈秀,非常適宜嘉木靈卉的生長繁衍。又因為建安茶品甲于天下,所以有人認為山川之間最靈秀的草木,天地之間最和諧的氣息,都集中在這里的茶葉當中。又有人議論說壑源嶺的斷崖殘石之間有石乳生出,正是靈草嘉木的仙骨。近來蔡襄也說過:“只有北苑鳳凰山相連的諸焙所產(chǎn)茶葉味道最好,因此天下四方以建茶為名的,都自稱是北苑茶。”南宋黃儒《品茶要錄序》中說:談論茶史的人們常常責備陸羽《茶經(jīng)》沒有論列建安茶品,這大概是因為在這以前茶事還不很興盛,上好的茶葉往往任其枯萎腐敗,自然消失,而人們卻不知道珍惜。自從宋朝初年以來,士大夫承蒙皇上的恩澤,歌詠升平盛世,已經(jīng)很久了。他們風度瀟灑脫俗,精神清靜淡泊,只有品茶這種生活藝術與之相契合,成了他們修身養(yǎng)性的賞心樂事。生產(chǎn)茶葉的園戶也爭相采摘上好的茶葉,不斷發(fā)現(xiàn)新奇的品種,精心加工制造出新茶珍品,以迎合士大夫的時尚。所以茶中的珍稀絕品才得以從雜亂叢生的草木中被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出來,從此就名冠天下。假使茶圣陸羽能夠復生,觀賞那色澤金黃的茶餅,品味那清香馥郁的茶湯,恐怕也會感受到自身的失落。由此使人想到,在普通的草木之中,一旦出現(xiàn)了瑰瑋獨特、新奇殊絕的名優(yōu)品種,沒有不遇到時機而后興起盛行的,何況是人呢?


蘇軾《書黃道輔《品茶要錄》后》中說:黃道輔先生,名儒,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博學能文,淡然精深,是一位學養(yǎng)深厚的人。編撰有《品茶要錄》十篇,洞其委曲,臻于微妙,都是陸羽以來談論茶事的人們所不曾有過的。如果不是內心修為極度平和,一無所求,襟懷空闊,不滯于物,怎么能夠體察事物的情狀如此詳盡呢?


《茶錄》中說:茶,古時不曾聽說飲用,自從東晉、南朝宋以來,吳人采摘其葉煮之,叫做茗粥。北宋葉清臣《煮茶泉品》中說: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山谷之間,空氣清新,土地靈異,草木茁壯挺拔,多孕育生長著茶葉。大體說來,武夷山區(qū)所產(chǎn)最好的是白乳茶,吳興地區(qū)(今浙江湖州)所產(chǎn)最好的是紫筍茶,會稽地區(qū)(今浙江紹興)所產(chǎn)最好的是天章茶,錢塘地區(qū)(今浙江杭州)所產(chǎn)最好的是徑山茶。至于說到桐廬(一作續(xù)廬)的山巖、云衡的山麓,都是名茶的產(chǎn)地,雅山茶著稱于宣城、歙縣一帶,蒙頂茶則馳名于四川地區(qū),這些名茶相比較而言,都頗具盛名,如果要一一列舉實在是過于煩瑣了。


北宋周絳《補茶經(jīng)》中說:芽茶只是作為早茶,乘驛傳進奉給皇上,品嘗新茶就可以了。如果是一旗一槍(即一葉一芽),可以說是奇茶了。

胡致堂說:茶,是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其急切實用遠遠超過了酒。


南宋陳師道《茶經(jīng)叢談》(或當為《后山叢談》)中說:茶,洪州(今江西修水)的雙井茶、越州(今浙江紹興)的日注茶(一作日鑄茶),都是極品,無法確定先后次序,如果強行分出個等第來,那只能是心中品鑒的結果。


陳師道《茶經(jīng)序》中寫道:茶事的專門著作是從陸羽開始的,其為世所用也是從陸羽開始的,陸羽的確是茶文化的有功之臣。上自宮廷官府,下到城邑鄉(xiāng)里,外到邊疆異域,禮賓祭祀,宴會應酬,都要預先設置茶飲;山澤因茶葉而成為市場,商賈因茶葉而起家發(fā)財,陸羽又是人類的有功之臣,可以說是一位智者?!恫杞?jīng)》上說:“茶葉品質好壞的鑒別,另存有一套口訣?!蹦敲磿兴涊d的,還是比較粗略的。飲茶的技藝是行而下者,至于其中的精深微妙之處,書中有不盡的馀味,況且天下的至理名言,如果想從文字紙墨之間求得,怎么能夠得到呢?從前,古圣先王對不同的人實行不同的教育,根據(jù)人們想法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所以凡是有益于人的方法,都不會輕易偏廢。


宋吳淑《茶賦》注釋中說:所謂五花茶,其葉片呈現(xiàn)出五瓣形狀的花。

姚氏《殘語》中記載:紹興進貢茶葉,從高文虎開始。

南宋王《野客叢書》中記載:世俗認為古代的茶,就是今天的茶。殊不知荼有很多種類,并不是只有一種含義?!对娊?jīng)·邶風·谷風》所說的“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中,荼指的是苦菜,如同今天的苦苣菜之類?!吨芏Y·地官·司徒》所謂的“掌荼”、《詩經(jīng)》毛注所謂的“有女如荼”,都是指的苕荼之荼,屬于蘆葦一類的植物。只有荼的荼,才是今天所說的茶。世俗的人都不知道加以辨別。


《魏王花木志》中說:茶葉與梔子樹葉很相似,可以烹煮作為飲料。其老葉稱為,嫩葉則稱為茗。


《瑞草總論》中說:唐宋以來就有貢茶,有榷茶。貢茶,還可從中知曉人們有熱愛君王的心思;至于說榷茶,則是對茶葉進行征稅和專賣,利益歸于官府,煩擾則歸于百姓,其為害遠不止一個方面。


元代熊禾《勿齋集·北苑茶焙記》(《勿齋集》當為《勿軒集》之誤)中說:任土作貢,是一種古老的制度;貢茶,《尚書·禹貢》、《周禮·職方》都沒有記載,而是開始于唐代,而宋代的北苑貢茶又是其中最為著名的。北苑位于建安城東二十五里,唐朝末年才有當?shù)厝藦垥熒媳聿⒇暡栌诔?。宋初丁謂擔任福建轉運使,貢茶數(shù)額急劇增加,達到數(shù)萬斤。慶歷年間承平日久,蔡襄繼任,貢茶的制造更加精巧,建茶于是成為天下最好的茶品。蔡襄名列四諫官(另外有歐陽修、余靖、王素)之中,正人君子都為之感到可惜。歐陽修雖然沒有參與貢茶的實踐活動,還是寫下了詩文夸張鋪排,吟詠貢茶。蘇軾則直截了當指出貢茶的危害和錯誤。由此可見,君子創(chuàng)始法制必須考慮其可繼承性,怎么可以不慎重呢?


《說郛》所收宋人楊伯《臆乘》中說:茶葉的生產(chǎn),六經(jīng)中都有詳細記載,只是還沒有形成獨特、美好的名聲。唐宋以來,詩文之中的記載尤其繁多,詞藻和用典頗多疑似之處,例如蟾背、蝦須、雀舌、蟹眼、瑟瑟、瀝瀝、霏霏、靄靄、鼓浪、涌泉、琉璃眼、碧玉池,這些都是茶事中天然的對仗詞語。


五代毛文錫《茶譜》中說:衡州的衡山茶,封州的西鄉(xiāng)茶,都是蒸青后研成膏狀、壓制成餅,成片、成團如同月亮。另外彭州的蒲村、堋口,當?shù)夭鑸@中有“仙芽”、“石花”等名號。


明初詩人高啟《月團茶歌序》中說:唐人制茶,首先將茶葉碾成細末,以酥調和做成團狀。宋代制茶方法更加精巧,發(fā)展到元代,這種餅茶制法就消失了。我曾仿效其法制茶,只得其形似,然而也因此才領悟了古人詠茶詩所謂的“膏油首面”、“佳茗似佳人”、“綠云輕綰湘娥鬟”等詩句的含義。品飲之余,于是作詩記錄,并希望以此方式傳播這件好事。


明代屠本《茗笈·評》中說:人們談論茶葉的香,卻不知道茶花的香。往年我曾經(jīng)到大雷山中去拜訪朋友,正值茶花盛開,童子采摘茶花以供欣賞,幽香清越,絕自可人,可惜并不能作為甌中品飲之物罷了。因此,我在所著《瓶史月表》中,以插茶花作為書齋中的清賞之一。高濂《盆史》,也記載有“茗花足助玄賞”的說法。


明代屠本《茗笈·贊》上下篇共十六章:第一章叫做溯源,第二章叫做得地,第三章叫做乘時,第四章叫做揆制,第五章叫做藏茗,第六章叫做品泉,第七章叫做候火,第八章叫做定湯,第九章叫做點瀹,第十章叫做辨器,第十一章叫做申忌,第十二章叫做防濫,第十三章叫做戒淆,第十四章叫做相宜,第十五章叫做衡鑒,第十六章叫做玄賞。


明代謝肇《五雜俎》中說:如今茶葉中的上品,有松蘿茶、虎丘茶、羅茶、龍井茶、陽羨茶、天池茶。而我們福建武夷、清源、彭山三個品種,可以與這些名茶一爭高下。六安、雁宕、蒙山這三個品種,對于消除積食很有作用,可是色澤和香味卻不突出,應當說是醫(yī)家實用之物,而不是文人書房的清玩佳品。


第一章 茶之源(三)

  

明代謝肇《西吳枝乘》中說:湖州人對于當?shù)厮a(chǎn)茶葉,不推崇顧渚,而推崇羅。但是顧渚茶中的上品,風味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龍井。羅茶稍顯清雋,可是葉粗而帶有草氣。丁長儒曾經(jīng)贈送給我半角的羅茶,而且教導我烹煎的方法,等到我烹試之后,感到特別像羊公鶴(典出《世說新語·排調》),名不副實。這就是我有所理解而又沒有完全理解的緣故。我曾經(jīng)品飲天下名茶,以武夷茶、虎丘茶為第一,因為其茶沖淡而悠遠;松蘿茶、龍井茶次之,因為其茶馨香而嬌艷;天池茶又次之,因為其茶味平常而飲之不厭。其馀的都比較平常,不值得加以評論。

明代屠隆(字長卿,號赤水)《考馀事》中說:蘇州虎丘茶最稱精妙絕倫,為天下名茶之冠,可惜這種茶并不多產(chǎn),都被當?shù)睾缽妱菀殉?,寂寞無聞的山林之家沒有辦法購買得來。天池茶青翠芳香,品飲之下賞心悅目,即使聞一聞也能消渴,堪稱仙品。其他諸山的茶葉都得退避三舍,無法相提并論。陽羨茶俗名羅茶,產(chǎn)于浙江長興縣的最佳,產(chǎn)于荊溪的稍嫌不足。其中精細的品種,價格兩倍于天池茶,只可惜十分難得,必須親自采摘加工才好。江北的六安茶品質也很精妙,入藥最好,但是當?shù)厝瞬簧朴诔床瑁荒苁共璧恼嫦愠浞职l(fā)揮出來,從而略感味道偏苦,其實茶的本性非常好。龍井山不過十數(shù)畝,超過這一范圍有茶出產(chǎn),然與龍井外表相似卻品質不及。大約大自然開辟了龍泓美泉(即龍井泉,在西湖鳳凰嶺下龍泓村),山中則特意生長佳茶與之相配。龍井山中只有一兩家炒法非常精妙。近年來有山中和尚烘焙的茶葉也非常好,其真品即使天池茶也無法企及。天目山茶的品質略次于天池茶、龍井茶,也稱得上是茶中佳品。


當?shù)胤街居涊d:“山中寒氣來得早而且重,山中和尚到九月以后就不敢出山。冬天多雪,三個月以后才可以通行,所以茶葉較其他茶葉獨晚。”明代包衡(字彥平,秀水人)《清賞錄》中說:從前,人們以陸羽對飲茶的貢獻與后稷教民種植谷物相提并論,等到讀到韓《謝賜茶啟》(即《為田神玉謝茶表》)中說:“三國吳主禮賢下士,才聽說了置茗以代酒的典故;東晉王好客善飲,才有了分茶的品飲技藝?!庇谑侵里嫴杷囆g的開創(chuàng)之功,并不是桑苧翁陸羽。如果說從前茶葉的功效尚未普及,那么當時賜茶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一千五百串了。

明代陳仁錫(字明卿,長洲人)《潛確類書》中說:紫琳腴、云腴,都是茶的名稱。茶花呈白色,冬天盛開,與梅花相似,也清香異常。[按語:冒襄(字辟疆,號巢民,如皋人)《界茶匯鈔》記載:“茶花味濁,沒有香味,香氣凝結在葉內?!边@兩種說法不一樣,難道唯獨界茶與其他茶不一樣嗎?〕明代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上海人)《農(nóng)政全書》中說:六經(jīng)中沒有茶字,荼也就是茶。《詩經(jīng)》中說“誰謂茶苦,其甘如養(yǎng)”,是因為茶葉清苦而味道甘香。

茶葉是一種靈草,種植茶葉能夠獲得可觀的利益,品飲茶葉則能使人神清氣爽。上層社會中的王公貴族非常崇尚這一風習,下層社會中的夫役皂隸生活也都必不可少,茶葉的確是民生日用所依賴的,是國家賦稅收入的一項來源。


明代羅廩(字高君,慈溪人)《茶解》中說:茶園之中不適宜混雜其他不潔凈的樹木。只有梅花、桂花、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可以與茶樹間植,也足以屏蔽和覆蓋冬日的霜雪,掩映秋日的陽光。茶樹下面可以種植芬芳的蘭花、幽靜的梅花以及各種清新芳香的花草。茶樹最忌諱與菜畦接近,不可避免會有污穢之氣滲透進來,玷污茶葉的清香和自然之味。


茶地以向南朝陽的為佳,向北背陰的就較劣。所以即使在同一座山中,茶葉的品質好壞相差也會很懸殊。


明代李日華(字君實,嘉興人)《六研齋筆記》中說:茶事在唐朝末年還沒有很興盛,只是幽人雅士親自從荒涼的茶園或雜草叢生的地方采摘出來,選擇其中的精華,以供物質和精神的享受,所以富有云水煙霞的自然之味。到了宋朝,形成了成批進貢朝廷的制度,茶葉充作皇室的美食,士大夫階層更加推重,民間品飲之風也日漸推廣,把它作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于是種植茶葉的人們灌溉培植,與管理種植蔬菜的園圃一樣,這樣就損害了茶葉的品味。人們知道陸羽到處品評泉水,卻不知道他到處探訪品味名茶。皇甫冉《送羽攝山采茶》(一作《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詩數(shù)言,只是僅存的故事罷了。


明代徐巖泉《六安州茶居士傳》中說:居士姓茶,宗族眾多,枝葉繁衍,遍于天下。其在六安的這一支脈最為著名,稱為大宗;至于陽羨、羅、武夷、匡廬之類,都是小宗;蒙山則又是其另外一個支脈。


明代樂純(字思白,號雪庵)《雪庵清史》中說:能夠使人輕身換骨、消渴滌煩的,是茶葉的功用,堪稱至妙至神。從前在唐朝的時候,我們福建的茶事尚未興起,被譽為草木仙骨的茶葉還隱藏著其靈性。五代后期的南唐,開始在北苑采制茶葉,茶事從此興起。到北宋至道(995-997)初年,有詔令造茶進奉,于是茶品日漸眾多。到咸平(998-1003)、慶歷(1041-1048)年間,丁謂、蔡襄相繼任職福建,造茶進貢朝廷,于是建茶制造更加精致。到宋徽宗大觀(1107-1110)、宣和(1119-1125)年間,建茶的品質達到了興盛的極點。在山間的斷崖殘石之上,林木挺秀,云氣氤氳,往往于此顯靈。如果沒有丁謂、蔡襄來我們福建,那么這種種的茶中佳品,不是也會丟棄不見、自然消失腐敗了嗎?即使如此,還是擔憂沒有佳品。其品質如果真好,那么即使沒有丁謂、蔡襄來我們福建,而靈芽真筍的茶葉難道最終會丟棄不見、自然消失腐敗嗎?我們福建的物產(chǎn)能夠使人輕身換骨、消渴滌煩的,難道只有茶葉這一種嗎?這里我將揭示其靈性。


明代馮時可(字敏卿,號元成,華亭人)《茶譜》中說:茶葉,最關鍵的全在采摘制造技術。蘇州茶之所以能飲遍天下,就是以采摘制造技術取勝的?;罩菹騺聿划a(chǎn)茶葉,最近出產(chǎn)松蘿茶,最為時人所重。這種茶創(chuàng)始于大方和尚,大方和尚在蘇州虎丘居住最久,深得虎丘茶的采摘制造方法。后來在徽州休寧松蘿山結庵修行,采摘各山的茶葉,在庵中烘焙制造,遠近的人們爭相來買,價格飛快上漲。人們于是稱為松蘿茶,其實并非松蘿山所出產(chǎn)的茶葉。


胡文煥(字德甫,號全庵,錢塘人)《茶集》中說:茶葉是至清至美的物品,世上的人都不能體味到這一點,而世俗的人又不足以談論這一點。醫(yī)家談論茶葉,說性寒會傷害人的脾臟。只有我有各種疾病,必須借助茶葉來治療,所以每每深得其功效。唉!如果不是自有緣分,怎么可能如此契合相得呢?


明代王象晉(字藎臣,一字康宇,山東新城人)《群芳譜》中說:蘄州(今湖北蘄春)的蘄門團黃茶,有一旗一槍之號,說的是一葉一芽。歐陽修先生有詩句詠道:“共約試新茶,旗槍幾時綠?!蓖醢彩端驮裰吩娭幸灿小靶萝S中試一旗”的句子。世人稱茶葉剛發(fā)的嫩芽為一槍,生長期長而葉片大的茶芽為一旗。


明代魯彭《刻茶經(jīng)序》中說:以茶書而稱經(jīng),說明其重要;如今重刻行世,是為了便于閱覽;之所以在竟陵(今湖北天門)刊刻,是為了表明陸羽是竟陵人士。陸羽出生頗具傳奇色彩,與楚國的令尹子文很類似,都是棄兒。世人都說令尹子文賢明而入仕,陸羽雖然賢明,卻終身不仕。如今讀《茶經(jīng)》三篇,本來就是具備實用之學問。其中說到“伊公羹,陸氏茶”,取來作為比喻,其實是以自己作比。所謂改變地域都是一樣的,難道不是這樣的嗎?此后飲茶的風氣,流行于中土和外國。而回紇也來以馬匹交換茶葉,從宋朝至今,對于邊疆防務大有助益。如此說來,陸羽的功勞,本來就流芳萬世,是否出仕哪里值得爭議呢!


明代沈周(字啟南,號石田,長洲人)《書茶別論后》中說:古人吟詠梅花道:“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边@種境界只有茶足以當之。例如福建的清源茶、武夷茶,蘇州的天池茶、虎丘茶,杭州的龍井茶,徽州的松蘿茶,廬山的云霧茶,名聲雖然已經(jīng)大噪,但是依然不能與茶相提并論。顧渚茶每年進貢三十二斤,說明茶在明朝初年已經(jīng)受到重視。流傳至今,其名聲越傳越遠,更加為世所重。不僅得到圣人之清,而且還恭逢圣人之時,只是其蒸、采、烹、洗各道工序,都與古時的方法不同。


明代李維楨(字本寧,京山人)《茶經(jīng)序》中說:陸羽所著有《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譜》十卷,《占夢》三卷,都沒有流傳下來,流傳于世的只有《茶經(jīng)》,難道是因為其他書人們隨時都能得到,此書是其特長,因而容易出名嗎?司馬遷說:“富有而顯貴卻名聲磨滅的人,歷史上不可勝數(shù),只有奇特卓異而不同凡俗的人得以青史留名?!标懹鸾K身貧窮困頓,可是他留下的著作和遺跡,百代以下卻備受人們的寶愛,成為山川所重的標志、鄉(xiāng)里所傳的遺產(chǎn)。其高尚的風操能夠使頑者廉、懦夫立,奮發(fā)向上,怎么可以缺少呢?


明代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丹鉛總錄》(一作《丹鉛雜錄》)中說:茶,也就是古代的茶字。例如《詩經(jīng)》所說的苦茶,《春秋》所說的齊茶,《漢書·地理志》所說的茶陵。到唐代顏師古注釋《漢書》、陸德明編撰《經(jīng)典釋文》,雖然已經(jīng)轉入茶的讀音,但還沒有改變茶字的寫法。一直到陸羽《茶經(jīng)》、盧仝《茶歌》以及趙贊的茶禁以后,才以茶字取代了荼字。


明代董其昌(字玄宰,又字思白,華亭人)《茶董題詞》中說:荀子說:“為人處世多有閑暇,那么其出入進退的自由就不遠了?!碧蘸刖埃ㄗ滞鳎┱f:“不做無益的事情,如何使有限的生命充滿愉悅呢?”我認為飲茶之事就足以當之。高人隱士,擺脫權勢、名利的煩擾,以此來消磨雄壯之心和打發(fā)悠長的時光。水源的輕清重濁,辨別起來就如同辨別淄水和澠水一樣困難;火候的文武急緩,操作起來則如同調和煉丹的鼎爐一樣不易。如果不是枕石漱流的隱逸之人,不能與茶親近;如果不是文人之間的飲酒賦詩,不能與茶相比。當今天下的茶事,只有夏樹芳(字茂卿)予以拈出,撰成《茶董》一書。顧渚茶、陽羨茶,都是做官的人往來采制,茂卿怎么能夠禁止?正像強笑而不快樂,強顏而不歡汴,茶韻以此自勝罷了。我一向具有愛好山林的意愿,入山隱居十年,大概可以無愧于茂卿的說法。如今驅車來得福建,感念龍團鳳餅,機緣巧合得以寓目親見,難道一定如廉頗想為趙王所重用那樣“士思為己用”?這是《絕交書》所謂的“心中不耐煩,而官事又煩雜無暇”,究竟有負于茶灶的中和之性。茂卿是否能以共同的感受諒解我呢?


明代童承敘《題陸羽傳后》(一作《陸羽贊》)中說:我曾經(jīng)過訪陸羽故里竟陵,下榻于陸羽故寺,探訪雁橋,參觀茶井,慨然想見陸羽的為人。陸羽從小厭倦佛教僧徒的生活,而酷愛圖書典籍,本來就不是出世忘世的人。最終寄號桑苧翁,隱居在苕、二溪,狂歌獨行,繼之以痛哭,其本意必定有其所在,當時人把他比作春秋時代的隱士接輿,怎么能算是理解陸羽呢?至于他生性喜歡茶葉,能夠辨別水味,清風雅趣,膾炙千古。唐代張旭嗜酒,世稱酒顛,韓愈認為他是有所寄托而逃避于此,陸羽也是這樣吧。


明代于慎行(字可遠,一字無垢,溢文定)《谷山筆》中說:茶事在漢代以前不見于文獻記載,我想所謂的,也就是茶了。


李贄《疑謂》(當為《疑耀》,明張萱撰,舊本書賈托名李贄)中說:古人冬天就飲湯,夏天就飲水,并沒有所謂的茶。李匡(唐人,一作李匡義,字文正)《資暇錄》記載:茶事起源于唐代崔寧,黃伯思已經(jīng)考辨其非,伯思曾經(jīng)見到過北齊楊子華所作的《邢子才魏收勘書圖》,其中已經(jīng)有煎茶了?!赌洗坝浾劇酚涊d:飲茶開始于南朝梁天監(jiān)(502-519)年間,其事見載于《洛陽伽藍記》。等到閱讀《三國志·吳志·韋曜傳》,有賞賜茶葉以代替酒的說法,可知飲茶又不是開始于天監(jiān)年間了。我認為飲茶也不是開始于三國吳國?!稜栄拧分姓f:“苦荼?!惫钡淖⑨屨f:“可以作為羹飲,早采者稱為茶,晚采者稱為茗,也叫?!蹦敲磪侵耙惨呀?jīng)以茶作茗了,只不像后世民生日用都離不開茶。大概從陸羽開始,才講究品飲之法。自從宋朝的呂惠卿、蔡襄等人開始,飲茶之法才更加精巧。而茶葉也借此成為專賣商品,從而有利于國家。這些都是古人沒有詳細記載的。


明代王象晉《茶譜小序》中說:茶,是一種優(yōu)良的樹木。一經(jīng)種植就不可移栽,所以婚姻聘禮中一定用茶,就是取其從一而終的含義。茶事雖然萌芽于《食經(jīng)》,飲用自隋文帝,但喜愛的人還很少。到了后來,興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才為世人所推重。宋仁宗是個賢明的君主,每年南郊祭天齋戒前賞賜給中書省和樞密院的龍團,四個人合得兩餅,一個人只分得幾錢罷了。以至于宰相之家也舍不得烹點試茶,而珍藏以為寶,宋朝龍鳳團茶貴重如此。近代四川的蒙山茶,每年進貢的僅以兩計。蘇州的虎丘茶,甚至于官府預先封上標記,統(tǒng)一組織采制,所得也不過數(shù)斤。難道天地之間人們喜愛之物本來就不會頻繁出現(xiàn)嗎?茶盞中泛著翠濤,茶碾上飄著綠屑,不借助佳茶,如何驅除睡魔?于是編撰了《茶譜》。


明代陳繼儒(字仲醇,號眉公,華亭人)《茶董小序》中說:范仲淹(字希文)曾寫下詩句:“萬象森羅中,安知無茶星?!蔽矣谑且圆栊莵砻^舍,常常與客人斗茶,以茶的芽葉旗槍作為標志,使其天然的色澤和香味自相映發(fā)。如果是茶圣陸羽復生,怎么忍心再作《毀茶論》呢?夏茂卿先生敘述酒事,其言論非常豪氣。我說:“酒事怎么比得上茶事,身著隱士的裝束,悠游于山林泉石之間,采摘帶露的茶芽,烹點茶中的佳品,一洗為百年塵土所污染的腸胃呢?熱腸如沸,茶不勝酒;幽韻如云,酒不勝茶。酒事與俠客相類,茶事則與隱士相似。酒的內涵固然很廣泛,而茶的品德也很高潔。茂卿先生就是茶中的良史董狐,于是編撰《茶董》一書。東余山陳繼儒書于素濤軒。


夏樹芳(字茂卿,號冰蓮道人)《茶董序》中說:自從晉朝和唐朝以來,各種飲食之會紛紛紜紜,茶與其他飲食各有所長,品質如淄澠之水難分軒輊,要像南史、董狐那樣秉筆直書,所以就以《茶董》來命名本書。俗話說:窮研《春秋》,推演河圖,不如載茗一車,的確很推重茶葉。如果認為此君面目嚴酷冷峻,而且認為飲茶是水厄,是乳妖,那么請仿效綦毋先生不要做此事。冰蓮道人識。


《本草》中說:石蕊,又叫做云茶。


明末清初卜萬祺《松寮茗政》中說:虎丘茶的色澤、味道、香氣和韻致,都是無可比擬的。一定要親臨產(chǎn)茶之地,親手采摘,并監(jiān)督制造,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虎丘茶。況且虎丘茶難以長久保存,即便是千方百計加以珍藏保管,稍一過時立即喪失其初始的真味馨香,差不多就像天上的彩云容易飄散,因而沒有列入上貢朝廷的品種。然而山巖之間的間隙之地,所產(chǎn)的真品虎丘茶沒有多少;加上其地列為官府禁地,即使當?shù)厮略旱纳畟H也習慣于摻雜贗品,如果不是精于賞鑒的行家終究分辨不出來。明朝萬歷(1573-1620)年間,當?shù)厮略旱纳丝嘤诠倮舻男杷骺燎螅掏磳⒉铇溏P除殆盡。文震孟(字文起,溢文肅,長洲人)曾為此寫下《茶說》加以譏刺評論。時至今日,真正的虎丘茶更加難以得到了。


明代袁黃(字坤儀,號了凡,嘉善人)《群書備考》中說:茶之名稱,最早見于東漢王褒的《僮約》。


明代許次紓(字然明,錢塘人)《茶疏》中說:江南名茶,唐朝人稱道的是陽羨(今江蘇宜興)茶,宋朝人最推重的是建州(今福建建甌)茶。影響至于今日,進奉朝廷的貢茶仍以這兩地為最多。然而,如今的陽羨茶已是徒有虛名,建州茶也并非最上佳品,只有武夷山的雨前茶才是最好的。近來人們所崇尚的,是長興(今浙江湖州)的羅茶,我懷疑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顧渚紫筍茶。但是羅茶產(chǎn)地原本有數(shù)處,現(xiàn)今只有峒山所出的最好。


姚伯道說過:“在明月之峽,出產(chǎn)有好茶。這種茶的韻致清爽悠遠,滋味甘甜醇香,足可以稱得上是仙品。至于在顧渚山出產(chǎn)的茶葉,也有比較好的品種,今人只是以水口茶來命名,與羅茶全然不同。至于歙縣的松蘿茶,蘇州的虎丘茶,杭州的龍井茶,都與羅茶不相上下?!睆那肮胃O力稱道黃山茶,黃山也在歙縣,但是黃山茶的品質卻與松蘿茶相差甚遠。過去的士人都很推重天池茶,然而天池所產(chǎn)茶葉飲用略微多一些,就會使人感到腹中脹滿。浙江盛產(chǎn)茶葉的地方,還有天臺的雁蕩山,括蒼的大盤山,東陽的金華,紹興的日鑄,所產(chǎn)茶葉都與武夷茶不相上下。


杭州附近的許多山中,產(chǎn)茶很多,其中生長在南山的茶葉品質俱佳,生長在北山的茶葉品質稍差一些。福建名茶,除了武夷茶以外,還有泉州的請源茶,如果請高手來加工制造,也可以與武夷茶相匹敵而略遜一籌。可惜大多被炒制得焦枯,令人掃興。兩湖地區(qū)生產(chǎn)茶葉的地方有寶慶(今屬湖南)等地,云南盛產(chǎn)茶葉的地方有五華等地,所產(chǎn)茶葉都赫赫有名,品質甚至在雁蕩茶之上。其余各名山勝地所產(chǎn)的茶葉,應當不止上述這些,有的是我不知道,有的則是名聲尚未顯著,因而我在這里沒有評論和涉及到。


明代李詡(字厚德,號戒庵老人,江陰人)《戒庵漫筆》(一作《戒庵老人漫筆》)中說:從前人們論茶,以槍旗為美,而不取雀舌、麥顆(一作谷粒)之名,這是因為茶芽細嫩,就容易混雜其他樹木之葉,從而難以分辨。所謂槍旗,也就是一個茶芽帶一片嫩葉,形狀如馬蜂翅,即今人所說的壺蜂翅。


《四時類要》中說:茶子在寒露時收取曬干,用潮濕的沙土拌勻,盛于筐籠之內,以草秸覆蓋,否則就會因受凍而無法生長。到次年二月中取出來,用糠和焦土播種下去。播種之時,要選擇樹下或背陰之地挖一個坑,方圓三尺,深一尺,反復刨掘挖好之后放進糞和土,每個坑中下六七十顆子,然后覆蓋一寸左右的土,坑與坑之間相距二尺,每坑種植一叢。茶的本性害怕潮濕,又畏懼陽光直射,一般適宜種在山中的斜坡、較陡的山坡以及排水較好的地方。如果是平地,必須深挖溝壟以便泄水,種植三年之后才可以收茶。


明代張大復(字長元,一字星期、心其,號寒山子,昆山人)《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趙長白作《茶史》,考訂頗為詳盡,主要是記載其事罷了。龍團、鳳餅,紫茸、揀芽,這些決不可能在當今之世通行。我曾經(jīng)談論當今之世,毛筆價格騰貴,制筆技藝就更會失傳,茶葉價格騰貴,其本色香味就更能生發(fā)出來。天下的事情,沒有不親身實踐而能夠有所成就的。

明代文震亨(字啟美,長洲人)《長物志》中說:古往今來談論茶事的,不下數(shù)十家,例如陸羽的《茶經(jīng)》、蔡襄的《茶錄》,都可以說是盡善盡美之作。但是當時的制茶方法,是用茶碾碾碎,調和成膏,制成茶丸、茶挺,因而其名稱有龍鳳團、小龍團、密云龍、瑞云翔龍等。到宋徽宗宣和年間,才以茶色白者為貴。福建轉運使鄭可簡開始創(chuàng)制銀絲水芽,將茶葉剔除葉子而取其中心,以清泉浸泡,祛除龍腦等香料,只有新刻的小龍婉蜒盤旋在上面,稱為龍團勝雪。當時以為不可變更的方法。我們明朝的風尚有所不同,烹點試茶的方法,也與前人不同。但是卻非常簡便,充分發(fā)揮其天然之趣味,可以稱得上是窮盡了茶葉的真味。至于洗茶、候湯、擇器也都各有其法,難道只是侈談烏府、云屯等茶具名目罷了?

《虎丘志》中記載:馮夢禎(字開之,秀水人)說:“徐茂吳品茶,以虎丘茶為第一?!泵鞔芨咂穑ㄗ植?,江陰人)《洞山茶系》(當作《洞山茶系》)中說:羅茶被上流社會所喜愛,雖然是近數(shù)十年之間的事情,但是其出產(chǎn)之初,則從唐朝盧仝隱居洞山、種茶陰嶺開始,于是就有茗嶺的說法。相傳古代有漢王居住在茗嶺的南邊,一邊教育兒童讀書,一邊種植茶樹,繼承盧仝的清幽韻致,所以南山所產(chǎn)茶葉,香味遠遠超過茗嶺。據(jù)說如今老廟后一帶所產(chǎn)的茶葉,還出自唐宋時期的樹木根株。貢山茶如今已經(jīng)絕種。


明代徐(字惟起、興公,閩人)《茶考》中說:考查《茶錄》等書,福建所產(chǎn)的茶葉,以建安北苑為第一,壑源等處次之,武夷之名尚未為世人所知。但是范仲淹(謚文正)《斗茶歌》中有“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的詩句,蘇軾(謚文忠)《荔枝嘆》中有“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的詩句,可見武夷之茶在北宋時期已經(jīng)著名,只是尚未達到鼎盛罷了。但是宋元時期制造團餅,似乎已經(jīng)失去茶的正味。如今武夷茶靈芽仙萼,香味和色澤尤其清新,堪稱福建茶中第一。至于北苑壑源等地所產(chǎn),又泯然無人所知了。難道自然山川靈秀之氣、造物生產(chǎn)繁衍之美,有時會隨時勢變易而形成如此局面嗎?


清初勞大與(字宜齋,石門人)《甌江逸志》中說:茶葉并非浙江南部地區(qū)的特產(chǎn),但這里也產(chǎn)茶,因此舊時制度以茶充作貢品,至今尚未廢止。明朝張璁(字秉用,賜名孚敬,字茂恭,號羅峰,甌海即今溫州人)執(zhí)政時,凡是浙江南部所進貢的特產(chǎn),都奏請蠲免,只有貢茶保留下來。也許是因為先春采制茶葉,可以作為祭祀用茶,而且每年所費人力和物力也不多,姑且保留,以便稍微用作向朝廷進獻忠忱的禮儀吧!只是后世在具體實施的時候,不免會有恣意多取的情況,上定一分,下派十分,從而使得種茶的園圃成了怨聲匯聚的地方。只希望在這里做官的人不要在規(guī)定的數(shù)額之外濫取無度,不至于造成民眾的沉重負擔。


明代陳耀文《天中記》中說:大凡種植茶樹一定要先下子,移植之后就不可能成活了。因此民俗婚姻中的聘禮,必定以茶作為聘禮,也是取其從一而終的含義。


宋代高承《事物記原》中說:榷茶起源于唐朝建中(780-783)、貞元(785-805)之間。趙贊(建中三年)、張滂(貞元九年)建議按照每十稅一的標準征收茶稅。


明代陳繼儒《枕譚》中說:古傳注(郭璞為《爾雅·釋木》所作的注釋)認為:“茶樹初次采摘的叫做茶,老者叫做茗,再老者叫做?!比缃窦热徊栌址Q作茗,當是錯用其事了。


明代熊明遇(字良孺,進賢人)《山茶記》(當作《羅茶記》)中說:產(chǎn)茶的地方,山中夕陽照射的地方要勝過朝陽照射的地方,羅產(chǎn)地的廟后山正好是西向,所以產(chǎn)茶上好;但總不如洞山南向,接受陽氣最專,足可以稱為仙品。


冒襄《茶匯鈔》中說:茶葉產(chǎn)于平地,接受的土氣較多,因而其品質重濁。界茶產(chǎn)于高山之上,全是風霜雨露清虛之氣,所以值得推崇。


吳拭(字去塵,號逋道人,休寧人)說:武夷茶,其賞鑒從北宋蔡襄開始,認為其味道超過北苑的龍團茶,周右文極力貶低它。大概是因為山中不熟悉采制烘焙方法,一味追求量大利多的結果。我曾經(jīng)試著采摘少許,以松蘿茶的制法進行加工,汲取虎嘯巖下語兒泉水烹煮,色、香、味俱備,帶云石者還有甘軟之氣。于是我分出數(shù)百葉寄給周右文,希望使武夷佳茶能夠揚眉吐氣;同時又灑一杯于地,以告慰蔡襄的在天之靈。


超全和尚《武夷茶歌注》中說:建州有一位老人最初獻上山茶,民間傳說他死后成了山神,喊山之茶的習俗就是由此興起的。


中原市語說:茶叫做渲老(倡優(yōu)階層中流行的秘密語)。


明代陳詩教(字四可,自號灌園叟,秀水人)《灌園史》中說:我曾經(jīng)聽山中和尚說,數(shù)顆茶子落地,只生長出一莖茶樹,好比連理枝,因此婚嫁要以茶為禮,大概也是取其一個根本的含義。舊時傳說茶樹不可移植,終究也有移植而存活下來的,于是可知晁采寄茶,只是沿襲前人的影響罷了。


唐朝李商隱(字義山,河內人)《雜纂》以對花啜茶作為煞風景之事的一種。我苦于口渴病,每日飲茶何止七碗,那么花神能夠體察的話,當不會怪罪我。


明代周暉《金陵瑣事》中說:茶葉有肥瘦之分。云泉道人說:“大凡茶葉肥者味甘,味甘就不香。茶葉瘦者味苦,味苦就香?!边@又是《茶經(jīng)》、《茶訣》、《茶品》、《茶譜》等書所未曾闡發(fā)的觀點。


野航道人朱存理(字性甫,明朝吳縣人)說:品飲之用,以茶為首,可是茶葉卻不見載于《尚書·禹貢》,大概是為了保全民生日用而不以此為利。后世榷茶成為制度,并非古圣先王的本意。陸羽編撰《茶經(jīng)》,蔡襄編撰《茶錄》,孟諫議寄給盧仝(號玉川)三百片月團,后來奢侈浪費以至于雕飾龍鳳,應當責備蔡襄。然而飲茶清逸高遠,上通王公貴族,下至山林隱逸,也可以說是一種雅道。


清朝佩文齋《廣群芳譜》中說:茗花,也就是日常茶葉的花,色澤月白,中間黃心,隱然清香,插在書齋的花瓶中,可以作為清供佳品。而且花蕊在枝條之上,無不開遍。


清代王士禎(字子真,號漁陽山人,山東新城人)《居易錄》中說:廣南人以(即苦丁,又名皋盧)為茶。我將其寫入《皇華記聞》中。閱讀《道鄉(xiāng)集》,其中有張糾的一首《送吳洞絕句》說:“茶選修仁方破碾,分吳洞忽當筵。君漠遠矣知難作,試取一瓢江水煎。”大約是志完升任昭平時所作。


王士禎《分甘馀話》中說:北宋丁謂擔任福建轉運使,開始制造龍鳳團茶上貢朝廷,總量不超過四十餅。天圣(1023-1032)中,又制造小團,其品質要超過大團。神宗時期,詔令制造密云龍,其品質又超過了小團。元(1086-1094)初年,攝政的宣仁皇太后說:“敕令建州,今后不許再造密云龍,也不要再造團茶,只選擇上好的茶品吃了,就會生得甚好智慧?!毙驶侍笠桓奈鯇帲?068-1077)新政,貢茶的改制只是其中的一件小事。然而審視其言論,實在可以為萬世所效法。士大夫之家,尤其是其膏粱子弟不可不知道其中的蘊涵。謹備錄于此。


《百夷語》中說:茶也叫做芽。以粗茶叫做芽以結,以細茶叫做芽以完。緬甸少數(shù)民族稱茶叫做臘扒,吃茶叫做臘扒儀索。


清代徐葆光《中山傳信錄》中說:琉球稱茶叫做札。


《武夷茶考》中說:北宋丁謂制造龍團,蔡襄制造小龍團,都是北苑的事情。武夷茶進貢朝廷,是從元朝浙江省平章高興開始的,可是談論此事的人們動輒稱丁謂、蔡襄。蘇軾詩說:“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籠加?!笨梢娫诒痹沸挢曋畷r,武夷茶已經(jīng)為兩位先生所賞識了。到了高興以武夷茶進貢之后,北苑就逐漸湮沒無聞了。


從前有人說,茶葉作為一種物產(chǎn),滌除昏昧,消化積滯,對于學習、從政都是有幫助的,所以貢茶與進貢荔枝、桃花是不同的。然而,將此道理放在更高的大義層面來看,貢茶也不過是和宦官、宮女敬愛君王的表現(xiàn)類似。蔡襄直言敢諫,名高天下,與名臣范仲淹、歐陽修差不多齊名,可是因為貢茶一事卻與號稱貪婪小人的丁謂相提并論。如此說來,君子的言行舉止,難道可以不慎重嗎?


清代屈擢升《隨見錄》中說:按照沈括《夢溪筆談》的說法:“建州茶都是喬木,而吳地、蜀地的茶葉只是叢生的灌木罷了。”根據(jù)我的見聞,武夷茶樹都是叢生,起初并無喬木,難道沈括沒有到過建安嗎?抑或是當時的北苑與如今的武夷有所不同呢?《茶經(jīng)》記載“巴山峽川中有兩人合抱的”,這又與吳地、蜀地茶葉是叢生灌木的說法不同,姑且記述于此以便參考。

明代凌迪知(字稚哲,號繹泉,烏程人)《萬姓通譜》中記載:漢朝的時候有茶恬,出于《漢書·江都易王傳》。根據(jù)《漢書》所說的荼恬[蘇林說:茶,食邪反],則荼本有兩種讀音,到唐朝時,荼、茶才分開了。

明代焦周(字茂孝,上元人)《說》中說:茶葉,又叫做玉茸。


篇幅所限,精彩待續(xù)。


文/網(wǎng)絡綜合



品味生活,從茶開始。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與朋友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2020兩岸斗茶·茶王爭霸賽頒獎典禮盛大開啟

今年是廈門經(jīng)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

同時也是“閩南斗茶”升格為“兩岸斗茶”十周年

12月19日上午,2020兩岸斗茶茶王爭霸賽

為“兩岸斗茶”十周年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眾茶企、茶人、茶客匯聚鷺島

共同見證2020兩岸斗茶·茶王爭霸賽頒獎典禮

兩岸文化交流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2020兩岸斗茶茶王爭霸賽

頒獎典禮現(xiàn)場

在頒獎典禮上

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廈門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江曙曜說

“茶葉這個東西,真是非常奇妙,一小片一小片,就帶給我們健康,帶給我們享受,帶給我們財富,它是我們共同的事業(yè),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向往,共同的寄托。

兩岸斗茶平臺,權威、規(guī)范、傳播力強,從2005年閩南斗茶到2011年升格為兩岸斗茶發(fā)展至今,具有持續(xù)發(fā)展的生命力。兩岸人民都喜歡茶,都愛喝茶,隨著茶產(chǎn)業(yè)的興旺發(fā)展,我相信兩岸斗茶茶王爭霸賽肯定會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大?!?/p>

他指出,如今時代變了,這是個講質量的時代,是講誠信的時代,只有堅持品質和誠信,我們才有回頭客,我們才能做百年企業(yè)。也只有堅持品質和誠信,兩岸斗茶才能辦得更好,走得更遠。

江曙曜在2020兩岸斗茶茶王爭霸賽頒獎典禮致辭

近年來,兩岸斗茶不斷成熟成長,現(xiàn)已成為兩岸茶行業(yè)參賽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權威品牌。

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jīng)理、廈門市茶葉協(xié)(學)會秘書長陳志雄表示,兩岸斗茶選出茶王、評出好茶只是一個推手,其更重要的意義還在于引領和推動福建乃至全國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茶企、茶農(nóng)、茶商通過這個平臺,參與了解市場需求,引導茶產(chǎn)業(yè)的市場方向,比學趕幫,相互學習交流,知道了怎么做好茶,怎么賣茶,并不斷提高收益,從而使整個茶區(qū)做出更好更健康的茶,讓中國茶走向全世界。

今年,兩岸斗茶新增了政和、福鼎兩個分會。如今,兩岸斗茶已在武夷山、漳州、安溪、福鼎、政和、汕頭、云南、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3個地區(qū)設立了分會。

汪金銘為政和分會授牌

廈門日報社副總編輯、廈門報業(yè)傳媒集團董事長、兩岸斗茶組委會主任汪金銘說:“兩岸斗茶平臺有四大特點:佳茗匯集,茶香兩岸;層層遴選,巔峰對決;名家審評,規(guī)范公正;主流推介,美譽市場”。

他表示,參加兩岸斗茶的茶葉都是好茶,在市場上都叫得響、吃得開。今后,我們將繼續(xù)發(fā)揮全媒體放能傳播專家優(yōu)勢,為共同繁榮兩岸茶產(chǎn)業(yè)、講好中國茶文化美好故事貢獻更多力量。

截至昨日,2020兩岸斗茶茶王爭霸賽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層層篩選,嚴格審評,包含清香型鐵觀音、濃香型鐵觀音、巖茶(肉桂、水仙、大紅袍)、紅茶、青心烏龍、白茶、白芽奇蘭、普洱茶在內的八大品種茶,最終角逐出了茶王、金獎、銀獎、銅獎及優(yōu)質獎,并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

2020兩岸斗茶茶王爭霸賽

獲獎榜單

清香型鐵觀音

茶 王

欣慶宏茶業(yè)

金 獎

冠香名茶、廣東龍燦茶業(yè)有限公司、陳金燕

銀 獎

老磨功夫茶、香博士茶業(yè)、安溪新百和茶業(yè)有限公司、陳金燕、涵蓋乾坤茶業(yè)

銅 獎

安溪老固茶葉專業(yè)合作社、鑫隆茗茶業(yè)、安溪感德王秀惠家庭農(nóng)場、閩南人茶葉、詹國珍、幽香園茶業(yè)有限公司、三觀正茶業(yè)有限公司、翁山茶業(yè)、珍田山茗茶、安溪日月升茶業(yè)、峰盛閣茶業(yè)、優(yōu)而特茶業(yè)、安溪縣占魁堂茶葉有限公司、香博士茶業(yè)

優(yōu) 質 獎

北八道、廈門清石園茶業(yè)、陳鳳哲、陳金志、廈門拾樸茶業(yè)有限公司、廈門鈺祺茗茶業(yè)有限公司、誠茗藝茶業(yè)、福建珍山茶業(yè)有限公司、詹公子名茶、陳鳳哲、茗溢香茶行、兩固名茶、安溪縣首品冠家庭農(nóng)場、八閩茶業(yè)、圣知茶業(yè)有限公司、東潤遠茶文化有限公司、可清心茗茶、兩固名茶、無及茶業(yè)、廣東龍燦茶業(yè)有限公司、祥誠韻、滿庭芳茶廠、安溪縣隆泉家庭農(nóng)場、陳連發(fā)、福建省天香魂茶業(yè)有限公司、澤芳茶業(yè)、香當香、新遠峰茶園、青津茶業(yè)、寶春名茶、慶蕓茶葉合作社、蘭州市圣峰茶葉、鳳溢茗茶、陳清龍、鐵布青杉茶、故香茶行、覓茶人家、山后頭、和碗福茶業(yè)、龍涎韻茶業(yè)、覓茶人家、韻芳閣茶業(yè)、茶鄉(xiāng)村茶業(yè)有限公司、青津茶業(yè)、成珠茶業(yè)①、中閩八百里茶業(yè)有限公司、黃小兵、冠春秋名茶、蘭州市圣峰茶葉、感德茶世界、吉林茶行、安溪縣林園茗茶

濃香型鐵觀音

茶 王

慶尊茶業(yè)

金 獎

廣東龍燦茶業(yè)有限公司、聖品茶行、慶尊茶業(yè)

銀 獎

豐津茶業(yè)、春禮人茶業(yè)、安溪縣林義隆家庭農(nóng)場、蓮祥茗茶、聚閩香茶業(yè)

銅 獎

廈門德佳傳茶業(yè)有限公司、肖福音、李智遠茶業(yè)、涵蓋乾坤茶業(yè)、金湖泉茶業(yè)、九足茶業(yè)、安溪縣火燒香茶葉專業(yè)合作社、安溪九藝、將軍茶行、安溪四進名茶有限公司、純花香茶行、胡世平、廣東龍燦茶業(yè)有限公司、安溪新百和茶業(yè)、廈門漢藝唐風有限公司

優(yōu) 質 獎

葉司令茗茶、怡之韻茗茶、陳鳳哲、蘇山茶業(yè)、廈門拾樸茶業(yè)、誠茗藝茶業(yè)、玉茗峰、肖齊峰、逸冠茶業(yè)、日榮香茶業(yè)、豐津茶業(yè)、廈門百年香茶業(yè)有限公司、肖晨光、新春香韻、天圯茶業(yè)、世信茶行、綠韻茶莊、連氏茶酒行、金質茶業(yè)、林月生、銘峰茶匯、森秋茶業(yè)、祥和香茶業(yè)、三合綠純茶業(yè)、安溪縣茶都景盛茶莊、悠然茶行、福建省安溪一尊茶業(yè)有限公司、杏園茶業(yè)、詹清輝、祥和香茶業(yè)、安溪縣城廂禮享茶莊、王碧燃、雙旅茶業(yè)、鄭小英茶業(yè)、森秋茶業(yè)、茶緣功主茶行、首品冠、林阿鵬、安溪縣隆泉家庭農(nóng)場、火燒香茶葉合作社、翁山茶業(yè)、八閩茶業(yè)、冠香茗茶、安溪奉名、篆香、故香茶行、金湖泉茶業(yè)、安溪縣感德陳燕華茶行、五中品茶業(yè)、陳連發(fā)、吳焱茶行、八品茗茶、五峰潤茶業(yè)、新中茗茶、安溪縣龍涓鄉(xiāng)金恒峰茶廠、魏清良、眾品香茶業(yè)、天裕龍茶業(yè)、烏龍六君子茶業(yè)、將軍茶行、驍堯茶行、淳正茶業(yè)、正禾茶業(yè)、安溪縣茶都王貴賓茶店、閩老鐵、淳正名茶、泉州木匯茶業(yè)、顏乙知①、豪爽茶葉、成珠茶業(yè)、佳毅茶業(yè)、泓發(fā)茶業(yè)、溢山香茶業(yè)、閩泉烤出茗、加走林勝記茶葉加工廠、遇安坪茶業(yè)、怡之韻名茶、望川名茶、四進名茶、四進茶業(yè)、叢林野韻、鄭金海、綠豐韻、王啟示、王碧清、津典茗茶、公主巖茶業(yè)、安溪縣占魁堂茶葉有限公司、夢亦香、高樹欽、安溪縣鳳城新乾茶行、香博士茶業(yè)、兩固茗茶、沁鴻緣茶業(yè)、鴻源茶行、福秋茗茶、素葉源蔚茶葉商行、兩固茗茶、吳清軍、廈門漢藝唐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紅芯鐵韻、龍之燕、胡細紅、廈門萌香、王志超、泉州濃久貿(mào)易有限公司、晟潤名茶、福建蓮綿香茶業(yè)

肉 桂

金獎茶王

谷駿蕓山

銀 獎

亗巖茶葉、武夷山市萬水千樅茶業(yè)

銅 獎

廈門活水泉茶業(yè)有限公司、谷駿蕓山、武夷山市九龍袍茶業(yè)有限公司、方庭寶、武夷山市皇翔茶業(yè)有限公司、武夷山樸易舍生態(tài)茶業(yè)有限公司、玖葉巖茶廠、金斗窠巖茶廠、夷安大紅袍、谷駿蕓山、武夷山市一舉香巖茶廠

優(yōu) 質 獎

茗間傳說、鄧祝秋、亗巖茶葉、武夷山思袍茶業(yè)有限公司、武夷山守正巖茶有限公司、鄭韜、武夷山焙芳亭茶業(yè)、巖育茶場、夷窠巖茶廠、九運丹茶業(yè)有限公司、武夷山市百畝嘉葉巖茶廠、祥聞茶業(yè)、武夷山市靖鑫陶茶坊、武夷山市韻軒閣茶廠、三月珍茶業(yè)、武夷山市萬水千樅茶業(yè)、武夷山鎖香軒有限公司、武夷山百年恒芯茶業(yè)、武夷山市茶發(fā)芽茶業(yè)有限公司、武夷山市天游曬布巖茶廠、新峰巖茶業(yè)、吳玲、武夷山市弘睿茶、福建詠甘華茶業(yè)有限公司

水 仙

金獎茶王

梅嵐竹茶空間

銀 獎

王忠興茶葉、何楓

銅 獎

武夷山市靖鑫陶茶坊、武夷山市九曲崗巖茶廠、福建省武夷山市亦初茶業(yè)有限公司、福建省武夷山市亦初茶業(yè)有限公司、山東省泰安市茶木古、閩悅紅茶業(yè)有限公司、武夷山市巖中良人巖茶廠

優(yōu) 質 獎

武夷山市珍錦源巖茶廠、玄初茶葉店、金鵲袍巖茶廠、武夷山市玖葉巖茶廠、武夷山市亦初茶業(yè)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明蘭巖茶廠、武夷山市萬水千樅茶業(yè)、武夷山市韻軒閣茶廠、金鵲袍巖茶廠、澗龍幽谷巖茶廠、武夷山市背靠巖茶業(yè)有限公司、博琛茶業(yè)、葉己茶業(yè)、霧里山茶茶廠、武夷山市恒羽生態(tài)茶葉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春茗巖茶廠、恒羽茶廠、武夷山東方苑茶業(yè)有限公司、尊袍茶業(yè)、添又雅茗茶業(yè)有限公司、吳貴鋒、武夷評韻、武夷山市雅林博青茶業(yè)有限公司、尋荒跡茶葉、徐小紅、新峰巖茶業(yè)、廈門鈺祺茗茶業(yè)有限公司、百年恒芯茶業(yè)、廈門活水泉茶業(yè)有限公司、浩馨閣茶業(yè)

大紅袍

兩岸茶王

武夷山三十一枚老茶章茶業(yè)有限公司

金獎茶王

廈門茶心良品茶業(yè)

銀 獎

七里橋茶業(yè)、安溪新百和茶業(yè)(故茗思遇)

銅 獎

武夷山市紫竹苑茶業(yè)有限公司、劉澤浩、馬少榮、武夷山金溝嶺巖茶廠、武夷山奇緣古韻茶業(yè)、武夷山市嶼希生態(tài)茶業(yè)有限公司、茗滋韻茶行、丁麗娟、馬姐的茶、寶興茶行、廈門震生堂實業(yè)有限公司、廈門錦香貿(mào)易有限公司、廈門玉中苑茶業(yè)、肖全龍、聚品道茗茶店、程書文、廈門紫云和商貿(mào)有限公司

優(yōu)質獎

春茗巖茶廠、月聆茶坊、玖木神樅、武夷山火焱巖茶有限公司、福山巖茶廠、武夷山市君然巖茶廠、武夷山市清水坑巖茶廠、澗龍幽谷巖茶廠、忠有巖茶廠、武夷山市山義堂茶業(yè)、遵古工夫茶業(yè)、武夷山市萬水千樅茶業(yè)、裕豐昌、武夷山市韻軒閣茶廠、武夷山市明蘭巖茶廠、武夷山市泊信齋茶業(yè)有限公司、忠德巖茶廠、武夷山惜春茶業(yè)有限公司、老株晨韻巖茶廠、武夷山市展巖茶業(yè)、武夷山市云瑞巖茶廠、武夷山市君臨政通茶業(yè)、李功耀、武夷山市天游曬布巖茶廠、龍熙茶業(yè)、廈門山水載道茶業(yè)、武夷山百年恒芯茶業(yè)、武夷山百年恒芯茶業(yè)、谷駿蕓山、南故香茗茶

紅茶

金獎茶王

楊進斌

銀 獎

楊進斌、山遠碧霧茶業(yè)

銅 獎

武夷山市響桐茶坊、廈門市拾樸茶業(yè)有限公司、閩南人茶業(yè)、武夷山市山坑古韻茶廠

優(yōu)質獎

壽寧山度茶業(yè)壽寧高山紅茶(葉茶)、吳細蓮、廈門云初商貿(mào)有限公司、三方巖茶葉店、壽寧山度茶業(yè)壽寧高山紅茶(芽茶)、福建省安溪一尊茶業(yè)有限公司、老七牛巖茶坊

青心烏龍

茶 王

中興制茶

金 獎

嵩雪坊、林東翰、一品茶業(yè)

銀 獎

梅山大李茶號、一品茶業(yè)

銅 獎

松山茶園、雪頂制茶、宸瑞高山茶業(yè)、臺灣育丞茶業(yè)、湘庭茗茶、梅山大李茶號、徐明鋒、承德精制茶業(yè)、一品茶業(yè)、湘林茶業(yè)

優(yōu)質獎

崧赫茶業(yè)、王俊杰、十三制茶、珠蕓本土茶園、金蘭茶香商行、祥元茗茶有限公司、現(xiàn)代茶業(yè)、草堂人間茶事、悟?佐茶、寈芳茶廠、臺灣淳之韻茶業(yè)、簡伯庭、陳彥安、綠能多元化企業(yè)社、葉育菱、上露茶葉、湘庭茗茶、上豊茗茶、哲學茶禮、峨眉茶行、椿豐茶業(yè)、一品茶業(yè)、甘露制茶

白 茶

金獎茶王

福鼎市永德益茶業(yè)有限公司

銀 獎

政和縣駿皓生態(tài)茶業(yè)有限公司、政和縣澄源祥源茶廠、政和縣錦屏煜晨茶葉

銅 獎

政和縣世發(fā)茶廠、南平祥源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政和縣天下一人茶業(yè)有限公司

優(yōu)質獎

福鼎市磻溪玉德林茶業(yè)有限公司、政和縣顏氏宗茶茶業(yè)有限公司、廈門震生堂實業(yè)有限公司、勝慧源茗茶、政和縣齊心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政和縣顏氏宗茶茶業(yè)有限公司

白芽奇蘭

茶 王

平和縣秀港斜陽茶業(yè)有限公司

金 獎

平和縣久居茗茶茶行、平和縣香四韻茶葉經(jīng)營部、平和縣奇蘭之星茶業(yè)

銀 獎

漳州正尖山茶業(yè)有限公司、平和縣志賢茶莊、漳州市御勝貿(mào)易有限公司、平和縣清穎茶行、龍海市程溪佳承茶莊、平和縣山格鎮(zhèn)茗香閣茶業(yè)

銅 獎

平和縣老燦茶葉店、漳州華桂興茶業(yè)有限公司、漳州琳睿農(nóng)資商貿(mào)有限公司、福建省半山蘭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平和縣欣蘭茶行、漳州市御勝貿(mào)易有限公司、平和縣天睿茶葉商行、平和縣和悅奇茶葉商行、漳州迎誼樂食品有限公司、平和縣奇蘭之星茶業(yè)、平和縣協(xié)昌茶行、平和縣茗狀元茶葉經(jīng)營部、平和縣醇蘭茶業(yè)

優(yōu)質獎

平和縣龍祥都茶業(yè)、漳州市閩芹山茶業(yè)有限公司、平和怡利茶業(yè)有限公司、福建芹露茶業(yè)有限公司、蘭滋韻茗茶、平和縣云山達岑家庭農(nóng)場、曾東梅、福建龍湖山茶業(yè)有限公司、韻聚萱茗茶、平和縣春和茶業(yè)商行、平和縣九峰鎮(zhèn)六一茶行、平和縣九峰鎮(zhèn)眉山村文興茶業(yè)、平和縣七層磜茶業(yè)、廈門棠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老爹茶堂)、南靖縣流水音茶葉專業(yè)合作社、彭巖山茶店、平和縣彭巖山茶葉專業(yè)合作社、平和縣奇香茶葉經(jīng)營部、福建吉冠茶業(yè)有限公司、平和縣山格鎮(zhèn)茗香閣茶業(yè)、漳州市芹之潤茶業(yè)有限公司、大埔縣俊美茶店、平和縣游玉桂茶葉店、鵝公山、平和縣高海拔茶葉店、平和縣品茗軒家庭農(nóng)場有限公司、平和縣蘭巢茶業(yè)、賴壽松、林和生、平和縣朱永盛茶業(yè)、林紹山、平和縣逸香福茶葉加工廠、曾成光、漳州市坤松茶業(yè)有限公司、平和縣茗狀元茶葉經(jīng)營部、張四海、福建小仙園茶業(yè)有限公司、平和縣安厚鎮(zhèn)清城茶莊、平和縣天睿茶葉商行、朱美玲、平和縣芹峰茶葉專業(yè)合作社、漳州市奇蘭山茶業(yè)、竣蕓春家庭農(nóng)場、平和縣峰嵐韻茶業(yè)、平和縣天睿茶葉商行、漳州華桂興茶業(yè)有限公司、漳州華桂興茶業(yè)有限公司、平和縣醇蘭茶業(yè)、平和縣醇蘭茶業(yè)、平和縣漳南茶葉經(jīng)營部、平和縣蘭巢茶業(yè)、福建天賴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平和縣豐留香茶葉商行、平和縣志賢茶莊、平和縣聞真茗茶行、平和縣峰韻茶廠、印象白葉塘、漳州正尖山茶業(yè)有限公司、漳州正尖山茶業(yè)有限公司、平和縣華韻茶葉經(jīng)營部、漳州正尖山茶業(yè)有限公司、平和縣欣蘭茶行

普洱茶

茶 王

勐海逐鹿號茶業(yè)有限公司-班章五寨

金 獎

勐海鄒記福茶廠、勐海七彩云南茶廠有限公司

銀 獎

西雙版納勐海源章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家滇哈尼茶業(yè)有限公司、林燕玲、勐海云福祥茶業(yè)有限公司

銅 獎

勐海信記茶業(yè)·步步高升、2019年官廷、勐海崢稀茶業(yè)有限公司、云南元今茶業(yè)有限公司、普恩茶莊熟茶、勐海七彩云南茶廠有限公司、勐海黎明星火茶廠、勐海恒興瑞茶廠、勐海逐鹿號茶業(yè)有限公司-冰島古樹、勐海逐鹿號茶業(yè)有限公司-勐宋古樹、昆明君子道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恒興瑞茶廠、西雙版納勐海國艷茶廠(普通合伙)、西雙版納欣源茶行

優(yōu)質獎

天璞印象、布朗山、勐海古茶源茶業(yè)有限公司、勐??h信記茶業(yè)、勐海陳升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崢稀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存普升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布有茗茶業(yè)有限公司、云南大元昌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鄒記福茶廠、西雙版納濮夫子茶業(yè)有限公司、廣州承之彥貿(mào)易有限公司、西雙版納益中云古樹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棽枧枞~專業(yè)合作社、勐海云福祥茶業(yè)有限公司、普恩茶莊、勐??h信記茶業(yè)、勐海金橍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正皓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濮子園商貿(mào)有限公司、西雙版納春宇號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古茶源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年茶古韻茶業(yè)有限公司、西雙版納龍怡茶業(yè)有限公司、昆明君子道茶業(yè)有限公司、勐海遠達茶廠

來源:名茶網(wǎng)

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站刪除

找到約26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